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创新教学案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创新教学案:第二十二讲 世界地理素能特训
展开素能特训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19·四川成都摸底)哈萨克斯坦大部分耕地种植春小麦,而锡尔河沿岸是重要的棉花基地。咸海原为世界第四大湖,2014年咸海大部分干涸,即将完全消失。下图为哈萨克斯坦地形和年等降水量分布图。据此完成1~3题。
1.哈萨克斯坦春小麦种植区主要分布在(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答案 C
解析 ③纬度高,冬季气温低,小麦不能越冬,种植春小麦。
2.锡尔河沿岸成为哈萨克斯坦重要棉花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
A.光照充足 B.水源充足
C.降水丰富 D.土壤肥沃
答案 B
解析 中亚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光照充足,故光照充足不是锡尔河沿岸独有的优势。锡尔河沿岸灌溉水源充足,是中亚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该地为沙质土,透气性好,土壤肥沃,但其不是该地区成为棉花基地的主导因素。
3.咸海即将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冰川融水补给减少 B.全球变暖,蒸发加剧
C.农业灌溉用水增加 D.降水量少,气候干旱
答案 C
解析 咸海在最近几年萎缩速度加快,这与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有关,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农业灌溉用水增加,使得注入咸海的水量减少。
(2019·北京朝阳上学期期中)下图为根据2017年各国某要素数值大小绘制的变形世界地图,数值越大,图中国家面积越大。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反映的要素最可能是( )
A.海岸线长度 B.国土面积
C.国内生产总值 D.人口数量
答案 D
解析 读图可知,图中面积最大的两个国家为中国和印度,而中国和印度为世界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故D项正确;图中内陆国也有面积显示,该要素不可能是海岸线长度,排除A项;俄罗斯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图中俄罗斯面积较小,排除B项;美国是世界国内生产总值最多的国家,排除C项。
5.与常规的世界政区图相比,该图( )
A.综合表达多要素的优势更突出
B.能够准确判断各国的位置范围
C.更直观地反映某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
D.更精确地读取各国某要素的具体数值
答案 C
解析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图为世界人口分布图,更直观地反映某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故C项正确。
(2019·安徽江淮十校第二次联考)地处阿拉斯加的楚加奇国家森林是美国第二大国家森林。该地区的森林、河流、湖泊、山脉及冰川美景令人终生难忘。下图为该国家森林公园内的波蒂奇湖。据此完成6~8题。
6.波蒂奇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地下水 B.雨水
C.季节性积雪融水 D.冰雪融水
答案 D
解析 阿拉斯加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气候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降水较少,冰雪面积广,所以波蒂奇湖的补给应主要来自冰雪融水,故D项正确。
7.楚加奇国家森林公园的主要植被类型是( )
A.针叶林 B.常绿阔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硬叶林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楚加奇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阿拉斯加,气候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典型植被为亚寒带针叶林,故A项正确。
8.一年中最适合游客观赏阿拉斯加冰川的时间是( )
A.12月~次年1月 B.3~5月
C.6~8月 D.9~12月
答案 C
解析 阿拉斯加山区冰雪广布。夏季平均气温高,天气暖和,白昼时间长,适合户外活动,故游客观赏阿拉斯加冰川最佳月份为6~8月,C项正确。
(2019·北京朝阳上学期期中)在维多利亚瀑布顶部,岩石挡住河水形成的天然水池被称为“魔鬼泳池”。读图,完成9~11题。
9.图中( )
A.大陆西临大西洋,东临太平洋
B.裂谷由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形成
C.大陆中部以平原为主,地势东高西低
D.甲地典型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答案 D
解析 图示地区为非洲南部,西临大西洋,东临印度洋,A项错误;该裂谷为东非大裂谷,位于板块的张裂地带,B项错误;大陆中部以高原为主,地势东高西低,C项错误;甲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典型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项正确。
10.图中洋流( )
A.①的形成受西南风影响
B.②使沿岸荒漠带向北延伸
C.③与暖流交汇形成渔场
D.使30°S大陆东岸水温低于西岸水温
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①为西风漂流,受西北风影响,A项错误;②为本格拉寒流,使沿岸荒漠带向北延伸,B项正确;③为厄加勒斯暖流,与寒流交汇形成渔场,C项错误;30°S大陆东岸受暖流影响,水温高于西岸,D项错误。
11.一年中“魔鬼泳池”相对安全的时段是( )
A.1~2月 B.3~4月
C.9~10月 D.11~12月
答案 C
解析 “魔鬼泳池”所在地为热带草原气候,有明显的干湿季,瀑布水量季节变化大。在湿季,水量大,“魔鬼泳池”水位高,水会顺流而下,游泳不安全;在干季,水量较小,相对安全。当地位于南半球,11月至次年4月为湿季,5~10月为干季,故C项正确。
二、综合题(共56分)
12.(2019·山西吕梁阶段性测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马尔代夫是印度洋上1 200余个小珊瑚岛屿组成的岛国。岛屿地势低平,平均海拔12米。住人的有200个,其中以马累岛、机场岛和胡鲁马累岛为主要居住岛。此前,机场岛到胡鲁马累岛有一条公路相连,但马累岛到机场岛需要摆渡。马累岛面积不足1.8平方千米,道路窄到连货车卸货都很困难。如果能修通马累岛连接机场岛的大桥,三个岛连成一片,马尔代夫国家发展空间会发生质的飞跃。由中国企业承建的连接马累岛—机场岛的跨海大桥已于2018年8月完工交付使用。下图为马尔代夫位置、首都马累气候统计和附近三个岛位置图。
(1)指出马累气温最高的月份,并说明原因。(10分)
(2)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对跨海大桥建设的不利影响。(10分)
(3)除了没有桥的烦恼之外,另一个威胁更让马尔代夫人忧虑不已——全球气候变化。分析马尔代夫人忧虑的原因。(6分)
答案 (1)4月。马累在4°N附近,4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4°N附近,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马累4月份降水少,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气温高。
(2)纬度低,气温高,建设人员易中暑;雨季长,阴雨天气多,施工难度大;海水流动性强,风浪大,安全隐患多;高温含盐海水对建材的腐蚀性强;珊瑚礁易破碎,地质不稳定,对技术要求高。
(3)该国是岛国,地势低;全球气候变暖使海平面升高,会导致该国国土陆地面积减少甚至消失。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马累4月气温最高。分析一年中最高温出现的原因,应主要从太阳高度、天气两方面分析对太阳辐射的影响。第(2)题,从气候、风浪、海水腐蚀性、地形等方面分析。第(3)题,该国地势低平,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会淹没沿海低地。
13.(2019·广东百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30分)
马瑙斯多雨期一般是从11月至次年5月,而里约热内卢多雨期在12月至次年4月。巴西政府于1960年4月21日正式把首都从海滨城市里约热内卢迁至新建的巴西利亚。巴西利亚市起初人口不足20万,随后大量外州移民涌入,人口急剧增加,成为全国较大城市之一。巴西幅员辽阔,可耕地面积有3亿多公顷,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面积有1亿多公顷,巴西农业增产潜力极大,甚至有专家认为,巴西将是“21世纪的世界粮仓”。近几年来,玉米和大豆丰收,使得国际粮食市场供应过剩、价格下降,严重削弱了巴西品牌农业的“王者”地位,加之巴西国内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抬升,引起粮食生产成本上涨,导致巴西农业面临危机。下图为巴西等高线地形略图。
(1)与马瑙斯相比,分析12月至次年4月里约热内卢多雨成因的不同之处。(8分)
(2)说明迁都后巴西利亚吸引大量外州移民涌入的理由。(6分)
(3)分析巴西粮食增产潜力极大的自然原因。(8分)
(4)针对巴西农业面临的危机,试为巴西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8分)
答案 (1)里约热内卢地处巴西高原边缘,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东南信风从海洋带来大量的暖湿水汽,受地形抬升,易形成地形雨;沿海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作用明显。
(2)文化教育发达,社会人文环境趋好;作为巴西首都,就业机会增多,经济收入较高;新兴城市,发展空间大。
(3)幅员辽阔,可耕地面积广大,尚未开发的土地多;该国耕地大多分布在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适中,水热丰富;地势平坦开阔,便于机械化耕作;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便于大规模生产。
(4)科学规划,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积极开拓农产品国际市场;延长农业产业链,积极发展多元化农业,提高经济效益。
解析 第(1)题,马瑙斯的纬度大约为4°S,里约热内卢的纬度大约为23°S。马瑙斯主要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里约热内卢主要受东南信风控制,位于迎风坡,且受暖流影响。第(2)题,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是社会经济因素。迁都后,巴西利亚就业机会增多,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具有文化教育的优势,因而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第(3)题,自然条件主要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土地资源等方面考虑。第(4)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主要从农业规划、加大科技投入、开拓市场、农业多元化等方面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