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精品讲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讲义+练习)教师版+学生版
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 三角形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本节综合一等奖教案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 三角形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本节综合一等奖教案设计,共2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导图,教学建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和角
概 述
【知识导图】
三角形内角
三角形外角
教学过程
【教学建议】
建议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几何画板对三角形三边关系进行直观演示,通过两边之和小于、等于、大于第三边三种情况的演示. 直观、生动地反映三角形三边关系. 还有以及通过在不同的三角形中,各线段(中线、高、角分线)位置差别的比较,形成对基本概念的准确把握.
一、复习与预习
一、复习与预习
1、三角形是我们早已熟悉的图形,例举出日常生活中的三角形物体;
2、根据对三角形的了解画出一个三角形,复习已经学过的关于三角形的相关知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的稳定性等.
二、知识讲解
二、知识讲解
考点1
考点1
三角形的相关概念
1、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角,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是三角形的顶点.
考点2
3、三角形ABC用符号表示为△ABC. 三角形ABC的顶点C所对的边AB可用c 表示, 顶点B所对的边AC可用b表示, 顶点A所对的边BC可用a表示.
考点2
三角形的分类
考点3
考点3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考点4
考点4
三角形的高
从△ABC的顶点A向它所对的边BC所在的直线画垂线,垂足为D,所得线段AD叫做△ABC的边BC上的高,表示为AD⊥BC于点D.
注意:高与垂线不同,高是线段,垂线是直线.
再画出这个三角形AB 、AC边上的高,三角形的三条高相交于一点。
现在我们来画钝角三角形三边上的高,如图.
A
B
C
O
D
E
F
再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上的高,上面的结论还成立.
请画出下列三角形的高
考点5
(1)
(2)
(3)
考点5
三角形的中线
如图,我们把连结△ABC的顶点A和它的对边BC的中点D,所得线段AD叫做△ABC的边BC上的中线,表示为BD=DC或BD=DC=BC或2BD=2DC=BC.
在图中画出△ABC的另两条边上的中线,三角的三条中线相交于一点.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相交于一点,交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
请画出下列三角形的中线
考点6
(1)
(2)
(3)
考点6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如图,画∠A的平分线AD,交∠A所对的边BC于点D,所得线段AD叫做△ABC的角平分线,表示为∠BAD=∠CAD或∠BAD=∠CAD=∠BAC或2∠BAD=2∠CAD=∠BAC.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线段,而角的平分线是射线,是不一样的. 三角形三个角的平分线相交于一点.
如果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上面的结论仍然成立.
请画出下列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考点7
考点7
(1)
(2)
(3)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用平行线的性质证明内角和180°
已知△ABC,求证:∠A+∠B+∠C=180°。
证明:过点C作CM∥AB,则∠A=∠ACM,∠B=∠DCM,
又∠ACB+∠ACM+∠DCM=180°
∴∠A+∠B+∠ACB=180°.
即: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考点8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容易得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这是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运用它可以解决直角三角形中交的计算问题.
考点9
三角形外角的概念
∠ACD叫做△ABC的外角。也就是,三角形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三角形的外角共有六个.
注意:每个顶点处有两个外角,它们是对顶角。研究与三角形外角有关的问题时,通常每个顶点处取一个外角.
考点10
考点10
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三角形的外角∠ACD与相邻的内角∠ACB是邻补角.
如图,这是我们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画的辅助线,你能就此图说明∠ACD与∠A、∠B的关系吗?
∵CM∥AB, ∴∠A=∠1,∠B=∠2
又∠ACD=∠1+∠2
∴∠ACD=∠A+∠B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四、例题精析
四、例题精析
【例题1】
已知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3和8,则该三角形第三边的长可能是( )
A.5 B.10 C.11 D.12
【例题2】
下面四个图形中,线段BE是△ABC的高的图是( )
B.
C. D.
【例题3】
如右图, 在ΔABC中,AD平分∠BAC且与BC相交于点D,∠B=40°,∠BAD=30°,则∠C的度数是 ;
【例题4】
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1、2、x,则x的取值范围是( )
A.1≤x≤3 B.1<x≤3 C.1≤x<3 D.1<x<3
【例题5】
有3cm,6cm,8cm,9cm的四条线段,任选其中的三条线段组成一个三角形,则最多能组成三角形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五、课堂应用
五、课堂应用
基础
下列图形中具有稳定性的是( )
A.正三角形 B.正方形 C.正五边形 D.正六边形
已知△ABC中,AB=6,BC=4,那么边AC的长可能是下列哪个值( )
A.11 B.5 C.2 D.1
下列四个图形中,线段BE是△ABC的高的是( )
B.
C. D.
巩固
巩固
1. 如图1,M是铁丝AD的中点,将该铁丝首尾相接折成△ABC,且∠B=30°,∠C=100°,如图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M在AB上
B.点M在BC的中点处
C.点M在BC上,且距点B较近,距点C较远
D.点M在BC上,且距点C较近,距点B较远
2. 如图,∠BAE,∠CBF,∠ACD是△ABC的三个外角,它们的和是多少?
提高
1. 如图,在△ABC中,∠B=47°,三角形的外角∠DAC和∠ACF的平分线交于点E,则∠AEC= .
五、课堂小结
六、课堂小结
1、对于三角形的概念学生在之前已有所接触,要注意三角形按边分类的分法,这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是“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2、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和画法.
3、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及交点的位置规律.
4、探索和证明与三角形的角有关的结论,并运用这些结论解决问题.(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5、用平行线的性质与平角的定义给出这个结论的证明.
6、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7、注意性质的灵活应用,及在计算中的应用.
六、课后作业
七、课后作业
基础
基础
1.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7,则它的周长为( )
A.17 B.15 C.13 D.13或17
2.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5,6,10 B.5,6,11 C.3,4,8 D.4a,4a,8a(a>0)
巩固
巩固
长为9,6,5,4的四根木条,选其中三根组成三角形,选法有( )
A.1种B.2种C.3种D.4种
若一个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2,3,x,则x的值可以为 (只需填一个整数)
如图,在△ABC中,∠ABC、∠ACB的平分线BE,CD相交于点F,已知∠ABC=42°,∠A=60°,求∠BFC的度数.
提高
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3,若它的第三边长为奇数,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
轮船从B处以每小时50海里的速度沿南偏东30°方向匀速航行,在B处观测灯塔A位于南偏东75°方向上,轮船航行半小时到达C处,在C处观测灯塔A位于北偏东60°方向上,求∠A的度数.
如图1,△ABC中,AD⊥BC于D,CE⊥AB于E.
(1)猜测∠1与∠2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果∠BAC是钝角,如图2,(1)中的结论是否还成立?
七、教学反思
八、教学反思
适用学科
初中数学
适用年级
初二
适用区域
人教版区域
课时时长(分钟)
120
知识点
三角形的概念;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定理及推论;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教学目标
了解三角形的意义,认识三角形的边、内角、顶点,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
理解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会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并能运用它解决有关的问题;
认识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会画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了解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分别交于一点;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理解三角形的外角;掌握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能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符号表示,三角形三边间的不等关系;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教学难点
用三角形三边不等关系判定三条线段可否组成三角形;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与角的平分线的区别;理解三角形的外角.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5.2 分式的运算综合与测试优质教案,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建议,知识导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15.3 分式方程获奖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建议,知识导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4.3 因式分解综合与测试优秀教学设计,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建议,知识导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