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师用书精品教案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师用书:第一部分专题四 地壳运动规律
展开[学生用书P24]
最新 考纲 | 1.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
核心 素养 | 1.地理实践力:通过野外考察、搜集地貌图片,说明其景观的特点,推断其地貌的成因。 2.综合思维:借助模型、多媒体动画或引入相关案例,了解其地貌特点,并分析地貌的形成。 |
[学生用书P24]
考点一 地壳物质循环
[主干精讲]——理主干 抓关键
1.地壳物质循环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冷却凝固、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作用。
(1)地壳物质循环是从岩浆到各种岩石的形成,再到新岩浆的产生过程。期间经过的地质作用主要有冷却凝固作用、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作用等。
(2)岩浆来源于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
(3)主要岩石类型: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2.板块构造理论
板块构造理论应结合图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复习:
(1)板块构造理论的主要内容:岩石圈与板块;板块内部与边缘。
(2)生长边界(海岭、断层)与消亡边界(海沟、造山带)。
(3)部分地形区的板块位置
①大褶皱山系、大岛弧链多是消亡边界,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日本群岛、马来群岛、新西兰等均是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②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斯里兰卡岛、塔斯马尼亚岛属于印度洋板块;格陵兰岛、西印度群岛、火地岛属于美洲板块。
③冰岛(大西洋“S”形海岭上)——生长边界;新西兰南北二岛——消亡边界。
④科迪勒拉山系: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安第斯山脉为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
(4)解释地理现象,如山脉、裂谷、海洋、岛屿等地形的形成与分布,地震、火山、地热资源、矿产资源的形成与分布等。
[典题探究]——析典题 学技法
(2019·高考海南卷)2019年2月19日,我国在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完成某钻井钻探,钻井深8 588米,创亚洲陆上钻井最深纪录。据此完成(1)~(2)题。
(1) 该钻井( )
A.未穿透地壳 B.深达莫霍面
C.已穿透岩石圈 D.即将穿透地幔
(2)该钻井深达8 500多米表明当地拥有深厚的( )
A.侵入岩 B.喷出岩
C.变质岩 D.沉积岩
[思路导引] 从材料中获取信息
我国在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完成某钻井钻探,钻井深8 588米。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和岩石类型。第(1)题,地球的内部结构分层中,莫霍面以上为地壳,莫霍面以下到古登堡面之间为地幔,古登堡面以下为地核。大陆上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33千米,“钻井深8 588米”,可见未穿透地壳,也未达莫霍面,故A正确,B错误。岩石圈的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钻井既然未穿透地壳,当然更不会穿透岩石圈,也不会即将穿透地幔,故C、D错误。第(2)题,油气资源多储藏在沉积岩中,油气钻井深达8500多米,说明当地拥有深厚的沉积岩,正确答案为D,A、B、C错误。
[答案] (1)A (2)D
[对点演练]——练类题 提能力
(2019·湖南三湘名校3月联考)“精灵烟囱”位于土耳其安纳托利亚高原。数亿年前火山喷吐而出的火山灰和熔岩堆积分别形成凝灰岩和玄武岩层,后经长期的风化侵蚀作用,形成头带玄武岩“帽子”的圆锥形尖塔,被当地人称为“精灵烟囱”。读“精灵烟囱”景观图及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1.形成“精灵烟囱”的地质作用有(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①③⑤
解析:A [材料提及“精灵烟囱”的形成与火山喷发、火山灰和熔岩堆积、风化侵蚀等作用有关。图中①为沉积物变为沉积岩的堆积、固结成岩过程,②为使岩石变为沉积物的外力作用,④为岩浆喷发形成火山的冷却凝固作用。故A正确。]
(2019·北京东城期中)如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地质作用,读图,回答2~4题。
2.由乙转化为甲的过程中涉及到的地质作用可能有( )
A.地壳运动、外力作用
B.外力作用、岩浆活动
C.固结成岩作用、岩浆活动
D.重熔再生作用、地壳运动
3.由变质岩转化为甲的过程为( )
A.先下沉运动后外力作用
B.先上升运动后外力作用
C.先上升运动后岩浆活动
D.先变质作用后岩浆活动
4.图中①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可能是( )
A.褶皱山脉 B.断块山
C.熔岩高原 D.三角洲
解析:2.A 3.B 4.C [第2题,读图,甲为沉积岩、乙为岩浆岩、丙为岩浆。由乙转化为甲的过程中涉及到的地质作用可能有地壳运动、外力作用,故选A。第3题,读图,丙为岩浆、甲为沉积岩、乙为喷出型岩浆岩。由变质岩转化为甲的过程为先上升运动后外力作用,故选B。第4题,读图,丙为岩浆、甲为沉积岩、乙为喷出型岩浆岩。①为岩浆活动,图中①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可能是熔岩高原,故选C。]
考点二 内力作用与地貌
[主干精讲]——理主干 抓关键
1.内力作用与地貌的关系
2.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地质构造分为褶皱和断层两种基本类型,其判断方法及相应关系如下:
地质构造 | 褶皱 | 断层 | |||
背斜 | 向斜 | ||||
判 断 方 法 | 形态 | 岩层一般向上拱起 | 岩层一般向下弯曲 | 岩层受力破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 | |
岩层的新 老关系 | 中心岩层较老,两翼岩 层较新 | 中心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 |||
图示 | |||||
构 造 地 貌 | 未侵蚀地貌 | 常形成山岭(内力作用) | 常形成谷地 或盆地 (内力作用) | 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发育成为山岭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有泉、湖泊形成 | |
侵蚀后地貌 | 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常被侵蚀成谷地(外力作用) | 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力作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常形成 山岭(外力作用) | |||
图示 | |||||
[易错警示] 地质构造是单纯内力作用形成的,而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仅依据地表形态判断地质构造是不准确的。
[典题探究]——析典题 学技法
(2019·高考江苏卷)下图为某次地质野外考察时拍摄的照片。照片中界面M之上的“甲”是一水平岩层,界面M之下的“乙”是一向斜,“丙”是地表沟谷,N是岩层层面。读图完成(1)~(2)题。
(1)界面M反映的地质含义不同于N的是( )
A.沉积物变化 B.古气候变化
C.古环境变化 D.构造运动变化
(2)该区域( )
A.甲抬升前持续接受沉积
B.乙形成时代晚于甲岩层
C.乙形成后经历长期侵蚀
D.丙是背斜受侵蚀的结果
[思路导引]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地壳运动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利用所需信息解读材料和图文的能力。难度一般。第(1)题,由材料和图片可知,M上部的岩层是水平的,M下部的岩层是弯曲的,因此M表达的地质意义和N的不同就在于弯曲岩层经过地壳的挤压形成了褶皱,而上部的岩层主要以外力作用为主,如沉积作用,因此水平方向的岩层是没有经过挤压作用的,正确答案选D。无法看出古气候的变化和古环境的变化,通过岩层的顺序只可以判断地壳运动的变化,而沉积物的变化也无法判断,A、B、C错误。第(2)题,岩层位于下方的先沉积,位于上方的后沉积,因此乙形成的时代要早于甲岩层。B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乙的岩层覆盖相对密集,外表有明显的侵蚀痕迹,而且最上部的岩层并不是连续的,因此乙形成之后,经历了长期的侵蚀过程。C正确。甲是水平岩层和弯曲岩层分界面,因此甲在抬升之前经历了外力作用的侵蚀,形成了剥蚀面,因此并不是持续地接受沉积,A错误。丙是地表的沟谷,而且此处不一定是背斜,有可能只是单纯地表受到流水的侵蚀而形成,也有可能是由于内力作用发生断裂而形成的沟谷。无法判断其形成,D错误。
[答案] (1)D (2)C
[对点演练]——练类题 提能力
(2019·江西八校4月联考)地层接触关系是指新老地层或岩石在空间上的相互叠置状态,常见的接触关系有: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整合接触是指上、下地层之间没有发生过长时间沉积中断或地层缺失;不整合接触是指上、下地层间的层序发生间断。下图为某地地层分布俯视图。据此完成1~3题。
1.图示河流东岸地层接触关系及运动情况是( )
A.整合接触,先上升后下降
B.整合接触,先下降后上升
C.不整合接触,先上升后下降
D.不整合接触,先下降后上升
解析:D [图示河流东岸,由河流向东依次分布着T1、T2、T3、T5地层,缺失了T4地层,为不整合接触。东岸先下降沉积了T1、T2、T3三个地层,而在T4地层形成时期东岸上升,处于较高位置而没有堆积,即运动情况可能是先下降后上升。]
2.地层T3、T4、T5年龄大小排序最可能为( )
A.T3>T4>T5 B.T4>T3>T5
C.T3>T5>T4 D.T5>T4>T3
解析:A [图示河流向两侧地势逐渐升高,地层依次为T1、T2、T3、T4、T5,一般下部地层先形成而年龄较老,故地层年龄最可能是T3>T4>T5。]
3.若地层年龄T3>T2>T1,则该地有可能是( )
A.向斜谷 B.背斜山
C.背斜谷 D.向斜山
解析:A [若地层年龄T3>T2>T1,则由中心向两翼岩层年龄越来越老,说明该地为向斜;图示海拔中间低、两侧高,说明是谷地;故可能是向斜谷。]
(2019·高考浙江省4月选考)下图为某湖泊区域地质构造示意图。图中等值线为该区域250万年以来沉积物等厚度线。完成4~5题。
4.该湖湖盆形成主要因( )
A.风化侵蚀 B.搬运沉积
C.构造抬升 D.断裂下陷
5.在外力作用下,该湖盆区的湖泊最容易形成陆地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4.D 5.A [本题组主要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意在考查学生对等值线图的判断能力,总体难度一般。第4题,读图结合图例,该处湖盆周边地区为抬升地区,湖盆地区应为断裂下陷形成,C错、D对。而风化侵蚀及搬运沉积均属于外力作用,外力作用一般使地表趋于平坦,不是湖盆形成的原因,A、B错。故选D。第5题,在外力沉积作用下,一般会使得地势较低地区与较高地区的高差变小,图示甲区域在四地中,等厚度线稀疏,说明湖盆平坦,且厚度值较小,说明深度较小,最容易被泥沙淤积形成陆地,故选A。]
考点三 外力作用与地貌
[主干精讲]——理主干 抓关键
1.外力作用与地貌之间的关系图示
2.外力作用的分布特点及相应的地貌
(1)不同区域的主导外力作用
区域 | 特点 | 主导外力 |
干旱、半干旱地区 | 昼夜温差大、降水少 | 风力作用 |
湿润、半湿润地区 | 降水丰富、地表径流大 | 流水作用 |
高山地区 | 气温低、冰川发育 | 冰川作用 |
沿海地区 | 海水运动 | 海浪作用 |
(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
①流水作用
地区 | 特点 | 典型地貌 | 示意图 |
河流上游 | 地形陡、落差大、流速 快,以侵蚀作用为主 | 峡谷、瀑布等流水侵蚀 地貌 | |
河流中下游 | 地形平坦、流速减慢, 以堆积作用为主 | 河漫滩、三角洲等流水 堆积地貌 |
②风力作用
地区 | 特点 | 典型地貌 | 示意图 |
风的源地附近 | 风力强,以侵蚀作用 为主 | 风蚀蘑菇、风蚀城堡 等风蚀地貌 | |
离风源较远地区 | 风力减弱,以堆积作 用为主 | 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风力堆积地貌 |
3.河流堆积地貌
类型 | 在流域中的空间位置 | 形成 |
洪积—— 冲积平原 | 发育于山前 | 山区河流流出谷口,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开阔,水流速度放慢,泥沙逐渐堆积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多个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
河漫滩平原 | 发育于河流中下游 | 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面积逐步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洪水季节被淹没,接受沉积。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形成河漫滩平原 |
三角洲 平原 | 形成于河流入海口和海 滨地区 | 河流入海口处,河水流速减慢,泥沙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
4.河漫滩
(1)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一般位于凸岸,堆积。
(2)洪水期流水携带泥沙堆积,被淹没;枯水期裸露。
5.河口处地貌特殊变化的推理过程
6.与海水作用相关的分析
(1)海水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①海水侵蚀:海蚀崖、海蚀穴等。
②海水搬运:沙滩上沙粒、贝壳的移动。
③海水沉积:陆地泥沙、海洋生物遗体:如贝壳等。
④海水顶托:海水阻挡河流入海泥沙作用。
(2)近岸海水作用与流水沉积作用的关系
①河流处在汛期时,流水沉积显著,入海泥沙多,堆积作用强,海水侵蚀作用弱。
②河流处在枯水期时,流水沉积作用弱,入海泥沙少,海水侵蚀作用强,堆积作用弱。
(3)海岸线变迁与流水作用、海水作用的关系
①海进:是指海岸线向陆地推进。此时海平面升高,海洋面积扩大,海水侵蚀作用强(海水顶托作用),流水堆积作用弱,海岸线后退,海岸线变短。证据:海岸上会有海洋堆积物,如贝壳等。
②海退:是指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此时海平面下降,流水堆积作用强,海水侵蚀作用弱,海底堆积作用强,海岸线长度变长。证据:如贝壳堤与海岸线距离扩大。
③海岸线的变迁:取决于海水侵蚀作用与陆地流水堆积作用的强弱。陆地流水堆积作用与海水侵蚀作用呈负相关关系。
[典题探究]——析典题 学技法
(2019·高考全国Ⅰ卷)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①,全长132.5千米。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②。下图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⑤( )
A.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
B.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
C.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
D.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
(2) 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⑥( )
①河水流量 ②支流汇入 ③沿岸地貌 ④两岸岩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 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黄河小北干流⑦( )
A.含沙量剧增,摆幅增大
B.水量增大,流速加快
C.水位上升,淤积增强
D.侵蚀加强,河床加深
[思路导引]
第一步:获取和解读信息——勾画关键点
材料信息 | 信息①: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指出了黄河小北干流的范围。 信息②: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说明河道位置频繁发生变化。 |
图表信息 | 信息③:支流主要位于黄河小北干流两端,中段无支流汇入。 信息④:黄河小北干流南北两端摆动范围较大,中部摆动范围较小。 |
题干信息 | 信息⑤: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哪方面的水文特征造成的。 信息⑥: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信息⑦: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黄河小北干流哪些水文特征的变化。 |
第二步:调动和运用知识——找准答题点
(1)河流带来的泥沙在流速降低的时候发生沉积,一般来讲,水量越大,带来的泥沙越多,沉积量越多;水量季节变化越大,沉积量变化越大。
(2)水量的季节变化会造成泥沙沉积量的变化,干支流汇合处由于干流河水的顶托,在干支流汇合处会发生沉积。
(3)有支流汇入时,其上游的水流流速会相对降低,导致泥沙沉积。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河流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第(1)题,由图及材料可知,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流位于黄河中游地区,流经黄土高原,黄土土质疏松,极易被冲刷侵蚀,因此含沙量大,该区域是季风气候区,夏季多暴雨,降水集中,且变化率较大,因此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故选D。该区域位于河流中游地区,流域内降水较少,加之沿岸工农业取水,所以流量总体不大,而季节变化大,导致汛期对河床的侵蚀严重,枯水期泥沙淤积,使得河道宽度季节变化大,形成游荡河道,A、B、C错误。故选D。第(2)题,由上题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在顺直、宽浅、落差较小的河道中,易形成堆积性游荡河道;河流水量的大小与堆积性游荡河道的形成关系较小,但河流水量的季节变化与堆积性游荡河道的形成有关,①错误;有支流汇入的河段,受干流顶托作用的影响,支流挟带的泥沙容易在干支流交汇处淤积,易使河道摆动,但黄河小北干流中段与南北两段相比,无主要支流汇入,②错误;受沿岸地形地貌及岩石抗侵蚀能力的影响,黄河小北干流中段河道较窄,从而导致该河段河道摆动范围较小,③④正确,故选C。第(3)题,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在潼关处汇入黄河,汇入处位于小北干流的下游,因此,在主汛期,渭河洪峰的汇入会导致小北干流下游区域水位上升,上下游地区河水水位差变小,导致小北干流排水不畅,流速降低,泥沙淤积增强,侵蚀作用减弱,含沙量降低,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答案] (1)D (2)C (3)C
[对点演练]——练类题 提能力
(2020·河南郑州一模)抛物线状沙丘是在常年单向风或几个近似方向风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种风积地貌,形态特征与新月形沙丘相反,它的两个翼角(丘臂)指向上风向,迎风坡凹进,背风坡呈弧形凸出,轮廓呈抛物线状。读库布齐沙漠南缘某抛物线形沙丘示意图,完成1~3题。
1.图示地区的主导风向是( )
A.东风 B.西风
C.南风 D.北风
解析:B [依据“两个翼角(丘臂)指向上风向”,以及图中指向标,可判断图示地区主导风向为西风。]
2.该抛物线形沙丘中以堆积作用为主的部位是
A.甲、乙 B.丙、丁
C.甲、丁 D.乙、丙
解析:D [由“迎风坡凹进,背风坡呈弧形凸出”,可判断位于迎风坡的甲、丁主要表现为侵蚀、搬运作用,凸出的乙、丙位于背风坡,以堆积作用为主。]
3.抛物线形沙丘表面常有耐旱植被着生,不同部位的植被覆盖度各不相同,植被覆盖度往往与不同部位所受的外力作用密切相关。图示沙丘植被覆盖度最低的部位最可能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A [甲、丁位于迎风坡,且甲比丁受风力侵蚀、搬运作用更强;同时甲处风力强而蒸发强,使土壤中水分最少,故甲处植被覆盖度最低。]
(2019·高考全国Ⅱ卷)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据此完成4~6题。
4.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 )
A.构造运动 B.流水
C.冰川 D.风
5.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 )
A.地面沉降 B.流水侵蚀
C.风力侵蚀 D.冻融塌陷
6.伴随着洼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 )
A.水土流失 B.沼泽化
C.土地沙化 D.盐碱化
解析:4.B 5.C 6.C [本题组主要考查流域的开发及其产生的影响。第4题,霍林河上游流经大兴安岭,流速快、泥沙搬运能力强,在出山口位置因地势变得低平,水流速度减慢,从上游携带的泥沙、碎石在此堆积形成山前平原(冲积扇),因此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是流水,B对;山前平原地势平坦,构造运动常形成高山、深谷,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A错;该地纬度较低且大兴安岭海拔较低,山前地带没有大规模的冰川活动,C错;修建水库前,山前地区因有河流流经,水资源较丰富,气候较湿润,受风力侵蚀、沉积等作用影响小,D错。第5题,山前平原属于半干旱、半湿润地带,因河流断流使气候逐渐变得干旱,风力作用增强,风力的侵蚀作用使在山前堆积的泥沙不断被吹蚀、搬运,形成风蚀洼地,随着风力的不断侵蚀,洼地不断增多、增大,C对;地面沉降通常规模较大、发生的速度快,并且塌陷是从地下向地面传播,与该地洼地慢慢由地表向地下不断侵蚀、加深的特征不符,A错;此时河流断流,流水侵蚀作用极微弱,B错;地下冻土冻融塌陷应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夏季气温高,地面冻融塌陷,冬季气温低,土壤结冰则不再冻融塌陷,并不会使洼地一直变大、变深,D错。第6题,洼地增多增大,反映了该地受风力侵蚀作用加剧,被风力吹蚀、搬运的泥沙在周边地区沉积,使周边地区土地更容易沙化,C对;河流断流,地面径流短缺,水流难以搬运泥沙,即水土流失问题少,A错;河流断流,水资源短缺,形成沼泽需有稳定、丰富的水源条件,B错;周边地区泥沙不断沉积,使其地势抬高,造成地下水埋藏深度增大、地下水水位下降,不容易出现土地盐碱化,D错。]
[学生用书专题强化练(四)P119]
(时间40分钟,满分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9·广西桂林检测)下左图为澳大利亚某著名花岗岩景观图(岩石由表及里、层层风化剥离脱落),下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1~2题。
1.左图中的岩石类型属于右图中( )
A.甲 B.乙
C.丙 D.丁
2.右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1.B 2.B [第1题,左图中的岩石呈球状风化,球状风化是花岗岩的特征。图中岩浆火山喷发形成的丁是喷出岩,D错。乙没有喷出地表,是侵入岩,即花岗岩,B对。甲是沉积物堆积形成的,是沉积岩,A错。丙是变质岩,C错。第2题,根据上题分析的岩石类型,形成丙岩石的地质作用是变质作用,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数字②,B对。①是外力作用,③是固结成岩作用,④是冷却凝固作用,A、C、D错。]
(2019·试题调研)“泥火山”指泥浆和气体同时喷出地面堆积而成的锥形丘或盆穴丘,丘的尖端常有凹陷,并由此间断地喷出泥浆与气体,在新疆天山北麓分布着众多“泥火山”,喷发出的黏稠泥浆温度比当地气温低,略带油气味,不时冒出几个气泡。图1为新疆天山北麓“泥火山”分布图,图2为“泥火山”景观图,据此完成3~5题。
3.新疆天山北麓“泥火山”众多的原因是( )
A.位于板块交界处
B.冰川侵蚀强烈
C.背斜和断裂构造发育
D.流水侵蚀强烈
4.“泥火山”喷出的气体源自( )
A.沉积岩层 B.变质岩层
C.侵入岩层 D.喷出岩层
5.独山子附近“泥火山”形成的地质过程为( )
A.冰川侵蚀—岩层外露—岩层断裂—泥浆喷出—冰川堆积
B.地壳挤压—地层凹陷—岩层断裂—泥浆喷出—流水堆积
C.地壳抬升—岩层断裂—地层隆起—泥浆喷出—冰川堆积
D.地壳挤压—地层隆起—岩层断裂—泥浆喷出—流水堆积
解析:3.C 4.A 5.D [第3题,天山位于亚欧板块内部,A错;冰川、流水侵蚀强烈可以形成谷地,属于侵蚀地貌,而“泥火山”是泥浆堆积而成的锥形丘或盆穴丘,属于堆积地貌,B、D错;“泥火山”喷发出的黏稠泥浆来自地下深处,因为背斜顶部和断层处岩层破碎,地下的泥浆和气体极易沿着这些岩层的薄弱地带喷出地表,C对。第4题,“泥火山”喷发出的黏稠泥浆略带油气味,而油气资源一般形成并分布于沉积岩中;变质岩和岩浆岩形成过程中不会产生油气。选A。第5题,结合上面两题分析,天山北麓“泥火山”是黏稠泥浆沿着背斜顶部和断层的薄弱处涌出形成的,“泥火山”形成的地质过程应是先形成背斜和断层,后出现泥浆涌出,泥浆中含有大量的水,在流水作用下,泥浆堆积形成“泥火山”。背斜和断层的形成过程是地壳挤压—地层隆起—岩层断裂。选D。]
(2019·安徽合肥二模)蛇曲是在河流作用下形成的像蛇一样弯曲的地貌景观,它通常发育在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上。位于黄土高原上的陕西省延川县也有规模宏大的蛇曲群。该地有多条东西向断裂发育,河流南北两侧植被差异明显。下图示意延川县附近黄河某段蛇曲群。据此完成6~8题。
6.伏义河村是图示区域为数不多的村庄之一,其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
A.冬暖夏凉,气温适宜
B.降水稀少,光照充足
C.港阔水深,航运便利
D.地势较缓,水源丰富
解析:D [图示村庄位于等高线较稀疏处,地势较缓,同时接近河流而水源丰富。]
7.延川县黄河蛇曲群的形成过程是( )
①岩层东西向断裂发育 ②河流沿裂隙侵蚀形成河湾 ③地壳受内力作用抬升 ④河流下切侵蚀使河床下降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③①②④ D.③④①②
解析:A [依据“通常发育在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上”,可判断应先在黄土高原表面形成河流,后经地壳抬升、河流下切而形成;注意图中信息“有多条东西向断裂发育”,则河流是在断裂处发育而成;故形成过程为①②③④。]
8.图中甲地比河对岸植被茂密,因为甲地( )
A.水源丰富 B.光照充足
C.蒸发较少 D.土层较厚
解析:C [该地位于黄土高原,气候较干旱,植被长势受水分影响较大。由等高线可知,甲位于背阴坡而蒸发较少,而河对岸位于向阳坡而蒸发强。]
(2019·赣湘粤三省六校4月联考)河流某些特征常常受自身某些要素的改变而相应变化。下图是某河流中游连续三个河段(河段长约50千米)测量的河床平均海拔和平均宽度在过去10万年间的变化图,箭头表示变化方向。读图完成9~11题。
9.三个测点从上游到下游的排序是( )
A.甲乙丙 B.乙甲丙
C.甲丙乙 D.丙甲乙
解析:D [河流从上游到下游海拔逐渐降低,图中丙海拔最高、乙海拔最低,则D正确。]
10.乙河段河床特征变化的原因是( )
A.洪水泛滥导致河床变宽
B.流水下蚀导致河床变高
C.溯源侵蚀导致河段变浅
D.流水沉积导致河床变高
解析:D [乙处位于河流下游,河床海拔升高,宽度变宽,则可能是流水沉积、侧蚀作用加强的结果,即D正确。]
11.据图可以推知,近10万年来丙河段水文特征的变化是( )
A.结冰期由短到长 B.径流量由大到小
C.水流的速度由快变慢 D.河流含沙量由小到大
解析:C [图示丙河段海拔最高,应位于甲河段上游;图示近10万年来,丙甲段河流落差变小,则流速变慢,即C正确。结冰期、径流量与区域气候关系密切,材料不能体现其变化;河流含沙量与区域气候、植被、土壤等相关,材料也不能体现。]
二、非选择题(共46分)
12.(2020·福建厦门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陕西省宁陕县位于秦岭中段南麓,图Ⅰ示意该县部分地区地形分布。县城北侧的城隍庙(图Ⅱ)建在长安河的江心洲上。历史上,该县城及周边地区常遭洪水袭击。1926年7月,该县大雨连绵七天七夜,老城区东城墙被冲塌数处,致使民房和良田被淹,损失惨重,而城隍庙却安然无恙,其主要原因是西河道东、西两侧水位差异高达数米。
(1)分析宁陕县城易遭洪水袭击的原因。(6分)
(2)绘制1926年7月洪灾发生时图Ⅱ中西河道的剖面示意图(含水位线及河床地形)。(4分)
(3)解释1926年7月洪灾发生时西河道东、西两侧水位差异明显的原因。(8分)
(4)指出1926年7月洪灾发生时江心洲两侧的东、西河道中水量较小的河道,并说明判断理由。(6分)
解析:(1)可从来水多(降水多且集中)、快(地势落差大而汇水快),以及排水慢(地势低平)的角度分析。(2)从河流形态上看,西侧为凹岸、东侧为凸岸,则河床东浅西深;“老城区东城墙被冲塌数处”“城隍庙却安然无恙”“东、西两侧水位差异高达数米”,说明水位西侧高、东侧低。(3)凹岸处来水补充快、多而水位高。(4)水量与河宽、河床深度呈正相关。
答案:(1)所在区域(位于秦岭南麓),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且强度大;地势起伏大,汇水速度快;县城地势低洼,且多条河流在此交汇。
(2)
(3)降雨量大且历时长,长安河流量大,河道弯曲度大;东侧为凸岸,西侧为凹岸;与东侧相比,西侧流速较快,水位迅速上涨,明显高于东侧;
(4)东河道。理由:东河道较窄;东河道(位于凸岸)水深较浅;城隍庙未受洪水影响,说明东河道水位较低。
13.(2020·河南新乡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板块运动引起地表隆起或凹陷,形成高原或盆地,在隆起的高原上,通过流水不断侵蚀和搬运,导致河谷发育,随着流水下切、侧蚀,河谷不断加深、展宽。下图为某河谷地形图,图中T1、T2、T3、T4是不同地质时期流水沉积的鹅卵石。
(1)说明图中鹅卵石的形成过程。(8分)
(2)推测河流T4以上剖面没有鹅卵石分布可能的原因。(8分)
(3)列举该河谷“V”型剖面原先所属的岩土层消失后在河流中下游形成的地貌。(6分)
解析:(1)其过程如下:先有较大的石块进入河流中,经流水作用变为较圆的鹅卵石形状,最后河流流速慢,鹅卵石堆积下来。(2)可从没有鹅卵石这种物质而无法堆积,或堆积后被侵蚀破坏的角度分析。(3)本问题含义是该处岩层被侵蚀后,物质被河水搬运到河流中下游,能形成什么地貌。河流中下游因流速变慢而形成河流堆积地貌。
答案:(1)河流上游两侧山坡的岩石风化破碎,形成大小不一的石块;石块随流水进入河流;石块在流水搬运途中相互摩擦并受流水长期的磨蚀,棱角逐渐消失形成鹅卵石:当流水的搬运能力下降时,鹅卵石便沉积下来。
(2)有两种可能性:在图中的河谷形成之前,该地区为非沉积区,没有鹅卵石沉积;在图中的河谷形成之前,该地区的沉积物中没有鹅卵石;该山谷的河流以侧蚀、下蚀为主,随着河流侧蚀,上部的河谷展宽,原有的鹅卵石沉积区被侵蚀而不复存在。
(3)冲积扇、河流沿岸平原、沙洲、河漫滩、河口三角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