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2021版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精品教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21版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3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展开
第33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一、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西气东输的线路
(1)一期工程线路:由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经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最后到达长江三角洲。
(2)二期工程线路:主干由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向西与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南至珠江三角洲。
2.西气东输的原因
(1)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①西部地区:受经济水平限制,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供大于需。
②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能源相对贫乏,供小于需。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①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
②北煤南运给我国的交通运输带来很大的压力。
③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①天然气资源分布的总体特征: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②陆上四大气区:新疆、青海、川渝和陕甘宁的鄂尔多斯。
③油气发展战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二、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1)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2)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2.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1)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2)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及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3.区域协调效应
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合理配置,利于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
4.对环境的影响
(1)东部地区:天然气部分替代煤炭,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
(2)沿线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微点1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资源分布区与消耗区的差异,即明确该资源分布规律及分布较多的地区;同时明确该资源紧缺区紧缺的原因,包括为何分布较少、为何需求量大、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如下图所示:
微点2 影响天然气管道走向的三大因素
(1)市场:为了扩大天然气的消费市场,要为尽可能多的城市提供天然气。
(2)建设难度:为减小施工难度和降低成本,工程线路多选择地形、地质和水文条件较好的地区。
(3)气源:为保证稳定、安全的天然气供应,要尽可能地经过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地区。
微点3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
(1)从调入区与调出区两方面进行分析
①对于资源调入区而言,资源的大规模调入,缓解了资源、能源不足的问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相对充足,又保障了社会的安定与繁荣,以及促进该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等。
②对于资源调出区而言,随着资源开发和工程建设,将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2)从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方面分析
调入区
调出区
经济
效益
获取资源,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获得经济效益
输出资源可获得经济收入,并且扩大相关产业,完善基础设施,获得经济效益
社会
效益
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
发展相关产业,增加就业
有利于两地区协调发展,达到共同富裕,有利于社会稳定
生态
效益
发展经济,减轻污染,保护生态
能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2020·湖南雅礼中学测试)2016年12月12日,来自中亚和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到达福建省,标志着“西气东输”三线东段工程建成通气,西气东输三线设计年输气量300亿立方米。结合西气东输线路图,回答1~2题。
1.西气东输三条线路都经过的地形区有( )
①准噶尔盆地 ②河西走廊
③渭河平原 ④长江中下游平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西部天然气的输入给福建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
A.为福建“绿色生态”建设增添动力
B.气取代煤,将改变福建的能源消费结构
C.带动了与天然气相关的产业的发展
D.有效缓解了福建能源短缺状况
【图解思路】
【尝试解答】 1.D 2.B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
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地区
方面
调入区
调出区
资源
缓解资源短缺问题
促进资源开发
经济
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形成资源相关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
续 表
地区
方面
调入区
调出区
社会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设施的完善
带动地区城市化发展,提高生活水平
生态环境
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3.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影响
地区
项目
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对社会经
济的影响
资源开
发与经
济建设
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缓解能源短缺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东部经济发展
产业结
构调整
促进当地天然气产业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
基础设
施建设
推动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一条新的经济增长带
东部地区进行西气东输工程的配套建设,将极大带动东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对生态环
境的影响
有利
影响
促进西部能源结构的改善,在沿线农村推广使用天然气,可减少农民对薪柴的需求,缓解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
不利
影响
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多样,途经地区地貌类型复杂,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易造成破坏
4.西电东送工程
(1)原因:西部能源资源(水电、煤炭等)丰富;东部经济发达,电力资源不足。
(2)线路及其影响
线路(主力电源)
对输入地的影响
对输出地的影响
A.北线:晋、陕、内蒙古(火电)和黄河上中游(水电)→环渤海地区
①缓解能源紧张局面,促进经济发展;②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减轻环境污染;③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①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③缩小东西部差距,对社会稳定起重要作用
B.中线:三峡和金沙江(水电)→华东地区
C.南线:红水河(水电)和黔、滇(火电)→珠江三角洲地区
(2020·荆州模拟)读我国四大进口油气战略通道图,回答1~2题。
1.四大进口油气战略通道的建设,对我国的影响是( )
A.彻底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利用结构
B.与交会的公路、铁路构成交通运输网
C.提高管道沿线的环境安全系数
D.提高我国能源安全保障系数
2.与中哈和中俄油气进口通道相比,由轮船运输到缅甸再经管道输送到昆明的中缅油气进口通道( )
A.油源相对不足
B.受气象等因素影响小
C.运输连续性较差
D.可直达我国主要石油消费市场
解析:第1题,四大进口油气战略通道的建设,能够加快改变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利用结构,A错;油气进口主要是管道运输,不会与公路、铁路构成交通运输网,B错;可能破坏植被,降低管道沿线的环境安全系数,C错;可以提高我国能源安全保障系数,D对。第2题,中哈和中俄油气进口通道全部是管道运输,中缅油气通道是先经海运到缅甸港口,然后再经管道进口,所以运输的连续性较差,C对;油源充足,A错;需要经过海运,受气象因素影响较大,B错;不能直达我国主要消费市场,D错。
答案:1.D 2.C
非能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高考浙江卷)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回答1~2题。
1.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
②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
③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
④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
B.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
C.可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可能
D.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
【图解思路】
【尝试解答】 1.D 2.A
南水北调工程的线路比较及其产生的积极意义
(1)南水北调三条线路的工程比较
(2)南水北调产生的积极意义
社会
效益
改善调入区投资环境,吸引更多国内外资金;缓解争水矛盾,利于社会安定
经济
效益
促进调入区的经济发展
生态
效益
增加调入区城市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美化环境,改善城乡居民的卫生条件,控制地面沉降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问题答题思路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原因
关键词
答题思路
资源多少
气候特征、
资源分布
位于××气候区背风坡(迎风坡),降水少(多);××资源贫乏(丰富)
需求量大
小,利用的
合理性
工农业、
人口、污
染、浪费
位于××发达(不发达)地区,人口稠密(稀少),资源需求量大(小);污染、浪费严重
(2)资源调配线路选择
关键词
答题思路
消费能力
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力
线路长短、
施工难度
线路长(短),地质复杂(稳定),施工难度大(小),建设成本高(低)
对环境
的影响
线路经过生态稳定(脆弱)地区,避免(会)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3)解决资源紧张的途径
关键词
答题思路
开源
资源跨区域调配,寻求替代资源
节流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节约意识,治理环境污染
(4)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答题思路
调出地、沿线地区、调入地、有利、不利
经济角度: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缓解资源紧张;促进经济发展
社会角度: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就业
生态角度:缓解环境压力,减少污染物排放,具有生态效益
千岛湖配水工程于2019年通水,此前杭州自来水大部分来自钱塘江。千岛湖配水工程输水线路中有九成以上采用管道输水。读千岛湖配水工程线路示意图,回答1~3题。
1.千岛湖作为杭州新水源地,与从钱塘江取水相比( )
A.水量较大 B.水质较优 C.距市场较近 D.水价较低
2.千岛湖配水工程( )
A.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全程基本自流输水
B.输水量有限,杭州市是唯一的受水区
C.采用管道输水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水源损耗
D.调水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暖导致杭州降水减少
3.该工程建成后( )
A.钱塘江口海水倒灌,杭州城区地面下沉
B.缓解缺水问题,改善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
C.千岛湖水体污染加重,生物多样性减少
D.有利于对千岛湖的保护,减轻水质污染
解析:第1题,杭州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影响水源地的主导因素是水质,千岛湖作为杭州新水源地的主要原因是水质好,B正确。第2题,从图中看出该输水线路基本与富春江流向一致,富春江自西南流向东北,故可推断A正确;从图中看沿线有多个接水点,杭州市不是唯一的受水区;采用管道输水的主要目的是保护水质。第3题,千岛湖配水工程建成后,因需向杭州提供清洁水源,有利于对千岛湖的保护,减轻水质污染,D正确;会减轻钱塘江口海水倒灌,可阻止杭州城区地面进一步下沉;有利于缓解缺水问题,由于采用管道输水,对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答案:1.B 2.A 3.D
一、选择题
(2020·湖北四校联考)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部分线路及海河流域局部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海河流域水库群的主要功能是( )
A.开发水能,提供电力 B.保障城乡用水
C.拦截泥沙,蓄水灌溉 D.提高通航能力
2.南水北调中线在京津段多采用深埋地下的全封闭管道输水,其主要目的是( )
A.减少占用耕地 B.缩短输水路线
C.减少渗漏和蒸发 D.减轻土壤盐碱化
3.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后,可能使海河( )
A.径流深度持续增加 B.含沙量呈下降趋势
C.春季下游水量增加 D.流域地下水补给量增加
解析:第1题,海河流域属半湿润地区,且下游地区人口多、城市面积大,缺水严重,故上游地区水库群的主要功能是保障城乡用水。第2题,京津地区气候较干旱,蒸发旺盛,采用全封闭管道输水可减少渗漏和蒸发。第3题,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可缓解华北地区缺水状况,使海河引水量减小,故春季下游河段水量将增加。径流深度主要取决于流域内的降水量、植被状况;含沙量是由流域内的土壤性质、植被状况、水的流速等自然因素和人类破坏植被的程度决定的;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后不会使海河流域地下水水位升高,地下水补给量不会有明显变化。
答案:1.B 2.C 3.C
读我国各省(区、市)电力供应示意图(港澳台数据暂缺),回答4~5题。
4.甲、乙、丙依次是( )
A.火电丰富区、电力短缺区、水电丰富区
B.电力短缺区、火电丰富区、水电丰富区
C.水电丰富区、火电丰富区、电力短缺区
D.电力短缺区、水电丰富区、火电丰富区
5.目前,我国建设了许多大型的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如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我国建设许多大型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原因是( )
A.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B.能源地区分布不均
C.人均能源不足
D.西部能源总量大
解析:第4题,从图中可知,甲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应为水电丰富区;乙位于内蒙古、山西和陕西,应为火电丰富区;丙主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应为电力短缺区。第5题,能源地区分布不均是我国建设大型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重要原因。
答案:4.C 5.B
埃及的西水东调工程西起尼罗河三角洲,引尼罗河水东调至西奈半岛北部的阿里什河谷,全长262 km,主要由苏伊士运河以西渠道、穿苏伊士运河输水隧洞、西奈北部调水工程三部分构成,规划开发耕地378万亩。西奈北部调水工程基本在沙漠地区进行,在到达阿里什河谷之前采用压力管道输水,并在灌区建设排水系统。下图示意埃及西水东调工程位置及线路。读图回答6~8题。
6.埃及兴建西水东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
A.为东部工业、城市发展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B.形成水系之间的便利通道,利于航运发展
C.调节尼罗河径流量季节分配不均,防治洪涝
D.完善西奈半岛灌溉系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7.西奈北部调水工程在到达阿里什河谷之前采用压力管道输水,其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水源
8.西奈北部调水工程在灌区建设排水系统主要是为了预防( )
A.尼罗河断流 B.灌区土地盐碱化
C.降水量增加 D.河流含沙量增加
解析:第6题,结合题干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西奈半岛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埃及兴建西水东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完善西奈半岛灌溉系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第7题,从尼罗河三角洲到阿里什河谷地势逐渐升高,需要采用压力管道保证供水要求。第8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在西奈北部发展灌溉农业,容易引起土地盐碱化,在灌区建设排水系统是为了防御灌区土地盐碱化。
答案:6.D 7.A 8.B
(2020·湖北七校联盟模拟)为保障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我国不断拓展能源进口渠道,2017年5月16日,我国第四条能源进口通道(如中缅油气管道示意图)正式开始输油。据此回答9~11题。
9.2017年下半年,我国北方实施煤改气,导致我国大面积的“气荒”。下列措施中能最快缓解天然气“气荒”的是( )
A.多渠道增加天然气供应
B.建立和完善天然气储备机制
C.部分地区暂缓实施煤改气
D.关停部分高耗气产业
10.中缅油气管道建设中可能遇到的最大自然障碍是( )
A.山高谷深,气候湿热 B.植被茂密,虫蛇出没
C.荒漠广布,水源不足 D.经济落后,维护困难
11.中缅油气管道铺设对我国的重要意义有( )
①促进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
②缓解北方地区能源供应紧张
③缓解我国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
④进一步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
⑤推动管道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解析:第9题,材料显示:因“煤改气”导致“气荒”,则最有效的措施是暂缓实施煤改气。注意高耗气产业有些是影响很大的产业,不能随意关停。A、B两项所述内容实行起来所需时间较长,不能最快缓解天然气“气荒”。第10题,中缅油气管道建设中,需要穿过横断山区(山河相间、纵列分布),不利于管道铺设;该地纬度低而气温高、降水多而湿度大,不利于施工,故A正确、C错误;植被茂密,虫蛇出没的影响要小于地形、气候因素,则B错误;经济落后,维护困难不是自然障碍,则D错误。第11题,管道以输油气为主,对促进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作用不大,则①错误;图示油气输送到云南,则②错误;作为我国第四条能源进口通道,其作用主要体现在能源供应路线数量及安全性上,则③④正确;管道建设能推动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则⑤正确。
答案:9.C 10.A 11.D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12月8日,中俄重大能源合作项目——中俄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位于71°N的俄罗斯北冰洋沿岸。项目全部建成后,年产天然气可达250亿立方米,中国每年可以获得400万吨的液化气。下图为亚马尔天然气输出航线示意图。
(1)评价亚马尔天然气开发的条件。
(2)与西北航线相比,指出东北航线的优缺点。
(3)说明亚马尔天然气合作项目对保障中国能源安全的作用。
解析:(1)亚马尔天然气开发条件的评价要从有利与不利两大方面分析。有利条件有储量丰富、市场广阔、政策支持;不利条件有极端寒冷、技术要求高、基础设施差、市场远、运输成本高等。(2)东北航线与西北航线相比,优点有运输距离更短,可节约运输时间,提高运输效率;途经海域海盗威胁小,更安全。缺点是结冰期更长,通航时间短。(3)亚马尔天然气合作项目对保障中国能源安全的作用从能源进口渠道多元化、缓解能源短缺状况、增加能源战略储量等方面阐述。
答案:(1)有利条件:储量丰富;消费市场广阔;政府政策的支持。
不利条件:纬度高,常年极端寒冷,开采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开发晚,基础设施差;距离目标市场远,运输成本高(航线结冰期长,海运条件差)。
(2)优点:运输距离更短,可节约运输时间,提高运输效率;途经海域海盗威胁小,更安全。
缺点:结冰期更长,通航时间短。
(3)增加能源的供应量,缓解能源短缺状况;拓宽能源进口渠道(多元化进口);增加能源战略储量;减少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对我国能源的影响;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13.(2020·河南中原名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莱索托是被南非环抱的一个小国,75%的国土是山地,年降水量700~1 000 mm,经济基础薄弱,很多地方人迹罕至,缺乏电力和供水等基础设施,是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南非约有5 602万人口,而年平均降水量只有464 mm,水资源极为短缺。豪登省是南非面积最小但人口最稠密的省,是南非的经济中心,水资源需求量很大,首府是南非最大城市约翰内斯堡。由莱索托和南非共同兴建的莱索托高原调水工程将从奥兰治河上游引水到瓦尔河,以满足豪登省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同时使莱索托实现电力自给。工程于1990年开工,计划分期兴建6座大坝、2座水电站、200千米的大型穿山隧道,到2020年全部工程建成时,莱索托每年从南非获得约三千万美元的售水收入。
(1)说出莱索托降水较多的原因。
(2)简析该调水工程得以建设的地理背景。
(3)推测该调水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困难。
(4)简述该调水工程建成后对莱索托产生的积极影响。
解析:(1)图示该地距离印度洋较近,受海上吹来的东南信风影响强;且海拔高,东南信风受地形抬升而多地形雨;沿岸有暖流流经。(2)由“年降水量700~1 000 mm,经济基础薄弱”,可知该地水资源丰富但需求少;而南非水资源紧张。(3)图示调水沿线位于河流上游,该地人口稀少,交通不便,不利于施工。(4)由“缺乏电力和供水等基础设施”“同时使莱索托实现电力自给”,以及“获得约三千万美元的售水收入”,可分析带来的积极影响。
答案:(1)东距印度洋较近,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影响显著;沿岸暖流具有增湿作用;海拔较高,湿润气流受地形抬升后,水汽易凝云致雨。
(2)莱索托境内降水较多,水资源丰富,但国内水资源需求较少,有富余水资源;莱索托缺乏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豪登省人口集中、城市众多,生活需水量大;豪登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矿产资源丰富,但水资源却严重缺乏,制约矿产资源开采与加工。
(3)沿线地区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沿线地区人迹罕至,本地劳动力短缺;沿线地区交通不便,不利于工程机械、人员、物资等的运输。
(4)完善国内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增加外汇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第33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一、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西气东输的线路
(1)一期工程线路:由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经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最后到达长江三角洲。
(2)二期工程线路:主干由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向西与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南至珠江三角洲。
2.西气东输的原因
(1)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①西部地区:受经济水平限制,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供大于需。
②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能源相对贫乏,供小于需。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①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
②北煤南运给我国的交通运输带来很大的压力。
③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①天然气资源分布的总体特征: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②陆上四大气区:新疆、青海、川渝和陕甘宁的鄂尔多斯。
③油气发展战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二、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1)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2)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2.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1)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2)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及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3.区域协调效应
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合理配置,利于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
4.对环境的影响
(1)东部地区:天然气部分替代煤炭,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
(2)沿线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微点1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资源分布区与消耗区的差异,即明确该资源分布规律及分布较多的地区;同时明确该资源紧缺区紧缺的原因,包括为何分布较少、为何需求量大、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如下图所示:
微点2 影响天然气管道走向的三大因素
(1)市场:为了扩大天然气的消费市场,要为尽可能多的城市提供天然气。
(2)建设难度:为减小施工难度和降低成本,工程线路多选择地形、地质和水文条件较好的地区。
(3)气源:为保证稳定、安全的天然气供应,要尽可能地经过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地区。
微点3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
(1)从调入区与调出区两方面进行分析
①对于资源调入区而言,资源的大规模调入,缓解了资源、能源不足的问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相对充足,又保障了社会的安定与繁荣,以及促进该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等。
②对于资源调出区而言,随着资源开发和工程建设,将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2)从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方面分析
调入区
调出区
经济
效益
获取资源,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获得经济效益
输出资源可获得经济收入,并且扩大相关产业,完善基础设施,获得经济效益
社会
效益
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
发展相关产业,增加就业
有利于两地区协调发展,达到共同富裕,有利于社会稳定
生态
效益
发展经济,减轻污染,保护生态
能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2020·湖南雅礼中学测试)2016年12月12日,来自中亚和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到达福建省,标志着“西气东输”三线东段工程建成通气,西气东输三线设计年输气量300亿立方米。结合西气东输线路图,回答1~2题。
1.西气东输三条线路都经过的地形区有( )
①准噶尔盆地 ②河西走廊
③渭河平原 ④长江中下游平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西部天然气的输入给福建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
A.为福建“绿色生态”建设增添动力
B.气取代煤,将改变福建的能源消费结构
C.带动了与天然气相关的产业的发展
D.有效缓解了福建能源短缺状况
【图解思路】
【尝试解答】 1.D 2.B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
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地区
方面
调入区
调出区
资源
缓解资源短缺问题
促进资源开发
经济
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形成资源相关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
续 表
地区
方面
调入区
调出区
社会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设施的完善
带动地区城市化发展,提高生活水平
生态环境
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3.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影响
地区
项目
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对社会经
济的影响
资源开
发与经
济建设
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缓解能源短缺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东部经济发展
产业结
构调整
促进当地天然气产业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
基础设
施建设
推动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一条新的经济增长带
东部地区进行西气东输工程的配套建设,将极大带动东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对生态环
境的影响
有利
影响
促进西部能源结构的改善,在沿线农村推广使用天然气,可减少农民对薪柴的需求,缓解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
不利
影响
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多样,途经地区地貌类型复杂,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易造成破坏
4.西电东送工程
(1)原因:西部能源资源(水电、煤炭等)丰富;东部经济发达,电力资源不足。
(2)线路及其影响
线路(主力电源)
对输入地的影响
对输出地的影响
A.北线:晋、陕、内蒙古(火电)和黄河上中游(水电)→环渤海地区
①缓解能源紧张局面,促进经济发展;②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减轻环境污染;③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①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③缩小东西部差距,对社会稳定起重要作用
B.中线:三峡和金沙江(水电)→华东地区
C.南线:红水河(水电)和黔、滇(火电)→珠江三角洲地区
(2020·荆州模拟)读我国四大进口油气战略通道图,回答1~2题。
1.四大进口油气战略通道的建设,对我国的影响是( )
A.彻底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利用结构
B.与交会的公路、铁路构成交通运输网
C.提高管道沿线的环境安全系数
D.提高我国能源安全保障系数
2.与中哈和中俄油气进口通道相比,由轮船运输到缅甸再经管道输送到昆明的中缅油气进口通道( )
A.油源相对不足
B.受气象等因素影响小
C.运输连续性较差
D.可直达我国主要石油消费市场
解析:第1题,四大进口油气战略通道的建设,能够加快改变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利用结构,A错;油气进口主要是管道运输,不会与公路、铁路构成交通运输网,B错;可能破坏植被,降低管道沿线的环境安全系数,C错;可以提高我国能源安全保障系数,D对。第2题,中哈和中俄油气进口通道全部是管道运输,中缅油气通道是先经海运到缅甸港口,然后再经管道进口,所以运输的连续性较差,C对;油源充足,A错;需要经过海运,受气象因素影响较大,B错;不能直达我国主要消费市场,D错。
答案:1.D 2.C
非能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高考浙江卷)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回答1~2题。
1.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
②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
③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
④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
B.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
C.可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可能
D.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
【图解思路】
【尝试解答】 1.D 2.A
南水北调工程的线路比较及其产生的积极意义
(1)南水北调三条线路的工程比较
(2)南水北调产生的积极意义
社会
效益
改善调入区投资环境,吸引更多国内外资金;缓解争水矛盾,利于社会安定
经济
效益
促进调入区的经济发展
生态
效益
增加调入区城市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美化环境,改善城乡居民的卫生条件,控制地面沉降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问题答题思路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原因
关键词
答题思路
资源多少
气候特征、
资源分布
位于××气候区背风坡(迎风坡),降水少(多);××资源贫乏(丰富)
需求量大
小,利用的
合理性
工农业、
人口、污
染、浪费
位于××发达(不发达)地区,人口稠密(稀少),资源需求量大(小);污染、浪费严重
(2)资源调配线路选择
关键词
答题思路
消费能力
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力
线路长短、
施工难度
线路长(短),地质复杂(稳定),施工难度大(小),建设成本高(低)
对环境
的影响
线路经过生态稳定(脆弱)地区,避免(会)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3)解决资源紧张的途径
关键词
答题思路
开源
资源跨区域调配,寻求替代资源
节流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节约意识,治理环境污染
(4)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答题思路
调出地、沿线地区、调入地、有利、不利
经济角度: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缓解资源紧张;促进经济发展
社会角度: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就业
生态角度:缓解环境压力,减少污染物排放,具有生态效益
千岛湖配水工程于2019年通水,此前杭州自来水大部分来自钱塘江。千岛湖配水工程输水线路中有九成以上采用管道输水。读千岛湖配水工程线路示意图,回答1~3题。
1.千岛湖作为杭州新水源地,与从钱塘江取水相比( )
A.水量较大 B.水质较优 C.距市场较近 D.水价较低
2.千岛湖配水工程( )
A.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全程基本自流输水
B.输水量有限,杭州市是唯一的受水区
C.采用管道输水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水源损耗
D.调水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暖导致杭州降水减少
3.该工程建成后( )
A.钱塘江口海水倒灌,杭州城区地面下沉
B.缓解缺水问题,改善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
C.千岛湖水体污染加重,生物多样性减少
D.有利于对千岛湖的保护,减轻水质污染
解析:第1题,杭州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影响水源地的主导因素是水质,千岛湖作为杭州新水源地的主要原因是水质好,B正确。第2题,从图中看出该输水线路基本与富春江流向一致,富春江自西南流向东北,故可推断A正确;从图中看沿线有多个接水点,杭州市不是唯一的受水区;采用管道输水的主要目的是保护水质。第3题,千岛湖配水工程建成后,因需向杭州提供清洁水源,有利于对千岛湖的保护,减轻水质污染,D正确;会减轻钱塘江口海水倒灌,可阻止杭州城区地面进一步下沉;有利于缓解缺水问题,由于采用管道输水,对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答案:1.B 2.A 3.D
一、选择题
(2020·湖北四校联考)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部分线路及海河流域局部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海河流域水库群的主要功能是( )
A.开发水能,提供电力 B.保障城乡用水
C.拦截泥沙,蓄水灌溉 D.提高通航能力
2.南水北调中线在京津段多采用深埋地下的全封闭管道输水,其主要目的是( )
A.减少占用耕地 B.缩短输水路线
C.减少渗漏和蒸发 D.减轻土壤盐碱化
3.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后,可能使海河( )
A.径流深度持续增加 B.含沙量呈下降趋势
C.春季下游水量增加 D.流域地下水补给量增加
解析:第1题,海河流域属半湿润地区,且下游地区人口多、城市面积大,缺水严重,故上游地区水库群的主要功能是保障城乡用水。第2题,京津地区气候较干旱,蒸发旺盛,采用全封闭管道输水可减少渗漏和蒸发。第3题,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可缓解华北地区缺水状况,使海河引水量减小,故春季下游河段水量将增加。径流深度主要取决于流域内的降水量、植被状况;含沙量是由流域内的土壤性质、植被状况、水的流速等自然因素和人类破坏植被的程度决定的;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后不会使海河流域地下水水位升高,地下水补给量不会有明显变化。
答案:1.B 2.C 3.C
读我国各省(区、市)电力供应示意图(港澳台数据暂缺),回答4~5题。
4.甲、乙、丙依次是( )
A.火电丰富区、电力短缺区、水电丰富区
B.电力短缺区、火电丰富区、水电丰富区
C.水电丰富区、火电丰富区、电力短缺区
D.电力短缺区、水电丰富区、火电丰富区
5.目前,我国建设了许多大型的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如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我国建设许多大型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原因是( )
A.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B.能源地区分布不均
C.人均能源不足
D.西部能源总量大
解析:第4题,从图中可知,甲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应为水电丰富区;乙位于内蒙古、山西和陕西,应为火电丰富区;丙主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应为电力短缺区。第5题,能源地区分布不均是我国建设大型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重要原因。
答案:4.C 5.B
埃及的西水东调工程西起尼罗河三角洲,引尼罗河水东调至西奈半岛北部的阿里什河谷,全长262 km,主要由苏伊士运河以西渠道、穿苏伊士运河输水隧洞、西奈北部调水工程三部分构成,规划开发耕地378万亩。西奈北部调水工程基本在沙漠地区进行,在到达阿里什河谷之前采用压力管道输水,并在灌区建设排水系统。下图示意埃及西水东调工程位置及线路。读图回答6~8题。
6.埃及兴建西水东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
A.为东部工业、城市发展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B.形成水系之间的便利通道,利于航运发展
C.调节尼罗河径流量季节分配不均,防治洪涝
D.完善西奈半岛灌溉系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7.西奈北部调水工程在到达阿里什河谷之前采用压力管道输水,其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水源
8.西奈北部调水工程在灌区建设排水系统主要是为了预防( )
A.尼罗河断流 B.灌区土地盐碱化
C.降水量增加 D.河流含沙量增加
解析:第6题,结合题干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西奈半岛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埃及兴建西水东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完善西奈半岛灌溉系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第7题,从尼罗河三角洲到阿里什河谷地势逐渐升高,需要采用压力管道保证供水要求。第8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在西奈北部发展灌溉农业,容易引起土地盐碱化,在灌区建设排水系统是为了防御灌区土地盐碱化。
答案:6.D 7.A 8.B
(2020·湖北七校联盟模拟)为保障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我国不断拓展能源进口渠道,2017年5月16日,我国第四条能源进口通道(如中缅油气管道示意图)正式开始输油。据此回答9~11题。
9.2017年下半年,我国北方实施煤改气,导致我国大面积的“气荒”。下列措施中能最快缓解天然气“气荒”的是( )
A.多渠道增加天然气供应
B.建立和完善天然气储备机制
C.部分地区暂缓实施煤改气
D.关停部分高耗气产业
10.中缅油气管道建设中可能遇到的最大自然障碍是( )
A.山高谷深,气候湿热 B.植被茂密,虫蛇出没
C.荒漠广布,水源不足 D.经济落后,维护困难
11.中缅油气管道铺设对我国的重要意义有( )
①促进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
②缓解北方地区能源供应紧张
③缓解我国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
④进一步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
⑤推动管道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解析:第9题,材料显示:因“煤改气”导致“气荒”,则最有效的措施是暂缓实施煤改气。注意高耗气产业有些是影响很大的产业,不能随意关停。A、B两项所述内容实行起来所需时间较长,不能最快缓解天然气“气荒”。第10题,中缅油气管道建设中,需要穿过横断山区(山河相间、纵列分布),不利于管道铺设;该地纬度低而气温高、降水多而湿度大,不利于施工,故A正确、C错误;植被茂密,虫蛇出没的影响要小于地形、气候因素,则B错误;经济落后,维护困难不是自然障碍,则D错误。第11题,管道以输油气为主,对促进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作用不大,则①错误;图示油气输送到云南,则②错误;作为我国第四条能源进口通道,其作用主要体现在能源供应路线数量及安全性上,则③④正确;管道建设能推动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则⑤正确。
答案:9.C 10.A 11.D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12月8日,中俄重大能源合作项目——中俄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位于71°N的俄罗斯北冰洋沿岸。项目全部建成后,年产天然气可达250亿立方米,中国每年可以获得400万吨的液化气。下图为亚马尔天然气输出航线示意图。
(1)评价亚马尔天然气开发的条件。
(2)与西北航线相比,指出东北航线的优缺点。
(3)说明亚马尔天然气合作项目对保障中国能源安全的作用。
解析:(1)亚马尔天然气开发条件的评价要从有利与不利两大方面分析。有利条件有储量丰富、市场广阔、政策支持;不利条件有极端寒冷、技术要求高、基础设施差、市场远、运输成本高等。(2)东北航线与西北航线相比,优点有运输距离更短,可节约运输时间,提高运输效率;途经海域海盗威胁小,更安全。缺点是结冰期更长,通航时间短。(3)亚马尔天然气合作项目对保障中国能源安全的作用从能源进口渠道多元化、缓解能源短缺状况、增加能源战略储量等方面阐述。
答案:(1)有利条件:储量丰富;消费市场广阔;政府政策的支持。
不利条件:纬度高,常年极端寒冷,开采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开发晚,基础设施差;距离目标市场远,运输成本高(航线结冰期长,海运条件差)。
(2)优点:运输距离更短,可节约运输时间,提高运输效率;途经海域海盗威胁小,更安全。
缺点:结冰期更长,通航时间短。
(3)增加能源的供应量,缓解能源短缺状况;拓宽能源进口渠道(多元化进口);增加能源战略储量;减少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对我国能源的影响;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13.(2020·河南中原名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莱索托是被南非环抱的一个小国,75%的国土是山地,年降水量700~1 000 mm,经济基础薄弱,很多地方人迹罕至,缺乏电力和供水等基础设施,是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南非约有5 602万人口,而年平均降水量只有464 mm,水资源极为短缺。豪登省是南非面积最小但人口最稠密的省,是南非的经济中心,水资源需求量很大,首府是南非最大城市约翰内斯堡。由莱索托和南非共同兴建的莱索托高原调水工程将从奥兰治河上游引水到瓦尔河,以满足豪登省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同时使莱索托实现电力自给。工程于1990年开工,计划分期兴建6座大坝、2座水电站、200千米的大型穿山隧道,到2020年全部工程建成时,莱索托每年从南非获得约三千万美元的售水收入。
(1)说出莱索托降水较多的原因。
(2)简析该调水工程得以建设的地理背景。
(3)推测该调水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困难。
(4)简述该调水工程建成后对莱索托产生的积极影响。
解析:(1)图示该地距离印度洋较近,受海上吹来的东南信风影响强;且海拔高,东南信风受地形抬升而多地形雨;沿岸有暖流流经。(2)由“年降水量700~1 000 mm,经济基础薄弱”,可知该地水资源丰富但需求少;而南非水资源紧张。(3)图示调水沿线位于河流上游,该地人口稀少,交通不便,不利于施工。(4)由“缺乏电力和供水等基础设施”“同时使莱索托实现电力自给”,以及“获得约三千万美元的售水收入”,可分析带来的积极影响。
答案:(1)东距印度洋较近,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影响显著;沿岸暖流具有增湿作用;海拔较高,湿润气流受地形抬升后,水汽易凝云致雨。
(2)莱索托境内降水较多,水资源丰富,但国内水资源需求较少,有富余水资源;莱索托缺乏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豪登省人口集中、城市众多,生活需水量大;豪登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矿产资源丰富,但水资源却严重缺乏,制约矿产资源开采与加工。
(3)沿线地区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沿线地区人迹罕至,本地劳动力短缺;沿线地区交通不便,不利于工程机械、人员、物资等的运输。
(4)完善国内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增加外汇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