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创新教学案:第十二讲 城市与城市化素能特训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71768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创新教学案:第十二讲 城市与城市化素能特训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71768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创新教学案:第十二讲 城市与城市化素能特训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71768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创新教学案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创新教学案:第十二讲 城市与城市化素能特训
展开素能特训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19·河北唐山一模)下表是世界某大城市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其中0~5 km为核心区,5~15 km为内城区,15~25 km为外城区,25~35 km为边缘区,35 km以外为郊区。结合表中数据(相对值),完成1~2题。
1.与边缘区相比,该城市核心区( )
A.建筑物密度较小 B.植被覆盖率更高
C.第二产业产值高 D.地表径流汇集快
答案 D
解析 读表可知,核心区地表硬化度高,商业密度大,道路密度大,属于中心商务区所在地区,建筑物密度大,植被覆盖率低,以第三产业为主,地表径流汇集快。
2.该城市距市中心15~20 km区域内的建筑可能为( )
A.居民住宅 B.大型医院
C.公共景观 D.工业仓储
答案 C
解析 读表可知,在距离市中心15~20 km之间,地表硬化度低、没有常住人口,没有商业活动,说明该地为公共景观。
(2019·博雅闻道—衡水金卷联合质量测评)城市常住人口不等同于户籍人口。下图为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比较图。据此完成3~5题。
3.导致两类城镇化率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
A.城市用地规模的不断扩大
B.进城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
C.城市商品房价格的不断上涨
D.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缩小
答案 B
解析 受人口迁移的影响,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导致城市常住人口多于户籍人口,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大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故B项正确。
4.缩小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将有益于( )
A.抑制城市房价上涨
B.增加城市居民的就业机会
C.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
D.提高更多人口的公共服务待遇
答案 D
解析 缩小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必须让更多的进城务工人员取得所在地户籍,这有利于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公共服务待遇,故D项正确。
5.自2014年开始,两类城镇化率差异呈减小趋势,其原因可能是( )
A.回乡再就业等政策实施 B.城镇内就业机会减少
C.农村耕地增多 D.户籍管理趋严
答案 A
解析 两类城镇化率差异缩小,有两个基本原因,一是进城务工人员回乡,二是所在城市放宽落户政策。受回乡再就业等政策实施的影响,部分务工人员返回家乡,造成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降低,缩小了两类城镇化率差异,故A项正确。
(2019·吉林市第三次调研)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城市空中连廊(也被称为人行天桥系统)已成为世界各地许多城市的重要功能之一。下图为深圳福田区某城市功能区局部空中连廊景观图。据此完成6~8题。
6.图中的空中连廊所在的功能区最可能是( )
A.住宅区 B.工业区 C.商业区 D.文化区
答案 C
解析 空中连廊方便行人出行,一般建在人流多的商业区,C项正确。
7.深圳建设空中连廊系统的主要目的是( )
A.改变城市功能分区 B.充分利用城市空间
C.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D.解决城市交通拥堵
答案 B
解析 空中连廊系统不能改变城市功能区,不会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也不可能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它只能是充分利用城市空间,可缓解交通拥堵。
8.与在路面行走相比,空中连廊最突出优点是( )
A.省时 B.安全 C.方便 D.舒适
答案 B
解析 空中连廊为人行天桥系统,专为行人设计建设,将人车分离,对于行人来说最为安全。
(2019·四川遂宁一诊)2018年9月28日,位于北京二环路附近的官园批发市场永久闭市,标志着西城区多家区域性批发市场全部关闭。关闭官园等批发市场是按照北京市总体规划,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具体要求。下图为北京市主要道路和西城区部分批发市场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
9.关闭官园等批发市场的主要目的是( )
A.缓解城市人口和交通压力
B.提高城市土地产出效率
C.减轻城市大气和水体污染
D.完善和提高城市服务职能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信息“关闭官园等批发市场是按照北京市总体规划,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具体要求”可知,关闭官园等批发市场主要是为了疏解非首都功能,有利于缓解城市人口和交通压力,故A项正确。
10.官园等批发市场关闭后,在其附近应增设( )
A.大型商场 B.社区医院
C.小商品超市 D.中小学校
答案 C
解析 读图可知,官园等批发市场位于城市中心附近,地价较高,宜发展商业,可布局小商品超市,C项正确;大型商场占地面积大,应选择在地价较低的地区,排除A项;社区医院分布在居民区,排除B项;中小学校占地面积较大,应远离商业区,排除D项。
11.未来,官园等批发市场所在地最可能成为( )
A.高档住宅区 B.交通枢纽
C.高技术工业区 D.金融服务区
答案 D
解析 官园等批发市场所在地地价较高,宜发展高级服务业,故D项正确。
二、综合题(共56分)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
城市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由自然生态环境和城市化过程所决定。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存在本地物种多样性降低、外来物种多样性增加等一系列问题。一般认为,城市中不同功能区之间用地类型、性质、面积等存在差异,造成城市生态景观呈现破碎化,而植物和动物的生态活动范围也存在差异,从而出现了城市植物多样性远大于动物多样性的特征。研究发现,在城市土地利用转变较为剧烈的近郊区,其生物多样性不仅高于城市中心区域,而且显著大于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物种种类数量统计图。
(1)分析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内部本地物种多样性降低的原因。(10分)
(2)解释城市中植物多样性远大于动物多样性的原因。(10分)
(3)推测城市近郊区生物多样性较高的原因。(8分)
答案 (1)城市化过程中,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加,局地气候(光照、气温、湿度、空气质量等)、土壤等环境改变,本地物种无法适应生存;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追求美学观赏性(统一标准绿化等),造成本地物种减少;城市建设以及引进外来物种,侵占本地物种生存空间。
(2)城市生态景观呈现破碎化;植物的生态活动范围较窄,在破碎的生态环境中生存能力强;动物的生态活动范围大,破碎化的生态景观阻隔其活动,其生存需求难以满足;城市建设过程中,人为引进外来物种以植物为主。
(3)受城市和自然环境双重影响,近郊区的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更加多样,为生物提供了多样的生存环境,外来物种和本地物种并存现象明显(外来物种与本地物种种类均较多)。
解析 第(1)题,在城市化过程中,由于建筑、生产生活等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加,局地气候等自然环境改变,本地物种无法适应生存;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追求统一,造成本地物种减少;城市建设以及引进外来物种,侵占本地物种生存空间。第(2)题,城市中植物多样性远大于动物多样性,一方面与动植物本身特性有关,如城市生态景观呈现破碎化;植物的生态活动范围较窄,在破碎的生态环境中生存能力强;动物的生态活动范围大,破碎化的生态景观阻隔其活动,其生存需求难以满足;另一方面,城市建设过程中,人为引进外来物种以植物为主。第(3)题,城市近郊区生物多样性较高,源于近郊区土地利用类型多样,且外来物种和本地物种并存现象明显,该位置受城市和自然环境双重影响。
13.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总人口72万,其中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周边的卫星城。城市土地利用与地铁交通系统有紧密联系。50%以上的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1)描述该城市空间形态的特点。(6分)
(2)分析把卫星城建设成为城市分中心的原因。(8分)
(3)该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在各城市的中心区,与社区市民广场相连,广场周边被商店、学校及社区基础设施环绕,居住区分布在距离车站600米范围内,车站周围形成高密度住宅区,这样的功能区一般称作混合区。请对这种土地利用方式作出评价。(6分)
(4)图中卫星城③是以高新技术著称的西斯塔科学城,科学园区有750家公司,就业人口中移民占50%,主要来自欧盟、美国和以色列,通信、交通设施完善。请说明该城高科技产业的布局条件。(8分)
答案 (1)特点:围绕市中心区、沿轨道交通线,形成放射状多中心(核心)城市空间形态。
(2)卫星城分担中心城市的职能,缓解中心城市人口、产业高度集中带来的城市环境问题;卫星城也起到城市中心区向外辐射的枢纽和经济增长点的作用。
(3)土地利用集约高效;方便人们乘坐轨道交通出行;同时方便购物,减少人们出行次数,节约时间。
(4)条件:临近大学城,科技人才多;靠近国际机场,交通方便;环境优美舒适;通讯信息联系便捷。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卫星城均分布在斯德哥尔摩市的主要交通线沿线,城市空间形态呈多核心模式,围绕中心城区呈放射状分布。第(2)题,把卫星城作为城市分中心,有利于减轻城市压力,解决城市化问题。第(3)题,土地利用方式的评价主要从居住区与交通车站的距离来看,居住区分布在距离车站600米范围内,车站周围形成高密度住宅区,方便人们乘坐轨道交通,而轨道交通车站设在中心区且靠近商店、学校等方便购物、上学,减少了出行次数,节约时间。第(4)题,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条件主要从交通、科技、人才等方面考虑。从交通来看,靠近飞机场及轨道交通,交通条件优越。从科技人才来看,靠近大学城,科技人才多,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布局。周边绿地分布广,环境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