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1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精品教案
2021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十七章第3讲 旅游规划和环境保护
展开第3讲 旅游规划和环境保护一、旅游规划1.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2.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内涵二、旅游环境保护1.随着现代旅游的大众化、多样化,旅游开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多,既包括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又包括对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1)旅游开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造成环境污染,破坏旅游环境及生态平衡,危害旅游区居民和旅游者健康;危害生物,生态结构失调、环境功能减退,导致某些珍稀物种灭绝;对地表环境和自然资源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板结、滑坡、雪崩等;对视觉效果的破坏,破坏了优美和谐的自然风光。(2)旅游开发对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对传统社区文化的破坏,使旅游地社区传统文化消亡或商业化、表演化;对文物古迹的破坏,造成文物古迹不可逆转的破坏;出现城市化问题,如城市景观破坏、建筑物过密、交通拥挤等。(3)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制订旅游开发中的环境和相关政策、法规;建设各种环境保护区;普及旅游保护教育;禁止计划、施工中的破坏旅游环境的各种工程;提倡“绿色”旅游。2.设计旅游活动(1)旅游信息的收集(2)选择旅游线路①根据经济收入,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和食宿条件。②尽可能多地将不同性质的旅游景区串联成环形(或多边形)线路,避免行程的重复。③合理安排时间和活动内容,尽量缩短交通用时,留出适当的游玩时间。④突出主题。一条成功的旅游线路必须有特色、有主题,要将有内在联系的旅游景区串联起来,对交通、食宿、游览、娱乐、购物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3)关注旅游安全(4)采取防范措施考点一 旅游规划(2019·全国Ⅰ卷,43节选)安仁古镇位于成都市大邑县境内,地处成都平原西部,距成都市区39千米,距大邑县城8.5千米。古镇内现有保存完好的民国时期公馆27座、现代博物馆30余座,在全国同类小镇中首屈一指,素有“中国博物馆小镇”之称。近年来,安仁古镇开展了以博物馆为特色的观光旅游,游客人数逐年增加,但同时也存在游客很少留宿古镇的现象。为当地吸引游客留宿古镇提出合理建议。思路点拨:根据实际,留住旅客住宿,要从旅游内容、形式、环境等角度分析⇒内容:深度游形式:农家乐环境:服务质量答案:合理建议:挖掘古镇现有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建立各类文创基地,)开展深度体验游。充分利用古镇周边自然环境,拓展农家乐等乡村休闲体验游。改善古镇旅游环境,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与水平等。旅游规划的内容图解1.2019年“十一”放了七天长假,北京某中学上高中的小明想约本班几位同学一起外出旅游。王浩和李晖提出去昆明,郭亮提出最好去海南,陈敏想去武夷山,小华提出去泰山和曲阜,但他们每人只有不足1 000元的旅费,又想让旅行社全包。据此回答(1)~(2)题:(1)他们最适宜选择的旅游风景地是( )A.昆明 B.海南 C.武夷山 D.泰山和曲阜(2)选择的主要理由是( )A.交通条件 B.旅游观光地C.身体状况 D.旅行费用解析:(1)D (2)D 根据题干涉及的旅行费用,设计旅行线路时充分考虑旅行距离,故选择泰山和曲阜为宜,理由是旅游费用有限。2.(2019·广东深圳高三调研)素有“中国雪乡”美誉的黑龙江省牡丹双峰林场,积雪期长,积雪厚度大,积雪粘度高;中国雪乡因节目《爸爸去哪儿》第二季播出而爆红,这里成了众多冰雪旅游爱好者的天堂。但2017年一篇名为《雪乡的雪再白也掩盖不掉纯黑的人心!别再去雪乡了!》的文章却曝出雪乡酒店宰客、威胁游客的情况,景区宰客现象让游客心寒,旅游业蒙羞。(如图为CCTV-9雪乡景观截图)分析雪乡深受南方冰雪旅游爱好者青睐的原因,并针对景区宰客情况,为该地旅游业健康发展出谋划策。解析:吸引南方地区游客的原因可从冰雪旅游资源本身质量高和与南方旅游资源的互补性来分析;除此之外,旅游景区知名度高;有铁路、公路经过,距机场近,交通便捷也是重要原因。消费在升级,服务树口碑。 负面风波后,看似这些景点依然不缺游客,实际上更多的回头客和潜在游客都被挡在了景区门外。成熟的旅游经济并非一锤子买卖,而是要长期呵护来培育市场口碑。雪乡要从偏僻之地升级为成熟的旅游目的地,还需要强有力的整治措施恢复市场信誉。如:完善游客旅游体验网络公开评级、评价机制;加强相关设施建设,打造精品旅游项目,提升游客的游览质量;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雪乡旅游宰客现象不只是某家店或某个导游的问题,折射的是多地旅游行业无序发展、监管缺位的普遍现象。故要加强执法部门对旅游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对涉事导游和旅行社要依法严肃查处,绝不姑息。答案:原因:雪期长,积雪厚,雪质好,旅游资源质量好;冰雪旅游资源与南方互补性强,对南方游客吸引力大;旅游景区知名度高;有铁路、公路经过,距机场近,交通便捷。建议:当地部门完善游客旅游体验网络公开评级、评价机制;加强相关设施建设,打造精品旅游项目,提升游客的游览质量;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加强执法部门对旅游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考点二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2014·福建卷,40A(2)]下图为世界某著名的滨海旅游胜地。读图,回答问题:简述该地保护海岸带环境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思路点拨:可以从政府及相关部门、民众两个角度考虑问题⇒部门:完善环保设施、制定旅游规划、限定游客数量、环保教育;民众:提高自身素养答案:根据环境容量,确定合理的游客数量;完善环保设施,防治污染;做好合理利用的科学规划;开展海洋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答三点即可)。旅游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其措施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旅游环境问题成因危害环境污染旅游交通、食宿和游览活动产生废气、废水、垃圾以及噪声等破坏旅游环境、危害旅游区居民和旅游者的健康对生物的危害捕猎野生动物、采集野生植物、干扰生物的生活习性、阻断生物的迁徙路线生态失衡、生物多样性减少甚至导致某些珍稀物种灭绝开发建设和游人对地表环境、自然资源的破坏设计不周密,论证不全面的旅游开发建设破坏旅游景观的和谐和旅游区的整体风貌对视觉效果的破坏建筑物、索道、山区公路、停车场等人工设施的建设破坏了优美和谐的自然风光2.旅游开发对社会环境的破坏旅游环境问题成因危害对传统社区文化的破坏外来文化的强力冲击使旅游地社区传统文化消亡,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可能毁于一旦对文物古迹的破坏游客的乱刻乱画、任意践踏和触摸造成对文物古迹不可逆转的破坏城市问题旅游热点地区过度城市化城市景观破坏、建筑物过于密集、交通拥挤3.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旅游环境保护策略具体措施实施主体法律法规健全旅游环境保护法规立法机关编制旅游开发规划中的环境保护法规工程建设建设排污处理设施政府建设各种环境保护区旅游研究专家、政府禁止实施破坏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工程旅游开发商和经营者旅游项目评价评定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开发商和经营者评价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旅游研究者旅游环保教育倡导绿色旅游政府普及旅游环境保护教育旅游研究和教育专家生态旅游约束个人行为,保护旅游环境和旅游资源旅游者1.初秋的阿拉斯加,是一年中最后的旅游季节。在这片冰冷的荒原上,只有每年5月中旬到9月中旬,才会迎来人世间的生气;一批批来自美国本土的中老年旅客,坐着邮轮来到这里;还有零星的年轻背包游客,搭乘飞机出现在这里。原住居民已换上西服,住进固定居所。直升机的轰鸣声惊扰着居民和动物。据此回答(1)~(2)题:(1)环北冰洋地区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A.破坏森林B.采挖珊瑚礁C.水土流失D.对当地传统社区文化的强力冲击(2)结合材料,有关旅游活动中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发展旅游业必然会对背景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②旅游活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都是由旅游者乱扔垃圾造成的 ③为了保护良好的环境,应该限制发展旅游业④旅游活动中带来的污染,对当地居民和旅游者都有危害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解析:(1)D (2)D 第(1)题,环北冰洋地区原住居民已换上西服,住进固定居所,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强力冲击,D正确;北冰洋地区森林分布少,发展旅游不会对森林造成影响,A错;珊瑚礁主要分布在热带海洋,北冰洋纬度低,没有珊瑚礁分布,B错;北冰洋地区降水少,不会有严重的水土流失,C错。第(2)题,旅游开发对景点景区造成的污染,有的是由游客造成的,也有的是由当地工业生产、农业生产以及发展旅游业过程中的不当行为造成的;旅游环境问题的形成,除污染外还包括对地表环境、自然资源、动植物资源、视觉效果及文物古迹的破坏。但不能因此就不发展或限制旅游业发展,关键是如何协调好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故选D。2.(2019·广东深圳高三调研改编)西沙群岛远离大陆,岛礁面积狭小,环境自我修复能力弱。2013年4月28日,西沙邮轮旅游正式开通。游客食宿在船上,抵达岛屿附近后,游客可换乘小艇登上原生态岛屿,圆梦西沙。从环境保护角度说明西沙群岛发展邮轮旅游的合理性。解析:西沙群岛旅游环境保护可以从旅游环境承载力、环境修复、生态维护等角度分析。答案:西沙群岛距陆地较远,邮轮吨位大,航程远,安全性高;岛礁面积小,接待能力弱,利用邮轮物质供应与设施,可适当提高与控制游客接待数量;群岛环境修复能力弱,食宿在船上,减少游客对西沙的环境压力(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可以减少或避免岛上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利于维护原有的生态环境。考点三 设计旅游活动心中屹立着圣洁的珠穆朗玛,虔诚的信仰染红了天边云霞,念珠滚动脑海不停念呀念呀,远方为我凌空飞舞吉祥哈达……一首《我要去拉萨》,把我们带向了令人向往的青藏高原,梦魂牵绕的日光城拉萨。指出到西藏冰川地旅游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并说明理由。思路点拨:答案:准备好足够的保护装备如绳索、手杖等,以防在冰雪中滑倒;属高海拔地区,氧气含量偏低,需带氧气袋(瓶)、抗缺氧药品等;日照强,紫外线强,需带防晒霜、遮阳伞等;冰雪反射阳光较强,请戴墨镜保护眼睛;高山气候易变,请注意携带御寒防雨衣物。旅游线路的设计要求要求具体内容目的符合自身特点考虑旅游者自身特点、旅游动机、兴趣爱好、经济条件、年龄和身体状况等因素使旅游线路和旅游活动内容更加合适、可行选择最佳路径尽可能选择最佳旅游路径,将沿途和旅游地不同性质的旅游景点串联成环形线路,尽可能避免重复线路缩短旅途中花费的时间,降低旅游费用,减少体力消耗,满足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景观丰富多样要充分展现旅游地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原则:既做到景观丰富,富于变化,又突出重点,避免雷同在有限而集中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欣赏不同的旅游景观,感受到不同的旅游特色氛围注意劳逸结合安排旅游日程时,要考虑身体条件,力求做到有张有弛,动静结合,使旅程有一定的节奏性及时调节和恢复旅游者的体能,保证游览质量追求最佳效果①形成鲜明的主题和特色;②根据景观特点,安排适宜的游览时间;③尽可能避免各种不利因素,确保旅游活动高效和安全获得最佳的旅游效果,最愉快的身心感受,要乘兴而来,尽兴而归1.哥斯达黎加位于中美洲,东临加勒比海,西靠太平洋,这里拥有茂盛的原始雨林,90%的生物栖息在树上,旅游者想要体验真正的热带雨林风光,就要到吊桥上走一走,才能领略其热带雨林特色和免遭有毒昆虫和蛇类的袭击。(1)旅游者到热带雨林游览要走吊桥的原因不可能是( )A.雨林气候湿热,对流雨旺盛,吊桥免遭淋雨B.地面植被茂密,行动不便,吊桥游览方便C.地面有有毒昆虫和蛇类出没,走吊桥免遭其袭击,安全性好D.90%的生物栖息在树上,观看生物种类多,游览价值高(2)旅游者到热带雨林游览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①高空观景防止跌落,注意安全 ②天气多变,需带雨伞③需穿长衣长裤,防止蚊虫叮咬 ④携带驱虫和防晒用品 ⑤带上通信设备,保持联系,防止迷路A.①②③ B.②③④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解析:(1)A (2)D 第(1)题,由于雨林高大茂密,林下视野受到限制,走林上吊桥视野开阔;地面植被茂密,行动不便,吊桥游览方便;地面有有毒昆虫和蛇类出没,走吊桥免遭其袭击,安全性好;雨林区90%的生物栖息在树上,观看生物种类多,游览价值高。第(2)题,游览时要注意的问题是高空观景防止跌落,注意安全;天气多变,需带雨伞;需穿长衣长裤,防止蚊虫叮咬;携带驱虫和防晒用品;穿防雨的旅游鞋;带上通信设备,保持联系,防止迷路等。2.(2019·黑龙江哈尔滨高三联考)中国雪乡位于黑龙江省境内的深山中,海拔均在1 000米以上,这里1月份和2月份的平均气温分别是-18.3℃和-10.4℃,年平均积雪厚度达2米,11月到次年3月是雪乡旅游的旺季。(旅游小贴士:建议游客们带好保暖衣物、透气的贴身衣物、太阳镜、小手电、备用手机电池等)。请说明旅游小贴士中建议携带上述物品的原因。解析:黑龙江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省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山区海拔高,气温会更低,防寒保暖装备要带足,防止冻伤;山区地势起伏大,积雪深,活动量较大,最好穿透气的贴身衣物,利于排汗。黑龙江降雪量大,积雪反射率高,冬季晴天多,防止被雪晃伤,带好太阳镜。北半球冬季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白昼越短,冬季东北地区白昼短,山里黑天较早,带个小手电。天冷电池放电快,多带备用电池。答案:当地气温低,防寒保暖装备要带足,防止冻伤;山区地形起伏大,积雪深,活动量较大,最好穿透气的贴身衣物,利于排汗;积雪反射率高,冬季晴天多,防止被雪晃伤,带好太阳镜;冬季东北地区白昼短,山里黑天较早,带个小手电;天冷电池放电快,多带备用电池。旅游规划、旅游环境问题解题模板(2018·全国Ⅲ卷,43)格陵兰岛(下图)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在这里可以看到壮观的冰原,深邃的峡湾,珍稀的北极熊、北极狐、麝牛、鲸等动物,并能了解岛上因纽特人的生产生活方式。说明格陵兰岛不宜进行大规模旅游开发的理由。格陵兰岛不宜进行大规模旅游开发,主要从旅游条件限制、旅游环境问题两个角度考虑。读图结合格陵兰岛区域特征——纬度高、气候寒冷、人口稀少等,从生态脆弱、旅行设施维护费用、旅游接待能力、外来文化的冲击等方面作答。答案:地处高纬,生态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直接威胁珍稀动物的生存;适宜旅游的时间短,旅游设施维护费用高;格陵兰岛的居民少且分散,大多局限于沿海地区的小居民点,旅游接待能力有限;外来文化对当地传统文化造成冲击,干扰因纽特人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1.旅游规划类试题的答题思路旅游规划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旅游开发条件评价、旅游目标定位与发展战略规划、旅游空间布局与旅游产品规划、旅游服务设施规划和旅游实施与保障体系规划。其中,旅游开发条件评价是基础,是进行旅游规划的前提和依据。旅游活动设计就是在充分收集旅游信息、恰当选择旅游地的基础上制定出一个内容详尽、实用可行的旅游活动计划(方案),主要包括根据旅游资源状况,确定旅游地点,选择合理的旅游路线。2.旅游业产生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答题模板(1)旅游业产生的环境问题①对自然环境的破坏a.污染自然环境;b.破坏生态系统;c.损毁文物古迹。②对社会环境的破坏a.外来文化入侵,传统文化消亡;b.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城市景观破坏;c.景点保护和管理压力大,安全系数下降,旅游质量下降。(2)解决旅游环境问题的措施①加强旅游区的环境监测和保护,防止环境污染。②加大环保宣传,增强游客环保意识。③完善旅游接待配套设施,提高地区接待能力。④进一步发展交通事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⑤加强旅游区的规划和管理,适当控制旅游开发规模。1.(2019·广东深圳高三适应性考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近年来,体验式观光农业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一片繁荣的背后,人们逐渐发现各处的观光农业形式雷同,内容单调,且多经营粗放,缺乏乡土性,缺乏吸引力。结合材料,从旅游资源质量方面对观光农业存在的问题加以评析,并提出解决措施。解题思路:从材料中描述得知,各处的观光农业形式雷同,内容单调,且多经营粗放,缺乏乡土性,缺乏吸引力。针对这些问题,地方政府要积极引导,进行综合旅游规划,突出地方特色、保留乡土气息、设计开发多样的旅游活动、增强体验感。答案:问题评析:形式雷同,旅游资源的地域组合不合理;内容单调,没有体现体验式特点,旅游活动的质量不高;缺乏乡土性,旅游资源的价值不高。解决措施:地方政府要积极引导,进行综合旅游规划(形成合理的地域组合及集群);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适度建设,保留乡土气息;设计开发多样的旅游活动,增强体验感(如增加少儿体验项目等)。(其他回答合理亦可)2.(2019·广东韶关高三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过度旅游指游客人数超过了旅游地的生态、物理、设施和社会容量时出现的超载现象。2018年10月2日,北京故宫接待游客近13万人,远超其平日的接待量,出现了严重的超载。说明过度旅游现象对游览故宫的游客和故宫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解题思路:由材料可知,北京故宫日接待游客数量近13万,远超平日接待量,出现严重超载,过多的游客使旅游空间变得狭窄,游客的旅游舒适度和体验度下降;同时,短时间人流量过大,易产生踩踏、盗窃等事件,增大旅游人身和财产安全的潜在风险。对景区本身来讲,过多的游客行走使一些路面和台阶磨损严重;从环境来看,过多的游客使建筑内温度、湿度变化大,二氧化碳增多,可能对建筑物的彩绘、雕塑等装饰产生一定的破坏;游客过多,加之环保意识不强,垃圾随意丢弃,还会产生大量垃圾,对故宫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答案:对游客:过多的游客使旅游空间变得狭窄,降低了游客的旅游舒适度和体验度;易产生踩踏、盗窃等事件,增大旅游人身和财产安全的潜在风险。对故宫:过多的游客行走使一些路面和台阶磨损严重;过多的游客使建筑内温度、湿度变化大,二氧化碳增多,可能对建筑物的彩绘、雕塑等装饰产生一定的破坏;游客过多,还会产生大量垃圾,对故宫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