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新课改省份专用讲义:第二章第2节摩擦力
展开第2节 摩擦力1.静摩擦力(1)定义:两个物体之间只有相对运动趋势,而没有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力。(2)产生条件:接触面粗糙;接触处有弹力;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 ①物体受静摩擦力作用时不一定处于静止状态。②实际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3)方向:沿两物体的接触面,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4)大小:0<F≤。2.滑动摩擦力(1)定义: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受到另一物体阻碍它们相对滑动的力。(2)产生条件:接触面粗糙;接触处有弹力;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3)方向:沿两物体的接触面,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4)大小:F=μFN,μ为动摩擦因数,其值与两个物体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①FN的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等于重力是特殊情况。②μ的大小与物体间接触面积的大小、相对运动速度的大小都无关。 [深化理解]1.区分物体间存在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要看物体间是有相对运动趋势还是有相对运动。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由公式F=μFN计算,而静摩擦力的大小一般不能用F=μFN计算。[基础自测]一、判断题(1)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或运动趋势。(×)(2)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3)受滑动摩擦力作用的物体,可能处于静止状态。(√)(4)接触处有摩擦力作用时一定有弹力作用。(√)(5)接触处的摩擦力一定与弹力方向垂直。(√)(6)两物体接触处的弹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7)两物体接触处的弹力增大时,接触面间的静摩擦力大小可能不变。(√)二、选择题1.[粤教版必修1 P74 T9](多选)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滑动摩擦力与物体的重力成正比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C.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着物体间的相对运动D.滑动摩擦力可能是动力解析:选CD 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间的压力成正比,A错误;滑动摩擦力总是与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阻碍着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但滑动摩擦力可能是动力,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故B错误,C、D正确。2.[沪科版必修1 P81 T8改编](多选)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叠放着物体A和B,A和B间的接触面也是粗糙的,如果用水平拉力F施于A,而A、B仍保持静止,则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A与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B.物体A与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零C.物体A与B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D.物体A与B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零解析:选AD 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可知,整体水平方向受到拉力F和地面对A的静摩擦力fA,由平衡条件得到,fA=F。故A正确,B错误。以B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可知,B相对于A没有运动趋势,B不受静摩擦力,即物体A与B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零。故C错误,D正确。3.(多选)如图所示,物块M在静止的传送带上以速度v匀速下滑时,传送带突然启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若传送带的速度大小也为v,则传送带启动后( )A.M静止在传送带上B.M可能沿斜面向上运动C.M受到的摩擦力不变D.M下滑的速度不变解析:选CD 由M匀速下滑可知其处于平衡状态,受重力、摩擦力和支持力作用,传送带启动以后对M受力没有影响,自然也不会影响其运动状态,C、D项正确。 高考对本节内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摩擦力有无、大小计算和方向判断,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难度中等。另外也有摩擦力做功、摩擦生热等综合题目,可以计算题的形式出现,难度较大。考点一 静摩擦力有无及方向的判断[基础自修类][题点全练] 1.[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如图所示,三个形状不规则的石块a、b、c在水平桌面上成功地叠放在一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块b对a的支持力一定竖直向上B.石块b对a的支持力一定等于a受到的重力C.石块c受到水平桌面向左的摩擦力D.石块c对b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解析:选D 由题图可知,a与b的接触面不是水平面,可知石块b对a的支持力与其对a的静摩擦力的合力,跟a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A、B错误;以三个石块作为整体研究,整体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则石块c不会受到水平桌面的摩擦力,故C错误;选取a、b作为整体研究,根据平衡条件,石块c对b的作用力与a、b整体的重力平衡,则石块c对b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故D正确。2.[静摩擦力有无及方向的判断](多选)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质量相等,它们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也相同。三个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运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B.三个物体中只有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零C.B、C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相同D.B、C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相反解析:选BC A物体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它们之间无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即无摩擦力作用,A错误;B、C两物体虽运动方向不同,但都处于平衡状态,由沿传送带方向所受合力为零可知,B、C两物体均受沿传送带方向向上的摩擦力作用,故B、C正确,D错误。3.[“水平面”“倾斜面”间的静摩擦力综合判断](多选)如图甲、乙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上放置一滑块M,在滑块M上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M和m相对静止,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物块m受到摩擦力B.图乙中物块m受到摩擦力C.图甲中物块m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D.图乙中物块m受到与斜面平行向上的摩擦力解析:选BD 对题图甲:设物块m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而重力、支持力平衡,若受到摩擦力作用,其方向与接触面相切,方向水平,则物块m受力将不平衡,与题中条件矛盾,故假设不成立,A、C项错误;对题图乙:设物块m不受摩擦力,由于m匀速下滑,m必受力平衡,若m只受重力、支持力作用,由于支持力与接触面垂直,故重力、支持力不可能平衡,则假设不成立,由受力分析知:m受到与斜面平行向上的摩擦力,B、D项正确。[名师微点]静摩擦力有无及方向的三种判断方法(1)假设法(2)运动状态法此法关键是先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如平衡或求出加速度),再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F=ma)确定静摩擦力的方向。(3)牛顿第三定律法“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先确定受力较少的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确定另一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考点二 摩擦力大小的计算[师生共研类]1.滑动摩擦力的计算方法可用公式F=μFN计算,注意对物体间相互挤压的弹力FN的分析,FN并不总是等于物体的重力,它与研究对象受到的垂直接触面方向的力密切相关,也与研究对象在该方向上的运动状态有关。2.静摩擦力的计算方法(1)最大静摩擦力Fmax的计算:最大静摩擦力Fmax只在刚好要发生相对滑动这一特定状态下才表现出来,比滑动摩擦力稍大些,通常认为二者相等,即Fmax=μFN。(2)一般静摩擦力的计算①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利用力的平衡条件来计算其大小。②物体有加速度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行分析。例如,水平匀速转动的圆盘上物块靠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产生向心加速度,若除静摩擦力外,物体还受其他力,则F合=ma,先求合力再求静摩擦力。[典例] 一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木块按如图所示方式放置,质量均为m的A、B两物体用轻质弹簧相连放在倾角为30°的直角边上,物体C放在倾角为60°的直角边上,B与C之间用跨过定滑轮的轻质细线连接,A、C的质量比为,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已知物体A、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μ<1)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弹簧弹力大小为mg,C与斜面间无摩擦,则( )A.物体A、B均受到摩擦力作用且受到的摩擦力等大反向B.物体A所受摩擦力大小为mg,物体B不受摩擦力作用C.弹簧处于拉伸状态,A、B两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均为mg,方向均沿斜面向下D.剪断弹簧瞬间,物体A一定加速下滑[解析] 对A分析:重力下滑分力为mg,静摩擦力Ff0≤μmgcos 30°<mg,F弹=mg,因此弹簧弹力方向沿斜面向上,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如图甲所示,则FfA=F弹-mgsin 30°=mg。对B分析:细线对B的拉力F=mCgsin 60°=2mg>F弹+mBgsin 30°。所以B所受摩擦力沿斜面向下,如图乙所示,FfB=F-F弹-mBgsin 30°=mg,故A、B错误,C正确。剪断弹簧,A受摩擦力向上,且满足FfA′=mg,故A仍处于静止状态,D错误。[答案] C计算摩擦力时的三点注意(1)首先分清摩擦力的性质,因为只有滑动摩擦力才能利用公式计算,静摩擦力通常只能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2)公式F=μFN中FN为两接触面间的正压力,与物体的重力没有必然联系,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速度的大小无关,与接触面积的大小也无关。 [题点全练]1.[静摩擦力大小的计算]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物体A、B叠在一起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连在物体B上的轻绳通过定滑轮与空箱C相连,箱内放有一小球与箱内壁右侧接触,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已知A、B的质量均为m,C的质量为M,小球的质量为m0,物体B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滑轮摩擦和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A受到三个力的作用B.小球受到三个力的作用C.桌面受到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2μmgD.桌面受到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M+m0)g解析:选D 以A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可知B对A没有摩擦力,则A受到重力和B的支持力两个力作用,故A错误;小球受重力和箱底的支持力两个力作用,故B错误;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可知,桌面对B的摩擦力等于(M+m0)g,B与桌面间的静摩擦力不一定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所以桌面对B的摩擦力大小不一定等于2μmg,由牛顿第三定律知桌面受到B的摩擦力大小为(M+m0)g,故C错误,D正确。2.[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如图所示,有8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木板叠放在一起,每个木板的质量为100 g,某人用手在这叠木板的两侧加一水平压力F,使木板水平静止。若手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5,木板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 m/s2。则水平压力F至少为( )A.8 N B.15 NC.16 N D.30 N解析:选B 先将所有的木板当成整体,受力分析,竖直方向受重力和静摩擦力,则二力平衡有2μ1F≥8mg;再对除两外侧木板剩余木板受力分析,竖直方向受重力和静摩擦力,由二力平衡有2μ2F≥6mg;联立解得F≥15 N;故B正确,A、C、D错误。3.[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摩擦力大小变化](多选)如图甲所示,两物体A、B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对物体A施加一水平变力F,Ft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两物体在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且始终相对静止,规定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则( )A.两物体一直向右做直线运动B.两物体沿直线做往复运动C.在2~3 s时间内两物体间的摩擦力逐渐减小D.B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始终与力F的方向相同解析:选AD 在0~2 s内整体向右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2~4 s内加速度反向,做减速运动,因为两段时间内受力是对称的,所以4 s末速度变为零,在0~4 s内一直向右运动,然后又重复以前的运动,A正确,B错误。在2~3 s这段时间内,F逐渐增大,整体加速度逐渐增大,隔离对B分析,B的合力逐渐增大,即B所受的摩擦力逐渐增大,C错误。对整体分析,整体的加速度与F的方向相同,B物体所受的合力为摩擦力,故摩擦力的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即与F的方向相同,D正确。考点三 摩擦力的四类突变[多维探究类](一)“静→静”突变物体受到静摩擦力和其他力的共同作用,当其他力的合力发生变化时,如果仍保持相对静止,则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或)方向可能发生突变。 [例1] (多选)如图甲所示,放在固定斜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始终处于静止状态,F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则在0~t0时间内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可能为下图中的(取沿斜面向上为摩擦力Ff的正方向)( )[解析] 物体在斜面上始终处于平衡状态,沿斜面方向受力平衡方程为:F-mgsin θ+Ff=0,解得Ff=mgsin θ-F,若初态mgsin θ=F,则B项正确;若初态mgsin θ>F,则C项正确;若初态mgsin θ<F,则D项正确。[答案] BCD物体受到静摩擦力和其他力的共同作用,当其他力变化时,如果发生相对滑动,则静摩擦力可能突变为滑动摩擦力。 [例2] 如图所示,一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对箱子施加一斜向上的拉力F,保持拉力的方向不变,在拉力F的大小由零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箱子未离开地面)。关于摩擦力f的大小随拉力F的变化关系,下列四副图可能正确的是( )[解析] 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木箱处于静止状态时,根据平衡条件得:木箱所受的静摩擦力为f=Fcos θ,F增大,f增大;当拉力达到一定值,箱子运动瞬间,静摩擦力变为滑动摩擦力,由于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故摩擦力有个突然减小的过程;木箱运动时,所受的支持力N=G-Fsin θ,F增大,N减小,此时木箱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μN,N减小,则f减小;故A、C、D错误,B正确。[答案] B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和其他力的共同作用,当相对滑动突然停止时,滑动摩擦力可能突变为静摩擦力。 [例3] 如图所示,斜面固定在地面上,倾角为θ=37°(sin 37°=0.6,cos 37°=0.8)。质量为1 kg的滑块以初速度v0从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滑行(斜面足够长,该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则该滑块所受摩擦力Ff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选项图中的(取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g=10 m/s2)( )[解析] 滑块上升过程中受滑动摩擦力,由Ff=μFN和FN=mgcos θ联立,得Ff=6.4 N,方向沿斜面向下。当滑块的速度减为零后,由于重力的分力mgsin θ<μmgcos θ,滑块将静止,滑块受到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由平衡条件得Ff=mgsin θ,代入可得Ff=6 N,方向沿斜面向上,故选项B正确。[答案] B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和其他力的共同作用,当两物体间的正压力发生变化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之而变;或者两物体达到共同速度时相对滑动方向发生变化,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也会随之而变。 [例4] (多选)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θ,以速度v0逆时针匀速转动。在传送带的上端轻轻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小木块,小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 θ,则下列选项中能客观地反映小木块的受力和运动情况的是( )[解析] 当小木块速度小于传送带速度时,小木块相对于传送带向上滑动,小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下,加速度a=gsin θ+μgcos θ;当小木块速度达到传送带速度时,由于μ<tan θ,即μmgcos θ<mgsin θ,所以速度能够继续增加,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变,而方向突变为向上,a=gsin θ-μgcos θ,加速度变小,则vt图像的斜率变小,所以B、D正确。[答案] BD[共性归纳]摩擦力的突变问题,无论怎样变化,其题根就是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大小或方向的变化分析问题,解题时应注意以下三点:(1)题目中出现“最大”“最小”和“刚好”等关键词时,一般隐藏着临界问题,有时,有些临界问题中并不含上述常见的“临界术语”,但审题时发现某个物理量在变化过程中会发生突变,则该物理量突变时物体所处的状态即为临界状态。(2)静摩擦力是被动力,其存在及大小、方向取决于物体间的相对运动的趋势,而且静摩擦力存在最大值。存在静摩擦力的连接系统,相对滑动与相对静止的临界状态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3)研究传送带问题时,物体和传送带的速度相等的时刻往往是摩擦力的大小、方向和运动性质的分界点。“易错问题”辨清楚——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的三类关系(一)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1.(多选)水平的皮带传动装置如图所示,皮带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将一滑块轻轻地放在A点,开始时滑块在皮带上滑动,当它到达位置C时滑动停止,之后随皮带一起匀速运动,直至传送到目的地B端。在传送过程中,滑块受到的摩擦力情况为( )A.在AC段受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B.在AC段受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C.在CB段不受静摩擦力D.在CB段受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解析:选BC 在AC段滑块向右加速运动,加速度向右,故合力向右,即滑动摩擦力向右,A错误,B正确;在CB段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即摩擦力为零,C正确,D错误。2.如图所示,质量为10 kg的物体A拴在一个被水平拉伸的弹簧一端,弹簧的拉力为5 N时,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若小车以1 m/s2的加速度向右运动后,则(g=10 m/s2)( )A.物体A相对小车向右运动B.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减小C.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D.物体A受到的弹簧拉力增大解析:选C 由题意得物体A与小车的上表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m≥5 N,小车向右运动后,对物体A受力分析,可得F合=ma=10 N,可知此时小车对物体A的摩擦力为5 N,方向向右,且为静摩擦力,所以物体A相对于小车仍然静止,故A错误;F合=ma=10 N,此时小车对物体A的摩擦力为5 N,方向向右,所以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故B错误,C正确;物体A相对于小车仍然静止,所以受到的弹簧的拉力大小不变,故D错误。 (二)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3.(多选)为了测定木块和竖直墙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用一根弹簧将木块压在墙上,同时在木块下方有一个拉力F2作用,使木块恰好匀速向下运动(弹簧随木块一起向下运动),如图所示。现分别测出了弹簧的弹力F1、拉力F2和木块的重力G,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木块受到竖直向下的滑动摩擦力B.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阻碍木块下滑C.木块与墙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D.木块与墙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解析:选BD 木块相对于竖直墙壁下滑,受到竖直向上的滑动摩擦力,阻碍木块下滑,A错误,B正确。分析木块受力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可得:FN=F1,Ff=G+F2,又Ff=μFN,以上三式联立可解得:μ=,故C错误,D正确。4.如图所示,固定斜面C上有A、B两个物体一起相对静止地沿斜面匀速下滑,则A受摩擦力的情况为( )A.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滑动摩擦力B.受到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C.受到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D.不受摩擦力解析:选C 物体A匀速下滑,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又物体A、B相对静止,只能是静摩擦力,选项C正确。 (三)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不共线5.(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长方体物块放在水平放置的钢板C上,物块与钢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由于光滑固定导槽A、B的控制,该物块只能沿水平导槽运动。现使钢板以速度v1向右匀速运动,同时用水平力F拉动物块使其以速度v2(v2的方向与v1的方向垂直,沿y轴正方向)沿槽匀速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若拉力F的方向在第一象限,则其大小一定大于μmgB.若拉力F的方向在第二象限,则其大小可能小于μmgC.若拉力F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则此时F有最小值,其值为μmgD.若拉力F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则此时F有最小值,其值为μmg解析:选BD 物块有相对于钢板水平向左的速度v1和沿导槽的速度v2,故物块相对于钢板的速度如图所示,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物块做匀速运动,所受导槽的作用力和拉力F的合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几何关系易知,F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时有最小值,即F=fcos θ=μmgcos θ=μmg<μmg,故B、D正确。 摩擦力的方向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或相反,也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共线,但与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一定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