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新课改省份专用学案:第四章第8课时 重点专攻——氨气的制备 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计算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新课改省份专用学案:第四章第8课时 重点专攻——氨气的制备 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计算第1页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新课改省份专用学案:第四章第8课时 重点专攻——氨气的制备 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计算第2页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新课改省份专用学案:第四章第8课时 重点专攻——氨气的制备 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计算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新课改省份专用学案:第四章第8课时 重点专攻——氨气的制备 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计算

    展开

    8课时 重点专攻——氨气的制备 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计算考点一 氨气的制备[经典实验图解][高考创新考查] 合成氨工业的简要流程可用方框图表示为: (1)原料气的制取N2:将空气液化、蒸发分离出N2或者将空气中的O2与碳作用生成CO2,除去CO2后得N2H2:用水和燃料(煤、焦炭、石油、天然气等)在高温下制取。用煤和水制H2的主要反应为:CH2O(g)COH2COH2O(g)CO2H2(2)原料气的净化制得的N2H2需净化、除杂质,再用压缩机压缩至高压。(3)氨的合成:在适宜的条件下,在合成塔中进行。(4)氨的分离:经冷凝使氨液化,将氨分离出来,为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将没有完全反应的N2H2循环送入合成塔,使其被充分利用。[典例] .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常见方法如下:序号方法装置氯化铵与熟石灰固体混合加热 浓氨水加热 浓氨水滴加到固体烧碱上 (1)方法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依据表中所列方法,从下列图中选择合适的发生装置并将其序号填入表中装置栏中。.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部分夹持仪器未画出),探究氨气的还原性并检验产物。实验现象为:黑色CuO变为红色,白色无水CuSO4粉末变为蓝色,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无污染的气体。(3)写出氨气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该装置存在明显缺陷,应在上述装置最后连接一个尾气吸收装置,你认为可选用________(填字母)[解析] .(1)氯化铵与熟石灰固体混合加热生成氨气、氯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2)氯化铵与熟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备气体是固体+固体===气体的反应,选择b装置;浓氨水加热是液体直接加热得到氨气,选择装置a;浓氨水滴加到固体烧碱上不需要加热,利用固体烧碱溶解放热使一水合氨分解生成氨气,选择装置c.发生装置是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反应生成氨气、氯化钙和水蒸气,通过干燥管中碱石灰吸收水蒸气,得到干燥氨气,通过玻璃管与氧化铜加热反应生成铜、氮气和水,最后通过无水硫酸铜检验生成的水蒸气。(3)氨气具有还原性,CuO具有氧化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氮气、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O2NH33CuN23H2O(4)碱石灰的作用是吸收氨气中的水蒸气,防止干扰产物水的检验。(5)氨气极易溶于水,吸收需要防止倒吸,故选abd[答案] (1)2NH4ClCa(OH)2CaCl22NH32H2O(2)b a c(3)3CuO2NH33CuN23H2O(4)吸收氨气中的水蒸气,防止干扰产物水的检验(5)abd [备考方略] 实验室制取氨气的简易方法方法化学方程式(或原理)发生装置加热浓氨水NH3·H2ONH3H2O固体NaOHNaOH溶于水放热,促使NH3·H2O分解,且OH浓度的增大有利于NH3的生成浓氨水+固体CaOCaO与水反应,使溶剂()减少;反应放热,促使NH3·H2O分解。化学方程式NH3·H2OCaO===NH3Ca(OH)2 [综合训练]1.实验室制取氨气、收集、验证其还原性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氨气B.用装置乙收集氨气时气体应该从a口进b口出C.装置丙中黑色固体变成红色时还原产物一定为铜D.可以用装置丁吸收氨气,进行尾气处理解析:B 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二者在试管口遇冷又重新化合生成氯化铵,不能用装置甲制取氨气,A错误;氨气密度小于空气,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即用装置乙收集氨气时气体应该从a口进b口出,B正确;装置丙中黑色固体变成红色时还原产物不一定为铜,因为氧化亚铜也是红色的,C错误;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装置丁直接吸收,应防倒吸,D错误。2NH3及其盐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1)NH4ClCa(OH)2制备NH3,反应发生、气体收集和尾气处理装置依次为________(2)按下图装置进行NH3性质实验。先打开旋塞1B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稳定后,关闭旋塞1再打开旋塞2B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制备氨气时,加热固体的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所以制备装置应选取装置A;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因此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所以收集装置应选取装置C;氨气极易溶于水,应防止发生倒吸,因此尾气处理装置应选取装置G(2)A瓶的压强大于B瓶的,因此A瓶中的氯化氢进入B瓶中,与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可以看到B瓶中有白烟生成。由于氯化氢和氨气反应导致B瓶中的压强降低,且B瓶中的氯化氢相对过量,因此当打开旋塞2时,石蕊水溶液会被倒吸入B瓶中,遇氯化氢溶液变红色。答案:(1)ACG (2)有白烟生成 A瓶中的氯化氢移动到B瓶中,与B瓶中的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能看到白烟液体进入B瓶中,溶液的颜色变红3(2019·枣庄调研)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验证NH3能还原CuO,并对还原产物进行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验证NH3能还原CuO(1)试剂X________________(2)请将提供的装置按合理顺序连接: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证明NH3能还原CuO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还原产物的成分[查阅资料] Cu2O粉末呈红色,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Cu2OH2SO4()===CuCuSO4H2O[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0.4 g红色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搅拌,静置若无现象证明红色固体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下同)若溶液变蓝证明红色固体肯定含有____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取上述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得固体6.4 g 经计算,红色固体的成分及其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试剂X用于干燥氨气且不与氨气反应,所以为碱石灰。(2)装置C生成氨气后,首先经过E干燥,再通入A中反应,生成的气体通过D进行检测,最后用B装置吸收尾气。所以连接顺序为gfhabdec(3)氨气极易溶于水,吸收氨气时一定要考虑防止倒吸,B装置中,氨气通入后先与CCl4接触,并不溶于CCl4,会溶于上层的水,可以防止倒吸;B装置前连接D装置,其用于检验A装置中是否产生水,则不能让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D装置,所以B装置还可以隔绝空气,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D装置中。(4)A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能证明CuONH3反应生成了CuCu2OD中白色固体变为蓝色能证明CuONH3反应生成了H2O.向红色固体中加入稀硫酸无现象,说明红色固体为Cu,其不与稀H2SO4反应。CuSO4生成,溶液变蓝,则红色固体中肯定含有Cu2O,不能确定是否含有Cu所得固体为Cu,物质的量为0.1 mol;由反应前红色固体质量为10.4 g,反应后得固体质量为6.4 g,可知红色固体中一定有Cu2OCu2O的物质的量可根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列式进行计算: Cu2O2H===Cu2CuH2O Δm 1 mol        1 mol   80 g005 mol      0.05 mol   4 g则原固体中还含有0.05 mol Cu。红色固体的成分及其物质的量:铜和氧化亚铜各0.05 mol答案:.(1)碱石灰 (2)fhabdec(3)吸收尾气,防止倒吸,隔绝空气,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D(4)A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D中白色固体变为蓝色.铜 氧化亚铜 铜 铜和氧化亚铜各0.05 mol考点二 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规律与计算 1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规律(1)HNO3与金属反应不能产生H2(2)还原产物一般为HNO3()NO2HNO3()NO;很稀的硝酸还原产物也可能为N2ON2NH4NO3Cu反应由铜与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知,浓硝酸被还原为NO2,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54;稀硝酸被还原为NO,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52。一般情况下,硝酸的浓度越小,其还原产物的价态越低Zn反应锌与硝酸可发生如下反应4Zn10HNO3()===4Zn(NO3)2N2O5H2O4Zn10HNO3(极稀)===4Zn(NO3)2NH4NO33H2O(3)硝酸与金属反应时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2金属与硝酸反应计算的思维流程 [考法精析] 考法一 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规律[典例1] 如图表示铁与不同浓度硝酸反应时,各种还原产物的相对含量与硝酸溶液浓度的关系,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般来说,硝酸与铁反应的还原产物不是单一的B.用一定量的铁粉与大量的9.75 mol·L1 HNO3溶液反应得到标准状况下气体2.24 L,则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1 molC.硝酸的浓度越大,其还原产物中价态越高的成分越多D.当硝酸浓度为9.75 mol·L1时还原产物是NONO2N2O,且其物质的量之比为531[解析] 根据图像可知硝酸的还原产物有多种,因此一般来说,硝酸与铁反应的还原产物不是单一的,A正确;参加反应的硝酸包括被还原的,以及没有被还原的(转化为硝酸铁),因此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大于0.1 molB错误;根据图像可知随着硝酸浓度的升高,NO2的含量增大,这说明硝酸的浓度越大,其还原产物中价态越高的成分越多,C正确;根据图像可知当硝酸浓度为9.75 mol·L1时还原产物是NONO2N2O,且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062531D正确。[答案] B考法二 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计算[典例2] 将MgCu的合金2.64 g,投入适量的稀HNO3中恰好反应,固体全部溶解时,收集的还原产物为NO,体积为0.896 L(标准状况下),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2 mol·L1NaOH溶液60 mL时,金属离子恰好完全沉淀,则形成沉淀的质量为(  )A4.32 g        B4.68 gC5.36 g  D6.38 g[解析] 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MgCu生成0.896 L NO转移的电子为0.896 L÷22.4 L·mol1×(52)0.12 molMgCu在反应中失去电子,最终生成Mg(OH)2Cu(OH)2,根据电荷守恒可知,生成沉淀需要OH的物质的量一定等于MgCu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所以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为2.64 g0.12 mol×17 g·mol14.68 g[答案] B [备考方略] 四法突破金属与硝酸的计算原子守恒法HNO3与金属反应时,一部分HNO3起酸的作用,以NO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一部分作为氧化剂转化为还原产物,这两部分中氮原子的总物质的量等于反应消耗的HNO3中氮原子的物质的量得失电子守恒法HNO3与金属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HNO3中氮原子得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金属失电子的物质的量电荷守恒法HNO3过量时反应后溶液中(不考虑OH)c(NO)c(H)nc(Mn)(Mn代表金属离子)离子方程式计算法金属与H2SO4HNO3的混合酸反应时,由于硝酸盐中NOH2SO4提供H的条件下能继续与金属反应,因此此类题目应用离子方程式来计算,先作过量判断,然后根据完全反应的金属或HNO进行相关计算,且溶液中要符合电荷守恒[综合训练] 1.将11.2 gMg—Cu混合物完全溶解于足量的硝酸中,收集反应产生的气体x(假定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产生21.4 g沉淀。根据题意推断气体x的成分可能是(  )A0.3 mol NO20.3 mol NOB0.2 mol NO20.1 mol N2O4C0.6 mol NOD0.1 mol NO0.2 mol NO20.05 mol N2O4解析:D 向Mg—Cu混合物与足量的硝酸反应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产生21.4 g沉淀为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所以沉淀中m(OH)21.4 g11.2 g10.2 g,物质的量为0.6 mol,根据电荷守恒可知,11.2 gMg—Cu提供的电子为0.6 mol。生成0.3 mol NO20.3 mol NON元素获得电子为0.3 mol×(54)0.3 mol×(52)1.2 mol,得失电子不相等,A错误;生成0.2 mol NO20.1 mol N2O4N元素获得电子为0.2 mol×(54)0.1 mol×2×(54)0.4 mol,得失电子不相等,B错误;生成0.6 mol NON元素获得电子为0.6 mol×(52)1.8 molC错误;生成0.1 mol NO0.2 mol NO20.05 mol N2O4N元素获得电子为0.1 mol×(52)0.2 mol×(54)0.05 mol×2×(54)0.6 mol,得失电子相等,D正确。2.200 mL 2 mol·L1 HNO3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至过量(假设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在此过程中,n(Fe2)n(Fe)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中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氢气4.48 LB.向c点处的反应液中加入稀盐酸后无明显现象C.图中a1.5b1.5D.当加入铁粉n mol(0.1<n<0.15),溶液中n(Fe3)(0.32n)mol解析:D 硝酸与铁反应生成硝酸铁、NO和水,不生成氢气,A错误;c点处的溶液是硝酸亚铁,若加入盐酸,HNO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3,溶液变为黄色,B错误;向硝酸中加入铁粉发生的反应为Fe4HNO3===Fe(NO3)3NO2H2O,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4 mol,则消耗铁的物质的量为0.1 molb0.1,生成硝酸铁0.1 mol,随后发生反应2Fe(NO3)3Fe===3Fe(NO3)2,生成硝酸亚铁为0.15 mol,则a0.15C错误;根据上述分析,当加入铁粉n mol(0.1<n<0.15),参加反应2Fe(NO3)3Fe===3Fe(NO3)2的铁为(n0.1)mol,消耗硝酸铁为2(n0.1)mol,则溶液中n(Fe3)0.1 mol2(n0.1)mol(0.32n)molD正确。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