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3 中心对称教学设计
展开第7讲
讲
中心对称
概述
【教学建议】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能通过观察、探索等过程,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轴对称、平移、旋转及组合等几何变换的规律和特征,并体会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
学生学习本节时可能会在以下几个方面感到困难:
1. 对称中心的确定
2. 图形的变换综合
【知识导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学建议】
有关中心对称的考题,主要集中在小题和画图题,难度不大。
二、知识讲解
知识点1 中心对称的性质
1.如果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或者中心对称,这个点叫做它们的对称中心。
2.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所连线段经过对称中心,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3.中心对称指两个全等图形的相互位置关系,中心对称图形指一个图形本身成中心对称.
4.如果将中心对称图形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则它们是中心对称图形.如果将中心对称图形对称的部分看成两个图形,则它们成中心对称.
知识点2 中心对称图形的综合应用
中心对称与平移和旋转类似,综合应用中重点考察的是图形的全等,中心对称可以看成是特殊的旋转。
三、例题精析
例题1
【题干】如图,已知ΔABC和ΔDEF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则AO= ,BO= ,CO= ,点A关于对称中心O的对称点是 ,点B关于对称中心O的对称点是 ,点C关于对称中心O的对称点是 .
F
E
D
C
B
A
O
例题2
【题干】如图,在4张背面完全相同的卡片上分别印有不同的图案.现将印有图案的一面朝下洗匀后,从中随机抽取一张,则抽出的卡片正面图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概率是( ).
A. B. C. D.1
例题3
【题干】点A(3,﹣1)关于原点的对称点A′的坐标是( )
A.(﹣3,﹣1) B.(3,1) C.(﹣3,1) D.(﹣1,3)
例题4
【题干】如图,已知△ABC和点O,画出△DEF,使△DEF和△ABC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画出图形并写出解答过程)
四 、课堂运用
基础
1. 若ΔABC和Δ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那么ΔABC绕点O旋转 后能与Δ重合.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中心对称图形一定是旋转对称图形
B. 轴对称图形一定是中心对称图形
C. 在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连接对称点的线段都被对称中心平分
D. 在平移过程中,对应点所连的线段也可能在一条直线上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1)与点B关于原点对称,则点B的坐标为( )
A.(-2,1) B.(2,-1) C.(2,1) D.(-2,-1)
巩固
1.在平行四边形,矩形,圆,正方形,等边三角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图形有(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2.如图, ΔOAB绕点O旋转180°得到ΔOCD,连结AD、BC,得到四边形ABCD,则AB CD(填位置关系),与ΔAOD成中心对称的是 ,由此可得AD BC(填位置关系).
D
C
B
O
A
3.正方形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左图表示,将正方形绕点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后,点的坐标是( )
A. B. C. D.
拔高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颗棋子从点P处开始依次关于点A. B. C作循环对称跳动,即第一次跳到点P关于点A的对称点M处,接着跳到点M关于点B的对称点N处,第三次再跳到点N关于C的对称点处,…如此下去。
(1)在图中画出点M、N,并写出点M、N的坐标:______;
(2)求经过第2008次跳动之后,棋子落点与点P的距离。
2.如图,将给出的4张扑克牌摆成第一行的样子,然后将其中的1张牌旋转180°成第二行的样子,你能判断出被旋转过的1张牌是哪一张吗?为什么?
课堂小结
1.如果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或者中心对称,这个点叫做它们的对称中心。
2.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所连线段经过对称中心,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扩展延伸
基础
1.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2. 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上有一个△ABC.
(1)作出△ABC关于点O的中心对称图形△A′B′C′(不写作法,但要标出字母);
(2)若网格上的最小正方形边长为1,求出△ABC的面积.
巩固
1.其主视图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2.已知:△ABC在坐标平面内,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0,3),B(3,4),C(2,2).(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个单位长度)
(1)画出△ABC向下平移4个单位,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得到的△A1B1C1,并直接写出C1点的坐标;
(2)作出△ABC绕点A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的△A2B2C2,并直接写出C2点的坐标;
(3)作出△ABC关于原点O成中心对称的△A3B3C3,并直接写出B3的坐标.
3.如图,AB∥DE,AB=DE,BF=EC.
(1)求证:AC∥DF;
(2)若CF=1个单位长度,能由△ABC经过图形变换得到△DEF吗?若能,请你用轴对称、平移或旋转等描述你的图形变换过程;若不能,说明理由.
拔高
1.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方形,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点B的坐标为(1,0)
(1)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
(2)画出将△ABC绕原点O按逆时针旋转90°所得的△A2B2C2;
(3)△A1B1C1与△A2B2C2成轴对称图形吗?若成轴对称图形,画出所有的对称轴;
(4)△A1B1C1与△A2B2C2成中心对称图形吗?若成中心对称图形,写出所有的对称中心的坐标.
2.已知:三点A(-1,1),B(-3,2),C(-4,-1)
(1)作出与△ABC关于原点对称的△A1B1C1,并写出各顶点的坐标;
(2)作出与△ABC关于P(1,-2)点对称的△A2B2C2,并写出各顶点的坐标.
适用学科
初中数学
适用年级
初中二年级
适用区域
北师版区域
课时时长(分钟)
120
知识点
1.中心对称的性质
2.中心对称图形的综合应用
教学目标
1.认识中心对称的概念。
2.能综合运用变换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探索等过程,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轴对称、平移、旋转及组合等几何变换的规律和特征,并体会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
教学难点
让学生自己探索出图形变化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图形分析能力、化归意识和综合运用变换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3 中心对称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3 中心对称教案设计,共1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建议,知识导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3 分式的加减法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3 分式的加减法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建议,知识导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3 公式法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3 公式法教案及反思,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建议,知识导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