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教案设计
展开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周期、方向;
知道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
2、初步学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昼夜更替现象;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工具演示地球公转,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介绍地球运动的形式和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通过讲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地球自转、公转运动的基本特点及其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难点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教学准备
地球仪、手电筒。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喜欢看姚明打篮球的同学请举手,哟!这么多球迷哇!你们是否有这样的感受:我们有时想看姚明在美国纽约的一场下午比赛现场实况转播,常常是等到晚上三四点钟呢?为什么两地的时间不一样?我们刚开学的时候,多数同学穿的是短袖,现在多数同学已穿长袖长裤了,而且每下一场雨我们就感觉一天比一天冷了?要回答这些问题,就与我们今天学习的地理知识有关了。
讲授新课:
板书: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自转
1、绕转中心、方向、周期
教师:演示转动地球仪,并提问
(1)地球怎样自转 ? (绕地轴不停地旋转)
(2)观察并描述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师: 板图讲解不同的投影图地球自传方向的表示
生:同桌的两位同学演示地球的自转。
师:提醒学生注意拨动地球仪的方向一定要自西向东(逆时针)。
(3)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每小时转多少度?(24小时,15°)
师:我们为什么感觉不到地球在转动?
生:讨论、回答。
(4)昼夜的形成
师:演示并讲解, 教师用手电筒做光源,照射到地球仪上。让学生观察有什么现象产生?
生:地球仪一半亮,一半暗。
师:为什么?如果地球仪是透明的,结果怎样?
生:答略
师:同样的道理,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因此,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我们叫它昼半球;未被照亮的半球是黑夜,我们叫它夜半球,昼夜就是这样形成的。
板书:2、昼夜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承转:地球不停的自转会产生什么现象呢?
板书:3、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师:接着上面昼夜形成的演示进行:教师用手电筒照射自转的地球仪,并让学生仔细观察会产生什么现象?
生:昼夜不停地交替。
板书:(1)昼夜更替
师:还有什么现象产生?
生:东边先天亮,西边后天亮。
师:东边比西边先看见日出。
板书:(2)时间差异
师:看书P13图1.17,并解释:北京的畅畅和美国的姨妈在同一时刻电话问候,为什么时间不同?
师:现在你们能让我们的祖国从处在白天的状态转入黑夜的状态再转入白天的状态吗?
学生活动:手电筒不动,地球仪自西向东转动,让祖国经历昼夜的交替。
师:现在北京在那儿?纽约呢?所以姚明在纽约的下午打比赛我们要在晚上才能看到。
师:时间的差异。这就有大宾馆总服务台的墙面上悬挂许多挂钟,分别表示在同一时刻不同大城市的时间,如北京时间、纽约时间、伦敦时间等。不同地方时会给国家间的交往带来不便,不过,我们已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同学们以后会学习到。
师:人们以一天(24小时)为单位的起居和作息时间。
与地球自转有什么关系?
假设地球的周期变长由一天变为两天,我们的起居和作息时间会发生什么变化?
假设地球的周期变短为12小时一天,我们的起居和作息时间又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承转:同学们知道,地球除了绕地轴不停的转动,同时它还在围绕太阳不停地转动。那么,围绕太阳的转动叫什么呢?
生:公转
师:公转――它是地球运动的另一种形式
板书:二、地球的公转
师:引导学生观察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叫地球的公转
(2)绕转中心、公转方向、公转周期是什么?
(3)公转特点?
生:答略
板书:1、绕转中心、方向、周期
承转:地球的公转又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呢?这个问题留作下节课研究。
课堂小结:略
课堂练习:
1、完成下列表格:
2、讨论生活在地球上人怎样知道地球自转了一周?“坐地日行八万里”这种情况是否可能发生?
第一章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公转形成四季和产生五带;记住公转中二分二至点的时间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记住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的度数、五带的名称和范围。
2、通过师生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像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能将地球公转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解释四季形成和五带产生等自然现象。
3、初步形成对地球运动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培养学生学习数量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二分二至点的时间和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2、五带的名称和界限。
3、四季的形成和五带的产生。
教学难点
二分二至点的时间和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四季的形成和五带的特征。
教学用具
地球仪、手电筒,几副热、温、寒带的景观图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地球公转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这节课我们重点来研究这个问题。
新课教学:
板书:2、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活动一:地球公转演示
教师把手电筒(拎下灯罩,当作太阳)立在讲台中间,手拿地球仪绕其转动。请学生注意观察,并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地球绕着太阳公转时,其轨道是什么形状?
地球公转时是斜着身子还是直着身子?
地球公转时地轴指示的方向有没有发生变化?
(4)太阳直射点最北可以到达哪里?最南可以到达哪里?太阳直射点在一年内几次经过赤道?
生:答略
师:请同学们看教材13页“地球公转示意图”
地球在公转时,由于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有个夹角,所以,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这样,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
板书:(1)形成四季
活动二:分组讨论填表
说明:二分二至是我国24节气中的4个节气。
生:答略
师:假设地球是直立着自转和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哪里?还会有四季吗?同学们课后讨论完成。
活动三:用两个手电筒,一个垂直照射黑板,一个斜射黑板。让学生观察有什么现象?
生:垂直照射黑板的光圈小,亮度大;斜射黑板的光圈大,亮度小。
师:如果手电筒是太阳呢?会有什么现象?
生:答略
师:直射的地方得到的太阳热量多,温度高;斜射的地方得到的太阳热量少,温度低。
活动四:教材15页活动2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小结:夏季正午太阳高度高,白昼时间长;冬季正午太阳高度低,白昼时间短。这种正午太阳高低和白昼长短的变化,决定了该地得到太阳光热多少的变化,进而反映出了四季的变化。
承转:刚才我们知道了在同一地方,季节不同,太阳光照不同;那么,在同一时间,不同纬度的地方,太阳光照的情况相同吗?
师:由于地球是一个很大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纬度不同的地方,受到阳光的照射情况不同,冷热就有差别。因此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随纬度而不同,从而产生五带。
板书:(2)产生五带
活动五:读教材14页“地球上的五带”图,回答以下问题:
找出五带的名称和界限
哪个带获得太阳热量最多,哪个带最少?
(3)热、温、寒带各有什么气候特点?(教师展示几副热、温、寒带的景观图片给学生观察)
有无阳光直射和有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哪些带?
(5)中国大部分陆地位于五带中的哪一带?
生:答略
师:可见,由于地球的公转,使得地球上不但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还形成了五带。
课堂小结:略
课堂练习:
1、太阳直射的最北界限是_____________ ,直射的最南界限是______________。
2、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______ 之间来回移动。
3、春秋二分日,太阳直射在 纬线上,全球各地 平分,各为
小时。
4、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为 (节气),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南半球为 季。
5、画出地球上的五带图。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1、绕转中心、方向、周期
2、昼夜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3、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1)昼夜更替
(2)时间差异
二、地球的公转
1、绕转中心、方向、周期
2、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形成四季
(2)产生五带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概念
旋转中心
方向
转动一周所需的时间(周期)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月份
北半球季节
南半球季节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共3页。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共4页。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