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综合与测试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综合与测试导学案及答案,共4页。
题组训练一(问题习题化)
1. 下列实例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A.日食和月食现象 B.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
C.“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D.射击时用“三点一线”的方法来瞄准
2. 下列关于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定律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入射角等于20°时,反射角和折射角都等于20°
B. 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都靠近法线
C. 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角和折射角都减小5°
D. 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在法线同侧
3. 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烛焰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
B. 把点燃的蜡烛移近玻璃板时,它在镜中的像将变大
C.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大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D. 用一块不透明的挡光板挡在像与平面镜之间,可以发现像被挡住了
4. 下列设备中,属于红外线技术应用的是( )
A.用验钞机来识别钞票的真假
B.医院用灯照射的方法来消毒灭茵
C.家中的电视机,可以用遥控器来控制频道和音量
D.照相机使用滤镜来照相
5. 小明到湖边游玩,他站在岸上通过水面看到了:①岸上的树,②水中的鱼,③空中的小鸟,④自己在水中的倒影。在小明看到的景物中,属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__ _______,属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题组训练二(知识网络化)
1. 光线从空气斜射到一块玻璃表面时,下图中可以较全面、正确反映光传播路径的是( )
2.在下列现象中,是由于光的反射而产生的现象的是( )
A. 人在平静的清澈的湖水中看到自己的像 B. 日食和月食
C. 看到插入水中的直尺出现了弯折 D. 小孔成像
3. 在水深5m的湖面上空,一只画眉在距水面5m高的柳树树杈上婉转的唱歌;在距水面1m的水中,一条红色的小鲤鱼悠然的游动。静观湖面,“小鲤鱼”、“画眉鸟”和“柳树”浑然一体,好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关于上述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中的“画眉鸟” 和“小鲤鱼”都是虚像
B.水中的“画眉鸟”距离水面1m
C.站在岸边看见的“小鲤鱼”到水面的距离肯定小于1m
D.我们看到水中的“画眉鸟”和“小鲤鱼”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4. 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某一透明物质的表面上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若入射光线与它们的分界面成20°角,且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垂直,则反射角为 ,折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是 。
5.(1)如图所示,电视遥控器对着天花板也能遥控电视机。图中从A点发出的光经天花板MN反射后射入电视机的接收窗口B,试画出其光路图。
(2)如图所示,请画出光线从空气斜射至水面上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6. 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
(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________和________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且折射角________(填“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
(2)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是否存在不足?
答:________(填“是”“否”);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组训练三(中考链接)
1. 下列成语涉及的光现象与其物理知识相符的是( )
A.凿壁偷光——光的反射 B.一叶障目——光的折射
C.猴子捞月——光的直线传播 D.杯弓蛇影——光的反射
2. 一束阳光照射到平面镜上,与镜面的夹角是25°,转动平面镜,使光束与镜面的夹角增至3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与原来相比( )
A.增大10° B.减少10° C.增大5° D.减少5°
3. 舞蹈演员站在平面镜前训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演员在平面镜中成实像
B.演员远离平面镜时,像也远离平面镜且像会逐渐变小
C.演员甲通过平面镜看到了演员乙,那么演员乙也一定会通过平面镜看到演员甲
D.演员以0.5m/s的速度运动时,像也以0.5m/s的速度运动
A B C D
4. 从岸边看水中的鱼,看到“鱼”的位置与实际位置不同。下列模型能解释此现象的是( )
5.小红坐在教室内如图中虚线框内的某一位置,一束阳光从教室侧面的窗户射入经玻璃窗户A反射后使小红感到刺眼,请作图并标出小红可能坐的位置B点。
窗户A
窗户
6. 如图是小芳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M,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N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M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实验时,小芳同学应在 (填“M”或“N”)侧观察蜡烛M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4)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M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 。
(5)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A'、B'、C'与物A、B、C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7.杨光同学根据课本中的“试一试”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
(1)请在图中画出蜡烛AB的像A′B′;
(2)杨光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远,像就越大,他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的高度,填在下表中:
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系中画出h与s的关系图像。
(3)从图像中可以看出h与s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题组训练一
1.B 2.B 3.A 4.C 5. ①③④ ②
题组训练二
1. C 2.A 3.A 4. 70° 20° 5.
6.(1)①反射 折射 ②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小于
(2)是 三次实验数据可以,但没有换用其他透明介质做此实验
题组训练三
1. D 2.B 3.D 4.D
5.
6. (1)确定像的位置 (2)像和物大小相等 (3)M (4)玻璃板比较厚,蜡烛经过两个反射面都会形成像 (5)连接对应的像点和物点,判断连线是否和镜面垂直;测出像点和物点到玻璃板的距离进行比较
5(1)略 (2)略 (3)h=1/2s
入射角α
0°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0°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0°
11.3°
22.1°
35.4°
40.9°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学案 第四讲、光现象,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考点聚焦,呈现形式,知识结构,方法提示,链接中考,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综合与测试学案,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光现象复习学案,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