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沪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学案
- 1.4 《素数、合数与分解素因数》 学案 学案 8 次下载
- 1.5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学案 学案 8 次下载
- 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试卷 8 次下载
- 2.1 《分数与除法》 学案 学案 7 次下载
- 2.2 《分数的基本性质》 学案 学案 6 次下载
小学数学沪教版六年级上册1.6 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优质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沪教版六年级上册1.6 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优质学案及答案,共4页。
第一章 数的整除1.6 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1.掌握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与定义。2.能熟练求取两个正整数的最小公倍数。3.了解求三个正整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4.掌握两个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之间的关系。知识点1:几个整数的公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common multiple),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least common multiple) 例1. 4和14的最小公倍数是( )A. 4 B. 14 C. 28 D.38 例2.用长20cm, 宽14cm的地砖铺地,如果能铺成一个正方形的地面,那么正方形的边长是地砖长和宽的( )A. 公因数 B. 最大公因数 C. 公倍数 D. 最小公倍数 例3. 8和22的公倍数有 个,最小公倍数是 。 知识点2:求取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例:求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1)枚举法(列举法)18的倍数有:18, 36, 54, 72, 90……30的倍数有:30, 60, 90, 120, 150……所以18和30的最下公倍数是90。(2)分解素因数法:18=2×3×330=2×3×518和30的公倍数里,应当既包含18的所有素因数,又包含30的所有素因数,但相同的素因数就可以只取一个,只要取出18,30的所有公有的素因数(1个2和1个3),再取各自剩余的素因数(3和5),将这些数连乘2×3×3×5,所得的积90就是18、30的最小公倍数。(3)短除法: 2 18 30 3 9 15 3 5 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2×3×3×5=90其中2和3是公有的素因数,3和5是取出公有的素因数后各自剩余的素因数。 例4.求32和84的最小公倍数 例5.求45和60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知识点3:求三个正整数的最小公倍数如何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呢?我们以求8,12和30的最小公倍数为例。分别把8, 12和30分解素因数8 =2×2×212=2×2 ×330=2× ×3×58, 12和30的最小公倍数,应当既包含8的所有素因数,又包含12和30的所有素因数,但其中相同的素因数可以只取一个,所以8, 12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取三个数公有的素因数(1个2)和每两个数公有的素因数(1个2和1个3),以及再取各自剩余的素因数(2和5),所有这些素因数的积。因此8, 12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2×2×2×3×5=120。为了简便,也可以用短除法来进行计算 2 8 12 30 3 4 6 15 2 4 2 5 2 1 58, 12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2×2×2×3×5=120例6. 求12, 18, 21的最小公倍数 思考1.用短除法分别求三个整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时有什么不同? 思考2.一筐芦柑估计约有350个,每次拿3个,每次拿4个,每次拿5个都整好拿完,没有剩余,这筐芦柑有几个? 知识点4:两个整数的最小公倍数是由其共有的素因数的乘积(即最大公因数)与短除最后剩余的两个互素的数相乘所得,这可以作为考试的一个要点。例:甲、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商是12,如果这两个数的差是18,求这两个数。解:依题得:甲、乙两个数用短除法算得的最终两个互素的数的乘积是12,所以这两个互素的数只能是3和4或者1和12。因为甲和乙两个数的差是18,即上述互素的两数之差和甲、乙之间最大公因数的乘积是18,故而上述两个互素的数只能是3和4,所以甲、乙两个数分别是18×3=54,18×4=72。例7.两个数的和是60,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2,这两个数是多少? 知识点5:如果两个整数中某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如果两个数互素,那么它们的乘积就是他们的最小公倍数。随堂练习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互素的两个数没有最大公因数 B.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的积等于这两数的积 C.两个数的公因数一定比这两个数小D.两个数的公倍数一定比这两个数大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①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这两个数共有的因数的乘积②两个数同时乘以一个正整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要在原来的基础上乘以该正整数③两个数同时乘以一个整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可能不发生变化④两个互不相等的整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比它们的最大公因数要大A.1个 B.2个 C.3个 D.4个3.a、b两个互素的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A.素数 B.1 C.不存在 D. a×b 4.如果正整数A和正整数B互素,那么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5和13的最小公倍数是 。5.如果正整数A是正整数B的因数,那么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6和24的最小公倍数是 。 6.妈妈在某网络平台订购的水果每间隔5天配送一次,订购的牛奶每间隔3天配送一次,妈妈如果在9月24日同时收到水果和牛奶后,下一次能同时收到货的日期是 。7.甲、乙两户人家住在同一小区,甲每6天去超市购物一次,乙每9天去同一家超市购物一次,元旦这一天两户人家都去这家超市购物,至少经过 天他们又会在同一天去超市。 8.已知A=2×3×5,B=2×3×7,那么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最大公因数的 倍。9.一对互素的两个一位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20,那么这两个数的和为 。 10.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1)16和20 (2)30和35 (3)3、4和9 (4)8、10和14 11.在长1.5km的公路一边,等距离种树(两端都种),原计划每10m种一颗并已放好种树的标记物,后来改成每12m种一棵,如果在种树地点安放标记物,那么不用移动的标记物有几个? 12.现有127人去春游,小车可载3人,大车可载5人,大车的人均价格比小车便宜,但是若所乘车辆未满载,则会受到高额索赔,为节约开支,大车最多租几辆? 参考答案例1. C 例2. C例3.无数; 88; 例4. 672 例5. 15; 180; 例6. 252;思考1.求三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短除时每次需除以这三个数共有的因数;而用短除法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每次只需除以任意两个数共有的因数。思考2. 360个例7. 12和48或者36和24; 随堂练习1. B 2. A 3. D 4. A×B; 65; 5. B; 24; 6. 10月6日 7. 18; 8. 210; 35; 9. 9 10.(1)80;(2)210;(3)36;(4)280;11. 26个(提示:10和12的最小公倍数是60,1500÷60+1=26) 12. 23辆。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冀教版三年级上册4 解决问题学案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青岛版 (五四制)一年级上册一 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导学案,共2页。
这是一份小学北师大版一 圆6 圆的面积(二)导学案,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