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浙江高考物理二轮讲义:专题二第三讲 动量守恒定律

    2020浙江高考物理二轮讲义:专题二第三讲 动量守恒定律第1页
    2020浙江高考物理二轮讲义:专题二第三讲 动量守恒定律第2页
    2020浙江高考物理二轮讲义:专题二第三讲 动量守恒定律第3页
    还剩2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浙江高考物理二轮讲义:专题二第三讲 动量守恒定律

    展开

    
    第三讲 动量守恒定律
    知识内容
    考试要求
    备考指津
    1.动量和动量定理
    c
    1.高考对动量定理的考查以选择为主,对动量守恒定律的考查以计算为主.
    2.动量守恒定律结合能量守恒定律来解决碰撞、打击、反冲等问题,另外,动量守恒定律与圆周运动、核反应的结合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热点.
    2.动量守恒定律
    c
    3.碰撞
    d
    4.反冲运动 火箭
    b
     对冲量、动量的理解与计算
    【题组过关】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恒力的冲量也可能做曲线运动
    B.动能不变,物体的动量一定不变
    C.动量为零时,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D.物体所受合外力大小不变时,其动量大小一定要发生改变
    解析:选A.平抛运动是曲线运动,过程中只受重力作用,为恒力的冲量,所以A正确;动能是标量,而动量是矢量,有可能速度的大小不变,但是方向变了,结果动能不变,而动量变了,B错误;速度为零时,动量为零,但是速度为零时物体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比如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速度减速到零后再反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过程中速度为零时,并不是处于平衡状态,C错误;做匀速圆周运动过程中,合力大小不变,速度大小恒定,其动量大小恒定,D错误.
    2.如图所示,PQS是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的圆弧轨道,圆心O在S的正上方.在O和P两点各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体a和b,从同一时刻开始,a自由下落,b沿圆弧下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比b先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不相同
    B.a与b同时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不相同
    C.a比b先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相同
    D.b比a先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相同
    解析:选A.在物体下落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故机械能守恒,故有mgh=mv2,解得v=,所以在相同的高度,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同,即速率相同.由于a的路程小于b的路程,故ta<tb,即a比b先到达S,又因为到达S点时a的速度竖直向下,而b的速度水平向左,故两物体的动量不相同,A正确.
    3.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小滑块沿斜面向上滑动,经过时间t1,速度为零后又下滑,经过时间t2,回到斜面底端.滑块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始终是Ff,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摩擦力对滑块的总冲量大小为____________,方向是____________;合力对滑块的总冲量大小为____________,方向是____________.

    解析:摩擦力先向下后向上,因上滑过程用时短,故摩擦力的冲量为Ff(t2-t1),方向与向下运动时的摩擦力的方向相同,故沿斜面向上.合力的冲量为mg(t1+t2)sin θ+Ff(t1-t2),沿斜面向下.
    答案:Ff(t2-t1) 沿斜面向上 mg(t1+t2)sin θ+Ff(t1-t2) 沿斜面向下

    1.动量、动能、动量变化量的比较

    动量
    动能
    动量变化量
    定义
    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物体末动量与初动量的矢量差
    定义式
    p=mv
    Ek=mv2
    Δp=p′-p
    标矢性
    矢量
    标量
    矢量
    特点
    状态量
    状态量
    过程量
    关联
    方程
    Ek=,Ek=pv,p=,p=
    联系
    (1)对于给定的物体,若动能发生变化,则动量一定也发生变化;若动量发生变化,则动能不一定发生变化;
    (2)都是相对量,都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通常选取地面为参考系
    2.冲量的计算
    (1)恒力的冲量计算
    恒力的冲量可直接根据定义式来计算,即用恒力F乘以其作用时间Δt而得.
    (2)方向恒定的变力的冲量计算
    若力F的方向恒定,而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则该力在时间Δt=t2-t1内的冲量大小在数值上就等于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3)一般变力的冲量计算
    在中学物理中,一般变力的冲量通常是借助于动量定理来计算的.
    (4)合力的冲量计算
    几个力的合力的冲量计算,既可以先算出各个分力的冲量后再求矢量和,也可以先算各个分力的合力再算合力的冲量. 
     对动量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重难提炼】
    1.应用动量定理时应注意的两点
    (1)动量定理的研究对象是一个质点(或可视为一个物体的系统).
    (2)动量定理的表达式是矢量式,在一维情况下,各个矢量必须选同一个正方向.
    2.动量定理的三大应用
    (1)用动量定理解释现象
    ①物体的动量变化一定,此时力的作用时间越短,力就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力就越小.
    ②作用力一定,此时力的作用时间越长,动量变化越大;力的作用时间越短,动量变化越小.
    (2)应用I=Δp求变力的冲量.
    (3)应用Δp=F·Δt求恒力作用下的曲线运动中物体动量的变化量.
     某游乐园入口旁有一喷泉,喷出的水柱将一质量为M的卡通玩具稳定地悬停在空中.为计算方便起见,假设水柱从横截面积为S的喷口持续以速度v0竖直向上喷出;玩具底部为平板(面积略大于S);水柱冲击到玩具底板后,在竖直方向水的速度变为零,在水平方向朝四周均匀散开.忽略空气阻力.已知水的密度为ρ,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1)喷泉单位时间内喷出的水的质量;
    (2)玩具在空中悬停时,其底面相对于喷口的高度.
    [解析] (1)设Δt时间内,从喷口喷出的水的体积为ΔV,质量为Δm,则
    Δm=ρΔV①
    ΔV=v0SΔt②
    由①②式得,单位时间内从喷口喷出的水的质量为
    =ρv0S.③
    (2)设玩具悬停时其底面相对于喷口的高度为h,水从喷口喷出后到达玩具底面时的速度大小为v.对于Δt时间内喷出的水,由能量守恒得
    (Δm)v2+(Δm)gh=(Δm)v④
    在h高度处,Δt时间内喷射到玩具底面的水沿竖直方向的动量变化量的大小为Δp=(Δm)v⑤
    设水对玩具的作用力的大小为F,根据动量定理有
    FΔt=Δp⑥
    由于玩具在空中悬停,由力的平衡条件得F=Mg⑦
    联立③④⑤⑥⑦式得h=-.
    [答案] (1)ρv0S (2)-
    【题组过关】
    考向一 应用动量定理解释物理现象
    1.(多选)有关实际中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靠喷出气流的反冲作用而获得巨大速度
    B.体操运动员在着地时屈腿是为了减小地面对运动员的作用力
    C.用枪射击时要用肩部抵住枪身是为了减少反冲的影响
    D.为了减轻撞车时对司乘人员的伤害程度,发动机舱越坚固越好
    解析:选ABC.火箭升空时,内能减小,转化为机械能,火箭向后喷出气流,火箭对气流有向后的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气流对火箭有向前的力的作用,从而推动火箭前进,故选项A正确;体操运动员在落地的过程中,动量变化一定,由动量定理可知,运动员受到的冲量I一定,着地时屈腿是延长时间t,由I=Ft可知,延长时间t可以减小运动员所受到的平均冲力F,故B正确;用枪射击时要用肩部抵住枪身是为了减少反冲的影响,故选项C正确;为了减轻撞车时对司乘人员的伤害程度,就要延长碰撞时间,由I=Ft可知,车体前部的发动机舱不能太坚固,故选项D错误.
    考向二 应用动量定理解决物理问题
    2.高压采煤水枪出口的截面积为S,水的射速为v,水平射到煤层上后,水速减为零,若水的密度为ρ,求煤层对水的平均冲力的大小?
    解析:取一小段时间的水为研究对象,它在此时间内速度由v变为零,煤对水产生了力的作用,即水对煤冲力的反作用力.设在Δt时间内,从水枪射出的水的质量为Δm,则Δm=ρSv·Δt,以Δm为研究对象,它在Δt时间内动量变化量为:Δp=Δm(0-v)=-ρSv2Δt.设F为煤层对水的冲力,根据动量定理有FΔt=Δp=-ρSv2Δt,故F=-ρSv2.则煤层对水的平均冲力大小为ρSv2.
    答案:ρSv2
    3.在水平力F=30 N的作用下,质量m=5 kg的物体由静止开始沿水平面运动.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若F作用6 s后撤去,撤去F后物体还能向前运动多长时间才停止?(g取10 m/s2)
    解析:法一:用动量定理解,分段处理
    选物体为研究对象,对于撤去F前物体做匀加速运动的过程,受力情况如图甲所示,始态速度为零,终态速度为v,取水平力F的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有
    (F-μmg)t1=mv-0.
    对于撤去F后,物体做匀减速运动的过程,受力情况如图乙所示,始态速度为v,终态速度为零.根据动量定理有-μmgt2=0-mv.
    以上两式联立解得
    t2=t1=×6 s=12 s.

    法二:用动量定理解,研究全过程
    选物体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整个运动过程,这个过程的始、终状态的物体速度都等于零.
    取水平力F的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得
    (F-μmg)t1+(-μmg)t2=0
    解得t2=t1=×6 s=12 s.
    答案:12 s
    4.如图所示,一高空作业的工人重为600 N,系一条长为L=5 m的安全带,若工人不慎跌落时安全带的缓冲时间t=1 s,则安全带受到的冲力是多少?(g 取10 m/s2)
    解析:法一:程序法
    设工人刚要拉紧安全带时的速度为v,
    v2=2gL,得v=
    经缓冲时间t=1 s后速度变为0,取向下为正方向,工人受两个力作用,即拉力F和重力mg,对工人由动量定理知,
    (mg-F)t=0-mv,
    F= 
    将数值代入得F=1 200 N.
    由牛顿第三定律,工人给安全带的冲力大小F′为1 200 N,方向竖直向下.
    法二:全过程整体法
    在整个下落过程中对工人应用动量定理,重力的冲量大小为mg,拉力F的冲量大小为Ft.初、末动量都是零,取向下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得mg
    -Ft=0
    解得F==1 200 N.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工人给安全带的冲力大小为F′=F=1 200 N,方向竖直向下.
    答案:1 200 N,方向竖直向下

    1.用动量定理解题的基本思路

    2.对过程较复杂的运动,可分段用动量定理,也可整个过程用动量定理. 
     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题组过关】
    1.如图所示,甲木块的质量为m1,以v的速度沿光滑水平地面向前运动,正前方有一静止的、质量为m2的乙木块,乙上连有一轻质弹簧.甲木块与弹簧接触后(  )

    A.甲木块的动量守恒
    B.乙木块的动量守恒
    C.甲、乙两木块所组成系统的动量守恒
    D.甲、乙两木块所组成系统的动能守恒
    解析:选C.两木块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相碰,且中间有弹簧,则碰撞过程系统的动量守恒,机械能也守恒,故选项A、B错误,选项C正确.甲、乙两木块碰撞前、后动能总量不变,但碰撞过程中有弹性势能,故动能不守恒,只是机械能守恒,选项D错误.
    2.如图,木块A、B的质量均为m,放在一段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木块A、B间夹有一小块炸药(炸药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让A、B以初速度v0一起从O点滑出,滑行一段距离后到达P点,速度变为,此时炸药爆炸使木块A、B脱离,发现木块B立即停在原位置,木块A继续沿水平方向前进.已知O、P两点间的距离为s,设炸药爆炸时释放的化学能全部转化为木块的动能,爆炸时间很短可以忽略不计,求:

    (1)木块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
    (2)炸药爆炸时释放的化学能.
    解析:(1)设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炸药爆炸释放的化学能为E0.
    从O滑到P,对A、B由动能定理得
    -μ·2mgs=·2m-·2mv,
    解得μ=.
    (2)在P点爆炸时,A、B动量守恒,
    有2m·=mv,
    根据能量守恒有
    E0+·2m·=mv2,
    解得E0=mv.
    答案:(1) (2)mv
    3.如图所示,长为l,质量为m的小船停在静水中,一个质量为m′的人站在船头,若不计水的阻力,当人从船头走到船尾的过程中,小船对地的位移是多少?

    解析:人和小船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动量守恒.假设某一时刻小船和人对地的速度分别为v1、v2,以人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于原来处于静止状态,因此
    0=mv1-m′v2,即m′v2=mv1
    由于相对运动过程中的任意时刻,人和小船的速度都满足上述关系,故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平均速率也满足这一关系,即m′ 2=m1,等式两边同乘运动的时间t,得
    m′ 2t=m1t,即m′x2=mx1
    又因x1+x2=l,
    因此有x1=.
    答案:
    4.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辆质量M=8 kg的平板小车,车上有一个质量m=1.9 kg的木块,木块距小车左端6 m(木块可视为质点),车与木块一起以v=1 m/s的速度水平向右匀速行驶.一颗质量m0=0.1 kg的子弹以v0=179 m/s的初速度水平向左飞,瞬间击中木块并留在其中.如果木块刚好不从车上掉下,求木块与平板小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g=10 m/s2).

    解析:设子弹射入木块后的共同速度为v1,以水平向左为正方向,则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m0v0-mv=(m+m0)v1①
    代入数据解得v1=8 m/s.
    它们恰好不从小车上掉下来,则它们相对平板车滑行s=6 m时它们跟小车具有共同速度v2,则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m+m0)v1-Mv=(m+m0+M)v2②
    由能量守恒定律有
    Q=μ(m+m0)gs=(m+m0)v+Mv2-(m+m0+M)v③
    联立①②③并代入数据解得μ=0.54.
    答案:0.54

    1.应用动量守恒定律的解题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确定系统的组成(系统包括哪几个物体及研究的过程).
    (2)进行受力分析,判断系统动量是否守恒(或某一方向上是否守恒).
    (3)规定正方向,确定初末状态动量.
    (4)由动量守恒定律列出方程.
    (5)代入数据,求出结果,必要时讨论说明.
    2.爆炸现象的三个规律
    (1)动量守恒:由于爆炸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的,爆炸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远远大于受到的外力,所以在爆炸过程中,系统的总动量守恒.
    (2)动能增加:在爆炸过程中,由于有其他形式的能量(如化学能)转化为动能,所以爆炸前后系统的总动能增加.
    (3)位置不变:爆炸的时间极短,因而作用过程中,物体产生的位移很小,一般可忽略不计,可以认为爆炸后仍然从爆炸前的位置以新的动量开始运动.
    3.“人船模型”:若人船系统在全过程中动量守恒,则这一系统在全过程中的平均动量也守恒.如果系统由两个物体组成,且相互作用前均静止,相互作用后均发生运动,则由m1v1=m2v2得m1x1=m2x2.该式的适用条件是:
    (1)系统的总动量守恒或某一方向上的动量守恒.
    (2)构成系统的两物体原来静止,因相互作用而反向运动.
    (3)x1、x2均为沿动量方向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位移. 
     对碰撞现象中现象的分析
    【重难提炼】
    1.碰撞遵守的规律
    (1)动量守恒,即p1+p2=p′1+p′2.
    (2)动能不增加,即Ek1+Ek2≥E′k1+E′k2或+≥+.
    (3)速度要合理
    ①碰前两物体同向,则v后>v前;碰后,原来在前的物体速度一定增大,且v′前≥v′后.
    ②两物体相向运动,碰后两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可能都不改变.
    2.碰撞模型类型
    (1)弹性碰撞
    两球发生弹性碰撞时应满足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
    以质量为m1、速度为v1的小球与质量为m2的静止小球发生正面弹性碰撞为例,有
    m1v1=m1v′1+m2v′2
    m1v=m1v′+m2v′
    解得v′1=,v′2=
    结论:
    ①当两球质量相等时,v′1=0,v′2=v1,两球碰撞后交换了速度.
    ②当质量大的球碰质量小的球时,v′1>0,v′2>0,碰撞后两球都沿速度v1的方向运动.
    ③当质量小的球碰质量大的球时,v′10,碰撞后质量小的球被反弹回来.
    ④撞前相对速度与撞后相对速度大小相等.
    (2)完全非弹性碰撞
    ①撞后共速.
    ②有动能损失,且损失最多.
     如图,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物体A、B、C位于同一直线上,A位于B、C之间.A的质量为m,B、C的质量都为M,三者均处于静止状态.现使A以某一速度向右运动,求m和M之间应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A只与B、C各发生一次碰撞.设物体间的碰撞都是弹性的.
    [审题突破] 由于是弹性碰撞,则同时满足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并且物体间碰后速度还要满足实际情况,即前面的速度大于后面的速度.
    [解析] A向右运动与C发生第一次碰撞,碰撞过程中,系统的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设速度方向向右为正,开始时A的速度为v0,第一次碰撞后C的速度为vC1,A的速度为vA1.由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v0=mvA1+MvC1①
    mv=mv+Mv②
    联立①②式得
    vA1= v0③
    vC1= v0④
    如果m>M,第一次碰撞后,A与C速度同向,且A的速度小于C的速度,不可能与B发生碰撞;如果m=M,第一次碰撞后,A停止,C以A碰前的速度向右运动,A不可能与B发生碰撞;所以只需考虑m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