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学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573028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学案及答案
展开自主学习、课前诊断
一、温故导新
1. 物理学中速度表示什么意义?
2. 怎样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
3. 运用速度公式还可以计算出哪些物理量?
二、设问导读
阅读课本27页到30页,完成下列问题。
1. 用手掌轻轻托住自己的喉部,然后发声,你的手会有什么感觉?同样,在风吹树叶哗哗响、敲锣时锣发声中,树叶、锣面等物体存在的共同特征是什么?这些现象都说明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 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物体是如何发声的?例如:早期的机械唱片、蝈蝈、青蛙等。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上网查询更多动物有趣的发声现象。
3. 实验探究“声音的传播”。
(1)【实验器材】真空罩、抽气机、机械闹钟
【实验步骤】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注意声音的变化。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注意声音的变化。
【实验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声音可以在_______中传播。
(2)和同桌合作完成“想想议议”中的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声音还可以在哪些介质中传播?
4. 阅读“一些介质中的声速”,结合你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说明声音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快慢)有何特点?
5. 回声是怎样产生的。它的形成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6. 仔细观察课本图2.1-8“人耳构造“,想想人耳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
三、自学检测
1. 下面关于声现象的一些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不论是固体、液体或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C.月球上的宇航员可直接用语言交谈
D.声音在空气中比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的快些
2. 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铜锣,马上就听不到锣声了,这是因为( )
A. 手太用力了 B. 手吸收了声音
C. 手使锣停止振动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3. 在相同的条件下,声音在下列三种介质中传播速度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
A.铝、海水、空气 B. 铝、空气、海水
C.空气 、铝、海水 D.空气、海水、铝
4. 小明向山崖大声呼喊后,2 S后又听到了一次声音,这是_____现象,若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则人离山崖的距离是______m。
5. 渔民利用电子发生器把鱼引进网里,可见______可以传播声音;将耳朵贴在铁轨上,会听到远处传来的火车运动的声音,这说明_______也可以传递声音,而且_______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要_____。
互动学习、解决问题
1.同桌同学逐题交流在前面的学习的收获、感悟
2.请你帮助我(四人小组共同解决同桌无法解决的问题)
3.老师和你一起学(哪些知识同学们无法解决,需要同学、老师的帮助)
学以致用、能力提升
一、巩固训练
1. 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是( )
A.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时发现泡沫屑不停地跳动
B.美妙的歌声使人心情愉快,发动机的噪声使人心烦
C.邮局电话亭用玻璃制成,隔音效果比较好
D.两个宇航员在国际空间外进行太空行走,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通过电话进行交谈
2. 地震发生后,被埋在废墟里的人采取积极自救可以获得更多的生机,下列措施切实可行的是( )
A.大声呼救
B.静等救援人员来营救
C.用硬物敲击预制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
D.见缝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
3. 在敲大钟时,我们会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还会“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
A.“余音”是我们听到的钟声的回声
B.大钟还在振动
C. 钟停止了振动,但空气还在振动
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4. 下表是某些介质中的声速v。
(1)分析表格中的信息,推断:
①声速大小可能跟_______有关;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声速大小可能跟_______有关;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设海水温度为25℃。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2s后收到回波。根据公式_______计算出海水深度为_______m。
(3)真空中声速是_______。
5. 一辆汽车以15m/s的速度正对山崖行驶,鸣笛后2s听到回声,求:
(1)鸣笛处距山崖离多远?
(2)听到回声时,距山崖多远?
二、拓展延伸
1. 老师在课堂上演示了如下实验:
(1)将手机甲用塑料袋密封后放到玻璃水槽中,再用手机乙拨打手机甲的号码。我们可以透过水看到手机甲的信号指示灯亮了,并听到了声音。这表明_______________ 。
(2)随后,老师又将甲手机放入厚玻璃瓶内,用抽气机将瓶内的空气逐渐抽出,使瓶内接近真空,再拨打手机甲的号码。
①这时仍可看到手机甲的信号指示灯亮,这表明光____ (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②这时能听到手机甲接通时发出的声音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 。
课堂小结
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2. 声音的传播速度有何特点。
3. 什么是回声。
参考答案
自学检测
1. B 2.C 3.D 4. 回声 340m 5. 液体 固体 固体 快
巩固训练
1.A 2.C 3.B
4. (1)介质温度 如表中“5℃水的声速小于15℃水的声速” 介质种类 如表中声音在铁中传播的速度比在水中传播的速度大 (2)s=vt 1531 (3)0
5. (1)鸣笛处距山崖离355m;(2)听到回声时,距山崖325m.
拓展延伸
(1)水(液体)能够传声
(2)能
(3)不能;因为真空不能传声介质
v/(m·s-1)
介质
v/(m·s-1)
水(5℃)
1450
冰
3230
水(15℃)
1470
软橡胶(常温)
40至50
水(20℃)
1480
软木
500
海水(25℃)
1531
铁(棒)
520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优质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10591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优质学案及答案</a>,文件包含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导学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教师版docx、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导学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学生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导学案及答案,共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