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江苏新高考选考化学(苏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12第二单元 物质的量 物质的聚集状态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72044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版江苏新高考选考化学(苏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12第二单元 物质的量 物质的聚集状态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72044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版江苏新高考选考化学(苏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12第二单元 物质的量 物质的聚集状态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72044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1版新高考选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教案
2021版江苏新高考选考化学(苏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12第二单元 物质的量 物质的聚集状态
展开
第二单元 物质的量 物质的聚集状态
学习任务1 物质的量
一、物质的量、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
1.基本概念间的关系
2.物质的量的表示方法
如0.2 mol H2,2 mol Na+,3 mol水分子。
3.物质的量与微粒个数、阿伏加德罗常数之间的关系:
n=。
二、摩尔质量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称为该物质的摩尔质量,其符号为M,单位为g·mol-1。
2.数值:以g·mol-1为单位时,任何粒子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微粒的相对分子(或原子)质量。
3.摩尔质量与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n=。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 )
(2)1 mol水中含有2 mol氢和1 mol氧。( )
(3)NaOH的摩尔质量为40 g。( )
(4)1 mol OH-的质量为17 g·mol-1。( )
(5)氖气的摩尔质量(单位g·mol-1)在数值上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 )
解析:(1)NaCl等离子化合物由离子构成,无分子,错误;(2)氢、氧指代不明,错误;(3)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1,错误;(4)质量的单位为g,错误。
答案:(1)× (2)× (3)× (4)× (5)√
2.(1)12.4 g Na2X含有0.4 mol Na+,Na2X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其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含0.4 mol Al2(SO4)3的溶液中,含________mol SO,Al3+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0.8 mol(填“>”“⑤>③>②>④
2.(2020·承德模拟)据央视新闻报道,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设一批光网城市,推进5万个行政村通光纤,让更多城乡居民享受数字化生活。光缆的主要成分为SiO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SiO2的摩尔质量为60
B.标准状况下,15 g SiO2的体积为5.6 L
C.SiO2中Si与O的质量比为7∶8
D.相同质量的SiO2和C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相同
解析:选C。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1,A项错误。标准状况下,SiO2为固体,B项错误。SiO2中Si与O的质量比为28∶32=7∶8,C项正确。SiO2和CO2的摩尔质量不同,D项错误。
提升二 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之间的换算
3.(双选)某硫原子的质量是a g,C12原子的质量是b g,若NA只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B.m g该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C.该硫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A g
D.a g该硫原子所含的电子数为16NA
解析:选AB。A项,该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该原子的质量除以C12原子质量的,即,正确;B项,m g硫原子的个数为,其物质的量为 mol,正确;C项,该硫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A g/mol,不正确;D项,一个硫原子所含电子数为16,则a g该硫原子所含电子数为×16 NA=NA,不正确。
4.(1)0.3 mol H2O分子中所含氢原子数与________个NH3分子中所含氢原子数相等。
(2)12 g 乙烷中所含共价键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3)已知16 g A和20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04 mol C和31.76 g D,则C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
解析:(1)0.3 mol×6.02×1023 mol-1×2=N(NH3)×3,则N(NH3)=1.204×1023或0.2NA。
(2)12 g 乙烷的物质的量是0.4 mol,一个乙烷(C2H6)分子中含有7个共价键,所以0.4 mol乙烷中所含共价键的物质的量为2.8 mol。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0.04 mol C的质量为16 g+20 g-31.76 g=4.24 g,M(C)=4.24 g÷0.04 mol=106 g·mol-1。
答案:(1)1.204×1023(或0.2NA) (2)2.8 mol
(3)106 g·mol-1
5.高效能源——“可燃冰”是由水和甲烷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结晶化合物。
(1)1 mol甲烷中含有________个CH4分子,含有________个氢原子。
(2)甲烷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32 g甲烷和________g水所含氢原子数相同。
答案:(1)NA(或6.02×1023) 4NA(或2.408×1024)
(2)16 g·mol-1 72
(1)物质的量的描述对象是微观粒子,如电子、质子、中子、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等,不能用于描述宏观物体。
(2)勿忽视摩尔的使用对象:使用摩尔做单位时,必须指明粒子的种类,如1 mol H不能描述为1 mol氢等。
(3)求算物质所含的微粒数时要注意物质的化学组成中的个数关系。
(4)解答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相关计算时,要注意“物质的量”的桥梁作用,解题思维流程如下:
学习任务2 物质的聚集状态
一、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二、气体摩尔体积
1.影响因素: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决定于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
2.在标准状况(指温度为0 ℃,压强为101 kPa)下,1 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L。
三、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1.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或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
2.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可通过pV=nRT及n=、ρ=导出)
相同条件
结论
公式
语言叙述
T、p相同
=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与其物质的量成正比
续 表
相同条件
结论
公式
语言叙述
T、V相同
=
同温、同体积下,气体的压强与其物质的量成正比
T、p相同
=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其摩尔质量成正比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在标准状况下,1 mol O2与1 mol SO3的体积相同。( )
(2)在标准状况下,1 mol气体的体积约是22.4 L,在非标准状况下,1 mol气体的体积则一定不是22.4 L。( )
(3)在相同条件下,相同物质的量的CO、N2的混合气体与O2的分子个数相同,原子个数也相同。( )
(4)在相同条件下,相同物质的量的C2H4和C3H6,所含分子个数相同,原子个数也相同。( )
解析:(1)标准状况下,SO3为固体,错误;(2)通过调节温度和压强,如增大压强,升高温度,也可以实现1 mol气体的体积约是22.4 L,错误;(4)分子个数相同,但原子个数不同,错误。
答案:(1)× (2)× (3)√ (4)×
2.判断下列物质的体积与22.4 L的大小关系(填“>”“ (2)乙
D.若M(甲)>M(乙),则气体的体积:甲<乙
解析:选AC。等质量的气体,其摩尔质量与物质的量(或分子数)成反比,若M(甲)<M(乙),则分子数:甲>乙,A项正确;若M(甲)>M(乙),则物质的量:甲乙,B项错误;同温同体积同质量的气体或混合气体,压强与摩尔质量成反比,C项正确;由质量和密度相等可知气体体积相等,D项错误。
9.(2020·连云港一检)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2H4和C3H6的混合物的质量为a g,所含碳氢键数目为
B.标准状况下,2.24 L2H35Cl中所含中子数为1.8NA
C.50 mL 12 mol·L-1盐酸与足量Cu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D.1 L 0.1 mol·L-1的NaHCO3溶液中HCO和CO的离子数之和为0.1NA
解析:选A。C2H4和C3H6的最简式均为CH2,a g该混合物中含有的碳氢键数目为×2×NA,即,A项正确;1个2H35Cl中含有19个中子,则0.1 mol 2H35Cl中含有的中子数为1.9NA,B项错误;盐酸与铜不反应,C项错误;1 L 0.1 mol·L-1 NaHCO3溶液中HCO、CO和H2CO3的数目之和为0.1NA,D项错误。
10.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工业上,利用乙烯水化法制乙醇:CH2===CH2+H2OCH3CH2OH。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 mol乙烯和1 mol 乙醇分别完全燃烧,消耗O2的分子数均为3NA
B.1 mol H2O和H2F+的混合物中所含质子数为10NA
C.乙醇催化氧化生成1 mol乙醛时转移电子数为2NA
D.46 g乙醇中所含共价键的数目为7NA
解析:选AC。1 mol乙烯(C2H4)和1 mol乙醇(化学式可以看成C2H4·H2O)分别完全燃烧均消耗3 mol O2,则消耗O2的分子数均为3NA,A项正确;1 mol H2O所含质子数为10NA,1 mol H2F+所含质子数为11NA,B项错误;C2H6O中C的化合价为-2价,C2H4O中C的化合价为-1价,乙醇催化氧化生成1 mol乙醛时转移电子数为2NA,C项正确;46 g乙醇中含有5 mol C—H键、1 mol C—O键、1 mol O—H键和1 mol C—C键,共有8 mol共价键,D项错误。
三、非选择题
11.(1)0.7 mol H2O的质量为________,其中含有________个水分子,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2)质量相同的H2、NH3、SO2、O3四种气体中,含有分子数目最少的是________,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压强条件下,体积最大的是________。
(3)2 mol的CO2与3 mol的SO3的分子数之比是______;原子数之比是________。
(4)在9.5 g某二价金属的氯化物中含有0.2 mol Cl-,此氯化物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该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解析:(1)0.7 mol H2O的质量为0.7 mol×18 g·mol-1=12.6 g,含有水分子的个数为0.7 mol×6.02×1023 mol-1=4.214×1023,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7 mol×2=1.4 mol。
(2)根据n=m/M可知,摩尔质量最大的是SO2,其物质的量最小,含有分子数最少;摩尔质量最小的是H2,相同条件下物质的量最大,其所占体积最大。
(3)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2 mol的CO2与3 mol的SO3的分子数之比是2∶3;原子数之比是(2×3)∶(3×4)=1∶2。
(4)二价金属的氯化物可以表示为MCl2,在9.5 g该二价金属的氯化物中含0.2 mol Cl-,则9.5 g氯化物的物质的量为0.1 mol,该氯化物的摩尔质量为95 g·mol-1;该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71=24。
答案:(1)12.6 g 4.214×1023(或0.7NA) 1.4 mol (2)SO2 H2 (3)2∶3 1∶2 (4)95 g·mol-1 24
12.一定质量的液态化合物XY2,在标准状况下的一定质量的O2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Y2(l)+3O2(g)XO2(g)+2YO2(g),冷却后,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生成物的体积是672 mL,密度是2.56 g·L-1,则:
(1)反应前O2的体积是________。
(2)化合物XY2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
(3)若XY2分子中X、Y两元素的质量比是3∶16,则X、Y两元素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写元素符号)
解析:(1)由反应XY2(l)+3O2(g)XO2(g)+2YO2(g)可知,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变化为0,故V(O2)=672 mL。
(2)由m=ρV可知,生成物的质量m=0.672 L×2.56 g·L-1=1.72 g;n(O2)=
=0.03 mol。
XY2(l) + 3O2(g)XO2(g)+2YO2(g)
0.01 mol 0.03 mol
所以M(XY2)==76 g·mol-1。
(3)由=,Mr(X)+2Mr(Y)=76,联立解得Mr(X)=12,Mr(Y)=32,则X为C,Y为S。
答案:(1)672 mL (2)76 g·mol-1 (3)C S
13.卫计委严令禁止在面粉生产中添加过氧化钙(CaO2)等食品添加剂。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安全无毒物质,带有结晶水,通常还含有CaO。
(1)称取5.42 g过氧化钙样品,灼烧时发生如下反应:
2[CaO2·xH2O]2CaO+O2↑+2xH2O,得到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 mL,该样品中Ca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2)另取同一样品5.42 g,溶于适量稀盐酸中,然后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将溶液中Ca2+全部转化为 CaCO3沉淀,得到干燥的CaCO3 7.0 g。
①该样品中CaO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
②该样品中CaO2·xH2O的x值为________。
解析:(1)n(CaO2)=n(CaO2·xH2O)=2n(O2)=2×672 mL/22 400 mL·mol-1=0.06 mol。
(2)①n(Ca2+)总=n(CaCO3)=7.0 g÷100 g·mol-1=0.07 mol,
m(CaO)原=(0.07 mol-0.06 mol)×56 g·mol-1=0.56 g。
②x=(5.42 g-0.56 g-0.06 mol×72 g·mol-1) ÷18 g·mol-1÷0.06 mol=。
答案:(1)0.06 mol (2)①0.56 g ②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