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政治一轮复习教师用书:必修3第三单元 1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政治一轮复习教师用书:必修3第三单元 1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第1页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政治一轮复习教师用书:必修3第三单元 1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第2页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政治一轮复习教师用书:必修3第三单元 1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政治一轮复习教师用书:必修3第三单元 1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展开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a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和原因 b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学生用书P84] 源远流长的见证(1)汉字: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2)史书典籍: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a)汉字与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1)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2)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1(2017·11月浙江选考)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 F )2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唯一见证。( F )3钱伟长先生曾说过:天下没有别的国家的文字3 000年以后还能看懂汉字可以。这说明(  )A汉字是世界文化的基本载体B汉字文化的内涵丰富C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D汉字的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解析:C。本题考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钱伟长先生的观点强调了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C项符合题意。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AD两项说法错误。B项不符合题意。4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我国高度重视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这是基于(  )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整理文化典籍有利于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阅读文化典籍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华文化A①②④         B①③④C①②③  D②③④解析:B。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正确;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的说法错误;文化典籍的整理有利于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同时阅读文化典籍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华文化③④正确。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学生用书P85]1博大精深的中华文(1)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文学艺术: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科学技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综合性的特点。(2)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3)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1)含义: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能和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2)意义: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3中华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1)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2)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3)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和原因(b)(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中国文学艺术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各自特色。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2)中华文化与中华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它们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3)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及其意义包容性包括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兼收并蓄并不是全盘外化而是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这不仅不会使民族文化丧失个性还会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和世界文化的发展。求同存异侧重于不同文化之间相处时的一种外在的、静止的状态;兼收并蓄侧重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一种内在的、动态的交流、借鉴与吸收。1(2018·11月浙江选考)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原因就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 F )2(2020·1月浙江选考)发源于我国华东地区的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而发源于西南地区的滇黔文化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这主要体现了(  )A区域文化各具特色   B异域文化精彩纷呈C中华文化一脉相承   D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答案:A3(2018·4月浙江选考)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迅速走红。它通过讲述我国九大博物馆镇馆之宝的历史轶事和今生故事让观众了解它们承载的古老文明和人文精神。央视推出的此类节目(  )印证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展示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A。《国家宝藏》讲述我国九大博物馆镇馆之宝的历史轶事让观众了解它们承载的古老文明等表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符合题意。《国家宝藏》既讲述九大博物馆镇馆之宝的历史轶事又讲述今生故事让观众既了解它们承载的古老文明又了解人文精神这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符合题意。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错误排除。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是中华文化在自身发展历程中形成的并非是通过央视的节目来增强的错误排除。4(2016·4月浙江选考)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唐诗的艺术成就令人叹为观止不仅数量多、质量高而且诗体大备、流派纷呈。唐诗曾让众多帝国的诗人黯然失色也对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文化(  )A独树一帜独领风骚B源远流长历经沧桑C求同存异兼收并蓄D薪火相传越燃越旺解析:A。本题考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唐诗的艺术成就令人叹为观止曾让众多帝国的诗人黯然失色这体现了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具有独特性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5我国许多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学为中华文学宝库的灿烂瑰丽作出了贡献。由此可见(  )A各民族文化因发展程度不同而各具特色B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渐趋融合C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D中华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解析:C。材料强调各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贡献说明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故选C课后达标检测[学生用书P227(独立成册)]一、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写T错误的写F)1汉字的出现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F )2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说明不同的自然条件决定不同的区域文化。( F )3(2020·温州十校联考)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T )4我国古代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的前列。( F )5(2020·温州十校联考)中华文化兼收并蓄就是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文化。( F )二、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6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早在2 000多年前思想家荀子就提出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的观点。这表明中华文化(  )薪火相传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独领风骚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A7汉字是中华文化的代表成熟的汉字体系至少在我国商代的中后期已经形成已经经历了三千多年的发展演变是中国古代智者贡献给人类的一份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字之林的一朵奇葩。这表明(  )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传汉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汉字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汉字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A①②            B①④C③④  D②③解析:A。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作为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①②正确。中国古代建筑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错误。文字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错误。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展品最精的家珍贵古籍特展在国家图书馆举行400种古籍善本在此展出。下列有关史书典籍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唯一见证B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C史书典籍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D史书典籍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解析:B。汉字与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A错误。文字的出现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C错误。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D错误。9(2020·温州模拟)浙江省利用自身拥有的丰富文化资源积极打造特色文化小镇:杭州上城南宋皇城小镇、丽水莲都拥有千年古堰文化的古堰画乡小镇、因秦始皇大将蒙恬制作湖笔而闻名的湖州南浔湖笔小镇……通过众多的特色文化小镇我们看到了(  )A中华文化历经沧桑而顽强生存B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C中华文化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D中华文化的求同存异与兼收并蓄解析:B南宋皇城”“千年古堰文化表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皇城小镇、画乡小镇、湖笔小镇等表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B符合题意。AD说法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排除。中华文化经历过衰微的过程C说法不恰当排除。10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常会因台湾民众把花生土豆熊猫猫熊公共汽车公车窝心解释为温馨、贴心而引发一些美丽的误会。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  )A两岸文化同根同源B中华文化底蕴厚重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解析:C。题干说明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文化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题干材料均未体现。11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围村、陕西的窑洞、福建的土楼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民俗民风息息相关特色鲜明、异中有同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这说明(  )A文化的差异性是由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决定的B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C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D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解析:B。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和区域性。A混淆了文化的决定因素和影响因素;不同区域的建筑文化异中有同体现了B;材料强调的是中华文化的区域性而非民族性C不符合题意;D错在日趋同一且材料没有涉及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问题。12(2020·嘉兴期末检测)南方的雨下得缠绵、温柔、纤细、持久像南方少女的爱羞羞答答。北方的雨下得豪爽、酣畅、干脆像北方小伙的情炽烈如焰。关于雨的不同描写形象地说明了(  )一方文化决定一方文学 地理环境影响文化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 爱情是南北文化的主题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B。对南北方雨的不同描写反映出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即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②③入选。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排除。夸大了爱情在南北文化中的地位排除。13柯尔克孜族姑娘的民族舞《圣湖之恋》佤族姑娘热情奔放的《甩发舞》朝鲜族姑娘婉转悠扬的歌曲《金达莱》……“和谐中华·第三届民族之花选拔活动评选出的56民族之花代表在北京展示了富有本民族特色的文艺节目。由此可见(  )各民族文化在交流、借鉴与融合中走向世界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A①②  B①③C③④  D②④解析:C。题干材料未涉及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不选;在材料中未体现不选;柯尔克孜族姑娘的民族舞《圣湖之恋》……歌曲《金达莱》”“56民族之花代表在北京展示了富有本民族特色的文艺节目等体现了③④14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巨大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中华文化具有巨大包容性的积极意义在于(  )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和谐相处、相互交流 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使中华文化始终处于世界文化的最前列在世界文化中居于统率地位 同化其他民族文化使中华文化更加发扬光大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A的说法不符合实际不选;同化其他民族文化的说法错误不选;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因此①②符合题意入选。故选A项。15旗袍源自满族旗人的长袍后融合了旗袍马甲和文明新装的特点并结合了西式裙装的配伍形式被视为20世纪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和中西交融的设计典范。材料表明(  )各民族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A。本题题眼是旗袍被视为20世纪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和中西交融的设计典范。题眼表明各民族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①②当选;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错误;不同文化应交流、借鉴、吸收但不可能趋同错误。16福建的古老剧种莆仙戏是在吸收京剧、闽剧、昆剧等百戏精华的基础上发展成的戏曲声腔。该剧种的形成表明(  )A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纷呈B文化发展方向呈多元化的特点C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D发展文化需要全面继承传统文化解析:C。莆仙戏是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百戏精华的基础上而形成的是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的体现C符合题意;材料强调莆仙戏是在吸收其他剧种精华基础上形成的而非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A排除;我国的文化发展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B错误;对传统文化要坚持批判继承D错误。17皮影戏又称灯影戏这门比京剧还要古老1 000多年的表演艺术将绘画、刻纸、说唱、戏曲等融为一体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皮影戏的发展历程表明(  )A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B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C传统文艺对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有持久影响D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解析:B。皮影戏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将绘画、刻纸、说唱、戏曲等融为一体说明源远流长得益于其特有的包容性B项符合题意。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A项错误;C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18汉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语言文字其中许多词汇源于少数民族语言胡同来自蒙古语饽饽”“萨其马来自满语。许多民族乐器在汉语称谓上也多是采用少数民族语音的谐音。这表明(  )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必然过程汉语言文化的发展得益于它特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推广普通话有助于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不同民族的语言融合可以消除民族间的文化差异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A。材料说明了在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①②观点符合题意。推广普通话不能促进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发展说法错误;民族间的文化差异不可能消除我们应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说法错误。三、综合题19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唐代的孙思邈总结前人的理论并结合自身的经验收集了5 000多个药方。两宋时期设立了翰林医学院医学分科接近完善。近年来中西医相互补充、取长补短中医获得了新的发展。随着屠呦呦获诺贝尔奖中医药文化的复兴迎来了一次重大机遇。请结合中医的发展过程谈谈你对中华文化的认识。答案:(1)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2)中医经过历代发展逐渐完善说明中华文化一脉相传。(3)中医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出现多种治疗手段、分科逐渐完善说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4)中西医相互补充、取长补短使中医获得新的发展说明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创造新的辉煌。20宣纸是中国传统的古典书画用纸。阅读材料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安徽泾县的宣纸颇负盛名宣纸制作技艺2009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宣纸得名于唐成熟于宋元盛于明清兴于今传承千年从未间断享有千年寿纸的美誉。由于宣纸有易于保存经久不脆不会褪色等特点故有纸寿千年之誉。材料二 宣纸从原料制作到成纸历时两年多、100多道工序。宣纸按加工方法分为原纸和加工纸。按纸张洇墨程度分为生宣、半熟宣和熟宣。熟宣是采用特种再加工技术形成更多花色品种的加工宣纸分蜡宣、矾宣、色宣、色矾宣等百余种。书法和写意画用生宣工笔画用熟宣。(1)结合材料一说明中华文化的特点。(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安徽泾县宣纸的文化价值。解析:(1)审读材料根据关键信息宣纸得名于唐成熟于宋元盛于明清兴于今传承千年从未间断可以得出材料一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第(2)可从宣纸制作技艺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宣纸制作工艺作为传统文化对传承中华文明的作用、宣纸见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作用等方面分析作答。答案:(1)宣纸得名于唐成熟于宋元盛于明清兴于今传承千年从未间断表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薪火相传、一脉相承。(2)宣纸制作技艺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的共同文化财富。宣纸制作工艺复杂体现了中华民族高超的智慧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宣纸有易于保存经久不脆不会褪色等特点因此对传承中华文明见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重大意义。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