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3.3.2 等边三角形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3.3.2 等边三角形第1页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3.3.2 等边三角形第2页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3.3.2 等边三角形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 轴对称13.3 等腰三角形13.3.2 等边三角形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 轴对称13.3 等腰三角形13.3.2 等边三角形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课时 等边三角形(1)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等腰三角形成为等边三角形的条件及其推理证明过程.


    2.经历运用几何符号和图形描述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3.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的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4.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等边三角形判定定理的发现与证明.


    难点:等边三角形判定定理的发现与证明.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活动1:观察与思考


    (1)观看上海世博会的一组图片,引出“等边三角形”.


    (2)观看一组图片:跳棋、警示牌、国旗、金字塔等,进一步感受“等边三角形”.


    学生能从图片中抽象出等边三角形的形象,进而产生求知欲,等边三角形有什么特点?教师引出课题:等边三角形.
    从生活经验出发,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到“等边三角形”无处不在.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活动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回顾:什么是等边三角形?它与以前学过的等腰三角形有何关系?


    学生回答: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它是一种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名称
    图形


    重要线段
    对称性

    等腰


    三角形

    两腰相等
    两个底角相等
    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轴对称图形

    等边


    三角形

    三条边相等
    三个角相等,且都为60°
    每条边上的中线、高和它所对角的平分线都互相重合
    轴对称图形,有三条对称轴

    活动3:复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探究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学生完成表格,得出性质.


    活动4:探究等边三角形常用的判定方法


    回答下面的问题.(演示课件)


    1.一个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就是等边三角形?


    2.你认为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吗?你能证明你的结论吗?把你的证明思路与同伴交流.(教师应给学生自主探索、思考的时间)


    学生小组讨论,老师巡视指导.


    [师]给三个角都是60°,这个条件确实有点浪费,那么给什么条件不浪费呢?下面同学们可以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


    老师指定学生回答讨论结果.


    [师]从同学们自主探索和讨论的结果可以发现:在等腰三角形中,不论底角是60°,还是顶角是60°,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你能用更简洁的语言描述这个结论吗?


    [生]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师]你在与同伴的交流过程中,发现了什么或受到了何种启示?


    学生主动发言.


    [师]今天,我们探索、发现并证明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我们在证明这个定理的过程中,还得出了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的条件,是什么呢?


    [生]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来证明这个结论.


    (投影仪演示学生证明过程)


    [师]这样,我们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就可以得到.


    (演示课件)
























    承上启下,揭示二者的关系,为下一步探究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打下基础.渗透类比的思想方法.




































































    让学生自主讨论探究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深印象与理解.














    让学生经历运用几何符号和图形描述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过程,体会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下列三角形:(1)有两个角等于60度;(2)有一个角等于60度的等腰三角形;(3)三个外角都相等的三角形;(4)一腰上的中线也是这条腰上的高的等腰三角形.其中是等边三角形的有________.
    进一步巩固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四、课堂小结,提炼观点


    1.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你觉得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3.你是对比什么研究等边三角形的,这对你接下来继续学习其他图形的内容有什么启发吗?
    通过学生自我反思、小组交流,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对本节重要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的小结,让学生养成“反思”的好习惯,并培养学生语言表述能力.
    五、布置作业,巩固提升


    教材第80页练习第1、2题.
    【板书设计】


    等边三角形(1)


    图形
    性质
    判定的条件

    等腰三角形(含等边三角形)



    等边对等角
    等角对等边


    “三线合一”即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高互相重合
    有一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且每个角都是60°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


    角形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让学生在认识等腰三角形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等边三角形.学习等边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在折一折的过程中体会等边三角形的特征,三条边相等,三个角也相等,都是60度.让学生在探索图形特征以及相关结论的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锻炼思维能力.






    第2课时 等边三角形(2)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等边三角形的判别条件及其证明,理解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及其证明,并能利用这两个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经历实际操作,探索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及其推理证明过程,发展合理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3.在具体问题的证明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分类讨论、逆向思维的思想,提高学生的能力.


    4.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定理的发现与证明.


    难点: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定理的探索与证明.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活动1:教师直接提出问题:我们学习过直角三角形,今天我们研究一个特殊的直角三角形: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拿出三角尺,做一做:


    用含30°角的两个三角尺,你能拼成一个怎样的三角形?能拼出一个等边三角形吗?


    在你所拼得的等边三角形中,有哪些线段存在相等关系,有哪些线段存在倍数关系,你能得到什么结论?说说你的理由.





    (1) (2)
    让学生经历拼摆三角尺的活动,猜想并探索: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与斜边有什么关系?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活动2:学生一般可以得出上面两种图形:其中第1个图形是等边三角形,对于该图学生也可以得出BD=eq \f(1,2)AB,从而得出: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所得到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学生探索方法.


    如果学生不能很快得出30°角所对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教师可以在图上标出各个字母,并要求学生思考其中哪些线段直接存在倍数关系,并再将三角尺分开,思考从中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活动3:让学生在得到该结论的基础上,尝试证明该定理,写出已知、求证,并进行证明.


    活动4:引导学生思考刚才命题的逆命题: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锐角等于30°吗?如果是,请你简单说明理由.
    让学生经历定理的探索和证明过程,体会辅助线的作法.








    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从前面定理证明的辅助线的作法中能否得到启示?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图片是某屋架设计图的一部分,点D是斜梁AB的中点,立柱BC,DE垂直于横梁AC,当AB=7.4m,∠A=30°时,求立柱BC,DE的长.
    通过一个基础练习题,进一步巩固定理的应用.
    四、课堂小结,提炼观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谈谈你的收获?
    对于课堂教学既要注重教学过程、方法,也要注重概括总结.
    五、布置作业,巩固提升


    教材第81页练习,第82页第4题.
    通过做题后的反思和总结,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
    【板书设计】


    等边三角形(2)


    一、性质定理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二、应用

    【教学反思】


    本节课难点在于探究两个定理:“在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锐角等于30°”和“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由于设计了三角尺操作的实践活动,有效地突破了难点,因而,课堂上学生思维非常灵活,方法多样,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关教案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3.2 等边三角形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3.2 等边三角形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测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3.2 等边三角形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3.2 等边三角形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3.2 等边三角形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3.2 等边三角形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