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生物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6讲 种群和群落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生物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6讲 种群和群落第1页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生物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6讲 种群和群落第2页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生物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6讲 种群和群落第3页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生物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6讲 种群和群落

    展开

    26 种群和群落知识内容考试要求知识内容考试要求1种群的概念和特征a7.种群数量的非周期性波动和周期性波动a2标志重捕法a8.种群数量波动的调节因素a3种群的分布型和存活曲线a9.群落的概念和结构a4种群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谛增长b10.主要的陆地生物群落类型a5环境容纳量a11.群落演替的概念、类型和过程a6活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c12.顶极群落的概念a 种群的特征和增长方式1种群的基本特征(1)出生率和死亡率概念a出生率:单位时间出生个体数占种群总个体数的百分数或千分数。出生率大小的决定因素:主要由动物性成熟的早晚、每次产仔数和每年生殖次数决定。b死亡率:单位时间死亡个体数占种群总个体数的百分数或千分数。与种群数量的关系:在一定的时间内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的数量就会增加;反之种群的数量就会减少。种群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2)年龄结构概念:是指各个年龄组个体数量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关系。常用年龄金字塔图形表示。种群的年龄组分为:生殖前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类型: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意义:预测种群未来数量动态。(3)性比率概念:种群内两性个体数量的相对比例。比例关系:大多数物种的种群性比率基本保持11(4)种群的分布型和存活曲线种群的分布型a概念:分布型是指种群中个体的空间配置格局。b类型:包括均匀分布(如稻田插秧)集群分布(如橡树种子)随机分布(如玉米螟卵块在玉米田中的分布)。其中集群分布是最常见的分布型。c实例:蛾类、橡树和雪松的种子分布属于集群分布人类在地球表面的分布为集群分布。种群的存活曲线a概念:存活曲线是表示种群中全部个体死亡过程和死亡情况的曲线。b曲线绘制数据收集:从至少观察1__000个新孵化幼虫或新出生个体开始跟踪记录每个个体的死亡年龄直至全部个体死亡为止。c曲线标识:存活曲线二维平面图的横坐标是年龄纵坐标是存活个体数的对数值(5)种群密度及调查方法概念:某个种群在单位空间或面积内的个体数量。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a常用方法:标志重捕法b计算公式:NM·n/m(N:种群总个体数;M:标志个体数;n:重捕个体数;m: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2种群的增长方式(1)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原理:用培养液培养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受培养液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影响。酵母菌计数方法: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比浊计(或比色计)测酵母菌培养液的浑浊程度。(2)指数增长与逻辑斯谛增长项目指数增长逻辑斯谛增长产生原因资源无限、空间无限和不受其他生物制约的理想条件资源有限、空间有限和受其他生物制约的条件特点起始增长很慢随着种群基数的加大增长会越来越快起始阶段呈加速增长K/2时增长最快此后开始减速增长当到达K值时便停止增长或在K值上下波动(3)环境容纳量(K)含义:在长时期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变化:种群数量高于K下降反之则上升。实质:是种群在特定环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3活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1)实验原理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受培养液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在理想的无限环境中酵母菌种群呈指数增长;自然界中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酵母菌种群呈逻辑斯谛增长。计算酵母菌数量可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显微计数法。(2)实验流程——     ————     ——     ——4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1)种群的数量波动含义:种群中的个体数量是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原因(2)类型 类型实例原因非周期波动欧洲灰鹭气候原因东亚飞蝗气候变化周期波动北极旅鼠食料植物周期性短缺棕背与红松球果产量有关雪兔和猞猁涉及食料植物、植食动物和肉食动物之间的数量互动关系 (3)调节因素 (1)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2)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3)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4)性比率是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5)橡树种子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是空间特征;由于薇甘菊入侵导致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属于数量特征()(6)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若标记的田鼠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低(×)(7)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动物的种群密度时由于被标记动物经过一次捕捉被再次重捕的概率减小由此将会导致被调查的种群的数量较实际值偏小(×)(8)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9)种群数量的变化就是种群数量的增长和波动(×)(10)种群数量变化不仅受外部因素的影响也受自身内部因素的影响()(11)不同种生物的K值各不相同但同种生物的K值固定不变(×)(12)在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种群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主要是由气候、食物、天敌等因素调节的()(必修3 P71活动改编)如图表示一个10 mL封闭培养体系中酵母菌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关于酵母细胞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至60 h增长率最大B继续培养下去K值不会发生变化C酵母菌种群数量的调查不能用标志重捕法D种群自然增长率随着种群密度的增长而增长解析:C。培养到60 h种群增长率为0A项错误;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代谢废物的积累K值会降低B项错误;标志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可用抽样检测法调查酵母菌种群密度C项正确;种群密度制约种群数量增加当种群密度较大时种内斗争加剧种群的数量不变甚至减少D项错误。 考法1 种群的特征(1)种群的含义(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方法标志重捕法调查对象活动范围大的动物调查程序确定调查对象捕获并标记(数量为N1)重捕、计数计算种群密度注意事项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同;调查期间没有外界的强烈干扰 (3)种群的特征及联系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决定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种群密度的间接因素——年龄结构和性比率。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年龄结构。种群密度 (1)年龄结构稳定种群数量稳定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完全取决于年龄结构还与气候、食物、天敌等因素有关譬如遇到剧烈的气候变化可使种群数量急剧减少。  (2)标志重捕法误差归纳标志物易脱落:可导致重捕个体中带标记的个体数据偏小据计算公式N=标志个体数×重捕个体数/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推知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若减小N会比真实值偏大。被捕一次后难以被再次捕获可导致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偏小最终统计结果偏差应与相同N会比真实值偏大。标记物影响了动物活动导致易被再次捕捉可导致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偏大依据公式可推知计算所得结果比真实值应偏小。[题组冲关]1(2018·浙江11月选考)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越大种群数量增加越快B性比率对种群密度的影响在生殖前期最大C自然增长率小于1时种群的数量即开始减少D年龄金字塔表示取样期间各年龄组个体数量在种群中的比例解析:D。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之间没有直接联系A错误;性比率对种群密度的影响在生殖期最大B错误;自然增长率小于0种群的数量才开始减少C错误;年龄金字塔表示取样期间各年龄组个体数量在种群中的比例D正确。2(2020·浙江1月选考)某小岛上生活着自然寿命为一年半左右的某种鼠数量较多且无迁入和迁出。研究人员通过等距布放鼠笼开展每月一次、为期一年的标志重捕进行其种群特征的研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标志重捕法所得的全部数据可绘制该种群的存活曲线B标志重捕法可以估算该鼠的种群密度但不能估算总个体数C若不同雄鼠很少在相同鼠笼布放点上被重捕明雄鼠具有领域D若资源均匀分布且有较强的种内竞争其种群的分布型为随机分布答案C 考法2 种群增长曲线分析(1)探究种群数量增长的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谛增长 项目指数增长逻辑斯谛增长增长模型  项目指数增长逻辑斯谛增长前提条件理想状态:食物、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疾病现实状态:食物、空间有限;各种生态因素综合作用K有无KK曲线形成原因无种内斗争缺少天敌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多联系两种增长曲线的差异主要是因环境阻力大小不同对种群增长的影响不同(2)种群S形曲线辨析潜伏期(对环境的适应期):个体数量很少增长速率很慢害虫防治最好应在此期进行。加速期和转折期:个体数量快速增加K/2增长速率达到最高资源利用黄金点害虫防治严防到达此期。减速期和饱和期:随着种群密度增加个体因食物、空间和其他生活条件的斗争加剧同时天敌数量也增加种群增长速率下降。当数量达到环境条件允许的最大值(K)种群停止生长种群增长速率为零即出生率=死亡率但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到达K值后有的种群数量呈锯齿状波动。种群增长率和增长速率的比较(1)公式增长率=×100%增长速率=(2)曲线  1、图2中曲线abcd分别代表的增长方式为J形、S形、J形、S形。2曲线d中在t1时刻增长速率最快、对应A点为K/2值点。在t1t2时刻种群的数量不会减少t2对应B点为K值点。[题组冲关]3(2018·浙江4月选考)在对某自然保护区内甲、乙两个不同物种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之后又开展了连续4年的跟踪调查计算其L(L=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末种群个体数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这4年调查期间的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1年末甲、乙两种群的增长速率不一定相等B2年末乙种群数量不一定大于甲C3年末乙种群数量达到了最大值D4年中甲种群每年增加的数量是相等的解析:D。第1年末时甲、乙种群的L值不相同所以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不一定相等A正确;第2年末乙种群的数量不一定大于甲B正确;第3年末乙种群的L值为1所以乙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C正确;这4年中甲种群的L值没有变化则根据题中信息可知甲种群的每年增加倍数相同但每年增加的数量应不断增大D错误。4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是(  )解析:B。在食物充足、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和没有敌害的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持续增长呈现J形曲线B正确。 考法3 有关K值的分析(1)K值的示意图在环境未遭受破坏的情况下种群数量会在平均值附近上下波动。当种群偏离平均值的时候会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使种群数量回到一定范围内。(2)K值的应用对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措施:保护野生生物生活的环境减小环境阻力增大K值。对有害生物的防治措施:增大环境阻力(如为防鼠害而封锁粮食、清除生活垃圾、保护鼠的天敌等)降低K值。(3)K/2值的应用对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措施: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再生能力最强——把握K/2值处黄金开发点维持被开发资源的种群数量在K/2值处可实现既有较大收获量又可保持种群高速增长从而不影响种群再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有害生物防治的措施:必须及时控制种群数量严防其到达K/2值处。(4)K值的不同表示方法图中ABCD点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AC′D′点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2值。[题组冲关]5(2019·浙江6月学考)将大肠杆菌加入10 mL液体培养基中种群按逻辑斯谛增长方式增长。当数量增长到N不再增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种群的增长曲线呈“S”B该种群增长最快时种群数量约为N/2C在种群增长的过程中K值不断增加D若仅将培养基的量减少至5 mLK值变小解析:C。逻辑斯谛增长方式的增长曲线呈S形;当数量增长到N时不再增加表明该种群的K值为N则该种群增长最快时种群数量约为N/2;在没有达到K值前种群数量不断增但其K值仍保持不变;若仅将培养基的量减少至5 mL营养减少K值变小。6绵羊引种到某地区后的增长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K值大小与种群起始数量无关B根据某时刻的种群密度可以绘制出年龄金字塔Cab段增长速率较慢的主要原因是种群个体数量少D绵羊种群的K值就是绵羊在此环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解析:B。在种群生态学中环境容纳量(K)是指在自然环境不受破坏的情况下长时期内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某个种群数量的最大值K值大小与种群起始数量无关A正确;根据某时刻的种群密度不能绘制出年龄金字塔因为不知年龄组成B错误;ab段增长速率较慢的主要原因是种群个体数量少C正确;绵羊种群的K值就是绵羊在此环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D正确。 考法4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1)注意事项在酵母菌计数时的注意事项a方格内细胞的计数顺序为左上右上右下左下。b压在方格线上的细胞只计左线和上线上的细胞数。c酵母细胞若有粘连要数出团块中的每一个细胞。d出芽酵母的芽体体积若超过细胞体积的1/2则算独立个体。e计数总数不少于300个细胞。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培养和记录过程要尊重事实不能主观臆造。(2)结果分析结论: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如上图所示曲线增长曲线的总趋势是先上升再降低。原因:在开始时培养液的营养充足、空间充裕、条件适宜酵母菌大量繁殖种群数量剧增;随着酵母菌数量的不断增多营养消耗pH变化等生存条件恶化酵母菌死亡率高于出生率种群数量下降。[题组冲关]7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A从试管吸出培养液之前应静置一段时间B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计数四条边上的菌数C当一个小方格中酵母菌数目较多时应适当稀释D将培养液滴到计数室中盖上盖玻片后镜检解析:C。从试管中吸取培养液之前应将试管振荡以使酵母菌混合均匀减小实验误差;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菌数;当一个小方格中酵母菌数目过多时无法计数应适当稀释;操作过程应先盖盖玻片然后在盖玻片边缘滴培养液让培养液自行渗入计数室。8(2020·浙江丽水模拟)下列有关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缺少对照要获得酵母菌个体数量可用随机抽样法B酵母菌培养过程中应将试管口敞开以增加培养液中的溶解氧C在培养后期可将培养液稀释后再计数D将试管静置一段时间用滴管吸取上清液滴到血细胞计数板的方格区解析:C。本实验属于自身对照A错误;若敞开试管容易产生杂菌污染B错误;在培养后期酵母菌密度过大细胞容易重叠不利于精确计数故要稀释后再计数C正确;取样时必须使试管倒转数次使酵母菌分布均匀D错误。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1群落的概念(1)群落:在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2)特点:具有一定的结构、一定的种类构成和一定的种间相互关系并在环境条件相似的地段可以重复出现。(3)实质:各个物种适应环境和彼此相互适应过程的产物。2群落的结构 垂直结构水平结构时间结构群落中的生物在不同高上的配置状况群落中的生物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群落的组成和外貌随时间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阳光、食物、栖息场所、温度、氧气等营养、水分、土壤、小地形、风和火等 植物在不同高度上表现为分层现象动物也随之具有分层现象大多数群落中的生物表现为集群分布或斑块状镶嵌生物的昼夜活动群落的季节变化3.群落的主要类型[连一连]4群落演替(1)常见类型:原生演替次生演替(2)演替的类型[连一连](3)演替的特点原生演替:经历的时间比较长次生演替:基质和环境条件比较好经历的时间比较短(4)顶极群落含义:一个群落经过长期的演替最终所达到的与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处于平衡的状态演替所达到的这个最终平衡状态叫顶极群落。决定因素:主要由平均温度和年降水量决定。地球上现存的群落大都处于顶极群落类型气候类型顶极群落高温高湿热带雨林低温高湿北方针叶林中温中湿温带草原低温低湿苔原极端缺水沙漠(1)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均具有垂直分层现象以提高光的利用率(×)(2)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3)水平结构上种群的分布与土壤湿度、光照强度及生物自身的生长特点有关()(4)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原生演替的速度快()(5)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甚至可发生优势取代()(6)决定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是存在于群落外部的环境条件诸如气候、地貌、土壤和火等(×)(7)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考法1 群落的概念和结构(1)正确区分种群和群落种群强调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而群落强调在同一区域内的全部生物——全部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并且强调各种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如菜市场上各种生物并不构成群落。(2)关注群落结构的两个易错点草坪中也存在垂直结构垂直结构是群落中各物种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是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合理利用资源或空间的空间配置格局它应存在于所有群落(包括草坪群落)中。垂直结构涉及的是群落中不同物种在空间垂直方向上呈现分层现象切不可将同种生物的高矮差异视作垂直结构。[题组冲关]1(2020·浙江温州模拟)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群落结构的形成与生物遗传特性无关B冻原只有水平结构而没有垂直结构C森林垂直分层是空间异质性的一种表现D群落演替就是一些物种进化为另一些物种解析:C。生物遗传特性决定群落结构的形成;冻原既有水平结构也有垂直结构;森林垂直分层是空间异质性的一种表现;群落演替就是一个群落类型取代另一个群落类型的过程。2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B该种鱼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营养级可能不同C底栖动物与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D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解析:D。该种鱼的幼体滤食浮游动物因此二者为捕食关系该种鱼的幼体和浮游动物都以浮游藻类为食二者又构成了竞争关系A正确;据题干可知鱼的不同发育阶段在池塘中分布不同其取食对象也不一样所处的营养级有可能不同B正确;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是两个不同的种群由于食物关系生活在池塘的底层和上层该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C正确;该种成年鱼和幼体属于同一个物种在水中的分布不能构成群落的空间结构仅仅是该物种的分布范围不同D错误。 考法2 群落的演替(1)群落演替的类型项目原生演替次生演替起点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条件无有机质和生物的繁殖体有大量有机质和生物的繁殖体速度缓慢较快时间经历时间长经历时间短影响因素自然因素人类活动较为关键实例裸岩、沙丘和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弃耕农田上和火灾后的草原上发生的演替(2)群落演替的四项特征演替方向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间而变化的有序过程因而它往往是能预见的或可测的一般都可以演替到森林这一最高阶段GP总初级生产量不断增加直到稳定NP净初级生产量先不断增加后下降至低水平次级生产量次级生产量先不断增加后下降为零生物量生物量不断增加直到稳定结构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群落的结构越来越复杂稳定性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稳定性越来越高 二看法区分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题组冲关]3(2019·浙江1月学考)某农田弃耕后经历了如下变化:农田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变化过程属于次生演替B草本植物阶段没有群落的季相变化C森林阶段的垂直结构受树冠层的影响最大D该变化过程在环境相似的地段可重复出现解析:B。弃耕农田演替为森林属于次生演替;草本植物阶段也有群落的季相变化;森林阶段的垂直结构受光照的影响较大而光照又是影响树冠层的关键因素因此树冠层对森林群落的垂直结构影响最大;在环境相似的地段可发生相似的次生演替过程。4演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一个群落演替到与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处于平衡状态时演替就不再进行并形成热带雨林、温带草原、苔原或沙漠等顶极群落。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与演替之初相比顶极群落的结构更为复杂和稳定B形成顶极群落与年平均气温和降雨量等气候条件密切相关C顶极群落一旦形成将永远保持原状D热带雨林较草原、沙漠等群落的自我调节能力高解析:C。顶极群落若受到强烈的干扰其群落可能会发生改变。1(2020·浙江省七彩阳光月考)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结构和性比率都是种群内个体特征的统计值B年龄金字塔底部的大小代表种群中最年轻年龄组的个体数C出生率主要由性成熟的早晚、每次产仔数和每年生殖次数决定D种群数量稳定在K值时其性比率为11解析:C。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结构和性比率都是种群数量特征的统计值;年龄金字塔底部的大小代表种群中幼年年龄组的个体数;出生率主要由性成熟的早晚、每次产仔数和每年生殖次数决定;种群数量稳定在K值时其出生率和死亡率相当但其性比率未必是112(2020·金华校级期中)右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为有效防止蝗灾应在最高点c点时将蝗虫一网打尽控制种群密度Bab该种群的增长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比率可防止c点出现D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由于种群数量不变所以种群的基因频率也不会改变解析:C由图可知O点到b点所对应的时间段种群的增长大致呈Sa点的数量为K/2此时蝗虫种群增长速率最快防治时间应在a点之前A错误;ab该种群的增长率下降而种群密度上升B错误;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比率后蝗虫种群内的雌雄比例失调导致种群内出生率下降可防止种群增长至cC正确;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不断变化D错误。3(2019·浙江4月选考)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数量在K/2时增长最快B同一群落各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相同的C环境容纳量会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D环境容纳量是种群数量在生存环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解析:B。种群数量在K/2时增长最快;同一群落各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不同的;环境容纳量会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环境容纳量是种群数量在生存环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4在沙漠的一个灌木群落中某种基于种子繁殖的灌木其分布型随着生长进程会发生改变幼小和小灌木呈集群分布中灌木呈随机分布大灌木呈均匀分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这种改变使群落的水平结构发生变化B这种改变是群落演替所引起的结果C均匀分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种内竞争D集群分布主要是由于种子不能远离母株所致 解析:B。在灌木的生长进程中其分布型由集群分布到随机分布再到均匀分布使群落的水平结构发生了变化A项正确。大灌木由于彼此竞争养料和水分而倾向于均匀分布这不是群落演替的结果B项错误。大灌木均匀分布主要是种内竞争的结果即它们互相争夺空间、水分、养料等C项正确。幼小和小灌木集群分布主要是因种子落在母株附近D项正确。5某森林曾被开垦用于种植农作物后因产量不高而弃耕若干年后又恢复到森林。下列关于该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不变C人为因素引发了该演替D弃耕地中有种子等繁殖体解析:B。该演替为从弃耕农田的基质上所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A正确;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等会发生改变B错误;因为人类的开垦和弃耕引发了该演替C正确;弃耕地中有种子等繁殖体D正确。6(2017·浙江11月选考)某湖泊生活着金鱼藻、浮萍、芦苇等生物并长期养殖鲫鱼。回答下列问题:(1)从湖岸到湖心依次生长着芦苇、浮萍和金鱼藻等生物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动、植物残体主要在________层发生腐败和分解。若从湖底裸地开始逐渐演替为陆生群这种演替属于________演替。  (2)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鲫鱼种群密度若调查期间有些个体身上的标志丢失则该种群密度的估测数值会________。当鲫鱼被大量捕捞后K值将________  (3)在保证食物充足、环境适宜的条件下该湖泊中鲫鱼种群的增长方式为________答案:(1)水平 底泥 原生(2)偏大 基本不变(3)逻辑斯谛增长1(2020·台州模拟)群落的季节变化很明显例如夏季蝉在地面以上活动这反映了群落具有(  )A垂直结构       B水平结构C时间结构   D群落演替解析:C。群落的时间结构是指群落的组成和外貌随时间而发生有规律的变故生物活动随季节而发生的变化属于群落结构中的时间结构。2下列不属于对种群特征的描述的是(  )A蒲公英杂乱无章地分布在操场上B某市男性公民与女性公民的比例为11.5C某池塘生活了约150种生物D杭州市某年出生的人口数约为67.43约占该年常住人口的11.92解析:CA项描述的是种群的空间特征;B项描述的是种群的性比率;C项不属于种群的特征;D项描述的是种群的出生率。3在某鱼塘中第一次捕获鲫鱼M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鲫鱼n其中有标记的m条。由此可以估算出该池塘中鲫鱼的密度。后来发现这次估算的结果与实际结果误差较大分析其原因错误的是(  )A两次捕获的鲫鱼数量较少B重捕方法不当使捕获的鱼部分死亡C前后两次捕鱼所用的渔网网眼大小不一样D被标记的鲫鱼放回后有一小部分死亡解析:B。两次捕获的鲫鱼数量较少偶然性大因而计算结果会与实际结果误差较大A错误;虽然重捕方法不当使捕获的鱼部分死亡但得到的鲫鱼数量不变因而不是与实际结果误差较大的原因B正确;如果前后两次捕鱼所用的渔网网眼大小不一样则人为造成捕获的鲫鱼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与实际结果误差较大C错误;由于被标记的鲫鱼放回后有一小部分死亡减小了第二次捕获的鲫鱼中有标记鲫鱼的比例导致与实际结果误差较大D错误。4(2020·浙江省教育绿色评价联盟高三模拟)地球上现存的群落大都处于顶极状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演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它不是一个永恒延续的过程B气候是影响沙漠中仙人掌种群数量波动的主要外源性调节因素C中温中湿条件下演替形成的顶极群落是苔原D没有外力干扰顶极群落将永远保持原状解析:C。演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一个群落演替到与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演替就不再进行并形成热带雨林、温带草原、苔原或沙漠等顶极群落A正确;气候是影响沙漠中仙人掌种群数量波动的主要外源性调节因素B正确;中温中湿条件下演替形成的顶极群落是温带草原C错误;顶极群落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若没有外力干扰顶极群落将永远保持原状当环境发生变化时还会发生演替D正确。5下列有关种群数量波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的周期波动现象主要发生在比较单调的低纬度环境中B领域行为对种群密度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C影响种群数量波动的外源性因素包括气候、疾病、行为调节等D病源物和寄生物的致病力和传播速度随种群密度的增加而下降解析:B。种群的周期波动现象主要发生在比较单调的高纬度环境中A错误;领域行为对种群密度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B正确;行为调节属于内源性因素C错误;病源物和寄生物的致病力和传播速度随种群密度的增加而上升D错误。6在无人为干扰的某热带雨林中生活着绒毛蛛猴、红眼树蛙等生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绒毛蛛猴种群的存活曲线属于类型(凹形)B绒毛蛛猴种群分布型呈随机分布C尽管红眼树蛙排出的卵(精子)非常多但其出生率和死亡率基本相等D可采用标记重捕法标记捕获的繁殖季节的成蛙计算获得红眼树蛙的种群密度解析:C。绒毛蛛猴种群的存活曲线应属于类型(凸形)其种群分布型为集群分布;不能只通过标记捕获的繁殖季节成蛙的数量计算获得红眼树蛙的种群密度。7下列有关环境容纳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A环境容纳量是由其有效资源决定的B当一个种群数量超过了其生存地域的环境容纳量时种群数量会下降C人为地一次性捕杀家鼠后其环境容纳量迅速降低D捕捞鱼类的数量保持在K/2可获得最大捕获量解析:C。环境容纳量是由其有效资源决定的A正确;当一个种群数量超过了其生存地域的环境容纳量时种群数量会下降B正确;环境容纳量是环境的固有属性人为地一次性捕杀家鼠后环境容纳量不会变化C错误;捕捞鱼类的数量保持在K/2可获得最大捕获量D正确。8如图为某种群的(K值-种群数量)/K值随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K值=200)。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曲线表示种群增长速率与种群数量呈负相关BS1点时不存在影响种群增长的环境阻力C渔业捕捞后种群剩余量最好控制在S3点对应的种群数量D(K值-种群数量)/K值越小种群增长速率越大解析:C。根据题干和曲线的信息可知该种群数量为S形增长。在S形增长曲线中K/2之前种群增长速率随种群数量的增加而增大K/2之后种群增长速率随种群数量的增加而减小A错误;该种群曲线所示的任何时候都存在环境阻力B错误;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最好在S3点对应的种群数量因为此时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2(种群增长速率最大)C正确;当种群数量为K/2种群增长速率最大S3此时(K值-种群数量)/K值为0.50并非最小值D错误。9(2020·杭州模拟)如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DK/2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答案:C10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D该岛屿经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达到顶极群落时只要没有外力干扰将永远保持原状解析:B。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的差异、光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说明该岛屿上存在水平结构A正确;岛屿有海底火山喷发形成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原生演替B错误;旅游等人类活动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C正确;该岛屿经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达到顶极群落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只要没有外力干扰将永远保持原状D正确。11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及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与光强度有关B光强度、地形、湿度等是水平方向上分布着不同生物类群的原因C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可以改变群落结构但不会导致生物群落发生演替D自然条件下演替一般是朝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解析:C。生物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与光强度有关A正确;大多数群落水平结构呈集群分布或表现为斑块状镶嵌地形起伏、光线明暗、温度、湿度大小等影响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B正确;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可以改变群落结构也会导致生物群落发生次生演替C错误;自然条件下演替一般是朝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D正确。12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形曲线增长(如曲线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S”形曲线增长(如曲线乙)。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乙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中衰老个体将维持基本稳定B图中c点时环境阻力最小种群增长速率最快C若乙表示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通过镜检观察统计的结果比实际值低为其中有死亡的酵母菌个体DK值具有种的特异性所以田鼠的种群增长曲线在不同环境下总是相同的解析:A。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种群中衰老个体将维持基本稳定;环境阻力应在最初时期最小;因为统计中有死亡的个体所以统计结果比实际值高;种群的K值可随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13(2020·浙江省名校考前押宝)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对某草原群落中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后得到如下统计数据: 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五年第八年甲种群4 4904 1203 8896710乙种群01202803 2114 553请根据以上调查数据回答问题:(1)甲、乙种群之间存在________关系可能是导致甲种群密度变化的重要因素。(2)甲种群逐渐减少甚至可能灭绝的情况对群落可能造成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甲、乙种群的种群密度变化过程可以说明在群落的发展过程中一些种群________而另一些种群兴起了从而使整个群落的结构和________都发生了变化一直到群落达到动态平衡这就称为群落的________(4)第一年至第三年的优势种群和第五年至第八年的优势种群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造成这种变化的内在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竞争(2)以甲种群为食的生物数量减少甚至灭绝(3)消失 物种组成 演替(4)甲种群 乙种群(5)甲种群缺乏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而乙种群对该环境的适应性越来越强14甲图为某草原上仓鼠种群数量变化图乙图为该草原上的仓鼠经控制后的种群密度与所需的防治成本或作物价值的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据甲图分析仓鼠的种群数量呈“________”形增长;当某种天敌进入一段时间后仓鼠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则天敌最可能进入的时间在____________处;在捕食压力下仓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在____________之间。(2)据乙图分析图中曲线____________(“Ⅰ”“Ⅱ”)表示将仓鼠控制在不同密度时所需的防治成本。若将仓鼠密度分别控制在图中ABC三点则控制在____________点时收益最大。(3)为控制草原鼠害对仓鼠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宜采用____________法;若多次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基本不变说明该鼠种群的年龄结构为__________型。解析:(1)由题干甲图信息可知仓鼠的种群数量有K值即仓鼠的生存受环境阻力的制约其增长曲线为S形曲线;由于天敌的引入仓鼠的环境容纳量未达到K1由此判定引入天敌的时间最可能是c处;据图分析在天敌引入后仓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在K2K3之间。(2)经控制后的仓鼠的密度越小防治成本越高但作物价值越大反之经控制后的仓鼠密度越大防治成本越低但作物价值也越低。由于作物价值与防治的成本之间的差值为收益所以防治成本为曲线作物价值为曲线;乙图ABC三点中B点防治最好此时二者差值最大即收益最大。(3)仓鼠的活动范围较大调查种群密度时宜采取标志重捕法;当仓鼠的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时其年龄结构属于稳定型。答案:(1)S c K2K3 (2) B (3)标志重捕 稳定15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结构结果如表。年龄0123456789101112个体数92187121706962637264554239264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回答下列问题:(1)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生殖期)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生殖后期)。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生殖前期、生殖期、生殖后期3个年龄组个体数的比例为________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2)如果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________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3)在该湖泊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所具有的两个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解析:(1)种群的年龄结构包括增长型、衰退型和稳定型三种类型。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生殖前期个体数为92187121400生殖期个体数为706962637264400生殖后期个体数为554239264400所以三个年龄段的个体数比例为111则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该鱼种群数量将保持相对稳定。(2)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的特点。答案:(1)增长型、衰退型、稳定型 111 保持稳定(2)活动能力 (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