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0高考湘教版地理一轮复习教学案()
2020版新一线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教学案:第2部分第7章第4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展开
第4节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最新考纲
考法指南
核心素养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与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常以区域分布图及统计图表为载体,分析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以及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如2018·全国卷Ⅰ·T9,2018·全国卷Ⅰ·T36(1)、(3),2017·全国卷Ⅱ·T37(3),2017·全国卷Ⅲ·T4~5,2016·全国卷Ⅱ·T37(3),2016·全国卷Ⅲ·T36(2),2015·全国卷Ⅰ·T4~5,2015·全国卷Ⅱ·T36,2014·全国卷Ⅰ·T4~6。
1.区域认知:依据区域定位,分析区域环境对聚落、商业布局的影响特点。
2.综合思维:结合案例分析,评价分析区域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城市化、产业布局的影响。
3.人地协调观:通过交通发展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探讨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措施。
知识点一| 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选择
1.交通运输概念: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使旅客、货物沿着特定线路实现空间位移的过程。
2.作用:连接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各地区和各部门的重要纽带。
3.主要方式
运输方式
主要特点
铁路
优点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连续性好
缺点
造价高、消费金属材料多、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
优点
机动灵活、周转快、适应性强
缺点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水路
优点
运量大、投资少、运费低
缺点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
航空
优点
速度快、效率高
缺点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设备投资大
管道
优点
损耗小、连续性强、运量大
缺点
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4.特点:种类齐全,方便快捷,经济安全,形成了高速化、网络化、全方位的交通运输综合体系。
1.影响铁路、公路交通线布局的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
主要影响
地位
自然因素
地形
平原
平原地形对线路的限制较小,选线时要尽量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
影响线路的质量、走向、分布和投资,虽是基础因素,但影响在减弱
山地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布局,尽量避开地形复杂的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形弯道或开凿隧道
水文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小桥涵总长度
地质
注意避开断层地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尽量避开断层,从背斜部位穿越
气候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地区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根据当地的暴雨强度来设计
经济因素
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促进沿线经济发展。铁路线和国道线基本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决定性因素
社会因素
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等
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边境地区尤为重要
技术因素
克服自然条件对线路建设的阻碍以及减少其对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
影响逐渐增强,为保障条件
环境因素
为保护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交通线应尽量避开;过境线路不要穿过城区,以减少对市区造成交通压力和环境污染
影响逐渐增强
[规律方法] 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原则可巧记为:
“低、高、大、小”。
(1)成本低——山区地形起伏要小,隧道要少;平原线路要直,桥梁要少。
(2)安全性高——山区线路不能太陡,平原线路不宜经过沼泽区。
(3)经济效益大——地方性公路尽量多经过居民点,国道或高速路以直达为主。
(4)生态破坏小——平原地区少占农田,不破坏水利设施;山区注意植被的保护。
2.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和选址原则
港口
汽车站
航空港
自然因素
入港航道要有足够的深度和宽度;平原地形对布局、为港口提供淡水有利,但航道往往容易淤积
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但要求地面开阔、平坦,位置适宜
受地形、气候、地质、水文等影响较大
社会、经济、技术因素
腹地条件和城市依托影响较大,腹地范围越广、经济越发达,对港口建设越有利,另外还需完善的配套设施和高效率的运作服务
数量、密度、规模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
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流、物流频繁的地区最为有利
选址原则
河港要求河宽水深,位于或靠近城市、陆路交通便利的地方;海港要求有背风、避浪、水深的海湾,与其他交通干线有方便的联系
城市交通干线两侧,与市内干道系统和其他对外交通线有方便直接联系的地点
地形开阔平坦、坡度适当,少云、雾、暴雨,风速较小,地势较高,地质条件好,距城市较远的地方
考法1 结合相关统计图表分析,考查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选择
(2019·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考试)下图是我国1994~2014年普通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高铁旅客周转量占比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甲、乙、丙、丁所代表的交通运输方式,对应正确的是( )
A.甲—高铁 B.乙—公路
C.丙—水运 D.丁—普通铁路
2.2012年后甲交通运输方式占比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
A.公路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
B.铁路速度慢,旅客减少
C.水运价格低廉,吸引大量旅客
D.新建高铁干线通车运营
1.C 2.D [第1题,铁路和公路是现代社会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其中公路运输的客运量所占比重最大,因此图中甲是公路,乙是普通铁路;水运速度慢,在现代社会中客运量所占比重很小,因此丙是水运;高铁是我国近年来发展很快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出现时间晚,因此丁是高铁。故选C。第2题,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铁运输不断发展,以及普通铁路速度的提升,公路运输的客运量占比迅速下降,D对。]
考法2 结合区域图分析,考查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选择
中亚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部,中亚国家与我国之间已形成由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读我国与中亚部分地区略图,完成下题。
3.我国与中亚国家之间大力发展铁路运输,体现其优势的是( )
①适宜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 ②修建总成本低 ③运输快捷,灵活方便 ④受气象灾害影响相对较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C [我国与中亚国家之间的合作,以能源资源为主,运输量大,距离远,适合发展铁路运输,所以①正确;在各种运输方式中,铁路的修建成本并不低,灵活性不如公路,但铁路运输稳定性较强,受气象灾害影响相对较小。]
浙江古代盛产青瓷,其中越窑生产的青瓷(越瓷)远销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非洲东部地区等。古代越瓷贸易船主要以风力和洋流为动力,晴夜观星定向,一般出航半年内到达非洲。下图为“越瓷外销西南航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4.与陆路运输相比,越瓷西南方向贸易选择海运方式可( )
①缩短路程 ②增加运量 ③减少货物破损 ④增强贸易灵活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仔细读图可知,与陆路相比,海运路程更长,不会缩短路程;轮船比车马运量大,可以增加运量;海上风浪虽然较大,但是变化具有规律性,相对平稳,可以减少货物破损;海运受自然条件影响更大,灵活性更差。]
考法3 结合区域分布图,考查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
5.(2017·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白令海峡(下图)宽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海峡两侧为山地。在第四纪冰期全盛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印第安人祖先由此进入美洲。冰后期,温度上升,海平面升高,白令海峡形成,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间联系受到阻碍。即使在冬季白令海峡封冻时,人们仍难以徒步跨越。
有人提议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但由于建桥成本高等原因,未获支持。分析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成本高的原因。
[解图流程]
审题干材料
①海峡跨度大,海水深度大,海水腐蚀性强,建设难度大。
②山地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运输建设材料困难。
分析图表
③白令海峡位于太平洋沿岸,为地震多发区。
④该地纬度高,气候条件恶劣,人烟稀少,基础条件差。
[尝试解答] (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附近,)对桥梁防震要求高;海冰影响强,对桥梁结构要求高;大桥长度(跨度)大,施工难度大;(建筑材料等)运输距离长,基础设施差,运输费用高;气候极端,施工条件差,施工期短,对材料性能要求高,人工费用高。
[再练一题](教师用书独具)
(2015·全国卷Ⅰ)甘德国际机场(如下图)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甘德国际机场成为世界上最繁忙机场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经济
C.位置 D.人口
(2)甘德国际机场失去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区经济发展缓慢
B.横跨北大西洋航班减少
C.飞机飞行成本降低
D.飞机制造技术进步
(1)C (2)D [第(1)题,本题文字材料指出,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甘德国际机场补充燃料,可见,位于纽芬兰岛的甘德国际机场曾经是世界上最繁忙机场的主要因素是优越的地理位置。故选C。第(2)题,随着飞机制造技术的进步,飞机载油量增加,飞行速度加快,单位距离能耗降低,飞机能够远距离飞行,途经此地的飞机已经不需要再停机补充燃料,因而甘德国际机场失去了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故选D。]
考法4 结合简略示意图,抓住时事热点,考查交通运输布局分布
(2019·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联考)西成高铁线路全长643千米,设计速度250千米/时,途经我国秦岭,为世界首条穿越险峻山脉的高速铁路,于2017年12月6日正式开通运营。秦岭地质条件异常复杂,分布着5条深大断裂带,70余条断层。读图,回答6~8题。
6.西成高铁建设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 )
A.气候干旱,多大风、沙尘暴
B.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
C.地广人稀,物资补给困难
D.经济落后,技术水平低
7.西成高铁开通运营最先影响成都的( )
A.服务范围 B.城市等级
C.功能分区 D.行政区划
8.西成高铁的开通运营将( )
A.加快四川天然气开发 B.加快四川农产品的外运
C.促进西安市人口回迁 D.带动沿线旅游业发展
6.B 7.A 8.D [第6题,由材料可知,西成高铁途经秦岭,穿越险峻山脉,而且秦岭地质条件异常复杂,分布着多条断裂带和断层,说明铁路沿线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第7题,西成高铁开通运营使城市在区域中的影响力增大,城市的服务范围增大,但对城市等级、功能区和行政区划没有影响。第8题,西成高铁为客运专线,对天然气开发与农产品运输没有影响,西安市人口回迁与高铁开通无关,高铁开通带来的大量客流会促进沿线旅游业发展。]
(1)宏观选线,交通线的建设一般投资大,主要考虑社会经济的需要(资源开发与调配、促进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和科技文化交往、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合理布局交通网、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巩固国防等),自然因素(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影响线路的选择(趋利避害,减少工程量,如尽量选择平原或河谷地形,避开陡坡、断层、沼泽等不利地形),科技是保障,可以克服不利的自然条件的制约。
(2)微观选线,不同性质和等级的线路要求不同,要区别对待。如铁路、高速公路一般要求线路平直,而一般性公路可选择沿等高线延伸或呈“之”字形爬坡;国道以直达运输为主,而地方性公路则要尽量多连接一些节点。管道应充分考虑沿线油气供应地和消费市场,尽量避开山脉、河流等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当然,方便快捷、少占好地、减少对居民区的干扰是共同的原则。
(3)线的评价,应从交通线起止点地域、沿线区域建设的条件来分析评价。从自然条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技术条件等角度综合分析。如:分析青藏铁路建设的区位。a.促进西藏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维护边疆的稳定和安全;b.完善全国铁路网,激活兰青线;c.促进西藏的资源开发,特别是旅游资源的开发;d.技术上克服了冻土的难关。
考法5 结合景观图展示,考查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9·江西红色七校第一次联考)CFG桩亦称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其中褥垫层是CFG桩复合地基的一个核心技术。荷载通过褥垫层作用到桩间土上,桩、土共同承担荷载。读下图,回答9~10题。
9.沪杭高铁全线多段采用CFG桩复合地基施工技术,主要原因是 ( )
A.尽量少占耕地 B.防止冬季冻土膨胀
C.防止洪水冲坏路基 D.防止软土地基沉降
10.沪杭高铁最快38分钟可到达杭州,其开通运营后,下列交通运输压力明显减轻的是 ( )
A.长江水运 B.航空运输
C.城际公路 D.管道运输
9.D 10.C [第9题,CFG桩支撑作用强,可有效防止软土地基沉降。长江三角洲地区不存在冻土问题。第10题,沪杭高铁以客运为主,其通车可明显减轻两个城市之间公路交通的运输压力,沪杭高铁开通运营对长江水运、航空运输、管道运输影响不大。]
11.(2016·北京高考)下图为马赛的地理位置及港区旧貌图。马赛三面被石灰岩山丘所环抱,气候宜人,拥有法国最大的海港。读图,回答下题。
简述马赛成为法国天然良港的条件。
[解析] 首先明确港口发展的条件,要从自然条件(位置、水域和陆域等)和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发展基础、城市依托等)分析。其次要从图文资料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如该港口位于地中海沿岸、石灰岩山丘环抱、海湾地带、距离罗讷河口较近等。最后用准确精练的语言进行表述。
[答案] 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基岩海岸,港阔水深;海湾风浪小,潮差小;靠近罗讷河口;腹地广阔。
知识点二| 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交通运输与聚落
(1)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
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通常会形成比较大的居民点。
(2)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布局
时间差异
古代
我国北方地区聚落往往在陆路干道附近形成;南方以水运交通为主,聚落临水分布
近代
聚落多沿铁路线和公路线发展
地区差异
北方地区
聚落布局多呈团块状,形态较规则,道路呈棋盘式
南方地区
聚落沿河道、铁路或公路分布,布局形态多呈带状
2.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
(1)河运与城市
①古代著名的大都市,多数诞生于河流的中下游平原。
②在河流冲积平原地区,城市相对密集。
③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布局的一般规律。
(2)铁路与城市
铁路的修建可促进一些城市的崛起和繁荣。
(3)交通运输变化对城镇的影响
一个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会给本地区城市的布局和发展带来很大影响。
3.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的布局
(1)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的关系
①交通运输对商业布局的影响主要通过人流和物流来体现。
②商业中心的繁荣会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2)商业中心与商业网点
①商业中心:是地区和城市的物资集散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通常位于区域的核心位置,交通便捷,既有利于商品的运输和销售,也有利于人流的集散。
②商业网点:多散布于居民区或广大乡村。
(3)交通运输发展对商业布局的影响
商业中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商业中心是指主要行使商业职能的城市,如我国的上海、北京、天津、西安等都是全国著名的商业中心。狭义上的商业中心是指城市中商业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如上海外滩、北京王府井大街等。
1.交通运输方式对聚落的影响
(1)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影响聚落形态的变化
(2)交通线的变化影响聚落形态和发展速度
2.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1)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选址的影响
(2)交通运输对商业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3)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位置的影响
交通方式和布局的变化
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
许多商业聚集在高速公路与城市接合部
集装箱运输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出现各种类型的专业化市场、超市、连锁店等
城市交通的改善、私人小汽车的普及
多功能的大型购物休闲中心应运而生
城市中心交通拥挤,郊区交通发达
大型综合商场、购物中心、超级市场等,多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位置优越的地方;城市中心区不再是最便捷的购物场所
考法1 结合示意图分析,考查交通运输对聚落及商业布局的影响
读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空间关系示意图,回答1~2题。
1.分析两种模式的高速公路对城市建成区的影响,可知( )
A.甲模式不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B.乙模式需要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C.甲模式对城市建成区景观与环境的影响比乙模式大
D.乙模式对城市建成区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比甲模式大
2.从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关系的动态变化看,可推断( )
A.城市化初期,高速公路遇到城市时一般会采用甲模式
B.随着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展,乙模式有向甲模式演变的趋势
C.在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甲模式会消失
D.大城市发展到成熟期,不会同时存在甲模式和乙模式
[解题流程]
1.C 2.B [解答该题组的关键是通过读图,理解高速公路对城区的影响。第1题,从图中看,甲模式高速公路从城区穿过势必会占用城市建成区空间和用地,且会给市区环境和景观建设带来更大影响,A项错误,C项正确。而乙模式没有从城区经过,不需要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对城市建成区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较小,B项和D项错误。第2题,在城市化初期,城市规模较小,高速公路建设一般会给城市建设留出空间,会采用乙模式,A项错误。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已建高速公路可能会被城市包围,出现甲模式这种情形,B项正确,C项错误。大城市发展到成熟期,也可能由于历史的原因会同时存在甲、乙两种模式,D项错误。]
(2019·邯郸模拟)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①②③④四地中,商业网点密度最小的是 (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4.拟在P地建立某大宗商品集散中心,主要考虑的区位条件有( )
①地形 ②地租 ③市场 ④交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3.A 4.C [第3题,①地等高线密集,为山地,交通运输不便,人口稀少,商业网点的密度小。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P地位于交通干线的交会处,交通便捷;同时地处城区外缘,土地价格低。]
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甲地某传统美食历史悠久,闻名遐迩。自从沿线高速公路建成后,以经营该传统美食为主的餐饮业在甲地逐渐衰落,而在乙地日趋兴盛。下图示意区域中心城市M至甲地的交通线。
分析高速公路建成后,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饮业在甲地和乙地此衰彼盛的原因。
[解图流程]
[尝试解答] M市为主要的食客来源。高速公路快捷、方便,吸引M市更多的食客,高速公路乙地有出入口(乙地来往M市远比甲地方便),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馆在乙地开设更多,名气旺盛;而甲地因交通相对不便,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饮业逐渐衰落。(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1)看城市地价高低,在地价最高处,可能是城市中心商务区,在次高峰处,可能布局次级商业区。
(2)看城市路网密度,城市路网密度大的地区,人流、物流量大,商业网点密集。
(3)看城市道路网格局,城市干道与市区环路交会处,交通便利,便于人员流动和商品货物集散,成为合理布局商业网点的理想区位。
(4)看建筑的密度,建筑物高大稠密的地区地价高,可能是城市中心商务区。
(5)看车流量,白天车流量大、停车频率高,夜晚相反,可能是商业密集地区。
考法2 结合区域分布图,考查交通运输发展对区域的影响
(2019·河南八市第二次测评)下图是杭州市1987年和2008年城市形态分布图,据此完成6~7题。
6.甲铁路线对杭州市的主要影响是( )
A.直接促进钱塘江南岸的发展
B.加强杭州与外界的联系
C.完善了杭州的市内交通
D.引起铁路沿线房价的上涨
7.与1987年相比,2008年杭州市城市形态的变化为( )
A.城市用地充足,相对均衡地向四周发展
B.西湖西面和南面发展较慢,主要是为了保护西湖的旅游环境
C.钱塘江南岸得到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D.钱塘江水运便利,城市沿江发展迅速
6.B 7.C [第6题,甲为杭州对外交通铁路,完善了城市对外交通,加强了杭州与外界的联系,带动了沿线经济发展,B对,A、C错;铁路建设能引起站点附近的房价上涨,而不是整个沿线的房价,D错。第7题,据图分析,城市空间形态主要向东北和东南发展,西南部是山区,所以限制城市向西南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地形;钱塘江南岸得到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学科素养提能——大题规范解答(五)| 交通运输区位条件评价分析类题目
命题视角
设问特点
分析某地交通运输建设的区位条件
常用“分析”“说明”“描述”“解释”等行为动词引领,结合区域地图以及区域环境特征描述,点明设问方向及内容。
分析某地交通建设的限制性条件
分析影响某地交通建设的原因
(2016·全国卷Ⅲ)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下图)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线,景色令人震撼。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
试对“河上很少有桥”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解图流程]
[尝试解答] 人口稀少,跨河运输需求量小;水网稠密,水运便利;河面宽,水量大,修路搭桥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对雨林环境破坏大。
1.交通运输线区位条件分析答题模板
思考方向
满分术语
自然
因素
地形
平原地区(山区沿等高线修建或沿河谷分布),地形相对平坦,施工难度小,工程量小(看是否占用耕地)
水文
避开沼泽地,少跨越河流,工程量小
地质
地质稳定,避开断层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
气候
暴雨、大风出现次数少;多冻土、受风雪影响大等
社会经济因素
人口
联系较多的居民点,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适用于地方性道路);经过居民点较少,人口搬迁少
经济
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里程
距离短,工程量小,节省运营时间
社会经济因素
社会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加强沿线地区人员、物资、文化交流;带动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利于社会长治久安
环境
少穿过自然保护区(重要文物古迹)和生态环境脆弱区,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技术
解决冻土(高架桥)等技术难题
2.交通点的区位条件(以港口为例)
思考方向
满分术语
陆域条件
地形
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岩港修筑难度大,但建成后不易淤积;泥港修建难度小,建成后容易淤积
经济腹地
以城市为依托,有铁路(高速公路、河流等)与其他地区相联系,经济腹地广
水域条件
航道
港阔水深,便于船只的航行和停泊
避风
位于峡湾,背风、避浪
冰期
无冰期,利于常年通航;冬季结冰,不利于通航
(2019·临川一中高三检测)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滚装运输是货车连同货物以及客车连同旅客一起开上船,到达目的地之后再从船上开下,从而实现客、车、货三位一体同步运输的运输组织形式。在内海、海湾、海峡和沿海岛屿间的中短途水运中,滚装运输具有明显的优势。我国在琼州海峡开辟滚装船航线,改变了传统的公路—水路运输方式。
材料二 海南通过公路出岛的货物,多从广州转成铁路运输,运往全国各地。据统计,海南每年有600万吨至700万吨果蔬销往全国。春节前后琼州海峡滚装运输压力大,造成广州到海口的公路运输费用降低。
材料三 下图为海南岛及附近地区图。
(1)简述滚装运输替代传统的公路—水路运输的积极意义。
(2)分析琼州海峡春节前后滚装运输压力大的原因。
(3)春节前后,从广州到海口的公路运输费用降低,分析其原因。
[解析] 第(1)题,传统的公路—水路运输是汽车在港口将货物卸载后搬运到货船上,通过水运到达对岸,再将货物重新装载上汽车。材料一中滚装运输是货车连同货物一起上船,到达目的地之后再从船上开下货车,无需将货物进行频繁的装卸,从而减少了装卸环节,避免了多次装卸货物造成货物损坏或丢失,节省了装卸费用,节省了运输时间,加快了货物周转速度,提高了效率。第(2)题,海南岛冬季果蔬产量大,春节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果蔬产量低,需从外地大量输入。海南通过公路出岛的货物,多从广州转成铁路运输,运往全国各地。滚装运输减少装卸环节,节省时间和费用,机动灵活,是海南岛出岛货物运输至广州的首选运输方式。另外海南岛是冬季避寒旅游胜地,自驾旅游的游客数量众多,汽车登岛多采用滚装运输,这加大了此时滚装运输的压力。第(3)题,春节前后大量来自海南的果蔬被运到广州进行中转,大量从广州返回海口的货车为空车,运能过剩导致运价下降。
[答案] (1)减少装卸环节,避免货物破损(污染、丢失);节省装卸费用;加快货物周转速度。
(2)海南岛为我国冬季蔬菜水果生产基地,春节前后我国北方地区蔬菜水果需求量大;冬季自驾游旅客数量多;海南到广东的运输通道单一。
(3)从海口到广州的货车数量多,造成从广州返回海口的空车较多;货车为避免空跑,采取低价策略。
随堂小测| 检验复习效果
1.(2018·全国卷Ⅰ)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题。
乙路段和丁路段平均限速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这两条路段( )
A.车流量大 B.平均坡度大
C.雾霾天多 D.两侧村庄多
B [重庆地处四川盆地,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乙路段位于泸州和毕节之间,丁路段位于遵义和重庆之间,结合区域地形特征分析,两路段地形起伏均较大,平均坡度都大,平均限速均较低。高速公路平均限速高低与车流量大小关系不大。出现雾霾天气能见度低时,高速公路会采取封闭等措施,高速公路平均限速高低与雾霾天气多少也没有太大关系。平均限速高低与两侧村庄多少无关。故选B。]
(2019·成都摸底)2015年12月19日,中泰铁路合作项目正式启动,下图为昆曼铁路规划图,下表中的数据为昆曼铁路各段设计时速。据此完成2~3题。
路段
昆明—玉溪(昆玉段)
玉溪—磨憨(玉磨段)
磨丁—万象(老挝段)
廊开—曼谷(泰国段)
设计时速(km)
200
160
160
250
2.与其他路段相比,泰国段设计时速最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城镇稀疏
B.技术先进
C.资金雄厚
D.地势平坦
3.昆曼铁路沿线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有 ( )
A.暴雨 B.泥石流
C.海啸 D.滑坡
2.D 3.A [第2题,读图可知,泰国段(廊开—曼谷)沿线地区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势较平坦,地形条件对铁路线建设的制约较小,因而设计时速最高。第3题,昆曼铁路沿线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且集中于夏秋季节,因此多暴雨;泥石流和滑坡属于地质灾害;海啸是由海底地震、海底火山爆发、海底滑坡等引发的破坏性海浪,属于海洋灾害。综上可知,选项A正确。]
(2018·北京高考)2018年4月,川藏铁路成都至雅安段开始铺轨。读下图,回答第4题。
川藏铁路沿线区域简图
4.川藏铁路开通后,能够( )
①缓解青藏铁路运输压力 ②改善西藏物资供应 ③消除区域内灾害的影响 ④促进地域文化交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区域内灾害主要是地质灾害,铁路的开通并不能消除灾害的影响。]
5.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某商城的位置示意图
上图所示的大型商城,以汇集国际品牌商品、价格优惠为经营模式。某地理小组学生实地考察了该商城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同学们经考察认识到,最利于该商城发展的区位条件是( )
A.靠近铁路、公路,货运成本低
B.位于大城市之间,顾客来源广
C.接近城市边缘,土地成本较低
D.远离城市中心,环境质量优良
B [如图所示的大型商城是以汇集国际品牌商品、价格优惠为经营模式,该大型商城位于北京和天津两大城市之间,又靠近城际铁路,能够吸引两大城市的顾客前来购物,这是其最大的区位优势,故选B;北京与天津之间的城际铁路是运送旅客的,而非货物,故不选A;C、D两项所说的土地成本低、环境质量好,也属于商城的区位优势,但并非最主要的区位优势,故排除。]
6.(2018·北京高考)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多米尼加等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交流合作不断深化,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列举该国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任选其一概述分布特点。
[解析] 结合图例可知该国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有海运、公路、铁路、航空运输。任选其中一个运输方式进行回答即可。如公路整体分布不均,主要是受到地形的影响,导致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答案] 海运、铁路、公路、航空。
海运分布特点:沿海分布,靠近城市。
航空分布特点:机场主要分布于北部和南部沿海平原地区,靠近城市。
铁路分布特点:北部和南部沿海平原地区。
公路分布特点:东部平原密集、西部山区稀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