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三历史通史一轮(经典版)教师用书:第11单元近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和罗马单元整合 备考提能
展开知识纵横贯通
古希腊与古罗马两种文明的差异
项目 | 古希腊 | 古罗马 |
文明拓展方式 | 古希腊通过对外扩张建立新的城邦,吸收外来文明并拓展希腊文明 | 古罗马通过战争扩张疆域,在继承古希腊文明、吸收外来文明的同时拓展罗马文明 |
国家组织形式 | 古希腊实行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各城邦长期独立自治 | 古罗马实行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建立起统一的帝国 |
政治体制 | 古希腊实行主权在民和轮番而治的民主政治 | 古罗马初期实行贵族共和制,随着对外扩张逐渐转变为帝制 |
政治文明贡献 | 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为近现代西方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 罗马法是世界上体系最完备、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是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现代法律的基础 |
[对点训练] 1.(2020·湖北沙市中学双周练)下表反映了( )
国别 | 代表 | 主张 |
古希腊 | 亚里士多德 | 提出交换正义的概念。交换正义是人们进行交易的行为准则 |
古罗马 | 盖尤斯 | 把债划分为契约与私权两大类 |
荷兰 | 格劳秀斯 | 传播了经院学者的契约理论:恪守契约是至上性的原则 |
英国 | 霍布斯 | 国家起源于契约 |
德国 | 康德 | 通过国家契约建立欧洲的统一与和平及全世界的统一与和平 |
A.契约精神是古今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
B.契约内涵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拓展丰富
C.契约精神自古以来就是西方的主流思想
D.契约是关于国家和国家权力起源的学说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从古罗马到德国,契约精神的内涵在不断发展与丰富,故选B项。材料不仅有市场经济,也有政治内容,排除A项;从材料中不能看出契约精神一直是主流思想,排除C项;契约精神也有经济内涵,排除D项。
古希腊、罗马文明是欧洲文明渊源的具体表现
项目 | 影响 |
政治 | 创造了一系列民主政治的运作方式,为近现代民主政治制度所借鉴;法律制度也成为西方法律制度的蓝本 |
经济 | 工商业、航海业和对外贸易发达,政府鼓励工商业的发展,这种面向海洋的经济形态成为欧洲工业文明的先声 |
思想 | 重视人的价值和作用,尊重知识及开明开放的文化氛围,使其成为人文主义的渊源 |
科技 | 重视对自然和社会规律的探究,其科技成就影响着近代科技的发展 |
[对点训练] 2.(2019·石家庄市高三二模)古代罗马某一时期,初步司法程序由经选举产生的执政官执掌,通过初步程序,诉讼当事人确定“争执要点”,即拣出需要审理的问题。随后,由一位经当事人从选民名单中挑选出的、执政官授权的普通公民对案件加以审判,作出有拘束力的判决。可见,这一时期古罗马( )
A.法律程序繁琐且过于注重形式
B.讲究法律实践的公开公正
C.严格践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法律实施具有主观随意性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随后,由一位经当事人从选民名单中挑选出的、执政官授权的普通公民对案件加以审判,作出有拘束力的判决”可知,法律审判不代表执政官个人主观意见而是公平公开,故B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提及法律注重形式,排除A项;材料中未提及身份不同的人进行同等的法律审判,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法律审判的公平公开,主观随意性说法错误,排除D项。
中国儒家思想与古希腊人文精神比较
| 儒家思想 | 古希腊人文精神 | |
相同点 | 都注重人与人类社会;都将道德看作政治的基础,认为匡正道德是振邦救国的根本;都重视教育的作用 | ||
不同点 | 关于人的属性 | 强调社会中的人与每个人在社会伦理关系中的地位 | 强调人的“个性”及人的主观感受和人的价值作用 |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 强调社会等级秩序,重视伦理纲常,维护封建专制制度 | 强调人的平等,为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 |
对待自然科学的态度 | 研究主题是社会和人文问题,忽视对自然科学的研究 | 充满理性与激情,关注自然界与人类生活 |
[对点训练] 3.(2015·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据《孟子》
材料二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拒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
——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
《苏格拉底的申辩》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答案 (1)孟子: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
苏格拉底:守法是正义行为;法制关乎城邦存亡;法律至上,严格守法。
(2)社会背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古希腊工商业相对繁荣;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达;各种社会思潮活跃;法律作用突出。
历史价值:他们的法制观念分别对中国和西方法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
解析 第(1)问,从材料一、二中提炼有关孟子、苏格拉底观点的信息,调动所学知识分别加以概括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应从孟子、苏格拉底所处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的史实来回答。第二小问,可从对中西法制发展的深远影响和在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等角度思考。
核心素养培优——“自拟论题阐述”型开放题的解题方法
[特点] 此类题型的最大特点是试题提供了大量的历史事件,看似零散的事件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利用比较归纳法寻找材料内部的逻辑关系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方法] 第一步:时空准确定位
只有时空定位准确,才能把握历史发展的趋势,看到问题的实质。
第二步:分类梳理材料信息
材料头绪纷繁,不分类梳理,便无法确定论题和选择论据。分类梳理信息时常采用比较归纳法来寻找材料的内部逻辑关系(或横向,或纵向)。
第三步:选择论题方向并多角度、多层次展开论据
时间:不同历史时期
空间:不同国家;国际、国内
专题: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对外关系
古今联系:历史与现实
辩证关系:正反相互论证
第四步:根据提取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表述成文。
答案一般是“三段论”:论题、论据、总结提升三部分。
(2017·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 中国 | 外国 |
14-15 世纪 | 朱元璋在位期间,与占城、爪哇、暹罗等30余国进行官方贸易。 废除丞相制度。 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和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上的壮举。 | 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最早的印刷机。 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佛罗伦萨200余家纺织工场雇佣3万余名工人。 |
16世纪 | 张居正进行赋役合一、统一征银的“一条鞭法”改革。 李时珍《本草纲目》刊刻。 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 汤显祖代表作《牡丹亭》表现男女主人公冲破礼教束缚,追求爱情自由。 | 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莎士比亚出生,代表作《哈姆雷特》。 |
17世纪 | 朱子学在日本为官方推崇,成为显学。 茶叶大量输往欧洲。 宋应星《天工开物》刊刻。 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郑成功收复台湾。 | 英国入侵印度,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开展殖民活动。 英国早期移民乘“五月花号”到达北美。 |
——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
上表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解题突破] 第一步:时空准确定位。
14-17世纪是世界历史转型时期,即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
第二步:分类梳理材料信息。
通过合并同类项,可以看出材料主要涵盖了四个方面的中外历史内容:
·政治上,明代君主专制加强。
·经济上,这一时期中外交流频繁,明代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对外贸易频繁,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等。
·思想文化上,中国古代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西方出现文艺复兴运动,科学革命萌芽,传教士来华传播自然科学,促进西学东渐,同时中学西传等。
·对外关系上,郑和下西洋、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侵略与反侵略斗争。
第三步:选择论题方向和多角度、多层次展开论据。
·论题要求“中外关联”,可以有相同点、不同点、互动交流三个选择方向。
·论据可以按时间分14-15世纪、16世纪、17世纪三个阶段展开,也可以从中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等方面展开。
如中外互动论题:14-17世纪的中外交流及其影响;论据可以以时间为线索,分14-15世纪、16世纪、17世纪三个阶段选择交流史实;也可从洲际航海、物种交流、文化传播、侵略与反侵略等方面组织论据。
第四步:根据提取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表述成文。
[答案] 论题: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开辟新航路。
阐述: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开辟新航路均发生在15世纪,前者比后者早近100年。郑和的船队船只多,船体大,比较先进;哥伦布的船队船只少,船体小,相对落后。郑和下西洋与所到之国和平交往,促进了贸易和文化交流;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在美洲进行屠杀和掠夺。这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于西欧;明朝着力以和平方式处理对外关系,西欧则更多采取暴力和战争。
提升:同一时期的两种航海活动产生了不同的历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