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章 产业区位选择本章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
展开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方框内,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
①科学技术
②自然资源
③产业集聚
④公共服务业
⑤中心地
[学思心得]
1.影响某区域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
在进行农业区位因素分析时,常涉及影响某区域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的判断,下面结合实例对其分析如下:
(1)主导因素: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说,因为该因素对该农业的影响最大,没有这种因素,就不可能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分布的可能。如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是在特有的地形条件下形成的,如果没有这种地势低洼的地形,而是地形平坦,那么,当地的农业生产可能就是水稻种植业了,因此,地形是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的主导因素。
(2)限制性因素:农业生产需满足许多条件才能进行,如果一个地区其他条件都能满足,只有某一个条件不能满足,这个缺乏的条件就成为该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若这个限制性因素得到满足,该因素即是当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不是限制性因素。如我国西北地区光照、热量等条件优越,但缺少水源,因此,水源就成为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而河西走廊由于祁连山的冰雪融水使该地能够进行粮棉生产,当地水源就成了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
2.农业生产主导因素的判定
农业生产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但具体到某特定区域,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其中有一个因素起关键作用,这个因素就是主导区位因素。
3.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思路
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区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
(1)从自然因素分析农业的区位
首先,综合考虑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从当地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入手,逐个分析,并确定影响当地农业区位的最主要的自然因素。例如,湿润、半湿润地区一般可发展种植业;干旱、半干旱地区可发展灌溉农业或畜牧业;平原地区可发展种植业;山地、丘陵陡坡可发展林业和牧业;丘陵缓坡可修筑梯田从事种植业;沿海滩涂可发展海水养殖业。
其次,了解农作物的生长习性,根据农作物的生长习性选择适宜的自然条件。如下表所示:
(2)从社会经济因素综合分析农业的区位
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很大,在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从社会经济因素入手,并着重考虑市场和交通运输条件这两个最具有变化性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最终确定比较合理的农业区位。
(3)注意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1.目前,山东寿光在盐碱滩涂上,利用海水或地下卤水浇灌种植有机海水蔬菜,并实现了规模化种植。据此完成(1)~(2)题。
(1)海水蔬菜的种植取决于( )
A.盐碱地的改良 B.生产技术的发展
C.运输条件改善D.灌溉水平提高
(2)对露天海水蔬菜种植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A.太阳光照B.气温
C.降水D.土壤肥力
(1)B (2)C [第(1)题,能够直接利用海水或地下卤水浇灌种植蔬菜主要得益于生产技术的发展;由材料可知,海水蔬菜是利用海水或地下卤水浇灌种植的,并没有对盐碱地进行改良;运输条件的改善对海水蔬菜种植没有直接影响;海水蔬菜虽然是直接利用海水或地下卤水进行灌溉的,但灌溉水平并没有提高。第(2)题,由材料可知,海水蔬菜属于耐盐碱的作物,对土壤肥力要求低;气温和光照对海水蔬菜种植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对露天海水蔬菜种植影响最大的因素;降水属于淡水,对海水蔬菜的生长和品质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降水是对露天海水蔬菜种植影响最大的因素。]
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分析在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相关图形较多,牢固掌握工业区位原理、仔细研究各种工业区位模式图的特征,就可以不变应万变。
1.柱状图
依据图示信息,找出占成本比例最大的因素,即影响该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如上图中甲为技术指向型工业、乙为原料指向型工业、丙为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丁为市场指向型工业。
2.直角坐标图
图1 图2
依据坐标轴含义和坐标值变化趋势,判断各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如图1中②工业的人才投入最多(人才与人员数量不同),为技术指向型工业;③工业的能源投入最多,为动力指向型工业;④工业的人才投入最少,即对技术要求不高,一般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为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图2中,棉纺织工业布局在A处比较合理。
3.多维坐标图
图1 图2
读准不同坐标的含义和数值的变化趋势,找出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图1中①工业能源投入比重约为70%,为动力指向型工业;②工业原料投入比重约为70%,为原料指向型工业;③工业劳动力投入比重约为70%,为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图2中对应不同图例,模式1的科技因素比例最大,为技术指向型工业;模式2的市场因素比例最大,为市场指向型工业;模式3的原料因素比例最大,为原料指向型工业;模式4的劳动力因素比例最大,为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4.折线图
右图为工业化进程中原料、交通、科技要素投入比例变化示意图,工业革命后,原料在工业投入中的比重在上升。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生产所消耗的原料数量越来越少,可替代的原料越来越多,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原料在工业投入中所占的比重在下降,因此曲线①表示原料。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工业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对工业生产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曲线②表示科技,其起伏表示技术革命对工业发展的影响。交通一直是影响工业的重要因素,因此曲线③表示交通。
5.分布模式图
我国造纸工业分布示意图
依据图示信息,我国造纸工业多沿河分布,西部地区也有造纸工业的分布,总的来说是东多西少;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人口多,消费市场广阔,所以,造纸工业发达;造纸工业使用的原料品种丰富,如广东在我国南方,盛产甘蔗、竹,蔗渣、竹材等都可以用来做工业原料,所以,造纸工业发达。
6.工业发展模式图
这种图似乎较为复杂,信息丰富,需图文转换,获取关键信息。从图中可知,该工厂早期建在原料产地,后来向市场转移。从图中信息流和物流可以看出,早期物流是从原料地流向市场,后期只是信息流,因此,是市场指向型工业。图示过程反映了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减弱,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增强。
7.玫瑰图
根据玫瑰图中信息显示,可知①能源投入比重最大,为动力指向型工业;②技术投入比重最大,为技术指向型工业;③受市场影响最大,为市场指向型工业;④劳动力投入最大,为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2.如图表示四个不同工业部门生产投入中部分要素所占的百分比。读图,回答(1)~(2)题。
(1)四个工业部门中最有可能属于技术密集型的是( )
A.甲 B.乙
C.丙D.丁
(2)能源价格上涨,受影响较大的两个工业部门是( )
A.甲、乙B.丙、丁
C.乙、丙D.甲、丁
(1)B (2)D [第(1)题,四幅图中,乙图显示投入的原料、动力、劳动力和运输要素都较低,则可能投入要素中知识与技术比重较大,即可能是技术密集型。第(2)题,甲和丁两个工业部门投入要素中,动力都占较大的比重,则能源价格上涨,成本会有明显上升,即受影响较大。]农业区位选择
判定角度
典例分析
主导因素
某区域存在相对于其他区域来说具有明显优越性的区位因素
西北地区虽整体干旱,但河西走廊有丰富的地下水
水源
海南地处热带,可种植多季稻
热量
新疆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瓜果糖分高,品质好
气候
东北平原的黑土有机质含量高,大豆产量高、质量好
土壤
某种农业类型或农业生产方式的直接成因
珠江三角洲地势低洼,改造后形成“基塘农业”
地形
江南丘陵以红壤为主,适宜茶树生长
土壤
南稻北麦、南甘北甜的农业布局
气候
城市对农副产品需求量大,郊区以肉、蛋、奶生产为主
市场
南方瓜果蔬菜可大量长途运往北方地区
保鲜技术
农作物
自然条件
水稻
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地区
小麦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和我国的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
玉米
夏季高温多雨、生长期较长的地区
棉花
热量充足、光照强的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
天然橡胶
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地区
甘蔗
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甜菜
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
茶叶
气候湿润的酸性土壤地区
椰子
高温多雨的热带地区
苹果、梨
暖温带地区
花生
亚热带、暖温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
考虑因素
农业区位的选择
农业类型和单位产值
从单位产值看,园艺业>饲养业>粮棉生产
地价
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城镇周围宜布局单位产值较高的农业类型,如花卉业、乳牛业、禽蛋业、蔬菜业等
需水量
需水量大的花卉、蔬菜种植等应布局在接近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方
交通运输
鲜花需要保鲜,鲜奶容易变质,乳牛业、花卉业等应布局在离城镇较近和交通方便的地方
社会经济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市场区位
城市的发展,新兴工矿区的出现,城区和工矿区周围将重点生产蔬菜、肉、蛋、奶等,并发展园艺业
市场需求量
供不应求时,刺激生产;供过于求时,压缩生产
交通条件和保鲜、冷藏技术
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冷藏、保鲜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减弱,使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成为可能
政策
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手段对农业区位产生影响
工业区位模式图的判读
地理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本章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地理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本章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五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本章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五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本章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共5页。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本章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本章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