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创新教学案:第十九讲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素能特训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71769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创新教学案:第十九讲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素能特训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71769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创新教学案:第十九讲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素能特训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71769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创新教学案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创新教学案:第十九讲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素能特训
展开素能特训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2019·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联考)太阳能光热电站目前最为流行的有塔式(图一)和槽式(图二)两种。据此完成1~3题。1.市场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A.东北平原 B.黄土高原C.柴达木盆地 D.长江三角洲答案 D解析 四个地形区中电力需求量最大的地区是长江三角洲。2.槽式与塔式比较,槽式主要特点是( )①可集中布置也可进行分块布置 ②误伤途经飞鸟 ③反光镜角度调整技术要求高 ④投资成本低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答案 D解析 槽式光热电站对地形要求低,平地可集中布局,规模可大可小,地形有起伏地区可分散布局,技术要求低,投资少。塔式光热电站要求地形平坦,集中布局,反光镜要把光线集中到高塔的锅炉处,技术要求高,且会误伤途经的飞鸟。3.太阳能发电与风能发电相比,太阳能发电最大的不同点是( )A.受季节影响 B.受天气影响C.受地理分布影响 D.受昼夜交替影响答案 D解析 太阳能发电与风能发电相比,共同点是受季节、天气、地理分布影响。不同点是太阳能发电受昼夜交替影响。冰川融水带着泥土通过贝拉库勒河注入太平洋,在出海口遇到太平洋地热温泉,像沸水一样翻滚。百万年后,在海底形成了约40英亩细如雾、柔似棉的冰川泥,是加拿大独有的美容护肤品原料。每年只有3个月开采期,专业人员必须乘坐直升机到达采集地点,敲开冰层,潜水作业;将采集的泥土,密封在专业器皿里,海运到加拿大南方的工厂进入一个高科技的生化加工过程。目前,只有3家企业获得了限量开采权。读图,完成4~6题。4.推测冰川泥的开采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答案 D解析 “每年只有3个月开采期,专业人员必须乘坐直升机到达采集地点,敲开冰层,潜水作业”,这说明冰川泥开采季节是冬季。5.制定限量开采冰川泥政策的主要出发点是( )A.资源储量有限 B.保持价格优势C.保护海洋环境 D.市场需求量小答案 A解析 “百万年后,在海底形成了约40英亩细如雾、柔似棉的冰川泥,是加拿大独有的美容护肤品原料”,这说明冰川泥是不可再生资源、储量有限,而且仅加拿大独有。6.冰川泥不在当地加工,主要是因为当地( )A.交通不便 B.劳动力不足C.气候寒冷 D.技术水平低答案 D解析 冰川泥加工是高科技的生化加工过程,生产量很小,因此,运到南方加工最可能是技术原因。(2019·浙江嘉兴测试)梯级开发是一种常见的河流水利资源开发方式。下图是河流梯级开发的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7.河流梯级开发需要的主要条件有( )①流量较大 ②流速较慢 ③落差较大 ④多峡谷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 B解析 影响水能资源的主要因素是流量、落差。河流梯级开发需要的主要条件有河流的流量较大,①正确;流速较快,水能丰富,②错误;落差较大,流速快,水能丰富,③正确;多峡谷,利于筑坝,④正确。8.水库修建后,会( )A.减少库区泥沙的淤积B.削减下游河道的洪峰流量C.增加入海的年径流量D.增大附近地区的昼夜温差答案 B解析 水库修建后,会增加库区泥沙的淤积,A项错误;水库调节径流,会削减下游河道的洪峰流量,B项正确;不能改变入海的年径流量,C项错误;水域面积增大,会减小附近地区的昼夜温差,D项错误。(2019·河南六市第一次联考)十九世纪以来,德国境内的河流被大规模裁弯取直和渠化,使河流失去正常的河道功能,严重影响沿岸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近十几年来,德国恢复河流水文形态特征工程日益兴起,工程要重塑自然河道的凹岸和凸岸、浅滩和深潭、沙洲和沙滩,发挥河流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环境和生态效益,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共处。下图为某河流水文特征工程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9~11题。9.河流被大规模裁弯取直和渠化有利于( )A.航运和行洪 B.水质改善C.发电和航运 D.鱼类生产答案 A解析 结合材料可知,河流被裁弯取直和渠化后失去良好的生态效益,因此水质改善只是短期而不是长期的,B项错误;这些河流主要位于城乡附近,落差小,因此不是为了发电,排除C项;德国城乡河流大多位于平原地区,裁弯取直和渠化,缩短流程,加深河道可以提高河流流速,减少泥沙淤积,利于航运和行洪,A项正确,D项错误。10.凹岸和凸岸、浅滩和深潭、沙洲和沙滩关系可能为( )A.凹岸为浅滩 B.凸岸为深潭C.凸岸多沙洲 D.凹岸多沙滩答案 C解析 凸岸流速缓慢,沉积为主,多沙滩、沙洲和浅滩。凹岸为侵蚀岸,流速快,一般形成深潭,C项正确。11.河流的生态修复使河流( )A.水流速度减缓 B.河道摆动空间减少C.河道形态标准化 D.侵蚀作用明显增强答案 A解析 河流的生态修复使河流恢复弯曲的河道,水流速度减缓,沉积作用明显增强,侵蚀作用减弱,A项正确,D项错误;河流的生态恢复使河道形态多样化,河道摆动空间增大,B、C两项错误。二、综合题(共56分)12.(2019·陕西榆林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30分)材料一 磷灰石是制造磷肥和磷素及其化合物的最主要的矿物原料,在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作用。位于俄罗斯西北部科拉半岛的希宾磷矿(下图)是世界上著名的岩浆岩型磷灰石矿。该地区现已探明拥有磷矿石储量的有14个矿床,矿石储量达31.46亿吨,磷精矿品位达39.4%,为世界之冠。该矿区除磷灰石外,还有霞石、钛磁铁矿等多种伴生矿。材料二 巴西磷矿资源都集中在中部地区,而主要农业区在巴西南部、北部和东北部。近年来,巴西农业发展迅速,国内磷肥自给率仅为50%,需要从俄罗斯大量进口磷复肥。下图示意科拉半岛希宾磷矿分布。(1)评价俄罗斯希宾磷矿资源的开发条件。(10分)(2)对于将希宾磷矿的磷灰石就地转化为磷复肥,你是否赞成?并说明理由。(10分)(3)分析巴西近年来需要大量从俄罗斯进口磷复肥的原因。(10分)答案 (1)有利条件:希宾磷矿规模大,储量丰富,品质较好,虽有伴生矿,但磷精矿品位高、综合利用价值高;有公路、铁路、港口分布,交通便利。不利条件:所属区域纬度高,冬季漫长而严寒,开采、分选的工作环境恶劣;当地人烟稀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等社会经济因素也制约了磷矿资源的开发。(2)赞成。理由:磷复肥的市场需求量大,就地转化有利于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也有利于促进当地农业生产。不赞成。理由:磷灰石在加工为磷复肥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污染,破坏环境;当地气候严寒、农业生产落后,对磷复肥的需求量小。(3)近年来,巴西农业发展迅速,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大豆、甘蔗、咖啡、橡胶等作物的种植)对磷复肥的需求量大;巴西农业区与磷矿资源集中区分布范围不一致,与俄罗斯相比,磷矿资源相对较少,化肥生产能力欠缺,且运输成本高;俄罗斯磷矿资源丰富,加工磷复肥能力强,但本国需求量较小,可供出口的磷复肥较多;俄罗斯与巴西均为沿海国家,海运便利,运输成本较低。解析 第(1)题,希宾磷矿开发的有利条件是磷矿规模大,储量丰富,品质较好,虽有伴生矿,但磷精矿品位高、综合利用价值高;有公路、铁路、港口分布,交通便利。不利条件是所属区域纬度高,位于俄罗斯西北部科拉半岛,冬季漫长而严寒,开采、分选的工作环境恶劣。当地人烟稀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等社会经济因素也制约了磷矿资源的开发。第(2)题,磷复肥的市场需求量大,就地转化有利于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磷复肥工业发展,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就业;磷复肥在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当地农业生产,所以赞成。从生态保护角度考虑,磷灰石在加工为磷复肥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污染,破坏环境;当地气候严寒,农业生产落后,对磷复肥的需求量小,所以不赞成。第(3)题,近年来,巴西农业发展迅速,对磷复肥的需求量大,国内磷肥自给率仅为50%,需要从俄罗斯大量进口磷复肥;巴西磷矿资源都集中在中部地区,而主要农业区在巴西南部、北部和东北部,巴西农业区与磷矿资源集中区分布范围不一致;与俄罗斯相比,化肥生产能力欠缺,且运输成本高;俄罗斯磷矿资源丰富,加工磷复肥能力强,但本国需求量较小,可供出口的磷复肥较多;俄罗斯与巴西均为沿海国家,海运便利,运输成本较低。13.(2019·考试大纲调研卷七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始建于汉代的汉中三堰(山河堰、五门堰、杨填堰)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至今仍在发挥着灌溉、防洪等作用。下面图甲为汉中三堰及灌架分布示意图,图乙为五门堰渠首主要设施分布图。(1)分析古代建设汉中三堰的主要区位条件。(6分)(2)描述灌区干渠和农渠的布局特征,并说明理由。(8分)(3)简析图乙中拦河低坝的作用及其与河道斜交的原因。(6分)(4)说出汉中三堰成功申遗的意义。(6分)答案 (1)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且降水季节变化大(夏季降水集中),旱涝灾害多发;灌区地势北高南低,可自流引水灌溉;汉水北岸支流较多,水源充足;汉中为主要稻米产区,灌溉用水量大。(2)干渠分布于灌区北部,大致为东西走向,连通河流,水源充足;农渠分布于灌区南部大致为南北走向,可自流输水,方便灌溉;干渠与农渠交织,有利于扩大灌溉面积。(3)调整灌渠水量(洪水期便于分洪,枯水期便于引水);可减轻洪水冲击,保障堤坝安全。(4)有利于对该水利工程的保护;有利于人们学习因地制宜、化害为利的治水经验;促进当地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挖掘历史文化价值,提升文化自信。解析 第(1)题,汉中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旱涝灾害频繁,汉中三堰可防洪、抗旱;汉中为我国主要水稻产区,灌溉用水量大,汉中三堰可满足水稻灌溉需要;该地地势北高南低,可自流引水灌溉;支流较多,水源充足。第(2)题,布局特征结合图示从走向、位置方面分析即可;理由主要从便于灌溉的角度分析。第(3)题,读图可知拦河低坝位于引水口的下游,洪水期便于分洪,枯水期便于引水。与河道斜交,可减轻洪水冲击,保障堤坝安全。第(4)题,汉中三堰申遗成功有利于强化对其的保护;有利于人们学习因地制宜、化害为利的治水经验;汉中三堰是一种旅游资源,申遗成功可助推当地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汉中三堰的文化遗产丰富,申遗成功有利于挖掘历史文化价值,提升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