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石泉县江南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1.1元素周期表(第2课时)教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71834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陕西省石泉县江南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1.1元素周期表(第2课时)教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71834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陕西省石泉县江南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1.1元素周期表(第2课时)教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71834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优秀第2课时2课时教案
展开江南中学化学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 | 元素周期表 | 授课人 | 张洋 | ||||||||||||||||||||||||||||
课时安排 | 3课时 | 课型 | 新授 | 授课时间 | 第 1 周 | ||||||||||||||||||||||||||
课标依据 | 1.知道元素、核素的涵义。 2.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 ||||||||||||||||||||||||||||||
教材分析 | 元素周期律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工具。在学生已经学习Na、Mg、Al、Fe、Cu等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初步了解了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归纳总结出元素周期律,是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的。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对元素的学习,另一方面可以引导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关注元素性质间的联系与区别,对他们今后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学习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 ||||||||||||||||||||||||||||||
学情分析 | 高一理(1):学生在知识基础上,依据知道了元素周期表的大体结构,并会用元素周期表查找出常用元素的相关信息,但对元素原子结构的关系还没有更深的了解。在学生状态上,由于刚开学,而且刚分班,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较高。 | ||||||||||||||||||||||||||||||
| |||||||||||||||||||||||||||||||
三维目标 | 知识与能力 1.在初中有关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2.通过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知道核素的涵义;认识原子结构相似的一族元素在化学性质上表现出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 ||||||||||||||||||||||||||||||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通过分析和处理数据得出结论,形成概念,发现规律的思维方法。 2.在元素周期表教学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元素周期表的教学中,通过探究规律,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2.设计多种交流和探究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元素组成微粒结构的联系 | ||||||||||||||||||||||||||||||
教学难点 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 |||||||||||||||||||||||||||||||
教法 与 学法 | 让学生在课下利用教材提供的数据画图表,然后在课堂展示。引导学生运用图表来分析总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规律。通过发挥图表作用和学生的合作交流,以达到难点的突破。 为了让学生理解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提出元素得失电子能力的探究,采用理论推理假设,试验验证的方法突破。
| ||||||||||||||||||||||||||||||
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 |||||||||||||||||||||||||||||||
知识点 | 学习目标 | 媒体内容与形式 | 使用方式 | 媒体来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 师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批注 | ||||||||||||||||||||||||||||
(1)交流展示,归纳总结 分小组交流展示预习成果。把学生分组,让每小组的学生拿出课前的预习作业,先小组内讨论,选出优秀的作业,进行视频展示。把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的折线图,通过视频展示,小组交流、讨论,发现1~18号元素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等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这个规律叫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周期性的变化。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元素的性质周期性变化是元素的原子核 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2)学生活动,分组实验 (提醒学生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以及重点观察的实验现象) 通过钠、镁、铝与水或酸反应的实验现象及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推断出钠、镁、铝的金属性的强弱 结论:金属性强弱顺序 Na>Mg>Al (3)、投影
结论:非金属性强弱顺序 Si <P< S< Cl (4) 总结论 Na Mg Al Si P S Cl 从左到右 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由量变到质变的规律非常明显,对学生进行辨正唯物主义教育) 最后扩展提高:不仅从Na到Cl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其他元素也不例外,这就是元素周期律。 (5)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
|
| |||||||||||||||||||||||||||||
当堂检测 有效练习 |
1、关于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氯和氯水是同一种物质 B.氯气是由两个氯原子组成的 C.氯水久置后将变成稀盐酸 D.H2和Cl2的混合气体受光照射生成HCl,据此可制得盐酸 2、氯化碘(ICl)的化学性质跟氯气相似,预计它与水反应的最初生成物是( ) A. HI和HClO B. HCl和HIO C. HClO3和HIO D. HClO和HIO 3、下列各种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Cl-和Cl2的性质相同;②ClO3-具有氧化性;③Cl-比Cl多一个电子;④盐酸兼有酸性、氧化性、还原性;⑤Cl-具有酸性; ⑥Cl2的氧化性比盐酸的强;⑦Cl2只有氧化性而没有还原性 A.①②⑤⑥ B. ①②④⑥ C. ②③④⑥ D. ②③⑦ 4、向下列溶液中分别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能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的是( ) A. 氯水 B. 氯酸钾 C. 氯化钠 D. 四氯化碳 5、甲、乙、丙三种溶液各含有一种X-(X-为Cl-、Br-、I-)离子。向甲中加淀粉溶液和氯水,则溶液变为橙色,再加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则甲、乙、丙依次含有( ) A.Br-、Cl-、I- B.I-、Br-、Cl- C.Br-、I-、Cl- D.Cl-、I-、Br- 6、为实现中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卫生部规定食盐必须加碘,其中碘以碘酸钾(KIO3)形式存在, 已知在溶液中IO-3可和I-发生反应:IO-3+5I-+6H+=3I2+3H2O,根据此反应,可用试纸和一些生活中常见物质进行实验,证明食盐中存在IO-3,可供选用的物质有:①自来水,②蓝色石蕊试纸,③碘化钾 淀粉试纸,④淀粉,⑤食糖,⑥食醋,⑦白酒进行上述实验时必须使用的物质是( ) A.①③ B.③⑥ C.②④⑥ D.①②④⑤⑦ 7、居里夫人发现的镭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第ⅡA族元素,下列关于镭的性质描述不正确的 A.在化合物中呈+2价 B.单质能使水分解,放出氢气 C.氢氧化物呈两性 D.碳酸盐难溶于水 8、鉴别Cl-、Br-、I-可以选用的试剂是 ( ) A.碘水,淀粉溶液 B.氯水,四氯化碳 C.淀粉,KI溶液 D.硝酸银溶液,稀HNO3 9、在HI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无明显变化,但加入某种物质后,溶液立即变蓝。该物质可能是。 A.FeCl3 B.K2SO3 C.KNO3 D.Na2S 10、下列关于卤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卤素只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B、 随核电荷数增加,单质熔沸点升高 C、随核电荷数增加,单质氧化性增强 D、单质与水反应,均可用通式X2+H2O=HX+HXO表示
|
| |||||||||||||||||||||||||||||
作业布置 | 完成【课时作业】 |
| |||||||||||||||||||||||||||||
板书设计 | 第2课时 元素周期表
| ||||||||||||||||||||||||||||||
教学反思 | 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设计中,对知识本身的掌握我没有过分强调,而侧重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探究的体验,学会分享与合作,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性和学生实验能力水平的高低,可能不同类型的学生会有一定程度的差距,但只要坚持,我想差距会缩小的。 | ||||||||||||||||||||||||||||||
备注 |
| ||||||||||||||||||||||||||||||
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优质第3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优质第3课时教学设计,共5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优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优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铁 金属材料实验活动2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铁 金属材料实验活动2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第2课时教案,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