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创新教学案:第四讲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大气运动素能特训
展开素能特训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19·北京朝阳上学期期中)三七是一种珍贵的中草药,主产区位于我国云南文山州。图一为小明同学暑假去云南文山拍摄的三七种植照片,图二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一中尼龙网的用途是( )
A.削弱a B.削弱b C.增强c D.增强d
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尼龙网覆盖于三七上方,对太阳辐射具有阻挡作用,可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读图可知,a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不会变化;b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会减少;c为大气逆辐射,d为地面辐射,尼龙网对大气逆辐射和地面辐射的直接影响很小。
2.推测三七的生长习性是( )
A.耐高温 B.喜强光 C.喜温湿 D.耐干旱
答案 C
解析 云南文山州纬度低,太阳辐射强,气温高。通过尼龙网可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地面温度降低,这说明三七不耐高温、不喜强光;当地降水较多,通过尼龙网降低地面温度,可减少蒸发,说明三七喜湿,不耐干旱。
(2020·湖北名校联考)现今世界上超高层建筑遍地开花,超高层建筑的建造是多个领域高新技术的综合体现。迪拜塔楼面的设计灵感源自沙漠之花蜘蛛兰,这种设计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性,并能让人们尽情欣赏阿拉伯海湾的迷人景观。大楼的中心有一个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六边形“扶壁核心”。楼层呈螺旋状排列,能够抵御肆虐的沙漠风暴,迪拜塔屡获殊荣的设计承袭了伊斯兰建筑特有的风格。据此完成3~5题。
3.白天在安装有冷气的迪拜塔内部“扶壁核心”区气流运行的方向是( )
A.水平向外 B.水平向里
C.垂直向上 D.垂直向下
答案 D
解析 白天因安装有冷气,在迪拜塔内部“扶壁核心”区底部形成高压区,塔内的气流垂直下沉运行;塔是垂直方向的,水平气流运动少;底部冷,空气不会上升。
4.夏季白天迪拜塔外墙温度最高值出现在( )
A.东北房间 B.正北房间
C.西南房间 D.东南房间
答案 C
解析 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迪拜在北回归线附近,夏季大部分时间里,太阳在迪拜的南边,南边获得的热量更多;一天中最高温在午后2:00,此时太阳偏西,西边更热,所以白天迪拜塔外墙温度最高值出现在西南。
5.午后2~4时,迪拜塔周边裸地( )
①温度下降 ②温度上升 ③地面辐射减弱 ④地面辐射增强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午后2~4时,随着太阳西偏太阳高度降低,迪拜塔周边裸地的温度下降;地面温度下降,地面辐射随之减弱。
(2019·湖南益阳上学期期末)湟水是黄河上游的一条重要支流,由于受地形影响,山谷地区热力不均匀,形成了一种局地环流——山谷风。山风、谷风的转换时刻主要是受太阳辐射的影响,一般情况下,上午日出及傍晚日落以后的2~3个小时,分别为山风转谷风和谷风转山风时。下图为湟水谷地平安地段山谷风一定时间内风向频数及风速日变化图。据此完成6~7题。
6.关于湟水谷地平安地段山谷风风速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风大于谷风 B.谷风大于山风
C.正午风速最大 D.傍晚风速最小
答案 B
解析 依据上题结论,此地偏西风为山风,偏西风盛行时,风速较小;偏东风为谷风,偏东风盛行时,风速较大,说明该地的谷风风速大于山风。据图可知,傍晚时风速最大,正午时风速较小。故B项正确。
7.推测造成平安是湟水谷地山谷风典型地段的主要原因是( )
A.晴好天气多,昼夜温差较大
B.植被覆盖少,摩擦阻力较小
C.河道较宽阔,水平气流显著
D.地形起伏大,峡谷效应显著
答案 D
解析 山谷风的成因主要是地势起伏造成的,地形起伏大,峡谷效应明显是最主要原因,故D项正确;同为湟水谷地,在天气和植被覆盖率上,各地段差异较小,排除A、B两项;河道较宽阔,会缩小山谷间的热力差异,使得山谷风不典型,排除C项。
(2020·山东莱阳一中高三月考)读北半球某区域某时刻等值线分布图,回答8~9题。
8.若该图表示等压线,P地气压为1 020 hPa,Q地为950 hPa,则( )
A.P地为低压,比Q地气压高
B.Q地为高压,比P地气压低
C.甲地为晴天,气温日较差大
D.甲地为阴天,气温日较差小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设条件,P地为高压,Q地为低压,P地比Q地气压高,A、B两项错误;甲地为高压,天气晴,气温日较差大,C项正确,D项错误。
9.若该图为1 010 hPa等压面坡度分布图,其中数值甲>乙>丙,则( )
A.甲地风力为最大 B.乙地风力为最大
C.丙地风力为最小 D.甲乙丙风向一致
答案 A
解析 若该图为1 010 hPa等压面坡度分布图,其中数值甲>乙>丙,说明甲处等压线坡度最大,则甲处气压梯度力最大,风力最大,故选A项。
(2019·湖南益阳上学期期末)下图示意2018年1月某日某时刻我国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读图,完成10~11题。
10.据图分析,此时我国南、北方地区气压普遍偏高的原因是( )
①冬季地表气温都偏低 ②受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影响大 ③南、北方降水都比较丰富 ④南、北方地区风力都比较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该时期为冬季,地表气温偏低,形成冷高压,①正确;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控制,气压较高,②正确。故选A项。
11.图中甲处等压线变化规律及等压线密集的原因是( )
A.自南向北增大,主要受地形影响
B.自南向北减小,主要受昼夜温差大影响
C.自北向南增大,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
D.自北向南减小,主要受太阳辐射影响
答案 A
解析 据图可知,甲处等压线密集,自南向北增大。该地位于塔里木盆地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气压自北向南减小;受到山脉影响,地形起伏大,气压变化大,故A项正确。
二、综合题(共56分)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
辐射强迫是指由某种温室气体(或其他因素)浓度变化所引起的向外红外辐射量变化。人为产生的温室气体有:CO2、CH4(主要来自水稻种植等)、N2O(主要来自施肥后的土壤)、卤烃等。气溶胶是指固体或液体微粒稳定地悬浮于气体中形成的分散体系,其中的硫酸盐气溶胶浓度与SO2浓度呈正相关,而SO2气体主要来自燃煤。下图示意1750~2005年人为产生温室气体和气溶胶的辐射强迫。
(1)在本世纪初,大气中CH4浓度上升几乎停止,N2O的浓度在同时期内持续上升。分别说明其可能原因。(8分)
(2)说出气溶胶产生的辐射强迫特点并说明其形成原因。(8分)
(3)分析温室气体和气溶胶共同作用下可能产生的气候效应。(6分)
(4)推测未来硫酸盐气溶胶气候效应减弱的原因。(6分)
答案 (1)CH4浓度停止上升的可能原因是水稻种植的面积相对稳定;N2O浓度持续上升可能是农业施肥持续增多。
(2)特点:呈负值。
原因:气溶胶悬浮于大气中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提高大气的反射率);气溶胶可以起到凝结核作用,增加云量(提高云层的反射率),降低地表温度。
(3)温室气体的辐射强迫为正值,增温幅度大;气溶胶的辐射强迫为负值,降温幅度小;两者共同作用下减缓地表温度的上升。
(4)气溶胶作用时间短;(能源利用技术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等)未来SO2的排放量减少。
解析 第(1)题,据材料可知,人为产生的温室气体中CH4主要来自水稻种植,所以CH4的浓度停止上升表明水稻田播种面积稳定;N2O主要来自施肥后的土壤,所以N2O的浓度上升表明农业施肥量增多。第(2)题,读图可知,气溶胶辐射强迫的两种形式直接效应和云反射率效应都为负值,其原因是气溶胶存在大气中能够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弱太阳辐射;气溶胶能够增加云量(作为凝结核使水分子凝结),提高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从而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降低地表温度。第(3)题,根据材料,辐射强迫为正值使大气升温,辐射强迫为负值削弱太阳辐射使地表降温。据图温室气体辐射值为正值,使大气升温,气溶胶辐射强迫为负值使地表降温,共同作用使地表升温幅度减缓。第(4)题,根据材料硫酸盐气溶胶浓度与SO2浓度呈正相关,硫酸盐气溶胶气候效应减弱的原因可能是SO2的排放量减少;图示气溶胶气候效应时间在数小时到数天之间,作用时间较短。
13.(2019·成都一诊)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
图一为中亚某地区绿洲分布图,图二为该地区某荒漠与邻近绿洲近地面气温差值(ΔT)日变化曲线图。
(1)归纳图示区域绿洲分布特点。(4分)
(2)说明绿洲与邻近荒漠之间近地面大气的运动状况,并分析其对绿洲的有利影响。(16分)
(3)在一些较干旱的绿洲,人们常在土壤表面覆盖一层粗砂或砾石。请分析覆盖层的作用。(8分)
答案 (1)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以及山麓地带(冲积扇)。
(2)近地面绿洲气温低于邻近荒漠,空气下沉形成高压;(近地面荒漠气温高于邻近绿洲,空气上升形成低压),近地面的风从绿洲吹向荒漠。
有利影响:绿洲近地面气流下沉,抑制水分蒸发;通过近地面的风将水分输送给邻近荒漠;利于邻近荒漠植被的生长,形成绿洲外围生态保护带。
(3)覆盖层可减弱对土壤的侵蚀作用(风蚀、水蚀);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有利于水分下渗;增大昼夜温差。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河流沿岸和山麓地带绿洲广布。第(2)题,根据热力性质差异原理可知,近地面绿洲和邻近荒漠气温存在差异,从而形成热力环流,导致近地面风由绿洲吹向荒漠。绿洲地区因气温低,形成下沉气流,可以减少水分蒸发;近地面风将绿洲的湿润气流带向荒漠,有利于邻近荒漠植被的生长,从而形成环绕绿洲的植被带,有利于保护绿洲。第(3)题,在绿洲地区铺设覆盖层,可减少流水、风力对土壤的侵蚀,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有利于水分下渗,从而保持土壤水分;覆盖粗砂、砾石可增大昼夜温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