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湘教版学案:模块三第二章第六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湘教版学案:模块三第二章第六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第1页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湘教版学案:模块三第二章第六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第2页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湘教版学案:模块三第二章第六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湘教版学案:模块三第二章第六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展开

    第六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1.珠江三角洲的位置与范围(1)位置: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2)范围:包括A广州B深圳、C珠海、佛山、江门、D东莞、中山等市的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E香港F澳门2.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1)改革开放初期,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形成城乡融合的城乡一体化地带。(2)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形成以广州市为中心的高度密集的城市群体系。[有什么]  区域发展条件一般需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源、矿产资源等)、社会经济条件(人口与城市、交通、工农业基础、历史因素、经济腹地、技术、政策、地区的开放程度、生产协作关系等)等方面考虑,分析其优势和劣势条件,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1.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珠江三角洲凭借毗邻港澳、华侨众多和开放政策的优势,大力改善投资环境,使本区成为外商投资的重点地区。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外向型经济的稳步发展,非农产业不断向城市集中,农村工业化加速了农村城市化。2.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工业化所带来的大机器生产为吸纳大量劳动力提供了条件。随着珠江三角洲工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城市化进程。3.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珠江三角洲现代化的运作模式和严格的企业管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先农村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现如何]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分类问题解决措施工业化问题大量占用耕地,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建立山水城市生态模式;寻求最佳状态的城市规模扩张模式;建立高效合理的产业结构模式城市化问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完善;城市占用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珠江水质恶化;城市酸雨现象严重;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加剧[怎么办]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带来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为应对这些问题,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1.做好区域规划,合理布局城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发展模式。2.搞好城镇规划,防止城市过度膨胀,使人口、生产规模与当地环境承载力相适应。3.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4.优化产业结构,尤其要淘汰耗能大、成本高、污染重的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生态工业园区。[典题例析](2017·江苏高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1741日国家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距北京100多千米),它是我国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材料二 如图为深圳、浦东和雄安区位示意图。材料三 如图为我国1980年三次产业构成图。(1)改革开放后,1980年国家首先选择深圳建立经济特区。简述我国当时的产业状况及深圳经济特区最主要的区位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积极参与全球分工,1992年国家选择浦东设立新区,旨在将浦东新区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核心区。与深圳特区相比,浦东新区的区位优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相比深圳、浦东的区位,分析雄安新区的空间位置特征及凭借的基础设施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题规范] 一、知其地——在哪里由图中的信息可知,深圳位于珠江三角洲,毗邻港澳,且是我国最早实施改革开放的城市。浦东新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在长江的入海口,交通便利,毗邻我国的经济中心上海市。雄安新区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距北京、天津较近。二、审其问——答什么分析三个设问可知:第(1)问要求回答我国1980年的产业结构状况及深圳经济特区的主要区位特点;第(2)问要求分析浦东新区的区位优势;第(3)问要求分析雄安新区的位置特征及凭借的基础设施条件。以上三问都需要对题干材料进行解读,主要考查考生的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分别以三大新区的成立为背景,都对区位条件进行了考查,时代感强。三、析其材——用何答(1)问,从我国1980年三次产业构成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当时的产业状况是以第二产业为主,且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大于第三产业。从深圳区位示意图可以看出深圳特区最主要的区位特点是靠近香港。第(2)问,与深圳特区相比,浦东新区以上海为依托,滨江临海,水陆空交通发达,经济腹地大。第(3)问,对比分析深圳、浦东和雄安区位示意图,可知雄安新区离北京、天津港口都有一定距离,其所凭借的基础设施条件为快速交通及信息网络技术。[答案] (1)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产业大于第三产业。 邻近香港(2)滨江临海;水陆空交通发达;依托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大(3)离北京、港口有一定距离。 快速交通的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答题策略]()区域工业化分析思路1三大产业比重变化统计图的分析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反映区域内工业化的发展;工业生产数据的变化直接反映区域工业化的发展特点。2根据外来务工人员分析区域工业化特点一般来讲,区域内外来务工人员增加,可直接反映出区域内工业化的发展;务工人员的素质可以反映出区域内主要的工业类型,若务工人员以低学历为主,则区域内的工业一般是传统工业或劳动密集型产业,若务工人员以高学历为主,则区域内的产业多是高新技术产业。3根据资源状况分析区域工业化资源是一个区域工业发展的基础,一般来说,资源丰富区工业主要是采掘工业或资源加工业,因此多形成以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区。()区域工业化发展方向分析根据区域资源禀赋及区位优势合理布局能源资源丰富区区域能源基地建设,能源的综合利用教育发达地区高新科技工业劳动力密集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轻工业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区金属冶炼天然气丰富区发展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业区际协作发达地区:发展高科技产业,发展处于发展和增长阶段的产业,进行产品的设计和组织营销欠发达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发展处于成熟期或衰退阶段的产业,从事产品加工业 ()不同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的特点及关系工业化和城市化互动并进,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对比,其发展特点方面存在异同,具体如下表所示:  相同点工业化初期,工业化水平与城市化水平都比较低,但城市化已超过工业化;工业化以后,城市化水平明显高于工业化水平不同点工业化、城市化特点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时间长,工业化和对自然资源利用程度基本上可持续发展,城市化过程付出代价较小,城市化水平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和工业化起步晚,发展快,导致城乡差距扩大,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盲目流动,城市化水平明显高于工业化水平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在发达国家,工业化与城市化二者协调发展,较为合理在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水平远滞后于城市化水平,城市发展不合理,产生了严重的城市病 [集训冲关](2019·合肥二模)1999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手机制造企业获得国家颁布的生产牌照,该地区国产手机制造业开始兴起。2006年以后,随着手机芯片技术的革新和手机生产牌照核准制度的取消,珠江三角洲地区集中了上千家手机配套企业,手机制造业迅速壮大。2017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生产的全球首款搭载人工智能芯片的智慧手机率先在德国慕尼黑发布,我国手机品牌跻身世界高端市场。据此完成13题。11999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国产手机制造业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A.地价低廉        B.位置优越C.政策支持  D.劳动力丰富22006年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手机制造业迅速壮大主要得益于当地(  )A.科学技术的进步  B.完备的产业链条C.优惠的地方政策  D.庞大的消费市场3.全球首款搭载人工智能芯片的智慧手机率先在德国慕尼黑发布,这表明我国国产手机制造业(  )重视国际市场开拓 生产规模不断壮大 注重高端品牌塑造 技术研发水平提升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1.C 2.B 3.C 第1题,由获得国家颁布的生产牌照”“开始兴起,可判断兴起的主要原因是政策支持。手机制造业属于高端制造业,对技术要求较高,地价低廉、位置优越、劳动力丰富不是主要原因。第2题,由上千家手机配套企业可判断迅速壮大的关键在于产业链完整。科学技术的进步利于品牌创新,不是该地手机产业规模扩大的主因;材料中没有体现优惠的地方政策;手机消费市场包括全球,不仅仅是当地。第3题,在德国慕尼黑发布,体现了重视国际市场开拓,但不能体现生产规模。全球首款搭载人工智能芯片的智慧手机在发达国家发布,说明注重高端品牌塑造,以及技术研发水平的提升。4.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江西省的省会南昌,与武汉、长沙、合肥三个省会城市共同组成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它们相连正好呈现四边形形状,被形象称为中四角材料二 南昌市从古至今都是南方重要的商贸城市,是沿海地区商贸辐射中西部的中转枢纽。市内大型商业蓬勃发展,形成了城内大商场,城郊大市场,城外大物流的格局。(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四角城市群发展的区位优势。(2)分析南昌市形成城内大商场,城郊大市场,城外大物流格局的原因。(3)你认为中四角城市群的发展应从哪些方面进行改进和提升?解析:(1)题,城市群发展的区位优势可从城市群所处的位置、资源条件、产业基础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从商场、市场、物流业发展的基本区位要求方面来分析即可。第(3)题,城市群发展的关键是打破区域发展壁垒,实现区域人口、物资、信息等的合理流动,实现区域工业优势互补,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答案:(1)地处长江经济带,位于中西接合部;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中部地区人才与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地区。(2)城市交通通达度高,地租水平高,故集聚了较多的大型商场;城郊以居住用地为主,人口较多,布局较大的市场,便于居民就近购物消费;城外地租水平较低,交通干线附近集聚了占地面积较大、对交通依赖性较强的物流业。(3)加强区域间资源的优势互补,形成良性竞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体系,形成互联互通格局;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区域工业技术水平和劳动力素质。一、国内热点区域——江苏省[在哪里]江苏省,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长江、淮河下游,东濒黄海,北接山东,西连安徽,东南与上海、浙江接壤,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跨东经116°18121°57,北纬30°4535°20[有什么](1)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气候类型,热量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期。(2)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广阔。(3)境内河湖众多,水源充足。(4)有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交通便捷。(5)经济基础好,历史上经济发达。(6)城市化基础好,19世纪初,超过50万人口的城市全世界仅有10个,江苏省就有苏州、扬州、江宁(今南京)3个。[现如何](1)对城市化的内涵认识不够全面,把城市化等同于城市建设,把城市化水平等同于单一指标——城市化率,城市化的重心放在城镇规模扩大和具体建设项目的推进上。(2)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了环境问题。(3)城市化质量有待提高,城乡统筹发展思路有待进一步完善,城镇体系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怎发展](1)调整行政区划,加大城市的聚集力和辐射力。(2)组团式地发展城市群,构建南京、苏锡常、徐州三大都市圈。(3)以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4)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保障进城农民的利益。(5)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盘活城市存量土地,将土地推向市场以得到增值。 二、国外热点区域——密歇根州[在哪里]密歇根州位于美国五大湖地区,该州作为汽车工业的诞生地而闻名。由两大半岛组成,分隔两半岛的水面叫做麦基诺水道。南为下半岛,是该州的主体,面积较大。其南境西半部接印第安纳州;东半部接俄亥俄州。半岛西、北、东3方面均滨湖:西、北为密歇根湖,东北为休伦湖,东为圣克莱尔湖与圣克莱尔河,东南是伊利湖。北部为上半岛,面积比下半岛小,北临苏必利尔湖,南临密歇根湖,西南临威斯康星州,东端为圣马里斯河及苏运河。全州湖岸线长达5 000 km[有什么](1)紧靠五大湖,水运条件便利。(2)区内石油、天然气、铁等资源丰富。(3)经济基础良好,汽车工业在底特律兴旺发达。(4)区内城市众多,人口密度较大。[现如何](1)经济结构单一,以传统重工业为主。(2)环境污染严重。(3)人口外迁(特别是向南部和西部)严重。[怎发展](1)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对企业的扩张和易地办厂提供税收优惠,以各种途径向企业提供员工培训,在招工方面给予帮助。(2)大力推动生命科学产业。投巨资于生命科学的商业化,使之形成支柱产业。(3)改造汽车工业的老面貌,大力研发新能源汽车及新能源。[课时跟踪检测]一、选择题新塘(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北部)40多年前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改革开放之初,这里诞生了国内第一条牛仔裤。40多年后,这里聚集了几十万外来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牛仔布生产基地和华南摩托车、汽配产业重要生产基地。据此回答13题。1.新塘诞生国内第一条牛仔裤时,珠江三角洲(  )A.城市化以发展小城镇为主B.区域中心城市出现逆城市化现象C.基本形成了城乡一体化和城市群体系D.城市化向城市群模式转变240多年来,名不见经传的小镇新塘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靠近港澳和东南亚 平原广阔,土壤肥沃改革开放的政策  交通便利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3.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不具备的优势条件是(  )A.便捷的交通       B.广阔的经济腹地C.充足的农副产品供应  D.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解析:1.A 2.B 3.B 第1题,40多年前(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受工业化的影响,小城镇得到不断发展。第2题,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的发展主要受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优惠的政策等的影响。第3题,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也拥有便捷的交通、充足的农副产品供应和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但是由于南岭的阻隔,其在国内的腹地范围较小。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13929日正式挂牌成立。该区是根据我国法律在上海划出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面积约28.78 km2,用于专营境外加工与对外贸易。读图回答46题。4.上海自由贸易区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临江沿海  B.能源资源充足C.土地后备资源丰富  D.重工业基础雄厚5.上海设立我国第一个自贸区的原因有(  )对外开放程度高,外向型经济特色显著 矿产资源丰富,工业比较发达 海上交通便利,便于货物运输 区位条件优越,经济腹地广阔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6.上海建立自贸区将使上海市(  )就业岗位增加 产业结构调整 人口外迁 吸引相关企业集聚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4.A 5.D 6.B 第4题,根据自由贸易区的物流、保税功能特征可知,对国际贸易意义重大,所以临江沿海是最大的优势条件。第5题,上海有对外开放的外向型特征,有发达的对内、对外交通条件和经济辐射能力。第6题,建立自由贸易区可增加就业岗位,提升服务业层次,吸引相关产业集聚。相关产业集聚后,人口不会大量外迁。李克强总理指出:新型城镇化是关系现代化全局和几亿人生活改善的大战略,是最大的结构调整。珠三角的城镇化三十年来,尊重经济规律和城市发展规律,从低成本的发展路径,向创新和结构调整转型,为全国城镇化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最好的探索和经验借鉴。读图回答78题。7.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地理背景叙述正确的是(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良好的区位优势 丰富的矿产资源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8.目前下列产业能更好地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发展的是(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解析:7.A 8.C 第7题,珠三角地区矿产资源不丰富。第8题,能更好地促进城市化发展的产业为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2019·菏泽模拟)产业结构超前系数(E)是指某一产业增长相对于整个产业经济系统增长趋势的超前程度,可用来测定某产业结构的变动方向。当E1时,表示产业超前发展,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当E1时,则表示产业相对滞后发展,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粤东、粤西地区和粤北山区是广东省除珠江三角洲以外的其他地区,习惯上被合称为粤东西北,属于广东省内经济欠发达地区。下表示意20012013粤东西北产业结构和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据此完成911题。时间/产业结构超前系数时间/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资金技术密集型200120052.350.870.52200120131.510.660.08200620101.102.131.35201120130.880.211.31 920012013年,粤东西北(  )A.第一产业滞后发展趋势减缓B.第二产业超前发展趋势稳定C.第三产业超前发展趋势波动D.地区三大产业发展趋势相同1020012013年,粤东西北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  )A.技术密集型行业  B.资源密集型行业C.资金密集型行业  D.劳动密集型行业1120012013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能是(  )A.第二产业生产力水平下降B.制造业分工协作程度较低C.产业经济效益在持续降低D.三大产业结构趋于不合理解析:9.A 10.D 11.B 第9题,由材料可知20012013年,粤东西北,第一产业产业结构超前系数越来越接近1,说明滞后发展趋势减缓,A正确;第二产业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先小于1,后大于1,再后来又小于1,说明超前发展趋势不稳定,B错误;第三产业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先小于1,后大于1,超前发展趋势较平稳,C错误;地区三大产业发展趋势并不相同,D错误。第10题,从表中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可看出,粤东西北只有劳动密集型行业结构超前系数大于1,说明其制造业主要发展方向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第11题,由20012013粤东西北产业结构和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表中可看出,制造业分工协作程度较低,B正确。二、非选择题12(2019·太原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湾区是由一个或若干相连的海湾、港湾、邻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在优越的自然条件基础上,湾区依托海港城市的交通枢纽和门户优势,高效配置资源,形成了具有开放经济结构的湾区经济,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粤港澳大湾区具备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良好基础。20177月,《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在香港签署,三地将在国家支持下,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和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形成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的格局。下图示意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1)概括湾区经济的主要特征。(2)分析国家选择粤港澳规划湾区经济的特色优势条件。(3)推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可能遇到的障碍。(4)提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措施。解析:(1)题,对具有开放经济结构”“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宜居宜业宜游等信息进行提炼即可得出答案。第(2)题,从位置、交通、经济与城市化优势、科技、政策等角度分析即可。第(3)题,注意三地经济、政治制度不同,协调发展有一定难度。第(4)题,可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资源、技术与产业的合理分工与合作角度分析。答案:(1)湾区区域高度开放;经济高度发达;科技创新;强大的集聚外溢功能和发达的国际交往网络;宜居宜业等。(任答其中3点即可)(2)粤港澳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网发达,对外经贸合作便利;有广阔的经济腹地;经济发展水平高、速度快,产业体系完整,市场竞争力强;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资金雄厚,基础设施完善;国家政策支持,对外联系经验丰富;高科技产业密集,引领经济发展的能力强等。(任答其中4点即可)(3)政治制度不同;经济体制不同;城区差异明显等。(4)加强区域交流合作,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信息网络;合理布局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深化对外开放,打造高水平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平台;汇聚创新资源,培育中高端产业发展等。(任答其中3点即可)13(2018·江苏高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城市群一般是以经济比较发达、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核心城市为中心,由若干个空间邻近、联系密切、功能互补和等级有序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城市群的发展可在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互联互通,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及城乡区域协同发展。材料二 成渝城市群地处我国西南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图1为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规划略图。1材料三 下表为长江流域三大城市2016GDP及产业结构统计表;图22000年、2010年和2016年成渝城市群部分城市的城镇人口统计图。城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亿元产业结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重庆市17 558.87.444.248.4成都市12 170.23.943.053.1南京市10 503.02.439.258.42(1)根据成渝地区的区位特点,列出成渝城市群参与的重大国家发展战略(倡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目前成渝地区在城市体系建设方面已具备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南京相比,成都和重庆经济发展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成渝地区城市发展现状及城市群发展的目标和要求,指出成渝城市群建设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顺利推进成渝城市群建设,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题,根据成渝城市群的地理位置可以判断,该地区参与了我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等。第(2)题,读图1可知,成渝城市群以成都和重庆两大城市为核心,城市数量众多,已经初步形成城市等级体系。表中信息显示成都和重庆地区生产总值较高,但该城市群第一、二产业比重较大,第三产业比重较小。第(3)题,读图2可知,成渝两中心城市人口过于集中,说明两城市对周边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不强,造成城市体系不够完善,城市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第(4)题,针对成渝城市群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提升成渝两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培育中小城市,增强各级城市的产业分工合作,加强城市群内部的互联互通。答案:(1)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建设;西部大开发(2)城市等级体系初步形成;形成了两大核心城市;城市数量众多 地区生产总值(GDP)较高;第一、二产业比重偏大(第三产业比重较低)(3)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城市等级体系不够完善;城市间发展不均衡;城市间功能互补不够;互联互通亟待加强(4)提升重庆、成都的核心功能;做强区域中心城市,培育中小城市,优化城市体系结构;促进核心城市的产业升级;增强城市群内部各级城市的产业分工协作,完善区域协同发展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城市群内部的互联互通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