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第一节 电是什么学案
展开预习案
一、预习目标及范围
1、预习目标
(1)、能从实验探究中,领会物体带电的概念,知道电荷有两种和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2)、能通过“交流与讨论”认识验电器,通过观察能说出验电器各部分的名称。
(3)、能通过“试一试”归纳验电器怎样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及带电多少。
2、预习范围
教材第14章一节内容
二、预习要点
1.用_______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带电体都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______。
2.自然界中只存在___种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荷规定为_____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为_____电荷。
3.验电器是__________________的仪器,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种电荷相互_______,异种电荷相互_______。
三、预习检测
1.关于生活和自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风筝和飞艇都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升空的
B.用塑料梳子梳头,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是因为梳子与头发带上了异种电荷
C.东方山海拨比地面要高,山顶上的气压低,水的沸点高
D.“钻木取火”是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
2.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下列相关物理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易粘毛绒是因为衣服带上了静电
B.吸盘式挂衣钩能够粘在墙上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
C.菜刀的刃做得很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D.电视机、空调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是利用紫外线工作的
3.小明在学习“从粒子到宇宙”的知识后,有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海绵容易被压缩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B.扫地时灰尘飞舞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冬季晴天,梳头时会看到头发随梳子飘动,是静电现象
D.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质子
探究案
一、合作探究
1.摩擦起电
(1)提出问题:电是什么?通常我们可以采取 办法使物体带电?(学生思考、回答)
(2)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器材探究摩擦起电现象。
(3)教师巡视观察指导。(学生以组为单位,动手做实验)
(4)教师归纳总结各小组实验情况,并引导学生总结结论。(回答实验情况,并归纳结论)
结论: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 。
(5)教师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体会到摩擦起电现象吗?请举例说明。 。
2.电荷的种类和相互作用规律
(1)提出问题:自然界中有几种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是否相同?(学生猜想)
(2)指导学生依据教材图进行实验探究。(学生动手实验、认真观察)
(3)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按照实验顺序进行实验,并归纳实验结论。(学生思考归纳实验现象)
(4)教师归纳各小组实验情况,并引导学生总结结论。
结论: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和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不同 。
二、随堂检测
1.下列有关电的知识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B.电子带负电,所带电荷量为1.6×10-19C
C.能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能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D.一个氦原子,其核中有2个正电荷,其核外有2个电子
2.关于粒子与宇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小勺盐放入盛满水的杯中,水未溢出,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引碎纸屑,橡胶棒带正电
C..汤姆生发现电子,说明原子可分
D.谱线“红移”现象,说明星系在逐渐靠近我们
3.物理老师在讲授“摩擦起电”一节时,请同学们用塑料梳子在头发上摩擦几下后试试能否吸引碎纸片,结果塑料梳子能够吸引碎纸片.如果以橡胶棒与毛皮摩擦作类比,这个现象说明( )
A.摩擦时,只发生了正电荷的转移,使塑料梳子带了正
B.摩擦时,头发上的电子向塑料梳子转移,使塑料梳子带了负电
C.摩擦时,同时发生了正、负电荷的转移,头发带负电,塑料梳子带正电
D.摩擦时,同时发生了正、负电荷的转移,头发带正电,塑料梳子带负电
参考答案
预习案
B
D
C
探究案
C
C
B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热机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热机学案,共3页。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热机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热机导学案及答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预习检测,共同探究,归纳整理,拓展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一节 电是什么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一节 电是什么学案及答案,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