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8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教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21版高考历史(人民版专题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六 1第19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
展开
本专题主要阐述了古代农耕文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以精耕细作的农业为主导,手工业和商业对其有效补充,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典型特点。以小农经济为核心,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的走向都与其息息相关。
线索一 古代农业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经历了由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的演变。秦汉时期,基本形成了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封建小农经济模式。
线索二 古代手工业
中国古代手工业经营主要有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三个领域(冶金、制瓷、纺织)成就突出,以丝绸、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
线索三 古代商业
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宋元至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在城市经济、货币源流、对外贸易等层面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古代商业的发展。
线索四 古代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与经济思想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中国古代,封建土地私有制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战国时期商鞅首倡重农抑商政策,此后历朝历代一直沿用;明清时期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
第19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
(一)耕作技术——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1.“刀耕火种”:在原始山林中,用“火耕”手段拓荒营田,进行最基本的种植经营。
2.铁犁牛耕
(1)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地区采用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
(2)发展:汉代牛耕普及全国,出现耦犁;东汉时出现一牛挽犁的耕作技术。
(3)成熟:唐代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的曲辕犁。
3.主要影响
(1)积极:耕作技术的改进,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2)局限: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耕作技术难以实现革命性的发展。
铁器的出现及其作用
新的、更有效的铁制工具使农业有可能从原先的黄河发源地向南扩展到森林茂密的长江流域。铁制工具还促进了黄河流域地区兴修大批的排水工程、为远距离运输大批商品而进行的运河开挖以及西北干旱地区的灌溉工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核心论点:铁器的推广对兴修水利及灌溉工程方面的作用巨大。
(二)土地制度——贫者无立锥之地
1.制度变革
(1)商周时代:实行井田制,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实际上归国王所有。
(2)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3)北魏到唐前期:推行均田制。
2.土地兼并
根源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表现
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役使贫民,土地高度集中
影响
造成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导致农耕生产秩序严重破坏
引发民众暴动,“平均”的口号成为传统社会经济意识中的重要内容
(三)赋役制度
1.赋税沉重
(1)名目繁多,田亩税和人头税是主要形式。
(2)农户缴纳的赋税,是专制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2.徭役沉重
(1)劳动者服事徭役,使许多大型土木工程得以成功营造。
(2)过度征发徭役,又使大批农耕劳动者被迫长期离开土地。
3.主要影响
(1)导致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2)引发社会动乱,成为王朝覆灭和社会经济文化凋残的直接原因。
(四)水利事业
1.水利文献:主要有《河渠书》《沟洫志》等。
2.水利工程
(1)战国时期,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和郑国主持的郑国渠。
(2)汉代关中农民创造的“井渠”至今还流行于吐鲁番、哈密一带的干旱地区。
(3)东汉王景治理黄河,基本解除水患。
3.灌溉工具
(1)隋唐五代:北方有立井水车,长江流域发明高转筒车。
(2)宋代:水转翻车利用水力为动力。
(3)明清:出现了风力水车。
(一)基本类型
1.家庭手工业
(1)特点:自给自足,产品有时也进入流通领域。
(2)地位:长期附属于农民家庭之中,形成以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的“男耕女织”的经济形式。
2.田庄手工业
(1)背景:汉代出现豪强地主控制下的田庄。
(2)地位:田庄中的手工业生产是自然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3.官营手工业(工官制度)
(1)出现:汉武帝时代,政府垄断煮盐、冶铁、铸钱等行业。
(2)特点:专门制造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制作工艺水平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技术水平。
(3)弊端: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技术工艺的传承具有封闭性;匠户没有人身自由,劳动创造性受到严重束缚。
(二)主要成就
1.纺织业
(1)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已经萌芽,原料最初用的是麻和葛。
(2)商代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
(3)汉代花色品种多样,丝织品远销到地中海地区,中国因此被称为“丝国”。
(4)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规模也相当大。
(5)宋代棉花种植普及,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等地区,丝织工艺水平有所提高。
(6)元代黄道婆创造新式纺车,推广织造技术。棉布逐渐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
(7)明代蚕桑、棉花种植面积扩大,而且出现了雇工和自由劳动力市场。手工工场和雇佣劳动关系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
2.冶铸业
(1)商周时期,黄河流域的青铜铸造工艺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作品多为礼制的象征,代表着权力和秩序。
(2)春秋晚期出现人工冶炼的铁器。
(3)战国中期后炼钢和淬火工艺有所发展。
(4)汉代冶铁以煤炭做燃料,并创造出用水力作为动力的鼓风装置——水排。
(5)南北朝时期出现灌钢法。
(6)北宋时期有以煤作为燃料冶铁的明确记载。
3.制陶业
(1)原始时代的彩陶和龙山文化的蛋壳黑陶,工艺水平很高。
(2)唐代美术陶制品“唐三彩”风行一时。
4.制瓷业
(1)早期瓷器是一种釉陶,又称做原始青瓷。
(2)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是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
(3)唐代制瓷业已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有青瓷和白瓷两大体系,代表是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
(4)唐宋以来,各地瓷窑所产瓷器各具风格。
(5)清代康熙年间,发明粉彩瓷器工艺;雍正时期,粉彩瓷器烧制技术达到顶峰。
(6)唐宋以来,瓷器成为中国经海路外销的重要商品,“海上丝绸之路”也被称为“瓷路”。
古代手工业与匠户制度
明初规定:轮班匠须一年或五年一班轮流到官营手工作坊服役,每班平均三个月。住坐匠则是每月赴官营手工作坊中服役十天,若不赴班,则须月出银一钱由官府另雇他人。(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起,轮班匠一律征银,政府则以银雇工。清政府决定废除这一制度,“各省俱除匠籍为民”。
——范文澜《中国通史》
核心论点:从定期服役到纳银代役再到完全废除匠籍,说明政府对工匠的人身控制逐步松弛,这是明清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客观上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构图解史】 耕作方式的演进
信息提取:古代中国的耕作方式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发展,促进了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图解历史】 铁犁牛耕的演进
信息提取:铁犁牛耕技术自春秋战国时代出现后,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成为助推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一方面,传统步犁定型,成为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传统农业的耕作技术没有实现革命性的变革。
【漫画解史】 均田制
信息提取: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导致土地兼并盛行,小农破产,社会动荡不安,于是统治者实行均田制,农民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
【图解历史】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构图解史】 家庭手工业
信息提取:在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作为农户的副业,主要用于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部分作为商品出卖。
【概念阐释】 官营手工业制度
中国古代的官营手工业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直接为满足最高统治者皇帝、皇室成员、贵族以及封建政府的特殊需要而设立的,如铸钱、织造、陶瓷、营缮、造船、军器、火药等;另一部分是重要的国计民生物资,由于需求量大,经济效益高,官府为取得这部分利益而实行官营,这既包括盐、酒、茶等生活必需品,也包括铁、金、银、铜、铅、锡等生产原料。
【图解历史】 古代手工业
信息提取:古代中国手工业享誉世界。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丝绸、陶瓷、茶叶更成为古代中国手工业中的三大名片。
【图解历史】 水排
信息提取:水排是鼓风冶铁工具,由东汉太守杜诗创造,以水力为动力,实现了供风形式的革命性变化,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教材补遗】
1.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多重影响
(1)对城市交通贸易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推动了南方沿海沿江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后的元明清时期,南方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一直影响至今。
(2)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北方人口的南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吸引了北方人口的南迁。
(3)对人才教育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也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4)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经济重心南移,导致南方某些地区的过度开发,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士族庄园经济
魏晋时期“士族”势力盛行,是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迅速发展的产物。士族在经济上广占良田,形成了庄园经济。士族庄园占有大量土地,拥有许多依附农民,却不向国家承担各种赋税和徭役,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兵役杂税的来源。同时这种经济具有明显的封闭性,它是这一时期分裂割据的经济基础。
重点一 综合的技术体系——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演变
【论点】 图片反映了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2.特点
【论点】 古代中国农业生产工具的演变呈现出的特点
(1)从制作材料上看:经历了由骨、木、石等直接源于自然的材料到青铜、铁等需要加工的金属材料的变化。
(2)从制作方法上看:经历了从原始的打制、磨制到金属冶炼、铸造的变化。
(3)从使用的动力上看:经历了从人力到畜力再到自然力的变化。
(4)从农具种类上看:经历了由单一性向多样性的变化。
史料一 在牛犁耕作出现以前,此种以手持木器或木石结合的器具刺土起土“并用耒耜而耦耕”的方法,是使用时间极长的普通耕作方式……宋代叶梦得说:“古耕而不犁,后世变为犁法。耦用人,耕用牛。”至春秋战国之世,耕用牛犁,使用铁器,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划时代的进步。
——《中国经济通史》
史料二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
时期
内容
备注
春秋战国
牛耕、铁农具
——
都江堰、郑国渠
——
测知二十四节气
有利于安排农事
秦汉
耧车
提高播种效率
选种、育秧
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魏晋
南北朝
翻车
——
《齐民要术》
——
隋唐
筒车、曲辕犁
——
宋元
踏犁
由人力操作,弥补耕牛的不足
《农桑辑要》
元朝政府颁发的农业指导用书
十二气历
——
明清
《农政全书》
——
史料三 战国时《吕氏春秋》总结了利用土地的十大问题,内容涉及整地、用地、改土、耕作、保墒、除草、通风、生长、健壮、高产等方面……形成较为深刻的技术认识。
——李群《农业科技史》
【史料解读】
(1)史料一中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耕作工具的演变。解读时注意从“在牛犁耕作出现以前”信息入手分析。
(2)史料二说明我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涉及生产工具、耕作技术、农田水利、灌溉工具以及农书等多个方面。
(3)史料三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特点。注意史料中“总结了利用土地的十大问题”。
【问题思考】
(1)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精耕细作在古代农业发展中的表现。
试答:
(2)据史料二、三,归纳我国古代农业有何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
试答:
【提示】 (1)①耕作方式发展: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后世得到完善并沿用。②耕作技术进步:耕作方法、田间管理系统完备,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③改变农业环境:重视农田灌溉,改善土壤环境,使农业收成不再完全取决于天气的好坏。
(2)特点:精耕细作。体现:出现牛耕技术;农业技术精细;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改进耕作技术;兴修农田水利;重视农时;总结推广农业经验。
【历史追问】 依据史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铁犁牛耕的使用有何意义。
试答:
【提示】 是中国农业技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促进了农业发展和土地私有制发展。
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原因
1.政治方面:古代大一统下长期稳定的政治局面;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2.经济方面
(1)土地私有制调动了农民对土地长期投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如工具的不断改进和水利工程的兴修,农业经验的总结和推广,为农民精耕细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3)人口不断增加,赋役的沉重,促使农民努力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4)统治阶级重农抑商政策的导向作用。
1.从经济结构看:古代农业经济以种植业为主,以家畜饲养业为辅。
2.从生产力发展看:使用牛耕、改良生产工具、改进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
3.从生产方式看: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4.从土地所有制看:实行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封建土地私有制。
5.从国家干预看:一方面国家集中大量人力、物力修建水利工程,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国家在农业上征收的赋税成为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此外在赈灾、救灾方面,国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重点二 田园风情——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
【解读】 图片是显示小农经形成的因素:①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②土地私有制的确立;③封建化改革;④生产力的进步。
【结论】 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1)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2)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市场交换少。
(3)落后性:注重精耕细作,但容易催生满足的社会心态和民族性格。
(4)脆弱性:由于天灾人祸的影响,小农很容易破产。
(5)保守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
史料一 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
——王家范《百年颠沛与千年往复》
史料二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一……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
史料三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
——摘编自(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史料解读】
(1)史料一反映了小农经济的生产状况。解读时注意史料一信息“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力”。
(2)史料二主要论述了小农经济条件下农民的生活、生产状况。
(3)史料三反映了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问题思考】
(1)根据史料一、二,概括古代小农经济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试答:
(2)结合史料三和所学知识,归纳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试答:
【提示】 (1)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担负沉重的赋税徭役;土地兼并严重;具有脆弱性。
(2)封建剥削重(赋税沉重);自然灾害;生活负担重,高利贷盘剥。
【历史追问】 依据史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自给自足”中的“足”就是“富足”吗?
试答:
【提示】 不是。“自给自足”中的“足”并非富足,而是指只能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但是很少进行商品交换。事实上,封建制度下的农民生活非常艰苦。
1.积极因素
(1)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的改进和推广:如筒车的出现,铁犁牛耕的推广。
(2)个体小农的生产积极性: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具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
(3)政府的重视和扶持:政府持续推行重农政策,修缮水利,减轻赋税,等等。
2.消极因素
(1)个体小农经济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有限。
(2)小农经济的低效性,限制了小农生产者扩大再生产的空间。
(3)历代王朝的专制统治、沉重剥削,加上周期性的社会动荡。
重点三 农业生产资料的根本——土地制度
1.演变
【论点】 该图反映了中国古代及近现代土地制度的发展历程:原始社会是土地公有制;奴隶社会是土地国有的井田制;从战国步入封建社会到1956年,土地私有制一直存在。
2.规律
【论点】 (1)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私有制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
(2)从井田制到封建土地私有制的转变是铁犁牛耕带来的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史料一 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
土地规模(亩)
户数
户数比例
20以下
24
17.3%
20~130
103
74.1%
131~300
10
7.2%
300以上
2
1.4%
小计
139
100%
史料二 秦汉以来,地主侵占土地主要以“势”夺之,并与佃农形成了一种主从、良贱的关系。到明清时期,更多的土地兼并以经济手段实现,当时缙绅富商积累的巨额资金,最有利的出路即“唯是买田广土”。
——摘编自耿元骊《帝制时代中国土地制度研究》等
【史料解读】
(1)史料一中占地300亩以上的户数才2户,表明土地兼并不严重,占地20~300亩之间的户数占81.3%,表明自耕农占当地绝对多数,农民和地主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并不严重。
(2)史料二反映了明清时期中国土地制度的新变化。
【问题思考】
(1)据史料一表格判断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何?
试答: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中国土地制度的新变化,并分析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试答:
【提示】 (1)自耕农经济盛行;均田制开始遭到破坏。
(2)新变化:土地兼并以经济手段为主;封建宗法关系减弱(或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原因: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租佃契约关系的发展;人口增长与土地需求的矛盾加剧。
中国古代的土地国有制
1.井田制:井田制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出现于商朝,西周时期发展成熟,春秋时期逐渐瓦解。
2.王田制(王莽时期):把民间的田地更名为“王田”,归国家所有,禁止自由买卖。从形式上看与井田制相似,但本质上属于地主土地所有制。目的在于托古改制,限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由于脱离社会实际,并招致豪强地主阶级的反对而失败。
3.屯田制(曹魏时期):国家以军事强制形式要求士兵或农民垦种荒地,生产军粮或征收田租的土地制度。屯田制对解决军粮供应、安置流民和恢复发展农业生产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4.均田制(北魏到唐朝前期):在不触动原私有土地的基础上,把国家掌握的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农民耕种,农民缴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的一种土地管理制度。
古代中国出现土地兼并的原因与影响
1.原因
(1)根本原因: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和土地买卖的盛行。
(2)封建政府的政策,如宋代“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政策。
(3)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商业资本的介入,如明清时期商业资本加剧了土地兼并等。
2.影响
(1)积极影响:土地兼并促使租佃关系的产生,促使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以维护其统治。
(2)消极影响:土地兼并使农民丧失土地,阶级矛盾尖锐,加剧了社会动荡,导致农民起义,危及王朝统治;土地兼并使政府赋税减少,激化了国家和地主之间的矛盾;土地兼并导致地主豪强势力壮大,影响中央集权的加强。
重点四 天工物华——中国古代手工业
史料一 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既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
——王家范
史料二 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
——《汉书·贡禹传》
史料三 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韩非子·说林上》
史料四 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
——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史料解读】
(1)史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官营手工业,抓住信息“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进行分析。
(2)史料二反映了官营手工业的经营特点。
(3)史料三反映的是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抓住信息“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进行判断。
(4)史料四反映了明代苏州地区民营手工业(丝织业)发展中的新现象。
【问题思考】
(1)史料一、二反映了我国古代哪种手工业经营形态?具有怎样的特点?
试答:
(2)依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史料三中所反映的经营形态和官营手工业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试答:
(3)史学界普遍认为,明朝中后期苏州丝织业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试从史料四中摘引最有说服力的一句并加以论证。
试答:
【提示】 (1)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特点:主要服务于官府贵族,排斥市场流通;实行工匠服役集中生产,代表最高技术水平;国家支持、规模大、分工细、受政府控制;等等。
(2)史料三反映的是民营手工业的经营形态,由民间自由经营且其产品面向市场,而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其产品不投放市场。
(3)史料四中“匠有常主,计日受值”表明苏州的丝织业从业人数多,有一定的分工,出现雇佣关系,形成了劳动力市场。
【历史追问】 依据史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资本主义萌芽就是封建手工作坊的进一步发展吗?
试答:
【提示】 不是。资本主义萌芽与封建手工作坊除了在技术、组织、规模与分工方面不同外,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封建手工作坊内部是封建的师徒关系,而资本主义萌芽是以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和被雇佣关系代替封建剥削关系。
【解读】 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采取亲子传承的方式来发展手工业技术。有的师傅没有子嗣,或者生意扩大,需要雇佣学徒帮工,才出现了师徒之制。在这个意义上,师徒制是一种对于父子传承制的拟制,在习惯法上难免延伸使用家族之治的理念。
【结论】 古代中国手工业技术传承的特点
(1)保守性、封闭性。官营手工业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技术工艺的传承也是封闭性的,往往导致失传。
(2)世代相传。手工业市场狭小,采取的这种防止技术竞争的自卫措施,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3)“传儿不传女,传媳不传女。”受宗法观念的影响,古代手工业技术一般不传外姓。
古代中国手工业没有出现生产领域技术革命的原因
1.市场因素——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对市场商品的需求量不大。
2.官营压制——官营手工业占据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加之其规模大、技术精,对民营手工业产生了冲击。
3.政策限制——手工业者社会地位低下,封建政府往往对之征收重税。
4.社会动荡——民间手工业力量弱小,封建社会的动荡往往对其冲击巨大。
5.技术水平——技术传承具有封闭性,难以得到交流提高。
工匠精神的内涵与新时代工匠精神
1.内涵
(1)敬业。敬业是从业者基于对职业的敬畏和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认认真真、尽职尽责的职业精神状态。
(2)精益。精益就是精益求精,是从业者对每件产品、每道工序都凝神聚力、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职业品质。
(3)专注。专注就是内心笃定而着眼于细节的耐心、执着、坚持的精神,这是一切“大国工匠”所必须具备的精神特质。工匠精神都意味着一种执着,即一种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韧性,“术业有专攻”。
(4)创新。“工匠精神”还包括追求突破、追求革新的创新内涵。
2.新时代的“工匠精神”:主要包括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是根本,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是核心,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是要义,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是灵魂。
[研真题·引领航向]
1.(2019·高考全国卷Ⅲ·T27)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由此可知,当时江南( )
命题点:清代农耕经济的特点
A.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
B.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
C.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
D.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
解析:选C。根据材料中“皆委之佃户”“余皆佃农”等信息可知,当时江南个体农耕经济普遍,故C项正确。
2.(2018·高考全国卷Ⅱ·T25)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
命题点:小农经济发展特征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解析:选B。材料反映的主要信息是:西汉时期,百姓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他们在将粮食换成钱币的过程中遭到商人盘剥,导致其出卖土地而流亡,答案为B。自商鞅变法以来到晚清,重农抑商政策没有改变,A错误;材料没有提及生产积极性受到打击,C错误;富商大贾并没有操纵税收,D错误。
3.(2018·高考全国卷Ⅲ·T24)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
命题点:战国以前冶铁技术的发展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
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
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解析:选D。根据地图可知,铁器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新疆地区,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器是先进的生产工具,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当时是比较发达的地区,由此可知,铁器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一致,当时铁器及冶铁技术没有普遍使用,故选D项,可排除A、C项。仅凭新疆和中原地区铁器分布情况,不能得出两地联系密切,可排除B项。
4.(2017·高考全国卷Ⅲ·T26)表
土地规模(亩)
户数
户数比例
20以下
24
17.3%
20~130
103
74.1%
131~300
10
7.2%
300以上
2
1.4%
小计
139
100%
上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
命题点:唐代土地制度的影响
A.自耕农经济盛行
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C.均田制破坏严重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解析:选A。材料中占有20~130亩土地者占总户数的74.1%,说明多数人都能靠自己的土地生存,反映了当时敦煌地区自耕农经济盛行,故A正确。由材料可知,占有土地300亩以上的大土地所有者仅占总户数的1.4%,B项错误;由材料信息“20~130”“74.1%”可知,拥有小块土地者占多数,排除C;材料中没有关于农业生产效率的信息,排除D。
5.(2016·高考全国卷Ⅱ·T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命题点:宋代的租佃制度
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
解析:选B。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B项正确,宋代的“不抑兼并”政策助长了土地兼并,因此租佃关系盛行;C项与题干无关;D项说法错误,宋代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
6.(2018·高考全国卷Ⅰ·T26)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 )
命题点:北宋手工业的发展
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
解析:选A。材料“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说明手工业者的自主性较强;但并不能说明手工业者的社会地位高,故排除B项;只依据四川一地史实不足以说明雇佣劳动已经普及,故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盐业专卖制度,故排除D项;四川一县就有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可以说明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故A项正确。
7.(2017·高考全国卷Ⅲ·T25)《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
命题点:西汉初期的经济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解析:选C。材料中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说明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故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义利观的变化,排除A;西汉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歧视商人,B错误;“地方豪强势力”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错误。
8.(2015·高考全国卷Ⅰ·T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命题点:小农经济的特点
A.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解析:选C。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战国时期的相关史实分析问题。战国时期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在有限的土地上,农民会努力改进耕作技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农业收益的增加,会进一步刺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促进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故C项正确;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是农业收益增加的原因之一,故排除A项;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B项说法错误,排除;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大土地所有者通过多种形式尤其是土地兼并,来不断扩大地产,故排除D项。
9.(2019·高考全国卷Ⅰ·T27)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命题点:明代手工业的发展
A.交通方式的变革
B.土地制度的调整
C.货币制度的改变
D.地区经济的差异
解析:选D。根据材料可知,明朝中后期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棉花被江淮商人收购后,在江南生产棉布,之后棉布又被卖回山东,三个地区具有不同的经济特色,故D项正确。运河运输是隋唐以后重要的常规航运方式,交通方式没有出现变革,故A项错误。不同区域呈现不同经济特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非土地制度调整的产物,与货币制度改变没有关系,故B、C项错误。
10.(2017·高考全国卷Ⅱ·T26)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
命题点:唐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解析:选C。材料信息反映了喝茶习俗在北方由被嘲笑到普遍流行的变化情况,这是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的结果,C项正确。A项错在“开始”;喝茶习俗不能等同于饮食习惯,B项错误;仅由材料无法得出南北方经济水平发展情况,排除D项。
11.(2015·高考全国卷Ⅰ·T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
命题点:宋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A.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解析:选A。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材料中的“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等信息,反映了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的上升,故A项正确。B项虽在材料中有所反映但不是材料的主旨;C项结论无法从材料中得出,且与史实不符;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统治思想不可能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D项说法错误。故排除B、C、D三项。
12.(2015·高考全国卷Ⅰ·T27)
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唐
宋
明
清
河南
15
16
2
1
江苏
7
8
17
49
上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
命题点:经济重心的南移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解析:选B。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解读表格信息。由表格分析,在唐宋时期的科举考试中,河南的状元人数多于江苏。而到了明清时期,江苏的状元人数远超河南。河南地处北方的中原地区,在唐宋时期经济发达,江苏地处江南,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了南方,经济发展促进了文化的兴盛,故选B项。
[练模拟·能力提升]
1.(命题点:小农经济的特点)下图是江苏徐州出土的东汉画像石。画面中心为一农夫,驱赶二牛力耕,上部一年轻妇人举锄耘田,左上角还有一头小牛犊在戏耍。图文信息说明的是( )
A.牛耕技术普及全国 B.男耕女织的生产状态
C.曲辕犁进一步完善 D.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解析:选D。材料“画面中心为一农夫,驱赶二牛力耕,上部一年轻妇人举锄耘田”表明是精耕细作的表现,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精耕细作,没有涉及牛耕普及全国,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男耕,没有提到女织,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曲辕犁的信息,排除C项。
2.(命题点:汉代耕作技术)右图是汉代画像砖中的牛耕图。研究者发现,汉代二牛抬杠的耦犁中的铁铧由生铁铸造,比较笨重,需用两头牛才能拉得动。随着钢刃熟铁铁铧的出现和使用,一牛挽犁逐渐取代了耦犁。这表明( )
A.土地私有促进生产发展
B.技术进步推动耕作方式革新
C.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
D.重农抑商政策有助于农业发展
解析:选B。根据材料“随着钢刃熟铁铁铧的出现和使用,一牛挽犁逐渐取代了耦犁”可知,技术进步推动耕作方式革新,故答案为B项。
3.(命题点:明清经济特点的成因)太湖平原在宋代盛产粮食,有“苏湖熟,天下足”之美誉;但到了明清时期,粮食不能自给,变为粮食输入地。出现此变化主要是由于明清时期该地( )
A.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B.经济重心地位的削弱
C.人口生育总量的膨胀 D.农业种植空间的缩减
解析:选A。在宋代,太湖平原农业高度发达,到明清时期,“粮食不能自给,变为粮食输入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明清时期,该地区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粮食生产处于次要地位,这体现了太湖平原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故选A项。
4.(命题点:北宋租佃关系的影响)宋代土地买卖盛行,出现“千年田换八百主”“田宅无定主”的现象,政府出台了较为严密的法律,对土地买卖实行规范化管理,要求买卖双方在政府机构办理登记备案手续,作为土地产权转移的证明。这一做法( )
A.有效保护了自耕农经济
B.反映了宋代商业立法的完备
C.促进了土地私有制发展
D.说明政府立法抑制土地兼并
解析:选C。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实行“田制不立”“不抑兼并”政策,才会出现题干中“千年田换八百主”“田宅无定主”的现象,这样就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故选C项。
5.(命题点:古代手工业的发展)西汉惠帝“复弛商贾之律”,鼓励盐铁民间生产。东汉和帝下诏“罢盐铁之禁,纵民煮铸,入税县官如故事”,终东汉之世,一直允许私人生产和销售盐铁。这反映出汉代( )
A.逐步放弃抑商政策
B.通过行政手段促进手工业发展
C.盐铁专卖制度解体
D.工商业者地位得到根本性转变
解析:选B。由材料“西汉惠帝‘复弛商贾之律’,鼓励盐铁民间生产”“罢盐铁之禁,纵民煮铸”“终东汉之世,一直允许私人生产和销售盐铁”可知,政府通过对盐铁政策的调控来推动手工业的发展,故选B项。
6.(命题点:民间手工业发展)汉赋《蓝赋》记载:“余就医偃师,道经陈留。此境人皆以种蓝、染绀(织物染料作物)为业,蓝田弥望,黍稷不植。”据此可推断汉代( )
A.农业地位的下降
B.民间纺织业渐成规模
C.商品经济的发达
D.农业专业化现象开始出现
解析:选B。材料“此境人皆以种蓝、染绀(织物染料作物)为业”,说明汉代民间纺织业有了一定规模,故选B项;中国古代农业以粮食种植为主,这一地区手工业发展,不种植粮食,不能说农业地位下降,排除A项;“发达”说法不准确,可以说商品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排除C项;“开始”说法错误,由一个材料不能得出这一结论,排除D项。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20·邢台月考)东汉初期,杜笃在《论都赋》中写道,长安附近“畎渎润淤,水泉灌溉,渐泽成川,粳稻陶遂。厥土之膏,亩价一金”。这反映了当地( )
A.农业生产技术发达 B.农业生态出现恶化
C.土地兼并普遍盛行 D.农业生产环境良好
解析:选D。根据材料“吠渎润淤,水泉灌溉……厥土之膏,亩价一金”可知,皇城附近生态环境较好,水利设施完善,有利于农业生产,故D项正确。
2.(2020·赣州十四县期中联考)晚唐诗人陆龟蒙描绘的松江甫里是:“四邻多是老农家,百树鸡桑半顷麻。”(唐代百姓授田数按杜佑推算,天宝年间每户合一顷六十亩)这说明当时的江南农村( )
A.封建自然经济已开始逐步解体
B.形成全国的丝麻纺织业中心
C.已逐步发展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以丝麻纺织业为家庭主要副业
解析:选D。材料“百树鸡桑半顷麻”,说明当地人将丝麻纺织业作为重要的副业,故D项正确。鸦片战争后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故A项错误;仅凭材料信息,不能说明松江是全国丝麻纺织业中心,故B项错误;宋朝江南才逐步发展成为全国经济重心,故C项错误。
3.(2020·洛阳统考)战国授田制是一种由国家掌握地权,并按一定标准将土地分配给个体农户耕种,直接向农户征收赋役的土地分配形式。这一制度的推行( )
A.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B.强化了君主集权统治
C.巩固了土地国有制度
D.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解析:选D。由材料“按一定标准将土地分配给个体农户耕种,直接向农户征收赋役”可知,这一措施打击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选D项。
4.(2020·安徽省清北培优联盟模拟)据学者初步统计,明朝编写的经济史著作分类情况如下:
田赋类
漕运类
水利类
荒政类
盐政类
钱法类
13种
57种
50种
22种
30种
4种
(注:漕运指利用水道调运公粮以供中央政府支配)
根据材料可以推断,明朝( )
A.农业税的比重大大上升
B.漕运推动海外贸易发展
C.政府主导经济趋向明显
D.白银外流引起货币改革
解析:选C。从表格中经济史著作分类情况来看,田赋、漕运、水利、荒政、盐政、钱法都是政府主导的,这反映出明朝政府主导经济的趋向明显,故选C项。
5.(2020·福州高三质检)对以下两幅魏晋壁画解读合理的是( )
A.经济重心南移 B.农业生产恢复
C.社会分工扩大 D.民族交融加强
解析:选D。材料反映了北方内迁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说明当时民族融合趋势的加强,故选D项;魏晋时期,经济重心并未南移,排除A项;材料中涉及的是少数民族农耕和汉人放牧,不是恢复农业生产,排除B项;材料中未涉及社会分工,排除C项。
6.(2020·德阳一诊)清朝前期,湖北部分山区的地主参与煤矿开采,但他们不直接参与煤矿的经营,只是凭土地所有权参与分配企业收益,这种收益往往大于地租收入。这表明当地( )
A.农业生产走向衰落 B.生产关系出现变化
C.雇佣关系逐渐形成 D.土地兼并有所缓解
解析:选B。由题干中“湖北部分山区的地主参与煤矿开采……只是凭土地所有权参与分配企业收益”可知,山区地主依据土地所有权分享矿山收益,且大于地租收入,这表明当地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故选B项。
7.(2020·湖北省名校大联考阶段性测评)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国内市场流通的主要商品,第一位是粮食,约占42%;第二位是棉布,约占24%;第三位是盐,约占15%。这反映了该时期( )
A.私营手工业发展迅速
B.商品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C.农耕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D.农业技术仍领先于世界
解析:选C。材料中“第一位是粮食,约占42%;第二位是棉布,约占24%;第三位是盐,约占15%”,说明耕织结合的农耕经济占据生活中的主导,故C项正确;私营手工业涉及手工业及商品经济发展,材料并未体现,故A项错误;中国国内市场流通的商品,主要是用来满足人民最基本的生活要求,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故B项错误;材料“第一位是粮食,约占42%”不能反映中国农业在世界中的地位,故D项错误。
8.(2020·张家界一中月考)据《考工记》的记载,制木器的工人有七种,制金属器的工人有六种,制皮器和设色、刮摩的工人都有五种,制土器、陶器等的工人有两种。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 )
A.手工业和商业发达
B.手工业得到发展
C.民营手工业发达
D.打破了官府对手工业的控制
解析:选B。题干论及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手工业发展概况,如制木器、制金属器、制皮器、制土器等,故选B项;题干没有论及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发展情况,排除A项;题干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的发展概况,排除C项;在明朝中后期,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排除D项。
9.(2020·丽水、衢州、湖州三地联考)元代王祯《农书》记载:“冶铸者为排以吹炭,令激水以鼓之也……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该记载反映了( )
A.铁制农具的出现 B.水利工程的兴修
C.灌溉工具的改进 D.冶炼技术的发展
解析:选D。根据材料“冶铸者为排以吹炭,令激水以鼓之也”可知,该工具为水力鼓风冶铁的水排,故选D项。
10.(2020·天一大联考“顶尖计划”)汉武帝规定,“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人其器物”。后世的历朝历代,也大都心照不宣地沿用了这一做法。这主要体现了( )
A.历代将汉武帝作为治国榜样
B.汉代经济制度为后代所推崇
C.富商大贾与小农之间的矛盾
D.政府对国计民生行业的控制
解析:选D。材料强调的是后世对汉武帝专卖制度的沿用,说明历代政府对国计民生行业的控制,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后世对汉武帝专卖制度的沿用,“历代将汉武帝作为治国榜样”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汉代经济制度为后代所推崇”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材料涉及“铸铁器、煮盐”的手工业者,没有涉及富商大贾与小农,故C项错误。
11.(2020·宣城二模)下表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前期冶金业发展的重要史实。据此可知( )
春秋晚期
发现人工冶炼的铁器,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冶铁遗物
秦朝
秦始皇兵马俑坑出土了约4万件青铜铸造的兵器,铁兵器很少
汉朝
汉武帝推行冶铁业官营,汉代冶铁使用煤为燃料,用水排鼓风
南北朝
出现灌钢法,制作兵器更加坚韧锋利
A.铁器的出现不应早于东周时期
B.秦汉时期大规模制造兵器成为可能
C.军事战争导致冶金技术的突破
D.官营制度推动冶金业服务社会生产
解析:选B。“秦始皇兵马俑坑出土了约4万件青铜铸造的兵器”“汉武帝推行冶铁业官营”表明秦汉时期大规模制造兵器成为可能,故选B项。
12.(2020·宣城二模)东晋南朝纸的种类很多,有赤纸、麻纸、敕纸、法纸、藤角纸等。王羲之为会稽内史,一次就给谢安9 万多张,朝廷曾下令“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这种现象( )
A.体现了区域专业化生产的特点
B.促进了文化高度发展
C.说明了官营手工业主导造纸业
D.反映了经济重心南移
解析:选B。材料“东晋南朝纸的种类很多……‘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反映的是东晋南朝纸的种类多,朝廷下令以纸作为书写工具,这有利于文化的传播,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
13.(2020·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周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应分为三个时期,各个时期的农田水利工程统计结果:前期(618~714年)65项,中期(715~820年)59项,后期(821年至907年唐朝灭亡)33项,并有8项时间不详。前期,位于黄河中下游的河北、河南、河东、关内四道有46项,南方仅有19项,而位于成都平原的剑南道就占有9项,长江以南只有8项。中期,江淮地区进入农田水利建设的高潮期,淮南道和江南道共计25项。唐玄宗时期,有“天下”即“以江淮为命”之说。后期,北方只兴修了5项农田水利工程,相比前期的46项,数量骤然下降,而江南道则有19项,“赋出于天下,江南居十九”。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晚清以来,内忧外患逐步加深,加之中国又进入历史上第四大灾害群发期,遂致我国的灾荒相形之下更为频繁和严重,其中又以水旱灾害最为突出。当时,国人有感于“世界潮流之所趋,咸聚而讲求新学”。据统计,从1912年至1925年,全国共出现过44个学术团体。鉴于水利界专家分散于各行政系统,早在1928年北伐胜利后有识之士希望组织中国水利工程师协会。直到1931年4月中国水利工程学会才得以正式成立。中国水利工程学会作为民国时期的水利科学社团,不仅促进了我国水利行政的统一与水利立法的实现,还提出了有关江、河、湖、塘整治的建议。当然,该会拟定的部分江河治理计划未能付诸实施,但其阐述的科学治水理念为后世所承继。
——摘编自曾宪足《中国水利工程
学会与水利的现代化:1931~1948》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水利建设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兴建水利与唐代的显著不同,并分析中国水利工程学会的影响。
解析:(1)根据材料一,从农田水利建设工程项目的布局、经济重心的转移等方面分析。(2)第一小问不同,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兴修水利的不同主持者及不同目的等方面分析。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二,从近代中国历史条件的制约和推动中国近代水利科学的发展、推动我国传统水利事业向现代化转型等方面回答。
答案:(1)特征:农田水利建设工程项目布局与经济重心逐渐向南方转移;前期水利建设项目较后期多;前期以北方为主,后期以南方为主;工程集中分布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任意四点即可)
(2)不同:唐代水利工程主要由政府主持兴修,主要是为了恢复发展农业经济,维护中央集权的政治统治;中国水利工程学会是全国性的民间水利学术团队,主要是为了促进水利的建设,改变近代中国水利形势日益破败的现状。(任意两点即可)影响:中国水利工程学会由于受近代中国历史条件的制约,其社会功能的发挥受到很大束缚。但其有利于推动中国近代水利科学的体制化和规范化;也有利于推动我国传统水利事业向现代化转型。(任意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14.(2020·武汉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威尼斯一位画家的作品《群神宴》。画面上,画有盛水果和汤的三件器皿。这三件器皿,都是来自中国明朝的青花瓷。
解说词是结合事物的图像、实物等进行解释说明的文辞,它通过对事物准确描述,使观众和听众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特征和意义等。结合所学历史知识,从图中提炼一个主题,并写一段解说词。(要求:主题恰当、介绍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示例
中国古代瓷器享誉世界
《群神宴》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威尼斯一位画家的作品,画有盛水果和汤的三件器皿。这三种器皿,都是来自中国明朝的青花瓷。画家把瓷器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反映出当时欧洲人对中国瓷器格外珍视。
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的瓷器生产领先世界。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明宣德年间制造的青花瓷,至今被人们奉为珍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的销量巨大。为适应国外客户的需要,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清代还根据欧洲商人的订单,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和鱼缸等,西方国家称中国为“瓷器大国”。
中国古代瓷器,不但集工艺、美学、商贸之大成,更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打破疆域、沟通世界、推动文明交流的一种文化符号。
其他参考主题:
①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盛行。
②明清时期中西文化交流频繁。
本专题主要阐述了古代农耕文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以精耕细作的农业为主导,手工业和商业对其有效补充,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典型特点。以小农经济为核心,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的走向都与其息息相关。
线索一 古代农业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经历了由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的演变。秦汉时期,基本形成了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封建小农经济模式。
线索二 古代手工业
中国古代手工业经营主要有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三个领域(冶金、制瓷、纺织)成就突出,以丝绸、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
线索三 古代商业
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宋元至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在城市经济、货币源流、对外贸易等层面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古代商业的发展。
线索四 古代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与经济思想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中国古代,封建土地私有制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战国时期商鞅首倡重农抑商政策,此后历朝历代一直沿用;明清时期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
第19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
(一)耕作技术——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1.“刀耕火种”:在原始山林中,用“火耕”手段拓荒营田,进行最基本的种植经营。
2.铁犁牛耕
(1)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地区采用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
(2)发展:汉代牛耕普及全国,出现耦犁;东汉时出现一牛挽犁的耕作技术。
(3)成熟:唐代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的曲辕犁。
3.主要影响
(1)积极:耕作技术的改进,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2)局限: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耕作技术难以实现革命性的发展。
铁器的出现及其作用
新的、更有效的铁制工具使农业有可能从原先的黄河发源地向南扩展到森林茂密的长江流域。铁制工具还促进了黄河流域地区兴修大批的排水工程、为远距离运输大批商品而进行的运河开挖以及西北干旱地区的灌溉工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核心论点:铁器的推广对兴修水利及灌溉工程方面的作用巨大。
(二)土地制度——贫者无立锥之地
1.制度变革
(1)商周时代:实行井田制,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实际上归国王所有。
(2)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3)北魏到唐前期:推行均田制。
2.土地兼并
根源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表现
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役使贫民,土地高度集中
影响
造成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导致农耕生产秩序严重破坏
引发民众暴动,“平均”的口号成为传统社会经济意识中的重要内容
(三)赋役制度
1.赋税沉重
(1)名目繁多,田亩税和人头税是主要形式。
(2)农户缴纳的赋税,是专制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2.徭役沉重
(1)劳动者服事徭役,使许多大型土木工程得以成功营造。
(2)过度征发徭役,又使大批农耕劳动者被迫长期离开土地。
3.主要影响
(1)导致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2)引发社会动乱,成为王朝覆灭和社会经济文化凋残的直接原因。
(四)水利事业
1.水利文献:主要有《河渠书》《沟洫志》等。
2.水利工程
(1)战国时期,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和郑国主持的郑国渠。
(2)汉代关中农民创造的“井渠”至今还流行于吐鲁番、哈密一带的干旱地区。
(3)东汉王景治理黄河,基本解除水患。
3.灌溉工具
(1)隋唐五代:北方有立井水车,长江流域发明高转筒车。
(2)宋代:水转翻车利用水力为动力。
(3)明清:出现了风力水车。
(一)基本类型
1.家庭手工业
(1)特点:自给自足,产品有时也进入流通领域。
(2)地位:长期附属于农民家庭之中,形成以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的“男耕女织”的经济形式。
2.田庄手工业
(1)背景:汉代出现豪强地主控制下的田庄。
(2)地位:田庄中的手工业生产是自然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3.官营手工业(工官制度)
(1)出现:汉武帝时代,政府垄断煮盐、冶铁、铸钱等行业。
(2)特点:专门制造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制作工艺水平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技术水平。
(3)弊端: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技术工艺的传承具有封闭性;匠户没有人身自由,劳动创造性受到严重束缚。
(二)主要成就
1.纺织业
(1)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已经萌芽,原料最初用的是麻和葛。
(2)商代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
(3)汉代花色品种多样,丝织品远销到地中海地区,中国因此被称为“丝国”。
(4)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规模也相当大。
(5)宋代棉花种植普及,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等地区,丝织工艺水平有所提高。
(6)元代黄道婆创造新式纺车,推广织造技术。棉布逐渐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
(7)明代蚕桑、棉花种植面积扩大,而且出现了雇工和自由劳动力市场。手工工场和雇佣劳动关系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
2.冶铸业
(1)商周时期,黄河流域的青铜铸造工艺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作品多为礼制的象征,代表着权力和秩序。
(2)春秋晚期出现人工冶炼的铁器。
(3)战国中期后炼钢和淬火工艺有所发展。
(4)汉代冶铁以煤炭做燃料,并创造出用水力作为动力的鼓风装置——水排。
(5)南北朝时期出现灌钢法。
(6)北宋时期有以煤作为燃料冶铁的明确记载。
3.制陶业
(1)原始时代的彩陶和龙山文化的蛋壳黑陶,工艺水平很高。
(2)唐代美术陶制品“唐三彩”风行一时。
4.制瓷业
(1)早期瓷器是一种釉陶,又称做原始青瓷。
(2)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是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
(3)唐代制瓷业已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有青瓷和白瓷两大体系,代表是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
(4)唐宋以来,各地瓷窑所产瓷器各具风格。
(5)清代康熙年间,发明粉彩瓷器工艺;雍正时期,粉彩瓷器烧制技术达到顶峰。
(6)唐宋以来,瓷器成为中国经海路外销的重要商品,“海上丝绸之路”也被称为“瓷路”。
古代手工业与匠户制度
明初规定:轮班匠须一年或五年一班轮流到官营手工作坊服役,每班平均三个月。住坐匠则是每月赴官营手工作坊中服役十天,若不赴班,则须月出银一钱由官府另雇他人。(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起,轮班匠一律征银,政府则以银雇工。清政府决定废除这一制度,“各省俱除匠籍为民”。
——范文澜《中国通史》
核心论点:从定期服役到纳银代役再到完全废除匠籍,说明政府对工匠的人身控制逐步松弛,这是明清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客观上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构图解史】 耕作方式的演进
信息提取:古代中国的耕作方式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发展,促进了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图解历史】 铁犁牛耕的演进
信息提取:铁犁牛耕技术自春秋战国时代出现后,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成为助推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一方面,传统步犁定型,成为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传统农业的耕作技术没有实现革命性的变革。
【漫画解史】 均田制
信息提取: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导致土地兼并盛行,小农破产,社会动荡不安,于是统治者实行均田制,农民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
【图解历史】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构图解史】 家庭手工业
信息提取:在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作为农户的副业,主要用于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部分作为商品出卖。
【概念阐释】 官营手工业制度
中国古代的官营手工业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直接为满足最高统治者皇帝、皇室成员、贵族以及封建政府的特殊需要而设立的,如铸钱、织造、陶瓷、营缮、造船、军器、火药等;另一部分是重要的国计民生物资,由于需求量大,经济效益高,官府为取得这部分利益而实行官营,这既包括盐、酒、茶等生活必需品,也包括铁、金、银、铜、铅、锡等生产原料。
【图解历史】 古代手工业
信息提取:古代中国手工业享誉世界。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丝绸、陶瓷、茶叶更成为古代中国手工业中的三大名片。
【图解历史】 水排
信息提取:水排是鼓风冶铁工具,由东汉太守杜诗创造,以水力为动力,实现了供风形式的革命性变化,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教材补遗】
1.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多重影响
(1)对城市交通贸易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推动了南方沿海沿江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后的元明清时期,南方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一直影响至今。
(2)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北方人口的南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吸引了北方人口的南迁。
(3)对人才教育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也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4)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经济重心南移,导致南方某些地区的过度开发,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士族庄园经济
魏晋时期“士族”势力盛行,是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迅速发展的产物。士族在经济上广占良田,形成了庄园经济。士族庄园占有大量土地,拥有许多依附农民,却不向国家承担各种赋税和徭役,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兵役杂税的来源。同时这种经济具有明显的封闭性,它是这一时期分裂割据的经济基础。
重点一 综合的技术体系——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演变
【论点】 图片反映了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2.特点
【论点】 古代中国农业生产工具的演变呈现出的特点
(1)从制作材料上看:经历了由骨、木、石等直接源于自然的材料到青铜、铁等需要加工的金属材料的变化。
(2)从制作方法上看:经历了从原始的打制、磨制到金属冶炼、铸造的变化。
(3)从使用的动力上看:经历了从人力到畜力再到自然力的变化。
(4)从农具种类上看:经历了由单一性向多样性的变化。
史料一 在牛犁耕作出现以前,此种以手持木器或木石结合的器具刺土起土“并用耒耜而耦耕”的方法,是使用时间极长的普通耕作方式……宋代叶梦得说:“古耕而不犁,后世变为犁法。耦用人,耕用牛。”至春秋战国之世,耕用牛犁,使用铁器,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划时代的进步。
——《中国经济通史》
史料二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
时期
内容
备注
春秋战国
牛耕、铁农具
——
都江堰、郑国渠
——
测知二十四节气
有利于安排农事
秦汉
耧车
提高播种效率
选种、育秧
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魏晋
南北朝
翻车
——
《齐民要术》
——
隋唐
筒车、曲辕犁
——
宋元
踏犁
由人力操作,弥补耕牛的不足
《农桑辑要》
元朝政府颁发的农业指导用书
十二气历
——
明清
《农政全书》
——
史料三 战国时《吕氏春秋》总结了利用土地的十大问题,内容涉及整地、用地、改土、耕作、保墒、除草、通风、生长、健壮、高产等方面……形成较为深刻的技术认识。
——李群《农业科技史》
【史料解读】
(1)史料一中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耕作工具的演变。解读时注意从“在牛犁耕作出现以前”信息入手分析。
(2)史料二说明我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涉及生产工具、耕作技术、农田水利、灌溉工具以及农书等多个方面。
(3)史料三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特点。注意史料中“总结了利用土地的十大问题”。
【问题思考】
(1)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精耕细作在古代农业发展中的表现。
试答:
(2)据史料二、三,归纳我国古代农业有何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
试答:
【提示】 (1)①耕作方式发展: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后世得到完善并沿用。②耕作技术进步:耕作方法、田间管理系统完备,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③改变农业环境:重视农田灌溉,改善土壤环境,使农业收成不再完全取决于天气的好坏。
(2)特点:精耕细作。体现:出现牛耕技术;农业技术精细;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改进耕作技术;兴修农田水利;重视农时;总结推广农业经验。
【历史追问】 依据史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铁犁牛耕的使用有何意义。
试答:
【提示】 是中国农业技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促进了农业发展和土地私有制发展。
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原因
1.政治方面:古代大一统下长期稳定的政治局面;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2.经济方面
(1)土地私有制调动了农民对土地长期投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如工具的不断改进和水利工程的兴修,农业经验的总结和推广,为农民精耕细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3)人口不断增加,赋役的沉重,促使农民努力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4)统治阶级重农抑商政策的导向作用。
1.从经济结构看:古代农业经济以种植业为主,以家畜饲养业为辅。
2.从生产力发展看:使用牛耕、改良生产工具、改进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
3.从生产方式看: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4.从土地所有制看:实行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封建土地私有制。
5.从国家干预看:一方面国家集中大量人力、物力修建水利工程,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国家在农业上征收的赋税成为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此外在赈灾、救灾方面,国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重点二 田园风情——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
【解读】 图片是显示小农经形成的因素:①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②土地私有制的确立;③封建化改革;④生产力的进步。
【结论】 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1)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2)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市场交换少。
(3)落后性:注重精耕细作,但容易催生满足的社会心态和民族性格。
(4)脆弱性:由于天灾人祸的影响,小农很容易破产。
(5)保守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
史料一 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
——王家范《百年颠沛与千年往复》
史料二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一……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
史料三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
——摘编自(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史料解读】
(1)史料一反映了小农经济的生产状况。解读时注意史料一信息“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力”。
(2)史料二主要论述了小农经济条件下农民的生活、生产状况。
(3)史料三反映了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问题思考】
(1)根据史料一、二,概括古代小农经济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试答:
(2)结合史料三和所学知识,归纳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试答:
【提示】 (1)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担负沉重的赋税徭役;土地兼并严重;具有脆弱性。
(2)封建剥削重(赋税沉重);自然灾害;生活负担重,高利贷盘剥。
【历史追问】 依据史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自给自足”中的“足”就是“富足”吗?
试答:
【提示】 不是。“自给自足”中的“足”并非富足,而是指只能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但是很少进行商品交换。事实上,封建制度下的农民生活非常艰苦。
1.积极因素
(1)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的改进和推广:如筒车的出现,铁犁牛耕的推广。
(2)个体小农的生产积极性: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具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
(3)政府的重视和扶持:政府持续推行重农政策,修缮水利,减轻赋税,等等。
2.消极因素
(1)个体小农经济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有限。
(2)小农经济的低效性,限制了小农生产者扩大再生产的空间。
(3)历代王朝的专制统治、沉重剥削,加上周期性的社会动荡。
重点三 农业生产资料的根本——土地制度
1.演变
【论点】 该图反映了中国古代及近现代土地制度的发展历程:原始社会是土地公有制;奴隶社会是土地国有的井田制;从战国步入封建社会到1956年,土地私有制一直存在。
2.规律
【论点】 (1)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私有制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
(2)从井田制到封建土地私有制的转变是铁犁牛耕带来的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史料一 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
土地规模(亩)
户数
户数比例
20以下
24
17.3%
20~130
103
74.1%
131~300
10
7.2%
300以上
2
1.4%
小计
139
100%
史料二 秦汉以来,地主侵占土地主要以“势”夺之,并与佃农形成了一种主从、良贱的关系。到明清时期,更多的土地兼并以经济手段实现,当时缙绅富商积累的巨额资金,最有利的出路即“唯是买田广土”。
——摘编自耿元骊《帝制时代中国土地制度研究》等
【史料解读】
(1)史料一中占地300亩以上的户数才2户,表明土地兼并不严重,占地20~300亩之间的户数占81.3%,表明自耕农占当地绝对多数,农民和地主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并不严重。
(2)史料二反映了明清时期中国土地制度的新变化。
【问题思考】
(1)据史料一表格判断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何?
试答: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中国土地制度的新变化,并分析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试答:
【提示】 (1)自耕农经济盛行;均田制开始遭到破坏。
(2)新变化:土地兼并以经济手段为主;封建宗法关系减弱(或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原因: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租佃契约关系的发展;人口增长与土地需求的矛盾加剧。
中国古代的土地国有制
1.井田制:井田制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出现于商朝,西周时期发展成熟,春秋时期逐渐瓦解。
2.王田制(王莽时期):把民间的田地更名为“王田”,归国家所有,禁止自由买卖。从形式上看与井田制相似,但本质上属于地主土地所有制。目的在于托古改制,限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由于脱离社会实际,并招致豪强地主阶级的反对而失败。
3.屯田制(曹魏时期):国家以军事强制形式要求士兵或农民垦种荒地,生产军粮或征收田租的土地制度。屯田制对解决军粮供应、安置流民和恢复发展农业生产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4.均田制(北魏到唐朝前期):在不触动原私有土地的基础上,把国家掌握的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农民耕种,农民缴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的一种土地管理制度。
古代中国出现土地兼并的原因与影响
1.原因
(1)根本原因: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和土地买卖的盛行。
(2)封建政府的政策,如宋代“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政策。
(3)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商业资本的介入,如明清时期商业资本加剧了土地兼并等。
2.影响
(1)积极影响:土地兼并促使租佃关系的产生,促使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以维护其统治。
(2)消极影响:土地兼并使农民丧失土地,阶级矛盾尖锐,加剧了社会动荡,导致农民起义,危及王朝统治;土地兼并使政府赋税减少,激化了国家和地主之间的矛盾;土地兼并导致地主豪强势力壮大,影响中央集权的加强。
重点四 天工物华——中国古代手工业
史料一 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既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
——王家范
史料二 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
——《汉书·贡禹传》
史料三 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韩非子·说林上》
史料四 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
——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史料解读】
(1)史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官营手工业,抓住信息“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进行分析。
(2)史料二反映了官营手工业的经营特点。
(3)史料三反映的是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抓住信息“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进行判断。
(4)史料四反映了明代苏州地区民营手工业(丝织业)发展中的新现象。
【问题思考】
(1)史料一、二反映了我国古代哪种手工业经营形态?具有怎样的特点?
试答:
(2)依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史料三中所反映的经营形态和官营手工业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试答:
(3)史学界普遍认为,明朝中后期苏州丝织业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试从史料四中摘引最有说服力的一句并加以论证。
试答:
【提示】 (1)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特点:主要服务于官府贵族,排斥市场流通;实行工匠服役集中生产,代表最高技术水平;国家支持、规模大、分工细、受政府控制;等等。
(2)史料三反映的是民营手工业的经营形态,由民间自由经营且其产品面向市场,而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其产品不投放市场。
(3)史料四中“匠有常主,计日受值”表明苏州的丝织业从业人数多,有一定的分工,出现雇佣关系,形成了劳动力市场。
【历史追问】 依据史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资本主义萌芽就是封建手工作坊的进一步发展吗?
试答:
【提示】 不是。资本主义萌芽与封建手工作坊除了在技术、组织、规模与分工方面不同外,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封建手工作坊内部是封建的师徒关系,而资本主义萌芽是以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和被雇佣关系代替封建剥削关系。
【解读】 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采取亲子传承的方式来发展手工业技术。有的师傅没有子嗣,或者生意扩大,需要雇佣学徒帮工,才出现了师徒之制。在这个意义上,师徒制是一种对于父子传承制的拟制,在习惯法上难免延伸使用家族之治的理念。
【结论】 古代中国手工业技术传承的特点
(1)保守性、封闭性。官营手工业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技术工艺的传承也是封闭性的,往往导致失传。
(2)世代相传。手工业市场狭小,采取的这种防止技术竞争的自卫措施,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3)“传儿不传女,传媳不传女。”受宗法观念的影响,古代手工业技术一般不传外姓。
古代中国手工业没有出现生产领域技术革命的原因
1.市场因素——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对市场商品的需求量不大。
2.官营压制——官营手工业占据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加之其规模大、技术精,对民营手工业产生了冲击。
3.政策限制——手工业者社会地位低下,封建政府往往对之征收重税。
4.社会动荡——民间手工业力量弱小,封建社会的动荡往往对其冲击巨大。
5.技术水平——技术传承具有封闭性,难以得到交流提高。
工匠精神的内涵与新时代工匠精神
1.内涵
(1)敬业。敬业是从业者基于对职业的敬畏和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认认真真、尽职尽责的职业精神状态。
(2)精益。精益就是精益求精,是从业者对每件产品、每道工序都凝神聚力、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职业品质。
(3)专注。专注就是内心笃定而着眼于细节的耐心、执着、坚持的精神,这是一切“大国工匠”所必须具备的精神特质。工匠精神都意味着一种执着,即一种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韧性,“术业有专攻”。
(4)创新。“工匠精神”还包括追求突破、追求革新的创新内涵。
2.新时代的“工匠精神”:主要包括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是根本,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是核心,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是要义,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是灵魂。
[研真题·引领航向]
1.(2019·高考全国卷Ⅲ·T27)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由此可知,当时江南( )
命题点:清代农耕经济的特点
A.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
B.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
C.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
D.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
解析:选C。根据材料中“皆委之佃户”“余皆佃农”等信息可知,当时江南个体农耕经济普遍,故C项正确。
2.(2018·高考全国卷Ⅱ·T25)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
命题点:小农经济发展特征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解析:选B。材料反映的主要信息是:西汉时期,百姓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他们在将粮食换成钱币的过程中遭到商人盘剥,导致其出卖土地而流亡,答案为B。自商鞅变法以来到晚清,重农抑商政策没有改变,A错误;材料没有提及生产积极性受到打击,C错误;富商大贾并没有操纵税收,D错误。
3.(2018·高考全国卷Ⅲ·T24)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
命题点:战国以前冶铁技术的发展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
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
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解析:选D。根据地图可知,铁器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新疆地区,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器是先进的生产工具,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当时是比较发达的地区,由此可知,铁器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一致,当时铁器及冶铁技术没有普遍使用,故选D项,可排除A、C项。仅凭新疆和中原地区铁器分布情况,不能得出两地联系密切,可排除B项。
4.(2017·高考全国卷Ⅲ·T26)表
土地规模(亩)
户数
户数比例
20以下
24
17.3%
20~130
103
74.1%
131~300
10
7.2%
300以上
2
1.4%
小计
139
100%
上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
命题点:唐代土地制度的影响
A.自耕农经济盛行
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C.均田制破坏严重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解析:选A。材料中占有20~130亩土地者占总户数的74.1%,说明多数人都能靠自己的土地生存,反映了当时敦煌地区自耕农经济盛行,故A正确。由材料可知,占有土地300亩以上的大土地所有者仅占总户数的1.4%,B项错误;由材料信息“20~130”“74.1%”可知,拥有小块土地者占多数,排除C;材料中没有关于农业生产效率的信息,排除D。
5.(2016·高考全国卷Ⅱ·T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命题点:宋代的租佃制度
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
解析:选B。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B项正确,宋代的“不抑兼并”政策助长了土地兼并,因此租佃关系盛行;C项与题干无关;D项说法错误,宋代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
6.(2018·高考全国卷Ⅰ·T26)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 )
命题点:北宋手工业的发展
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
解析:选A。材料“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说明手工业者的自主性较强;但并不能说明手工业者的社会地位高,故排除B项;只依据四川一地史实不足以说明雇佣劳动已经普及,故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盐业专卖制度,故排除D项;四川一县就有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可以说明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故A项正确。
7.(2017·高考全国卷Ⅲ·T25)《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
命题点:西汉初期的经济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解析:选C。材料中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说明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故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义利观的变化,排除A;西汉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歧视商人,B错误;“地方豪强势力”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错误。
8.(2015·高考全国卷Ⅰ·T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命题点:小农经济的特点
A.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解析:选C。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战国时期的相关史实分析问题。战国时期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在有限的土地上,农民会努力改进耕作技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农业收益的增加,会进一步刺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促进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故C项正确;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是农业收益增加的原因之一,故排除A项;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B项说法错误,排除;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大土地所有者通过多种形式尤其是土地兼并,来不断扩大地产,故排除D项。
9.(2019·高考全国卷Ⅰ·T27)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命题点:明代手工业的发展
A.交通方式的变革
B.土地制度的调整
C.货币制度的改变
D.地区经济的差异
解析:选D。根据材料可知,明朝中后期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棉花被江淮商人收购后,在江南生产棉布,之后棉布又被卖回山东,三个地区具有不同的经济特色,故D项正确。运河运输是隋唐以后重要的常规航运方式,交通方式没有出现变革,故A项错误。不同区域呈现不同经济特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非土地制度调整的产物,与货币制度改变没有关系,故B、C项错误。
10.(2017·高考全国卷Ⅱ·T26)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
命题点:唐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解析:选C。材料信息反映了喝茶习俗在北方由被嘲笑到普遍流行的变化情况,这是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的结果,C项正确。A项错在“开始”;喝茶习俗不能等同于饮食习惯,B项错误;仅由材料无法得出南北方经济水平发展情况,排除D项。
11.(2015·高考全国卷Ⅰ·T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
命题点:宋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A.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解析:选A。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材料中的“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等信息,反映了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的上升,故A项正确。B项虽在材料中有所反映但不是材料的主旨;C项结论无法从材料中得出,且与史实不符;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统治思想不可能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D项说法错误。故排除B、C、D三项。
12.(2015·高考全国卷Ⅰ·T27)
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唐
宋
明
清
河南
15
16
2
1
江苏
7
8
17
49
上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
命题点:经济重心的南移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解析:选B。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解读表格信息。由表格分析,在唐宋时期的科举考试中,河南的状元人数多于江苏。而到了明清时期,江苏的状元人数远超河南。河南地处北方的中原地区,在唐宋时期经济发达,江苏地处江南,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了南方,经济发展促进了文化的兴盛,故选B项。
[练模拟·能力提升]
1.(命题点:小农经济的特点)下图是江苏徐州出土的东汉画像石。画面中心为一农夫,驱赶二牛力耕,上部一年轻妇人举锄耘田,左上角还有一头小牛犊在戏耍。图文信息说明的是( )
A.牛耕技术普及全国 B.男耕女织的生产状态
C.曲辕犁进一步完善 D.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解析:选D。材料“画面中心为一农夫,驱赶二牛力耕,上部一年轻妇人举锄耘田”表明是精耕细作的表现,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精耕细作,没有涉及牛耕普及全国,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男耕,没有提到女织,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曲辕犁的信息,排除C项。
2.(命题点:汉代耕作技术)右图是汉代画像砖中的牛耕图。研究者发现,汉代二牛抬杠的耦犁中的铁铧由生铁铸造,比较笨重,需用两头牛才能拉得动。随着钢刃熟铁铁铧的出现和使用,一牛挽犁逐渐取代了耦犁。这表明( )
A.土地私有促进生产发展
B.技术进步推动耕作方式革新
C.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
D.重农抑商政策有助于农业发展
解析:选B。根据材料“随着钢刃熟铁铁铧的出现和使用,一牛挽犁逐渐取代了耦犁”可知,技术进步推动耕作方式革新,故答案为B项。
3.(命题点:明清经济特点的成因)太湖平原在宋代盛产粮食,有“苏湖熟,天下足”之美誉;但到了明清时期,粮食不能自给,变为粮食输入地。出现此变化主要是由于明清时期该地( )
A.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B.经济重心地位的削弱
C.人口生育总量的膨胀 D.农业种植空间的缩减
解析:选A。在宋代,太湖平原农业高度发达,到明清时期,“粮食不能自给,变为粮食输入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明清时期,该地区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粮食生产处于次要地位,这体现了太湖平原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故选A项。
4.(命题点:北宋租佃关系的影响)宋代土地买卖盛行,出现“千年田换八百主”“田宅无定主”的现象,政府出台了较为严密的法律,对土地买卖实行规范化管理,要求买卖双方在政府机构办理登记备案手续,作为土地产权转移的证明。这一做法( )
A.有效保护了自耕农经济
B.反映了宋代商业立法的完备
C.促进了土地私有制发展
D.说明政府立法抑制土地兼并
解析:选C。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实行“田制不立”“不抑兼并”政策,才会出现题干中“千年田换八百主”“田宅无定主”的现象,这样就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故选C项。
5.(命题点:古代手工业的发展)西汉惠帝“复弛商贾之律”,鼓励盐铁民间生产。东汉和帝下诏“罢盐铁之禁,纵民煮铸,入税县官如故事”,终东汉之世,一直允许私人生产和销售盐铁。这反映出汉代( )
A.逐步放弃抑商政策
B.通过行政手段促进手工业发展
C.盐铁专卖制度解体
D.工商业者地位得到根本性转变
解析:选B。由材料“西汉惠帝‘复弛商贾之律’,鼓励盐铁民间生产”“罢盐铁之禁,纵民煮铸”“终东汉之世,一直允许私人生产和销售盐铁”可知,政府通过对盐铁政策的调控来推动手工业的发展,故选B项。
6.(命题点:民间手工业发展)汉赋《蓝赋》记载:“余就医偃师,道经陈留。此境人皆以种蓝、染绀(织物染料作物)为业,蓝田弥望,黍稷不植。”据此可推断汉代( )
A.农业地位的下降
B.民间纺织业渐成规模
C.商品经济的发达
D.农业专业化现象开始出现
解析:选B。材料“此境人皆以种蓝、染绀(织物染料作物)为业”,说明汉代民间纺织业有了一定规模,故选B项;中国古代农业以粮食种植为主,这一地区手工业发展,不种植粮食,不能说农业地位下降,排除A项;“发达”说法不准确,可以说商品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排除C项;“开始”说法错误,由一个材料不能得出这一结论,排除D项。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20·邢台月考)东汉初期,杜笃在《论都赋》中写道,长安附近“畎渎润淤,水泉灌溉,渐泽成川,粳稻陶遂。厥土之膏,亩价一金”。这反映了当地( )
A.农业生产技术发达 B.农业生态出现恶化
C.土地兼并普遍盛行 D.农业生产环境良好
解析:选D。根据材料“吠渎润淤,水泉灌溉……厥土之膏,亩价一金”可知,皇城附近生态环境较好,水利设施完善,有利于农业生产,故D项正确。
2.(2020·赣州十四县期中联考)晚唐诗人陆龟蒙描绘的松江甫里是:“四邻多是老农家,百树鸡桑半顷麻。”(唐代百姓授田数按杜佑推算,天宝年间每户合一顷六十亩)这说明当时的江南农村( )
A.封建自然经济已开始逐步解体
B.形成全国的丝麻纺织业中心
C.已逐步发展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以丝麻纺织业为家庭主要副业
解析:选D。材料“百树鸡桑半顷麻”,说明当地人将丝麻纺织业作为重要的副业,故D项正确。鸦片战争后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故A项错误;仅凭材料信息,不能说明松江是全国丝麻纺织业中心,故B项错误;宋朝江南才逐步发展成为全国经济重心,故C项错误。
3.(2020·洛阳统考)战国授田制是一种由国家掌握地权,并按一定标准将土地分配给个体农户耕种,直接向农户征收赋役的土地分配形式。这一制度的推行( )
A.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B.强化了君主集权统治
C.巩固了土地国有制度
D.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解析:选D。由材料“按一定标准将土地分配给个体农户耕种,直接向农户征收赋役”可知,这一措施打击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选D项。
4.(2020·安徽省清北培优联盟模拟)据学者初步统计,明朝编写的经济史著作分类情况如下:
田赋类
漕运类
水利类
荒政类
盐政类
钱法类
13种
57种
50种
22种
30种
4种
(注:漕运指利用水道调运公粮以供中央政府支配)
根据材料可以推断,明朝( )
A.农业税的比重大大上升
B.漕运推动海外贸易发展
C.政府主导经济趋向明显
D.白银外流引起货币改革
解析:选C。从表格中经济史著作分类情况来看,田赋、漕运、水利、荒政、盐政、钱法都是政府主导的,这反映出明朝政府主导经济的趋向明显,故选C项。
5.(2020·福州高三质检)对以下两幅魏晋壁画解读合理的是( )
A.经济重心南移 B.农业生产恢复
C.社会分工扩大 D.民族交融加强
解析:选D。材料反映了北方内迁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说明当时民族融合趋势的加强,故选D项;魏晋时期,经济重心并未南移,排除A项;材料中涉及的是少数民族农耕和汉人放牧,不是恢复农业生产,排除B项;材料中未涉及社会分工,排除C项。
6.(2020·德阳一诊)清朝前期,湖北部分山区的地主参与煤矿开采,但他们不直接参与煤矿的经营,只是凭土地所有权参与分配企业收益,这种收益往往大于地租收入。这表明当地( )
A.农业生产走向衰落 B.生产关系出现变化
C.雇佣关系逐渐形成 D.土地兼并有所缓解
解析:选B。由题干中“湖北部分山区的地主参与煤矿开采……只是凭土地所有权参与分配企业收益”可知,山区地主依据土地所有权分享矿山收益,且大于地租收入,这表明当地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故选B项。
7.(2020·湖北省名校大联考阶段性测评)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国内市场流通的主要商品,第一位是粮食,约占42%;第二位是棉布,约占24%;第三位是盐,约占15%。这反映了该时期( )
A.私营手工业发展迅速
B.商品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C.农耕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D.农业技术仍领先于世界
解析:选C。材料中“第一位是粮食,约占42%;第二位是棉布,约占24%;第三位是盐,约占15%”,说明耕织结合的农耕经济占据生活中的主导,故C项正确;私营手工业涉及手工业及商品经济发展,材料并未体现,故A项错误;中国国内市场流通的商品,主要是用来满足人民最基本的生活要求,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故B项错误;材料“第一位是粮食,约占42%”不能反映中国农业在世界中的地位,故D项错误。
8.(2020·张家界一中月考)据《考工记》的记载,制木器的工人有七种,制金属器的工人有六种,制皮器和设色、刮摩的工人都有五种,制土器、陶器等的工人有两种。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 )
A.手工业和商业发达
B.手工业得到发展
C.民营手工业发达
D.打破了官府对手工业的控制
解析:选B。题干论及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手工业发展概况,如制木器、制金属器、制皮器、制土器等,故选B项;题干没有论及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发展情况,排除A项;题干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的发展概况,排除C项;在明朝中后期,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排除D项。
9.(2020·丽水、衢州、湖州三地联考)元代王祯《农书》记载:“冶铸者为排以吹炭,令激水以鼓之也……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该记载反映了( )
A.铁制农具的出现 B.水利工程的兴修
C.灌溉工具的改进 D.冶炼技术的发展
解析:选D。根据材料“冶铸者为排以吹炭,令激水以鼓之也”可知,该工具为水力鼓风冶铁的水排,故选D项。
10.(2020·天一大联考“顶尖计划”)汉武帝规定,“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人其器物”。后世的历朝历代,也大都心照不宣地沿用了这一做法。这主要体现了( )
A.历代将汉武帝作为治国榜样
B.汉代经济制度为后代所推崇
C.富商大贾与小农之间的矛盾
D.政府对国计民生行业的控制
解析:选D。材料强调的是后世对汉武帝专卖制度的沿用,说明历代政府对国计民生行业的控制,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后世对汉武帝专卖制度的沿用,“历代将汉武帝作为治国榜样”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汉代经济制度为后代所推崇”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材料涉及“铸铁器、煮盐”的手工业者,没有涉及富商大贾与小农,故C项错误。
11.(2020·宣城二模)下表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前期冶金业发展的重要史实。据此可知( )
春秋晚期
发现人工冶炼的铁器,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冶铁遗物
秦朝
秦始皇兵马俑坑出土了约4万件青铜铸造的兵器,铁兵器很少
汉朝
汉武帝推行冶铁业官营,汉代冶铁使用煤为燃料,用水排鼓风
南北朝
出现灌钢法,制作兵器更加坚韧锋利
A.铁器的出现不应早于东周时期
B.秦汉时期大规模制造兵器成为可能
C.军事战争导致冶金技术的突破
D.官营制度推动冶金业服务社会生产
解析:选B。“秦始皇兵马俑坑出土了约4万件青铜铸造的兵器”“汉武帝推行冶铁业官营”表明秦汉时期大规模制造兵器成为可能,故选B项。
12.(2020·宣城二模)东晋南朝纸的种类很多,有赤纸、麻纸、敕纸、法纸、藤角纸等。王羲之为会稽内史,一次就给谢安9 万多张,朝廷曾下令“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这种现象( )
A.体现了区域专业化生产的特点
B.促进了文化高度发展
C.说明了官营手工业主导造纸业
D.反映了经济重心南移
解析:选B。材料“东晋南朝纸的种类很多……‘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反映的是东晋南朝纸的种类多,朝廷下令以纸作为书写工具,这有利于文化的传播,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
13.(2020·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周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应分为三个时期,各个时期的农田水利工程统计结果:前期(618~714年)65项,中期(715~820年)59项,后期(821年至907年唐朝灭亡)33项,并有8项时间不详。前期,位于黄河中下游的河北、河南、河东、关内四道有46项,南方仅有19项,而位于成都平原的剑南道就占有9项,长江以南只有8项。中期,江淮地区进入农田水利建设的高潮期,淮南道和江南道共计25项。唐玄宗时期,有“天下”即“以江淮为命”之说。后期,北方只兴修了5项农田水利工程,相比前期的46项,数量骤然下降,而江南道则有19项,“赋出于天下,江南居十九”。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晚清以来,内忧外患逐步加深,加之中国又进入历史上第四大灾害群发期,遂致我国的灾荒相形之下更为频繁和严重,其中又以水旱灾害最为突出。当时,国人有感于“世界潮流之所趋,咸聚而讲求新学”。据统计,从1912年至1925年,全国共出现过44个学术团体。鉴于水利界专家分散于各行政系统,早在1928年北伐胜利后有识之士希望组织中国水利工程师协会。直到1931年4月中国水利工程学会才得以正式成立。中国水利工程学会作为民国时期的水利科学社团,不仅促进了我国水利行政的统一与水利立法的实现,还提出了有关江、河、湖、塘整治的建议。当然,该会拟定的部分江河治理计划未能付诸实施,但其阐述的科学治水理念为后世所承继。
——摘编自曾宪足《中国水利工程
学会与水利的现代化:1931~1948》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水利建设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兴建水利与唐代的显著不同,并分析中国水利工程学会的影响。
解析:(1)根据材料一,从农田水利建设工程项目的布局、经济重心的转移等方面分析。(2)第一小问不同,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兴修水利的不同主持者及不同目的等方面分析。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二,从近代中国历史条件的制约和推动中国近代水利科学的发展、推动我国传统水利事业向现代化转型等方面回答。
答案:(1)特征:农田水利建设工程项目布局与经济重心逐渐向南方转移;前期水利建设项目较后期多;前期以北方为主,后期以南方为主;工程集中分布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任意四点即可)
(2)不同:唐代水利工程主要由政府主持兴修,主要是为了恢复发展农业经济,维护中央集权的政治统治;中国水利工程学会是全国性的民间水利学术团队,主要是为了促进水利的建设,改变近代中国水利形势日益破败的现状。(任意两点即可)影响:中国水利工程学会由于受近代中国历史条件的制约,其社会功能的发挥受到很大束缚。但其有利于推动中国近代水利科学的体制化和规范化;也有利于推动我国传统水利事业向现代化转型。(任意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14.(2020·武汉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威尼斯一位画家的作品《群神宴》。画面上,画有盛水果和汤的三件器皿。这三件器皿,都是来自中国明朝的青花瓷。
解说词是结合事物的图像、实物等进行解释说明的文辞,它通过对事物准确描述,使观众和听众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特征和意义等。结合所学历史知识,从图中提炼一个主题,并写一段解说词。(要求:主题恰当、介绍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示例
中国古代瓷器享誉世界
《群神宴》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威尼斯一位画家的作品,画有盛水果和汤的三件器皿。这三种器皿,都是来自中国明朝的青花瓷。画家把瓷器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反映出当时欧洲人对中国瓷器格外珍视。
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的瓷器生产领先世界。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明宣德年间制造的青花瓷,至今被人们奉为珍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的销量巨大。为适应国外客户的需要,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清代还根据欧洲商人的订单,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和鱼缸等,西方国家称中国为“瓷器大国”。
中国古代瓷器,不但集工艺、美学、商贸之大成,更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打破疆域、沟通世界、推动文明交流的一种文化符号。
其他参考主题:
①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盛行。
②明清时期中西文化交流频繁。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