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0版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江苏专版精品教案
2020版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江苏专版讲义:第二板块专题一文言文阅读
展开专题一文言文阅读
学前启动
一、(2018·江苏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8分)
重到沭阳图记
袁 枚
古之人往往于旧治之所三致意焉。盖贤者视民如家,居官而不能忘其地者,其地之人,亦不能忘之也。余宰沭阳二年,乙丑,量移白下。今戊申矣,感吕峄亭观察三札见招,十月五日渡黄河,宿钱君接三家。钱故当时东道主,其父鸣和癯而髯,接三貌似之,与谈乃父事,转不甚晓。余离沭时,渠裁断乳故也。
夜阑置酒,闻车声啍啍,则峄亭遣使来迎。迟明行六十里,峄亭延候于十字桥,彼此喜跃,骈辚同驱。食倾,望见百雉遮迣,知沭城新筑。衣冠数十辈争来扶车。大概昔时骑竹马者,俱龙钟杖藜矣。
越翌日,入县署游观,到先人秩膳处,姊妹斗草处,昔会宾客治文卷处,缓步婆娑,凄然雪涕,虽一庖湢、一井匽,对之情生,亦不自解其何故。有张、沈两吏来,年俱八旬。说当时决某狱,入帘荐某卷,余全不省记。憬然重提,如理儿时旧书,如失物重得。邑中朱广文工诗,吴中翰精鉴赏,解、陈二生善画与棋,主人喜论史鉴,每漏尽,口犹澜翻。余或饮,或吟,或弈,或写小影,或评书画,或上下古今,或招人来,或呼车往,无须臾闲。遂忘作客,兼忘其身之老且衰也。
居半月,冰霰渐飞,岁将终矣,不得已苦辞主人。主人仍送至前所迎处,代为治筐箧,束缰靷毕,握手问曰:“何时再见先生?”余不能答,非不答也,不忍答也。嗟乎!余今年七十有三矣,忍欺君而云再来乎?忍伤君而云不来乎?然以五十年前之令尹,朅来旧邦,世之如余者少矣;四品尊官,奉母闲居,犹能念及五十年前之旧令尹,世之如吕君者更少矣。离而合,合而离,离可以复合,而老不能再少。此一别也,余不能学太上之忘情,故写两图,一以付吕,一以自存,传示子孙,俾知官可重来,其官可想,迎故官如新官,其主人亦可想。孟子曰:闻伯夷、柳下惠之风者,奋乎百世之下,而况于亲炙之者乎?提笔记之,可以风世[注],又不徒为区区友朋聚散之感也。
(选自《小仓山房诗文集》,有删节)
[注] 风世:劝勉世人。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余宰沭阳二年 宰:治理
B.说当时决某狱 决:打开
C.代为治筐箧 治:备办
D.奉母闲居 奉:侍奉
解析:选B 判断词语解释是否正确要根据上下文。“说当时决某狱”,“狱”是“诉讼案件”的意思,联系前后文,可判断B项解释错误。决,在文中应是“判决”的意思。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四品官员吕峄亭在家闲居期间,连续写信邀请老县令旧地重游,袁枚因此再到沭阳。
B.当年袁枚离开沭阳时,钱接三才断奶,因此谈及其父钱鸣和的往事,接三不太清楚。
C.八十多岁的张、沈两吏是袁枚的老同事,还能依稀记得些许往事,多数事已忘记了。
D.吕峄亭在寒冬时节送客至十字桥,宾主作别时,袁枚觉得自己有生之年很难再来了。
解析:选C 对原文中“余全不省记”理解有误。不是张、沈两位老同事对“多数事已忘记了”,而是“我”都不记得往事了。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迟明行六十里,峄亭延候于十字桥,彼此喜跃,骈辚同驱。
译文:
(2)闻伯夷、柳下惠之风者,奋乎百世之下,而况于亲炙之者乎?
译文:
解析:本题涉及重要实词、虚词,古代文化知识,状语后置句等。(1)“迟明”,黎明,天快亮时。“于十字桥”,作“候”的状语,翻译时要提前。“骈”,两马并列驾车。“辚”,拟声词,车行走时的声音,如“车辚辚,马萧萧”。(2)“风”,指人的节操、品质。“奋”,指振奋、振作、奋发。“百世”,指百代。“百世之下”,指百代之后。“亲炙”,喻指受到熏陶。
参考答案:(1)天快亮的时候,行驶了六十里,吕峄亭在十字桥迎接,两人(见面)十分欣喜,便驱车一同前往。
(2)伯夷、柳下惠那样的高风,百代之后的人听到,也能奋发,更何况亲受熏陶的人呢?
4.文中“可以风世”的内容有哪些?请简要概括。(4分)
答:
解析:联系第一段“贤者视民如家,居官而不能忘其地者,其地之人,亦不能忘之也”,可概括出第一条。再联系“提笔记之”前面的一句,表现了品德高尚的人,后世的人会效仿他,可概括出第二条。
参考答案:为官当勤政爱民,百姓会怀念他;为人当感恩重义,后代会仿效他。
参考译文:
古代的人往往对自己以前管理的地方多次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这大概是因为)贤能的人对待百姓像对待家人一样,做官而不能忘记他管辖的地方,那里的百姓,也不能忘记他们吧。我治理沭阳两年,乙丑年,调到白下做官。现在戊申年了,感激吕峄亭观察使多次写信邀请,(我)十月五日渡过黄河(来到沭阳),住宿在钱接三家里。钱接三去世的父亲以前接待过我,他的父亲钱鸣和精神矍铄有美髯,钱接三和他父亲长得很像,和他谈论我和他父亲的旧事,他反而不很清楚。(可能是)我离开沭阳时,他才刚刚断奶的缘故。
傍晚摆酒款待我,听到缓慢而沉重的车行声,是吕峄亭派使者来接我。天快亮的时候,行驶了六十里,吕峄亭在十字桥迎接,两人(见面)十分欣喜,便驱车一同前往。不久,望见高高的城墙耸立,知道是沭阳新建的。几十个官绅争相来扶车。差不多原先骑竹马的儿童,都成了老态龙钟拄着拐杖的老人了。
过了第二天,到县衙去游览,到了先人祭祀的地方,姐妹们斗草游戏的地方,昔日宴会宾客批阅文卷的地方,缓步徘徊,伤心地流下了眼泪,即使原先的一间厨房和浴室,一个水池和水沟,面对它们也触景生情,也不能理解是什么缘故。有姓张的和姓沈的两个官吏来,年龄都已经八十岁。(他们)说起当时判决的某个案件,被科举阅卷官推荐的某篇文章,(这些)我都不记得了。重提后突然记起,像温习小时候读过的旧书,又像是失去的东西重新得到。城中朱广文擅长写诗,吴中翰精于鉴赏,姓解、姓陈的两位儒生擅长绘画和下棋,吕峄亭喜欢谈论历史典籍,每到深夜,仍然滔滔不绝。我有时饮酒,有时吟诗,有时下棋,有时作画,有时评论书画,有时谈论古今,有时邀人来,有时驱车到某处,没有片刻得闲。于是忘记了自己是客人,也忘记了自己年老体衰。
过了半个月,天渐渐地飘起了雪花,这年将要到头了,不得已向吕峄亭辞别。吕峄亭坚持把我送到之前迎接我的地方,替我置办了盛东西的器具,替我套好了车马,握着我的手问道:“什么时候能再见到先生您?”我不能回答,不是不回答,是不忍心回答。唉!我现在七十三岁了,难道忍心欺骗他说还能再回来吗?忍心伤害他说不能够再来吗?但是因为五十年前做令尹,离开后又回到以前管辖的地方,世上像我这样的很少了;四品的官员(指吕峄亭),在家侍奉自己的母亲,还能念及五十年前的旧令尹,世上像吕君这样的就更少了。离开后再聚,聚了后再分别,离开了可以再聚,而年老不能返年少。这次分别,我不能学太上道君的忘情,所以画了两幅图,一幅给吕峄亭,一幅给自己,传给子孙,使他们知道官员可以重回治所,如果他想回来的话,迎接原来的官员像迎接到任的新官一样,如果当地的主人也想让他回来。孟子说:“伯夷、柳下惠那样的高风,百代之后的人听到,也能奋发,更何况亲受熏陶的人呢?”提笔记下这篇文章,可以劝勉世人,不只是单单为了抒发朋友之间真挚的聚散之感。
二、(2017·江苏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8分)
汪容甫先生行状
王引之
先生名中,字容甫,江都人。少孤,好学。贫不能购书,助书贾鬻书于市,因遍读经史百家,过目成诵。年二十,应提学试,试《射雁赋》第一,补附学生,诗古文词日益进。仪征盐船阨于火,焚死无算,先生为《哀盐船文》,杭编修世骏序之,以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由是名大显。当世通儒如朱学士筠、卢学士文弨,见先生所撰,咸叹赏以为奇才。
年二十九,始颛治经术。谢侍郎墉提学江左,特取先生为拔贡生。每试,别为一榜,列名诸生前。侍郎尝谓人曰:“予之先容甫,以爵也;若以学,则予于容甫当北面矣。”其见重如此。朱文正公提学浙江,先生往谒,答述扬州割据之迹、死节之人,作《广陵对》三千言,博综古今,天下奇文字也。毕尚书沅总督湖广,招来文学之士。先生往就之,为撰《黄鹤楼铭》,歙程孝廉方正瑶田书石,嘉定钱通判坫篆额,时人以为“三绝”。
先生于六经、子、史以及词章、金石之学,罔不综览。乃博考三代典礼,至于文字训诂、名物象数,益以论撰之文,为《述学》内外篇。又深于《春秋》之学,著《春秋述义》,识议超卓,论者谓唐以下所未有。为文根柢经、史,陶冶汉、魏,不沿欧、曾、王、苏之派,而取则于古,故卓然成一家言。
性质直,不饰容止,疾当时所为阴阳拘忌、释老神怪之说,斥之不遗余力。而遇一行之美、一文一诗之善,则称之不置。事母以孝闻,贫无菽水,则卖文以养,左右服劳,不辞烦辱。其于知友故旧殁后衰落,相存问过于生前,盖其性之笃厚然也。年五十一,卒于杭州西湖之上。
先生,家大人之所推服也。其学其行,窃闻于趋庭之日久矣。而先生于予所说《尚书》训诂,极奖励,以为可读父书,则又有知己之感焉。虽不能文,尚欲扬榷而陈之,以告后之君子。
(选自《王文简公文集》,有删节)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助书贾鬻书于市 鬻:卖
B.先生往谒 谒:拜见
C.称之不置 置:置办
D.尚欲扬榷而陈之 陈:陈述
解析:选C C项,解释错误。“称之不置”,上文是“遇一行之美、一文一诗之善”,对这些美好的事物,不可能“置办”,故“置”应意为“弃置、放弃”。
6.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江左:文中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古人叙地理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江左即江东。
B.三代:文中指曾祖、祖父、父亲三代,古人参加科举考试须如实填报三代履历。
C.菽水:豆和水,指粗茶淡饭。多形容清贫者对长辈的供养,如成语“菽水承欢”。
D.趋庭:《论语》中有孔鲤“趋而过庭”的记载,后世将子承父教称为“趋庭”。
解析:选B 历史上的“三代”一般指夏、商、周三代。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予之先容甫,以爵也;若以学,则予于容甫当北面矣。
译文:
(2)其于知友故旧殁后衰落,相存问过于生前,盖其性之笃厚然也。
译文:
参考答案:(1)我超过容甫,是凭借官位;如果论学问,那么我应以容甫为老师。(关键词“先”“以”“北面”各1分,句子大意1分)
(2)他对那些老友旧交去世后家道衰落的,关心慰问超过朋友生前,因为他的本性就是这样忠实厚道啊。(关键词“殁”“存问”“笃厚”各1分,句子大意1分)
8.根据第三段,概括汪中在治学、为文方面的特点,不超过30个字。(4分)
答:
解析:解答本题,要从文中找出关于“治学”“为文”的关键句。“治学”方面,如“遍读经史百家”“于六经、子、史以及词章、金石之学,罔不综览”“博考三代典礼,至于文字训诂、名物象数,盖以论撰之文,为《述学》内外篇”,由此可概括出涉猎广泛、学有专精的特点。“为文”方面,如“又深于《春秋》之学”“取则于古,故卓然成一家言”,由此可概括出取法于古、见解精辟、自成一家的特点。
参考答案:治学:范围广泛,学有专精。
为文:取则于古,自成一家。
参考译文:
先生名中,字容甫,是江都人。年少时父亲去世,爱好学习。 家贫没有能力购买书籍,帮助书商在集市上卖书,趁机通读了经史百家书籍,看一遍就能背诵下来。二十岁时,参加提学组织的考试,应试文章《射雁赋》被列为第一,补为附学生员,诗词古文每天更加有长进。仪征县的盐船失火,烧死的人很多,先生写了《哀盐船文》,编修杭世骏为此文作了序,认为文章写得惊心动魄,一字千金,汪容甫因此名声大振。 当代学识渊博的儒者如学士朱筠、学士卢文弨,看见先生所撰写的文章,都感叹赞赏,认为他是奇才。
二十九岁时,才专门研究注解经书的学问。侍郎谢墉担任江东提学,特地录取先生为拔贡生。每次考试,另列一榜,排名在诸生之前。侍郎谢墉曾经对人说:“我超过容甫,是凭借官位;如果论学问,那么我应以容甫为老师。”先生就是这样被器重。朱文正担任浙江提学,先生前往拜见,回答陈述扬州割据的事情、死于义节的人,作《广陵对》三千字,广泛地综合古今,堪称天下奇文。尚书毕沅担任湖广总督,招徕文学之士。先生前往投靠他,替他撰写了《黄鹤楼铭》,歙县孝廉方正程瑶田在石头上刻了铭文,嘉定通判钱坫在碑额上题写篆文,当时的人们认为这是“三绝”。
先生对于六经、子、史以及词章、金石的学问,没有不通览的。于是广泛地考证夏、商、周三个朝代重大活动的仪式,至于文字训诂、名物象数,增加了论撰的文字,写了《述学》内外篇。又深通《春秋》的学问,著有《春秋述义》,见解超凡,评论的人认为是唐代以来从未有过的。写文章以经、史作为基础,受汉、魏影响,没有沿袭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轼的派别,而是取法于古人,所以高远特立,自成一家。
秉性质朴正直,不爱修饰仪容举止,憎恶当时所做的阴阳方面的拘束顾忌、佛学神怪之说,痛斥这些不遗余力。但遇到一种美好的德行、一篇好的诗文,就赞不绝口。侍奉母亲凭孝顺闻名,贫穷到没有供养的物品,就卖文章来供养母亲,侍奉左右,不怕烦劳受辱。他对那些老友旧交去世后家道衰落的,关心慰问超过朋友生前,因为他的本性就是这样忠实厚道啊。五十一岁时,死在杭州西湖之上。
先生,是家父所推崇佩服的。他的学问品行,我私下里接受父亲教诲时早就听说了。而先生对于我所主张的《尚书》的解释,极为鼓励表扬,认为我可以读我父亲的书,便又有遇到知己的感触了。即使不擅长写文章,还想要简略列举大概,扼要论述先生的事迹,来告诫后世的君子。
1.更重素养
江苏卷文言文命题对古文化常识的考查最能体现这一点,这不仅是对《考试大纲》以及当前高考改革大势的呼应,更体现了对语文素养的重视。
2.更重能力
江苏卷文言文一个创新题型就是文言文简答题,这个题目重在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更能体现考生文言文阅读的能力,堪称江苏卷的命题的特色之一。
3.题型灵活
江苏卷近几年文言文阅读的命题,实词、虚词、古文化常识、分析综合“选择题”、分析综合“简答题”、文言文翻译等多个题型,命题组合形式灵活,但是文言实词、文言翻译、文言文简答题一直是固定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