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版一轮复习地理江苏专版学案:第一部分第二单元第六讲气候类型

    2020版一轮复习地理江苏专版学案:第一部分第二单元第六讲气候类型第1页
    2020版一轮复习地理江苏专版学案:第一部分第二单元第六讲气候类型第2页
    2020版一轮复习地理江苏专版学案:第一部分第二单元第六讲气候类型第3页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版一轮复习地理江苏专版学案:第一部分第二单元第六讲气候类型

    展开

    第六讲气候类型

    [考试说明] 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成因及分布。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特征及成因


    气候带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特征
    形成原因
    热带
    ①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10°之间
    终年高温多雨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②热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10°~25°大陆东岸
    终年高温,旱雨两季分明
    夏季受西南季风(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影响,冬季受东北季风(海陆热力差异)影响
    ③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20°大陆西岸
    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干季受信风带控制
    ④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纬20°~30°大陆西岸
    终年炎热干燥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亚热带
    ⑤亚热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
    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
    ⑥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温带
    ⑦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终年受西风带影响
    ⑧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内部
    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全年降水很少
    受大陆气团控制
    ⑨温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35°~55°大陆东岸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



    一、知识联系串一串

    二、核心问题想一想
    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怎样依据材料判读气候类型?



    考点(一)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学法:通知识·提能力·融会贯通] 

    一、气候的形成因素分析
    1.纬度位置(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决定了气候的热量带和气温的高低分布。
    气候带
    最热(或者最冷)月均温
    热带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5 ℃以上
    亚热带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上
    温带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下(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
    亚寒带
    最热月平均气温略高于10 ℃
    寒带
    最热月平均气温在10 ℃以下
    2.海陆位置
    大陆东岸—风向和洋流类型—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主要有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
    大陆西岸—风向和洋流类型—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主要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内陆和沿海—大陆性和海洋性—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
    3.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
    不同的气压带、风带和季风其性质不同,对气候的影响也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
    4.地形地势
    (1)山地由于地势的影响,形成了周围气温高、中心气温低的分布特点;盆地因地势中间低周围高,形成了周围气温低、中心气温高的分布特点;高大的山地由于海拔的影响,引起水热的垂直分异,从而形成气候的垂直变化。
    (2)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形成雨影区。
    (3)山脉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分布规律和范围。如南、北美洲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使得西海岸气候呈现南北狭长延伸而逐步更替的变化特点。
    5.洋流
    (1)暖流:增温增湿,主要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部分地区的热带雨林气候。
    (2)寒流:降温减湿,主要有热带沙漠气候。
    二、气候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1.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判断方法
    (1)如果是相距较远的南北两地,则年均温大小差异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纬度因素。
    (2)如果是相距较远的东西两地,则年(日)温差大小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因素;如果某地冬温明显偏高,则可能有地形对冬季风起阻挡作用,常考虑地形因素;如果夏温明显偏低,则可能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地或高原。
    (3)如果是位于大陆同纬度东西岸的两地,则气温大小差异一般要考虑洋流因素。
    (4)如果是距离较近的两地,气温大小有明显差异,则一般考虑地形因素。
    2.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判断方法
    (1)首先根据经纬度、海陆位置等判断两地所处的气压带、风带位置,即大气环流的不同。
    (2)如果是相距较近的两地,降水有明显差异,一般考虑地形(迎、背风坡)的影响。
    (3)如果是大陆东西两岸的两地,除考虑大气环流因素外,一般还要考虑洋流因素的影响。

    (2017·江苏高考·节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7年是加拿大建国150周年,国家公园免费开放一年。加拿大落基山南段的众多国家公园,自然风光美丽壮观,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
    材料二 如图为加拿大50°N附近温哥华—温尼伯地形剖面示意图及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


    (1)游客感觉到莱斯布里奇与温尼伯气温不同。试比较同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的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其冬季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
    (2)游客继续西行至“加拿大雨都”温哥华,发现这里与落基山以东的气候不同。温哥华属____________气候,这里降水较多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审题析题] (在“____”上填关键点)
    题号
    (1)
    (2)
    题干
    解读
    限制词是“莱斯布里奇与温尼伯”;“冬季”“气温差异”。
    关键词是“气候特征差异”;“主要原因”
    限制词是“温哥华”“气候类型”。
    关键词是“降水较多”“原因”
    知识
    迁移
    气候特征差异和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气候类型和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
    信息
    获取
    信息1:据莱斯布里奇与温尼伯气候资料图比较分析→莱斯布里奇冬季气温相对较高;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小;年降水量较少。
    信息2:据地形剖面图分析→落基山东麓地区频繁受到下沉气流的影响→莱斯布里奇冬季气温相对较高,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小
    加拿大50°N附近温哥华—温尼伯地形剖面示意图→为北半球中纬度大陆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沿岸暖流和地形阻挡→降水较多
    [答案] (1)莱斯布里奇冬季气温相对较高;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小;年降水量较少(温尼伯冬季气温低;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大;年降水量较多)。落基山东麓地区频繁受到下沉暖气流的影响(焚风效应)。
    (2)温带海洋性 常年盛行西风;暖流增湿;地形抬升

    题点1 单一影响因素的判断和比较
    1.(2019·南师大附中模拟)如图为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①②两地都比同纬度地区年降水量少,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和______。
    (2)③④两地气候类型不同但年降水量相近,请分别说明两地降水时间并解释成因。
    解析:第(1)题,据图分析可知,①地位于非洲大陆的西南部,南回归线穿过,为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②地位于非洲大陆的东非高原上,受地形的影响,形成热带草原气候。第(2)题,据图分析可知,③地位于非洲大陆中西部,受赤道低气压带(雨季)和信风带(旱季)交替控制,形成干湿季明显的热带草原气候;④地位于非洲大陆南部,受副热带高气带(旱季)和西风带(雨季)交替控制,形成冬湿夏干的地中海气候。
    答案:(1)大气环流 地形
    (2)③地降水在(当地/北半球)夏季(或7月);
    原因:位于北纬30°~40°,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北信风交替控制(热带草原气候),7月赤道低气压带北移影响该区域,降水较多。
    ④地降水在(当地/南半球)冬季(或7月);
    原因:位于南纬30°~40°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地中海气候),7月受盛行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
    题点2 影响气候因素的综合分析
    2.(2019·江苏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塔尔沙漠位于印度河平原东部,夏季季风的湿润气流在它的东边不远处经过,但是却没有一滴雨水降落到这个沙漠上。历史上印度河曾孕育了古印度的文明。如图为南亚区域图。

    分析塔尔沙漠形成的原因。
    解析:沙漠成因一般从大气环流、海陆位置、洋流等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活动等人为原因来分析。
    答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受山脉阻挡,夏季西南风无法到达;由于是古文明发祥地,历史上对印度河流域的过度开发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考点(二) 气候类型的判读 [学法:研一题·悟一法·通一类] 

    (2013·江苏高考·节选)图1是2013年5月15日14:00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图2是①、②两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量图。读图回答下题。


    图2所示①、②气候类型与图1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相符的有(  )
    A.①—甲         B.①—丙
    C.②—乙 D.②—丁


    [学审题析题] (在“____”上填关键点)


    [答案] AD


    一、世界气候分布与大气环流、洋流、太阳辐射的关系

    二、气候类型判读方法
    1.根据地理位置判读气候类型
    (1)根据热量带判断气候类型:
    0°~30°为热带,30°~40°为亚热带,40°~60°为温带。(受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影响,实际分布略有误差,如我国的亚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为秦岭—淮河一线,约34°N,而日本的为40°N)
    (2)依据海陆位置确定具体的气候类型:
    如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仅分布在大陆西岸;季风气候仅分布在大陆东岸(温带季风、热带季风气候只分布在北半球)。
    2.根据区域自然特征判读气候类型
    区域自然特征主要受气候类型影响,如典型植被、水文特征等。如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只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
    3.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
    (1)从文字材料或气候资料图中获取气温和降水的相关信息进行判断,其判读关键是从气候资料统计图中读出最热月和最冷月的气温及降水。
    (2)根据气温和降水判读气候类型的步骤及方法——十二字法或范围缩小法。
    ①根据温度确定所属半球——以温定球。
    半球
    气温最高月
    气温最低月
    气温曲线形状
    北半球
    7~8月
    1~2月
    峰形(凸形)
    南半球
    1~2月
    7~8月
    谷形(凹形)
    ②判断其所属热量带——以温定带。
    热量带
    热带
    亚热带
    温带
    最冷月均温值
    >15 ℃
    0~15 ℃
    15 ℃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性湿润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在0 ℃以上,但依然属于温带,其判读时注意最热月均温在20 ℃以下,即气温的年较差小,可将其与亚热带气候类型区分。
    ③以水定型:
     类型
    指标
    热带
    亚热带
    温带
    雨林气候
    草原气候
    季风气候
    沙漠气候
    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季风气候
    海洋性气候
    大陆性气候
    降水量/mm
    >2 000
    750~1 000
    1 500~2 000
    1 000
    300~1 000
    500~600
    700~1 000
    20 ℃;温和—月均温0 ℃~20 ℃之间;
    寒冷—月均温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