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必修3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
展开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框内,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
①人为原因
②小流域综合治理
③流域开发地理条件
④社会经济条件
⑤衰退的原因
⑥发展前景与主要措施
[学思心得]
中国农业分布图的判读
中国农业分布示意图主要展示我国主要农业区、主要农作物分布地区,主要考查我国主要农业区的分布条件和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图1 我国主要农业区分布图
图2 我国某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分布示意图
图3 我国某区域耕地分布图
1.看位置,进行区域定位
(1)依据相对位置进行定位:如图1中A地位于青藏高原上的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区;B地位于以太湖平原为主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C地位于三江平原地区;D地位于河套平原地区;E地位于吐鲁番盆地;F地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G地位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2)依据经纬网及区域轮廓进行定位:如图2为东北地区,图3为新疆地区。
2.依定位,分析环境特征
结合区域定位,分析各特色农业分布区的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如图1中A地地处高原,气候高寒;B地地形平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水充足;C地地处平原,纬度较高,为温带季风气候;D地为冲积平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E地气候干旱,年温差及昼夜温差较大;F地地势低洼,降水较多,热量充足;G地为低山丘陵地形,地势起伏较大,水热充足。
3.据特征,分析农业区位优势
主要是根据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从自然条件方面判断分析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图1中,从地形条件看,除G地外,其他特色农业区都分布在地形较为平坦的冲积平原地带,土层深厚、肥沃,水源条件较好;从气候条件看,除A、D、E三地外,其他特色农业区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水热充足;从光照条件看,都具有光照充足的优势,尤其是A、D、E三地。
4.看特色,判断农业主导区位
主要是根据图中显示的区域特色农业的名称,判断分析影响此种农业类型形成的主导因素。图1中A地位于青藏高原,气候高寒,但地处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热量条件相对较好,因此热量为其主导因素;B、C两地耕地类型不同,气候为其主导因素;D、E两地均因有灌溉水源而发展起来,水源为其主导因素;F、G两地均因地形特点而形成,地形为其主导因素。
5.看分布,分析具体影响因素
主要是根据图中分布信息,判断形成原因。如图2中由生产潜力分布示意图可知,影响其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降水,影响甲区域北移的因素是地形。图3中耕地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其影响因素为水源。
1.读我国农业十二五期间“七区二十三带”战略格局图,完成(1)~(2)题。
(1)东北平原主产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
①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 ②光热充足,复种指数高
③耕地后备资源充足 ④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图中各主产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正确的是( )
①黄淮海平原主产区应大力发展水稻种植 ②华南主产区要控制非农业用地规模 ③河套灌区主产区要大力引黄灌溉,扩大灌区面积 ④甘肃新疆主产区要加大农业投入,发展节水农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C (2)D [第(1)题,东北地区地广人稀,纬度较高,热量不足,复种指数低,一年一熟。第(2)题,黄淮海平原主产区因纬度较高,热量较少,不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河套灌区主产区因引黄灌溉水源有限,不适宜扩大灌区面积。]
|
|
|
|
常见统计图的判读
(一)柱状能源结构统计图
柱状图是采用不同高度或长度的柱表示资源多少的图形,它能够直观地表达各能源结构状况。
分析柱状图的一般思路:
1.了解纵、横坐标的含义,出现左、右纵坐标时,更要仔细观察、辨别。
2.思考各内容之间的联系。
3.对柱值的高低进行分析,从而揭示纵坐标内容随横坐标内容的变化趋势。
4.分析原因,提出建议。
如2011年广东高考试题:2007年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发电构成图。
图中横轴表示各类发电所占的比重,总量是100%,从每一个柱形的图例构成中可以读出每种发电类型在某个国家中所占的比重,如西班牙这个国家的发电构成中,热电约占62%,核电约占18%,风电和水电各约占10%,说明西班牙以热电为主。比较三个国家,西班牙的风电比重最大,意大利的热电比重最大,法国的核电比重最大。注意既要进行横向比较,也要进行纵向比较。
(二)曲线(折线)能源结构统计图
常见的曲线图表是动态曲线图表,用来显示和比较能源结构随时间发展变化的情况。这种图一般以横坐标代表时间,纵坐标代表能源结构的动态水平。其分析思路如下:
1.思考横坐标与纵坐标所反映内容之间的关系。
2.对曲线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明确不同阶段各能源结构特点及变化趋势。
3.分析变化原因,作出评价。
如下面的世界能源结构变化图:
图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各能源结构。不同时间各能源所占比重不同。注意各能源所占比重为最高值和最低值的范围(如1989年石油所占比重为40%)。通过不同时间各能源比重的变化,可看出其变化趋势。而图示能源结构比重的变化,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
(三)产业结构统计图
产业结构示意图主要反映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体现了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的变化,一般有柱状图、饼状图和三角坐标图等形式。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比例关系不尽相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也不同。
图1 某市1978年和2010年产业结构变化图
图2 某地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构成图
图3 四地三次产业比重构成图
1.结合不同年份产业构成,判断其变化特点。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第一产业的比重是呈不断下降趋势的;第二产业的比重一般是先上升,达到一定阶段后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都呈上升趋势,前期上升幅度较缓,后期加快。如图1,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
2.结合三次产业构成、从业人员构成、产业比重等判断经济发展水平。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第一、二产业所占比重较高,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发达国家或地区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高,经济发达。如图2,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最大,说明经济发达,应为发达国家或地区;如图3中③地区第一产业比重最大,经济相对发展缓慢,②地区第一产业的比重最小,第二、三产业比重大,经济最为发达。
3.产业结构的变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不同地区主导因素不同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和工业总产值增长图。读图,完成(1)~(3)题。
(1)下列有关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从1980年到2005年的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很快,农业类型发生了很大变化
B.第二产业比重有所上升,且工业结构没有太大变化
C.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约40%,且以金融业为主
D.1990年前各产业结构变化速度较慢,1990年后各产业结构变化速度较快
(2)下列叙述,属于1990年以前该地区工业总产值低且增长缓慢的原因的是( )
①矿产资源贫乏 ②外商投资规模相对较小 ③以劳动力指向型产业为主 ④工业比重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下列符合珠江三角洲地区2000年以后发生的现象是( )
A.该地区就业机会大增,吸引大量民工涌入
B.城市化速度非常快,并出现了大量城乡交错分布的地区
C.工业发展迅速,环境污染进一步加重
D.劳动力指向型工业仍然处于主导地位
(1)A (2)B (3)B [第(1)题,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一产业比重迅速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工业结构逐渐由劳动力指向型向技术指向型、资金指向型转变;第三产业以旅游、商贸、金融等为主,各产业在不同时期变化速度是不同的。第(2)题,外商投资规模小,以低端产业为主是1990年以前该地区工业总产值低且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第(3)题,2000年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已基本进入工业化中期,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加快,环境有所改善。]
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3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3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共4页。
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3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3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
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1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1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