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4.3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教案

    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4.3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教案第1页
    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4.3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教案第2页
    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4.3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教案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教案,共12页。
    新授课教学案例--二氧化硫的性质 一、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核心素养了解SO2的物理性质;认识SO2的化学性质;能够从化合价的角度预测、分析、解释SO2的化学性质。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认识到SO2转化成三氧化硫、 亚硫酸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建立假设、结论与证据之间的关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够根据假设确定实验探究的目的,设计出实验方案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了解SO2的危害与用途; 认识到SO2的过量排放对环境所造成的危害;能够提出减少硫酸型酸雨的措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与绿色化学观念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二、教学重点SO2的化学性质三、实验器材数字化pH传感器,紫色石蕊试液,pH试纸,5%H2O2溶液,,氯化钡溶液等四、教学过程【温故·习新】1.书写下来化学方程式:(对照二氧化碳)SO2+H2O==                         SO2+H2O2==                             SO2+CaO==                         SO2+NaOH==                                   2. 一组酸雨腐蚀建筑物、森林的照片,提出问题:那造成酸雨的元凶是什么呢?                             研讨·拓展主题1   SO2为何会形成酸雨?1)酸雨形成的条件一:SO2的溶解性演示实验】实物展示一个SO2气体的塑料瓶,学生说出其色、味、密度等物理性质。接着,向瓶内加入 少量的水,摇晃,说明SO2的溶解性——易溶于水。2)酸雨形成的条件之二:SO2水溶液的酸性学生实验】在井穴板一口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 试液,另一口放入一片pH试纸来检验,将针筒 中的SO2水溶液各滴入几滴,观察实验现象。讨论结论:SO2为酸性氧化物3)酸雨形成条件之三:SO2的还原性【演示实验pH传感器分别测定刚拆封纯净水的 pHCO2饱和水溶液的pH最近下的雨pH6.75.64.8演示实验】将刚刚研究SO2溶解性的塑料瓶中的 SO2水溶液倒入烧杯中,插入pH传感器,向其中逐滴 滴加5%H2O2溶液,观察pH变化。讨论结论:SO2具有还原性,SO2+H2O2== H2SO44)如何防治硫酸型酸雨:学生讨论:SO2的产生途径、如何防治硫酸型酸雨的产生主题2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演示实验】在钟罩中预先放有新鲜的红花、绿叶、果皮(青香蕉 )等各少许,用燃烧匙进行硫的燃烧实验。【资料卡片】二氧化硫是食物的化妆品,目前食品不合格多半因为 SO2。二氧化硫遇水会形成亚硫酸,而亚硫酸及其盐可引起人们支气管痉挛 ,并会在人体内转化成致癌物质亚硝胺。如果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长期食用这类食品,对人体的肝、肾脏等有严重损害,并有致癌作用。结论 :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但不能用于食品。同时SO2是与某些有机色素化合生成无色的不稳定的化合物,加热或久置分解而恢复原来的颜色 ,所以SO2的漂白性不稳定各种漂白物质的分类物质漂白机理反应本质特点SO2化合反应化学反应不稳定、可逆Cl2Na2O2HClOO3H2O2氧化反应化学反应稳定、不可逆活性炭吸附作用物理变化不稳定主题3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探索论证】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吗?可设计哪些 方案 ?如何选择试剂?【交流讨论】核心关键:选择合适的氧化剂,发生现象明显的氧化还原反应,如颜色变化等。 方案 1:二氧化硫能否使 KMnO4溶液褪色 方案 2:二氧化硫能否使氯水、溴水溶液褪色。 方案 3:二氧化硫能否使 FeCl3溶液褪色,并可加入BaCl2溶液进一步检验 方案4:二氧化硫水溶液,滴加氯化钡溶液,再滴加过氧化氢溶液,振 讨论结论:S元素化合价进行分析。 +4价硫处于硫元素的中间价态,既可升高又可降低。2SO2 +O22SO3 【反馈·提炼】1.如何鉴别CO2 SO2.如何验证CO2气体是否含SO2?2.如何验证SO2气体中是否含CO 2? 3.如何除去CO 2中的SO2 ?      五、复习反思(复习过程、学生情况、自我评价)  复习课教学案例--“高三盐类水解 一、复习目标江苏省高考化学考试说明江苏省高中化学教学要求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能说明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原因,认识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认识盐类水解的原理,归纳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能举例说明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二、复习重点盐类水解的原理三、实验器材数字化pH传感器,氯化铁溶液,氧化镁,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酚酞溶液等四、复习过程【温故·习新】习题:判断下列说法正确是                 2013年江苏8B明矾溶于水产生Al(OH)3胶体:Al3+3H2O=== Al(OH)3↓+3H2012年江苏5A.明矾能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2012年江苏72016年江苏7B溶液加热后,溶液的pH减小问题:要除去氯化镁溶液中混有的氯化铁杂质,可以选择的试剂       氢氧化钠  氨水   氧化镁    碳酸镁。为什么选择这样的试剂?过程中会发生哪些变化?(怎么知道反应已经发生?)【研讨·拓展】主题1  盐类水解实质 实验演示:1.教师用数字化pH传感器演示氯化铁溶液滴加氧化镁,不断搅拌,溶液中出现的现象,溶液pH变化情况。2.如何证明碳酸钠溶液水解呈碱性是由于CO水解而产生的?选择合适药品进行实验碳酸钠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再滴加氯化钡溶液。结论:         主题2  哪些因素影响盐类水解?[实验探究]2.比较0.1molL1碳酸钠溶液和0.1molL1碳酸氢钠溶液的pH值大小有哪些方法?选择合适药品进行实验[讨论探究]1.你能否利用化学平衡常数来解释同浓度Na2CO3溶液与NaHCO3溶液的pH值差异?已知H2CO3的电离常数:K1=4.4×10-7 K2=4.7×10-11(参照选修4课本第58页科学视野)CO32H2OHCO3OHK1=c(HCO3)c(OH)c(CO32)=c(HCO3) c(OH) c(H)c(CO32) c(H)=KwK2=1.0×10-144.7×10-11=2.13×10-4HCO3H2OH2CO3OHK2==c(H2CO3) c(OH)c (HCO3)=c(H2CO3)c(OH)c(H)c(HCO3)c(H)=KwK1=1.0×10-144.4×10-7=2.23×10-8K1K2Na2CO3溶液水解程度大于NaHCO3溶液程度,所以同浓度Na2CO3溶液pH值大于NaHCO3溶液的pH值。2.你能否用平衡常数解释加水稀释,盐溶液水解程度加大?以碳酸钠为例。CO32H2OHCO3OHK=c(HCO3)c(OH)c(CO32)如果加水稀释2浓度都为原来的一半此时浓度商Q=12c(HCO3)×12c(OH)÷12c(CO32)=12KQK平衡向着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加水稀释碳酸钠溶液水解程度加大。[师生总结]影响盐类水解因素思维导图.主题3 哪些应用与盐类水解相关? [学生实验]2ml氯化铁溶液中滴入碳酸钠溶液,观察发生的实验现象;向2ml碳酸钠溶液中滴入氯化铁溶液,观察发生的实验现象,对实验现象作出解释。[分组讨论]你现在能不能说出必修课本中附录: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中“—”含义? [解决问题]制备FeCO3时,选用的加料方式是       (填字母),原因是      aFeSO4溶液与Na2CO3溶液同时加入到反应容器中bFeSO4溶液缓慢加入到盛有Na2CO3溶液的反应容器中cNa2CO3溶液缓慢加入到盛有FeSO4溶液的反应容器中 [师生总结]盐类水解应用思维导图 盐类水解应用判断关键在于两点:是否存在盐的水解是不是弱盐);是促进水解还是抑制水解。【反馈·提炼】1.下列用途(现象)对应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A.明矾用于净水:              Al33H2OAl(OH)3(胶体)3HB.次氯酸钠溶液具有漂白性:    ClOH2OHClOOHC.碳酸钠溶液滴入酚酞变红:    COH2OHCOOHD.硫化钠溶液具有臭味:      S22H2O===H2S↑2OH2. 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O32H2OHCO3O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加水稀释,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都减小 B.通入CO2,溶液pH减小C加入NaOH固体,减小         D.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3. 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   )A.纯碱溶液去油污                       B.碳酸钠晶体放置时间长了质量减少C.加热氯化铁溶液颜色变深               D无水AlCl3瓶盖打开有白雾4. 工业上制备纯净的氯化锌时,将含杂质的氯化锌溶于过量的盐酸中,为了除去杂质需要调节溶液的pH4,应加入的试剂是                                       A.氢氧化钠         B.氨水            C.氧化锌          D.氯化锌5.判断下列叙述中是否与盐类的水解有关               明矾和FeCl3可作净水剂                                                实验室配制CuCl2溶液时,应先把它溶在较浓的盐酸中,然后加水稀释        实验室盛放Na2CO3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橡皮塞,而不用玻璃塞                  由加热MgC12·6H2O晶体制备无水MgC12时,必须在氯化氢气流中加热        长期使用硫酸铵,土壤酸性增强;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               五、复习反思(复习过程、学生情况、自我评价)   讲评课教学案例--2018南通高三三模试卷讲评 一、讲评目标1.纠正学生对某些知识点的错误认识和理解,消除学生的难点、疑点、盲点。2.进一步熟悉答题规律,规范解题、熟练技巧。3.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二、讲评重点离子浓度大小判断、方程式书写、解题技巧三、技术应用多媒体设备与课件四、讲评过程【温故·习新】15分钟左右)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错误率较高的典型试题,让学生完成点评,询问、解答典型错误1(省略)典型错误2(省略) 研讨·拓展20分钟左右)专题1离子浓度大小判断【交流讨论】让正确的学生讲评解题过程与方法,让产生错误的学生讲解错误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师生总结规律1关于对数坐标坐标类型含义变化规律pH=lgc(H+)氢离子浓度的常用对数负值pH变大,c(H+)越来越小,溶液的碱性越来越大pAg=lgc(Ag+)离子浓度的常用对数负值pAg变大,c(Ag+)越来越小,生成物与反应物离子浓度比的常用对数变大,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程度越大稀释时,变化后与变化前体积比的常用对数变大,稀释程度越大AG=lg氢离子氧根离子浓度比的常用对数AG变大,酸性程度越大非对数关系式描绘出来的曲线可能是非线性的,不直观,而取对数后就成为线性关系,就相当清晰。分析对数坐标表示的曲线,只要注意对数坐标对应的变化规律就可以了。规律2离子浓度大小关系分析判断的基本解题框架是:步骤一步骤二专题2表格与图像【交流讨论】对照本次三模试卷,联系平时状况,反思总结表格与图像试题的解题技巧。师生总结1.表格题步骤具体方法一审要明确行标题、列标题和数据标题的含义;分析各行各列的数据变化,最大值、最小值和平衡点二找把表格转变成文字,经联想找出所要考的知识;分析各行各列的数据变化,最大值、最小值和平衡点的原因三定答结合概念和原理答题,把表格内容转变成文字,要表达准确,书写要工整、条理要清楚。2.坐标图题主题3审题与答题【交流讨论】每个人针对参考答案反思自己解题过程,探讨争分空间师生总结三模过后基本功已经定型,在高考中拿到最高的分数这需要完美审题答题策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审题时的具体策略总结如下:     题时的具体策略总结如下:【反馈·提炼】10分钟左右)1.已知NaHC2O4溶液的pH < 7。常温下,向pH=8.4Na2C2O4溶液中滴加0.1molL1HCl溶液,溶液pHpOH[pOH=lgc(O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各点所示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Aa点:c(H+)+c(HC2O4)+2c(H2C2O4)=c(OH)Bb点:c(Cl)>c(H2C2O4)+c(HC2O4)+c(C2O42)Cc点:c(Na+)=c(HC2O4)+ c(C2O42)+c(Cl)Dd点:c(OH)+ c(Cl)c(H+)+2c(H2C2O4) 2.  若用AG表示溶液的酸度,其表达式为:AG=lg。室温下,实验室里用0.1 molL1的盐酸溶液滴定10 mL 0.1 molL1 MOH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滴定过程可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B.若B点加入的盐酸溶液体积为5 mL,所得溶液中:c(M+) + 2c(H+) = c(MOH) + 2c(OH)C.滴定过程中从A点到D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BCDDC点时加入盐酸溶液的体积等于10 mL
    3.在三个容积均为1L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起始时按表中相应的量加入物质,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3CO(g)+3H2(g)(CH3)2O(g)+CO2(g)(不发生其他反应) 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加下图所示。容器起始物质的量/mol平衡转化率COH2(CH3)2OCO2CO0.30.30050%0.30.300.1 000.20.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H<0图中压强p1>p2B.达到平衡时,容器CO的平衡转化率大于50%C.达到平衡时,容器与容器的总压强之比小于45D.达到平衡时,容器n[(CH3)2O]是容器中的2 五、讲评反思(讲评过程、学生情况、自我评价)   

    相关教案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三节 化学键一等奖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三节 化学键一等奖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多媒体展示,思考与交流,学生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一课时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方式,课前准备,教学过程,随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演示实验,科学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