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周至县第二中学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1.3化学键教案(2)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71833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陕西省周至县第二中学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1.3化学键教案(2)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71833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陕西省周至县第二中学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1.3化学键教案(2)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71833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第三节 化学键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第三节 化学键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离子键的概念。
2.能归纳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离子键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
2.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2.培养学生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
1.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概念
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教学方法
本节教材化学基本概念较多,内容抽象,我将在课堂上应多学生通过讨论总结、板书演绎、习题巩固的方法来引导学生由已知到未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层次学习。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根据初中化学学习,我们知道化学研究的最小微粒是原子,原子可以构成分子,变为离子。下面大家先判断以下物质的构成微粒,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投影:讨论钠、氯气、氯化钠的构成微粒
讨论结果:金属钠是由钠原子构成的,氯气有氯气分子构成(每个氯气分子由两个氯原子构成),氯化钠是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
讲述:相同或不相同的微粒之所以能够组成稳定的物质,是因为微粒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力,化学中将这种强的相互作用称为化学键,这就是我们本节课将要学习的新知识。
板书:第三节化学键
问题引入:钠、氯气、氯化钠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投影:钠与氯气反应实验图片
投影: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白色固体物质。
2Na+Cl2====2NaCl
提问:化学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学生回答:原子之间的重新组合。
思考与交流:从宏观上看,钠和氯气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物质氯化钠。如若从微观的角度,又应该怎样理解上述反应呢?
1.画出钠和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试解释氯化钠是怎样形成的。
投影: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讲述:从前面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该元素原子的结构,而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在钠与氯气反应的中,化学本质是钠原子与氯原子的重新组合,下面我们从微观角度分析一下氯化钠的形成过程。根据钠原子和氯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钠原子要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就需失去1个电子;而氯原子要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则需获得1个电子。钠与氯气反应时,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的1个电子转移到氯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形成带正电的钠离子和带负电的氯离子。带相反电荷的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与单质钠和氯气性质完全不同的氯化钠。
结论:把这种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离子键。
板书:一、离子键
板书:1.定义: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离子键。
过渡:氯化钠是靠钠离子与氯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板书:2.成键微粒:阴、阳离子
3.成键作用: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
思考与交流]:钠原子与钠离子及氯原子与氯离子结构、性质是否相同,怎么解释,如何表示?
讲述:由于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发生变化,为了分析化学反应实质的方便,我们引进了只表示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的这么一种式子——电子式。
板书:4.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电子式。
Na、Cl、Mg、S原子的电子式我们可分别表示为:
板书
阳离子的电子式与其离子符号相同。如Na+、Mg2+的电子式分别为:
板书Na+Mg2+
阴离子的电子式要在元素符号周围标出其最外层的8个电子,并用方括号括起来,要在方括号的右上角标明该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如Cl-,S2-的电子式分别为:
板书:
过渡:这样,我们就可以很方便地用电子式来表示出离子化合物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板书:
讲述:上述式子中的“+”表示“相遇”;“”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表示原子相遇电子的移动方向;
为氯化钠的电子式。
学生活动:请大家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氯化镁的形成过程。
讲解:[投影仪展示]
氯化镁的形成过程可用电子式正确地表示如下:
板书
讲述:像NaCl、MgCl2这样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
板书:5.离子化合物: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
讨论:要写出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或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我们首先须知道其是否能形成离子键,那么,哪些元素之间能形成离子键?并进而得到离子化合物呢?
结论:活泼金属与活泼的非金属化合时,都能形成离子键,从而形成离子化合物。元素周期表是ⅠA族、ⅡA族的活泼金属与ⅥA族、ⅦA族的活泼非金属化合时,一般都能形成离子键。另外,强碱及大多数的盐中也都含有离子键。
板书:元素组成:活波金属元素与活波非金属元素(除三氯化铝)
物质类别:绝大多数的盐、强碱、活波金属氧化物
练习:
1.判断下列哪些化合物中有离子键
KI HBr Na2SO4 NH4Cl H2CO3
2.请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KI Na2S MgO BaCl2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化学键中的离子键及电子式的有关知识。知道离子键是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电子式不仅可以用来表示原子、离子,还可以用来表示物质及物质的形成过程。
作业布置
请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KCl、CaO、NaBr
课后思考:请从微观角度分析氯化氢的形成过程,试着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的形成过程,并与氯化钠的形成对比。
板书设计
第三节化学键
一、离子键
1.定义: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离子键。
2.成键微粒:阴、阳离子
3.成键作用: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
4.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电子式。5.离子化合物: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
元素组成:活波金属元素与活波非金属元素(除三氯化铝)
物质类别:绝大多数的盐、强碱、活波金属氧化物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的是多媒体授课,从学生已有知识引入,设置合理、层层推进的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由于本节课内容抽象,尤其是电子式及其书写,没能进行大量练习,学生学习的有些吃力,今后教学中应加强训练。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三节 化学键第2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三节 化学键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投影小结,思考与交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第三节 化学键精品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第三节 化学键精品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0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三节 化学键获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三节 化学键获奖教学设计,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