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2019高考人教版化学一轮精选教师用书()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精选教师用书人教通用:第三章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第2节 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展开
第2节 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考纲要求】
了解镁、铝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了解镁、铝的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考点一 镁、铝的性质及应用
1.镁、铝的结构和存在
名称
镁
铝
周期表中位置
第三周期ⅡA族
第三周期ⅢA族
原子结构示意图
自然界存在形态
化合态
化合态
2.金属铝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密度较小,质地柔软。
3.金属铝的化学性质
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2Al+3Cl22AlCl3
③
④2Al+2NaOH+2H2O===2NaAlO2+3H2↑
⑤2Al+Fe2O3Al2O3+2Fe(铝热反应)
4.铝的用途
纯铝用作导线,铝合金用于制造汽车、飞机、生活用品等。
5.对比记忆镁的化学性质
铝
镁
与非金属
反应
能被Cl2、O2氧化
2Mg+O22MgO
3Mg+N2Mg3N2
与水反应
反应很困难
能与沸水反应:
Mg+2H2OMg(OH)2+H2↑
与碱反应
能溶于强碱溶液
不反应
与某些氧
化物反应
能与Fe2O3、MnO2、Cr2O3等金属氧化物发生铝热反应
能在CO2中燃烧:
2Mg+CO22MgO+C
1.铝制品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是因为铝不活泼( )
2.MgO与Al粉的混合物也可称为铝热剂( )
3.常温下,能用铝制容器盛放和运输浓H2SO4、浓HNO3( )
4.Al、盐酸、NaOH溶液三者之间两两均能发生反应( )
5.铝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得到铝盐,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盐( )
6.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中,NaOH是氧化剂( )
答案:1.× 2.× 3.√ 4.√ 5.× 6.×
题组一 考查镁、铝的性质及应用
1.镁、铝单质的化学性质以相似性为主,但也存在某些较大差异性,下列物质能用于证明二者存在较大差异性的是( )
①CO2 ②盐酸
③NaOH溶液 ④水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
解析:选C。镁能与CO2反应而铝不能;铝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镁不能。
2.日常生活中常用铝制炊具,它质轻且坚固耐用,其中的原因是( )
A.铝很不活泼,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
B.铝虽然很活泼,但是只能在高温下才能反应
C.铝制品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起保护作用
D.铝制品表面镀有一层铜,可以保护铝
解析:选C。铝尽管很活泼,但由于表面能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故可用作铝制炊具。
题组二 考查铝与酸、碱反应的定量计算
3.(2018·衡水中学高三模拟)将等物质的量的镁和铝混合,取等质量该混合物四份,分别加到足量的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
A.3 mol·L-1 HCl B.4 mol·L-1 HNO3
C.8 mol·L-1 NaOH D.18 mol·L-1 H2SO4
答案:A
4.铝是中学化学学习阶段的唯一一种既能与酸(非氧化性酸)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放出H2的金属,就铝的这一特殊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等质量的两份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得H2的体积之比是________。
(2)足量的两份铝分别投入到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产生H2的体积之比是________________。
(3)足量的两份铝分别投入到等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HCl、NaOH溶液中,二者产生的H2相等,则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________。
(4)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 mL 3 mol·L-1的盐酸和NaOH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V(甲)∶V(乙)=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________(填字母)。
A.5.4 g B.3.6 g
C.2.7 g D.1.8 g
解析:(1)根据化学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得Al与H2的关系式均为2Al~3H2,故只要参加反应的Al的量相等,所得H2的量必相等。
(2)因为在反应中Al过量,产生的H2由HCl和NaOH的量决定。根据化学反应中的关系式:6HCl~3H2、2NaOH~3H2,故当HCl、NaOH物质的量相等时,二者产生H2的体积之比为1∶3。
(3)因为铝足量且产生H2的量相等,根据关系式可得n(HCl)∶n(NaOH)=3∶1,又因为两溶液体积相等,故物质的量浓度c(HCl)∶c(NaOH)=n(HCl)∶n(NaOH)=3∶1。
(4)其反应原理分别为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可见当参加反应的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时,产生H2的体积比是1∶3,而题设条件体积比为1∶2,说明此题投入的铝粉对盐酸来说是过量的,而对于NaOH来说是不足的。
2Al+6HCl=== 2AlCl3 + 3H2↑
6 mol 3 mol
3 mol·L-1×0.1 L 0.15 mol
则Al与NaOH反应生成的H2为0.15 mol×2=0.3 mol。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27 g 3 mol
5.4 g 0.3 mol
即投入的铝粉为5.4 g。
答案:(1)1∶1 (2)1∶3 (3)3∶1 (4)A
铝与酸、碱反应的定量关系
铝分别与盐酸、NaOH溶液反应的原理:
2Al+6HCl===2AlCl3+3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1)等量的铝与足量盐酸和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H2的体积比为=1∶1。
(2)足量铝分别与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H2的体积比为=1∶3。
(3)一定量的铝分别与一定量的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若产生H2的体积比为<<,则铝与盐酸反应时,铝过量而盐酸不足;铝与NaOH溶液反应时,铝不足而NaOH溶液过量。
考点二 铝的重要化合物
1.氧化铝
(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难溶于水,有很高的熔点。
(2)化学性质:属于两性氧化物。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用途
①熔点很高,是一种较好的耐火材料;
②天然刚玉的主要成分是Al2O3,可制作各种宝石。
2.氢氧化铝
(1)物理性质:白色胶状不溶于水的固体,有较强的吸附性。
(2)化学性质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①Al(OH)3+3H+===Al3++3H2O;
②Al(OH)3+OH-===AlO+2H2O;
③2Al(OH)3Al2O3+3H2O。
(3)制备
①向铝盐溶液中加入氨水,离子方程式为
Al3++3NH3·H2O===Al(OH)3↓+3NH;
②向偏铝酸盐溶液中通入足量CO2,离子方程式为
AlO+CO2+2H2O===Al(OH)3↓+HCO。
3.明矾净水原理
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4)2·12H2O,其净水原理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H2OAl(OH)3(胶体)+3H+。
4.明矾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Al3+恰好完全沉淀:2Al3++3SO+3Ba2++6OH-===2Al(OH)3↓+3BaSO4↓;
(2)SO恰好完全沉淀:Al3++2SO+2Ba2++4OH-===AlO+2BaSO4↓+2H2O。
1.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制Al(OH)3的离子方程式:CO2+AlO+2H2O=== Al(OH)3↓+HCO( )
2.Al(OH)3既能与稀硫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 )
3.明矾溶于水产生Al(OH)3胶体的离子方程式:Al3++3H2O===Al(OH)3↓+3H+( )
答案:1.√ 2.√ 3.×
题组一 考查Al2O3、Al(OH)3的两性
1.将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插入下列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的是( )
A.稀硝酸 B.稀盐酸
C.硝酸铜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
解析:选C。铝钝化后表面形成致密的Al2O3层,与Cu(NO3)2溶液不反应。
2.既能跟稀盐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合物是( )
①NaHCO3 ②Al2O3
③Al(OH)3 ④Al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A。题给4种物质均既能与稀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但铝是单质,不属于化合物。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
(1)金属单质,如Al。
(2)两性化合物,如Al2O3、Al(OH)3、氨基酸、蛋白质。
(3)多元弱酸的酸式盐,如NaHCO3、KHS、KHSO3等。
(4)弱碱弱酸盐,如CH3COONH4、(NH4)2CO3等。
题组二 考查Al(OH)3制备途径的选择
3.用含少量镁粉的铝粉制取纯净的氢氧化铝,下述操作步骤中最恰当的组合是( )
①加盐酸溶解 ②加烧碱溶液溶解 ③过滤 ④通入过量CO2生成Al(OH)3沉淀 ⑤加入盐酸生成Al(OH)3沉淀 ⑥加入过量烧碱溶液
A.①⑥⑤③ B.②③④③
C.②③⑤③ D.①③⑤③
解析:选B。由镁粉和铝粉制取纯净Al(OH)3的过程如图:
4.用稀H2SO4、NaOH溶液和金属铝为原料制取Al(OH)3。甲、乙、丙三个学生的制备途径分别是
甲:AlAl2(SO4)3Al(OH)3
乙:AlNaAlO2Al(OH)3
丙:
若要得到等量的Al(OH)3,则( )
A.三者消耗的原料相同
B.甲消耗的原料的总物质的量最多
C.乙消耗的原料的总物质的量最少
D.丙消耗的原料的总物质的量最多
解析:选B。从量的关系看,假定有1 mol铝,则甲消耗1.5 mol H2SO4和3 mol NaOH,乙消耗1 mol NaOH和0.5 mol H2SO4,丙拆成四份,一份与H2SO4反应,消耗H2SO4 0.375 mol,三份与NaOH反应,消耗NaOH 0.75 mol,故甲消耗原料最多,丙消耗原料最少。
考点三 镁、铝及其化合物生产的化学工艺流程
1.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工艺流程
(1)工艺流程
(2)主要化学反应(填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①制石灰乳:CaCO3CaO+CO2↑、CaO+H2O===Ca(OH)2;
②沉淀Mg2+:Mg2++Ca(OH)2===Mg(OH)2+Ca2+;
③制备MgCl2:Mg(OH)2+2HCl===MgCl2+2H2O;
④电解MgCl2:MgCl2(熔融)Mg+Cl2↑。
2.工业炼铝的工艺流程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主要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于氧化铝中。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此外还含有少量SiO2、Fe2O3等杂质,冶炼金属铝很重要的一个过程是Al2O3的提纯。由于Al2O3是两性氧化物,而杂质SiO2是酸性氧化物,Fe2O3是碱性氧化物,因而可设计出两种提纯氧化铝的方案。
方案一:碱溶法
(1)写出①、③两步骤中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Al2O3+2OH-===2AlO+H2O,SiO2+2OH-===SiO+H2O。
③AlO+CO2+2H2O===Al(OH)3↓+HCO,
SiO+2CO2+2H2O===H2SiO3↓+2HCO。
(2)步骤③中不用盐酸(或H2SO4)酸化的理由是AlO与酸反应生成的Al(OH)3具有两性,可溶于强酸,不易控制酸的量;CO2价廉而且生成的副产物NaHCO3用途广泛,经济效益好。
(3)步骤④中得到较纯的Al2O3,可能含有SiO2杂质,在电解时它不会影响铝的纯度的原因:SiO2的熔点很高,在加热到1 000 ℃ 左右时不会熔化,因而不影响铝的纯度。
方案二:酸溶法
(1)写出①、②两步骤中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Al2O3+6H+===2Al3++3H2O,Fe2O3+6H+===2Fe3++3H2O。
②Al3++4OH-===AlO+2H2O,Fe3++3OH-===Fe(OH)3↓。
(2)步骤②中不用氨水沉淀Fe3+的原因:Al(OH)3只能溶于强碱,不能溶于氨水,用氨水不能将Fe(OH)3和Al(OH)3分离。
题组一 考查海水提镁过程
1.被称为“国防金属”的镁,60%来自海洋,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正确方法是( )
物质
氧化镁
氯化镁
熔点/℃
2 852
714
A.海水Mg(OH)2Mg
B.海水MgCl2溶液―→MgCl2(熔融)Mg
C.海水Mg(OH)2MgOMg
D.海水Mg(OH)2MgCl2溶液―→MgCl2(熔融)Mg
答案:D
2.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此法提取镁的优点之一是原料来源丰富
B.步骤⑥电解MgCl2时阴极产生氯气
C.步骤⑤可将晶体置于HCl气体氛围中脱水
D.上述工艺流程中涉及化合、分解和复分解反应
解析:选B。海水中含有大量的镁,A项正确;电解MgCl2时,阳极产生Cl2,B项错误;加热脱水过程中Mg2+能水解生成Mg(OH)2,为防止Mg2+水解,应在HCl气体氛围中脱水,C项正确;①、③、⑦分别为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D项正确。
题组二 考查铝的提炼过程
3.铝土矿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铝、氧化铁和二氧化硅,工业上经过下列工艺可以冶炼金属铝: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①②中除加试剂外,还需要进行过滤操作
B.a、b中铝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C.③中需要通入过量的氨气
D.④进行的操作是加热,而且d一定是氧化铝
解析:选C。反应①后的体系中含有固体二氧化硅,需要过滤除去,反应②后的体系中含有氢氧化铁沉淀,需要过滤除去,A正确;a、b中Al元素分别以AlCl3和NaAlO2形式存在,其中铝的化合价都是+3价,B正确;由NaAlO2制备氢氧化铝需要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错误;由氢氧化铝制备氧化铝,加热即可,D正确。
4.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Fe2O3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试剂X可以是氢氧化钠溶液,也可以是盐酸
B.反应①过滤后所得沉淀为氢氧化铁
C.图中所示转化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D.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NaAlO2+CO2+2H2O===Al(OH)3↓+NaHCO3
解析:选D。试剂X只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不能是盐酸;反应①过滤后所得沉淀为Fe2O3;电解氧化铝制铝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017·高考海南卷)铝箔在氯气中燃烧可制备无水三氯化铝
B.(2017·高考天津卷)用可溶性的铝盐和铁盐处理水中的悬浮物
C.(2017·高考海南卷)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2Al3++3CO===Al2(CO3)3↓
D.(2017·高考北京卷改编)氨气使AlCl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氨气既未被还原也未被氧化
解析:选C。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Al3+和CO相互促进水解,离子方程式应为 2Al3++3CO+3H2O===2Al(OH)3↓+3CO2↑,C不正确。
2.(2016·高考上海卷)已知NaOH+Al(OH)3===NaAlO2+2H2O。向集满CO2的铝制易拉罐中加入过量NaOH浓溶液,立即封闭罐口,易拉罐渐渐凹瘪;再过一段时间,罐壁又重新凸起。上述实验过程中没有发生的离子反应是( )
A.CO2+2OH-===CO+H2O
B.Al2O3+2OH-+3H2O===2AlO+4H2O
C.2Al+2OH-+2H2O===2AlO+3H2↑
D.Al3++4OH-===AlO+2H2O
解析:选D。向集满CO2的铝罐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首先CO2与氢氧化钠反应,表现为铝罐变瘪,接着过量的氢氧化钠再与铝罐反应,铝罐表面有氧化膜Al2O3,故可发生A、B、C的反应。
3.下列有关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2015·高考江苏卷)制备Al(OH)3悬浊液:向1 mol·L-1 AlCl3溶液中加过量的6 mol·L-1 NaOH溶液
B.(2015·高考山东卷)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NH3·H2O:Al3++4NH3·H2O===AlO+2H2O+4NH
C.(2015·高考全国卷Ⅰ,10C)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现象是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结论是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D.(2015·高考山东卷改编)将AlCl3加入Ba(HCO3)2溶液中同时有气体和沉淀产生
解析:选D。A项,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可以和过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故不能制备氢氧化铝悬浊液,错误;B项,Al(OH)3只能溶于强碱,不能溶于氨水;C项,铝在空气中加热生成的氧化铝的熔点较高,所以内部熔化的铝不会滴落;D项,Al3+与HCO发生水解相互促进的反应,生成Al(OH)3沉淀和CO2气体。
4.下列关于铝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2014·高考福建卷)铝罐可久盛食醋
B.(2014·高考四川卷)氢氧化铝可作胃酸的中和剂
C.(2014·高考重庆卷)明矾用作净水剂不涉及化学变化
D.(2014·高考全国卷Ⅱ,9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
解析:选B。铝罐容易受食醋中的醋酸腐蚀而破裂,无法久盛食醋,A错;明矾用作净水剂是利用Al3+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的吸附性,涉及化学变化,C错;铝与氧化铁反应,反应前后都是固体,质量不变,D错。
5.(2016·高考海南卷)KAl(SO4)2·12H2O(明矾)是一种复盐,在造纸等方面应用广泛。实验室中,采用废易拉罐(主要成分为Al,含有少量的Fe、Mg杂质)制备明矾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为尽量少引入杂质,试剂①应选用________(填标号)。
a.HCl溶液 b.H2SO4溶液
c.氨水 d.NaOH溶液
(2)易拉罐溶解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沉淀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将少量明矾溶于水,溶液呈弱酸性,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易拉罐的主要成分为Al,含有少量的Fe、Mg杂质,试剂①的作用是将Al溶解并除去Fe、Mg杂质,HCl溶液和H2SO4溶液可溶解Al及Fe、Mg杂质,会引入Fe2+、Mg2+,氨水不溶解Al;NaOH溶液可溶解Al,但不溶解Fe、Mg杂质,故d项符合。(2)选用NaOH溶液溶解易拉罐,主要发生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3)滤液A中铝元素以AlO形式存在,与溶液中HCO发生复分解反应:AlO+HCO+H2O===Al(OH)3↓+CO,故沉淀B为Al(OH)3;明矾溶于水时,KAl(SO4)2===K++Al3++2SO,Al3++3H2OAl(OH)3+3H+,使溶液呈弱酸性。
答案:(1)d (2)2Al+2NaOH+2H2O===2NaAlO2+3H2↑ (3)Al(OH)3 Al3+水解,使溶液中H+浓度增大
一、选择题
1.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做法中涉及到铝元素的还原性的是( )
A.明矾净化水
B.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
C.用铝制容器存放浓硫酸
D.电解熔融氧化铝制单质铝
解析:选C。A项是Al3++3H2OAl(OH)3(胶体)+3H+,Al(OH)3胶体吸附悬浮杂质而起到净化水的作用;B项是Al(OH)3+3HCl===AlCl3+3H2O;D项是电解时铝从化合物中被还原得到铝单质,表现出氧化性;而C项铝被浓硫酸氧化,表现出还原性,故选C项。
2.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铝比铁活泼,但铝制品比铁制品在空气中耐腐蚀
B.铝热反应不仅被用于焊接钢轨,而且还常被用于冶炼熔点较高的金属
C.电解AlCl3饱和溶液,可制得金属铝
D.Al2O3、MgO的熔点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
解析:选C。A.铝比铁活泼,但铝制品表面容易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比铁制品在空气中耐腐蚀,故A正确;B.铝属于活泼的金属元素,具有较强的还原性,铝热反应不仅被用于焊接钢轨,而且还常被用于冶炼熔点较高的金属,故B正确;C.冶炼铝,一般通过电解熔融状态的氧化铝,铝属于活泼的金属元素,电解AlCl3饱和溶液,得不到铝,故C错误;D.Al2O3、MgO的熔点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故D正确。
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CO2通入NaAlO2溶液中:AlO+CO2+H2O===Al(OH)3↓+CO
B.Al2O3与过量氨水:Al2O3+6NH3·H2O===2Al3++6NH
C.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Al3++3OH-===Al(OH)3↓
D.向AlCl3溶液中滴入过量的氨水:Al3++3NH3·H2O===Al(OH)3↓+3NH
解析:选D。 A项电荷不守恒,质量不守恒;B项Al2O3不溶于氨水;C项AlCl3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的是NaAlO2而不是Al(OH)3沉淀。
4.下列各组物质,不能按(“→”表示反应一步完成)关系转化的是( )
选项
a
b
c
A
Al2O3
NaAlO2
Al(OH)3
B
AlCl3
Al(OH)3
NaAlO2
C
Al
Al(OH)3
Al2O3
D
MgCl2
Mg(OH)2
MgO
解析:选C。A、B、D三项中的转化关系分别为,,,C项中Al不能经一步反应转化为Al(OH)3。
5.将等物质的量的金属Na、Mg、Al分别与100 mL 2 mol·L-1的盐酸反应,实验测得生成气体的体积V(已折合为标准状况)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2.24
B.钠的物质的量为0.2 mol
C.反应时,Na、Mg、Al均过量
D.曲线b为Mg与盐酸反应的图像
解析:选C。由图像可以看出,生成气体的体积相等,则盐酸完全反应,x=2.24,A正确。根据生成的H2为2.24 L,可知Na失去0.2 mol电子,则钠的物质的量为0.2 mol,B正确。反应时如果钠过量,则钠会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必多于2.24 L,C错误。根据反应速率可知曲线a、b、c依次是Na、Mg、Al与盐酸反应的图像,D正确。
6.将铁铝矾[Al2Fe(SO4)4·xH2O]溶于水中,得到浅绿色溶液,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铁铝矾有净水作用,其水溶液显中性
B.向该溶液中加入Na2S溶液,有淡黄色沉淀
C.用惰性电极电解该溶液时,阴极区有沉淀
D.在空气中,蒸干并灼烧该溶液,最后所得的残留固体为Al2O3、Fe2O3
解析:选C。A.铁铝矾溶于水电离出铝离子和亚铁离子,Al3+、Fe2+水解显酸性,A项错误;B.S2-和Al3+水解相互促进,生成氢氧化铝和H2S,B项错误;C.阴极氢离子放电,所以会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氧化亚铁沉淀,C项正确;D.Fe2+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Fe3+,Al3+、Fe3+水解生成硫酸,硫酸难挥发,所以最终得到的是硫酸铝和硫酸铁,D项错误。
7.某同学通过一系列实验探究Mg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将水加入浓硫酸中得到稀硫酸,置镁片于其中探究Mg的活泼性
B.将NaOH溶液缓慢滴入MgSO4溶液中,观察Mg(OH)2沉淀的生成
C.将Mg(OH)2浊液直接倒入已装好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洗涤并收集沉淀
D.将Mg(OH)2沉淀转入蒸发皿中,加足量稀盐酸,加热蒸干得无水MgCl2固体
解析:选B。A.浓硫酸的密度大于水,因此稀释浓硫酸,应把浓硫酸加入到水中,边加边搅拌,故错误;B.Mg2++2OH-===Mg(OH)2↓,故正确;C.过滤时,沿着玻璃棒倒入漏斗中,故错误;D.需要先在烧杯中加稀盐酸溶解沉淀;加热促进Mg2+的水解,加热蒸干不能得到MgCl2固体,故错误。
8.已知NH+AlO+2H2O===Al(OH)3↓+NH3·H2O,向含有等物质的量的NH、Al3+、H+的混合溶液中,慢慢滴加NaOH溶液直至过量,并不断搅拌,发生以下离子反应:
①H++OH-===H2O
②Al(OH)3+OH-===AlO+2H2O
③Al3++3OH-===Al(OH)3↓
④NH+OH-===NH3·H2O
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①→④→②→③
解析:选C。结合OH-能力强的先反应,第一个反应为H++OH-===H2O;第二个反应为Al3++3OH-===Al(OH)3↓;AlO与NH能相互促进水解而生成Al(OH)3,故第三个反应为NH+OH-===NH3·H2O;最后一个反应为Al(OH)3+OH-===AlO+2H2O。
9.通过观察化学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是学习化学科学最基本的技能之一。下列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结论
A
把相同大小的一块铝和镁分别投入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中:铝溶解有气泡放出,而镁没有任何变化
由此得出:铝的金属性比镁强
B
取一块铝箔,用酒精灯点燃:铝箔只熔化成液体而没有脱落
由此得出:铝不易燃烧
C
向氯化铵溶液中投入一铝片:铝片上产生大量气泡
由此得出:该气体是氨气
D
向氯化铝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最后沉淀完全消失
由此得出:氢氧化铝能溶于强碱溶液
解析:选D 。A项,比较金属性的强弱是用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产生H2的难易程度,错误;B项,由于生成了熔点很高的氧化铝,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错误;C项,产生的气体应为H2,错误。
10.工业上用某种氧化铝矿石(含Fe2O3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
对上述流程中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试剂X可以为氨水,沉淀中含有铁的化合物
B.CO2可以用H2SO4溶液或稀盐酸代替
C.反应Ⅱ中的离子方程式为CO2+AlO+2H2O===Al(OH)3↓+HCO
D.工业上还可采用Fe还原Al2O3的方法制Al,成本更低
解析:选C。A项,试剂X应为强碱溶液,使Al2O3溶解;B项,若用强酸代替CO2,强酸过量时,Al(OH)3会溶解,不能保证生成Al(OH)3沉淀;D项,因Al比Fe活泼,不能用Fe置换Al。
二、非选择题
11.某混合物甲中含有明矾[KAl(SO4)2·12H2O]、Al2O3和Fe2O3。在一定条件下由甲可实现如图所示的物质之间的转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D的化学式: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
(2)试剂a最好选用________。
A.NaOH溶液 B.稀盐酸
C.二氧化碳 D.氨水
(3)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固体E可以作为复合性的化学肥料,E中所含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已知信息中甲的成分,可推断B为氧化铝,因此反应③是通过电解Al2O3而得到D(氧气)和A(单质铝)。甲加入水过滤得到明矾溶液(溶液中含有Al3+、K+和SO)和氧化铝、氧化铁沉淀,再向沉淀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则氧化铝溶解,再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可以得到氢氧化铝沉淀。试剂a应该为氨水,如果加入的试剂a是氢氧化钠溶液,则其加入的量不易控制,由此可推知E为硫酸钾、硫酸铵的混合物。
答案:(1)Al Al2O3 O2
(2)D
(3)AlO+2H2O+CO2===Al(OH)3↓+HCO
(4)K2SO4、(NH4)2SO4
12.铝是人类生活中继铜、铁之后又一个重要的金属。工业上冶炼金属铝的原料来源于自然界中重要的矿物质钒土(主要成分Al2O3;还有SiO2、Fe2O3、FeCO3、MgCO3等杂质)。从钒土中提取得到Al2O3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A所含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溶液A与足量气体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冶炼金属铝通常用石墨碳块作电解槽的阳极,请你根据电解原理解释电解冶炼铝的过程中,需要定期补充阳极碳块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l2O3的熔点很高,因而在工业冶炼时,需将Al2O3熔于熔化的冰晶石(Na3AlF6)中进行电解。请写出电解过程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上通常将Al(OH)3和Na2CO3一同溶于氢氟酸来制取冰晶石,反应时放出CO2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一位同学查阅资料发现,AlCl3的熔点很低。他提出:可通过电解熔融状态的AlCl3制取金属铝。你认为他提出的方案是否可行?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企业用上述工艺流程进行生产,每10.0 t钒土可得到金属铝1.35 t。如果不考虑生产过程的损耗,则钒土中Al2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解析:(1)钒土的主要成分是Al2O3,还有SiO2、Fe2O3、FeCO3、MgCO3等杂质,除SiO2不反应外,与盐酸反应生成的金属阳离子有Al3+、Fe3+、Fe2+、Mg2+等,这些金属阳离子再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生成的可溶物为NaAlO2,不溶物为Fe(OH)2、Fe(OH)3、Mg(OH)2;
(2)由(1)知溶液A主要成分为NaAlO2和剩余的氢氧化钠,通入足量二氧化碳气体发生反应:CO2+OH-===HCO和AlO+CO2+2H2O===Al(OH)3↓+HCO;
(3)电解冶炼铝的阳极产物为O2,在高温条件下,O2与阳极碳发生反应消耗阳极碳块,所以需要定期补充阳极碳块;
(4)电解熔融的氧化铝,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即铝离子得电子生成单质铝,阴极的电极反应为Al3++3e-===Al;工业上通常将Al(OH)3和Na2CO3一同溶于氢氟酸来制取冰晶石,反应时放出CO2气体,根据原子守恒配平,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OH)3+3Na2CO3+12HF===2Na3AlF6+3CO2↑+9H2O。
(5)AlCl3是共价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不能用来电解,而氧化铝为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可导电,可以用来电解;
(6)根据元素守恒,钒土中每1 mol Al2O3会生成2 mol Al,则钒土中Al2O3的质量分数=(1.35 t×102 g·mol-1)÷(27 g·mol-1×2×10 t)×100%=25.5%。
答案:(1)Fe(OH)2、Fe(OH)3、Mg(OH)2
(2)CO2+OH-=== HCO、AlO+CO2+2H2O===Al(OH)3↓+HCO
(3)电解冶炼铝的阳极产物为氧气,在高温条件下,氧气与阳极碳发生反应消耗阳极碳块
(4)Al3++3e-===Al 2Al(OH)3+3Na2CO3+12HF===2Na3AlF6+3CO2↑+9H2O
(5)不可行;AlCl3是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的AlCl3不导电
(6)25.5%(或0.255)
13.聚合氯化铝晶体是介于AlCl3和Al(OH)3 之间的一种水溶性无机高分子聚合物,其制备原料主要是铝加工行业的废渣——铝灰,它主要含Al2O3、Al,还有SiO2等杂质。聚合氯化铝生产的工艺流程如下:
(1)反应中副产品a是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升高pH至4.0~5.0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产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4)为使得到的晶体较纯净,生产过程中使pH升高的C物质可选用________(填编号)。
a.NaOH b.Al c.氨水 d.Al2O3 e.NaAlO2
(5)聚合氯化铝晶体的化学式可表示为[Al2(OH)nCl6-n·xH2O]m,实验室测定n的值:
①称取a g晶体,制成粉末,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为止,称量为b g。此过程可能用到的下列仪器有________。
a.蒸发皿 b.坩埚 c.研钵 d.试管
②另取a g晶体,进行如下操作:用A试剂溶解→加足量AgNO3溶液→C操作→烘干→称量为c g。
A试剂为_________(填试剂名称),C操作为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n=__________(用含b、c的代数式表示)。
解析:(1)铝灰用水清洗后,加入盐酸,Al与盐酸反应产生H2,因此气体a为H2。
(2)铝灰加入盐酸得到的B为AlCl3溶液,降温熟化后,升高pH可以促进AlCl3水解,从而使晶体析出。
(3)生产过程中HCl可以循环使用。
(4)生产过程中为使pH升高,可以加入Al、Al2O3,它们与AlCl3水解生成的H+反应,且不会引入其他杂质。
(5)①将晶体制成粉末,需要用到研钵,加热粉末至质量不再变化,需要用到坩埚,得到的b g物质为Al2O3。
②将晶体溶解,选择硝酸,操作C为过滤、洗涤,得到的c g物质为AgCl。根据关系式:Al2O3~(6-n)AgCl,有102∶(861-143.5n)=b∶c,解得n=。
答案:(1)H2 (2)促进AlCl3的水解,使晶体析出
(3)HCl (4)bd (5)①bc ②硝酸 过滤、洗涤
14.铝镁合金是飞机制造、化工生产等行业的重要材料。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含镁3%~5%的铝镁合金(不含其他元素)中镁的质量分数,设计了下列两种不同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方案一:
[实验方案] 将铝镁合金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测定剩余固体质量。
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1)称取10.8 g铝镁合金粉末样品,溶于体积为V mL、物质的量浓度为 4.0 mol·L-1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则NaOH溶液的体积V≥________mL。
(2)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固体。该步骤中若未洗涤固体,测得镁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方案二:
[实验方案] 将铝镁合金与足量稀硫酸溶液反应,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
[实验步骤]
(1)同学们拟选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实验:
你认为最简易的装置连接顺序是A接( )( )接( )( )接( )(填接口字母,可不填满)。
(2)仔细分析实验装置后,同学们经讨论认为以下两点会引起较大误差:稀硫酸滴入锥形瓶中,即使不生成H2,也会将瓶内空气排出,使所测H2体积偏大;实验结束时,连接广口瓶和量筒的导管中有少量水存在,使所测氢气体积偏小。于是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①装置中导管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前后量气管(由碱式滴定管改装)中液面读数分别为V1 mL、V2 mL,则产生氢气的体积为________mL。
③若需确定产生氢气的量,还需测定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方案一:2Al+2NaOH+2H2O===2NaAlO2+3H2↑ (1)97 (2)偏高
方案二:(1)E D G (2)①使分液漏斗内气体压强与锥形瓶内气体压强相等,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时稀硫酸能顺利滴下;滴入锥形瓶的稀硫酸的体积等于进入分液漏斗的气体体积,从而消除由于加入稀硫酸引起的氢气体积误差 ②(V1-V2) ③实验时的温度和压强
【考纲要求】
了解镁、铝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了解镁、铝的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考点一 镁、铝的性质及应用
1.镁、铝的结构和存在
名称
镁
铝
周期表中位置
第三周期ⅡA族
第三周期ⅢA族
原子结构示意图
自然界存在形态
化合态
化合态
2.金属铝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密度较小,质地柔软。
3.金属铝的化学性质
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2Al+3Cl22AlCl3
③
④2Al+2NaOH+2H2O===2NaAlO2+3H2↑
⑤2Al+Fe2O3Al2O3+2Fe(铝热反应)
4.铝的用途
纯铝用作导线,铝合金用于制造汽车、飞机、生活用品等。
5.对比记忆镁的化学性质
铝
镁
与非金属
反应
能被Cl2、O2氧化
2Mg+O22MgO
3Mg+N2Mg3N2
与水反应
反应很困难
能与沸水反应:
Mg+2H2OMg(OH)2+H2↑
与碱反应
能溶于强碱溶液
不反应
与某些氧
化物反应
能与Fe2O3、MnO2、Cr2O3等金属氧化物发生铝热反应
能在CO2中燃烧:
2Mg+CO22MgO+C
1.铝制品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是因为铝不活泼( )
2.MgO与Al粉的混合物也可称为铝热剂( )
3.常温下,能用铝制容器盛放和运输浓H2SO4、浓HNO3( )
4.Al、盐酸、NaOH溶液三者之间两两均能发生反应( )
5.铝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得到铝盐,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盐( )
6.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中,NaOH是氧化剂( )
答案:1.× 2.× 3.√ 4.√ 5.× 6.×
题组一 考查镁、铝的性质及应用
1.镁、铝单质的化学性质以相似性为主,但也存在某些较大差异性,下列物质能用于证明二者存在较大差异性的是( )
①CO2 ②盐酸
③NaOH溶液 ④水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
解析:选C。镁能与CO2反应而铝不能;铝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镁不能。
2.日常生活中常用铝制炊具,它质轻且坚固耐用,其中的原因是( )
A.铝很不活泼,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
B.铝虽然很活泼,但是只能在高温下才能反应
C.铝制品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起保护作用
D.铝制品表面镀有一层铜,可以保护铝
解析:选C。铝尽管很活泼,但由于表面能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故可用作铝制炊具。
题组二 考查铝与酸、碱反应的定量计算
3.(2018·衡水中学高三模拟)将等物质的量的镁和铝混合,取等质量该混合物四份,分别加到足量的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
A.3 mol·L-1 HCl B.4 mol·L-1 HNO3
C.8 mol·L-1 NaOH D.18 mol·L-1 H2SO4
答案:A
4.铝是中学化学学习阶段的唯一一种既能与酸(非氧化性酸)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放出H2的金属,就铝的这一特殊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等质量的两份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得H2的体积之比是________。
(2)足量的两份铝分别投入到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产生H2的体积之比是________________。
(3)足量的两份铝分别投入到等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HCl、NaOH溶液中,二者产生的H2相等,则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________。
(4)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 mL 3 mol·L-1的盐酸和NaOH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V(甲)∶V(乙)=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________(填字母)。
A.5.4 g B.3.6 g
C.2.7 g D.1.8 g
解析:(1)根据化学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得Al与H2的关系式均为2Al~3H2,故只要参加反应的Al的量相等,所得H2的量必相等。
(2)因为在反应中Al过量,产生的H2由HCl和NaOH的量决定。根据化学反应中的关系式:6HCl~3H2、2NaOH~3H2,故当HCl、NaOH物质的量相等时,二者产生H2的体积之比为1∶3。
(3)因为铝足量且产生H2的量相等,根据关系式可得n(HCl)∶n(NaOH)=3∶1,又因为两溶液体积相等,故物质的量浓度c(HCl)∶c(NaOH)=n(HCl)∶n(NaOH)=3∶1。
(4)其反应原理分别为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可见当参加反应的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时,产生H2的体积比是1∶3,而题设条件体积比为1∶2,说明此题投入的铝粉对盐酸来说是过量的,而对于NaOH来说是不足的。
2Al+6HCl=== 2AlCl3 + 3H2↑
6 mol 3 mol
3 mol·L-1×0.1 L 0.15 mol
则Al与NaOH反应生成的H2为0.15 mol×2=0.3 mol。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27 g 3 mol
5.4 g 0.3 mol
即投入的铝粉为5.4 g。
答案:(1)1∶1 (2)1∶3 (3)3∶1 (4)A
铝与酸、碱反应的定量关系
铝分别与盐酸、NaOH溶液反应的原理:
2Al+6HCl===2AlCl3+3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1)等量的铝与足量盐酸和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H2的体积比为=1∶1。
(2)足量铝分别与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H2的体积比为=1∶3。
(3)一定量的铝分别与一定量的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若产生H2的体积比为<<,则铝与盐酸反应时,铝过量而盐酸不足;铝与NaOH溶液反应时,铝不足而NaOH溶液过量。
考点二 铝的重要化合物
1.氧化铝
(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难溶于水,有很高的熔点。
(2)化学性质:属于两性氧化物。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用途
①熔点很高,是一种较好的耐火材料;
②天然刚玉的主要成分是Al2O3,可制作各种宝石。
2.氢氧化铝
(1)物理性质:白色胶状不溶于水的固体,有较强的吸附性。
(2)化学性质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①Al(OH)3+3H+===Al3++3H2O;
②Al(OH)3+OH-===AlO+2H2O;
③2Al(OH)3Al2O3+3H2O。
(3)制备
①向铝盐溶液中加入氨水,离子方程式为
Al3++3NH3·H2O===Al(OH)3↓+3NH;
②向偏铝酸盐溶液中通入足量CO2,离子方程式为
AlO+CO2+2H2O===Al(OH)3↓+HCO。
3.明矾净水原理
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4)2·12H2O,其净水原理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H2OAl(OH)3(胶体)+3H+。
4.明矾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Al3+恰好完全沉淀:2Al3++3SO+3Ba2++6OH-===2Al(OH)3↓+3BaSO4↓;
(2)SO恰好完全沉淀:Al3++2SO+2Ba2++4OH-===AlO+2BaSO4↓+2H2O。
1.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制Al(OH)3的离子方程式:CO2+AlO+2H2O=== Al(OH)3↓+HCO( )
2.Al(OH)3既能与稀硫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 )
3.明矾溶于水产生Al(OH)3胶体的离子方程式:Al3++3H2O===Al(OH)3↓+3H+( )
答案:1.√ 2.√ 3.×
题组一 考查Al2O3、Al(OH)3的两性
1.将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插入下列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的是( )
A.稀硝酸 B.稀盐酸
C.硝酸铜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
解析:选C。铝钝化后表面形成致密的Al2O3层,与Cu(NO3)2溶液不反应。
2.既能跟稀盐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合物是( )
①NaHCO3 ②Al2O3
③Al(OH)3 ④Al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A。题给4种物质均既能与稀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但铝是单质,不属于化合物。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
(1)金属单质,如Al。
(2)两性化合物,如Al2O3、Al(OH)3、氨基酸、蛋白质。
(3)多元弱酸的酸式盐,如NaHCO3、KHS、KHSO3等。
(4)弱碱弱酸盐,如CH3COONH4、(NH4)2CO3等。
题组二 考查Al(OH)3制备途径的选择
3.用含少量镁粉的铝粉制取纯净的氢氧化铝,下述操作步骤中最恰当的组合是( )
①加盐酸溶解 ②加烧碱溶液溶解 ③过滤 ④通入过量CO2生成Al(OH)3沉淀 ⑤加入盐酸生成Al(OH)3沉淀 ⑥加入过量烧碱溶液
A.①⑥⑤③ B.②③④③
C.②③⑤③ D.①③⑤③
解析:选B。由镁粉和铝粉制取纯净Al(OH)3的过程如图:
4.用稀H2SO4、NaOH溶液和金属铝为原料制取Al(OH)3。甲、乙、丙三个学生的制备途径分别是
甲:AlAl2(SO4)3Al(OH)3
乙:AlNaAlO2Al(OH)3
丙:
若要得到等量的Al(OH)3,则( )
A.三者消耗的原料相同
B.甲消耗的原料的总物质的量最多
C.乙消耗的原料的总物质的量最少
D.丙消耗的原料的总物质的量最多
解析:选B。从量的关系看,假定有1 mol铝,则甲消耗1.5 mol H2SO4和3 mol NaOH,乙消耗1 mol NaOH和0.5 mol H2SO4,丙拆成四份,一份与H2SO4反应,消耗H2SO4 0.375 mol,三份与NaOH反应,消耗NaOH 0.75 mol,故甲消耗原料最多,丙消耗原料最少。
考点三 镁、铝及其化合物生产的化学工艺流程
1.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工艺流程
(1)工艺流程
(2)主要化学反应(填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①制石灰乳:CaCO3CaO+CO2↑、CaO+H2O===Ca(OH)2;
②沉淀Mg2+:Mg2++Ca(OH)2===Mg(OH)2+Ca2+;
③制备MgCl2:Mg(OH)2+2HCl===MgCl2+2H2O;
④电解MgCl2:MgCl2(熔融)Mg+Cl2↑。
2.工业炼铝的工艺流程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主要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于氧化铝中。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此外还含有少量SiO2、Fe2O3等杂质,冶炼金属铝很重要的一个过程是Al2O3的提纯。由于Al2O3是两性氧化物,而杂质SiO2是酸性氧化物,Fe2O3是碱性氧化物,因而可设计出两种提纯氧化铝的方案。
方案一:碱溶法
(1)写出①、③两步骤中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Al2O3+2OH-===2AlO+H2O,SiO2+2OH-===SiO+H2O。
③AlO+CO2+2H2O===Al(OH)3↓+HCO,
SiO+2CO2+2H2O===H2SiO3↓+2HCO。
(2)步骤③中不用盐酸(或H2SO4)酸化的理由是AlO与酸反应生成的Al(OH)3具有两性,可溶于强酸,不易控制酸的量;CO2价廉而且生成的副产物NaHCO3用途广泛,经济效益好。
(3)步骤④中得到较纯的Al2O3,可能含有SiO2杂质,在电解时它不会影响铝的纯度的原因:SiO2的熔点很高,在加热到1 000 ℃ 左右时不会熔化,因而不影响铝的纯度。
方案二:酸溶法
(1)写出①、②两步骤中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Al2O3+6H+===2Al3++3H2O,Fe2O3+6H+===2Fe3++3H2O。
②Al3++4OH-===AlO+2H2O,Fe3++3OH-===Fe(OH)3↓。
(2)步骤②中不用氨水沉淀Fe3+的原因:Al(OH)3只能溶于强碱,不能溶于氨水,用氨水不能将Fe(OH)3和Al(OH)3分离。
题组一 考查海水提镁过程
1.被称为“国防金属”的镁,60%来自海洋,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正确方法是( )
物质
氧化镁
氯化镁
熔点/℃
2 852
714
A.海水Mg(OH)2Mg
B.海水MgCl2溶液―→MgCl2(熔融)Mg
C.海水Mg(OH)2MgOMg
D.海水Mg(OH)2MgCl2溶液―→MgCl2(熔融)Mg
答案:D
2.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此法提取镁的优点之一是原料来源丰富
B.步骤⑥电解MgCl2时阴极产生氯气
C.步骤⑤可将晶体置于HCl气体氛围中脱水
D.上述工艺流程中涉及化合、分解和复分解反应
解析:选B。海水中含有大量的镁,A项正确;电解MgCl2时,阳极产生Cl2,B项错误;加热脱水过程中Mg2+能水解生成Mg(OH)2,为防止Mg2+水解,应在HCl气体氛围中脱水,C项正确;①、③、⑦分别为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D项正确。
题组二 考查铝的提炼过程
3.铝土矿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铝、氧化铁和二氧化硅,工业上经过下列工艺可以冶炼金属铝: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①②中除加试剂外,还需要进行过滤操作
B.a、b中铝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C.③中需要通入过量的氨气
D.④进行的操作是加热,而且d一定是氧化铝
解析:选C。反应①后的体系中含有固体二氧化硅,需要过滤除去,反应②后的体系中含有氢氧化铁沉淀,需要过滤除去,A正确;a、b中Al元素分别以AlCl3和NaAlO2形式存在,其中铝的化合价都是+3价,B正确;由NaAlO2制备氢氧化铝需要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错误;由氢氧化铝制备氧化铝,加热即可,D正确。
4.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Fe2O3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试剂X可以是氢氧化钠溶液,也可以是盐酸
B.反应①过滤后所得沉淀为氢氧化铁
C.图中所示转化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D.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NaAlO2+CO2+2H2O===Al(OH)3↓+NaHCO3
解析:选D。试剂X只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不能是盐酸;反应①过滤后所得沉淀为Fe2O3;电解氧化铝制铝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017·高考海南卷)铝箔在氯气中燃烧可制备无水三氯化铝
B.(2017·高考天津卷)用可溶性的铝盐和铁盐处理水中的悬浮物
C.(2017·高考海南卷)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2Al3++3CO===Al2(CO3)3↓
D.(2017·高考北京卷改编)氨气使AlCl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氨气既未被还原也未被氧化
解析:选C。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Al3+和CO相互促进水解,离子方程式应为 2Al3++3CO+3H2O===2Al(OH)3↓+3CO2↑,C不正确。
2.(2016·高考上海卷)已知NaOH+Al(OH)3===NaAlO2+2H2O。向集满CO2的铝制易拉罐中加入过量NaOH浓溶液,立即封闭罐口,易拉罐渐渐凹瘪;再过一段时间,罐壁又重新凸起。上述实验过程中没有发生的离子反应是( )
A.CO2+2OH-===CO+H2O
B.Al2O3+2OH-+3H2O===2AlO+4H2O
C.2Al+2OH-+2H2O===2AlO+3H2↑
D.Al3++4OH-===AlO+2H2O
解析:选D。向集满CO2的铝罐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首先CO2与氢氧化钠反应,表现为铝罐变瘪,接着过量的氢氧化钠再与铝罐反应,铝罐表面有氧化膜Al2O3,故可发生A、B、C的反应。
3.下列有关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2015·高考江苏卷)制备Al(OH)3悬浊液:向1 mol·L-1 AlCl3溶液中加过量的6 mol·L-1 NaOH溶液
B.(2015·高考山东卷)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NH3·H2O:Al3++4NH3·H2O===AlO+2H2O+4NH
C.(2015·高考全国卷Ⅰ,10C)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现象是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结论是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D.(2015·高考山东卷改编)将AlCl3加入Ba(HCO3)2溶液中同时有气体和沉淀产生
解析:选D。A项,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可以和过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故不能制备氢氧化铝悬浊液,错误;B项,Al(OH)3只能溶于强碱,不能溶于氨水;C项,铝在空气中加热生成的氧化铝的熔点较高,所以内部熔化的铝不会滴落;D项,Al3+与HCO发生水解相互促进的反应,生成Al(OH)3沉淀和CO2气体。
4.下列关于铝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2014·高考福建卷)铝罐可久盛食醋
B.(2014·高考四川卷)氢氧化铝可作胃酸的中和剂
C.(2014·高考重庆卷)明矾用作净水剂不涉及化学变化
D.(2014·高考全国卷Ⅱ,9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
解析:选B。铝罐容易受食醋中的醋酸腐蚀而破裂,无法久盛食醋,A错;明矾用作净水剂是利用Al3+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的吸附性,涉及化学变化,C错;铝与氧化铁反应,反应前后都是固体,质量不变,D错。
5.(2016·高考海南卷)KAl(SO4)2·12H2O(明矾)是一种复盐,在造纸等方面应用广泛。实验室中,采用废易拉罐(主要成分为Al,含有少量的Fe、Mg杂质)制备明矾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为尽量少引入杂质,试剂①应选用________(填标号)。
a.HCl溶液 b.H2SO4溶液
c.氨水 d.NaOH溶液
(2)易拉罐溶解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沉淀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将少量明矾溶于水,溶液呈弱酸性,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易拉罐的主要成分为Al,含有少量的Fe、Mg杂质,试剂①的作用是将Al溶解并除去Fe、Mg杂质,HCl溶液和H2SO4溶液可溶解Al及Fe、Mg杂质,会引入Fe2+、Mg2+,氨水不溶解Al;NaOH溶液可溶解Al,但不溶解Fe、Mg杂质,故d项符合。(2)选用NaOH溶液溶解易拉罐,主要发生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3)滤液A中铝元素以AlO形式存在,与溶液中HCO发生复分解反应:AlO+HCO+H2O===Al(OH)3↓+CO,故沉淀B为Al(OH)3;明矾溶于水时,KAl(SO4)2===K++Al3++2SO,Al3++3H2OAl(OH)3+3H+,使溶液呈弱酸性。
答案:(1)d (2)2Al+2NaOH+2H2O===2NaAlO2+3H2↑ (3)Al(OH)3 Al3+水解,使溶液中H+浓度增大
一、选择题
1.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做法中涉及到铝元素的还原性的是( )
A.明矾净化水
B.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
C.用铝制容器存放浓硫酸
D.电解熔融氧化铝制单质铝
解析:选C。A项是Al3++3H2OAl(OH)3(胶体)+3H+,Al(OH)3胶体吸附悬浮杂质而起到净化水的作用;B项是Al(OH)3+3HCl===AlCl3+3H2O;D项是电解时铝从化合物中被还原得到铝单质,表现出氧化性;而C项铝被浓硫酸氧化,表现出还原性,故选C项。
2.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铝比铁活泼,但铝制品比铁制品在空气中耐腐蚀
B.铝热反应不仅被用于焊接钢轨,而且还常被用于冶炼熔点较高的金属
C.电解AlCl3饱和溶液,可制得金属铝
D.Al2O3、MgO的熔点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
解析:选C。A.铝比铁活泼,但铝制品表面容易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比铁制品在空气中耐腐蚀,故A正确;B.铝属于活泼的金属元素,具有较强的还原性,铝热反应不仅被用于焊接钢轨,而且还常被用于冶炼熔点较高的金属,故B正确;C.冶炼铝,一般通过电解熔融状态的氧化铝,铝属于活泼的金属元素,电解AlCl3饱和溶液,得不到铝,故C错误;D.Al2O3、MgO的熔点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故D正确。
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CO2通入NaAlO2溶液中:AlO+CO2+H2O===Al(OH)3↓+CO
B.Al2O3与过量氨水:Al2O3+6NH3·H2O===2Al3++6NH
C.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Al3++3OH-===Al(OH)3↓
D.向AlCl3溶液中滴入过量的氨水:Al3++3NH3·H2O===Al(OH)3↓+3NH
解析:选D。 A项电荷不守恒,质量不守恒;B项Al2O3不溶于氨水;C项AlCl3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的是NaAlO2而不是Al(OH)3沉淀。
4.下列各组物质,不能按(“→”表示反应一步完成)关系转化的是( )
选项
a
b
c
A
Al2O3
NaAlO2
Al(OH)3
B
AlCl3
Al(OH)3
NaAlO2
C
Al
Al(OH)3
Al2O3
D
MgCl2
Mg(OH)2
MgO
解析:选C。A、B、D三项中的转化关系分别为,,,C项中Al不能经一步反应转化为Al(OH)3。
5.将等物质的量的金属Na、Mg、Al分别与100 mL 2 mol·L-1的盐酸反应,实验测得生成气体的体积V(已折合为标准状况)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2.24
B.钠的物质的量为0.2 mol
C.反应时,Na、Mg、Al均过量
D.曲线b为Mg与盐酸反应的图像
解析:选C。由图像可以看出,生成气体的体积相等,则盐酸完全反应,x=2.24,A正确。根据生成的H2为2.24 L,可知Na失去0.2 mol电子,则钠的物质的量为0.2 mol,B正确。反应时如果钠过量,则钠会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必多于2.24 L,C错误。根据反应速率可知曲线a、b、c依次是Na、Mg、Al与盐酸反应的图像,D正确。
6.将铁铝矾[Al2Fe(SO4)4·xH2O]溶于水中,得到浅绿色溶液,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铁铝矾有净水作用,其水溶液显中性
B.向该溶液中加入Na2S溶液,有淡黄色沉淀
C.用惰性电极电解该溶液时,阴极区有沉淀
D.在空气中,蒸干并灼烧该溶液,最后所得的残留固体为Al2O3、Fe2O3
解析:选C。A.铁铝矾溶于水电离出铝离子和亚铁离子,Al3+、Fe2+水解显酸性,A项错误;B.S2-和Al3+水解相互促进,生成氢氧化铝和H2S,B项错误;C.阴极氢离子放电,所以会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氧化亚铁沉淀,C项正确;D.Fe2+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Fe3+,Al3+、Fe3+水解生成硫酸,硫酸难挥发,所以最终得到的是硫酸铝和硫酸铁,D项错误。
7.某同学通过一系列实验探究Mg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将水加入浓硫酸中得到稀硫酸,置镁片于其中探究Mg的活泼性
B.将NaOH溶液缓慢滴入MgSO4溶液中,观察Mg(OH)2沉淀的生成
C.将Mg(OH)2浊液直接倒入已装好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洗涤并收集沉淀
D.将Mg(OH)2沉淀转入蒸发皿中,加足量稀盐酸,加热蒸干得无水MgCl2固体
解析:选B。A.浓硫酸的密度大于水,因此稀释浓硫酸,应把浓硫酸加入到水中,边加边搅拌,故错误;B.Mg2++2OH-===Mg(OH)2↓,故正确;C.过滤时,沿着玻璃棒倒入漏斗中,故错误;D.需要先在烧杯中加稀盐酸溶解沉淀;加热促进Mg2+的水解,加热蒸干不能得到MgCl2固体,故错误。
8.已知NH+AlO+2H2O===Al(OH)3↓+NH3·H2O,向含有等物质的量的NH、Al3+、H+的混合溶液中,慢慢滴加NaOH溶液直至过量,并不断搅拌,发生以下离子反应:
①H++OH-===H2O
②Al(OH)3+OH-===AlO+2H2O
③Al3++3OH-===Al(OH)3↓
④NH+OH-===NH3·H2O
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①→④→②→③
解析:选C。结合OH-能力强的先反应,第一个反应为H++OH-===H2O;第二个反应为Al3++3OH-===Al(OH)3↓;AlO与NH能相互促进水解而生成Al(OH)3,故第三个反应为NH+OH-===NH3·H2O;最后一个反应为Al(OH)3+OH-===AlO+2H2O。
9.通过观察化学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是学习化学科学最基本的技能之一。下列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结论
A
把相同大小的一块铝和镁分别投入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中:铝溶解有气泡放出,而镁没有任何变化
由此得出:铝的金属性比镁强
B
取一块铝箔,用酒精灯点燃:铝箔只熔化成液体而没有脱落
由此得出:铝不易燃烧
C
向氯化铵溶液中投入一铝片:铝片上产生大量气泡
由此得出:该气体是氨气
D
向氯化铝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最后沉淀完全消失
由此得出:氢氧化铝能溶于强碱溶液
解析:选D 。A项,比较金属性的强弱是用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产生H2的难易程度,错误;B项,由于生成了熔点很高的氧化铝,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错误;C项,产生的气体应为H2,错误。
10.工业上用某种氧化铝矿石(含Fe2O3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
对上述流程中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试剂X可以为氨水,沉淀中含有铁的化合物
B.CO2可以用H2SO4溶液或稀盐酸代替
C.反应Ⅱ中的离子方程式为CO2+AlO+2H2O===Al(OH)3↓+HCO
D.工业上还可采用Fe还原Al2O3的方法制Al,成本更低
解析:选C。A项,试剂X应为强碱溶液,使Al2O3溶解;B项,若用强酸代替CO2,强酸过量时,Al(OH)3会溶解,不能保证生成Al(OH)3沉淀;D项,因Al比Fe活泼,不能用Fe置换Al。
二、非选择题
11.某混合物甲中含有明矾[KAl(SO4)2·12H2O]、Al2O3和Fe2O3。在一定条件下由甲可实现如图所示的物质之间的转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D的化学式: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
(2)试剂a最好选用________。
A.NaOH溶液 B.稀盐酸
C.二氧化碳 D.氨水
(3)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固体E可以作为复合性的化学肥料,E中所含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已知信息中甲的成分,可推断B为氧化铝,因此反应③是通过电解Al2O3而得到D(氧气)和A(单质铝)。甲加入水过滤得到明矾溶液(溶液中含有Al3+、K+和SO)和氧化铝、氧化铁沉淀,再向沉淀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则氧化铝溶解,再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可以得到氢氧化铝沉淀。试剂a应该为氨水,如果加入的试剂a是氢氧化钠溶液,则其加入的量不易控制,由此可推知E为硫酸钾、硫酸铵的混合物。
答案:(1)Al Al2O3 O2
(2)D
(3)AlO+2H2O+CO2===Al(OH)3↓+HCO
(4)K2SO4、(NH4)2SO4
12.铝是人类生活中继铜、铁之后又一个重要的金属。工业上冶炼金属铝的原料来源于自然界中重要的矿物质钒土(主要成分Al2O3;还有SiO2、Fe2O3、FeCO3、MgCO3等杂质)。从钒土中提取得到Al2O3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A所含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溶液A与足量气体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冶炼金属铝通常用石墨碳块作电解槽的阳极,请你根据电解原理解释电解冶炼铝的过程中,需要定期补充阳极碳块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l2O3的熔点很高,因而在工业冶炼时,需将Al2O3熔于熔化的冰晶石(Na3AlF6)中进行电解。请写出电解过程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上通常将Al(OH)3和Na2CO3一同溶于氢氟酸来制取冰晶石,反应时放出CO2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一位同学查阅资料发现,AlCl3的熔点很低。他提出:可通过电解熔融状态的AlCl3制取金属铝。你认为他提出的方案是否可行?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企业用上述工艺流程进行生产,每10.0 t钒土可得到金属铝1.35 t。如果不考虑生产过程的损耗,则钒土中Al2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解析:(1)钒土的主要成分是Al2O3,还有SiO2、Fe2O3、FeCO3、MgCO3等杂质,除SiO2不反应外,与盐酸反应生成的金属阳离子有Al3+、Fe3+、Fe2+、Mg2+等,这些金属阳离子再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生成的可溶物为NaAlO2,不溶物为Fe(OH)2、Fe(OH)3、Mg(OH)2;
(2)由(1)知溶液A主要成分为NaAlO2和剩余的氢氧化钠,通入足量二氧化碳气体发生反应:CO2+OH-===HCO和AlO+CO2+2H2O===Al(OH)3↓+HCO;
(3)电解冶炼铝的阳极产物为O2,在高温条件下,O2与阳极碳发生反应消耗阳极碳块,所以需要定期补充阳极碳块;
(4)电解熔融的氧化铝,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即铝离子得电子生成单质铝,阴极的电极反应为Al3++3e-===Al;工业上通常将Al(OH)3和Na2CO3一同溶于氢氟酸来制取冰晶石,反应时放出CO2气体,根据原子守恒配平,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OH)3+3Na2CO3+12HF===2Na3AlF6+3CO2↑+9H2O。
(5)AlCl3是共价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不能用来电解,而氧化铝为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可导电,可以用来电解;
(6)根据元素守恒,钒土中每1 mol Al2O3会生成2 mol Al,则钒土中Al2O3的质量分数=(1.35 t×102 g·mol-1)÷(27 g·mol-1×2×10 t)×100%=25.5%。
答案:(1)Fe(OH)2、Fe(OH)3、Mg(OH)2
(2)CO2+OH-=== HCO、AlO+CO2+2H2O===Al(OH)3↓+HCO
(3)电解冶炼铝的阳极产物为氧气,在高温条件下,氧气与阳极碳发生反应消耗阳极碳块
(4)Al3++3e-===Al 2Al(OH)3+3Na2CO3+12HF===2Na3AlF6+3CO2↑+9H2O
(5)不可行;AlCl3是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的AlCl3不导电
(6)25.5%(或0.255)
13.聚合氯化铝晶体是介于AlCl3和Al(OH)3 之间的一种水溶性无机高分子聚合物,其制备原料主要是铝加工行业的废渣——铝灰,它主要含Al2O3、Al,还有SiO2等杂质。聚合氯化铝生产的工艺流程如下:
(1)反应中副产品a是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升高pH至4.0~5.0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产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4)为使得到的晶体较纯净,生产过程中使pH升高的C物质可选用________(填编号)。
a.NaOH b.Al c.氨水 d.Al2O3 e.NaAlO2
(5)聚合氯化铝晶体的化学式可表示为[Al2(OH)nCl6-n·xH2O]m,实验室测定n的值:
①称取a g晶体,制成粉末,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为止,称量为b g。此过程可能用到的下列仪器有________。
a.蒸发皿 b.坩埚 c.研钵 d.试管
②另取a g晶体,进行如下操作:用A试剂溶解→加足量AgNO3溶液→C操作→烘干→称量为c g。
A试剂为_________(填试剂名称),C操作为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n=__________(用含b、c的代数式表示)。
解析:(1)铝灰用水清洗后,加入盐酸,Al与盐酸反应产生H2,因此气体a为H2。
(2)铝灰加入盐酸得到的B为AlCl3溶液,降温熟化后,升高pH可以促进AlCl3水解,从而使晶体析出。
(3)生产过程中HCl可以循环使用。
(4)生产过程中为使pH升高,可以加入Al、Al2O3,它们与AlCl3水解生成的H+反应,且不会引入其他杂质。
(5)①将晶体制成粉末,需要用到研钵,加热粉末至质量不再变化,需要用到坩埚,得到的b g物质为Al2O3。
②将晶体溶解,选择硝酸,操作C为过滤、洗涤,得到的c g物质为AgCl。根据关系式:Al2O3~(6-n)AgCl,有102∶(861-143.5n)=b∶c,解得n=。
答案:(1)H2 (2)促进AlCl3的水解,使晶体析出
(3)HCl (4)bd (5)①bc ②硝酸 过滤、洗涤
14.铝镁合金是飞机制造、化工生产等行业的重要材料。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含镁3%~5%的铝镁合金(不含其他元素)中镁的质量分数,设计了下列两种不同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方案一:
[实验方案] 将铝镁合金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测定剩余固体质量。
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1)称取10.8 g铝镁合金粉末样品,溶于体积为V mL、物质的量浓度为 4.0 mol·L-1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则NaOH溶液的体积V≥________mL。
(2)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固体。该步骤中若未洗涤固体,测得镁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方案二:
[实验方案] 将铝镁合金与足量稀硫酸溶液反应,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
[实验步骤]
(1)同学们拟选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实验:
你认为最简易的装置连接顺序是A接( )( )接( )( )接( )(填接口字母,可不填满)。
(2)仔细分析实验装置后,同学们经讨论认为以下两点会引起较大误差:稀硫酸滴入锥形瓶中,即使不生成H2,也会将瓶内空气排出,使所测H2体积偏大;实验结束时,连接广口瓶和量筒的导管中有少量水存在,使所测氢气体积偏小。于是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①装置中导管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前后量气管(由碱式滴定管改装)中液面读数分别为V1 mL、V2 mL,则产生氢气的体积为________mL。
③若需确定产生氢气的量,还需测定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方案一:2Al+2NaOH+2H2O===2NaAlO2+3H2↑ (1)97 (2)偏高
方案二:(1)E D G (2)①使分液漏斗内气体压强与锥形瓶内气体压强相等,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时稀硫酸能顺利滴下;滴入锥形瓶的稀硫酸的体积等于进入分液漏斗的气体体积,从而消除由于加入稀硫酸引起的氢气体积误差 ②(V1-V2) ③实验时的温度和压强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