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2020高考鲁科版化学一轮复习教学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20版新一线高考化学(鲁科版)一轮复习教学案:第1部分第3章第1节碳的多样性
展开
第1节 碳的多样性
考纲定位
核心素养
1.了解碳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了解常见碳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
1.宏观辨识——认识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2.微观探析——能从碳单质的结构理解碳单质的多样性,从碳原子结构理解其性质。
3.科学探究——科学领悟Na2CO3、NaHCO3的性质探究方案,并设计实验探究方案。
4.社会责任——了解CO2对环境的影响,养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习惯。
考点一| 碳单质及其氧化物
1.多种多样的碳单质
(1)同素异形体: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几种单质,互称同素异形体。
(2)碳的三种常见同素异形体
碳的同素异形体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3)碳的化学性质
2.碳的氧化物
(1)一氧化碳
①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有毒。
②化学性质
a.可燃性:2CO+O22CO2;
b.还原性:与Fe2O3反应Fe2O3+3CO2Fe+3CO2。
(2)二氧化碳
①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
②化学性质
③实验室制取原理:CaCO3+2HCl===CaCl2+CO2↑+H2O。
④用途:化工原料、灭火剂。干冰用作制冷剂、人工降雨。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金刚石和石墨互为同位素。( )
(2)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异味,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
(3)通过水除去CO中的CO2。( )
(4)通过灼热CuO除去H2中的CO。( )
(5)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氧化物一定为CO2。( )
(6)将CO2通入NaOH溶液中,一定得到Na2CO3。( )
(7)用CO2鉴别Na[Al(OH)4]溶液和CH3COONa溶液。( )
(8)实验室中可用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备CO2气体。( )
答案:(1)× (2)√ (3)× (4)× (5)× (6)× (7)√ (8)×
2.写出除去下列气体中混有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可采取的方法。
(1)CO(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O2(C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O2(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O2(S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O2(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通过盛有浓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2)通过盛放灼热CuO的硬质玻璃管 (3)通过盛放灼热铜网的硬质玻璃管 (4)通过盛有饱和NaHCO3溶液或酸性KMnO4 溶液的洗气瓶 (5)通过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
考法1 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及实验探究
1.用四种溶液分别进行实验,表中“操作及现象”与“溶液”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选项
操作及现象
溶液
A
通入CO2,溶液不变浑浊
BaCl2溶液
B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
Na2SiO3
溶液
C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再加入品红溶液,红色退去
Ca(ClO)2
溶液
D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再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又变浑浊
Ca(OH)2
溶液
B [CO2通入Na2SiO3溶液中,先生成沉淀H2SiO3,继续通CO2,H2SiO3不反应,不溶解。]
2.(2019·信阳模拟)为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中是否混有一氧化碳,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根据装置回答问题:
(1)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后通过________处理尾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实验时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证明原气体中一定含有一氧化碳。
解析:(1)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2时,可先将混合气体通入盛有浓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故A装置的作用是吸收CO2,以排除对后续实验的干扰。
(2)CO有毒,故将CO点燃生成CO2才能排放到空气中。
(3)CO还原CuO使黑色粉末变成红色,反应生成的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可利用这些现象来证明原气体中一定含有CO。
答案:(1)吸收CO2
(2)点燃 2CO+O22CO2
(3)B中无明显现象,装置C中黑色粉末变成光亮的红色,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思维建模] 检验CO2中CO是否存在的思维模板
各装置的作用是:
A——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2气体
B——检验混合气体中CO2是否除尽
C——CO还原CuO:CO+CuOCu+CO2
D——验证CO的氧化产物CO2
E——除去尾气中的CO2气体
F——除去尾气中的CO气体,防止污染环境
确定混合气体中含有CO气体的实验现象是:
C中的物质由黑色变成光亮的红色,B中无明显现象,D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考法2 CO2与碱反应的产物判断
3.在标准状况下,将4.48 L CO2通入100 mL 3 mol·L-1的NaOH溶液中,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其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解析:n(CO2)=0.2 mol,n(NaOH)=0.3 mol,n(CO2)∶n(NaOH)=2∶3,可发生反应
2CO2+3NaOH===Na2CO3+NaHCO3+H2O
答案:Na2CO3、NaHCO3 1∶1
4.往100 mL NaOH溶液中通入CO2,充分反应后,在减压和较低温度下,小心将溶液蒸干,得白色固体M。通入CO2的体积V(CO2)/mL(标准状况下,下同)与M的质量W/g的关系如图所示。
(1)A点时,白色固体M的化学式为________,通入CO2的体积为________mL。
(2)C点时,白色固体M的化学式为________,通入CO2的体积为________mL。
(3)推算B点时M的组成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及通入CO2气体的体积为________mL。
解析:首先NaOH转化为Na2CO3,继续通CO2又转化为NaHCO3,结合图形得出:A点M为Na2CO3,V(CO2)=1 120 mL;C点M为NaHCO3,V(CO2)=2 240 mL;B点为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由守恒法求出V(CO2)=1 792 mL。
答案:(1)Na2CO3 1 120 (2)NaHCO3 2 240
(3)Na2CO3和NaHCO3 1 792
[思维建模] 数轴法判断CO2与强碱(OH-)反应的产物
当n(OH-)∶n(CO2)的值不同时产物如下:
考点二| 钠的碳酸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1.Na2CO3与NaHCO3的物理性质比较
名称
碳酸钠
碳酸氢钠
化学式
Na2CO3
NaHCO3
俗名
纯碱或苏打
小苏打
颜色、状态
白色粉末
细小白色晶体
水溶性
易溶于水
水中易溶,比Na2CO3的溶解度小
提醒:因NaHCO3的溶解度较小,将CO2通入饱和Na2CO3溶液时,开始无明显现象,后有沉淀析出。
2.Na2CO3与NaHCO3的化学性质比较
(1)热稳定性
①Na2CO3性质稳定,受热难分解。
②NaHCO3性质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2NaHCO3Na2CO3+CO2↑+H2O。
(2)与酸(足量盐酸)反应(填写化学方程式)
①Na2CO3:Na2CO3+2HCl===2NaCl+CO2↑+H2O。
②NaHCO3:NaHCO3+HCl===NaCl+CO2↑+H2O。
(3)与碱液反应(将下列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①与NaOH溶液
②与石灰水(足量)
(4)与盐(如CaCl2)溶液反应(写出离子方程式)
①Na2CO3:CO+Ca2+===CaCO3↓;
②NaHCO3:与CaCl2不反应。
3.Na2CO3与NaHCO3的相互转化
Na2CO3NaHCO3
[深度归纳] (1)Na2CO3和NaHCO3的鉴别方法
(2)侯氏制碱的原理
把二氧化碳通入氨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使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从溶液中析出;过滤得到碳酸氢钠晶体,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其化学方程式为
①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②2NaHCO3 Na2CO3+CO2↑+H2O
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有晶体析出。( )
(2)Na2CO3·10H2O在干燥的空气中可风化变成Na2CO3粉末。( )
(3)NaHCO3与Na2CO3溶液可用Ba(OH)2溶液鉴别。( )
(4)用热的烧碱溶液洗去油污,因为Na2CO3可直接与油污反应。( )
(5)NaHCO3溶液中加少量Ba(OH)2溶液:HCO+Ba2++OH-===BaCO3↓+H2O。( )
(6)用酚酞溶液可鉴别饱和食盐水和饱和碳酸钠溶液。( )
(7)Na与H2反应可生成NaH,NaH与H2O反应时,NaH作还原剂。
( )
答案:(1)√ (2)√ (3)× (4)× (5)× (6)√ (7)√
考法1 Na2CO3与NaHCO3的性质与鉴别
1.(2019·石家庄模拟)下列关于Na2CO3和NaHCO3的比较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HCO3固体受热容易分解,而Na2CO3固体受热不容易分解
B.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前者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比后者多
C.向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中分别滴加2滴酚酞溶液,前者颜色比后者深
D.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分别与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相同
D [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分别与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相同,Na2CO3与Ba(OH)2溶液:CO+Ba2+===BaCO3↓,NaHCO3与Ba(OH)2溶液反应,当NaHCO3少量时:HCO+OH-+
Ba2+===BaCO3↓+H2O;当NaHCO3过量时:2HCO+Ba2++2OH-===BaCO3↓+CO+2H2O。]
2.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A.Na2CO3溶液(NaHCO3),选用适量的NaOH溶液
B.NaHCO3溶液(Na2CO3),应通入过量的CO2气体
C.Na2O2粉末(Na2O),将混合物在氧气中加热
D.Na2CO3溶液(Na2SO4),加入适量Ba(OH)2溶液,过滤
D [Ba(OH)2与Na2CO3和Na2SO4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符合除杂的要求。]
考法2 测定纯碱纯度的实验探究
3.制得的碳酸钠样品中往往含有少量NaCl,现欲测定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方案一:用下图所示方法和步骤进行实验:
①操作Ⅰ涉及的实验名称有________、洗涤;操作Ⅱ涉及的实验名称有干燥、________。
②该方案测得的样品中Na2CO3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________。
(2)方案二: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铁架台、铁夹等在图中均已略去)。实验步骤如下:
a.按图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b.准确称得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D的质量为83.4 g;
c.准确称得6.0 g纯碱样品放入容器Ⅱ中;
d.打开分液漏斗Ⅰ的旋塞,缓缓滴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e.打开弹簧夹,往试管A中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称得干燥管D的总质量为85.6 g。
①若d、e两步的实验操作太快,则会导致测定结果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②装置A中试剂X应选用________。
③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有关数据,计算纯碱样品Na2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解析:(1)①生成沉淀A,故操作Ⅰ需要涉及过滤操作。要知道固体的质量需要称重;②经过计算,样品中Na2CO3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100%。
(2)①反应过快会使产生的CO2气体不能完全被D装置中碱石灰吸收;快速鼓入空气,也会使装置内残留CO2不能被D装置中碱石灰完全吸收,则测得的CO2质量偏小,测定结果偏小;②鼓入空气,可把残留在装置B、C中的CO2赶出由D中碱石灰吸收,因为空气中含有CO2,因此应把鼓入空气中的CO2吸收处理,所以装置A应放入NaOH溶液;③如果D装置直接与外界空气相连通,则空气中的H2O和CO2会对测定结果带来影响,所以装置E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H2O和CO2进入装置D中;④反应中放出CO2气体的质量=85.6 g-83.4 g=2.2 g,设消耗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CO2
106 44
x 2.2 g
解得x=5.3 g
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100%≈88.3%。
答案:(1)①过滤 称量
②×100%
(2)①偏小 ②NaOH溶液 ③防止空气中CO2和水蒸气进入装置D中 ④88.3%
[思维建模] 测定纯碱纯度的两种常用方法
气体法
发生反应Na2CO3+H2SO4===Na2SO4+H2O+CO2↑,依据CO2的体积确定Na2CO3的物质的量,进而确定纯碱中Na2CO3的纯度
沉淀法
发生反应Na2CO3+BaCl2===BaCO3↓+2NaCl,依据BaCO3沉淀的质量,确定Na2CO3的物质的量,进而确定纯碱中Na2CO3的纯度
专项突破(8) Na2CO3、NaHCO3的定量计算与图像分析
1.Na2CO3、NaHCO3与酸反应的定量比较
(1)速率:相同条件下,NaHCO3与盐酸反应放出CO2的速率比Na2CO3与盐酸反应快。
(2)耗酸量:等质量或等物质的量的Na2CO3与NaHCO3均为前者耗酸量多。
(3)CO2生成量比较:
①等物质的量的Na2CO3、NaHCO3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CO2的量相等。
②等质量的Na2CO3、NaHCO3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NaHCO3产生的CO2多。
③等物质的量的HCl与足量的Na2CO3、NaHCO3分别反应,NaHCO3产生的CO2多。
2.Na2CO3、NaHCO3、NaOH及其混合物与盐酸反应的图像分析
向某溶液(Na2CO3或NaHCO3或NaOH)中逐滴加入盐酸,消耗HCl的物质的量与产生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若OA=0,则溶液中所含溶液为NaHCO3,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H+===CO2↑+H2O;
(2)若OA=AB,则溶液中溶质为Na2CO3,涉及的离子反应为OA:CO+
H+===HCO,AB:HCO+H+===CO2↑+H2O;
(3)若OA<AB,则溶液中溶质为Na2CO3和NaHCO3,涉及的离子反应同(2);
(4)若OA>AB,则溶液中溶质为NaOH、Na2CO3,涉及的离子反应为OA:OH-+H+===H2O,CO+H+===HCO,AB:HCO+H+===CO2↑+H2O。
[典例导航]
(2019·岳阳模拟)向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中滴加0.1 mol·L-1稀盐酸,CO2的生成量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0~a范围内,只发生中和反应
B.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H+===CO2↑+H2O
C.a=0.3
D.原混合溶液中NaOH与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思路点拨] H+与OH-、CO、HCO的先后顺序为OH->CO>HCO
⇒
⇒
C [在0~a范围内,先发生中和反应,后发生CO与H+生成HCO的反应,A错误;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H+===H2O+CO2↑,B错误;因为a~0.4范围内发生的反应是H++HCO===CO2↑+H2O,n(CO2)=0.01 mol,n(H+)=n(CO2)=0.01 mol,所以a=0.3,C正确;由碳元素守恒可知溶液中n(CO)=n(CO2)=0.01 mol,在0~a范围内,生成0.01 mol HCO消耗盐酸0.1 L,与NaOH反应消耗盐酸0.2 L,n(NaOH)∶n(Na2CO3)=2∶1,D错误。]
1.(2019·淮北模拟)有关NaHCO3和Na2CO3的性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与足量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Na2CO3产生的CO2体积小
B.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盐与同浓度盐酸完全反应,所消耗盐酸的体积Na2CO3是NaHCO3的2倍
C.1 mol 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的CO2为1 mol
D.向200 mL 0.1 mol·L-1 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200 Ml
0.1 mol·L-1的稀盐酸并不断振荡,生成的CO2为0.01 mol
D [D项,反应原理为CO+H+===HCO,HCO+H+===CO2↑+H2O,故不会生成CO2。]
2.向100 mL 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0.2 mol·L-1 的盐酸,产生CO2的体积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原NaOH溶液的浓度为0.2 mol·L-1
B.在标准状况下通入CO2的体积为448 mL
C.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n(NaOH)∶n(Na2CO3)=1∶3
D.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n(NaHCO3)∶n(Na2CO3)=1∶1
A [当向100 mL 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时,反应有两种可能情况:2NaOH+CO2===Na2CO3+H2O或NaOH+CO2===NaHCO3,再加入盐酸100 mL时,无论溶液中溶质是NaOH、NaHCO3还是Na2CO3,最终都会生成NaCl,因n(Na+)=n(Cl-),所以n(NaOH)=n(HCl)=0.02 mol,NaOH和盐酸的体积相同,那么浓度也相同,即原NaOH溶液的浓度为0.2 mol·L-1,A项正确;盐酸由25 mL滴至100 mL时,发生的反应为NaHCO3+HCl===NaCl+CO2↑+H2O,消耗盐酸0.015 mol,生成CO2 0.015 mol,即在标准状况下通入CO2的体积为336 mL,B项错误;设所得溶液中的Na2CO3为x mol,NaHCO3为y mol,根据原子守恒:2x mol+y mol=0.02 mol,x mol+y mol=0.015 mol,解得x=0.005,y=0.01,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NaHCO3)∶n(Na2CO3)=2∶1,C、D项错误。]
课堂反馈 真题体验
[一题串知,落实考法]
(2015·全国卷Ⅰ,T26改编)草酸(乙二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其K1=5.4×10-2,K2=5.4×10-5。草酸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而其钙盐难溶于水。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熔点为101 ℃,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170 ℃以上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分解产物中含有__________。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查CO2的检验和主要性质]
(2)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还有CO,为进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B和下图所示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
①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__________ ______。装置H反应管中盛有的物质是________。
②能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有CO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查CO的检验与性质]
(3)若上图中的装置C中的澄清石灰水改为水玻璃,则装置C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现象说明H2SiO3比H2CO3的酸性________。
[考查H2CO3和H2SiO3的酸性强弱]
(4)若把上图中装置C中的澄清石灰水改为饱和Na2CO3溶液,则装置C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查Na2CO3的性质]
答案:(1)有气泡逸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Ca2++2OH-===CaCO3↓+H2O CO2 冷凝(水蒸气、草酸等),防止草酸进入装置C反应生成沉淀,干扰CO2的检验
(2)①F、D、G、H、D、I CuO ②H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其前的D中澄清石灰水无现象,其后的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C中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或变浑浊,且有气泡逸出
CO2+SiO+H2O===H2SiO3↓+CO 弱
(4)白色沉淀或变浑浊,有气泡逸出
2Na++CO+CO2+H2O===2NaHCO3↓
[真题体验,感悟考向]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018·全国卷Ⅲ)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
( )
(2)(2018·全国卷Ⅱ)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
(3)(2018·全国卷Ⅱ)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
(4)(2017·全国卷Ⅱ)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说明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 )
(5)(2017·全国卷Ⅲ)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
答案:(1)× (2)√ (3)× (4)× (5)×
2.(2016·全国卷Ⅱ,T7)下列有关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燃料燃烧产物CO2是温室气体之一
B.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C.以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
D.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
B [A项中,燃料燃烧产生的CO2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正确;B项中,化石燃料完全燃烧时产生的气体有CO2、SO2等,会造成大气污染,错误;C项中,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等含碳原子数目较少的烃,燃油的主要成分是含碳原子数目较多的烃,液化石油气燃烧更充分,可减少大气污染,正确;D项中,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的CO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3.(2018·全国卷Ⅱ,T28节选)某小组为探究K3[Fe(C2O4)3]·3H2O(三草酸合铁酸钾)的热分解产物,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装置B、F中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装置E中固体变为红色,由此判断热分解产物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
(3)为防止倒吸,停止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隔绝空气、使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进入后续装置
(2)CO2 CO
(3)先熄灭装置A、E的酒精灯,冷却后停止通入氮气
第1节 碳的多样性
考纲定位
核心素养
1.了解碳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了解常见碳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
1.宏观辨识——认识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2.微观探析——能从碳单质的结构理解碳单质的多样性,从碳原子结构理解其性质。
3.科学探究——科学领悟Na2CO3、NaHCO3的性质探究方案,并设计实验探究方案。
4.社会责任——了解CO2对环境的影响,养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习惯。
考点一| 碳单质及其氧化物
1.多种多样的碳单质
(1)同素异形体: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几种单质,互称同素异形体。
(2)碳的三种常见同素异形体
碳的同素异形体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3)碳的化学性质
2.碳的氧化物
(1)一氧化碳
①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有毒。
②化学性质
a.可燃性:2CO+O22CO2;
b.还原性:与Fe2O3反应Fe2O3+3CO2Fe+3CO2。
(2)二氧化碳
①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
②化学性质
③实验室制取原理:CaCO3+2HCl===CaCl2+CO2↑+H2O。
④用途:化工原料、灭火剂。干冰用作制冷剂、人工降雨。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金刚石和石墨互为同位素。( )
(2)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异味,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
(3)通过水除去CO中的CO2。( )
(4)通过灼热CuO除去H2中的CO。( )
(5)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氧化物一定为CO2。( )
(6)将CO2通入NaOH溶液中,一定得到Na2CO3。( )
(7)用CO2鉴别Na[Al(OH)4]溶液和CH3COONa溶液。( )
(8)实验室中可用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备CO2气体。( )
答案:(1)× (2)√ (3)× (4)× (5)× (6)× (7)√ (8)×
2.写出除去下列气体中混有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可采取的方法。
(1)CO(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O2(C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O2(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O2(S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O2(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通过盛有浓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2)通过盛放灼热CuO的硬质玻璃管 (3)通过盛放灼热铜网的硬质玻璃管 (4)通过盛有饱和NaHCO3溶液或酸性KMnO4 溶液的洗气瓶 (5)通过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
考法1 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及实验探究
1.用四种溶液分别进行实验,表中“操作及现象”与“溶液”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选项
操作及现象
溶液
A
通入CO2,溶液不变浑浊
BaCl2溶液
B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
Na2SiO3
溶液
C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再加入品红溶液,红色退去
Ca(ClO)2
溶液
D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再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又变浑浊
Ca(OH)2
溶液
B [CO2通入Na2SiO3溶液中,先生成沉淀H2SiO3,继续通CO2,H2SiO3不反应,不溶解。]
2.(2019·信阳模拟)为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中是否混有一氧化碳,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根据装置回答问题:
(1)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后通过________处理尾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实验时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证明原气体中一定含有一氧化碳。
解析:(1)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2时,可先将混合气体通入盛有浓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故A装置的作用是吸收CO2,以排除对后续实验的干扰。
(2)CO有毒,故将CO点燃生成CO2才能排放到空气中。
(3)CO还原CuO使黑色粉末变成红色,反应生成的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可利用这些现象来证明原气体中一定含有CO。
答案:(1)吸收CO2
(2)点燃 2CO+O22CO2
(3)B中无明显现象,装置C中黑色粉末变成光亮的红色,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思维建模] 检验CO2中CO是否存在的思维模板
各装置的作用是:
A——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2气体
B——检验混合气体中CO2是否除尽
C——CO还原CuO:CO+CuOCu+CO2
D——验证CO的氧化产物CO2
E——除去尾气中的CO2气体
F——除去尾气中的CO气体,防止污染环境
确定混合气体中含有CO气体的实验现象是:
C中的物质由黑色变成光亮的红色,B中无明显现象,D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考法2 CO2与碱反应的产物判断
3.在标准状况下,将4.48 L CO2通入100 mL 3 mol·L-1的NaOH溶液中,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其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解析:n(CO2)=0.2 mol,n(NaOH)=0.3 mol,n(CO2)∶n(NaOH)=2∶3,可发生反应
2CO2+3NaOH===Na2CO3+NaHCO3+H2O
答案:Na2CO3、NaHCO3 1∶1
4.往100 mL NaOH溶液中通入CO2,充分反应后,在减压和较低温度下,小心将溶液蒸干,得白色固体M。通入CO2的体积V(CO2)/mL(标准状况下,下同)与M的质量W/g的关系如图所示。
(1)A点时,白色固体M的化学式为________,通入CO2的体积为________mL。
(2)C点时,白色固体M的化学式为________,通入CO2的体积为________mL。
(3)推算B点时M的组成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及通入CO2气体的体积为________mL。
解析:首先NaOH转化为Na2CO3,继续通CO2又转化为NaHCO3,结合图形得出:A点M为Na2CO3,V(CO2)=1 120 mL;C点M为NaHCO3,V(CO2)=2 240 mL;B点为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由守恒法求出V(CO2)=1 792 mL。
答案:(1)Na2CO3 1 120 (2)NaHCO3 2 240
(3)Na2CO3和NaHCO3 1 792
[思维建模] 数轴法判断CO2与强碱(OH-)反应的产物
当n(OH-)∶n(CO2)的值不同时产物如下:
考点二| 钠的碳酸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1.Na2CO3与NaHCO3的物理性质比较
名称
碳酸钠
碳酸氢钠
化学式
Na2CO3
NaHCO3
俗名
纯碱或苏打
小苏打
颜色、状态
白色粉末
细小白色晶体
水溶性
易溶于水
水中易溶,比Na2CO3的溶解度小
提醒:因NaHCO3的溶解度较小,将CO2通入饱和Na2CO3溶液时,开始无明显现象,后有沉淀析出。
2.Na2CO3与NaHCO3的化学性质比较
(1)热稳定性
①Na2CO3性质稳定,受热难分解。
②NaHCO3性质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2NaHCO3Na2CO3+CO2↑+H2O。
(2)与酸(足量盐酸)反应(填写化学方程式)
①Na2CO3:Na2CO3+2HCl===2NaCl+CO2↑+H2O。
②NaHCO3:NaHCO3+HCl===NaCl+CO2↑+H2O。
(3)与碱液反应(将下列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①与NaOH溶液
②与石灰水(足量)
(4)与盐(如CaCl2)溶液反应(写出离子方程式)
①Na2CO3:CO+Ca2+===CaCO3↓;
②NaHCO3:与CaCl2不反应。
3.Na2CO3与NaHCO3的相互转化
Na2CO3NaHCO3
[深度归纳] (1)Na2CO3和NaHCO3的鉴别方法
(2)侯氏制碱的原理
把二氧化碳通入氨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使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从溶液中析出;过滤得到碳酸氢钠晶体,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其化学方程式为
①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②2NaHCO3 Na2CO3+CO2↑+H2O
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有晶体析出。( )
(2)Na2CO3·10H2O在干燥的空气中可风化变成Na2CO3粉末。( )
(3)NaHCO3与Na2CO3溶液可用Ba(OH)2溶液鉴别。( )
(4)用热的烧碱溶液洗去油污,因为Na2CO3可直接与油污反应。( )
(5)NaHCO3溶液中加少量Ba(OH)2溶液:HCO+Ba2++OH-===BaCO3↓+H2O。( )
(6)用酚酞溶液可鉴别饱和食盐水和饱和碳酸钠溶液。( )
(7)Na与H2反应可生成NaH,NaH与H2O反应时,NaH作还原剂。
( )
答案:(1)√ (2)√ (3)× (4)× (5)× (6)√ (7)√
考法1 Na2CO3与NaHCO3的性质与鉴别
1.(2019·石家庄模拟)下列关于Na2CO3和NaHCO3的比较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HCO3固体受热容易分解,而Na2CO3固体受热不容易分解
B.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前者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比后者多
C.向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中分别滴加2滴酚酞溶液,前者颜色比后者深
D.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分别与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相同
D [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分别与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相同,Na2CO3与Ba(OH)2溶液:CO+Ba2+===BaCO3↓,NaHCO3与Ba(OH)2溶液反应,当NaHCO3少量时:HCO+OH-+
Ba2+===BaCO3↓+H2O;当NaHCO3过量时:2HCO+Ba2++2OH-===BaCO3↓+CO+2H2O。]
2.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A.Na2CO3溶液(NaHCO3),选用适量的NaOH溶液
B.NaHCO3溶液(Na2CO3),应通入过量的CO2气体
C.Na2O2粉末(Na2O),将混合物在氧气中加热
D.Na2CO3溶液(Na2SO4),加入适量Ba(OH)2溶液,过滤
D [Ba(OH)2与Na2CO3和Na2SO4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符合除杂的要求。]
考法2 测定纯碱纯度的实验探究
3.制得的碳酸钠样品中往往含有少量NaCl,现欲测定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方案一:用下图所示方法和步骤进行实验:
①操作Ⅰ涉及的实验名称有________、洗涤;操作Ⅱ涉及的实验名称有干燥、________。
②该方案测得的样品中Na2CO3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________。
(2)方案二: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铁架台、铁夹等在图中均已略去)。实验步骤如下:
a.按图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b.准确称得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D的质量为83.4 g;
c.准确称得6.0 g纯碱样品放入容器Ⅱ中;
d.打开分液漏斗Ⅰ的旋塞,缓缓滴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e.打开弹簧夹,往试管A中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称得干燥管D的总质量为85.6 g。
①若d、e两步的实验操作太快,则会导致测定结果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②装置A中试剂X应选用________。
③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有关数据,计算纯碱样品Na2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解析:(1)①生成沉淀A,故操作Ⅰ需要涉及过滤操作。要知道固体的质量需要称重;②经过计算,样品中Na2CO3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100%。
(2)①反应过快会使产生的CO2气体不能完全被D装置中碱石灰吸收;快速鼓入空气,也会使装置内残留CO2不能被D装置中碱石灰完全吸收,则测得的CO2质量偏小,测定结果偏小;②鼓入空气,可把残留在装置B、C中的CO2赶出由D中碱石灰吸收,因为空气中含有CO2,因此应把鼓入空气中的CO2吸收处理,所以装置A应放入NaOH溶液;③如果D装置直接与外界空气相连通,则空气中的H2O和CO2会对测定结果带来影响,所以装置E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H2O和CO2进入装置D中;④反应中放出CO2气体的质量=85.6 g-83.4 g=2.2 g,设消耗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CO2
106 44
x 2.2 g
解得x=5.3 g
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100%≈88.3%。
答案:(1)①过滤 称量
②×100%
(2)①偏小 ②NaOH溶液 ③防止空气中CO2和水蒸气进入装置D中 ④88.3%
[思维建模] 测定纯碱纯度的两种常用方法
气体法
发生反应Na2CO3+H2SO4===Na2SO4+H2O+CO2↑,依据CO2的体积确定Na2CO3的物质的量,进而确定纯碱中Na2CO3的纯度
沉淀法
发生反应Na2CO3+BaCl2===BaCO3↓+2NaCl,依据BaCO3沉淀的质量,确定Na2CO3的物质的量,进而确定纯碱中Na2CO3的纯度
专项突破(8) Na2CO3、NaHCO3的定量计算与图像分析
1.Na2CO3、NaHCO3与酸反应的定量比较
(1)速率:相同条件下,NaHCO3与盐酸反应放出CO2的速率比Na2CO3与盐酸反应快。
(2)耗酸量:等质量或等物质的量的Na2CO3与NaHCO3均为前者耗酸量多。
(3)CO2生成量比较:
①等物质的量的Na2CO3、NaHCO3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CO2的量相等。
②等质量的Na2CO3、NaHCO3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NaHCO3产生的CO2多。
③等物质的量的HCl与足量的Na2CO3、NaHCO3分别反应,NaHCO3产生的CO2多。
2.Na2CO3、NaHCO3、NaOH及其混合物与盐酸反应的图像分析
向某溶液(Na2CO3或NaHCO3或NaOH)中逐滴加入盐酸,消耗HCl的物质的量与产生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若OA=0,则溶液中所含溶液为NaHCO3,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H+===CO2↑+H2O;
(2)若OA=AB,则溶液中溶质为Na2CO3,涉及的离子反应为OA:CO+
H+===HCO,AB:HCO+H+===CO2↑+H2O;
(3)若OA<AB,则溶液中溶质为Na2CO3和NaHCO3,涉及的离子反应同(2);
(4)若OA>AB,则溶液中溶质为NaOH、Na2CO3,涉及的离子反应为OA:OH-+H+===H2O,CO+H+===HCO,AB:HCO+H+===CO2↑+H2O。
[典例导航]
(2019·岳阳模拟)向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中滴加0.1 mol·L-1稀盐酸,CO2的生成量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0~a范围内,只发生中和反应
B.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H+===CO2↑+H2O
C.a=0.3
D.原混合溶液中NaOH与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思路点拨] H+与OH-、CO、HCO的先后顺序为OH->CO>HCO
⇒
⇒
C [在0~a范围内,先发生中和反应,后发生CO与H+生成HCO的反应,A错误;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H+===H2O+CO2↑,B错误;因为a~0.4范围内发生的反应是H++HCO===CO2↑+H2O,n(CO2)=0.01 mol,n(H+)=n(CO2)=0.01 mol,所以a=0.3,C正确;由碳元素守恒可知溶液中n(CO)=n(CO2)=0.01 mol,在0~a范围内,生成0.01 mol HCO消耗盐酸0.1 L,与NaOH反应消耗盐酸0.2 L,n(NaOH)∶n(Na2CO3)=2∶1,D错误。]
1.(2019·淮北模拟)有关NaHCO3和Na2CO3的性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与足量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Na2CO3产生的CO2体积小
B.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盐与同浓度盐酸完全反应,所消耗盐酸的体积Na2CO3是NaHCO3的2倍
C.1 mol 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的CO2为1 mol
D.向200 mL 0.1 mol·L-1 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200 Ml
0.1 mol·L-1的稀盐酸并不断振荡,生成的CO2为0.01 mol
D [D项,反应原理为CO+H+===HCO,HCO+H+===CO2↑+H2O,故不会生成CO2。]
2.向100 mL 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0.2 mol·L-1 的盐酸,产生CO2的体积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原NaOH溶液的浓度为0.2 mol·L-1
B.在标准状况下通入CO2的体积为448 mL
C.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n(NaOH)∶n(Na2CO3)=1∶3
D.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n(NaHCO3)∶n(Na2CO3)=1∶1
A [当向100 mL 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时,反应有两种可能情况:2NaOH+CO2===Na2CO3+H2O或NaOH+CO2===NaHCO3,再加入盐酸100 mL时,无论溶液中溶质是NaOH、NaHCO3还是Na2CO3,最终都会生成NaCl,因n(Na+)=n(Cl-),所以n(NaOH)=n(HCl)=0.02 mol,NaOH和盐酸的体积相同,那么浓度也相同,即原NaOH溶液的浓度为0.2 mol·L-1,A项正确;盐酸由25 mL滴至100 mL时,发生的反应为NaHCO3+HCl===NaCl+CO2↑+H2O,消耗盐酸0.015 mol,生成CO2 0.015 mol,即在标准状况下通入CO2的体积为336 mL,B项错误;设所得溶液中的Na2CO3为x mol,NaHCO3为y mol,根据原子守恒:2x mol+y mol=0.02 mol,x mol+y mol=0.015 mol,解得x=0.005,y=0.01,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NaHCO3)∶n(Na2CO3)=2∶1,C、D项错误。]
课堂反馈 真题体验
[一题串知,落实考法]
(2015·全国卷Ⅰ,T26改编)草酸(乙二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其K1=5.4×10-2,K2=5.4×10-5。草酸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而其钙盐难溶于水。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熔点为101 ℃,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170 ℃以上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分解产物中含有__________。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查CO2的检验和主要性质]
(2)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还有CO,为进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B和下图所示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
①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__________ ______。装置H反应管中盛有的物质是________。
②能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有CO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查CO的检验与性质]
(3)若上图中的装置C中的澄清石灰水改为水玻璃,则装置C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现象说明H2SiO3比H2CO3的酸性________。
[考查H2CO3和H2SiO3的酸性强弱]
(4)若把上图中装置C中的澄清石灰水改为饱和Na2CO3溶液,则装置C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查Na2CO3的性质]
答案:(1)有气泡逸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Ca2++2OH-===CaCO3↓+H2O CO2 冷凝(水蒸气、草酸等),防止草酸进入装置C反应生成沉淀,干扰CO2的检验
(2)①F、D、G、H、D、I CuO ②H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其前的D中澄清石灰水无现象,其后的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C中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或变浑浊,且有气泡逸出
CO2+SiO+H2O===H2SiO3↓+CO 弱
(4)白色沉淀或变浑浊,有气泡逸出
2Na++CO+CO2+H2O===2NaHCO3↓
[真题体验,感悟考向]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018·全国卷Ⅲ)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
( )
(2)(2018·全国卷Ⅱ)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
(3)(2018·全国卷Ⅱ)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
(4)(2017·全国卷Ⅱ)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说明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 )
(5)(2017·全国卷Ⅲ)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
答案:(1)× (2)√ (3)× (4)× (5)×
2.(2016·全国卷Ⅱ,T7)下列有关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燃料燃烧产物CO2是温室气体之一
B.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C.以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
D.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
B [A项中,燃料燃烧产生的CO2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正确;B项中,化石燃料完全燃烧时产生的气体有CO2、SO2等,会造成大气污染,错误;C项中,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等含碳原子数目较少的烃,燃油的主要成分是含碳原子数目较多的烃,液化石油气燃烧更充分,可减少大气污染,正确;D项中,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的CO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3.(2018·全国卷Ⅱ,T28节选)某小组为探究K3[Fe(C2O4)3]·3H2O(三草酸合铁酸钾)的热分解产物,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装置B、F中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装置E中固体变为红色,由此判断热分解产物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
(3)为防止倒吸,停止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隔绝空气、使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进入后续装置
(2)CO2 CO
(3)先熄灭装置A、E的酒精灯,冷却后停止通入氮气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