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通用版二轮复习讲义:第一部分五大主题要素之(五)人口
展开五大主题要素之(五)人口
一、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
(1)构成指标:A出生率、B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图中阴影部分)。
(2)填表完成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及三项指标的特点:
类型 | 出生率 | 死亡率 | 自然增长率 |
Ⅰ原始型 | 高 | 高 | 低 |
Ⅱ传统型 | 高 | 低 | 高 |
Ⅲ现代型 | 低 | 低 | 低 |
(3)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至出生率下降到一定水平结束。
(4)目前,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多为现代型,而发展中国家多为传统型。
[技巧再强化]
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技巧
1.从时空分布规律判断
(1)根据所处历史发展阶段(时间):一般地,农业社会及其以前属于原始型;工业化初期属于传统型;后工业化时期属于现代型。
(2)根据国家类型(空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传统型;个别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属于现代型;发达国家则属于现代型。
2.从人口增长特征判断
(1)定性描述:原始型是“高—高—低”型;传统型是“高—低—高”型;现代型是“低—低—低”型。
(2)定量描述:
| 出生率 | 死亡率 | 自然增长率 |
原始型 | 高(>2.5%) | 高(>2.5%) | 低(<1.0%) |
传统型 | 高(>2.5%) | 低(<1.5%) | 高(>1.0%) |
现代型 | 低(<2.0%) | 低(<1.5%) | 低(<1.0%) |
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
(1)图中人口迁入量比较多的省级行政区是广东、上海和北京;人口迁出量较多的省级行政区是广西、四川、安徽等。
(2)图中人口迁移主要是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因此此时期的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从经济欠发达地区迁往经济发达地区。
(3)目前,我国北方的一些退休人口冬季多到海南居住,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
三、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模式图
(1)判断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洲:A拉丁美洲,B大洋洲,C非洲,D欧洲。
(2)从全球来看,目前我国属于人口的迁出(迁入、迁出)地区。
(3)目前,发达国家或地区是国际人口的主要迁入地,国际人口迁移促进了文化交流,人种基因的交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资源的开发。
四、我国人口分布图(20世纪90年代)
(1)图中从黑河至腾冲之间的连线为我国人口地理界线,此线以东人口稠密,此线以西人口稀疏。
(2)从地形角度分析,平原地区人口稠密;从气候角度分析,气温适宜、降水适中的地区人口众多。
(3)由图可知,我国东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稠密。
(4)图示反映出我国东部地区的人口容量远大于西部地区。
1.(2018·广州二模)1946~1964年美国出生婴儿高达7 600万人,这个群体被称为“婴儿潮一代”,“婴儿潮一代”对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如图是1970年和2000年美国人口年龄金字塔统计图,据此完成(1)~(2)题。
(1)引起“婴儿潮一代”人口高增长率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战后经济恢复和发展 B.鼓励生育的人口政策
C.实行宽松的移民政策 D.新时期科学技术革命
(2)随着“婴儿潮一代”步入中年期,美国人口增长特点转变为( )
A.快速增长 B.负增长
C.稳定增长 D.零增长
解析:(1)A (2)C 第(1)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引起“婴儿潮一代”人口高增长率的最主要原因是美国战后经济恢复和发展。第(2)题,由2000年美国人口年龄金字塔图可知,随着“婴儿潮一代”步入中年期,美国人口增长特点转变为稳定增长。
2.(2018·四川遂宁三诊)2002年9月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明确规定,国家稳定现行生育政策,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双独二胎”政策由此在全国推开。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2015年10月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2016年我国新生儿出生率大幅提升,但2017年,专家期待的生育高峰并未如期而至。据此完成(1)~(2)题。
(1)根据我国人口政策的变化,可以得出( )
A.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将被取消
B.我国目前的生育形势不容乐观
C.老龄化危机会很快缓解
D.我国人口总量将大幅上升
(2)2016年新生儿出生率为10年来最高的主导因素是( )
A.年龄结构 B.生育观念
C.人口政策 D.社会福利
解析:(1)B (2)C 第(1)题,由材料分析可知,我国的人口政策是根据我国的人口问题和国情进行调整和改变的,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而且人口问题较为复杂,因此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在短期内不会取消,A错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生育观念的变化,生育率处于较低水平,目前的生育形势不容乐观,B正确;人口政策的变化,会缓解老龄化,但是不会很快,C错误;我国的人口总量会有所增加,但不会大幅度增加,D错误。第(2)题,由材料分析可知,国家全面放开二孩的政策是2016年新生儿出生率为10年来最高的主导因素。
[知能再温故]
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3.360大数据中心基于9亿用户春运前夕至除夕的迁徙态势,发布了2017年春节“空城指数”,全面展示了春运期间的国民迁徙路线。广东的东莞、佛山、广州和深圳等四个城市“空城指数”位列前五。而江西、湖南、河南等成为春节前流入人口最多的省份,江西堪称最“拼”省份。据此回答(1)~(2)题。
(1)广东省城市“空城指数”高的主要原因是( )
①环境优美 ②工资水平高 ③就业机会多 ④自然资源丰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最“拼”省份江西省,因为“拼”而对江西省带来的影响最可能是( )
A.人地矛盾加剧 B.就业压力加重
C.人口老龄化严重 D.城市化水平降低
解析:(1)C (2)C 第(1)题,春节“空城指数”反映了我国人口流动现象,春节期间“空城指数”高,说明春节期间流出人口多,为主要的人口迁入地。广东省城市“空城指数”高,说明大量外省人口流入广东,主要原因是广东经济发达,工资水平高、就业机会多。第(2)题,江西省因为是春节前流入人口最多的省份,成为最“拼”省份,说明江西省外出务工人口多,迁出人口主要是青壮年,老年人口比重上升,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口迁出会降低本地就业压力,缓解江西省的人地矛盾;由于人口迁出主要是农村人口,区域总人口数减少,城市人口所占比重会上升,而不是降低。
4.一个地区人口增长受人口的自然增长和迁移增长的双重制约。下图为2010~2015年我国主要省份人口总数增加和增幅统计图。完成(1)~(2)题。
(1)图中反映2010~2015年各省人口增长特点正确的是( )
A.广东省人口增幅最大
B.东北地区人口增幅最小
C.天津市人口增量最大
D.东部沿海省份人口增幅大
(2)2010~2015年江浙地区的人口增幅远远小于新疆、西藏等地的主要原因是( )
A.全面二孩生育政策实施
B.西部地区人口总量增加多
C.江浙地区产业转型升级
D.东部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
解析:(1)B (2)C 第(1)题,读图可知,天津市人口增幅最大;东北地区人口增幅最小;广东省人口增量最大;部分东部沿海省份人口增幅大。第(2)题,由于江浙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提高,数量要求减少,迁入的劳动力减少,导致2010~2015年江浙地区的人口增幅远远小于新疆、西藏等地。
[知能再温故]
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土壤、水资源、矿产资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教育、交通和通信、婚姻家庭等。
(3)其他因素:战争、宗教、政治变革、政策等。
2.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对迁出地 | 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更好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加强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联系 |
对迁入地 | 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
5.(2019届高三·青岛质检)下表为我国某河谷城市根据当地主要制约因素进行的人口规模测算数据。完成(1)~(2)题。
项目 | 河谷用地空间 | 可供水资源 | 生态环境 |
适度人口规模/万人 | 73.5 | 77.66 | 73.37 |
最大人口规模/万人 | 109.8 | 211.39 | 116.96 |
(1)该城市的人口合理容量为( )
A.73.37万人 B.77.66万人
C.109.8万人 D.211.39万人
(2)目前该城市人口为55.84万,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适宜的是( )
A.加快拓展河谷用地 B.修建跨区域调水工程
C.促进人口合理迁入 D.治理严重的环境问题
解析:(1)A (2)C 第(1)题,根据短板效应,人口合理容量取决于短板项,根据材料,该短板项为生态环境,据此,人口合理容量为73.37万人。第(2)题,目前该城市人口为55.84万,尚未达到人口合理容量,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可以采取措施促进人口合理迁入。河谷用地不能随意加快拓展,会破坏生态;该区域水资源较为丰富,没有必要修建跨区域调水工程;资料未显示该地有严重的环境问题,故选C。
6.(2018·湖南郴州调研)读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关系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能大致说明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关系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上海市消费水平高,而环境人口容量相对较大,其原因是( )
A.热量、水资源丰富
B.位置优越,耕地面积广
C.矿产丰富,劳动力水平高
D.科技水平高,对外开放程度高
解析:(1)D (2)D 第(1)题,消费水平越高,每个人每天需要的资源量也就越多,对于一个地区而言,能供养的人口就越少,环境人口容量就越小。因此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④曲线符合题意。第(2)题,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有资源、科技、消费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等。上海市自然资源相对贫乏,消费水平高,但环境人口容量较大,其主要原因在于科技水平高、对外开放程度高。对外开放程度高说明可以充分利用其他地区的资源,提高本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
[知能再温故]
1.世界人口的分布规律
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而气候湿热及高纬高山地区人口稀少。
2.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及制约因素的关系
[基础全面自检]自查短板,为第Ⅱ课时锁定努力方向
(2018·益阳模拟)当把人口中的所有成员按年龄由小到大排序时,位于中间的年龄即为年龄中位数。它把人口分为两个数目相等的部分。读世界部分国家人口年龄中位数变化趋势图,完成1~3题。
1.上图国家中人口年龄中位数变化最小的是( )
A.巴西 B.瑞典
C.俄罗斯 D.中国
2.人口年龄中位数主要反映( )
A.人口增长数量 B.人口增长速度
C.人口年龄结构 D.人口老龄化程度
3.应对中国人口年龄中位数变化趋势的下列对策中,不可行的是( )
A.鼓励农村人口增长,解决农村家庭养老问题
B.引入市场机制,发展老龄产业
C.完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
D.实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解析:1.B 2.D 3.A 第1题,读图,根据各国家的人口年龄中位数比较,变化最小的是瑞典,变化幅度小于6岁。第2题,年龄中位数把人口分为两个数目相等的部分,中位数越大,说明老龄人口数量越多。人口年龄中位数主要反映人口老龄化程度。第3题,中国人口年龄中位数变化趋势是增大的很快,鼓励农村人口增长,解决农村家庭养老问题,会导致人口增长快,加剧人地矛盾,A不可行。引入市场机制,发展老龄产业,B可行。完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C可行。实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老龄化问题,D可行。
“婚姻贫困”是我国在低生育率和传统生育思想等影响下产生的性别比例失衡现象。到2020年,我国可婚男性将过剩2 400万,贫困地区该问题会更加突出,完成4~5题。
4.我国“婚姻贫困”的原因不包括( )
A.生育率低 B.区域间经济水平差异
C.“养儿防老”思想 D.年龄结构失衡
5.缓解我国“婚姻贫困”的主要途径是( )
A.限制城乡人口流动 B.适度调整生育政策
C.控制城市人口增长 D.加强胎儿性别鉴定
解析:4.D 5.B 第4题,从材料中可知,我国“婚姻贫困”的原因有强制性计划生育政策、低生育率及传统生育思想、地区经济落后,不包括年龄结构失衡。第5题,缓解我国“婚姻贫困”的主要途径应促进城乡人口流动;适度调整生育政策,B正确;促进城市化发展;严格禁止胎儿性别选择。
(2018·淮北一模)春运,是中国春节前后发生的一种由大规模人口流动导致的高交通运输压力现象,这种具有显著规律性、高度集体性的社会行为的形成,与我国转型期的社会结构及独特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读2015年我国某两相邻省区春节(2月19日)前后流动人口统计图,完成6~8题。
6.M、N曲线所表示的省区分别可能是( )
A.江苏 安徽 B.河南 北京
C.广西 广东 D.新疆 青海
7.影响N省区2月23日之前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 B.宗教
C.文化 D.婚姻
8.为缓解春运交通压力,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①合理规划春节休假时间,错峰出行 ②加强宣传,改变传统的文化习惯 ③重点发展大中城市,吸引人口迁入
④加强交通建设,合理布局交通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6.C 7.C 8.D 第6题,根据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可知,经济越发达的城市,人口迁移的数量越多。读图分析可知,N省区的人口迁移量大于M省区,说明N省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M省区,而且从图中可以看出M省区在春节之前以人口迁入为主,春节之后以人口迁出为主;N省区在春节前以人口的迁出为主,春节之后以人口的迁入为主,故M曲线表示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广西,N曲线表示经济较发达的广东;河南与北京不相邻,江苏比安徽经济发达,新疆和青海经济都不发达,不符合题意。第7题,N省区的人口在2月23日之前以迁出为主,主要是由于在春节前,人们为了回家团聚,因此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为文化。第8题,为了缓解春运交通压力,我们需要合理规划春节休假时间,错峰出行,其次可以合理规划城市,加强交通建设,合理布局交通网。
(2018·连云港二模)读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承载系数(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及20世纪90年代人口流动示意图,回答9~11题。
9.图示省级行政区人口负担最轻的是( )
A.海南 B.广东
C.四川 D.广西
10.图示地区大规模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
①郊区城市化 ②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③东部地区劳动力短缺 ④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下列缓解图示地区人口压力的措施,合理的是( )
①加快经济发展,提高环境承载力 ②加快对资源的开发,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③实施优惠政策,吸纳海外移民 ④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口素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9.B 10.D 11.D 第9题,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广东的人口承载系数最小,因此广东人口负担最轻。第10题,读图可知,人口主要从内地向位于东南沿海地区的广东流动,其原因主要是地区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广东经济发达,吸引了内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前来务工。第11题,本题主要考查缓解人口压力的措施。提高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是缓解人口压力的措施之一,但这不能以消耗资源为代价,可以采取提高科技水平、加快经济发展、扩大开放程度、提高人口素质等措施。
考点(一) 着眼于“综合思维”,考查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典题示例]
(2018·四川成都摸底)下表为我国北京、上海近十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速统计表。据此完成(1)~(2)题。
| 2007~2010年 | 2011~2013年 | 2014~2016年 |
北京 | 5.5% | 2.5% | 0.5% |
上海 | 3.8% | 1.5% | -0.2% |
(1)据表可知2007~2016年北京常住人口( )
A.数量减少 B.数量增加
C.先增后减 D.先减后增
(2)2014~2016年上海常住人口年均增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产业结构升级 B.人口政策调整
C.房价快速上升 D.老龄化加剧
[解析] 第(1)题,由表中信息可知,2007~2010年、2011~2013年、2014~2016年北京常住人口年均增速均为正值,因此北京常住人口数量呈增加趋势。第(2)题,由表中信息可知,上海2014~2016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速为负值,说明该阶段上海的常住人口数量减少;随着上海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其产业结构不断进行优化调整,使得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大量外迁,导致上海对从事相关职业的劳动力的需求减少,从而造成该类劳动力迁入数量减少或迁往其他地区,使得上海2014~2016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速为负值。
[答案] (1)B (2)A
[考点师说]
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影响分析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不同,导致人口增长的速度不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同。这种影响有利有弊,如图所示:
2.人口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结构主要包括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性别结构、人口文化素质结构等,人口结构若出现不合理,则会引发人口问题。
(1)人口的年龄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的年龄结构是指各年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就目前而言,世界人口年龄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年轻化和人口老龄化。
项目 | 人口年轻化 | 人口老龄化 |
人口年龄结构趋势 |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不断上升,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 |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不断下降,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
人口问题 | 人口年轻化可导致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持续增长,最终会超出环境的供应和自净能力,进而引发各种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 人口老龄化可造成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上用于老年人的退休和养老等费用的增加、老年人生活困难和孤单等问题 |
(2)人口的性别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的性别结构通常用“性别比”来衡量,即用100位女性对应的男性数来衡量。它用来反映该地区或国家人口的性别结构是否合理或协调。
性别比失衡会造成婚姻、家庭和社会的不稳定,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应加大思想宣传教育,严禁非医学鉴别胎儿性别。
(3)人口的文化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的文化结构主要是指各学历层次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人口总体文化水平过低,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国家应加大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
[对点训练]
(2018·武汉模拟)目前,日本国内有约800万套空宅(住过后空置的房屋),且空宅数量仍在快速增长,预计15年后将突破2 000万套的大关。另一方面,作为社会“鲜活度”的衡量标准,日本的餐厅数量则在急剧减少——由25年前的约85万家减少到了现在的约35万家。供人饮酒作乐的酒吧的数量,也由25年前的约25万家减少到了现如今的5万家左右。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近年来日本酒吧数量急剧减少的根本原因是( )
A.家庭观念越来越强
B.经济在不断萎缩衰退
C.老龄化越来越严重
D.出国经商的青壮年越来越多
2.受上述情况影响,目前日本的空宅数量在急剧增长,其原因最可能是( )
A.人们大量购房保值
B.房屋变卖转让要支付的费用高
C.经济衰退导致人们的购买能力不足
D.老房子质量差,配套设施不完善
解析:1.C 2.B 第1题,住过后的房屋出现空置且越来越多,说明人口数量在减少;光顾酒吧的人多为年轻人,酒吧数量减少,说明年轻人数量减少。这些都反映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第2题,受老龄化严重影响,离世的老人多,他们的子女名下会因此而多出一套房屋,但子女变卖房产要支付因转让而产生的高额费用,故这些多出的房屋就会被空置下来。
(2018·江苏高考)如图为某国2017年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读图回答3~4题。
3.导致该国青壮年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因素是( )
A.政局动荡 B.生育观念
C.产业结构 D.自然灾害
4.该国最可能位于( )
A.北美 B.西亚
C.西欧 D.南美
解析:3.C 4.B 第3题,读图可知,该国青壮年男性人口比重异常偏大,说明该国产业对男性劳动力需求大,从而导致男女性别比严重失衡。故选C。第4题,北美和西欧的老年人口比重大,南美洲青少年人口比重大,且三地的男女性别比较均衡;西亚地区石油资源丰富,资源的开发需要大量青壮年男性劳动力,从而导致青壮年性别比严重失衡。故选B。
考点(二) 从“区域认知”的角度考查人口迁移及影响
[典题示例]
(2018·全国卷Ⅰ)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如图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据此完成(1)~(2)题。
(1)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 )
A.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
B.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
C.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
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
(2)该直辖市是( )
A.北京市 B.天津市
C.上海市 D.重庆市
[解析] 第(1)题,该直辖市近十年来户籍人口数量多于常住人口数量,说明外来务工人口少于外出务工人口,A错。图中显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差额缩小,常住人口增长快于户籍人口,说明当地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吸引了外来务工人口在本地就业,C对。根据图示信息,不能判断当地老年人口比例变化及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情况,B、D错误。第(2)题,由上题可知,该直辖市近十年来迁出人口数量多于迁入人口数量,因此应当位于我国西部经济落后地区,且该直辖市2016年的户籍人口大约是3 400万,可推断为重庆市,D对。北京市、天津市和上海市均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近十年来迁出人口数量少于迁入人口数量,且2016年三市的户籍人口均少于3 000万,A、B、C错。
[答案] (1)C (2)D
[考点师说]
1.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的一般分析方法
(2)看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由落后地区迁移到发达地区,往往经济因素是主导。
(4)看性别与文化素质差异:
重工业发达地区,往往吸引大量男性人口迁入;而轻工业发达地区,则对女性人口迁移吸引较大;文化素质高的人口大量迁入地区,一般高新技术产业发达;文化素质较低的人口迁入地区,一般劳动力导向型产业较多。
2.人口迁移的影响分析技巧
(1)从“利”“弊”两方面分析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
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注入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用地规模也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布局也随之发生变化,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郊区城市化的进程。
(3)从就业结构变化的角度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
某地人口的大量迁入,会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会影响迁入地就业结构的变化。如学龄儿童迁移人口增多,则迁入地应增加或加强中小幼教师的师资配备;老年人口的大量迁入,则应增加老年护理、保健等相关工作人员的比重。
(4)从人口问题产生的角度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
人口迁移往往会导致某地人口结构的变化,引发某地人口问题的出现。如我国农村人口的大量外迁,导致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明显,“留守家庭”问题突出;某地矿产资源的开发会吸收大量男性人口迁入,引发性别比例失调问题的出现。
[对点训练]
(2018·海南高考)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安徽省2017年常住人口达6 254.8万人,比上年增加59.3万人。2001~2017年安徽省常住人口年增长率如图所示,同期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据此完成1~2题。
1.2005年和2010年该省常住人口大量减少,表明该省当年( )
A.外出求学人数剧增 B.外出务工人员激增
C.外出旅游人数剧增 D.外来务工人员剧减
2.2013年后该省( )
A.人口出生率大幅提高 B.劳动力缺口逐渐缩小
C.人口回流现象渐明显 D.老龄化问题得到解决
解析:1.B 2.C 第1题,安徽省地处我国中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大量人口外出务工,从而导致常住人口大量减少。我国招生是有计划进行的,不会在某年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外出旅游不会改变居民常住人口的身份。第2题,2013年后安徽省常住人口增长率稳定在0.7%以上,但“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说明人口有从省外迁入,而以前安徽省大量人员外出务工,因此人口回流现象渐明显。图中没有信息显示安徽省是否存在劳动力缺口及老龄化问题。
(2018·兰州二模)下图示意2000年、2010年我国劳动力流动情况。读图完成3~5题。
3.2010年我国劳动力区域流动的特点是( )
A.东部地区以县内流动为主
B.中部地区以县内流动为主
C.西部地区以省际流动为主
D.全国平均以省内县际流动为主
4.图中数据反映,从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
①县内经济差异变大 ②县内经济差异变小
③省际经济差异变小 ④省际经济差异变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促使我国劳动力区域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条件的差异 B.教育水平的差异
C.区域经济的差异 D.居住环境的差异
解析:3.B 4.D 5.C 第3题,根据图例分析,2010年我国劳动力区域流动的特点是:东部地区以省际流动为主;中部地区以县内流动为主;西部地区以县内流动为主;全国平均以省内县内流动为主。第4题,图中数据反映,从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是县内流动减少,说明县内经济差异变小;省际流动增大,说明省际经济差异变大。第5题,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经济水平高,收入高,就业机会多。因此,促使我国劳动力区域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区域经济的差异。
[专题过关检测]专题验收,高考能力实战冲关
一、选择题
人口支持比是指适龄劳动力人口(15~64岁)与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之比。当人口支持比大于7.5时,经济高速增长;小于7.5且大于4.8时,经济中速增长;小于4.8时,经济低速增长。下图为美国、日本、中国、印度四国的人口支持比变化趋势(含预测)图。据此回答1~3题。
1.图中四国人口年龄结构最年轻的是( )
A.①国 B.②国
C.③国 D.④国
2.据图推测,中国经济进入低速增长的时间是( )
A.1992年 B.2000年
C.2020年 D.2050年
3.下列有关四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国的劳动力人口短缺
B.②国人口老龄化最严重
C.④国比③国经济总量大
D.②③两国均为发达国家
解析:1.D 2.C 3.A 第1题,由人口支持比的概念可知,人口支持比越大,说明老年人口越少,人口年龄结构越年轻。从图中可以看出,四国中人口年龄结构最年轻的是④国。选D。第2题,四国中中国和印度劳动力人口比较多,印度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高,故③国为中国,④国为印度。人口支持比小于4.8时,经济低速增长,从图中可看出,中国经济进入低速增长的时间大致是2020年。选C。第3题,由上题分析可知,③国为中国,④国为印度。中国经济总量比印度大,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故C、D错;由图可知,约1992年以后,②国人口支持比一直大于①国,即①国(日本)老年人口比重大于②国(美国),人口老龄化比②国更严重,劳动力人口短缺,故A对、B错。选A。
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人口问题最显著的表现是低生育率和人口外流。据此完成4~5题。
4.东北三省人口生育率低的原因是( )
①人口外流严重 ②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较完善 ③自然条件恶劣 ④城市化水平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5.东北三省人口外流的影响因素及其应对措施分别是( )
A.社会文化 新建综合性大学
B.自然环境 加大对北大荒的开发力度
C.政治 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D.经济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解析:4.C 5.D 第4题,东北三省国有企业多,城市化水平高,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较完善,故人口生育率低,C项正确;人口外流跟生育率无关,故A项和D项错误;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水平不断提高,自然条件对于生育率的影响越来越小,故B项错误。第5题,东北三省人口外流主要是因为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东南沿海地区,应对措施也应该从经济角度来分析,故D项正确。
(2019届高三·安阳联考)富顺县、安岳县和中江县是四川省的三个传统农区。下表示意富顺县、安岳县和中江县(以下简称“三县”)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情况(2014年)。据此完成6~8题。
类别 | 农村人口年龄结构 | 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 |
<45岁 | 58.5% | 23.2% |
45~60岁 | 25.2% | 43.6% |
≥60岁 | 16.3% | 33.2% |
6.三县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的形成原因是( )
A.自然条件恶劣,农业劳动力投入量大
B.计划生育政策下人口出生率低,增长缓慢
C.生活、医疗条件改善,人均寿命延长
D.城市化水平空间差异大,人口迁移率高
7.三县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带来的影响是( )
A.土地流转加快,家庭土地流转比例降低
B.加快了农村家庭由单一经营向多种经营转变
C.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决策的科学性
D.农村家庭对农业收入的依赖性日益增强
8.针对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现状,三县应( )
A.全面放开农村生育政策,增加劳动力供应
B.构建农业生产全程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C.实施大规模休耕养田制度
D.限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
解析:6.D 7.C 8.B 第6题,表格显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较多,但是从事农业的青壮年劳动力所占比例并不多,这说明年轻人很多外出到城市打工了,该现象是因为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导致的。第7题,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打工,使得三县青壮年劳动力从事农业人员减少,人地矛盾有所缓解,由于缺乏青壮年劳动力,会刺激家庭土地流转比例上升;加快了农村家庭由单一经营向专门化经营转变;专门化经营会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决策的科学性;青壮年外出打工,收入多元化,会使农村家庭对农业收入的依赖性日益减弱。第8题,针对该地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老龄化的现状,三县应全面落实农村生育政策,但短时间内不会增加劳动力供应;要构建农业生产全程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应对老龄化的现状;实施大规模专门化生产制度;通过一定措施吸引农村劳动力回流。
(2018·濮阳二模)坦桑尼亚(如图所示)工业化水平低,工业对GDP贡献不足13%。2000年以来,该国平均人口增速保持在3.1%,人口分布呈现“南疏北密”的特点,集中分布在东北沿海、维多利亚湖(淡水湖)沿岸和中部地区。2002~2012年达累斯萨拉姆市人口偏移(指区域内部子区域人口增长速度偏离区域平均增长速度的增长,其值为正,说明子区域的人口增长速度快于区域平均增长;其值为负,说明子区域的人口增长速度慢于区域平均增长)正增长位居全国首位,而以政治职能为主的新首都多多马市的人口一直为偏移负增长。读图回答9~11题。
9.2000年以来坦桑尼亚的人口增长趋势带来的影响是( )
A.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B.自然资源开发不足
C.基础设施压力增大 D.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10.坦桑尼亚人口集中分布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南部地区工业发达
B.东北沿海对外贸易较发达
C.中部地区金融业高度发达
D.维多利亚湖盐业资源丰富
11.多多马市的人口一直为偏移负增长的原因可能是( )
A.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迁入量大
B.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迁出量大
C.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快
D.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自然增长速度慢
解析:9.C 10.B 11.B 第9题,2000年以来坦桑尼亚的平均人口增速保持在3.1%,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趋势带来的影响是人口增长快,社会养老负担轻;劳动力充足,促进自然资源开发;人口增加,使基础设施压力增大;生态环境压力大,环境恶化。第10题,坦桑尼亚人口集中分布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东北沿海对外贸易较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较高。第11题,多多马市的人口一直为偏移负增长的原因可能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迁出量大。
二、综合题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7年1月31日,平时寂静的陕西省渭河平原东部渭南一个村庄随着春节到来一下子热闹非凡,回家团聚,走亲访友的人和车你来我往。就在这喜庆的景象中,村子内部随处可见残垣断壁、荒草丛生、多年无人居住的老房子,而在村庄的外围则有一排排新近盖起来的楼房。以下信息为该市统计局对该村庄附近22个行政村基本情况调查统计:
本次调查的22个行政村总户数19 021户,其中举家外出户数1 082户,占总户数的比重为5.7%;在村内有房屋的户数18 315户,闲置房屋户数894户,占房屋总数的4.9%,其中闲置房屋质量较好的405户,占闲置房屋总数的45.3%,闲置房屋质量较差的379户,占闲置房屋总数的42.4%,质量极差已无法居住的110户,占闲置房屋总数的12.3%;此外,闲置房屋中闲置两年以上(含两年)的570户,占闲置房屋总数的63.8%。
(1)推测该村形成“空心化”的主要原因。
(2)为调查该村“空心化”状况,请你为从村内搬迁到该村西北部外缘新建房居民设置调查内容。
(3)分析该村形成“空心化”的不利影响。
(4)请你为该村摆脱“空心化”提出合理化建议。
解析:第(1)题,“空心化”表现为房屋的闲置空心和人口的空心,这与城乡间巨大的收入差距导致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甚至入城落户有关,也与旧村落落后的建筑样式及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有关。第(2)题,为调查该村“空心化”状况,可以抽样调查,如对从村内搬迁到该村西北部外缘新建房居民进行调查,可以从搬迁时间、搬迁原因、旧房状况、旧房的再利用等方面调查。第(3)题,该村形成“空心化”,会导致土地资源浪费严重;旧房有安全隐患且旧房环境卫生影响村内居民的居住环境和身心健康,可能还会对后代造成财产分割纠纷;大量青壮年人口外迁,增加了该村的养老、治安、经济发展难度;分散的村落增加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难度等。第(4)题,该村摆脱“空心化”必须从村民思想认识、村貌改造建设相衔接,制定科学规划并严格执行;健全宅基地审批制度;激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等。
答案:(1)在农村建设上,由于村庄规划严重滞后、村内基础设施落后,公共设施缺乏,新建住宅的占地面积比传统农宅大等原因,导致新建住宅大部分都集中在村庄外围,而村庄内却存在大量的空闲宅基地和闲置土地,形成土地利用“空心化”状况。在经济上,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造成城乡收入差异增大;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农村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促使大量农村青壮年涌入城市并长期居住在城市,使得留在农村的人口以老年人和少年儿童为主,形成农村人口“空心化”状况。
(2)①您是什么时候建的新房?②您建新房的土地原来是什么土地利用类型?③是什么原因导致您从村内搬迁到村外的呢?④您是否认为村内部旧宅的闲置是对土地资源的一种浪费?⑤您认为如何才能够把闲置的老宅基地充分利用起来?(任答其中两点即可)
(3)村内闲置旧宅造成土地资源浪费严重;村内旧房大都破旧不堪,年久失修,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村内环境卫生的“脏、乱、差”,严重影响少数居住在村内部居民的居住环境和身心健康;村内废弃宅基地多年未用,后代会因为旧宅地界模糊而引发潜伏矛盾纠纷;随着该村大量青壮年人口外迁,严重影响了该村养老、治安等问题;由于村落面积扩大、居住分散,增加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农村劳动力外迁导致人力资源匮乏,延缓了该村经济的发展。(任答其中三点即可)
(4)广泛宣传“空心化”的不利影响,提高村民思想认识:在尊重民意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与村容村貌改造,道路交通建设相衔接,制定科学完整的村庄建设规划并严格执行;健全宅基地审批制度,制止违法乱建;激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吸引人口回流,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任答其中三点即可)
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2017年年末我国大陆总人口为139 00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37万人,增速为0.59%。图1为我国2007年、2010年和2017年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图2为2008~2017年我国新生人口数量及增速统计图。
(1)描述2007~2017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特征。
(2)说出2007~2017年我国老年人口的变化给我国带来的影响。
(3)说明2016年以后我国新生人口数量多的原因。
(4)推测2016年以来我国新生人口数量变化给我国带来的影响。
解析:第(1)题,读图1,2007~2017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特征是:0~14岁少年儿童比重先降后升;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逐渐升高;15~64岁青壮年劳动力人口比重高,且呈先升后降趋势。第(2)题, 2007~2017年我国老年人口的变化是老龄人口比重增大,导致我国职业结构发生变化,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国防兵源不足,劳动力短缺。第(3)题, 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政策的调整,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导致了2016年以后我国新生人口数量多。第(4)题, 2016年以来我国新生人口数量增长,有利影响是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为未来我国补给劳动力资源,平衡性别比。不利影响是人口增加,医疗卫生、教育等社会基础设施负担加重。
答案:(1)少年儿童比重先降后升;老年人口比重逐渐升高;青壮年劳动力人口比重高,且呈先升后降趋势。
(2)职业结构发生变化;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国防兵源不足;劳动力短缺。
(3)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政策的调整(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
(4)有利影响: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为未来我国补给劳动力资源;平衡性别比。
不利影响:医疗卫生、教育等社会基础设施负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