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版新高考地区选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7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
展开第37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
一、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地理背景
二、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
| 东线工程 | 中线工程 | 西线工程 |
调出区 | 长江下游 | 长江中游丹江口水库、三峡库区 | 长江上游金沙江及其支流雅砻江、大渡河 |
调入区 | 淮河下游、山东黄河下游、海河流域 | 海河平原、京津地区、黄河下游 | 西北干旱地区 |
引水线路 | 从扬州江都抽水站引长江水,基本沿京杭运河输水到华北地区 | 从长江三峡水库引水,出丹江口水库,沿伏牛山、太行山麓送水到北京、天津 | 从长江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 |
地形地势对调水线路的影响 | 黄河以南需动力抽水,过黄河后顺地势北流 | 虽地形较复杂,但地势南高北低,水可自行流向北方 | 地形复杂, 工程量巨大 |
可调水量 | 大 | 较大 | 较小 |
水源地水质 | 较差 | 较好 | 最好 |
现有可用的配套设施 | 好,有京杭运河及沿线湖泊可利用 | 较好,有丹江口水库可利用 | 差 |
三、南水北调的意义及影响
积极意义 | 社会效益 | 改善调入区的投资环境;缓解城乡争水、地区争水、工农业争水的矛盾 |
经济效益 | 大大促进调入区的经济发展 | |
生态效益 | 美化环境;改善城乡居民的卫生条件;缓解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趋势和漏斗面积进一步扩大,控制地面沉降 | |
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以东线工程为例) | 长江径流量减少,海水将会上溯引起河口地区盐度升高,影响长江下游水质 | |
可能引起长江泥沙淤积加重,使航道淤塞 | ||
对江淮沿线地区水生生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 ||
土壤易发生盐碱化 | ||
沿线地区工业发达,污水排放多,降低水质 |
,
微点1 “水资源”“水力资源”与“水利资源”的区别
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是从能否饮用的角度来说的。
水力资源是指天然河流所蕴藏的动能资源,又叫水能资源,是从发电的角度来说的。
水利资源泛指航运、灌溉、发电、养殖等多方面效能的利用。
微点2 世界的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1)美国北水南调:其中加利福尼亚北水南调工程最为著名。加利福尼亚北部湿润;南部地势平坦,光热条件好,是著名的阳光地带,但干旱少雨。通过调水,使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等城市的生活和工农业用水得到了保证。
(2)埃及西水东调:从尼罗河三角洲地区,引尼罗河水向东穿过苏伊士运河,到达干旱的西奈半岛。通过调水,苏伊士运河西岸将新增耕地380万亩,促进了当地的发展和繁荣。
(3)澳大利亚东水西调:澳大利亚政府在大分水岭东侧河流上游修建水利工程,通过自流或抽水,将东侧河水一部分调入西侧墨累—达令盆地。这些水利工程不仅可以供水,还可利用落差发电供应东部城市。
(4)以色列北水南调:把北方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干旱缺水的南方。利用南部充足的光热条件,发展水果、蔬菜、花卉等产业,使之成为国家赚取外汇最多的产业之一。
南水北调工程
(高考浙江卷)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回答1~2题。
1.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
②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
③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
④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
B.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
C.可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可能
D.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
【图解思路】
【尝试解答】 1.D 2.A
1.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2.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对资源跨区域调配意义的分析要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资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入手。分析如下:
| 对调入地区 | 对调出地区 |
资源 | 缓解资源短缺问题 | 促进资源开发 |
经济 | 促进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 形成资源相关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 |
社会 | 带动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完善 | 带动地区城市化发展,提高生活水平 |
生态环境 | 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 (经济收入增加,)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
千岛湖配水工程于2019年通水,此前杭州自来水大部分来自钱塘江。千岛湖配水工程输水线路中有九成以上采用管道输水。读千岛湖配水工程线路示意图,回答1~3题。
1.千岛湖作为杭州新水源地,与从钱塘江取水相比 ( )
A.水量较大 B.水质较优
C.距市场较近 D.水价较低
2.千岛湖配水工程 ( )
A.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全程基本自流输水
B.输水量有限,杭州市是唯一的受水区
C.采用管道输水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水源损耗
D.调水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暖导致杭州降水减少
3.该工程建成后 ( )
A.钱塘江口海水倒灌,杭州城区地面下沉
B.缓解缺水问题,改善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
C.千岛湖水体污染加重,生物多样性减少
D.有利于对千岛湖的保护,减轻水质污染
解析:第1题,杭州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影响水源地的主导因素是水质,千岛湖作为杭州新水源地的主要原因是水质好,B正确。第2题,从图中看出该输水线路基本与富春江流向一致,富春江自西南流向东北,故可推断A正确;从图中看沿线有多个接水点,杭州市不是唯一的受水区;采用管道输水的主要目的是保护水质。第3题,千岛湖配水工程建成后,因需向杭州提供清洁水源,有利于对千岛湖的保护,减轻水质污染,D正确;会减轻钱塘江口海水倒灌,可阻止杭州城区地面进一步下沉;有利于缓解缺水问题,由于采用管道输水,对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答案:1.B 2.A 3.D
我国其他的主要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2020·湖南雅礼中学测试)2016年12月12日,来自中亚和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到达福建省,标志着“西气东输”三线东段工程建成通气,西气东输三线设计年输气量300亿立方米。结合西气东输线路图,回答1~2题。
1.西气东输三条线路都经过的地形区有 ( )
①准噶尔盆地 ②河西走廊
③渭河平原 ④长江中下游平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西部天然气的输入给福建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 )
A.为福建“绿色生态”建设增添动力
B.气取代煤,将改变福建的能源消费结构
C.带动了与天然气相关的产业的发展
D.有效缓解了福建能源短缺状况
【图解思路】
【尝试解答】 1.D 2.B
1.西气东输的原因、主要线路与效益
原因 | 主要线路 | 效益 |
东部的长江三角洲等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能源短缺和能源结构不合理的现状长期不能得到解决;西部拥有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和陕甘宁盆地四大气区,天然气资源丰富 | 一线工程:新疆油气田→长江三角洲; 二线工程:新疆油气田、中亚油气田→珠江三角洲; 三线工程:中亚油气田、新疆煤制天然气→长三角及东南沿海地区 | 改善东部的能源结构和大气环境;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
2.西电东送工程线路及影响
概况 | 线路(主力电源) | 对输入地的影响 | 对输出地的影响 |
西电东送工程指开发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地区的电力资源,将其输送至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京津唐等电力紧缺地区 | 北线:晋、陕、内蒙古(火电)和黄河上中游(水电)→环渤海地区 | 缓解能源紧张局面,促进经济发展;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减轻环境污染;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 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缩小东西部差距,对社会安定起重要作用 |
中线:三峡和金沙江(水电)→华东地区 | |||
南线:红水河(水电)和黔、滇(火电)→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
3.煤炭外运
我国能源空间布局存在较大的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而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又进一步从需求上拉大了这种差异,出现了北煤南运和西煤东运现象。铁路运输是我国煤炭运输的主要方式,目前主要运煤通道如下表所示:
运煤通道 | 路线 | |
东西运煤通道 | 通往东北 | 三大干线:集通线、京包—京沈线、滨洲线 |
通往华北 | 四大干线:京包—京沈线、大秦线(在秦皇岛港出口)、石太—京石—京沪线(在天津港出口)、陇海线(在连云港出口) | |
南北运煤通道 | 宝成—成昆线、同蒲—太焦—焦柳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 |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问题答题思路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原因 | 关键词 | 答题思路 |
资源多少 | 气候特征、资源分布 | 位于××气候区背风坡(迎风坡),降水少(多);××资源贫乏(丰富) |
需求量大小,利用的合理性 | 工农业、人口、污染、浪费 | 位于××发达(不发达)地区,人口稠密(稀少),资源需求量大(小);污染、浪费严重 |
(2)资源调配线路选择
关键词 | 答题思路 |
消费能力 | 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力 |
线路长短、施工难度 | 线路长(短),地质复杂(稳定),施工难度大(小),建设成本高(低) |
对环境的影响 | 线路经过生态稳定(脆弱)地区,避免(会)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
(3)解决资源紧张的途径
关键词 | 答题思路 |
开源 | 资源跨区域调配,寻求替代资源 |
节流 |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节约意识,治理环境污染 |
(4)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 答题思路 |
调出地、沿线地区、调入地,有利、不利 | 经济角度: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缓解资源紧张;促进经济发展 社会角度: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就业 生态角度:缓解环境压力,减少污染物排放,具有生态效益 |
(2020·湖北七校联盟模拟)为保障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我国不断拓展能源进口渠道,2017年5月16日,我国第四条能源进口通道(如中缅油气管道示意图)正式开始输油。据此回答1~3题。
1.2017年下半年,我国北方实施煤改气,导致我国大面积的“气荒”。下列措施中能最快缓解天然气“气荒”的是 ( )
A.多渠道增加天然气供应
B.建立和完善天然气储备机制
C.部分地区暂缓实施煤改气
D.关停部分高耗气产业
2.中缅油气管道建设中可能遇到的最大自然障碍是 ( )
A.山高谷深,气候湿热 B.植被茂密,虫蛇出没
C.荒漠广布,水源不足 D.经济落后,维护困难
3.中缅油气管道铺设对我国的重要意义有 ( )
①促进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
②缓解北方地区能源供应紧张
③缓解我国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
④进一步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
⑤推动管道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解析:第1题,材料显示:因“煤改气”导致“气荒”,则最有效的措施是暂缓实施煤改气,C对。注意高耗气产业有些是影响很大的产业,不能随意关停,D错。A、B两项所述内容实行起来所需时间较长,不能最快缓解天然气“气荒”。第2题,中缅油气管道建设中,需要穿过横断山区(山河相间、纵列分布),不利于管道铺设;该地纬度低而气温高、降水多而湿度大,不利于施工,故A正确、C错误;植被茂密,虫蛇出没的影响要小于地形、气候因素,则B错误;经济落后,维护困难不是自然障碍,则D错误。第3题,管道以输油气为主,对促进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作用不大,则①错误;图示油气输送到云南,则②错误;作为我国第四条能源进口通道,其作用主要体现在能源供应路线数量及安全性上,则③④正确;管道建设能推动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则⑤正确。
答案:1.C 2.A 3.D
一、选择题
(2020·湖北四校联考)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部分线路及海河流域局部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海河流域水库群的主要功能是 ( )
A.开发水能,提供电力 B.保障城乡用水
C.拦截泥沙,蓄水灌溉 D.提高通航能力
2.南水北调中线在京津段多采用深埋地下的全封闭管道输水,其主要目的是 ( )
A.减少占用耕地 B.缩短输水路线
C.减少渗漏和蒸发 D.减轻土壤盐碱化
3.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后,可能使海河 ( )
A.径流深度持续增加
B.含沙量呈下降趋势
C.春季下游水量增加
D.流域地下水补给量增加
解析:第1题,海河流域属半湿润地区,且下游地区人口多、城市面积大,缺水严重,故上游地区水库群的主要功能是保障城乡用水。第2题,京津地区气候较干旱,蒸发旺盛,采用全封闭管道输水可减少渗漏和蒸发。第3题,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可缓解华北地区缺水状况,使海河引水量减小,故春季下游河段水量将增加。径流深度主要取决于流域内的降水量、植被状况;含沙量是由流域内的土壤性质、植被状况、水的流速等自然因素和人类破坏植被的程度决定的;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后不会使海河流域地下水水位升高,地下水补给量不会有明显变化。
答案:1.B 2.C 3.C
埃及的西水东调工程西起尼罗河三角洲,引尼罗河水东调至西奈半岛北部的阿里什河谷,全长262 km,主要由苏伊士运河以西渠道、穿苏伊士运河输水隧洞、西奈北部调水工程三部分构成,规划开发耕地378万亩。西奈北部调水工程基本在沙漠地区进行,在到达阿里什河谷之前采用压力管道输水,并在灌区建设排水系统。下图示意埃及西水东调工程位置及线路。读图回答4~6题。
4.埃及兴建西水东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 )
A.为东部工业、城市发展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B.形成水系之间的便利通道,利于航运发展
C.调节尼罗河径流量季节分配不均,防治洪涝
D.完善西奈半岛灌溉系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5.西奈北部调水工程在到达阿里什河谷之前采用压力管道输水,其影响因素是 ( )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水源
6.西奈北部调水工程在灌区建设排水系统主要是为了预防 ( )
A.尼罗河断流 B.灌区土地盐碱化
C.降水量增加 D.河流含沙量增加
解析:第4题,结合题干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西奈半岛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埃及兴建西水东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完善西奈半岛灌溉系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第5题,从尼罗河三角洲到阿里什河谷地势逐渐升高,需要采用压力管道保证供水要求。第6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在西奈北部发展灌溉农业,容易引起土地盐碱化,在灌区建设排水系统是为了防御灌区土地盐碱化。
答案:4.D 5.A 6.B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是国家重点工程,也是中俄能源合作的重大项目,管道干线起于黑龙江省黑河市,2016年6月,黑河段穿江工程动工。下图为中俄天然气东线管道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中俄天然气东线管道在俄罗斯境内向北弯曲,最主要原因是 ( )
A.绕过冻土区域,便于施工
B.缓解该地区能源紧缺状况
C.北部天然气产量大,气源充足
D.保护贝加尔湖地区的生态环境
8.图示天然气跨区域调配对中俄两国的影响,正确的是 ( )
A.促进俄罗斯能源开发,有利于能源结构调整
B.减轻俄罗斯就业压力,可优化产业结构
C.增加我国清洁能源比重,消除大气环境污染
D.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
解析:第7题,俄罗斯境内天然气管道向北弯曲段,途经恰扬金气田,利于补充气源。第8题,俄罗斯向中国供应天然气,可以促进俄罗斯能源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但是对俄罗斯的能源结构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影响不大;可以增加我国清洁能源比重,缓解能源供需矛盾,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但是不可能消除我国的大气污染。
答案:7.C 8.D
(2020·聊城模拟)河西走廊酒泉附近拥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可利用量达26 670兆瓦,是我国获批建立的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2017年6月,酒泉至湘潭±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全线投运,每年可向湖南输送400亿千瓦时电量。据此回答9~11题。
9.酒泉至湘潭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 )
A.两端降水自西向东递减
B.东端土壤结构疏松
C.两端资源型产业潜力大
D.东端城市化进程慢
10.酒泉风电基地可持续发展的合理策略是 ( )
A.参与西北电网建设,提高电能跨区域调配能力
B.关闭区域内火电站等,尽量减少其他电源数量
C.对风电基地风能资源进行拆分建设,扩大开发范围
D.发展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重点扶持零配件装备企业
11.酒泉风电基地以及酒泉至湘潭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影响是 ( )
A.降低输电线路沿线土地的经济价值
B.运行增加噪音、电磁辐射等污染
C.湖南省变为煤电东输长三角的主要省区
D.改变了我国人口流动大方向
解析:第9题,酒泉风力资源丰富,而湖南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据此可知酒泉至湘潭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两端资源型产业潜力大。第10题,酒泉风电基地参与西北电网建设,提高电能跨区域调配能力,对其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具有重要意义。第11题,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运行会增加噪音,并产生电磁辐射等污染。
答案:9.C 10.A 11.B
二、非选择题
12.(2020·河南中原名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莱索托是被南非环抱的一个小国,75%的国土是山地,年降水量700~1 000 mm,经济基础薄弱,很多地方人迹罕至,缺乏电力和供水等基础设施,是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南非约有5 602万人口,而年平均降水量只有464 mm,水资源极为短缺。豪登省是南非面积最小但人口最稠密的省,是南非的经济中心,水资源需求量很大,首府是南非最大城市约翰内斯堡。由莱索托和南非共同兴建的莱索托高原调水工程将从奥兰治河上游引水到瓦尔河,以满足豪登省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同时使莱索托实现电力自给。工程于1990年开工,计划分期兴建6座大坝、2座水电站、200千米的大型穿山隧道,到2020年全部工程建成时,莱索托每年从南非获得约三千万美元的售水收入。
(1)说出莱索托降水较多的原因。
(2)简析该调水工程得以建设的地理背景。
(3)推测该调水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困难。
(4)简述该调水工程建成后对莱索托产生的积极影响。
解析:(1)图示该地距离印度洋较近,受海上吹来的东南信风影响强;且海拔高,东南信风受地形抬升而多地形雨;沿岸有暖流流经。(2)由“年降水量700~1 000 mm,经济基础薄弱”,可知该地水资源丰富但需求少,而南非水资源紧张。(3)图示调水沿线位于河流上游,该地人口稀少,交通不便,不利于施工。(4)由“缺乏电力和供水等基础设施”“同时使莱索托实现电力自给”,以及“获得约三千万美元的售水收入”,可分析带来的积极影响。
答案:(1)东距印度洋较近,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影响显著;沿岸暖流具有增湿作用;海拔较高,湿润气流受地形抬升后,水汽易凝云致雨。
(2)莱索托境内降水较多,水资源丰富,但国内水资源需求较少,有富余水资源;莱索托缺乏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豪登省人口集中、城市众多,生活需水量大;豪登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矿产资源丰富,但水资源却严重缺乏,制约矿产资源开采与加工。
(3)沿线地区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沿线地区人迹罕至,本地劳动力短缺;沿线地区交通不便,不利于工程机械、人员、物资等的运输。
(4)完善国内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增加外汇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13.(2020·郑州质检)中俄原油管道途经我国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止于大庆。下图为中俄原油管道路径和我国东北部分地区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中俄原油管道在修建过程中需要克服的自然障碍。
(2)简述中俄原油管道在修建和运营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3)分析中俄原油管道终点选择在大庆的主要原因。
解析:(1)根据中俄原油管道经过地区的地理环境等可判断出,修建过程中会遇到气候寒冷、地形复杂、冻土广布等障碍。(2)可从对沿线植被、土壤、生物多样性、环境质量等的影响方面入手分析。(3)可从大庆的地理位置优势、工业基础优势等方面分析。
答案:(1)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地势起伏大(多山),地形复杂;冻土广布;丛林密布,河流较多,沼泽湿地广布。
(2)破坏沿线植被;造成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破坏生物多样性;破坏冻土层;施工扬尘造成短期内大气环境质量下降;在运营过程中,输油管道破裂会造成原油泄漏,严重污染土壤、水体等。
(3)距离俄罗斯泰纳线较近,可以缩短管道长度,减少工程量与投资;大庆石油工业基础雄厚,石油加工能力强,石油需求量大;大庆有输油管道通向我国东北、华北等地;大庆距离我国东北主要的石油消费市场较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