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化学通用版学案:第四章第8课时 重点专攻——氨气的制备 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计算
展开第8课时 重点专攻——氨气的制备 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计算
考点一 氨气的制备
[经典实验图解]
[高考创新考查]
合成氨工业的简要流程可用方框图表示为:
(1)原料气的制取
N2:将空气液化、蒸发分离出N2或者将空气中的O2与碳作用生成CO2,除去CO2后得N2。
H2:用水和燃料(煤、焦炭、石油、天然气等)在高温下制取。用煤和水制H2的主要反应为:
C+H2O(g)CO+H2,CO+H2O(g)CO2+H2。
(2)原料气的净化
制得的N2、H2需净化、除杂质,再用压缩机压缩至高压。
(3)氨的合成:在适宜的条件下,在合成塔中进行。
(4)氨的分离:经冷凝使氨液化,将氨分离出来,为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将没有完全反应的N2和H2循环送入合成塔,使其被充分利用。
[典例] Ⅰ.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常见方法如下:
序号 | 方法 | 装置 |
① | 氯化铵与熟石灰固体混合加热 |
|
② | 浓氨水加热 |
|
③ | 浓氨水滴加到固体烧碱上 |
|
(1)方法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表中所列方法,从下列图中选择合适的发生装置并将其序号填入表中装置栏中。
Ⅱ.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部分夹持仪器未画出),探究氨气的还原性并检验产物。
实验现象为:黑色CuO变为红色,白色无水CuSO4粉末变为蓝色,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无污染的气体。
(3)写出氨气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装置存在明显缺陷,应在上述装置最后连接一个尾气吸收装置,你认为可选用________(填字母)。
[解析] Ⅰ.(1)氯化铵与熟石灰固体混合加热生成氨气、氯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2)氯化铵与熟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备气体是固体+固体===气体的反应,选择b装置;浓氨水加热是液体直接加热得到氨气,选择装置a;浓氨水滴加到固体烧碱上不需要加热,利用固体烧碱溶解放热使一水合氨分解生成氨气,选择装置c。
Ⅱ.发生装置是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反应生成氨气、氯化钙和水蒸气,通过干燥管中碱石灰吸收水蒸气,得到干燥氨气,通过玻璃管与氧化铜加热反应生成铜、氮气和水,最后通过无水硫酸铜检验生成的水蒸气。(3)氨气具有还原性,CuO具有氧化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氮气、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O+2NH33Cu+N2+3H2O。(4)碱石灰的作用是吸收氨气中的水蒸气,防止干扰产物水的检验。(5)氨气极易溶于水,吸收需要防止倒吸,故选a或b或d。
[答案] (1)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①b ②a ③c
(3)3CuO+2NH33Cu+N2+3H2O
(4)吸收氨气中的水蒸气,防止干扰产物水的检验
(5)a或b或d
[备考方略] 实验室制取氨气的简易方法
方法 | 化学方程式(或原理) | 发生装置 |
加热浓氨水 | NH3·H2ONH3↑+H2O | |
固体NaOH | NaOH溶于水放热,促使NH3·H2O分解,且OH-浓度的增大有利于NH3的生成 | |
浓氨水+固体CaO | CaO与水反应,使溶剂(水)减少;反应放热,促使NH3·H2O分解。化学方程式NH3·H2O+CaO===NH3↑+Ca(OH)2 |
[综合训练]
1.实验室制取氨气、收集、验证其还原性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装置甲制取氨气
B.用装置乙收集氨气时气体应该从a口进b口出
C.装置丙中黑色固体变成红色时还原产物一定为铜
D.可以用装置丁吸收氨气,进行尾气处理
解析:选B 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二者在试管口遇冷又重新化合生成氯化铵,不能用装置甲制取氨气,A错误;氨气密度小于空气,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即用装置乙收集氨气时气体应该从a口进b口出,B正确;装置丙中黑色固体变成红色时还原产物不一定为铜,因为氧化亚铜也是红色的,C错误;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装置丁直接吸收,应防倒吸,D错误。
2.NH3及其盐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用NH4Cl和Ca(OH)2制备NH3,反应发生、气体收集和尾气处理装置依次为________。
(2)按下图装置进行NH3性质实验。
①先打开旋塞1,B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稳定后,关闭旋塞1。
②再打开旋塞2,B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制备氨气时,加热固体的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所以制备装置应选取装置A;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因此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所以收集装置应选取装置C;氨气极易溶于水,应防止发生倒吸,因此尾气处理装置应选取装置G。
(2)A瓶的压强大于B瓶的,因此A瓶中的氯化氢进入B瓶中,与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可以看到B瓶中有白烟生成。由于氯化氢和氨气反应导致B瓶中的压强降低,且B瓶中的氯化氢相对过量,因此当打开旋塞2时,石蕊水溶液会被倒吸入B瓶中,遇氯化氢溶液变红色。
答案:(1)A、C、G (2)①有白烟生成 A瓶中的氯化氢移动到B瓶中,与B瓶中的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能看到白烟
②液体进入B瓶中,溶液的颜色变红
3.(2019·昆明调研)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验证NH3能还原CuO,并对还原产物进行探究。
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验证NH3能还原CuO
(1)试剂X为________________。
(2)请将提供的装置按合理顺序连接: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证明NH3能还原CuO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探究还原产物的成分
[查阅资料] Cu2O粉末呈红色,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
Cu2O+H2SO4(稀)===Cu+CuSO4+H2O。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10.4 g红色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搅拌,静置 | 若无现象 | ①证明红色固体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名称,下同) |
若溶液 变蓝 | ②证明红色固体肯定含有____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取上述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得固体6.4 g |
| ③经计算,红色固体的成分及其物质的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Ⅰ.(1)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试剂X用于干燥氨气且不与氨气反应,所以为碱石灰。
(2)装置C生成氨气后,首先经过E干燥,再通入A中反应,生成的气体通过D进行检测,最后用B装置吸收尾气。所以连接顺序为g→f→h→a→b→d→e→c。
(3)氨气极易溶于水,吸收氨气时一定要考虑防止倒吸,B装置中,氨气通入后先与CCl4接触,并不溶于CCl4,会溶于上层的水,可以防止倒吸;B装置前连接D装置,其用于检验A装置中是否产生水,则不能让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D装置,所以B装置还可以隔绝空气,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D装置中。
(4)A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能证明CuO与NH3反应生成了Cu或Cu2O,D中白色固体变为蓝色能证明CuO与NH3反应生成了H2O。
Ⅱ.①向红色固体中加入稀硫酸无现象,说明红色固体为Cu,其不与稀H2SO4反应。②有CuSO4生成,溶液变蓝,则红色固体中肯定含有Cu2O,不能确定是否含有Cu。③所得固体为Cu,物质的量为0.1 mol;由反应前红色固体质量为10.4 g,反应后得固体质量为6.4 g,可知红色固体中一定有Cu2O,Cu2O的物质的量可根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列式进行计算:
Cu2O+2H+===Cu2++Cu+H2O Δm
1 mol 1 mol 80 g
0.05 mol 0.05 mol 4 g
则原固体中还含有0.05 mol Cu。红色固体的成分及其物质的量:铜和氧化亚铜各0.05 mol。
答案:Ⅰ.(1)碱石灰
(2)f→h→a→b→d→e→c
(3)吸收尾气,防止倒吸,隔绝空气,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D中
(4)A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D中白色固体变为蓝色
Ⅱ.①铜 ②氧化亚铜 铜 ③铜和氧化亚铜各0.05 mol
考点二 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规律与计算
1.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规律
(1)HNO3与金属反应不能产生H2。
(2)还原产物一般为HNO3(浓)→NO2,HNO3(稀)→NO;很稀的硝酸还原产物也可能为N2O、N2或NH4NO3。
与Cu反应 | 由铜与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知,浓硝酸被还原为NO2,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5→+4;稀硝酸被还原为NO,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5→+2。一般情况下,硝酸的浓度越小,其还原产物的价态越低 |
与Zn反应 | 锌与硝酸可发生如下反应 4Zn+10HNO3(稀)===4Zn(NO3)2+N2O↑+5H2O, 4Zn+10HNO3(极稀)===4Zn(NO3)2+NH4NO3+3H2O |
(3)硝酸与金属反应时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
2.金属与硝酸反应计算的思维流程
[考法精析]
考法一 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规律
[典例1] 如图表示铁与不同浓度硝酸反应时,各种还原产物的相对含量与硝酸溶液浓度的关系,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般来说,硝酸与铁反应的还原产物不是单一的
B.用一定量的铁粉与大量的9.75 mol·L-1 HNO3溶液反应得到标准状况下气体2.24 L,则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1 mol
C.硝酸的浓度越大,其还原产物中价态越高的成分越多
D.当硝酸浓度为9.75 mol·L-1时还原产物是NO、NO2、N2O,且其物质的量之比为5∶3∶1
[解析] 根据图像可知硝酸的还原产物有多种,因此一般来说,硝酸与铁反应的还原产物不是单一的,A正确;参加反应的硝酸包括被还原的,以及没有被还原的(转化为硝酸铁),因此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大于0.1 mol,B错误;根据图像可知随着硝酸浓度的升高,NO2的含量增大,这说明硝酸的浓度越大,其还原产物中价态越高的成分越多,C正确;根据图像可知当硝酸浓度为9.75 mol·L-1时还原产物是NO、NO2、N2O,且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0∶6∶2=5∶3∶1,D正确。
[答案] B
考法二 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计算
[典例2] 将Mg和Cu的合金2.64 g,投入适量的稀HNO3中恰好反应,固体全部溶解时,收集的还原产物为NO,体积为0.896 L(标准状况下),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2 mol·L-1NaOH溶液60 mL时,金属离子恰好完全沉淀,则形成沉淀的质量为( )
A.4.32 g B.4.68 g
C.5.36 g D.6.38 g
[解析] 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Mg、Cu生成0.896 L NO转移的电子为0.896 L÷22.4 L·mol-1×(5-2)=0.12 mol,Mg、Cu在反应中失去电子,最终生成Mg(OH)2、Cu(OH)2,根据电荷守恒可知,生成沉淀需要OH-的物质的量一定等于Mg、Cu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所以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为2.64 g+0.12 mol×17 g·mol-1=4.68 g。
[答案] B
[备考方略] “四法”突破金属与硝酸的计算
|
|
原子守恒法 | HNO3与金属反应时,一部分HNO3起酸的作用,以NO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一部分作为氧化剂转化为还原产物,这两部分中氮原子的总物质的量等于反应消耗的HNO3中氮原子的物质的量 |
得失电子守恒法 | HNO3与金属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HNO3中氮原子得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金属失电子的物质的量 |
电荷守恒法 | HNO3过量时反应后溶液中(不考虑OH-),c(NO)=c(H+)+nc(Mn+)(Mn+代表金属离子) |
离子方程式计算法 | 金属与H2SO4、HNO3的混合酸反应时,由于硝酸盐中NO在H2SO4提供H+的条件下能继续与金属反应,因此此类题目应用离子方程式来计算,先作过量判断,然后根据完全反应的金属或H+或NO进行相关计算,且溶液中要符合电荷守恒 |
[综合训练]
1.将11.2 g的Mg—Cu混合物完全溶解于足量的硝酸中,收集反应产生的气体x(假定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产生21.4 g沉淀。根据题意推断气体x的成分可能是( )
A.0.3 mol NO2和0.3 mol NO
B.0.2 mol NO2和0.1 mol N2O4
C.0.6 mol NO
D.0.1 mol NO、0.2 mol NO2和0.05 mol N2O4
解析:选D 向Mg—Cu混合物与足量的硝酸反应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产生21.4 g沉淀为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所以沉淀中m(OH-)为21.4 g-11.2 g=10.2 g,物质的量为=0.6 mol,根据电荷守恒可知,11.2 g的Mg—Cu提供的电子为0.6 mol。生成0.3 mol NO2和0.3 mol NO,N元素获得电子为0.3 mol×(5-4)+0.3 mol×(5-2)=1.2 mol,得失电子不相等,A错误;生成0.2 mol NO2和0.1 mol N2O4,N元素获得电子为0.2 mol×(5-4)+0.1 mol×2×(5-4)=0.4 mol,得失电子不相等,B错误;生成0.6 mol NO,N元素获得电子为0.6 mol×(5-2)=1.8 mol,C错误;生成0.1 mol NO、0.2 mol NO2和0.05 mol N2O4,N元素获得电子为0.1 mol×(5-2)+0.2 mol×(5-4)+0.05 mol×2×(5-4)=0.6 mol,得失电子相等,D正确。
2.向200 mL 2 mol·L-1 HNO3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至过量(假设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在此过程中,n(Fe2+)随n(Fe)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过程中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氢气4.48 L
B.向c点处的反应液中加入稀盐酸后无明显现象
C.图中a=1.5、b=1.5
D.当加入铁粉n mol时(0.1<n<0.15),溶液中n(Fe3+)=(0.3-2n)mol
解析:选D 硝酸与铁反应生成硝酸铁、NO和水,不生成氢气,A错误;c点处的溶液是硝酸亚铁,若加入盐酸,H+、NO和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3+,溶液变为黄色,B错误;向硝酸中加入铁粉发生的反应为Fe+4HNO3===Fe(NO3)3+NO↑+2H2O,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4 mol,则消耗铁的物质的量为0.1 mol,b=0.1,生成硝酸铁0.1 mol,随后发生反应2Fe(NO3)3+Fe===3Fe(NO3)2,生成硝酸亚铁为0.15 mol,则a=0.15,C错误;根据上述分析,当加入铁粉n mol时(0.1<n<0.15),参加反应2Fe(NO3)3+Fe===3Fe(NO3)2的铁为(n-0.1)mol,消耗硝酸铁为2(n-0.1)mol,则溶液中n(Fe3+)=0.1 mol-2(n-0.1)mol=(0.3-2n)mol,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