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三节 化学键获奖教学设计
展开第三节 化学键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NaCl的形成过程的探究学生能掌握离子键的概念及形成过程。
(2)通过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的离子
键形成条件和本质。
(3)学生能判断离子键的存在,建立离子化合物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氯气与钠的实验教学,得出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
(2)从微观角度分析NaCl的形成过程,以及元素周期律和力学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
(2)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从个别到一般,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认识事物的方法
学情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概念
教学难点: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及离子化合物的判断
教学过程
【导入】导入新课
【PPT投影】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以及牛顿万有引力图片
【创设情景】牛顿力学解释了苹果落回地面,卫星绕地球运行是因为地球引力。宏观物质之间因作用力而稳定存在。那么在我们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中,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之间是否存在作用力呢?
【设问】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原子、离子、分子他们之间是什么作用力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化学键。
【板书】化学键
讲授】演示实验
【过渡】NaCl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我们可以从它开始研究。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实验。
这是一个金属钠与氯气制得NaCl的实验
【PPT视频并解说】钠是保存在煤油中,用镊子取出钠。
(那表面已经变黄)金属钠上已覆盖了一层淡黄色氧化膜,这是什么呢?应该怎么处理?
【生答】过氧化钠,用小刀切去。
【PPT视频并解说】接着用滤纸吸干表面煤油,将处理后的钠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那融化成小球后,将盛满氯气的集气瓶倒扣在钠的正上方。请仔细记录现象。请同学回答自己所看到的。
【生答】钠在氯气中剧烈燃烧,火焰为黄色,冒白烟。
【讲授】微观原理分析
【过渡】从宏观上钠与氯气相遇结合成了新物质NaCl,那么从微观上,原子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请同学们先画出钠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钠原子和氯原子最外层都没有达到8e—的稳定结构,所以不稳定容易发生化学反应。
【追问】他们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达到稳定结构呢?【生答】通过电子的转移或得失。
【解说】
钠元素的金属性很强,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失掉1 e—而形成8 e—。电子稳定结构;而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很强,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易得一个电子而形成8 e—稳定结构。
当钠原子和氯原子相遇时,钠原子很想失去最外电子层的,氯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7 e—。,很想获得1 e—。。钠原子和氯原子可以说是相见恨晚,一个愿意给,一个愿意接受,所以这一场电子得失的交易很快成交。钠原子从此带上了正电荷,氯原子从此带上负电荷。带正电荷的钠离子和带负电荷的氯离子因带有相反电荷的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了稳定的化合物。在化学上我们把这种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做离子键。
【讲授】认识新概念
1.形成离子键的微粒是什么?(从定义出发)
2.相互作用到底是什么作用呢?如何比较大小(从物理学库伦定律)
3.哪些元素之间容易形成离子键?(从元素周期律引导)
【定义】
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构成离子化合物的微粒是阴阳离子。
【讲授】引导归纳
【设问】是不是只有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之间才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学生】不是。
【追问】离子化合物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如何检验一个化合物是否是离子化物呢?
【学生】看能不能导电。
【订正】测熔融状态下的导电能力。科学家发现
强碱NaOH及大多数的盐如NaNO3,NH4Cl中也都含有离子键。
这说明金属阳离子与某写带负电原子团之间也能形成离子键形成离子化合物。铵根离子是非常特殊的阳离子原子团它与带负电原子团也能形成离子键。
【总结】如何判断是否为离子化合物;有没有金属阳离子,(Al3+除外),有没有铵根离子。
【练习】课后作业
作业:
1.演示实验存在污染环境的问题,如何改进
2.融化时或在水溶液中离子键会断裂吗?
3.强碱和一些金属氧化物中只存在离子键吗?
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三节 化学键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三节 化学键教案,共4页。
高中第三节 化学键精品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第三节 化学键精品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0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三节 化学键精品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三节 化学键精品教案设计,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