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0届高考艺考生地理复习教师用书
2020届高考艺考生地理复习教师用书:第三部分热点三 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大力推动绿色发展
展开[学生用书P106]
环境污染与防治
[热点探源]
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是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属于高考常考点。预测2020年高考对大气污染的考查可能会以我国某城市或某区域的空气污染指数、PM 2.5统计图表、大气质量指数的对比数据为背景,考查大气污染源、大气污染的危害及治理措施等;对固体废弃物污染的考查可能会以某区域固体废弃物污染事件或话题为背景,考查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危害和治理措施;对于河、湖污染的考查,可能会以某河流或湖泊水污染景观图或文字材料切入,考查河、湖污染及危害,河流污染的治理,河长制及湖长制的意义等。
[热点训练]
(2020·湖北黄冈模拟)COD(化学需氧量)是衡量水污染的重要指标,COD越高,说明水体污染越严重。如图为地中海气候区三测站年平均COD图,河流污染物主要来自城市,该河段上下游附近无其他城市,乙为排污口监测站,甲、丙为该河段监测站。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图示河段河流的流向及判断理由说法正确的是( )
A.乙流向甲 河流自净导致浓度下降
B.丙流向甲 河流自净导致浓度下降
C.甲流向丙 城市排污导致浓度增加
D.丙流向甲 城市排污导致浓度降低
2.若排放量不变,丙站COD季节变化及主要原因关联正确的是( )
A.夏季高 蒸发大 B.夏季低 流量大
C.冬季高 蒸发小 D.冬季低 流量大
解析:1.C 2.D [第1题,由材料可知,乙地有排污口,排污量最大,受污染物排放量的影响,在城市的下游污染物浓度应该较大,COD值应该较高,图中丙地的COD值大于甲地,说明丙地的污染物浓度大于甲地,甲地在河流的上游,丙地在下游,C正确。第2题,若排放量不变,丙站COD值季节变化主要受河流流量影响,流量大净化速度快,COD值变小,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降水少,河流流量小,更新速度慢,因此COD值变高,冬季降水多,河流流量大,更新速度快,因此COD变小,D正确。]
能源结构调整与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
[热点探源]
我国的能源结构长期以煤炭为主,带来诸多环境问题,同时还面临煤炭资源短缺问题。我国水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十分丰富,开发利用前景广阔。预测2020年高考有关能源问题可能考查的内容和方式包括:以我国某区域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为背景,考查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特点、带来的环境问题以及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方向;以我国某区域某种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的分布特点为材料,考查清洁能源开发的优势条件;结合我国新能源的产销矛盾问题,考查新能源的特点、分布与开发利用问题等。
[热点训练]
(2019·试题调研专辑)我国首个10万千瓦级电池储能电站2018年7月18日在江苏镇江正式并网投运,这个大型的城市电网“充电宝”,只用了两个月就建成了,可以在用电低谷时充电储能,用电高峰时释放电力。该项目的投运具有示范意义,有利于改变我国以抽水蓄能电站为主的储能方式,大大降低储能成本。据此完成1~3题。
1.最适合建设大型电池储能电站的地区是( )
A.沿海火电基地 B.南沙群岛
C.内陆风电基地 D.南极科考站
2.抽水蓄能电站与电池储能电站都有将电能大规模储存起来的功能,与抽水蓄能电站相比,电池储能电站( )
A.建设周期长 B.选址要求高
C.技术要求高 D.不宜大规模推广
3.关于大型电池储能电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经济建设生产电能
B.将能源跨越时空进行分配调节
C.增加电网运行的不稳定性
D.有利于环保,但没有经济效益
解析:1.C 2.C 3.B [第1题,电池储能电站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发电站与用户之间的供需关系,所以最适合建设大型电池储能电站的地区是内陆风电基地,因为风力发电不稳定,风能电站的发电量与用户需求量时常不匹配,建设大型电池储能电站可以有效调节这两者之间的平衡;南沙群岛和南极科考站用电量少,对电能的调节和存储需求较小;大型火电站可以人工控制发电量。选C。第2题,与抽水蓄能电站相比,电池储能电站建设周期短;抽水蓄能电站选址对自然环境要求高,电池储能电站选址对自然条件要求不高,一般只考虑发电量和用户需要;电池储能电站非常适宜大规模推广;建设电池储能电站技术要求高。选C。第3题,大型电池储能电站本身不能发电,但它可以将能源跨越时空进行分配调节,保证电网运行的稳定性;由于供电高峰期和低谷期电价存在差异,所以大型电池储能电站具有经济效益。选B。]
生态环境保护
[热点探源]
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包括土地荒漠化、湿地退化以及森林破坏等。高考中多以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切入,考查该生态环境问题的类型、成因、危害及治理措施。预测2020年高考可能会结合某区域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典型案例命题,注重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结合。
[热点训练]
(2019·湖南株洲二模)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广泛的黄土分布区,也是几千年中华农耕文明的诞生地和延续地。黄土高原的不同部位黄土颗粒大小有明显差异,可以分成粗细不同的颗粒带,下图示意从戈壁到黏黄土的不同颗粒分异状况。结合相关地理知识,完成1~3题。
1.关于图示区域不同黄土颗粒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黄土高原共有五种颗粒带
B.同一颗粒带大致沿纬线延伸
C.不同颗粒带大致沿经度更替
D.不同颗粒带的宽度基本相同
2.图中不同颗粒带的位置及分异状况说明( )
A.黄土高原的形成与黄河密切相关
B.流水的沉积作用具有分选特点
C.形成黄土的物质主要来源于西北部的戈壁和沙漠
D.黄土的形成过程中西风的影响大于季风
3.黄土作为农耕文明诞生和延续的土壤,并不是得益于黄土( )
A.结构松散,便于耕作
B.土层深厚,可耕种时间长
C.含有丰富的矿物养分
D.具有直立特点,方便建窑洞
解析:1.B 2.C 3.D [第1题,读图,图示共有五种颗粒带,黄土高原北以古长城为界,图中呼和浩特、银川及其以北地区不属于黄土高原地区,说明黄土高原地区不包括沙漠带、戈壁带,A错;同一颗粒带呈东西走向即大致沿纬线延伸,B对;不同颗粒带南北更替,大致沿经线更替而不是经度,C错;不同颗粒带的宽度差别较大,D错。第2题,黄土高原的形成是风力沉积作用,主要是西北季风搬运北部的沙漠、戈壁地区的黄土在此堆积形成,与黄河无关,A、B错;黄土高原的物质主要来源于西北部的戈壁和沙漠,C对;图中颗粒带的堆积呈东西走向、南北更替,说明与西风关系小,如果受西风影响大,则颗粒带堆积应呈南北走向、东西更替,D错。第3题,黄土土质疏松,利于作物根系生长和水分、营养物质到达作物根部;土壤厚度大,可耕种时间长;所含矿物养分多,使作物生长的养分条件更好,这些都是黄土利于耕作的原因,但黄土直立性强对发展农业耕作并没有益处,故选D。]
循环经济
[热点探源]
近年来高考对循环经济的直接考查较少,对可持续发展实践中新模式及其意义方面的考查较多,如立体农业、生态工业园等。预测2020年高考可能以某区域工农业生产模式图为载体,考查区域工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循环经济在工农业生产中的意义等。
[热点训练]
(2019·试题调研)下图为某市新生态城水循环利用模式图,图中化工产业区走的是高端化工产品路线。读图文材料,完成1~2题。
1.图示水循环利用模式( )
A.保障大气、水体的零污染
B.实现了“氢气——甲烷——风电”清洁能源生产
C.再生水直接用作补充景观用水
D.是基于“生产——生态——生活”的一体化设计
2.图中化工产业区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A.原材料 B.能源 C.科技 D.劳动力
解析:1.D 2.C [第1题,由图可知,该水循环利用模式兼顾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D对。图中显示,再生水经过人工湿地及水生植物净化后才可用作补充景观用水,C错。图中未体现风电,B错。该水循环利用模式并不能保障大气、水体零污染,A错。选D。第2题,图中化工产业区走的是高端化工产品路线,所以其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因素是科技。选C。]
[学生用书专题强化练(二十一)P153]
(时间:40分钟,满分: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9·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随着国家环保力度的增强,造纸行业减产,2017年下半年纸箱等废旧纸质物品回收价格出现大幅度上涨。据此完成1~3题。
1.废旧纸质物品回收价格上涨将会( )
A.降低产品的包装成本
B.扩大造纸企业的生产规模
C.提高纸品重复利用率
D.延长替代材料的研发周期
2.下列受造纸行业产量和价格变化影响最大的企业是( )
A.物流企业 B.啤酒企业
C.钢铁企业 D.电子企业
3.纸质包装箱使用量较大的企业应对纸箱价格上涨的合理措施是( )
A.推广专业化集装箱
B.自主生产包装纸箱
C.减小包装纸箱的厚度
D.引进可循环使用的包装材料
解析:1.C 2.A 3.D [第1题,随着国家环保力度的增强,造纸行业减产,市场上纸品供应减少,加之废旧纸质物品回收价格高,纸品价格上涨,会提高产品的包装成本,因此企业可能会通过重复利用纸品来降低产品的包装成本。纸品回收价格上涨,会促使替代材料的研发速度加快、研发周期缩短。故选 C。第2题,在所列企业中,物流企业对纸箱等包装材料的需求量最大,受造纸行业产量和价格变化的影响最大。故选 A。第3题,集装箱主要用于大宗产品运输,不适合小件货物的运输,A 错;自主生产包装纸箱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B 错;纸箱价格的上涨,会增加企业的包装成本,企业会通过多种途径降低包装材料的使用成本,但过分减小纸箱厚度可能造成货物的破损,C 错;引进可循环使用的包装材料是应对纸箱价格上涨的合理措施, D 对。故选D。]
(2019·江西上饶二模)下图示意我国云南、贵州、广东、广西四省区2015年底发电装机中各类型电源发电占比及年发电量、用电量占比。据此完成4~6题。
省区 | 各电源发电占比(%) | 发电量 占比(%) | 用电量 占比(%) | |||
水电 | 燃煤 | 燃气 | 其他 | |||
① | 72.20 | 16.53 | 0.00 | 11.27 | 31 | 16 |
② | 38.25 | 53.37 | 0.01 | 8.17 | 17 | 13 |
③ | 9.48 | 59.02 | 15.08 | 16.42 | 40 | 57 |
④ | 53.39 | 40.19 | 0.40 | 6.03 | 12 | 14 |
4.①②③④代表的省区正确的是( )
A.①为广西 B.②为贵州
C.③为云南 D.④为广东
解析:B [四个省区中,云南地势落差大、有多条大河流经而水能资源丰富,则水电占比最大的①为云南;贵州号称“江南煤海”,则燃煤发电比重大.②代表贵州;广东经济最发达,广东发电量、用电量最大,则③为广东;④为广西。]
5.关于③省区能源结构、发电、用电量占比的特点和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地煤炭资源丰富,燃煤发电比重大
B.水力发电成本高,水电发电比重小
C.能源资源丰富,发电量占比大
D.人口多、经济发达,用电量占比大
解析:D [广东常规能源缺乏,但经济发达而用电量大,主要是从北方运送煤炭到广东发电,以满足市场用电需要。]
6.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未来下列输电线路中输电量增加最明显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B [表中数据显示,①发电量远大于用电量,则最需要把电能输送出去;而③电力缺口最大,最需要从省外调入电能;故输电线路中输电量增加最明显的应该是①→③。]
(2020·天津南开一模)近年来,伴随天津滨海新区及周边地区的快速发展,各类海洋及防灾、减灾工程的逐年建设,天津及附近海岸带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据此完成7~8题。
7.过度开发海岸带会造成( )
①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海陆水分交换失衡 ③河流含沙量增加 ④海洋灾害频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D [海岸带过度开发,会破坏沿海滩涂湿地资源,从而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海岸带也是海洋与陆地的缓冲带,过度开发会加重海洋灾害损失程度,促使海陆水分交换失衡。河流含沙量多少与河流流域的自然背景有关,与海岸带无关。]
8.为维护海岸带生态系统健康应采取的根本措施是( )
A.定期休渔 B.停止围填造陆
C.增殖放流 D.防治水体污染
解析:B [维护海岸带生态系统健康的根本措施是减少对海岸带的过度开发,保护其自然生态功能。人类对海岸带的开发主要表现为围填造陆,所以应停止围填造陆,故B正确。]
(2019·试题调研)下图为我国某地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图。据此完成9~11题。
9.该农业生产模式的特点是( )
A.商品率较低 B.市场适应性较强
C.水利工程量大 D.集约化程度低
10.该农业生产模式( )
A.实现了废弃物零排放
B.农作物品种丰富,价格低廉
C.可自由调整农事安排
D.农业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11.此循环农业生产模式中的秸秆利用方式有( )
①饲料化利用 ②水土保持
③燃料化利用 ④净化污水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9.B 10.D 11.A [第9题,该农业生产模式既有种植业,又有养殖业,属于混合农业。在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的影响下,可调整两者的生产比例,市场适应性较强。选B。第10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农业生产模式属于混合农业,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该农业生产模式做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但还没有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该农业生产模式并未呈现农作物品种及价格;农事活动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农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安排,要做到因时制宜,不能自由调整。选D。第11题,秸秆可为牲畜提供饲料,也可成为制沼气的主要原料。选A。]
二、非选择题(共46分)
12.(2019·广东茂名五校联考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陕北高原的洛川县是我国苹果外销的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洛川县大力推进“果—沼—畜”模式,促进了苹果产业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
(1)为缓解土地肥力不足,洛川县苹果种植较长一段时间内主要依靠施用化肥。指出施用化肥的不利影响。(10分)
(2)简述洛川县苹果生产采用“果—沼—畜”模式的有利影响。(10分)
解析:(1)大量“施用化肥”必然增加农业成本;化肥属于无机肥,长期使用会对土壤、水体带来不利影响。(2)“果—沼—畜”模式是指水果种植、沼气、畜牧业三者结合的农业生产模式,属于生态农业模式。
答案:(1)化肥投入加大农户生产成本;造成土壤板结;土壤肥力结构失衡,造成苹果品质下降;病虫害发生频率增加;易造成水体污染。
(2)利于农业产业结构多元化;形成生态良性循环,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土壤条件;增加农民收入。
13.(2019·山东泰安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材料一 臭柏是毛乌素沙地(图甲)的优势常绿灌木,对维持该地区的生态平衡发挥着巨大作用。为研究毛乌素沙地臭柏群落区地下水位的变化规律,某团队记录了该区某年6月至次年8月的气温及地下水位变化数据(图乙、图丙)。
材料二 臭柏一年中分生长期和休眠期。深秋季节,当日均温低于其生长临界温度时,臭柏进入休眠期。数据显示,在生长期,臭柏群落区地下水位出现有规律的日内变化,且日变幅较大;在休眠期,群落区地下水位日内变化无规律,日变幅较小。
(1)相对于图甲区域内其他沙漠,毛乌素沙地降水较多,试分析其原因。(6分)
(2)据图乙,指出强降水出现的月份,并阐明判断依据。(6分)
(3)分析秋冬季该地地下水位下降幅度较小的自然原因。(6分)
(4)据材料推断该地臭柏生长的临界温度值,并简述推断理由。(8分)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毛乌素沙地相关自然地理环境分析。第(1)题,降水多的原因从夏季风和地形两个角度说明,相对于图甲区域内其他沙漠,毛乌素沙地离夏季风最近,受夏季风影响较明显,降水较多;从地形角度,湿润气流深入并受地形抬升,降水较多,具体是毛乌素沙地北、东、西三面被高地围绕,湿润气流容易从南部缺口进入;湿润气流受地形抬升,易形成降水。第(2)题,图乙信息中能体现出有强降水的信息是地下水位大幅上升,根据图示在7、8月份出现日最低地下水位大幅上升现象,故强降水出现的月份在7~8月(7月或8月均可)。第(3)题,地下水位下降幅度小是因为地下水消耗少,从自然原因分析,一方面秋冬季气温低,蒸发弱和秋冬季节地表冻结,水分蒸发少;另一方面从植被的吸收角度看,深秋后臭柏处于休眠期对地下水吸收消耗少。第(4)题,确定臭柏生长的临界温度值,需要明确臭柏的生长期,然后从生长期的温度确定其生长临界温度值。根据材料信息,在生长期,臭柏群落区地下水位出现有规律的日内变化,且日变幅较大;在休眠期,群落区地下水位日内变化无规律,日变幅较小,结合图丙可以判断10月15日地下水位日内规律波动停止,4月25日波动恢复,由此可知10月15日至次年4月25日为臭柏休眠期;结合图甲信息,两临界日日均温均为11℃左右(±2℃范围内均可或10℃左右),可推知该地臭柏生长的临界温度约为11℃。
答案:(1)相对于本区其他沙漠,毛乌素沙地受夏季风影响较明显;毛乌素沙地北、东、西三面被高地围绕,湿润气流容易从南部缺口进入;湿润气流受地形抬升,易形成降水。
(2)7~8月(7月或8月均可);判断依据间内:7、8月份出现日最低地下水位大幅上升现象,应为短时间内强降水影响。
(3)秋冬季气温低,蒸发弱;秋冬季节地表冻结,水分蒸发少;深秋后臭柏处于休眠期才对地下水吸收消耗少。
(4)临界温度值:约11℃(±2℃范围内均可或10℃左右);推断理由:10月15日地下水位日内规律波动停止,4月25日波动恢复,由此可知10月15日至次年4月25日为臭柏休眠期;两临界日日均温均为11℃左右(±2℃范围内均可或10℃左右),可推知该地臭柏生长的临界温度约为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