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精创】1.2.1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教学设计(2)-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Word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71764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精创】1.2.1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教学设计(2)-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Word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71764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二单元 物质的化学计量一等奖教学设计
展开本节内容主要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和摩尔质量。这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物质的量这个词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难以理解。容易和物质的质量混淆起来。教材首先从为什么学习这个物理量引入,指出在研究物质转化过程中需要关注物质间的定量关系,使学生意识“物质的量”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桥梁,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意义。然后讲解了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物质的量与物质的微粒数之间的关系。摩尔质量教材中从一些实际物质的数据分析出发,总结出摩尔质量和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的区别与联系,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的视角对物质进行计量。
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通过物质的量这一联系微观粒子与宏观质量的物理量的学习,引导学生以化学的眼光、从微观的角度地认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认识到宏观和微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
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够基于物质的量研究物质的组成及其变化。并通过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4、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认识化学反应中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5、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1.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2.摩尔质量及其与物质的量的关系
学生预习教材第9-12页,多媒体课件,学案
引入新课
化学家在研究物质转化的过程中,除了关注反应物的选择、反应条件的控制等问题外,还要探索反应过程中物质间的定量关系。物质都是由原子、分子、离子等微粒构成的,化学反应是物质所含微粒的重新组合。为了在物质及其变化的定量研究中,建立起物质的微粒与可观察的物理量之间的联系,人们在1971年第14届国际计量大会上确定增加一个基本的物理量—物质的量。
学生阅读教材第7-12页内容,并完成“学以致用”。
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个碳原子的质量非常小。科学研究发现,一个碳原子的质量约为1.993×10-23g。请通过计算得出12g金刚石中大约含有多少个碳原子?
板书:一、物质的量
讲解: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基本物理量之一。
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和微观粒子的集合体。
符号: n
单位:摩尔 (简称摩 符号 ml)
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12C中所含的原子数。
符号:NA NA ≈ 6.02 ×1023 ml-1
讲解:1ml某种微粒集合体中所含量微粒数与0.012Kg12C中所含的原子数相同,约为 6.02 ×1023
思考: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A)和微粒数(N)有什么关系?
板书: 3、公式:N=n·NA
深度理解:
1.物质的量表示物质所含微粒的多少,这四个字是一个整体,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2.物质的量是以微观粒子为计量的对象,包括分子、原子、离子、中子、质子等单一粒子,也可以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3.物质的量不能用来描述宏观物质。
4.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微粒的种类,可以是分数、小数、整数
5.“物质的量”是用来表示微粒集体的物理量,“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课堂练习:第10页“学以致用”
学生交流讨论
思考:1ml分子、原子、离子、电子、中子等微粒的数目相同,1ml的物质的质量相同?为什么?
讲解:由于不同的微粒质量一般不相同,所以1ml的不同物质的质量往往也不相同。例如:
1ml铁的质量为56g
1ml硫酸分子的质量为98g
1mlNa+的质量为23g
1mlCl-的质量为35.5g
板书:二、摩尔质量
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称为该物质的摩尔质量。
符号:M
单位:g/ml 或 g▪ml-1
思考:观察上述数据,物质的摩尔质量与物质的相对原子(或分子)质量有什么关系?
当质量的单位为克时,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提问:物质的质量(m)、摩尔质量(M)和物质的量(n)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公式:m = n▪M
讲解:教材第11页“例1”
课堂练习:(PPT)教材第11页“学以致用”习题
(1)9.8克的硫酸的物质的量
(2)5.3克的碳酸钠的物质的量
(3)0.25mlCaCO3的质量
(4)2.0mlH2O的质量
提问:化学方程式表示哪些意义?
讲解:化学方程式表示了一定条件下的化学变化,还可以表示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分子个数关系、质量关系,也能表示各物质间的物质的量的关系。例如:2H2 + O2 == 2H2O表示2ml的氢气和1ml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ml的水。
课堂练习:教材第12页“交流与讨论”
课堂小结:
(1)物质的量是物质的质量和微粒数目之间计算的桥梁,已知物质的质量求其微粒数目或已知物质的微粒数目求其质量都是先转换成物质的量,再计算微粒数目或质量。
(2)在计算过程中,要正确使用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的单位。
(3)思维导图:
课堂检测: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物质的量是衡量物质数量的基本物理量( )
(2)摩尔是用来描述微观粒子的物理量( )
(3)摩尔质量实际上就是相对原子质量( )
(4)两种不同粒子的摩尔质量一定不同( )
(5)1 ml氧中含有6.02×1023个氧原子( )
(6)1 m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 )
(7)硫酸根离子的摩尔质量是96 g·ml-1( )
(8)3 ml OH-的质量是51 g( )
(9)49 g硫酸中含有1 ml氢原子( )
(10)0.5 ml水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A( )
2.比较1 ml氧气和1 ml一氧化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相同 B.分子总数相同
C.原子总数不同 D.氧原子总数相同
3.已知硫酸中含有3.01×1023个氧原子,硫酸的物质的量是( )
A.0.500 ml B.1.00 ml
C.0.250 ml D.0.125 ml
ml。
4.已知0.25 ml甲烷中所含原子数为a,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
A.eq \f(a,5) ml-1 B.4a ml-1
C.a ml-1 D.eq \f(4,5)a ml-1
5.20 g A物质和14 g B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 g C物质、3.6 g D物质和0.2 ml E物质,则E物质的摩尔质量为( )
A.100 g·ml-1 B.108 g·ml-1
C.55 g·ml-1 D.96 g·ml-1
答案:
1、 (1)× (2)× (3)× (4)× (5)× (6)× (7)√ (8)√ (9)√ (10)√
2、B 3、D 4、D 5、B
本节课重点计了“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及其两者的关系。物质的量是化学的计算工具,但对于物质的量学生开始较难理解,需加强学生此部分知识的强化训练。
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单元 物质的化学计量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单元 物质的化学计量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生活动,课上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第二单元 物质的化学计量教案: 这是一份化学第二单元 物质的化学计量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生活动,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必修 第一册专题2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第二单元 溶液组成的定量研究优质教案: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一册专题2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第二单元 溶液组成的定量研究优质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物质的量溶液的配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