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四章第2讲 山地的形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四章第2讲 山地的形成01
    2021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四章第2讲 山地的形成02
    2021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四章第2讲 山地的形成03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四章第2讲 山地的形成

    展开

    2讲 山地的形成

    考纲考点

    考题考情

    命题规律

    1.地质构造

    2019·全国,37(1)(4)

    2019·江苏卷,3~4

    2018·江苏卷5~6

    2018·海南卷,14

    2017·天津卷,3

    多结合地质剖面图、示意图考查褶皱、断层构造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2019·全国,6

    2018·全国,9

    2018·北京卷·36(1)

    2018·海南卷,22

    多结合等高线地形图考查交通路线选择,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一、山地的形成

    1.褶皱山

    (1)概念:岩层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

    (2)基本单位——褶曲。

    褶曲

    基本形态

    岩层形态

    岩层的

    新老关系

    地貌

    背斜

    向上拱起

    中心部分较,两翼较

    发育成山岭,但顶部受到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

    向下弯曲

    中心部分较,两翼较

    发育成,但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2.断块山

    (1)断层: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如果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

    (2)断层的位移类型

    位移类型

    表现

    水平方向

    会错断原有的各种地貌,或在断层附近派生出若干地貌

    垂直

    方向

    相对上升

    形成山岭或高地

    相对下降

    发育成谷地或低地

    3.火山

    (1)成因: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如果沿着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往往形成宽广的熔岩高原,东非高原。如果岩浆是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往往会形成火山,如我国长白山的主峰。

    (2)组成:包括火山口和火山锥两部分。

    二、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表现在影响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延伸方向(或走向)、分布及密度等方面。

    2.山区交通运输的特点

    山区交通运输方式以公路为主,铁路为辅;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延伸方向为迂回前进;山区交通线密度小于平原地区。

    考点一 地质构造

    (2015·福建卷,9~10)下图示意某地的等高线分布,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读图,回答(1)~(2):

    (1)图中X地的地质构造地貌最可能为(  )

    A.背斜谷  B.背斜山  C.向斜谷  D.向斜山

    (2)ac两河的支流相连,则流量显著增大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思路点拨:(1),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分析,X地的岩层是中部老两翼新,为背斜,X地的河流分布及等高线弯曲特征可以判断其为山谷,A项正确。第(2),从等高线分布图上可以看出,c③~④河段的海拔比a河谷高,ac两河支流相连,将导致河段的水部分流向a,导致河段流量显著增大,B项正确。

    答案:(1)A (2)B

    1.褶皱与断层

     

    地质构造

    褶皱

    断层

    背斜

    向斜

    判断方法

    形态

    岩层一般向上拱起

    岩层一般向下弯曲

     

     

    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

     

     

    岩层

    的新老

    关系

    中心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

    中心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图示

    构造地貌

    侵蚀前

    地貌

    常形成山岭

    常形成谷地

     

    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断层一侧相对上升的岩体,常成为山岭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体,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形成泉、湖泊

    侵蚀后

    地貌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图示

    2.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

    (1)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的规律是岩层年龄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年龄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

    (2)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

    (3)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多受岩浆活动的影响,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浆岩。

    (4)如果是海底岩石,则离海岭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小,离海岭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大;或者说离海沟越近,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大,离海沟越远,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小。注意进行上述判断时参照的必须是同一个海岭或者海沟。

    3.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可通过下图进行理解。

     (2019·浙江台州9月选考)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1)~(2):

    (1)甲岩石可能为(  )

    A.大理岩 B.片麻岩

    C.石英岩 D.板岩

    (2)岩层乙、丙和断层丁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乙、丙、丁 B.丙、乙、丁

    C.丁、丙、乙 D.丁、乙、丙

    解析:(1)C (2)D 第(1),根据图例,丙为花岗岩,属于侵入岩;乙为砂岩,甲处位于丙、乙之间,岩浆活动为其提供高温、高压的条件,使砂岩发生变质作用形成石英岩,C项正确。第(2),读图断层丁位于乙岩层以下,说明断层丁比乙形成早;丙侵入乙岩层,说明丙比乙形成晚。因此,其先后顺序为丁、乙、丙,D项。

    【教师备用】如图示意某地地质剖面。读图,回答(1)~(2):

    (1)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依次是(  )

    A.向斜、背斜、断层 B.断层、向斜、背斜

    C.背斜、向斜、断层 D.背斜、断层、向斜

    (2)丁处山岭的形成原因是(  )

    A.沿背斜顶部裂隙侵蚀而成

    B.因向斜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

    C.因背斜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

    D.沿向斜槽部裂隙侵蚀而成

    解析:(1)C (2)B 第(1),根据岩层的形态判断,甲处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构造;乙处岩层向下弯曲,是向斜构造;丙处岩层有明显错动和位移,是断层构造。第(2),丁处山岭是向斜构造,形成原因是向斜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图中向斜槽部无裂隙。

    考点二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2018·海南卷,2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如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交通线和城镇的分布。

    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概括甲乙两地间主要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原因。

    思路点拨:本题以某区域的交通和城镇分布图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题时需注意题干中的限定范围,也是提示性信息——“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结合图例可判断交通线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因此图中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分布,地处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地形对交通选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工程量的大小以及水文、地质灾害等方面。

    答案:分布特点:(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分布。

    原因: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沿山麓等高线修建交通线,工程量较小;(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既避洪水,又少地质灾害威胁。

    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分析

    依据上面图示可以看出地表形态对交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运输方式、线路走向、线网密度、交通运输点的区位等方面,具体分析如表:

     

    影响

    原则

    原因

    运输

    方式

    山地、丘陵地区优先发展公路

    山地、丘陵地区修建交通线路的成本高、难度大。公路对自然条件要求低、成本低

    河网密集的平原地区优先发展水运

    河网密集的地区,天然河道较多、开挖运河方便

    线路

    走向

    山区的线路一般选择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且线路多呈字形弯曲

    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自然条件相对优越,字形弯曲可以减小单位距离内的坡度

    平原地区线路受限较小,但一般应避开沼泽,少占耕地,少过河;尽量经过村镇、小城市且离大中城市的距离较近

    节约建设成本、保证运输安全、节约用地

    避开断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的地区

    保证运输安全,减小自然灾害的影响

    线网

    密度

    山地、丘陵地区线网密度较小

    自然条件不利,且人口密度较小;经济相对落后,对运输的需求量不大;修建线路成本高

    平原地区线网密度较大

    自然条件优越,且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运输的客货量大;发展交通的自然障碍少

     

    续表

     

    影响

    原则

    原因

    交通

    运输

    点的

    区位

    飞机场应建在地势平坦开阔、稍有坡度的地方,地质条件要好

    利于飞机的起降,且便于排水,地基较稳定

    港口宜建在地势平坦且近岸海水较深的地区

    便于筑港、建仓库、连接其他交通线,便于船舶的进出

     

     山区交通线路选址技巧

    (1)一般要沿等高线修建,可减少工程量,利于车辆行驶安全,而且不易造成水土流失。如图,EF之间修建公路,应选择EHF

    (2)如果交通线要穿越等高线,要选择比较稀疏的地方,这里坡度较缓,利于建设和行车安全。

    (3)选线时要避开陡崖、地质不稳定的地段。要尽可能少跨越河流,以减少工程投资和保证行驶安全。

     (2019·黑龙江齐齐哈尔期末试题)川藏铁路是天路进藏路线中五条铁路之一,起于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南站,经成都市双流区抵达西藏自治区拉萨,全长1 629千米,计划2026年全线通车。川藏铁路沿线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多发。下图为川藏铁路沿线区域简图。读图,回答(1)~(2):

    (1)图示区域地质灾害多发,主要是因为该区域位于(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2)影响图示区域城市、交通线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

    A.大气环流 B.湖泊 C.地形 D.河流

    解析:(1)D (2)C 第(1),读图可知,图示区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主要是因为该区域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故选D。第(2),该地区地势起伏大,因此影响图示区域城市、交通线布局的主要因素是地形。故选C

    【教师备用】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位于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境内大小河流均系澜沧江水系。下图为兰坪县水系、聚落、交通分布图。据此回答(1)~(3):

    (1)兰坪县地形地势的格局是(  )

    A.北高南低,北为高原南为山地

    B.断裂构造复杂,地貌类型多样

    C.河流长而湍急,流水地貌发育

    D.山脉南北纵贯,山河相间分布

    (2)兰坪县聚落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分布均衡,大多位于澜沧江沿岸

    B.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

    C.聚落主要分布在中部

    D.聚落主要分布在西南部

    (3)影响兰坪县省道、乡道公路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地质 B.社会经济

    C.科学技术 D.河流水文

    解析:(1)D (2)B (3)B 第(1),根据河流流向和聚落的分布可以推断,兰坪县的地形地势格局为山脉南北纵贯,河流干流自北向南流,形成山脉南北纵贯,山河相间分布的地形地势格局。选项D正确。第(2),据图可知,兰坪县聚落分布并不均衡,主要分布在河流谷地中。选项B正确。第(3),尽管图中显示公路基本沿河流沿岸修建,但主要原因是河流沿岸多聚落。连接聚落,便于聚落之间的联系,是修建公路的主导因素,而非自然、科技等因素。选项B正确。

    地质构造图的判读与应用

    (2018·江苏卷,5~6)如图为某区域地质简图。该区沉积地层有QPC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读图,回答(1)~(2):

    (1)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  )

    ]

    (2)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  )

    A.志留系 B.石炭系

    C.二叠系 D.第四系

    答案:(1)A (2)A

    地质剖面图既可以体现静态的结构特征,也可以反映动态的演变过程。正确判读的关键是明确各种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和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1.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

    (1)根据地层层序律确定:一般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如图1岩层位置靠下,岩层较老;Ⅰ岩层位置靠上,岩层较新。

    (2)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3)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如图1岩层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而这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与其相邻的岩浆岩。

    (4)根据海底岩石形成和扩张过程判断:如果是海底岩石,则离海岭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离海岭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或者说离海沟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离海沟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注意进行上述判断时参照的必须是同一个海岭或者海沟。

    2.地质构造的判断方法

    (1)看岩层是否连续,褶皱由连续的褶曲组成。如图2中的乙、丙为由连续的褶曲组成的褶皱。

    (2)看岩层的形态和地貌形态:岩层向上拱起一般为背斜,未侵蚀前常成山岭(如图2中乙);岩层向下弯曲一般为向斜,常成谷地或盆地。

    (3)看岩层的新老关系:核老翼新为背斜,核新翼老为向斜,这是判断背斜与向斜最可靠的依据。

    (4)看岩层是否受力破裂且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即岩块是否有相对上升或下降运动,如图1处、图2中甲处均为断层。若只有破裂而无位移,只能称为断裂而不能称为断层。

    3.地壳运动性质的判断方法

    (1)褶皱、断层的存在说明经历了地壳的水平或垂直运动。如图1中的断层,岩层未发生弯曲,说明经历了垂直运动;2中的褶皱和断层,都说明该地经历了水平挤压作用。

    (2)有沉积岩层或沉积物说明经历了沉积作用且沉积时地势低洼,也可能伴随着下降运动。如图1中左侧岩层的存在。图2中的各岩层都说明经历了沉积作用。

    (3)若某个年代的岩层缺失,说明该年代该地区地壳上升没有接受沉积,或者说明该年代地壳下沉形成了沉积岩,后来该地地壳上升,形成的岩层又被侵蚀掉。

    1.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和地层界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2):

    (1)图示地区主要的地貌类型及其成因分别是(  )

    A.背斜山地 外力作用

    B.背斜谷地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C.向斜谷地 内力作用

    D.向斜山地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2)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陡崖的高差可能有1 190

    B.乙处地层中可能找到化石

    C.丙处可能发育河流

    D.丁处为天然大理石最佳开采点

    解题思路:(1),本题主要考查地貌类型及其成因。由图可知,该地区地层年代中间新两翼老,因而地质构造为向斜。根据等高线分布可知,图示地区为山地,故该地区地貌类型为向斜山地。向斜山地是岩层发生褶皱后,向斜构造的两翼被侵蚀形成的,所以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选D,其余选项可排除。第(2),由图可知,甲处为陡崖,3条等高线重叠,且等高距为300,根据陡崖高差计算公式(n-1)×d≤ΔH<(n+1)×d(其中d代表等高距,n代表等高线重合条数)得出甲处陡崖垂直高度范围为[600,1 200),A项正确;由图可知,乙处是花岗岩,花岗岩是岩浆岩的一种,而化石一般存在于沉积岩中,B项错误;丙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应为山脊,通常河流在山谷发育,C项错误;丁处为大理岩分布区,等高线密集,坡度大,开采大理岩难度大且易引起崩塌等地质灾害,D项错误。

    答案:(1)D (2)A

    2.(2019·广东汕头期末联考)如图为某区域构造地貌剖面示意图, C P T J K 表示不同年代的地层类型。读图,回答(1)~(2):

    (1)以下关于该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盆地的形成以内力作用为主

    B.图中盆地流水侵蚀作用强

    C.图中山地丘陵为良好的储水构造

    D.图中山地丘陵风力作用强

    (2)若有地下岩浆侵入至 T 岩层,T 岩层与岩浆接触部分可能变为(  )

    A.大理岩 B.花岗岩 C.板岩 D.石英岩

    解题思路:(1),图中盆地发育于向斜核部,形成以内力作用为主,A正确;向斜槽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则图中盆地流水侵蚀作用弱,洪、冲积物深厚,说明流水堆积作用强,B错误;图中山地丘陵处于向斜两翼,储水条件不好,C错误;图中山地丘陵流水作用强,D错误。故选A。第(2),图中T岩层是页岩,若有地下岩浆侵入至T岩层,T岩层与岩浆接触部分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变质作用,可能变为板岩,C正确。大理岩是由石灰岩变质作用形成的,A错误;花岗岩属于侵入型的岩浆岩,B错误;石英岩是由砂岩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D错误。故选C

    答案:(1)A (2)C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1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四章第2讲 山地的形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