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江苏专版精品教案
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江苏专版讲义:第一章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展开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均匀变化的运动。(×)
(2)匀加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
(3)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是均匀增大的。(×)
(4)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速度一定小于该段时间内位移中点的速度。(√)
(5)物体由某高度由静止下落一定做自由落体运动。(×)
(6)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在上升过程中,速度的变化量的方向是向下的。(√)
(7)竖直上抛运动的速度为负值时,位移也为负值。(×)
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从理论和实验两个角度,证明了轻、重物体下落一样快,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物体越重下落越快”的错误观点。
突破点(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1.解答运动学问题的基本思路
→→→→
2.运动学公式中正、负号的规定
直线运动可以用正、负号表示矢量的方向,一般情况下,规定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与初速度同向的物理量取正值,反向的物理量取负值,当v0=0时,一般以加速度a的方向为正方向。
[典例] (2018·福州期末)如图一质点静止于A点,第一次质点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为5 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 s后改做匀速直线运动,再经9 s到B点;第二次质点从A点由静止开始仍以5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4 s后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B点时速度和第一次相同。求:
(1)A、B两点间的距离;
(2)第二次质点从A到B的时间和减速阶段加速度的大小。
[审题指导]
(1)根据第一次运动过程,A、B两点间的距离为匀加速和匀速运动的位移之和,结合位移时间关系式求解。
(2)根据速度位移关系求出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再由速度时间关系式求出匀减速运动的时间,即可求出第二次质点从A到B的时间。
[解析] (1)第一次匀加速运动的末速度v=a0t1
xAB=a0t12+(a0t1)t2
代入数据解得xAB=100 m。
(2)第二次匀加速阶段的位移:
x1=a0t32=×5×42 m=40 m
到达B点速度vB=a0t1
第二次匀加速运动的末速度v1=a0t3
匀减速运动过程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式有
vB2-v12=2a(xAB-x1)
即(a0t1)2-(a0t3)2=2a(xAB-x1)
代入数据解得a=-2.5 m/s2
匀减速运动的时间:t4==4 s,
第二次运动的总时间为t=t3+t4=4 s+4 s=8 s。
[答案] (1)100 m (2)8 s 2.5 m/s2
[方法规律]
如果一个物体的运动包含几个阶段,就要分段分析,各段衔接处的速度往往是连接各段的纽带,应注意分析各段的运动性质。
[集训冲关]
1.(2019·靖江中学月考)小球沿光滑斜面从静止开始下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1 s内位移为2 m,经过3 s刚好滑到斜面底端,则( )
A.第1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 m/s
B.加速度大小为1 m/s2
C.第2 s内运动的位移大小为6 m
D.最后1 s内滑过的距离等于前2 s滑过的距离总和
解析:选C 由题意知,第1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1== m/s=2 m/s,故A错误; 根据位移时间关系,x=at2,得a= m/s2=4 m/s2,故B错误;第2 s内运动的位移大小Δx2=at22-at12=×4×22 m-×4×12 m=6 m,故C正确;最后1 s内运动的位移大小Δx3=at32-at22=×4×32 m-×4×22 m=10 m;前2 s滑动的距离总和x2=×4×22 m=8 m,故D错误。
2.[多选](2019·金陵中学月考)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4t+t2(m)(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
A.第1 s内的位移是5 m
B.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
C.任意相邻1 s内的位移差都是2 m
D.任意1 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1 m/s
解析:选ABC 第1 s内的位移x1=4×1 m+1 m=5 m,故A正确;前2 s内的位移x2=4×2 m+4 m=12 m,则前2 s内的平均速度== m/s=6 m/s,故B正确;根据x=v0t+at2=4t+t2知,质点的加速度a=2 m/s2,则任意相邻1 s内的位移之差Δx=at2=2×1 m=2 m,故C正确;任意1 s内的速度变化量Δv=at=2×1 m/s=2 m/s,故D错误。
3.质点由A点从静止出发沿直线AB运动,行程的第一部分是加速度大小为a1的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加速度大小为a2的匀减速运动,到达B点时速度恰好减为零。若AB间距为s,则质点从A到B所用时间t为( )
A. B.
C. D.
解析:选B 设行程的第一部分的末速度为v,则由题意可知+=s,解得v= ;而s=t1+t2=t,解得t= ,所以B正确。
突破点(二) 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常用方法
方法 | 解 读 |
基本公式法 | 基本公式指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及速度位移关系式,它们均是矢量式,使用时要规定正方向 |
平均速度法 | (1)定义式=适用于任何性质的运动 (2)=v=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
推论法(位移差公式) |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在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量,即Δx=aT2,xm-xn=(m-n)·aT2,对一般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若出现相等的时间间隔,应优先考虑用位移差公式求解 |
比例法 | 初速度或末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可以考虑用比例法快速解答 |
图像法 | 应用v t图像,可把较复杂的问题转变为较为简单的数学问题,尤其是用图像进行定性分析,可避开繁杂的计算,快速得出答案 |
[题点全练]
1.(2016·上海高考)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相继经过两段距离为16 m的路程,第一段用时4 s,第二段用时2 s,则物体的加速度是( )
A. m/s2 B. m/s2
C. m/s2 D. m/s2
解析:选B 根据题意,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时刻的瞬时速度,在第一段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为:v1=1= m/s=4 m/s;在第二段内中间时
刻的瞬时速度为:v2=2= m/s=8 m/s;则物体加速度为:a== m/s2= m/s2,故选项B正确。
2.[多选](2019·如皋中学月考)
如图所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C、D为其运动轨迹上的四点,测得AB=2 m,BC=3 m,且物体通过AB、BC、CD所用的时间均为0.2 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加速度为20 m/s2 B.物体的加速度为25 m/s2
C.CD=4 m D.CD=5 m
解析:选BC 由Δs=at2可得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 m/s2=25 m/s2,故A错误,B正确;根据sCD-sBC=sBC-sAB=1 m,可知sCD=3 m+1 m=4 m,故C正确,D错误。
3.[多选](2018·无锡六校联考)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前4 s内经过的位移为24 m,在第二个4 s内经过的位移是60 m,则这个物体( )
A.在t=2 s时的速度为6 m/s
B.在t=4 s时的速度为11 m/s
C.这个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2.25 m/s2
D.这个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为v0=1.5 m/s
解析:选ACD 已知T=4 s,x1=24 m,x2=60 m,
则由Δx=aT2得:x2-x1=aT2,
得:a== m/s2=2.25 m/s2。
由x1=v0T+aT2,
得:v0=-aT= m/s-×2.25×4 m/s=1.5 m/s,t=2 s时速度v2=v0+at=1.5 m/s+2.25×2 m/s=6 m/s,t=4 s时速度v4=v0+at′=1.5 m/s+2.25×4 m/s=10.5 m/s,故A、C、D正确,B错误。
突破点(三) 自由落体运动
[典例] (2018·大庆模拟)比萨斜塔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如图所示,已知斜塔第一层离地面的高度h1=6.8 m,为了测量塔的总高度,在塔顶无初速度释放一个小球,小球经过第一层到达地面的时间t1=0.2 s,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不计空气阻力。
(1)求斜塔离地面的总高度h;
(2)求小球从塔顶落到地面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审题指导]
(1)根据位移公式求出小球到达第一层时的速度,再求出塔顶离第一层的高度,进而求出总高度;
(2)先求出小球从塔顶落到地面的总时间,再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求出平均速度。
[解析] (1)设小球到达第一层时的速度为v1,则有
h1=v1t1+gt12
得 v1=
代入数据得v1=33 m/s
塔顶离第一层的高度h2==54.45 m
所以塔的总高度h=h1+h2=61.25 m。
(2)小球从塔顶落到地面的总时间t= =3.5 s
平均速度==17.5 m/s。
[答案] (1)61.25 m (2)17.5 m/s
[方法规律]
应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解题时的两点注意
(1)可充分利用自由落体运动初速度为零的特点、比例关系及推论等规律解题。
①从运动开始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下落高度之比为1∶3∶5∶7∶…
②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gt。
③连续相等时间T内的下落高度之差Δh=gT2。
(2)物体由静止开始的自由下落过程才是自由落体运动,从中间截取的一段运动过程不是自由落体运动,等效于竖直下抛运动,应该用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去解决此类问题。
[集训冲关]
1.(2019·姜堰中学模拟)小球从靠近竖直砖墙的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方法拍摄的小球位置如图中1、2、3和4所示。已知连续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由此可知小球( )
A.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B.经过位置3时的瞬时速度大小约为2gT
C.经过位置4时的瞬时速度大小约为
D.从位置1到4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
解析:选C 根据Δx=d=aT2得,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a=,故A错误。经过位置3的瞬时速度等于2、4段的平均速度,则v3=,故B错误。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得,通过位置4的瞬时速度v4=v3+aT=,故C正确。从位置1到4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故D错误。
2.(2019·海安高级中学月考)如图所示,在一个桌面上方有三个金属小球a、b、c,离桌面高度分别为h1∶h2∶h3=3∶2∶1。若先后顺次释放a、b、c,三球刚好同时落到桌面上,不计空气阻力,则( )
A.三者到达桌面时的速度之比是3∶2∶1
B.三者运动时间之比为3∶2∶1
C.b与a开始下落的时间差小于c与b开始下落的时间差
D.三个小球运动的加速度与小球受到的重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
解析:选C 由v2=2gh,得v=,则到达桌面时的速度之比v1∶v2∶v3=∶∶1,故A错误;由t= 得三者运动时间之比t1∶t2∶t3=∶∶1,则(t1-t2)∶(t2-t3)=(-)∶(-1),故B错误、C正确;三个小球的加速度与重力和质量无关,等于重力加速度,故D错误。
什么是“形异质同”和“形同质异”
题目做得多了,会遇到一类遵循的物理规律相同,但提供的物理情景新颖、信息陌生、物理过程独特的问题,对这类问题同学们往往感觉难度大,无从下手。其实这类问题看似陌生,实则与我们平时练习的题目同根同源,只不过是命题人巧加“改头换面”而已,这类问题我们称之为形异质同。
另外,平时做题时还会遇到一类物理情景比较熟悉,物理过程似曾相识的问题,对于这类问题,又往往因审题不严、惯性思维,不注意题中所给条件的细微区别,而解答失误。这类问题我们称之为形同质异。
无论是“形异质同”还是“形同质异”,都是命题人常采用的命题手段之一,为引起同学们对此类问题的重视,本书创编此栏目,旨在让同学们在平时的训练中,多比较、多总结,不再因无谓失分而遗憾。
下面列举两类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形异质同”问题。
水平刹车与沿粗糙斜面上滑
1.(2018·苏北十所名校联考)汽车在水平面上刹车,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x=24t-6t2,则它在前3 s内的平均速度为( )
A.6 m/s B.8 m/s C.10 m/s D.12 m/s
解析:选B 将题目中的表达式与x=v0t+at2比较可知:v0=24 m/s,a=-12 m/s2。所以由v=v0+at可得汽车从刹车到静止的时间为t= s=2 s,由此可知3 s时汽车已经停止,位移x=24×2 m-6×22 m=24 m,故平均速度== m/s=8 m/s。
2.
[多选](2018·南京调研)如图所示,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夹角θ=30°,可视为质点的一小木块恰好能沿着木板匀速下滑。若让该小木块从木板的底端以初速度为v0=10 m/s沿木板向上运动,取g=10 m/s2。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B.小木块经t=2 s沿木板滑到最高点
C.小木块在t=2 s时速度大小为10 m/s,方向沿木板向下
D.小木块滑到最高点后将静止不动
解析:选AD 小木块恰好匀速下滑时,mgsin 30°=μmgcos 30°,可得μ=,A正确;小木块沿木板上滑过程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sin 30°+μmgcos 30°=ma,可得小木块上滑过程中匀减速的加速度大小a=10 m/s2,故小木块上滑的时间t上==1 s,最大静摩擦力大于下滑力,故小木块最终将静止在最高点,D正确,B、C错误。
(1)汽车在水平路面上的刹车问题中,当汽车速度为零后,汽车将停止运动。
(2)物体沿粗糙斜面上滑,若有最大静摩擦力大于下滑力,则物体最终静止在斜面上,运动规律与汽车在水平路面上的刹车问题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