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鲁教版通用)一轮复习讲义:第12单元第3节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鲁教版通用)一轮复习讲义:第12单元第3节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第1页
    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鲁教版通用)一轮复习讲义:第12单元第3节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第2页
    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鲁教版通用)一轮复习讲义:第12单元第3节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鲁教版通用)一轮复习讲义:第12单元第3节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展开

    第三节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本节复习脉络:考点一|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对应学生用书第204)[识记基础梳理]1经济发展快(1)优势条件区位优势明显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自然条件优越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河流纵横交错社会经济条件人口稠密城市密集经济、文化发达侨乡政策(2)经济发展成就 经济地位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基地、外贸出口基地和极为重要的经济区产业结构第一产业的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上升第二产业占据主导地位工业体系形成以轻工业为主、重化工业较为发达的工业体系经济特征以外贸为导向发展外向型经济与国际市场接轨2.城市化水平高(1)城市化进程改革开放前:缺乏大、中型城市城市密很低改革开放以后:城镇人口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以广州为中心的城市群。(2)城市化动力[理解要点突破]1珠江三角洲地区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背景和条件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并成为仅次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密集区其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有着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如下图所示:2珠江三角洲工业化推进的两个阶段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进程根据所处的条件不同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二者比较如下: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 时间197919901990年以后 优势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政策优势、侨乡 工业实力大大增强 劣势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政策优势已不明显,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渐丧失 背景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寻找新的出路 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 主导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存在问题外商投资规模相对较小吸引外资额增长相对较慢;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低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慢对外资的吸引力下降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减缓;支撑产业升级的动力正在减弱;城市建设相对落后;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3.我国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几种典型模式[运用考向对练]考向1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背景新塘(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北部)30多年前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改革开放之初这里诞生了国内第一条牛仔裤。30多年后这里聚集了几十万外来工人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牛仔布生产基地和华南摩托车、汽配产业重要生产基地。据此回答13题。1新塘诞生国内第一条牛仔裤时珠江三角洲(  )A城市化以发展小城镇为主B区域中心城市出现逆城市化现象C基本形成了城乡一体化和城市群体系D城市化向城市群模式转变230多年来名不见经传的小镇新塘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靠近港澳和东南亚 平原广阔土壤肥沃 改革开放的政策 交通便利A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3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不具备的优势条件是 (  )A便捷的交通B广阔的经济腹地C充足的农副产品供应D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1A 2.B 3.B [130多年前(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受工业化的影响小城镇得到不断发展。第2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的发展主要受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优惠的政策等的影响。第3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也拥有便捷的交通、充足的农副产品供应和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但是由于南岭的阻隔其在国内的腹地范围较小。]在改革开放之初珠江三角洲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成为中国大陆经济的增长极但近年来城市化和工业化带来的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据此回答45题。4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有利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  )工业基础雄厚产值高 适逢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良好的区位条件  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 D③④⑤⑥5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经历了夯实基础和稳步发展两个阶段。这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A劳动力指向型产业、市场指向型产业B原料指向型产业、市场指向型产业C原料指向型产业、动力指向型产业D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4B 5.D [4珠江三角洲发展条件有区位、政策、侨乡优势又适逢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机遇该区煤、石油等矿产资源贫乏。第5珠江三角洲发展的两个阶段分别以劳动密集型、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考向2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读江苏1990年和2010年产业结构图(图甲)1990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城市化水平变化图(图乙)回答67题。 图乙6.对比江苏20年间的产业结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比重快速下降农业生产水平降低B第二产业上升速度超过第三产业C第三产业比重快速提升D第三产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7有关江苏城市化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化速度一直在加快B大部分城市出现逆城市化C2010年江苏处于城市化的成熟阶段D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水平呈正相关6C 7.D [本题组考查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第6对比江苏20年间的产业结构变化可以看出第一产业比重快速下降但是农业生产水平不会降低A错误20年间第二产业由49%上升到53%第三产业由26%上升到41%第三产业上升速度最快比重快速提升第三产业一直不占据主导地位BD错误C正确。第7读江苏省城市化率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变化图可以看出城市化速度先加快后减慢A错误江苏省城市化水平在60%左右还不属于成熟阶段没有出现逆城市化现象BC错误可以得出的是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水平呈正相关故选D]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读图完成89题。8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  )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C后期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9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  )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8B 9.D [8读图可知20052010安徽省的城镇人口比重大约由35%提高至43%而就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来看城镇人口比重在30%70%的阶段属于城市化的中期阶段故选B。第9读图可知第二产业就业比重提高的幅度较小速度较慢19952000年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略有下降故排除选项A1995年以来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一直超过第二产业且比重在不断提高导致第三产业的新增就业人口多于第二产业故排除选项B;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将导致迁入安徽省城市的人口数量减少不利于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故排除选项C;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呈下降趋势所能吸纳的劳动力不断减少导致农村地区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第二、三产业转移从而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使城市化水平提高故选项D正确。][规律方法]                                                         图解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过程。考点二| 珠江三角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对应学生用书第206)[识记基础梳理]1问题生态环境形势严峻人地矛盾加剧重复建设突出。2对策措施内容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保护水土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第一产业;调整第二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搞好城镇和区域规划防止建成区盲目膨胀城镇规模要适度城镇应合理布局[理解要点突破]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中的问题、原因与对策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水平比较高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其表现、原因及对策归纳见下表:问题表现原因对策环境问题严峻工业和生活污水、废气、垃圾、噪声、酸雨等环境问题突出;环境质量日益下降;部分城市出现缺水现象工业和生活排放大量污染物;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滞后;环境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工业发展和人口剧增水污染严重;工业和生活用水量增加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扩大城市绿地面积优化人居环境实施青山蓝天碧水工程优化产业结构,改造并淘汰耗能大、成本高、污染大的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按生态工业的标准建设工业园区  人地矛盾加剧农业用地急剧减少人均耕地减少土地开发过热;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过快;盲目建设开发区”“工业城城镇规模要适度要根据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尤其要根据土地和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来规划发展目标重复建设突出产业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造成资金浪费片面追求自身发展追求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自成体系;盲目扩大规模;竞争多于合作搞好城镇和区域规划防止建成区盲目膨胀确保比较理想的空间发展形态;城镇合理布局建立可持续的空间协调发展模式[运用考向对练]考向1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问题与对策1(2018·南京模拟)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两个重要城市群。阅读两三角洲简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导学号98510180(1)两三角洲地区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导致酸雨危害严重减少这些酸性气体排放的主要措施有哪些?(2)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相比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城市等级体系不合理、城市产业结构趋同等问题请你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合理措施。(3)伴随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该地区农业应如何发展?【解析】 (1)酸性气体主要来源于煤、石油等矿物燃料的使用减少酸性气体排放的措施应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以及减少排放、增加回收等方面归纳。第(2)针对问题从构建城市群和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两方面分析。第(3)为适应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一方面要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调整重点发展城郊农业;另一方面要加大科技投入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答案】 (1)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减少酸性气体排放量,并进行回收利用(推广原煤脱硫技术、工业废气脱硫处理);调整产业结构,限制高污染工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第三产业);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答出3点即可) (2)加强城市群整体统筹与规划;构建区域核心城市提高核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加强城市产业分工与协作避免恶性竞争;加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建设与合作等。(答出3点即可) (3)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相应调整加大蔬菜、肉蛋奶、花卉等城市需求量大的农副产品生产;保护基本农田增加科技投入发展优质、高效农业。考向2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措施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演化相伴相随。下图为崇明县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和城镇化率变化图。据此回答23题。22000年到2012崇明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产业效率提高农村出现剩余劳力 第二产业长足进步纳农村剩余劳力 第三产业产值稳定,城镇人口不断增加 产业结构基本稳定,就业人口基本不变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3崇明县需根据自身的环境和人才条件调整第三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其应该优先发展的行业是(  )A休闲旅游业 B.高端金融业C农贸批发业 D.房地产业2A 3.A [2图中信息显示当地在2000年到2012年间第一产业产值比重迅速下降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迅速上升说明在此期间当地第二产业发展快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变化不大但当地经济总量变大故在此期间第三产业产值也应快速增加。因此A正确。第3崇明县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区域内经济发达居民消费水平高。崇明县独特的自然环境适宜发展休闲旅游业。A正确。]在广州、佛山两市政府负责人签署的《广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建设合作框架协议》中提出广佛两地要在产业协作、城市规划、交通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这四个领域率先尝试同城化。据此完成45题。4广佛同城化对下列哪些方面影响较大(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地域结构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水平 广州和佛山的城市用地规模 广州和佛山之间的经济联系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5广佛同城化后GDP总量直逼上海但与上海相比广佛的不足之处有(  )产业体系不够完善,工业门类不全,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薄弱 人才资源不够丰富,科技与教育力量相对不足 工业用水、电、土地价格和劳动力成本在不断降低经济辐射能力强,使经济腹地扩大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①④4D 5.A [4根据材料广佛两地将在产业协作、城市规划、交通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这四个领域率先尝试同城化。故两城市的功能区的布局将实施统一规划布局对。同城化发展对地区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没有影响错。同城化后对两城市的用地规模影响不大错。同城化加强了两城之间的产业协作等经济联系对。故选D。第5与上海相比广佛同城化后GDP总量直逼上海但是产业体系不够完善工业门类不全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薄弱对。与上海相比广佛地区人才资源不够丰富科技与教育力量相对不足对。工业用水、电、土地价格和劳动力成本相比上海会较低成本降低是优势不是不足错。经济辐射能力强使经济腹地扩大是优势不是不足之处错。故选A][规律方法]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措施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带来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问题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1)做好区域规划和调整合理布局城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发展模式。(2)搞好城镇规划防止城市过度膨胀使人口、生产规模与当地环境承载力相适应。(3)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4)优化产业结构。尤其要淘汰耗能大、成本高、污染重的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生态工业园区。考向3 区域产业结构示意图的判读6(2017·江苏高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1741日国家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距北京100多千米)它是我国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材料二 a深圳、浦东和雄安区位示意图a材料三 b我国1980年三次产业构成图b(1)改革开放后1980年国家首先选择深圳建立经济特区。简述我国当时的产业状况及深圳经济特区最主要的区位特点。(2)为积极参与全球分工1992年国家选择浦东设立新区旨在将浦东新区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核心区。与深圳特区相比浦东新区的区位优势是什么?(3)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相比深圳、浦东的区位分析雄安新区的空间位置特征及凭借的基础设施条件。(4)雄安新区的设立与深圳、浦东的成功经验充分体现的地理科学重要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产业结构特点可直接从图中总结。深圳在设立特区前区位并不优越看重的主要区位就是临近香港可接受香港的辐射带动作用。第(2)首先考虑浦东依托上海这一经济中心其次分析其交通条件、经济腹地等因素。第(3)注意本题要求与深圳、浦东的区位相比来分析深圳和浦东都沿海有港口浦东还有上海作为依托而雄安新区无论离大城市北京还是港口都有一定的距离。基础设施条件方面图中显示规划有快速交通。第(4)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区位条件因时因地设立定位不同的特区、新区这体现了因地制宜思想。【答案】 (1)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产业大于第三产业 邻近香港(2)滨江临海;水陆空交通发达;依托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大(3)离北京、港口有一定距离 快速交通的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4)因地制宜[规律方法]                                                         产业结构示意图主要反映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体现了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的变化一般有柱状图、曲线图和饼状图主要考查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及对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这类结构图判读一般也分三步进行:第一步看坐标、看图例。一般是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三大产业比重。第二步读比重析变化。按区域发展规律一般是第一产业比重最大以后逐渐减少第二产业次之但比重逐渐增大第三产业比重最小以后缓慢增加。其核心是比较区域三大产业比重先看增加还是减少结合数据变化观察变化的速度;再分析主要产业内部的变化。第三步抓主导究规律。抓住主导产业探究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律及原因判断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阶段和发展方向。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