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新一线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教学案:第2部分第5单元第2节人口迁移
展开第二节 人口迁移
最新考纲 | 考法指南 | 核心素养 |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 高考对本节内容的考查多以统计图为载体,考查人口迁移的特点、原因及影响。多以选择题形式呈现。如2018·全国卷Ⅰ·T4~5,2016·全国卷Ⅲ·T4~6。 | 1.综合思维:通过对人口迁移材料的分析,判断区域人口空间变化并分析原因、影响与措施。 2.人地协调观:探讨人口迁移对人口迁入和迁出区的影响,趋利避害促进人口迁移与社会协调发展。 |
知识点一| 人口迁移及其影响
1.人口迁移
(1)概念: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
(2)世界人口迁移的阶段划分及特点
阶段 | 影响因素 | 特点 |
人类社会早期 (原始社会) | 自然条件 | 经常迁移流动 |
古代农 业社会 | 土地开垦的吸引、逃避灾荒、战乱、宗教迫害等 | - |
15~19世纪 | 地理大发现、新航线开通与殖民主义扩张 | 由“旧大陆”流向“新大陆”,由已开发地区向未开发地区迁移 |
第二次世 界大战后 | 新兴城市的出现、旅游业的兴起,政治避难,地区经济差异等 | 永久性定居移民比例减少,迁移形式趋于多样化 |
2.人口流动
(1)概念: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临时或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外出活动,而不变更户籍的人口移动现象。
(2)主要形式
| 外籍劳工 | 中国的民工流 |
形成 原因 | 以劳务输出形式出现的短期性、临时性或季节性向异国流动的工人 | 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快速推进,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谋求发展 |
流动 方向 | 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贫穷国家流向富裕国家;人口稠密国家流向人口较稀疏国家 | 农村到城市、内陆到沿海 |
影响 | 对发达国家来说,大量引入外籍劳工,弥补了劳动力不足,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并节省了大量教育和技术培训费用,但移民也容易引发某些种族纠纷,导致排外情绪,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人口迁出虽然减轻了本国人口压力,但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素质劳动力外流,会对国家造成损失 | 对人口迁出地区来说,缓解了人口压力,增加经济收入,加强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但同时导致农村地区土地撂荒,出现留守儿童、留守家庭现象;对人口迁入地区来说,弥补了劳动力的不足,提高当地城市化水平,但加剧城市交通、住房、就业等方面的压力 |
3.中国不同阶段的人口迁移
读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图,回答问题。
时代 | 影响因素 | 迁移特点 | 流向 | |
古代 | 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农业经济脆弱,战争、自然灾害频繁 | 大批 迁移 | 迁往自然条件好的地区 | |
当 代 | 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 有计划、有组织地迁移 | 由东部迁往西北和东北;由沿海迁往内陆 |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 受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 | 迁移的流量增大,流向发生变化 | 由西部迁往东部沿海城市和工矿区;由农村迁往城市 |
4.人口迁移的影响
(1)对迁出地的影响
(2)对迁入地的影响
考法1 以人口统计图为切入点考查中国的人口迁移
(2018·全国卷Ⅰ)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下图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据此完成1~2题。
1.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 )
A.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
B.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
C.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
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
2.该直辖市是( )
A.北京市 B.天津市
C.上海市 D.重庆市
[解题流程]
[尝试解答] 1.C 2.D
考法2 以人口迁移坐标图为切入点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
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3~4题。
3.2005~2010年( )
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
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
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
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
4.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 )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
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
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
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
3.C 4.B [第3题,根据题意,迁出(入)人口=迁出(入)比重×人口总数。据图,贵州的迁出人口比重虽然略高于四川,但四川人口数量远多于贵州,所以四川的迁出人口数多于贵州,A项错误。上海虽然迁入人口比重高于广东,但人口总数远少于广东,故上海迁入的人口数少于广东,B项错误。人口增长包括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就自然增长率而言,浙江和江苏都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省区,二者的自然增长率差别不大,从图上可以看出,浙江迁入人口比重远高于江苏,而迁出人口比重基本一样,故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C项正确。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人口自然增长率越低,故天津人口自然增长率应低于安徽,D项错误。第4题,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是从欠发达地区迁入相对发达地区,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从省级行政区域人口迁移看,皖、赣、黔三省属于欠发达省份,人口以迁出为主,且迁出的人口主要是青壮年,所以当地老龄化进程加快,沪、京、津属于相对发达的直辖市,人口以迁入为主,且迁入人口主要是青壮年,延缓了当地老龄化进程,故B项正确。 目前我国处于城市化中期阶段,无论是人口迁出地区,还是人口迁入地区,城市化水平都会有所提高。]
[规律方法] 合理评价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1对迁入地
①获取大量劳动力;②有利于当地资源的开发;③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④给城市环境造成影响。
2对迁出地
①加强与外界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②有利于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③有利于居民增加收入;④可能导致劳动力不足,并出现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出现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
[再练一题](教师用书独具)
人口重心又称人口中心,是地区人口分布的综合统计与表示方法之一。下图是1980~2009年塔里木河流域人口重心的时空演化轨迹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1980~2009年,塔里木河流域人口重心( )
A.在经度方向上向东移动了约0.07°
B.整体上向西南方向移动
C.2006~2007年移动幅度最大
D.在纬度方向上向北移动了约0.06°
(2)影响塔里木河流域人口重心移动的因素最可能是( )
A.水资源 B.文化教育
C.生育政策 D.自然灾害
(1)B (2)A [第(1)题,根据图示经纬度可知,人口重心在经度方向上向西移动了约0.07°,在纬度方向上向南移动了约0.06°,说明人口重心整体向西南方向移动;1985~1986年,人口重心移动幅度最大。第(2)题,塔里木河流域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其人口重心整体向西南移动,说明西南部自然条件相对优越,水资源丰富,有利于人口聚集。]
知识点二|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读美国本土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示意图,回答问题。
1.自然环境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基础因素
因素 |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 案例 |
气候 | 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并通过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影响人口迁移 | 美国许多老年人退休后由东北部向南方的“阳光地带”迁移 |
淡水 | 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生产、生活的格局,从而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 | 逐水草而居是早期人口迁移的最基本形式 |
土地 | 通过影响农业生产而影响人口的迁移 | 农业社会人口为寻找新的土地而迁移 |
矿产 | 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制造业的发展影响着人口迁移 | 伯明翰、大庆、攀枝花等矿业城市的形成 |
2.经济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3.社会因素
(1)文化教育: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期望,改变了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促进了人口的迁移。
(2)婚姻家庭: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因素则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口的迁移中起着重要作用。
(3)政治因素
因素 |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 案例 |
政策 | 可以起到鼓励或限制作用 | 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 |
社会 变革 | 政治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常引起人口迁移 | 历史上我国都城变换和朝代更迭引起的人口迁移 |
战争 | 破坏人类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秩序并引发人口迁移 | 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代局部战争和冲突引起的人口迁移 |
考法1 以人口净迁移率坐标图为切入点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人口净迁移率=[(迁入人口-迁出人口)/区域总人口]×100%。读1985~2010年广东、河南、云南、北京四省市人口净迁移率示意图,回答1~3题。
1.甲、乙、丙、丁依次表示的省市是( )
A.广东、河南、云南、北京
B.北京、广东、河南、云南
C.北京、广东、云南、河南
D.云南、河南、广东、北京
2.甲、丙两省市人口净迁移率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经济发展水平 B.资源状况
C.国家政策 D.交通条件
3.1995年以后,乙地人口净迁移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环境人口容量下降 B.环境污染严重
C.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D.限制人口迁入
1.B 2.A 3.C [第1题,读图可知,甲、乙两地1985~2010年的人口一直为净迁入,丙、丁两地的人口主要为净迁出,说明甲、乙两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丙、丁两地;且甲地在2005~2010年的人口净迁移率明显大于乙地,因此甲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又高于乙地,故甲表示北京市,乙表示广东省,则A、D错误。河南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农村劳动力明显过剩,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主要的人口净迁出省份,因此丙表示河南省,丁表示云南省。故B正确。第2题,甲表示北京市,丙表示
河南省,两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故经济发展水平是两省市人口净迁移率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A正确。第3题,乙表示广东省。1995年以前,广东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1995年以后,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使得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降低、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提高,导致1995年以后,广东省的人口净迁移率回落,故C正确。]
[规律方法] 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方法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具体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分析某具体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原则:
(1)抓主要: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主要因素作重点分析。一般情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2)重具体: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来套用,看似相同的人口迁移现象,其原因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一定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同样是老年人的迁移,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主要是气候因素的吸引作用。中国老年人则多出于家庭因素考虑而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移。
[再练一题](教师用书独具)
“空巢老人”,即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眼下许多“空巢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下图为四国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以下四国中可能出现“空巢老人”现象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近几年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现象较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原因 B.家庭矛盾
C.自然空巢 D.国家政策
(1)D (2)A [第(1)题,读图可知,丁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最大,人口老龄化现象最严重,因此最有可能出现“空巢老人”现象。第(2)题,由于我国城乡经济水平差异较大,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导致了农村“空巢老人”现象的出现。]
考法2 以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2016·全国卷Ⅲ)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4~5题。
4.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 )
A.产业转型升级 B.食品价格大增
C.环境质量下降 D.交通拥堵加重
5.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 )
①服务设施齐全 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 ③适宜就业机会多 ④生态环境较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A 5.C [第4题,目前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因素。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吸引大量外来人口迁入,但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说明随着上海经济的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迁,对劳动力需求减少,A项正确;食品价格大增、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加重都不是影响外来人口迁入的主导因素,B、C、D项错误。第5题,与上海市相比,周边中小城市的服务设施较差,且生态环境目前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因此①④说法错误;周边中小城市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就会有较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人口的大量迁入,因此②③说法正确。故选C项。]
随堂小测| 检验复习效果
(教师用书独具)
(2016·浙江高考)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据此完成1~2题。
1.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 )
①城乡间人口流动 ②农业专业化发展 ③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2.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
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
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
1.D 2.C [第1题,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扩大了劳动力的需求,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而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又为农业专业化发展创造了条件,题中三者关系排序正确的是③→①→②,故选项D正确。第2题,人口的合理流动,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选项A错误。当前影响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即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选项B错误。区域协调发展会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从而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选项C正确。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不能改变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会提高城市化水平,选项D错误。]
下图表示我国某县2000年、2010年外出半年以上人口数量及其外出区域构成。读图,完成3~4题。
3.与2000年相比,2010年该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 )
A.人均生产规模扩大 B.劳动力价格降低
C.占总人口比例提高 D.人均产值减少
4.该县可能位于我国 ( )
A.珠江三角洲地区 B.京津地区
C.长江三角洲地区 D.川渝地区
3.A 4.D [第3题,根据图文分析,2010年比2000年该县外出半年以上总人口和跨省外出人口大幅度增大,意味着该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人数减少,因此劳动力紧张,价格有所提高;人均生产规模扩大;占总人口比例降低;人均产值增加。综上所述,A项正确。第4题,该县人口大规模外出,表明该县经济落后,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川渝地区经济最落后,因此选D项。]
5.(2017·天津高考)读材料,回答问题。
义乌市是著名的国际商贸之都,目前外来人口约占常住人口的37%。
说明义乌市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请回答两项。
[解析] 注意要求回答社会经济原因,故可从经济发展水平、就业机会、生活水平等方面考虑。由材料可知,义乌市是著名的国际商贸之都,是商品集散地,商贸发达;对劳动力需求多,提供的就业机会多;生活水平高,医疗等服务设施完善等。
[答案] 商贸发达(商品集散地);就业岗位多(收入高);生活水平高(服务设施完善)。(任答两项)
6.(2016·江苏高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
材料二 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2015年来此过冬养老人数近10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
材料三 下图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下表为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全年 |
月均 温/℃ | 13.6 | 16.8 | 21.0 | 24.4 | 25.8 | 26.3 | 25.2 | 24.7 | 22.4 | 20.2 | 16.1 | 12.8 | 20.8 |
降水量 /mm | 4.2 | 3.5 | 10.0 | 11.7 | 45.4 | 133.4 | 207.1 | 210.0 | 140.9 | 61.2 | 20.5 | 1.5 | 849.4 |
(1)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有利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此外,其他地理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量外来人口对攀枝花“阳光花城”兴起有哪些积极影响?
[解析] 第(1)题,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有利气候条件应从光照、热量角度回答。参与“候鸟式”养老的是一特殊的人群,因此分析影响人口流动的因素要考虑到“老人”“旅游”这两个方面。第(2)题,该题既要考虑到人口迁入对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又要考虑到特殊的人群对特殊的产业如房地产、旅游、养老服务的影响。
[答案] (1)冬季气温较高 晴天多,光照充足 交通便利 环境优美 旅游资源丰富
(2)促进房地产、旅游、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当地的消费,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改善;促进多元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