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创新教学案:第十二讲第41课时城市区位与城市等级体系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71768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创新教学案:第十二讲第41课时城市区位与城市等级体系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71768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创新教学案:第十二讲第41课时城市区位与城市等级体系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71768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创新教学案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创新教学案:第十二讲第41课时城市区位与城市等级体系
展开第41课时 城市区位与城市等级体系 1.城市区位(1)城市多分布于平原地区(地形类型)。(2)甲省城市分布的特点是东多西少,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3)乙、丙两省中,城市数量较多的是丙省,主要原因是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经济发达。(4)城市多沿河分布,主要因素是河流具有供水功能和航运功能。图中城市中,位于河流交汇处的有武汉、重庆、宜宾等。上海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位于河流入海口。(5)图中城市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有郑州、宝鸡。(6)图中城市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政治因素起主导作用的有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安阳、合肥等。(7)攀枝花市形成的主要因素是矿产资源(铁矿)丰富,宜昌发展的有利条件是靠近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2.城市等级体系(1)图中城市包括三级城市,等级最高的是上海。(2)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少,服务范围越大,服务种类越多;城市等级越低,数量越多,服务范围越小,服务种类越少。考点 城市区位与城市等级 2017年11月16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方案提出要大力推进银川都市圈建设。下图是银川都市圈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银川都市圈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 B.水源C.政策 D.地形(2)图示区域城镇的特征有( )A.银川市提供的服务种类最多B.该区域包含四个城市等级C.吴忠市的服务范围最大D.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多(3)提升银川都市圈的辐射带动能力,应优先发展( )A.高新技术产业B.旅游业C.交通等基础设施D.重化工业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银川都市圈沿黄河分布;据图例可知,图示区域包括自治区首府、地级市、县及县级市三个等级。银川都市圈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黄河为城市的形成提供了水源;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少,服务范围越大,服务种类越多;银川都市圈经济发展水平低,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答案 (1)B (2)A (3)C 1.城市区位2.影响城市等级变化的因素(2019·广西柳州1月模拟)下图为我国某特大城市20世纪60年代城市用地形态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当时形成该城市用地形态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人口答案 A解析 同一城市气候差异小,排除B项;读图可知,部分城市片区沿河流分布,部分城市片区沿公路分布,排除C项;人口基本不影响城市用地形态,排除D项;该城市地处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为重庆,是我国著名的“山城”,城市用地形态分布受地形影响显著,故A项正确。2.此后近60年,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历程最有可能是( )A.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B.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D.逐渐集聚,并形成单一核心答案 C解析 读图可知,该城市空间形态是团块状。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是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故C项正确。3.图示区域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是( )A.蜀 B.蓉 C.巴 D.渝答案 D解析 该城市位于长江和嘉陵江的交汇处,为重庆。重庆的简称是渝,故D项正确。城市类综合题1.城市区位自然条件地处平原,地形平坦;气候温和;临近河流,水源充足,河运便捷;地处沿海,海运便利社会经济条件邻近公路、铁路(为公路、铁路枢纽),交通便利;经济发展水平高(农业发达);开发历史早,矿产资源开发;政府的大力支持 2.城市化问题 3.解决城市化问题的途径加强城市规划与管理;治理污染,改善城市环境;重视城市绿化,保护城市水域;加强城市交通建设;改善居住条件;加强卫星城镇和城市新区建设,减轻中心城区的压力;因地制宜发展城市产业等。(2020·河北邢台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吐鲁番市位于新疆中东部吐鲁番盆地,四面群山环抱,中部有著名的火焰山,由于气候干旱炎热,人称“火洲”。吐鲁番市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自古以来就是区域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是我国中、东部地区连接新疆、中亚地区及南北疆的交通枢纽。随着吐鲁番市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在老城区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城市组团,城市空间形态呈现跳跃式组团发展特征。下图为吐鲁番市河流水系图。(1)分析吐鲁番市早期形成发展的有利条件。(2)指出吐鲁番市发展经济的制约因素,并提出合理的缓解措施。(3)说明吐鲁番市呈组团分布的原因。答案 (1)地处新疆中东部,承东启西,地理位置优越;有河流流经,取水便利;位于古丝绸之路上,是我国新疆重要的交通枢纽。(2)制约因素:水资源短缺。合理措施:增强企业和居民的节水意识,减少水资源浪费;控制城市人口规模,节约城市用水量;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并实施工业废水的重复利用;实施生产生活废水达标排放,防止水资源污染。(3)吐鲁番市发展依赖于天山冰雪融水,呈组团状分布可以更加靠近水源地;吐鲁番市呈组团状分布,有利于城市通风,适应干旱炎热的气候。解析 第(1)题,吐鲁番市位于新疆中东部吐鲁番盆地,四面群山环抱,承东启西,地理位置优越;有河流流经,取水便利;吐鲁番市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自古以来就是区域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是我国中、东部地区连接新疆、中亚地区及南北疆的交通枢纽。第(2)题,中部有著名的火焰山,由于气候干旱炎热,人称“火洲”,水资源短缺是制约吐鲁番市发展经济的主要因素。合理措施可从开源、节流的角度去说明。从节水角度考虑,增强企业和居民的节水意识,减少水资源浪费;控制城市人口规模,节约城市用水量;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减少水资源消耗。从开源角度考虑,可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实施工业废水的重复利用;实施生产生活废水达标排放,防止水资源污染。第(3)题,吐鲁番市位于西北地区的新疆中东部吐鲁番盆地,气候干旱,发展依赖于天山冰雪融水,城市依水而建,呈组团状分布可以更加靠近水源地;吐鲁番气候火热,呈组团状分布,有利于城市通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适应干旱炎热的气候。一、选择题(2019·陕西一模)阿姆斯特丹是一座临海临河的城市,为了克服城市扩建中的不利自然条件,当地不断开挖运河;至16~18世纪,随着海上贸易通道的开辟,阿姆斯特丹运河体系和城市扩张进入黄金发展时期;在此之后,该城市不断发展并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城市空间结构和运河体系。下图为阿姆斯特丹城市空间结构图。读图完成1~3题。1.阿姆斯特丹在扩建初期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可能是( )A.地势起伏较大 B.人口迁移量大C.沼泽湿地广布 D.水源不足答案 C解析 阿姆斯特丹位于荷兰,为临海临河城市,地势低平,A项错误;人口迁移不属于自然条件,B项错误;地势低,沼泽湿地广布,影响城市建设,C项正确;阿姆斯特丹临海临河,水源丰富,D项错误。2.16~18世纪,促使阿姆斯特丹城市扩张进入黄金发展期的根本原因是( )A.大规模移民迁入 B.地理位置优势C.运河体系不断完善 D.政策优势答案 B解析 由材料可知,阿姆斯特丹为临河临海城市,随着海上贸易通道的开辟,城市扩张进入黄金发展时期,所以其发展的根本原因为地理位置优势,故B项正确。3.影响早期阿姆斯特丹城市内部道路格局特点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A.文化传统 B.运河发展C.宗教信仰 D.经济因素答案 B解析 早期发展过程中其道路走向主要是与运河走向垂直,从而方便人们出行,所以影响城市内部道路格局特点的主要因素为运河,B项正确。法国的人口、生产、服务活动高度集聚于巴黎。20世纪60年代,法国选择了若干边缘城市集聚区建立“平衡城市”,阻滞人口和产业向巴黎集中,以消除巴黎与其他地区之间发展的高度不平衡问题。读法国“平衡城市”影响范围示意图,回答4~6题。4.法国人口高度集聚于巴黎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资源 C.交通 D.政治答案 D解析 巴黎是法国的首都,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以及经济发达程度较高,因此吸引大量的人口迁入。5.法国建立“平衡城市”的主要目的是维持边缘城市集聚区的( )A.服务门槛 B.服务种类C.服务等级 D.服务范围答案 D解析 20世纪60年代,法国选择了若干边缘城市集聚区建立“平衡城市”,主要是为了维持边缘城市集聚区的服务范围,提高城市的服务功能,从而能够阻滞人口和产业向巴黎集中,以消除巴黎与其他地区之间发展的高度不平衡问题。6.“平衡城市”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优化法国城市的( )A.空间结构 B.规模结构C.产业协作 D.城市化进程答案 C解析 “平衡城市”规划可以将一些产业转移到边缘地区,从而可以优化法国城市的产业协作。二、综合题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荆州,历史名城。在元世祖忽必烈之前,荆州一直为长江中游的中心城市。在此之后其长江中游中心城市的地位让位给湖广行省的治所——武昌。荆州对外水运中心位置不断变化,楚建郢都时,在今江陵城下,后移至荆州,唐、宋之际,码头转移到沙头市(今沙市)。明朝后期,黄汴撰写的《天下水陆路程》记载了北京至贵州、云南二省的道路:“自荆州府渡大江、六十里,方至对岸公安县;由汉口渡江,仅七里,即至对岸武昌府。”材料二 下图为江陵、荆州、沙市及武汉位置图。(1)分析荆州在元世祖忽必烈之前成为长江中游中心城市的主要原因,并简析其之后衰落的原因。(2)汉江、长江在武汉市区交汇,且市区、郊区湖泊众多,简要分析这些河湖湿地对武汉创建宜居城市的影响。答案 (1)成为中心城市的原因: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并且地处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农业发展条件优越,成为农业发展中心;紧邻长江干流,交通便利。衰落原因:荆州江面过宽,渡江交通条件差;元代后荆州行政中心地位改变。(2)汉江、长江在武汉市区交汇,洪水季节容易造成洪涝灾害;湖泊对洪水具有调节作用;河湖湿地可以减轻城市热岛效应。解析 第(1)题,成为中心城市的原因从影响城市区位因素气候、地形、河流提供水源与水运等方面分析作答。衰落原因与荆州江面过宽、渡江交通条件差、元代后荆州行政中心地位的改变有关。第(2)题,河湖湿地对武汉创建宜居城市的影响有洪水季节容易造成洪涝灾害;湖泊对洪水具有调节作用;河湖湿地可以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等。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