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 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第二课时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这是一份苏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 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第二课时同步达标检测题,共9页。
第二课时 共价键 分子间作用力
1.什么是化学键?化学键通常分为哪两种类型?
提示:物质中直接相邻的原子或离子之间存在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化学键。离子键和共价键是两种常见的化学键。
2.有下列物质:①NaCl ;②NaOH;③H2O;④N2;⑤HCl;⑥Al2O3;⑦He,其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有哪些?
提示:①②⑥属于离子化合物。
3.氦气中是否存在化学键?
提示:稀有气体中不含化学键。
[新知探究]
探究1 氯化氢分子中氢原子和氯原子是如何成键的?是否只有共价化合物中才含有共价键?
提示:氢原子和氯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不是,如Cl2分子内氯原子间也形成共价键。
探究2 用电子式、结构式、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能体现共价分子的结构,根据教材P14表1-8填写下列空白。
探究3 有机物分子中的碳原子可形成多少条共价键?碳原子与碳原子间的成键方式有哪些?
提示:4;碳原子与碳原子可形成碳链和碳环,且碳碳之间可形成碳碳单键,碳碳双键和碳碳叁键。
[必记结论]
1.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角度认识HCl的形成
(1)图示:
(2)分析:
各提供1个电子组成共用电子对,从而使各原子的最外层都形成稳定的电子层结构。
2.共价键
(1)概念: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2)形成过程:两种非金属元素相互化合时,原子间共用最外层上的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以达到稳定的电子层结构,共用电子对同时受到两个原子核的吸引。
3.共价化合物
(1)概念:分子中直接相邻的原子间均以共价键相结合的化合物。
(2)结构式:原子间用一条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的式子。如NH3的结构式为。
4.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方式
[成功体验]
1.课堂讨论时,某学习小组就共价键的理解有以下认识,指出其中错误的说法________。
解析:非金属元素也可形成离子键,甲错误;NaOH、Na2CO3等许多离子化合物中含有共价键,乙正确;由共价键形成的分子也可能为单质,如Cl2,丙错误;共价化合物中一定有共价键,丁正确。
答案:甲、丙
2.请写出C2H6、C2H4、C2H2的结构式,并指出能否表示分子的空间构型?
答案:C2H6、C2H4、C2H2的结构式分别为
,结构式不能反映分子的空间构型,表示分子的空间构型可用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
[新知探究]
探究1 氯化钠固体受热熔化时破坏化学键吗?
提示:破坏离子键。
探究2 干冰受热升华为CO2气体时破坏化学键吗?干冰升华时破坏的作用力是什么?
提示:不破坏共价键;干冰升华时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
探究3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水受热汽化成水蒸气,这两个变化中,哪种是物理变化?哪种是化学变化?哪一个过程吸收的能量主要是用于克服分子间作用力的?
提示:电解水生成H2和O2是化学变化,水受热汽化是物理变化,水汽化过程中吸收的能量主要用于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必记结论]
1.分子间作用力
2.氢键
(1)概念:存在于某些氢化物分子(如HF、NH3、H2O)之间的较强的作用。
(2)特点(强度):分子间作用力<氢键<化学键。
(3)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氢键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
[成功体验]
3.当碘升华时,下列各项不发生变化的是( )
A.分子间距离 B.分子间作用力
C.聚集状态 D.分子内共价键
解析:选D 碘升华是物理变化,克服了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距增大,聚集状态由固态转变为气态,但分子内的共价键没有影响。
4.离子键、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是构成物质微粒之间的不同作用力。下列物质中只含有上述一种作用力的是( )
A.冰 B.氯化钠
C.氢氧化钠 D.碘
解析:选B 冰含有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氯化钠只含有离子键;氢氧化钠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碘含有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故B选项符合题意。
———————————————[关键语句小结]————————————————
1.了解“3个”概念:
(1)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2)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
(3)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存在着将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
2.“2个”关键词区别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1)“只要”有离子键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2)“只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3.熟悉常见物质的电子式和结构式:
[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分子中只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由共价键形成的分子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只有非金属原子间才能形成共价键
解析:选B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中还可能含有离子键,若含有离子键则该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故A错;化合物分子中若不含离子键,则为共价化合物,所以B正确;分子可为单质,也可为化合物,故C错;通常情况下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形成共价键,但有些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原子间也可形成共价键,如AlCl3属于共价化合物,故D错。
(1)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存在离子键,还可能含有共价键。
(2)共价化合物中只存在共价键,一定不存在离子键。
(3)非金属元素一般形成共价键,但铵盐为离子化合物。
(4)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只存在分子间作用力。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中,一定都含有非金属元素
B.一个化学反应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C.全部由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化合物一定不存在离子键
D.共价化合物一定含共价键,一定不存在离子键
解析:选C 非金属元素在形成化学键时,可能通过共用电子对成键(即共价键),也可能通过得电子成键(形成离子键),在离子键和共价键中一定含有非金属元素,A正确;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B正确;全部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铵盐属于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C错误;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只要含有离子键就属于离子化合物,D正确。
[例2] 水电解生成H2和O2,水受热汽化成水蒸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者属化学变化,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
B.后者属物理变化,破坏了化学键
C.H2O比H2S的沸点高是因为水中含氢键
D.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强,比氢键弱
解析:选C 前者属化学变化,破坏了化学键,同时也有新化学键形成,A错误;后者属物理变化,只破坏了分子间作用力,B错误;水中含氢键,使其沸点较高,C正确;分子间作用力弱于氢键,氢键弱于化学键,D错误。
(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必然有化学键的变化,物质状态发生变化可能有离子键变化,也可能有分子间作用力的变化。如NaCl熔化时离子键被破坏,冰融化时分子间作用力被破坏。
(2)物质稳定性指的是化学键的强弱,而不是分子间作用力。物质越稳定,分子越牢固,化学键越强。
(3)分子间作用力只存在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离子化合物中无分子间作用力。
(4)稀有气体中无化学键,只存在分子间作用力。
2.下列变化过程中,没有化学键被破坏的是( )
A.氯化氢气体溶于水
B.冰的融化
C.食盐溶于水
D.氢气和氯气生成氯化氢
解析:选B 冰的融化只破坏了分子间作用力,水分子未发生变化,因此水分子内的化学键也未发生变化。
1.化学反应过程
(1)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中化学键被破坏,产物中有新化学键的形成,如H2与Cl2反应生成HCl,H2、Cl2中的化学键被破坏,形成HCl中的化学键。
(2)化学反应时,并不是反应物中所有的化学键都被破坏,如反应Na2SO4+BaCl2===BaSO4↓+2NaCl中,Na2SO4、BaCl2中的离子键被破坏,但SO中共价键未被破坏。
2.离子化合物的溶解或熔化过程
3.共价化合物的溶解或熔化过程
(1)溶解过程:
(2)熔化:
4.单质的熔化或溶解过程
(1)由分子构成的固体单质,如I2的升华、P4的熔化,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而不破坏化学键。
(2)由原子构成的单质,如金刚石、晶体硅,熔化时破坏共价键。
(3)对于某些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溶于水后能与水反应,其分子内共价键被破坏,如Cl2、F2等。
[例3] 试分析下列各种情况下粒子间作用力的变化情况(填“离子键”、“共价键”或“分子间作用力”):
(1)NaCl溶于水时破坏________;
(2)HCl溶于水时破坏________;
(3)SO2溶于水时破坏________;
(4)酒精溶于水时破坏________;
(5)NaOH和HCl反应时形成________和________。
(6)反应2H2+O2===2H2O中,被破坏的是__________,形成的是________。
(7)CaCl2和Na2CO3反应时,被破坏的化学键有______,形成的化学键有________。
(8)Na2O熔化时被破坏的是________。
解析:NaCl、HCl、SO2中分别含有离子键、共价键、共价键,溶于水时被破坏相应的化学键;酒精溶于水时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可解决(1)、(2)、(3)、(4);而(5)、(6)、(7),根据各物质中的化学键类型判断即可;(8)中Na2O是离子化合物,熔化时破坏离子键。
答案:(1)离子键 (2)共价键 (3)共价键 (4)分子间作用力 (5)离子键 共价键 (6)共价键 共价键 (7)离子键 离子键 (8)离子键
1.化学键与物质类别的关系
(1)只含离子键的物质: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NaCl、K2S、Na2O等。
(2)只含共价键的物质:完全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物质(铵盐例外),可为单质,也可为化合物,如Cl2、HCl、CO2、H2O等。
(3)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物质,如NH4Cl、NaOH、KNO3等。
(4)无化学键的物质:稀有气体,如氦气、氖气等。
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反应物中旧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中新化学键的形成。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三态变化时,克服的是分子间作用力,无化学键破坏。
(1)冰融化时有没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提示:冰融化过程破坏的主要是氢键,没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2)在反应NH4Cl+NaOHNaCl+NH3↑+H2O中,化学键是如何变化的?
提示:反应中有离子键、共价键的断裂,有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1.HBr分子的电子式为( )
解析:选A H元素与Br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两原子间只能形成共价键,故B、C两项错误;H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Br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能与H原子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因此A正确;D项不是电子式。
2.下列物质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
A.KOH B.MgO
C.C2H6 D.NH4Cl
解析:选C A、B属于含有活泼金属元素的离子化合物;D为铵盐也属于离子化合物;C中C和H都不易失电子,只能形成共价键,C2H6属于共价化合物。
3.HF分子非常稳定,原因是( )
A.分子间作用力很强
B.分子中含氢键
C.HF含离子键
D.氢氟化学键很强
解析:选D 分子的稳定性大小由其分子内化学键强弱决定。
4.下列变化中,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 )
A.氯化氢溶于水
B.加热氯化铵使其分解
C.碘升华
D.氯化钠溶于水
解析:选C HCl、NaCl溶于水时,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破坏化学键,电离出离子;NH4ClNH3↑+HCl↑,该过程破坏反应物中化学键;碘升华,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未破坏化学键,故C正确。
5.下列是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
A.HCl B.NaCl C.Na2SO4 D.Na2S E.He F.N2
请用序号回答(1)~(3)题:
(1)这些物质中只含共价键的是________。
(2)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是________。
(3)试写出D、F的电子式、F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HCl、N2只含共价键;NaCl、Na2S只含离子键,Na2SO4含离子键和共价键;He无化学键。
答案:(1)A、F (2)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二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第一单元 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第二课时精练,共8页。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习题,共3页。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二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课时训练,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