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生物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5讲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生物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5讲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第1页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生物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5讲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第2页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生物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5讲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生物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5讲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

    展开

    第15讲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
    知识内容
    考试要求
    知识内容
    考试要求
    1.基因行为与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
    a
    4.XY型性别决定
    b
    2.染色体组型的概念
    a
    5.伴性遗传的概念、类型及特点
    b
    3.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a
    6.伴性遗传的应用
    c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1.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1)基因的行为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存在着平行关系
    项目
    基因
    染色体
    生殖
    过程中
    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
    在细胞分裂各期中,保持着一定的形态特征
    配子
    单个
    单条
    体细胞中来源
    成对存在,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成对存在,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形成配子时
    等位基因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同源染色体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2)由上述平行关系得出的结论: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可能是基因载体,即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2.孟德尔定律的细胞学解释
    (1)等位基因位置:假定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控制另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2)基因与染色体行为: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因此处于其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从而实现性状的自由组合。

    (1)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
    (2)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能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
    (3)染色体和基因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一条染色体上含有很多个基因(√)

    染色体、DNA及基因之间的关系


    (1)误以为细胞内的基因都在染色体上。细胞核基因在染色体上,有些基因在线粒体或叶绿体中。
    (2)误以为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所有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3)误以为子代中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必有一个来自母方,一个来自父方。X染色体特有区段、Y染色体特有区段以及细胞质中的基因都不能满足一个来自母方,一个来自父方。 
    [题组冲关]
    1.(2018·浙江4月选考)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体细胞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保持独立性
    B.受精卵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一半来自母方,另一半来自父方
    C.减数分裂时,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
    D.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解析:选D。体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都保持独立性和完整性,A正确;受精卵是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所以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一半来自母方,另一半来自父方,B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进入不同配子,C正确;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不是发生在受精的时候,D错误。
    2.(2020·浙江湖州高三期末)萨顿假说认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下列相关推测不正确的是(  )
    A.体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
    B.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另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C.不同物种的细胞中基因数量和染色体数量的比值是一定的
    D.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无法自由组合
    解析:选C。体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A项正确;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另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B项正确;不同物种的染色体数目不同,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并且基因数目不一,因此不同物种的细胞中基因数量和染色体数量的比值是不定的,C项错误;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无法自由组合,D项正确。
     染色体组型与性染色体

    1.染色体组型
    (1)概念:将某种生物体细胞内的全部染色体,按大小和形态特征进行配对、分组和排列所构成的图像,又称染色体组型。
    (2)确定染色体组型的步骤





    2.性染色体和性别决定
    (1)染色体
    (2)XY型性别决定:♂XY、♀XX,如人、哺乳类、某些两栖类和许多昆虫。
    (3)过程(以XY型为例,如图)


    (1)人类的初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
    (2)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3)只有具性别分化的生物才有性染色体之分(√)
    (4)若含X染色体的隐性基因的雄配子具有致死效应,则自然界中找不到该隐性性状的雌性个体,但可以有雄性隐性性状的个体存在(√)
    (5)一对等位基因(Aa)如果位于XY的同源区段,则这对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后代中的表现与性别无关(×)

    1.人类染色体的传递规律总结
    (1)男性X、Y染色体的遗传规律:男性个体的X、Y染色体中,X染色体只能来自母亲,Y染色体则来自父亲;向下一代传递时,X染色体只能传给女儿,Y染色体只能传给儿子。
    (2)女性X、X染色体的遗传规律:女性个体的X、X染色体中,一条X染色体来自母亲,则另一条X染色体来自父亲;向下一代传递时,任何一条既可传给女儿,又可传给儿子。
    (3)姐妹的染色体组成分析:若一对夫妇生了两个女儿,则两个女儿中来自父亲的一条X染色体应是相同的,但来自母亲的一条X染色体不一定相同。
    2.明确性染色体及其基因的关系
    (1)性染色体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又存在于正常体细胞中。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都是控制性别的,如色盲基因。
    (2)在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Ⅰ区段),基因是成对存在的,存在等位基因,而非同源区段(Ⅱ:Y的非同源区段;Ⅲ:X的非同源区段)则相互不存在等位基因,如图。


    (1)并非所有生物都有性染色体。没有性别之分的生物(如酵母菌等)没有性染色体。虽有性别之分,但雌雄同株的生物也无性染色体,如玉米、水稻等。还有些生物的性别取决于“染色体组数”如蜜蜂、蚂蚁等。
    (2)XY≠等位基因。
    ①XY代表一对同源染色体并非代表等位基因。
    ②Y上不存在控制色觉正常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并非没有其他基因。 
    [题组冲关]
    1.(2018·浙江11月选考)正常女性体细胞有丝分裂某时期的显微摄影图如下,该图可用于核型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为女性染色体组型图
    B.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
    C.图中染色体共有23种形态
    D.核型分析可诊断单基因遗传病
    解析:选C。染色体组型图需在显微摄影后对显微照片上的染色体进行测量、配对、分组和排队,故A错误;由题干可知,该图可用于核型分析,故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故B错误;该细胞为正常女性体细胞,核型为44+XX,染色体共有23种形态,故C正确;核型分析可诊断部分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但无法诊断单基因遗传病,故D错误。
    2.(2020·金华期末测试)下列有关性染色体及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都比X染色体短小
    B.在不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双亲表现正常,不可能生出患红绿色盲的女儿
    C.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
    D.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解析:选B。果蝇中Y染色体比X染色体大,A错误;若不发生基因突变,父亲正常,女儿不可能出现红绿色盲,B正确;雌配子只含X染色体,雄配子可能含X或Y染色体,C错误;没有性别之分的生物没有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之分,如豌豆,D错误。
     伴性遗传的规律分析及应用

    1.伴性遗传的概念: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表现出与性别相联系的遗传方式。
    2.伴性遗传的类型与特点
    类型
    概念
    典例
    患者基
    因型
    特点
    伴X染色
    体隐性
    遗传病
    由X染色体携带的隐性基因所表现的遗传方式
    血友病
    XhXh、
    XhY
    ①交叉遗传(或隔代遗传);
    ②男性患者多
    伴X染色
    体显性
    遗传病
    由X染色体携带的显性基因所表现的遗传方式
    抗维生
    素D佝
    偻病
    XDXD、
    XDXd、
    XDY
    ①世代连续;
    ②女性患者多
    伴Y染色
    体遗传病
    由Y染色体携带的基因所表现的遗传方式
    外耳道
    多毛症

    性状只在男性中表现,由父传子,子传孙

    (1)某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出了一个红绿色盲的儿子和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儿,该女儿与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子结婚,生出一个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1/8(√)
    (2)一对夫妇生的“龙凤”双胞胎中一个正常,一个色盲,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不可能是XbY、XbXb(√)

    (必修2 P39~P44教材内容改编)据下图分析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与非同源区段,回答下列问题:

    (1)男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是XY,X染色体来自________,Y染色体来自________,向下一代传递时,X染色体只能传给________,Y染色体只能传给________。 
    (2)色盲基因(相关基因用B、b表示)和抗维生素D基因(相关基因用D、d表示)同样都是位于上图中的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前者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而后者是“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列出色盲遗传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遗传中子代性状表现出性别差异的婚配组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红绿色盲基因在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请列出子代性状表现出性别差异的婚配组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母亲 父亲 女儿 儿子
    (2)色盲基因为隐性基因,女性体细胞内的两个X染色体上同时具备b基因时才会患病,而男性体细胞只有一条X染色体,只要具备一个b基因就表现为色盲,所以“男性患者多于女性”;而抗维生素D佝偻病基因为显性基因,女性体细胞内的两个X染色体上只有同时具备d基因时才会正常,而男性只要具备一个d基因就表现为正常,所以“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3)XBXb×XBY,XbXb×XBY;XDXd×XDY,XdXd×XDY
    (4)XBXb×XBYb,XbXb×XBYb,XBXb×XbYB,XbXb×XbYB



    1.对伴性遗传的概念的理解
    (1)基因位置:性染色体上。
    (2)特点:与性别相关联,即在不同性别中,某一性状出现的概率不同。
    2.甲的遗传方式为伴Y染色体遗传
    (1)主要特点:连续遗传,患者全为男性。
    (2)判断依据:父病,子必病;子病,父必病。
    3.乙的遗传方式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1)主要特点:隔代交叉遗传,患者中男多于女。
    (2)判断依据:女病,父、子必病;男正常,母、女必正常。
    4.丙的遗传方式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1)主要特点:连续遗传,患者中女多于男。
    (2)判断依据:男病,母、女必病;女正常,父、子必正常。

    易错点1 误认为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遗传等同于常染色体遗传
    [点拨] 由于X、Y染色体传递与性别有关,如父方的X只传向女儿不传向儿子,而Y则相反,故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基因在传递时也必将与性别相联系(如同源区段Y染色体上的基因只传向儿子),这与常染色体上基因传递有本质区别。 
    易错点2 “男性患者数目≠女性患者数目”误认为都是伴性遗传
    [点拨] (1)在一个个体数目较多的群体中,某单基因遗传病患者人数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则可以确定是伴性遗传。
    (2)如果只在一个遗传系谱中某单基因遗传病患者人数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往往不能确定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这是因为个体数目太少,具有偶然性。
    [题组冲关]
    1.(2020·温州模拟)人类的性染色体为X和Y,存在同源区段(Ⅰ区)和非同源区段(Ⅱ区,X染色体特有的为Ⅱ­1区、Y染色体特有的为Ⅱ­2区)。下列关于伴性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Ⅰ区的显性遗传病,男性患者的母亲一定患病
    B.位于Ⅰ区的隐性遗传病,女性患者的父亲可能正常
    C.位于Ⅱ­1区的显性遗传病,男性患者的母亲应患病
    D.位于Ⅱ­2区的遗传病,患者均为男性,且致病基因来自其父亲
    解析:选A。位于 Ⅰ 区的显性遗传病,如男性患者为杂合子且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他的母亲可能正常,A错误。
    2.(2019·浙江4月选考)某种昆虫眼色的野生型和朱红色、野生型和棕色分别由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为研究其遗传机制,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见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野生型和朱红眼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杂交组合丙中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1中出现白眼雄性个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杂交组合丙F1中的白眼雄性个体与杂交组合乙中的雌性亲本进行杂交,用遗传图解表示该过程。
    答案:(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杂交组合甲的亲本均为野生型,F1中雌性个体均为野生型,而雄性个体中出现了朱红眼
    (2)BbXAXa  BbXAY  两对等位基因均为隐性时表现为白色
    (3)

    1.(2020·杭州一模)下列关于X、Y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X、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B.X、Y染色体上的基因只在生殖细胞中表达
    C.X、Y染色体上不存在等位基因
    D.X、Y染色体上基因均与性别决定直接相关
    解析:选A。X、Y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X、Y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但是可以在体细胞内表达,像色盲基因;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存在等位基因;X、Y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但不是都决定性别。
    2.(2020·金华四校联考)人类性染色体上的性别决定基因(SRY)决定胚胎发育成男性,人群中发现有XX男性、XY女性、XXY男性。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正常女性中一定无SRY基因
    B.XX男性可能是父方产生精子过程中Y染色体与X染色体间交叉互换所致
    C.XY女性可能是父方SRY基因突变所致
    D.XXY男性可能是父方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所致
    解析:选B。性别决定基因(SRY)决定胚胎发育成男性,正常女性一定没有SRY基因,A正确;XX男性是父方在产生精子的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Y染色体含基因(SRY)的片段易位到X染色体上所致,B错误;XY女性可能是来自父方的Y染色体上的SRY基因突变或Y染色体片段(包含SRY基因)丢失所致,C正确;XXY男性可能是父方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所致,D正确。
    3.下列关于人类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常男性的X染色体可遗传给孙女
    B.性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决定性别的理论比
    C.正常男性也存在含2条X染色体的细胞
    D.先天愚型的个体是由于性染色体畸变导致
    解析:选C。正常男性体内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或某些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内有两条X染色体,C正确。男性的X染色体会传给女儿,可进一步传给外孙或外孙女,A错误。决定性别理论比的是男性产生的精子类型及其比例,B错误。先天愚型是患者体内21号常染色体多了一条导致的,D错误。
    4.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
    A.基因发生突变而染色体没有发生变化
    B.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
    C.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
    D.Aa杂合体发生染色体缺失后,可表现出a基因控制的性状
    解析:选A。所谓平行关系即两者的行为要表现一致,基因突变是DNA上的某一基因发生变化(微观变化),而染色体(宏观)没有变化。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Aa杂合体发生染色体缺失后,可表现出a基因控制的性状,均表现出了染色体与基因的平行关系。
    5.(2018·浙江11月选考)某雌雄异株植物,叶片形状有细长、圆宽和锯齿等类型。为了研究其遗传机制,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见下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选取杂交Ⅰ的F2中所有的圆宽叶植株随机杂交,杂交1代中所有植株均为圆宽叶,雌雄株比例为4∶3,其中雌株有2种基因型,比例为1∶1
    B.选取杂交Ⅱ的F2中所有的圆宽叶植株随机杂交,杂交1代中所有植株均为圆宽叶,雌雄株比例为4∶3,其中雌株有2种基因型,比例为3∶1
    C.选取杂交Ⅰ的F1中锯齿叶植株,与杂交Ⅱ的圆宽叶亲本杂交,杂交1代中有锯齿叶和细长叶两种,比例为1∶1,其中雌株有2种基因型,比例为3∶1
    D.选取杂交Ⅱ的F2中所有的锯齿叶植株随机杂交,杂交1代中所有植株均为锯齿叶,雌雄株比例为4∶3,其中雌株有2种基因型,比例为1∶1
    解析:选B。根据杂交Ⅰ和杂交Ⅱ的实验结果为1∶3∶3(2∶6∶6)和1∶1∶3(3∶3∶9),杂交Ⅰ的结果很明显和性别联系在一起,可推测出叶形是受2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一对位于X染色体上。根据子代比例和后代的表现型可推测出aaXbXb和aaXbY是致死的,细长叶基因型为A_XBX-和A_XBY、圆宽叶的基因型为aaXBX-和aaXBY、锯齿叶的基因型为A_XbXb和A_XbY。杂交Ⅰ的亲本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所以F1雄性为锯齿叶AaXbY、雌性为细长叶AaXBXb,F1随机交配后F2中圆宽叶雌性为aaXBXb、雄性为aaXBY,两者随机杂交,所以后代为1/4aaXBXB、1/4aaXBXb、1/4aaXBY、1/4aaXbY,结合aaXbXb和aaXbY是致死的,所以杂交1代中所有植株均为圆宽叶,雌雄株比例为2∶1,其中雌株有2种基因型,比例为1∶1,A错误;杂交Ⅱ亲本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F1为细长雌性AaXBXb和细长雄性AaXBY,F1随机交配后F2中圆宽叶雌性为1/2aaXBXB和1/2aaXBXb、雄性为aaXBY,两者随机杂交,所以后代为3/8aaXBXB、1/8aaXBXb、3/8aaXBY、1/8aaXbY,结合aaXbXb和aaXbY是致死的,所以杂交1代中所有植株均为圆宽叶,雌雄株比例为4∶3,其中雌株有2种基因型,比例为3∶1,B正确;杂交Ⅰ的F1中锯齿叶植株基因型为AaXbY,杂交Ⅱ的圆宽叶亲本基因型为aaXBXB,杂交一代后,子代为1/4AaXBXb、1/4aaXBXb、1/4AaXBY、1/4aaXBY,结合aaXbXb和aaXbY是致死的,所以后代只有圆宽叶和细长叶两种,比例为1∶2,其中雌株有2种基因型,比例为1∶1,C错误;杂交Ⅱ的F2中锯齿叶植株基因型为1/3AAXbY和2/3AaXbY,全为雄性,无法进行杂交,D错误。
    6.(2018·浙江4月选考)某昆虫的红眼与朱红眼、有眼与无眼分别由基因A(a)、B(b)控制,其中有一对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且存在两对隐性基因纯合致死现象。一只红眼雌性个体与一只朱红眼雄性个体交配,F1雌性个体中有红眼和无眼,雄性个体全为红眼。让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到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红眼
    朱红眼
    无眼
    雄性个体
    15/61
    5/61
    9/61
    雌性个体
    24/61
    8/61
    0
    回答下列问题:
    (1)有眼对无眼为______性,控制有眼与无眼的B(b)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
    (2)若要验证F1红眼雄性个体的基因型,能否用测交方法?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2红眼雄性个体有______种基因型,让其与F2红眼雌性个体随机交配,产生的F3有______种表现型,F3中无眼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解析:(1)有眼与无眼杂交后代出现了无眼,说明有眼对无眼为显性,且无眼性状只在雌性中出现,与性别相关,说明是伴性遗传。红眼与朱红眼杂交后代都是红眼,说明红眼对朱红眼为显性,且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测交是让F1的红眼雄性与双隐性基因型的雌性杂交,由题意可知,该群体中没有符合要求的对象。
    (3)由于F1的雌性中出现了无眼,相关基因很有可能位于XY的同源区段,因此F2中红眼雄性的基因型为:AAXBYB、2AaXBYB、AAXbYB、2AaXbYB,(两对基因分开考虑:AA∶Aa=1∶2;XBYB∶XbYB=1∶3)。红眼雌性的基因型为:AAXBXB、4AAXBXb、AaXBXB、4AaXBXb,(两对基因分开考虑:AA∶Aa=1∶2;XBXB∶XBXb=1∶4),所以F3中的致死个体所占比例:(1/3)×(1/3)×(3/4)×(4/5)×(1/4)=1/60; 存活个体所占比例:1-1/60=59/60;无眼雌性为: (3/4)×(4/5)×(1/4)×(8/9)=2/15;所以 F3 中无眼雌性 个体所占的比例为(2/15)÷(59/60)=8/59。
    答案:(1)显 X和Y (2)不能 aaXbXb个体致死
    (3)4 5 8/59

    1.(2020·浙江金华十校高三期末)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中的基因及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组型可用于人类遗传病的诊断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C.全部基因的行为与染色体的行为都具有一致性
    D.染色体可分为7组,将同源染色体X和Y列入G组
    答案:A
    2.(2020·浙江绍兴期中)下列关于人类X染色体及伴性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女性的X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
    B.X染色体上的基因都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伴X显性遗传病,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D.伴性遗传都具有交叉遗传现象
    解析:选D。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一条来自母亲,另一条来自父亲,A正确;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所以X染色体上的基因都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正确;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C正确;只有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具有交叉遗传、隔代遗传的特点,D错误。
    3.(2020·浙江温州十五校联考)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和染色体组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根据大小和形态特征将人类的两个染色体组的23对染色体分为7组
    B.人类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因为形态差异分别属于C组和G组
    C.染色体组型具有种的特异性,可用来判断生物间的亲缘关系
    D.二倍体生物的一个配子中含有的全部染色体称为染色体组型
    解析:选D。根据染色体的大小和着丝粒的位置,将人类的染色体组分为A~G共7组,其中X染色体列入C组,Y染色体列入G组,A、B正确;染色体组型具种的特异性,可用来判断生物间的亲缘关系,C正确;二倍体生物的一个配子中含有的全部染色体称为染色体组,D错误。
    4.(2020·浙江七彩联盟高三期中)染色体组型具有种的特异性,下图是正常女性C组染色体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男性的6号染色体的形状大小与女性不相同
    B.X染色体和Y染色体分在不同的组
    C.正常人染色体组型的C组都含有16条染色体
    D.图中的同源染色体两两正在发生交叉互换
    解析:选B。6号染色体为常染色体,男性的6号染色体的形状大小与女性相同;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着丝粒位置不同,分在不同的组;正常女性染色体组型的C组含有16条染色体,正常男性染色体组型的C组含有15条染色体;染色体组型是人为地划分,图中的同源染色体不代表正在发生交叉互换。
    5.下图为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果蝇的眼色受多对基因控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四种基因在果蝇的体细胞中均成对存在
    C.v基因的遗传不一定与性别相关联
    D.w基因是一段包含完整遗传信息单位的DNA片段
    解析:选D。图中不同眼色受不同基因控制,且有的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只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Y染色体上不存在等位基因,故四种基因在果蝇的体细胞中不都是成对存在,B错误;v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遗传一定与性别相关联,C错误;w基因是一段包含完整遗传信息单位的DNA片段,D正确。
    6.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Ⅲ上的致病基因控制的,则患者均为男性
    B.若X、Y染色体上存在一对等位基因,则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同源区(Ⅱ)上
    C.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Ⅰ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则男性患者的儿子一定患病
    D.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Ⅰ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则患病女性的儿子一定是患者
    解析:选C。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为伴Y遗传病,患者全为男性;若X、Y染色体上存在一对等位基因,这对等位基因应存在于同源区段(Ⅱ片段)上;Ⅰ片段上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男性患者的女儿一定患病;Ⅰ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患病女性的儿子一定是患者。
    7.(2020·浙江名校协作体3月)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调查发现,患病男性与正常女性结婚,他们的儿子都正常,女儿均患此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男性患者体内所有细胞都只含有一个该病的致病基因
    C.女性患者能产生不含该致病基因的卵细胞
    D.女性患者与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女儿都正常,儿子都患病
    解析:选C。根据题意分析,患病男性与正常女性结婚,他们的儿子都正常,女儿均患此病,说明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男性患者体内有丝分裂细胞中会出现两个致病基因,而生殖细胞中还可能没有致病基因;若女性患者是杂合子,则可能产生不含致病基因的卵细胞;女性患者若是杂合子,与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女儿和儿子都一半正常、一半患病。
    8.(2020·浙江嘉兴一模)对于性别决定为XY型的某种动物而言,一对等位基因A、a中,a基因使精子失活,则当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时、仅位于X染色体上时、位于X和Y染色体同源区段时,该动物种群内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  )
    A.3、5、7          B.2、4、5
    C.3、4、6 D.2、4、4
    解析:选D。由题干可知,a基因使精子失活,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该动物种群内个体的基因型有AA、Aa两种;仅位于X染色体上时,该动物种群内个体的基因型有XAXA、XAXa、XAY、XaY四种;位于X和Y染色体同源区段时,该动物种群内个体的基因型有XAXA、XAXa、XAYA、XaYA四种,D正确。
    9.假设一对夫妇生育的7个儿子中,3个患有血友病(H—h),3个患有红绿色盲(E—e),1个正常。下列示意图所代表的细胞中,最有可能来自孩子母亲的是(  )

    答案:B
    10.某种犬的毛色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B和b基因控制,XB表现为黑色,Xb表现为白色,XBXb表现为灰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雌性和雄性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有3种、2种
    B.白色雌性个体与黑色雄性个体杂交,后代中不会出现黑色个体
    C.灰色个体与黑色个体杂交,后代中雄性个体不可能为白色
    D.灰色与白色个体杂交,后代可能有3种颜色
    答案:C
    11.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ZW,♂ZZ)。曾有人发现少数雌火鸡(ZW)的卵细胞未与精子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遗传学家推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形成二倍体后代(WW的胚胎不能存活)。若该推测成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  )
    A.雌∶雄=1∶1 B.雌∶雄=1∶2
    C.雌∶雄=3∶1 D.雌∶雄=4∶1
    解析:选D。由题中提供的信息可知,雌火鸡(ZW)产生的卵细胞有两种,即含Z的卵细胞和含W的卵细胞。根据卵细胞形成的特点,若产生的卵细胞中含Z,则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含有的性染色体分别是:Z、W、W,卵细胞与这三个极体结合形成ZZ、ZW、ZW的后代;若产生的卵细胞中含W性染色体,则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含有的性染色体分别是W、Z、Z,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极体结合形成WW、ZW、ZW的后代,又知WW的胚胎不能存活,由此可推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为4∶1。
    12.(2020·浙江舟山模拟)右图为雄果蝇的X、Y染色体的比较,其中A、C表示同源区段,B、D表示非同源区段。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X与Y两条性染色体的基因存在差异,可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若某基因在B区段上,则在果蝇群体中不存在含有该等位基因的个体
    C.若在A区段上有一基因“F”,则在C区段同一位点可能找到基因F或f
    D.雄果蝇的一对性染色体一般不发生交叉互换,倘若发生只能在A、C区段
    解析:选B。长期的自然选择导致X与Y两条性染色体的基因存在差异,A正确;若某基因在X染色体B区段上,雌性果蝇(XX)中可存在该等位基因,B错误;因为A、C表示同源区段,因此若在A区段上有一基因“F”,则在C区段同一位点可能找到相同基因F或等位基因f,C正确;雄果蝇的一对性染色体交叉互换只能发生在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即A、C区段,而不能发生在非同源区段B、D区段,D正确。
    13.(2020·浙江杭州一模)1994年,继摩尔根发现果蝇红、白眼色(基因用R、r表示)的遗传规律后,瑞士科学家在果蝇杂交实验中获得了一些无眼突变体。下表是四对果蝇的杂交实验和结果。
    杂交实验
    亲本
    子一代
    组合一
    红眼♀×红眼♂
    红眼♀∶红眼♂∶白眼♂∶无眼♀∶无眼♂=6∶3∶3∶2∶2
    组合二
    白眼♀×无眼♂
    红眼♀∶白眼♂∶无眼♀∶无眼♂=1∶1∶1∶1
    组合三
    无眼♀×红眼♂
    红眼♀∶白眼♂∶无眼♀∶无眼♂=1∶1∶1∶1
    组合四
    红眼♀×无眼♂
    红眼♀∶红眼♂∶白眼♂∶无眼♀∶无眼♂=2∶1∶1∶2∶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发现无眼性状是由基因突变所致,则无眼果蝇的染色体组型与有眼果蝇______。无眼是_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
    (2)无眼性状和红白眼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定律,能作出此结论的杂交组合包括__________。
    (3)若用E、e表示有眼无眼的基因,则组合二亲本白眼雌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组合四亲本无眼雄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若用组合一子代红眼雌蝇与组合四子代红眼雄蝇随机交配,F2中红眼个体理论上占__________。
    解析:根据组合一“红眼♀×红眼♂→F1:红眼♀∶红眼♂∶白眼♂∶无眼♀∶无眼♂=6∶3∶3∶2∶2”分析,F1中总的表现型比例为16份,说明控制果蝇眼色和有无眼的性状共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单独分析红眼和白眼(即均有眼)时,其雌雄比例不同,说明眼色的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且白眼为隐性性状;单独分析有无眼的雌雄表现型比例(6+3+3)∶(2+2)=3∶1均相同,说明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且无眼为隐性性状。
    (1)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控制无眼性状的基因是基因突变所致,说明无眼果蝇体内染色体组成与有眼没有区别,即无眼果蝇的染色体组型与有眼果蝇相同。由于根据组合一的分析,有眼果蝇交配出现了无眼,说明无眼为隐性性状。
    (2)无眼性状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红白眼性状属于伴X染色体遗传,所以二者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除了前面分析的组合一可说明该结论外,组合三和组合四的F1表现型比例也能说明它们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3)结合前面的分析,若用E、e表示有眼无眼的基因,由于组合二中F1有眼(红眼+白眼)∶无眼=1∶1,说明控制该性状的亲本基因型为Ee和ee,而组合二中F1红眼∶白眼=1∶1,说明控制该对性状的亲本基因型为XrXr和XRY,由此确定组合二中白眼雌蝇的基因型为EeXrXr;由于组合四的F1中红眼♀∶红眼♂∶白眼♂=2∶1∶1,说明控制该性状的亲本基因型为XRXr和XRY,所以组合四中亲本无眼雄蝇的基因型为eeXRY。若用组合一子代红眼雌蝇(E_XRX—)与组合四子代红眼雄蝇(E_XRY)随机交配,由于组合一中子代红眼雌蝇(E_XRX—)有四种基因型,比例分别为EEXRXR∶EEXRXr∶EeXRXR∶EeXRXr=1∶1∶2∶2,其产生的雌配子的类型及比例为EXR∶eXR∶EXr∶eXr=6∶3∶2∶1,组合四中子代红眼雄蝇(EeXRY),产生的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EXR∶eY∶eXR∶EY=1∶1∶1∶1;通过下面的棋盘法可计算出F2中红眼E_XRX-和E_XRY 个体理论上占35/48。
    配子种
    类及比例
    6/12EXR
    3/12eXR
    2/12EXr
    1/12eXr
    1/4EXR
    6/48
    3/48
    2/48
    1/48
    1/4EY
    6/48
    3/48


    1/4eXR
    6/48

    2/48

    1/4eY
    6/48



    注:凡符合计算要求的标注出在子代中对应的比例。
    答案:(1)相同 隐性 (2)自由组合 一、三、四
    (3)EeXrXr eeXRY 35/48
    14.(2020·浙江台州模拟)某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植物,其花色由(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具体关系如下图。现有一对纯合白花植株杂交,得到F1,雌株全部开白花,雄株全部开红花。

    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红色和白色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遗传时符合______________定律,其中______________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自然界中该植物原本为白色花,突变为红色,这属于基因突变类型中的______________。
    (3)该植物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__种,亲本白花雌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
    (4)将F1 植株相互交配,产生的F2 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一对纯合白花植株杂交, F1 中雌株全部开白花,雄株全部开红花,据此推测B/b应位于X染色体上,且母本为隐性纯合子,双亲基因型应为aaXbXb、AAXBY,控制红色和白色这对相对性状的两对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上,遗传时符合自由组合定律。(2)自然界中该植物原本为白色花,突变为红色,属于基因突变类型中的形态突变(或生化突变或自发突变)。(3)该植物雌性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共有3×3-2=7种,雄性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共有3×2-2=4种,则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共有7+4=11种,亲本白花雌株的基因型为aaXbXb。(4)F1 植株基因型为AaXBXb、AaXbY,雌雄个体相互交配,产生的F2 中白花雌株和白花雄株比例均为(1/4)×(1/2)+(3/4)×(1/4)=5/16,红花雌株和红花雄株比例均为(3/4)×(1/4)=3/16,白花雌株∶红花雌株∶白花雄株∶红花雄株=5∶3∶5∶3。
    答案:(1)自由组合 B/b (2)形态突变(或生化突变或自发突变) (3)11 aaXbXb (4)白花雌株∶红花雌株∶白花雄株∶红花雄株=5∶3∶5∶3
    15.(2020·浙江四地市联考)中年人秃顶(T)与非秃顶(t)是一对相对性状,对于杂合子,男性表现为秃顶,女性则表现正常;人的色觉正常与红绿色盲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甲、乙两个家庭各育有一儿一女,各成员表现型如下表:

    母亲
    父亲
    女儿
    儿子
    甲家庭
    非秃顶、色觉正常
    秃顶、色觉正常
    秃顶、色觉正常
    非秃顶、红绿色盲
    乙家庭
    秃顶、红绿色盲
    非秃顶、色觉正常
    非秃顶、色觉正常
    秃顶、红绿色盲
    请回答:
    (1)人类秃顶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________定律。
    (2)甲家庭父亲的基因型为______。若这对夫妇再生非秃顶、色觉正常的女儿,可能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
    (3)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乙家庭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情况。
    (4)若甲家庭的女儿与乙家庭的儿子结婚,生出色盲且秃顶的儿子的概率是________。
    解析:(1)由分析可知,人类秃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分离定律。(2)秃顶男性的基因型为TT、Tt,非秃顶男性的基因型为tt,秃顶女性的基因型为TT,非秃顶女性的基因型为Tt、tt。甲家庭有一秃顶(TT)、色觉正常(XBX-)的女儿与一非秃顶(tt)、色盲(XbY)的儿子,据此可推知:秃顶、色觉正常的父亲的基因型为TtXBY,非秃顶、色觉正常的母亲的基因型为TtXBXb。若这对夫妇再生非秃顶、色觉正常的女儿,可能的基因型有4种:TtXBXB、ttXBXB、TtXBXb、ttXBXb。(3)乙家庭的母亲为秃顶、红绿色盲,父亲为非秃顶、色觉正常,据此可推知:母亲的基因型为TTXbXb,父亲的基因型为ttXBY。母亲只产生一种基因型为TXb的卵细胞,父亲能产生两种比值相等的配子,他们的基因型分别为tXB、tY。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子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TtXBXb、ttXbY=1∶1,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非秃顶、色觉正常女儿∶秃顶、色盲儿子=1∶1。相关的遗传图解见答案。(4)综上分析可进一步推知:甲家庭的女儿的基因型为1/2TTXBXb、1/2TTXBXB,乙家庭的儿子的基因型为ttXbY,二者结婚,生出色盲且秃顶的儿子的概率是1×(1/2)×(1/4)=1/8。
    答案:(1)常 分离 (2)TtXBY 4
    (3)

    (4)1/8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