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第2节 声音的特性学案
展开自主学习、课前诊断
一、温故导新
1. 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敲桌子、敲音叉等物体时,振动并不明显你将如何证明它们发声时在振动?
2. 声音的传播需要什么条件?
③通过课本30页的小资料“一些介质中的声速”你能得出那些信息?(至少说出三条)
二、设问导读
阅读课本32—35页 ,完成下列问题。
1. 什么叫做音调?物体振动的快慢用哪个物理量描述?
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实验器材】钢尺、桌面
【实验步骤】
①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
②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再次拨动钢尺。
③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
【实验结论】物体振动的快,发出声音的频率_____,音调_____;振动的慢,发出声音的频率______,音调_____。
2. 一只蝴蝶离我们很近,我们也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为什么?
根据这个生活现象可知,我们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
3. 什么叫做响度?物体振动的幅度用哪个物理量描述?
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实验器材】铁架台、音叉、乒乓球、细线、小锤
【实验步骤】
①将铁架台放在水平桌面,把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挂好乒乓球并调整其高度与音叉大致相平。
②敲响音叉,将发声的音叉轻触乒乓球,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③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响音叉,重做上面的实验。
④比较两种情况下,乒乓球弹开的幅度和发声的响度。
【实验结论】物体的振幅大,响度______;振幅小,响度______。
(响度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4. 用不同的乐器弹奏同一首曲子,曲子的音调、响度相同。但我们能分辨出是哪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同样,我们还能听出熟人的说话声,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5. 音调、响度相同、音色不同的声音,它们的波形相同吗?
三、自学检测
1. 某同学先后对同一鼓面轻敲和重击各一次,两次发出声音的( )
A.音调不同 B.频率不同 C.响度不同 D.音色不同
2. (1)小明用手机向家里打电话,他主要依据声音的 听出是妈妈接的电话。妈妈要他把声音讲大一些,这是要求他增大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2)如图所示,小明将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用另一个手机拨打瓶内的手机,手机发出铃声,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瓶内空气,听到手机铃声的响度 (选填“不变”、“逐渐变强”或“逐渐变弱”)。由此可以推知,声音 (选填“能够”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 如图所示,当敲响音叉后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叉股时,乒乓球会被_______ ,这个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装置还能探究声音的______ 和________的关系。
4. 在如图所示的实验中,李明发现:硬纸片在木梳上划得快时音调高,划得慢时音调低。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
5. “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琴声是通过 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
互动学习、解决问题
1.同桌同学逐题交流在前面的学习的收获、感悟
2.请你帮助我(四人小组共同解决同桌无法解决的问题)
3.老师和你一起学(哪些知识同学们无法解决,需要同学、老师的帮助)
学以致用、能力提升
一、巩固训练
1. 山西演艺集团和山西省振兴京剧基金会主办的“美丽太原·迎新年京剧晚会”,于2014年1月4日至6日在太原工人文化宫举行。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李胜素携国家京剧院和山西省京剧院名角联袂演出。下面关于这次迎新晚会有关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观众能通过声音来判断是哪位艺术家在表演,这是因为声音的音调不同
B.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的耳朵中,其传播速度为3×l08 m/s
C.声音通过扬声器播放出来,提高了歌声的音色
D.艺术家们演唱时靠声带的振动发出声音
2. 家住二楼的小明早上醒来,听到同学小华在楼下喊他一起打球。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小明能听到楼下的叫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B. 小华的叫喊声很大,说明他的音调高
C. 小明从叫喊声中听出是小华,他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 小华喊话时,两手做成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
3. 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 )
4. 医生用听诊器诊病是因为( )
A.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加,使响度增大
B.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C.听诊器能减少声音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D.听诊器能缩短听者距发声体间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5. 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
A.响度与吸管长度的关系
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6.请解释下面几句话中的“声音”各指的是声音的哪个特征:
(1)对不起,请您讲话声音高一点_______;
(2)李宁唱歌的声音真好听_______;
(3)电锯发出的声音很尖,很刺耳_______;
(4)“高谈阔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_______;“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_______;
(5)这首歌的调子太高,我唱不上去_______。
7. 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实验中,
(1)如图所示,把钢尺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用力拨动钢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既能听到钢尺发出的声音,又能看到 ;下一步的操作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选填“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或“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重做几次实验,通过对比,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2)利用上面的器材还能探究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
二、拓展延伸
1. 当我们向暖水壶内倒开水时,能听到从壶内发出的声音。天翔同学对此作了专门的探究。
(1)刚开始,瓶内传出低沉的轰鸣声,随着水越来越多,声音逐渐变得尖厉。请你用专业的物理语言来描述这个现象:随着瓶内水的增多,声音的 。
(2)天翔想:这个声音是什么物体振动发出来的呢?他猜想,可能是水从高处落下时冲击瓶内水引起振动而产生的,也可能是水下落时与瓶内空气摩擦引起空气振动产生的。你认为还有其它的可能吗?请把你认为可能的原因填在后面的空格处 (只填一种可能)。
课堂小结
1. 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2.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3. 音色可以辨别不同发声体的发声
参考答案
自学检测
1. C
2. (1)音色 响度 (2)逐渐变弱 不能
3. 弹开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响度 振幅
4. 物体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5. 音调 空气
巩固训练
1.D 2.B 3.D 4. C 5.C 6. (1)响度(2)音色(3)音调(4)响度 响度(5)音调
7. (1)钢尺在振动 频率越快,音调越高;频率越慢,音调越低(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拓展延伸
1. (1)音调越来越高;(2)可能是水的振动引起瓶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或可能是由于暖水壶壁振动产生的,或可能是水在下落过程中振动产生的或其它合理的猜想)。
初中物理第2节 声音的特性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2节 声音的特性导学案,共4页。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声音的特性优秀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声音的特性优秀学案,文件包含人教物理八上22声音的特性导学案解析卷doc、人教物理八上22声音的特性导学案原卷doc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声音的特性优质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声音的特性优质导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自主学习,响度,音色,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