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新课改省份专用讲义:第二章第3节力的合成与分解
展开第3节 力的合成与分解
一、力的合成与分解
1.合力与分力
(1)定义: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共点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一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原来那几个力叫做分力。
(2)关系:合力和分力是等效替代的关系。[注1]
2.共点力
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作用线的延长线交于一点的力。如下图所示均是共点力。
3.力的合成
(1)定义: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
(2)运算法则[注2]
①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甲所示。
②三角形定则:把两个矢量首尾相连,从而求出合矢量的方法。如图乙所示。
[注3]
4.力的分解
(1)定义: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的过程。
(2)运算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3)分解方法:①按力产生的效果分解;②正交分解。
二、矢量和标量
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运算时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
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运算时按代数法则相加减。[注4]
【注解释疑】
[注1] 合力不一定大于分力,二者是等效替代的关系。
[注2] 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是所有矢量的运算法则。
[注3] 首尾相连的三个力构成封闭三角形,则合力为零。
[注4] 有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不一定是矢量,还要看运算法则,如电流。
[深化理解]
1.求几个力的合力时,可以先将各力进行正交分解,求出互相垂直方向的合力后合成,分解的目的是为了将矢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便于求合力。
2.力的分解的四种情况:
(1)已知合力和两个分力的方向求两个分力的大小,有唯一解。
(2)已知合力和一个分力(大小、方向)求另一个分力(大小、方向),有唯一解。
(3)已知合力和两分力的大小求两分力的方向:
①F>F1+F2,无解;
②F=F1+F2,有唯一解,F1和F2跟F同向;
③F=F1-F2,有唯一解,F1与F同向,F2与F反向;
④F1-F2<F<F1+F2,有无数组解(若限定在某一平面内,有两组解)。
(4)已知合力F和F1的大小、F2的方向(F2与合力的夹角为θ):
①F1<Fsin θ,无解;
②F1=Fsin θ,有唯一解;
③Fsin θ<F1<F,有两组解;
④F1≥F,有唯一解。
[基础自测]
一、判断题
(1)合力与它的分力的作用对象为同一个物体。(√)
(2)合力及其分力可以同时作用在物体上。(×)
(3)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
(4)在进行力的合成与分解时,都要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5)两个力的合力一定比其分力大。(×)
(6)互成角度(非0°或180°)的两个力的合力与分力间一定构成封闭的三角形。(√)
(7)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一定是矢量。(×)
二、选择题
1.[人教版必修1 P64 T4](多选)两个力F1和F2间的夹角为θ,两力的合力为F。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F1和F2大小不变,θ角越小,合力F就越大
B.合力F总比分力F1和F2中的任何一个力都大
C.如果夹角θ不变,F1大小不变,只要F2增大,合力F就必然增大
D.合力F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分力F1和F2共同产生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
解析:选AD 若F1和F2大小不变,θ越小,合力F越大,故A正确;当F1与F2等大反向时,其合力为零,小于任一分力,故B错误;由合力与分力的定义可知,D正确;当θ为大钝角时,如果θ不变,F1大小不变,只增大F2时,合力F可能减小,也可能增大,故C错误。
2.如图所示,一条鱼在水中正沿直线水平向左加速游动。在这个过程中,关于水对鱼的作用力的方向,图中合理的是( )
解析:选A 鱼在水中受浮力作用保持竖直方向合力为零,水平方向向左加速游动,必受水对鱼向左的推动力,故水对鱼的作用力是浮力和水平向左的推动力的合力,应沿斜向左上方,选项A正确。
3.(教科版必修1 P103 T6改编)如图所示,用相同的弹簧秤将同一个重物m,分别按甲、乙、丙三种方式悬挂起来,读数分别是F1、F2、F3、F4,已知θ=30°,则有( )
A.F4最大 B.F3=F2
C.F2最大 D.F1比其他各读数都小
解析:选C 由平衡条件可得,F2cos θ=mg,F2sin θ=F1,2F3cos θ=mg,F4=mg,可进一步求得:F1=mg,F2=mg,F3=mg,F4=mg,可知F1=F3,F2最大,选项C正确。
高考对本节内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进行力的合成与分解,常与物体的平衡条件、牛顿第二定律相结合进行综合考查,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难度中等。
考点一 力的合成问题[基础自修类]
[题点全练]
1.[合力的大小范围确定]
如图所示为两个大小不变、夹角θ变化的力的合力的大小F与θ角之间的关系图像(0≤θ≤2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力大小的变化范围是0≤F≤14 N
B.合力大小的变化范围是2 N≤F≤10 N
C.这两个分力的大小分别为6 N和8 N
D.这两个分力的大小分别为2 N和8 N
解析:选C 由题图可知:当两力夹角为180°时,两力的合力为2 N,而当两力夹角为90°时,两力的合力为10 N。则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6 N、8 N,故C正确,D错误。当两个力方向相同时,合力大小等于两个力之和14 N;当两个力方向相反时,合力大小等于两个力之差2 N,由此可见:合力大小的变化范围是2 N≤F≤14 N,故A、B错误。
2.[力的三角形定则的应用]
我国海军在南海某空域举行实兵对抗演练,某一直升机在匀速水平飞行过程中遇到突发情况,立即改为沿虚线方向斜向下减速飞行,则空气对其作用力可能是( )
A.F1 B.F2
C.F3 D.F4
解析:选A 因为直升机沿虚线方向斜向下减速飞行,故合力沿虚线向上,直升机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以及空气作用力两个力,要想合力沿虚线向上,则根据矢量三角形可得空气对其作用力可能为F1,如图所示。故A正确。
3.[合力大小的计算]如图所示,一个“Y”形弹弓顶部跨度为L,两根相同的橡皮条自由长度均为L,在两橡皮条的末端用一块软羊皮(长度不计)做成裹片。若橡皮条的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满足胡克定律,且劲度系数为k,发射弹丸时每根橡皮条的最大长度为2L(弹性限度内),则发射过程中裹片对弹丸的最大作用力为( )
A.kL B.2kL
C.kL D.kL
解析:选D 设发射弹丸瞬间两橡皮条间的夹角为2θ,则sin θ==,cos θ==。发射过程中裹片对弹丸的最大作用力为F合=2Fcos θ,F=kx=kL,故F合=2kL·=kL,D正确。
4.[作图法确定合力的大小]
一物体受到三个共面共点力F1、F2、F3的作用,三力的矢量关系如图所示(小方格边长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力的合力有最大值F1+F2+F3,方向不确定
B.三力的合力有唯一值3F3,方向与F3同向
C.三力的合力有唯一值2F3,方向与F3同向
D.由题给条件无法求合力大小
解析:选B 应先合成其中两个力,再合成第三个力,根据本题特点先合成F1和F2,如图所示,再求F12与F3的合力。
由图可知F合=3F3,方向与F3同向,故选项B正确。
[名师微点]
1.合力的大小范围
(1)两个共点力的合成
|F1-F2|≤F合≤F1+F2
即两个力大小不变时,其合力随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当两力反向时,合力最小,为|F1-F2|,当两力同向时,合力最大,为F1+F2。
(2)三个共点力的合成
①三个力共线且同向时,其合力最大,为F1+F2+F3。
②任取两个力,求出其合力的范围,如果第三个力在这个范围之内,则三个力的合力最小值为零;如果第三个力不在这个范围内,则合力最小值等于最大的力减去另外两个力。
2.共点力合成的常用方法
(1)作图法:从力的作用点起,按同一标度作出两个分力F1和F2的图示,再以F1和F2的图示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画出过作用点的对角线,量出对角线的长度,计算出合力的大小,量出对角线与某一力的夹角确定合力的方向(如图所示)。
(2)计算法:几种特殊情况的共点力的合成。
类 型 | 作 图 | 合力的计算 |
①互相垂直 | F= tan θ= | |
②两力等大,夹角为θ | F=2F1cos F与F1夹角为 | |
③两力等大且夹角120° | 合力与分力等大 |
考点二 力的分解问题[师生共研类]
1.按作用效果分解力的一般思路
2.正交分解法
(1)定义:将已知力按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进行分解的方法。
(2)建立坐标轴的原则:一般选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原点,在静力学中,以少分解力和容易分解力为原则(即尽量多的力在坐标轴上);在动力学中,通常以加速度方向和垂直加速度方向为坐标轴建立坐标系。
(3)方法:物体受到F1、F2、F3…多个力作用求合力F时,可把各力沿相互垂直的x轴、y轴分解。
x轴上的合力:
Fx=Fx1+Fx2+Fx3+…
y轴上的合力:
Fy=Fy1+Fy2+Fy3+…
合力大小:F=
合力方向:与x轴夹角设为θ,则tan θ=。
[典例]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先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F1作用于物体上使其能沿斜面匀速上滑,若改用水平推力F2作用于物体上,也能使物体沿斜面匀速上滑,则两次的推力之比为( )
A.cos θ+μsin θ B.cos θ-μsin θ
C.1+μtan θ D.1-μtan θ
[解析] 物体在力F1作用下和力F2作用下运动时的受力如图所示。
将物体受力沿斜面方向和垂直于斜面方向正交分解,由平衡条件可得:
F1=mgsin θ+Ff1,FN1=mgcos θ,Ff1=μFN1
F2cos θ=mgsin θ+Ff2
FN2=mgcos θ+F2sin θ
Ff2=μFN2
解得:F1=mgsin θ+μmgcos θ
F2=
故=cos θ-μsin θ,B正确。
[答案] B
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的选择
力的效果分解法、正交分解法、合成法都是常见的解题方法,一般情况下,物体只受三个力的情形下,力的效果分解法、合成法解题较为简单,在三角形中找几何关系,利用几何关系或三角形相似求解;而物体受三个以上力的情况多用正交分解法,但也要视题目具体情况而定。
[题点全练]
1.[确定力的作用效果]
将物体所受重力按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下列图中错误的是( )
解析:选C A图中,重力产生了使物体下滑的效果及挤压斜面的效果,故A作图正确;B图中,重力产生了向两边拉绳的效果,故B作图正确;C图中,重力产生了挤压两墙壁的效果,两分力分别垂直于墙面,故C作图错误;D图中,重力产生了拉绳及挤压墙面的效果,故D作图正确。故C符合题意。
2.[分力大小的确定]
(多选)(2018·天津高考)明朝谢肇淛的《五杂组》中记载:“明姑苏虎丘寺塔倾侧,议欲正之,非万缗不可。一游僧见之曰:无烦也,我能正之。”游僧每天将木楔从塔身倾斜一侧的砖缝间敲进去,经月余扶正了塔身。假设所用的木楔为等腰三角形,木楔的顶角为θ,现在木楔背上加一力F,方向如图所示,木楔两侧产生推力FN,则( )
A.若F一定,θ大时FN大 B.若F一定,θ小时FN大
C.若θ一定,F大时FN大 D.若θ一定,F小时FN大
解析:选BC 根据力F的作用效果将力F分解为垂直于木楔两侧的力FN,如图所示。则=sin ,即FN=,所以当F一定时,θ越小,FN越大;当θ一定时,F越大,FN越大。故选项B、C正确。
3.[力的正交分解法的应用]
如图所示,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垂直于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始终保持静止,当力F逐渐减小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保持不变
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C.物体受到的合力减小
D.物体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减小
解析:选A 对物体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静摩擦力和力F,如图所示。因为物体始终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一直为零,根据平衡条件,有:①垂直斜面方向:F+FN=Gcos θ,Gcos θ不变,所以F逐渐减小的过程中,FN逐渐变大,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也增加。②平行斜面方向:Ff=Gsin θ,G和 θ保持不变,故Ff保持不变,故A正确。
考点三 绳上的“死结”和“活结”模型[方法模型类]
[典例] 如图1所示,细绳AD跨过固定的水平轻杆BC右端的定滑轮挂住一个质量为M1的物体,∠ACB=30°;图2中轻杆HG一端用铰链固定在竖直墙上,另一端G通过细绳EG拉住,EG与水平方向也成30°,在轻杆的G点用细绳GF拉住一个质量为M2的物体,求:
(1)细绳AC段的张力FTAC与细绳EG的张力FTEG之比;
(2)轻杆BC对C端的支持力;
(3)轻杆HG对G端的支持力。
[典例识模]
题中信息 | 吹“沙”见“金” |
细绳AD跨过固定的水平轻杆BC右端的定滑轮 | AC段和CD段绳中张力大小相等,属于“活结” |
另一端G通过细绳EG拉住 | EG段和GF段两绳为两条独立的绳,张力大小不等,属于“死结” |
[解析] 题图1和图2中的两个物体M1、M2都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的条件,首先判断与物体相连的细绳,其拉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分别取C点和G点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甲和乙所示,根据平衡规律可求解。
(1)图甲中细绳AD跨过定滑轮拉住质量为M1的物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细绳AC段的拉力FTAC=FTCD=M1g
图乙中由FTEGsin 30°=M2g,得FTEG=2M2g。
所以=。
(2)图甲中,三个力之间的夹角都为120°,根据平衡规律有FNC=FTAC=M1g,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角,指向右上方。
(3)图乙中,根据平衡规律有FTEGsin 30°=M2g,FTEGcos 30°=FNG,所以FNG=M2gcot 30°=M2g,方向水平向右。
[答案] (1)M1∶2M2 (2)M1g,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角指向右上方 (3)M2g,方向水平向右
[系统建模]
| “死结”模型 | “活结”模型 |
模型结构图 | ||
模型解读 | “死结”把绳子分为两段,且不可沿绳子移动,“死结”两侧的绳因结而变成两根独立的绳 | “活结”把绳子分为两段,且可沿绳移动,“活结”一般由绳跨过滑轮或绳上挂一光滑挂钩而形成,绳子因“活结”而弯曲,但实际为同一根绳 |
规律特点 | “死结”两侧的绳上张力不一定相等 | “活结”绳子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 |
[熟练用模]
1.(多选)如图所示,电灯的重力G=10 N,AO绳与顶板间的夹角为45°,BO绳水平,AO绳的拉力为FA,BO绳的拉力为FB,则( )
A.FA=10 N B.FA=10 N
C.FB=10 N D.FB=10 N
解析:选AD O点为两段绳的连接点,属于“死结”,AO绳的拉力FA与BO绳的拉力FB大小不相等。结点O处电灯的重力产生了两个效果,一是沿OA向下的拉紧AO绳的分力F1,二是沿BO向左的拉紧BO绳的分力F2,画出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得F1==10 N,F2==10 N,故FA=F1=10 N,FB=F2=10 N,故A、D正确。
2.如图所示,杆BC的B端用铰链连接在竖直墙上,另一端C为一滑轮。重物G上系一绳经过滑轮固定于墙上A点处,杆恰好平衡。若将绳的A端沿墙缓慢向下移(BC杆、滑轮、绳的质量及摩擦均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的拉力增大,BC杆受绳的压力增大
B.绳的拉力大小不变,BC杆受绳的压力增大
C.绳的拉力大小不变,BC杆受绳的压力减小
D.绳的拉力大小不变,BC杆受绳的压力大小不变
解析:选B 由于绳通过滑轮连接到物体G上,属于“活结”模型,绳上各处张力大小相等且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G;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在角平分线上,由于两拉力的夹角减小,故两拉力的合力不断变大,因此BC杆受到绳的压力不断变大,选项B正确。
3.如图所示,一条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连接两个小球A、B,它们都穿在一根光滑的竖直杆上,不计滑轮的质量,当两球平衡时OA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2θ,OB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 ,B球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 )
A.A球的质量为
B.A球的质量可能小于B球的质量
C.滑轮受到细绳的作用力大小为
D.细绳上的张力大小为
解析:选C 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连接两个小球,属于“活结”,滑轮两侧两段绳中张力大小相同。运用隔离法,分别对A、B两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Tsin 2θ=mAg,Tsin θ=mg,又2θ<90°,故mA>m且mA∶m=sin 2θ∶sin θ=2cos θ∶1,可得mA=2mcos θ,A、B错误;细绳的张力大小T=,由几何关系知,滑轮两侧细绳夹角为θ,故滑轮受到细绳的作用力大小F=2Tcos=,C正确,D错误。
“形异质同”快解题——力的合成中两类最小值问题
(一)合力一定,其中一个分力的方向一定,当两个分力垂直时,另一个分力最小。
1.如图所示,重力为G的小球用轻绳悬于O点,用力F拉住小球,使轻绳保持偏离竖直方向60°角且不变,当F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时F最小,则θ、F的值分别为( )
A.0°,G B.30°,G
C.60°,G D.90°,G
解析:选B 小球重力不变,位置不变,则绳OA拉力的方向不变,故当拉力F与绳OA垂直时,力F最小,故θ=30°,F=Gcos θ=G,B正确。
2.将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b用细线相连后,再用细线悬挂于O点,如图所示。用力F拉小球b,使两个小球都处于静止状态,且细线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保持θ=30°,则F的最小值为( )
A.mg B.mg
C.mg D.mg
解析:选B 将a、b看成一个整体受力分析可知,当力F与Oa垂直时F最小,可知此时F=2mgsin θ=mg,B正确。
(二)合力方向一定,其中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都一定,当另一个分力与合力方向垂直时,这一分力最小。
3.如图所示,物体静止于光滑水平面M上,水平恒力F1作用于物体上,现要使物体沿着OO′方向做直线运动(F1和OO′都在M平面内)。那么必须同时再加一个力F2,则F2的最小值是( )
A.F1cos θ B.F1sin θ
C.F1tan θ D.
解析:选B 要使物体沿OO′方向做直线运动,则物体受到的合力F沿OO′方向,如图,由三角形定则知,当F2方向垂直OO′时,F2有最小值,为F2=F1sin θ,选项B正确。
4.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人分别在两岸用绳拉小船在河流中行驶,已知甲的拉力大小为800 N,方向与航向夹角为30°,乙的拉力大小为400 N,方向与航向夹角为60°,要保持小船在河流正中间沿虚线所示的直线行驶,则丙用力最小为( )
A.与F甲垂直,大小为400 N
B.与F乙垂直,大小为200 N
C.与河岸垂直,大小约为746 N
D.与河岸垂直,大小为400 N
解析:选C 如图所示,甲、乙两人的拉力大小和方向一定,其合力为如图所示中的F,要保持小船在河流中间沿虚线方向直线行驶,F与F丙的合力必沿图中虚线方向,当F丙与图中虚线垂直时值最小,由图可知,F丙min=F乙sin 60°+F甲sin 30°=200 N+400 N≈746 N,C正确。
两类最小值问题因初始条件有所差别,表面上看似乎不同,但这两类问题实际上都是应用图解法分析极值条件,从而得出最后结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