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山东省2018-2020年近三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山东省2018-2020年近三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7)——生物的多样性(含解析)
展开
山东省2018-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7)——生物的多样性
一.选择题(共47小题)
1.(2020•威海)下列分类等级中,包含的生物种类最少、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纲 B.科 C.属 D.种
2.(2020•威海)蛔虫和丝虫都属于线形动物,它们具有的相同特征是( )
A.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B.靠刚毛辅助运动
C.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
D.身体背腹扁平
3.(2020•济南)下列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活环境与植物名称不相符的是( )
选项
形态结构特点
生活环境
植物
A
没有根、茎、叶分化
生活在水中
水绵
B
只有茎、叶分化
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葫芦藓
C
有根、茎、叶分化
能生活在干旱的环境中
肾蕨
D
种子是裸露的
能生活在干旱和贫瘠的地方
松
A.A B.B C.C D.D
4.(2020•威海)下列关于海带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B.有茎和叶的分化
C.有根和叶的分化 D.有输导组织
5.(2020•淄博)下列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观点不相符的是( )
A.雷鸟在不同季节出现不同体色,这对它躲避敌害十分有利
B.草原上狼和兔子的奔跑速度都越来越快,这是相互选择的结果
C.由于缺乏青草,长颈鹿需要经常伸长颈吃高处的树叶而形成了长颈
D.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翅能飞的昆虫很少,无翅或残翅昆虫特别多
6.(2020•淄博)下列关于细菌、真菌和病毒及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脊髓灰质炎疫苗是经人工处理的减毒病毒制成的口服疫苗
B.青霉属于多细胞真菌,细胞中含有细胞核,靠孢子来繁殖后代
C.枯草杆菌形成的芽孢是它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D.大肠杆菌噬菌体属于动物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
7.(2020•日照)以下关于苔藓植物特点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无根、茎、叶的分化
B.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无输导组织
C.有根、茎、叶的分化
D.有茎和叶的分化,也有输导组织
8.(2020•日照)下面是某同学对达尔文进化论的理解,其中错误的选项是( )
A.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生物进化的方向也是不定向的
B.只有发生有利变异的个体才能在生存斗争中生存下来
C.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D.变异的存在为自然选择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9.(2020•济宁)下列关于动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蝗虫有外骨骼,适于在干旱环境中生活
B.青蛙体温恒定,适于水陆两栖生活
C.鲫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适于水中生活
D.家鸽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为翼,适于空中飞翔生活
10.(2020•济宁)滇叶䗛是一种珍稀的竹节虫品种。成虫有头有脚,肢节分明,有清晰的“脉络”,酷似被吃过的不规则叶片,若静止不动的话,很难被发现,称得上是自然界高级别伪装大师。对其形成原因的正确解释是( )
A.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
C.过度繁殖的结果 D.只发生有利变异的结果
11.(2020•东营)生物圈中已知的植物有50余万种,它们形态各异,分属不同类群。下列关于几种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卷柏、侧柏都通过产生种子进行繁殖
B.海带、地钱都依靠叶进行光合作用
C.雪松、油松的果实通常称为“球果”
D.银杏、杏都靠种子繁殖后代
12.(2020•潍坊)如图是某同学对图中三种动物共性的概括,正确的是( )
A.都能影响环境 B.都有消化系统
C.都是两侧对称 D.都有反射活动
13.(2020•潍坊)生命的诞生与进化经过了极其漫长而又坎坷的历程。下列描述合理的是( )
A.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是无机小分子形成有机小分子
B.人工合成核酸为生命的化学进化提供了证据
C.长颈鹿的脖子变长是长期使用的结果
D.能否进行语言交流是人猿分界的唯一标准
14.(2020•潍坊)结构适应功能是动物界的普遍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鱼类的身体呈梭形可以减少被天敌发现的机会
B.蝙蝠的前肢变成翼,利于飞行
C.家鸽体内的气囊可帮助其飞行时有充足的氧气供应
D.两心房一心室是爬行类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
15.(2020•东营)2020年全球首对圈养大熊猫在成都繁育研究基地诞生,乳名“热干面”“蛋烘糕”承载着人们希望疫情早日结束的美好祝福。下列关于大熊猫主要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体腔内有膈 B.用肺呼吸 C.体温不恒定 D.胎生、哺乳
16.(2020•东营)如图表示有关概念之间的关系,下表中哪项与图相符合( )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病毒
动物病毒
植物病毒
细菌病毒
B
细菌
葡萄球菌
醋酸杆菌
酵母菌
C
内分泌腺
甲状腺
唾液腺
性腺
D
身体左右对称
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线形动物
A.A B.B C.C D.D
17.(2020•东营)东营园博园内,栽有单瓣早花、重瓣早花、重瓣晚花等几十个品种的郁金香,色彩斑斓、千姿百态。这体现了( )
A.物种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18.(2020•青岛)下表是某同学在学习细菌和真菌的内容后进行的相关知识梳理,错误的是( )
选项
细菌
真菌
A
结构特点
无成形的细胞核
有成形的细胞核
B
生殖方式
分裂生殖
都可进行孢子生殖
C
营养方式
绝大多数异养
异养
D
与人类关系
可以做面包、酿醋等
可以酿酒、生产抗生素等
A.A B.B C.C D.D
19.(2020•烟台)达尔文社团的同学在磁山采集到45科、83属、88种植物标本。其中的四种草本植物,属于蕨类植物的是( )
A.蒲公英 B.青蒿 C.牵牛 D.中华卷柏
20.(2020•青岛)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 )
①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
②幼体用鳃呼吸
③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
④皮肤裸露
⑤完全用肺呼吸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21.(2020•烟台)今年春天,东非及西亚暴发了由沙漠蝗虫引发的罕见蝗灾,“飞蝗蔽天,禾草皆光”。关于蝗虫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属于环节动物
B.体表有外骨骼
C.为完全变态发育
D.其群体聚集迁飞是社会行为
22.(2020•青岛)青岛是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海洋动物种类繁多。下列关于海洋动物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蛤蜊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和贝壳,属于软体动物
B.海蜇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属于扁形动物
C.对虾身体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属于节肢动物
D.鲅鱼通过头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属于鱼类
23.(2020•烟台)18世纪,林奈把身体细长、左右对称、无附肢、能够蠕动的动物统称为蠕虫。由此判断不属于蠕虫的是( )
A.涡虫 B.蚯蚓 C.蛔虫 D.蜗牛
24.(2020•烟台)第七届世界军运会吉祥物“兵兵”的原型是中华鲟(如图),其区别于青蛙的主要特征是( )
A.卵生 B.用鳍游泳 C.有脊柱 D.体温不恒定
25.(2020•青岛)下列关于胎生、哺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胎生、哺乳提高了幼仔的成活率
B.胎生提高了哺乳动物的产仔率
C.哺乳动物都以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
D.哺乳为胚胎发育提供优越的营养条件
26.(2020•青岛)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保护濒危物种最有效的措施是进行迁地保护
B.随意捕杀或引进某种生物,会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
C.每一个生物个体都是一个非常丰富的基因库
D.保护生物多样性应禁止一切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7.(2020•青岛)下列各种动物中,都用鳃呼吸的一组是( )
A.鲳鱼、蚯蚓、蝌蚪 B.海豚、蛇、带鱼
C.扇贝、鲨鱼、海马 D.河蚌、龟、鲫鱼
28.(2020•青岛)学习了生物进化的原因后,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梳理归纳。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永远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
B.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白色变异
C.竹节虫的形态很像竹枝,是竹林使它发生了定向变异
D.长颈鹿具有较长的颈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29.(2020•烟台)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穿越了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者优化施工方案,通过缩短工期、减少桥墩数量等措施,做到了“大桥通车,白海豚不搬家”。这样做的生态意义是( )
A.增加生态环境的复杂性
B.打造观光旅游新亮点
C.提高白海豚对新环境的适应
D.减少对白海豚栖息环境的影响
30.(2020•青岛)下列关于“观察酵母菌和霉菌”实验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碘液对酵母菌进行染色,显微镜下能看到细胞中染上颜色的细胞核和淀粉粒
B.显微镜下观察到有的酵母菌细胞上长出大小不一的突起,这是酵母菌在进行出芽生殖
C.用放大镜观察青霉,可以看到直立菌丝顶端长有成串的青绿色孢子
D.用显微镜观察青霉,可以看到直立菌丝顶端有放射状的结构
31.(2020•泰安)在琼脂培养基上分别接种乳酸菌、青霉进行培养并观察。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培养基上接种乳酸菌、青霉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B.显微观察可见青霉细胞具有细胞核而乳酸菌细胞没有
C.乳酸菌、青霉在培养基上分别靠芽孢、孢子进行繁殖
D.乳酸菌、青霉的生活都需要水分、适宜的温度和有机物等
32.(2020•德州)枯叶蝶的体色和体形酷似枯叶(如图)。对其形成原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过度繁殖的结果
C.人工选择的结果 D.有利变异的结果
33.(2019•莱芜区)红绸鱼有奇怪的性逆转现象,当群体中唯一的成年雄鱼死亡,身体最强 壮的雌鱼体内会分泌出大量的雄性激素,卵巢消失,精巢长成,鳍也跟着变大,最终变成一条雄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红绸鱼的性逆转有利于繁殖后代延续种族
B.红绸鱼的性逆转与激素调节有关
C.环境因素影响红绸鱼的性状表现
D.红绸鱼发生性逆转后,基因完全改变
34.(2019•日照)“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的生物( )
A.一定属于同一个“属” B.基因组成一定相同
C.生活环境一定相同 D.适应环境的能力相同
35.(2019•日照)用三种不同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培养36小时后获得的结果如下表所示。能说明维生素可以促进大肠杆菌生长的是( )
培养皿
培养基
培养基上的菌落数
Ⅰ
琼脂、维生素
0
Ⅱ
琼脂、糖类、维生素
250
Ⅲ
琼脂、糖类
35
A.Ⅱ B.Ⅰ和Ⅱ C.Ⅰ和Ⅲ D.Ⅱ和Ⅲ
36.(2018•济南)下列为四种微生物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和B的细胞结构相似
B.C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
C.D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
D.四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37.(2018•济南)下列关于生命起源、人类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我国科学工作者人工合成了核酸,证明了无机物相互作用可以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B.中华龙鸟既有鸟类特征又有爬行类特征,由此可以推测爬行类和鸟类之间的进化关系
C.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越是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
D.直立行走和制造工具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
38.(2018•烟台)如图是生物社团的同学在烟台海滨采集到的贝类动物标本,对它们特征的描述,你不认同的是( )
A.贝壳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
B.双壳类动物用鳃呼吸
C.它们的运动器官是足
D.贝壳又名外骨骼,能够保护身体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39.(2018•淄博)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类单位越大,生物间的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
B.雷鸟随季节不断改变体色,是其为主动适应环境而进化的结果
C.黑猩猩与人的基因相似度达96%以上,说明人类由黑猩猩进化而来
D.对化石的纵向比较和现存生物的横向比较,能推断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40.(2018•淄博)下列关于无脊椎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腔肠动物中的海肠营养丰富
B.扁形动物中的蛔虫能危害人体健康
C.环节动物中的蚯蚓能够疏松土壤
D.软体动物中的牡蛎、扇贝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
41.(2018•淄博)下列关于细菌、真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乳酸菌,无成形细胞核,可用于制作酸奶、泡菜
B.酵母菌,单细胞真菌,可用于酿酒和制作面包
C.青霉,多细胞真菌,可在培养液中提取青霉素
D.蘑菇,大型食用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42.(2018•烟台)生物社团的同学在栖霞牙山的饮马湾中发现了一种蠕虫(如图),经查阅资料确认是细形山地涡虫,它属于( )
A.腔肠动物 B.扁形动物 C.线形动物 D.环节动物
43.(2018•淄博)下列植物中,具有根、茎、叶分化且依靠孢子生殖的是( )
A.满江红 B.地钱 C.银杏 D.海带
44.(2018•莱芜)真菌是真核生物,现在已经发现了七万多种真菌。真菌共有的特征是( )
A.都是由菌丝构成 B.都营寄生生活
C.都能进行孢子生殖 D.都能产生抗生素
45.(2018•烟台)“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是诗人袁枚对苔鲜植物(如地钱)的生动写照。下面解释你不认同的是( )
A.“白日不到处”地钱生活在阴湿的环境
B.“青春恰自来”正好到了地钱的繁殖季节
C.“苔花如米小”地钱长出的孢子很小
D.“也学牡丹开”“苔花”和牡丹花具有相同的结构
46.(2018•莱芜)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保护生物多样性( )
A.应首先保护物种多样性
B.应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C.应多引进物种以增加多样性
D.应多喷洒农药以防治病虫害
47.(2018•莱芜)“海鸥/海鸥/我们的朋友。”海鸥生活在水上、空中,善于游泳、潜水和飞翔。 下列特征中与其适应水上生活无关的是( )
A.身体呈流线型 B.趾与趾之间有蹼
C.胸肌和龙骨突发达 D.羽毛上有油脂可防水
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48.(2020•东营)幽门螺旋菌是一种具有螺旋结构及鞭毛的细菌。资料显示,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旋菌引起的。目前,我国约有7亿左右的人群感染了幽门螺旋菌。幽门螺旋菌可通过饮食等途径传染。请分析回答:
(1)幽门螺旋菌主要“定居”在人胃黏膜表面,可引起慢性胃炎,甚至胃溃疡。由此推测,幽门螺旋菌的营养方式为 。在细胞结构上,幽门螺旋菌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主要区别是 。
(2)医学上常用“碳﹣14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旋菌。受测者向专用的集气袋中吹气时(图1),胸廓容积 。
(3)幽门螺旋菌可以通过口﹣口、粪﹣口等方式传播,引起消化道传染病。从传染病的角度看,幽门螺旋菌称为 。
(4)预防幽门螺旋菌感染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关。使用“公筷”和分餐制能有效减少幽门螺旋菌传染,这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上属于 。
(5)为研究乳酸菌对幽门螺旋菌感染的影响,研究者将若干只健康的实验小鼠平均分为三组,按下表进行处理。几个月后检测三组小鼠胃黏膜炎症因子的量(炎症反应的一个检测指标),结果如图2所示。
1组
2组
3组
灌胃乳酸菌
﹣
﹣
+
三周后灌胃幽门螺旋菌
﹣
+
+
注:“+”表示进行,“﹣”表示未进行。
① (填组号)组结果对比,说明幽门螺旋菌会引起小鼠产生炎症反应。
②2组和3组结果对比,说明乳酸菌对幽门螺旋菌感染起到 作用。
③就上述实验,有研究者质疑,乳酸菌是否会引起胃黏膜炎症因子产生呢?请设计一组实验对上述实验加以完善。
(6)中国农业大学李宁院士课题组培育出人乳铁蛋白转基因奶牛,其分泌的乳汁中含人乳铁蛋白,可以抑制胃肠道细菌感染。请写出人乳铁蛋白转基因奶牛培育的大致思路 。
三.解答题(共2小题)
49.(2020•莱芜区)2020年1月,一场由新冠病毒(2019﹣nCoV)引起的疫情突然暴发,中国人民经历了一个史无前例的春节假期,国家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进行疫情防控。请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新冠病毒的结构简单,是一种没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新冠病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资料二 新冠病毒的感染者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感染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部分感染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感染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新冠病毒可以人传人,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我国对新冠病毒的感染者采取严格的管控措施;要求大家做好个人防护,出门戴口罩、常消毒、勤洗手;高风险地区的健康人居家隔离。
(1)新冠病毒的结构是由[ ] 外壳和内部的[ ] 组成的。
(2)根据侵染细胞种类的不同,新冠病毒属于 病毒。新冠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是 。
(3)新冠病毒的感染者有干咳、鼻塞、流涕等症状,说明新冠病毒侵入了人体的 ;重症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说明新冠病毒侵入了人体的 。
(4)根据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分类对新冠肺炎患者进行定点医院治疗的措施属于 ;戴口罩、常消毒、勤洗手属于 。
50.(2020•临沂)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鲸鱼作为体型庞大的海洋生物,它的死亡掉落海底的过程,漫长而复杂,这个过程就是鲸落。鲸鱼尸体处会有章鱼、鲨鱼等多种生物来吞噬尸体,大量厌氧细菌开始进入鲸骨中,分解鲸骨中丰富的脂类,产生硫化氢的富硫环境,从而为一些细菌提供能量来源。
材料二:东非地区近期蝗灾肆虐,蝗虫数量之多几十年未见,且这种现象未来可能会更加普遍,一旦发生蝗灾,大量的蝗虫会吞食禾田,使农产品完全遭到破坏,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以致因粮食短缺而发生饥荒。
(1)动物界中往往有一些“名不副实”的动物,材料一中真正属于鱼类的是 ;鲸鱼所属类群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被毛; ;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2)蝗虫体表有坚韧的 ,不仅有保护作用,还能起到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适于陆地生活。
(3)蝗虫的发育过程称为 ,与家蚕相比,其发育缺少 时期。
山东省2018-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7)——生物的多样性
一.选择题(共47小题)
1.(2020•威海)下列分类等级中,包含的生物种类最少、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纲 B.科 C.属 D.种
【答案】D
【解答】解: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少,生物种类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反之,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生物种类越少,亲缘关系越近。
选项中,种是最小的分类单位,因此同种的生物包含的生物种类最少,共同特征最多,亲缘关系最近。
故选:D。
2.(2020•威海)蛔虫和丝虫都属于线形动物,它们具有的相同特征是( )
A.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B.靠刚毛辅助运动
C.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
D.身体背腹扁平
【答案】A
【解答】解:蛔虫和丝虫都属于线形动物,它们具有的相同特征是:身体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3.(2020•济南)下列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活环境与植物名称不相符的是( )
选项
形态结构特点
生活环境
植物
A
没有根、茎、叶分化
生活在水中
水绵
B
只有茎、叶分化
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葫芦藓
C
有根、茎、叶分化
能生活在干旱的环境中
肾蕨
D
种子是裸露的
能生活在干旱和贫瘠的地方
松
A.A B.B C.C D.D
【答案】C
【解答】解:A、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是最低等的一个植物类群,代表植物有水绵、海带等。正确;
B、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很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因此人们通常把苔藓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所以适于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代表植物葫芦藓、地衣等,正确;
C、蕨类植物具有根、茎、叶的分化,并且有输导组织,依靠孢子繁殖后代,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上,代表植物有肾蕨等,错误;
D、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具有根、茎、叶和种子,有发达的输导组织,生活在干旱的陆地上,代表植物松、柏等,正确。
故选:C。
4.(2020•威海)下列关于海带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B.有茎和叶的分化
C.有根和叶的分化 D.有输导组织
【答案】A
【解答】解:海带属于多细胞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藻类植物不结种子,但产生孢子,用孢子繁殖后代。海带等海生藻类中含丰富的碘,经常食用可以预防大脖子病。
故选:A。
5.(2020•淄博)下列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观点不相符的是( )
A.雷鸟在不同季节出现不同体色,这对它躲避敌害十分有利
B.草原上狼和兔子的奔跑速度都越来越快,这是相互选择的结果
C.由于缺乏青草,长颈鹿需要经常伸长颈吃高处的树叶而形成了长颈
D.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翅能飞的昆虫很少,无翅或残翅昆虫特别多
【答案】C
【解答】解:A、雷鸟在不同季节出现不同体色,是一种保护色,对躲避敌害或捕食猎物十分有利,A正确;
B、狼和兔子之间存在捕食关系,草原上狼和兔子的奔跑速度都越来越快,都利于获得食物而生存,这是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B正确;
C、古代的长颈鹿存在着颈长和颈短、前肢长和前肢短的变异,这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前肢和颈长的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前肢和颈短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当环境改变食物缺少时,就会因吃不到足够的树叶而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本身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小,留下后代的就会更小,经过许多代以后,前肢和颈短的长颈鹿就被淘汰了,这样,长颈鹿一代代的进化下去,就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长颈鹿。因此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认为现代长颈鹿的长颈性状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错误;
D、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生活着的昆虫多是无翅或残翅的类型,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这些海岛上经常刮大风,哪些有翅能飞但翅膀不够强大的昆虫,就常常被大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较少,是不适者被淘汰。而无翅或残翅的昆虫,由于不能飞翔,就不容易被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就多,是适者生存。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选择之后,岛上无翅或残翅的昆虫就特别多,少数能飞行的昆虫翅异常发达。这种两极分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
故选:C。
6.(2020•淄博)下列关于细菌、真菌和病毒及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脊髓灰质炎疫苗是经人工处理的减毒病毒制成的口服疫苗
B.青霉属于多细胞真菌,细胞中含有细胞核,靠孢子来繁殖后代
C.枯草杆菌形成的芽孢是它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D.大肠杆菌噬菌体属于动物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
【答案】D
【解答】解:A、脊髓灰质炎疫苗是经人工处理的减毒病毒制成的口服疫苗,A正确;
B、青霉属于多细胞真菌,细胞中含有细胞核,靠孢子来繁殖后代,B正确;
C、枯草杆菌属于细菌,它形成的芽孢是它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C正确;
D、大肠杆菌噬菌体属于细菌病毒,病毒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D错误。
故选:D。
7.(2020•日照)以下关于苔藓植物特点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无根、茎、叶的分化
B.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无输导组织
C.有根、茎、叶的分化
D.有茎和叶的分化,也有输导组织
【答案】B
【解答】解: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没有真正的根,因此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虽然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所以苔藓植物比较矮小。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8.(2020•日照)下面是某同学对达尔文进化论的理解,其中错误的选项是( )
A.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生物进化的方向也是不定向的
B.只有发生有利变异的个体才能在生存斗争中生存下来
C.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D.变异的存在为自然选择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答案】A
【解答】解:A、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变异也可能适应环境,也可能不适应环境,但生物进化的方向却是定向的,就是向适应环境的方向进化,不适应环境便会被淘汰,A错误;
B、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B正确;
C、达尔文认为一切生物都具有产生变异的特性,引起变异的根本原因是环境条件的改变,在生物产生的各种变异中,有的可以遗传,有的不能够遗传,C正确;
D、生物普遍具有的遗传性和变异性是自然选择的基础。遗传保证了物种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且变异是在遗传的基础上进行的。但变异作为生物的一种属性,即生物体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它能使生物改变旧的遗传性,产生新的遗传性,从而适应新的环境。它为生物进化提供了丰富多样且具有生存价值的可供选择的材料,D正确。
故选:A。
9.(2020•济宁)下列关于动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蝗虫有外骨骼,适于在干旱环境中生活
B.青蛙体温恒定,适于水陆两栖生活
C.鲫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适于水中生活
D.家鸽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为翼,适于空中飞翔生活
【答案】B
【解答】解:A、蝗虫有外骨骼,能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适于陆地干燥环境生活,正确。
B、青蛙属于变温动物,营水陆两栖生活,错误。
C、鲫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适于水中生活,正确。
D、家鸽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小飞行的阻力,前肢变为翼,翼是飞行器官,适于空中飞翔生活,正确。
故选:B。
10.(2020•济宁)滇叶䗛是一种珍稀的竹节虫品种。成虫有头有脚,肢节分明,有清晰的“脉络”,酷似被吃过的不规则叶片,若静止不动的话,很难被发现,称得上是自然界高级别伪装大师。对其形成原因的正确解释是( )
A.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
C.过度繁殖的结果 D.只发生有利变异的结果
【答案】A
【解答】解:滇叶䗛成虫有头有脚,肢节分明,有清晰的“脉络”,酷似被吃过的不规则叶片;达尔文认为,这是滇叶䗛在长期的生存斗争过程中经过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是自然界对生物的选择作用,使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人工选择是在不同的饲养条件下,原来的祖先产生了许多变异,人们根据各自的爱好对不同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经过若干年的选择,使所选择的性状不断积累加强,最后选育出不同的品种。
故选:A。
11.(2020•东营)生物圈中已知的植物有50余万种,它们形态各异,分属不同类群。下列关于几种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卷柏、侧柏都通过产生种子进行繁殖
B.海带、地钱都依靠叶进行光合作用
C.雪松、油松的果实通常称为“球果”
D.银杏、杏都靠种子繁殖后代
【答案】D
【解答】解:A、侧柏是裸子植物,通过产生种子进行繁殖;卷柏属于蕨类植物,能够产生孢子,靠孢子繁殖后代,错误;
B、海带是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错误;
C、雪松、油松是裸子植物,其种子外无果皮包被,裸露不能形成果实,“球果”其实是它们的种子,错误;
D、银杏、杏都属于种子植物,都靠种子繁殖后代,正确。
故选:D。
12.(2020•潍坊)如图是某同学对图中三种动物共性的概括,正确的是( )
A.都能影响环境 B.都有消化系统
C.都是两侧对称 D.都有反射活动
【答案】A
【解答】解:A、所以的生物都能影响环境,不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不同,A正确;
B、草履虫属于单细胞动物,单细胞生物都没有系统,B错误;
C、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水螅的身体呈辐射对称,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C错误;
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在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而植物、微生物、低等动物没有神经系统,也就没有反射,D错误。
故选:A。
13.(2020•潍坊)生命的诞生与进化经过了极其漫长而又坎坷的历程。下列描述合理的是( )
A.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是无机小分子形成有机小分子
B.人工合成核酸为生命的化学进化提供了证据
C.长颈鹿的脖子变长是长期使用的结果
D.能否进行语言交流是人猿分界的唯一标准
【答案】B
【解答】解:A、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是能从外界获得营养并排出代谢废物,能进行生长和繁殖等,A错误;
B、结晶牛胰岛素是一种活性蛋白质,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成功证明了在生物体外可以将有机小分子物质合成为有机大分子物质。可见是证明了生命起源的第二步,B正确;
C、长颈鹿脖子变长的原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错误;
D、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D错误;
故选:B。
14.(2020•潍坊)结构适应功能是动物界的普遍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鱼类的身体呈梭形可以减少被天敌发现的机会
B.蝙蝠的前肢变成翼,利于飞行
C.家鸽体内的气囊可帮助其飞行时有充足的氧气供应
D.两心房一心室是爬行类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
【答案】C
【解答】解:A、鲫鱼身体呈梭型,可以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有利于游泳,错误。
B、蝙蝠的前肢变成翼膜,可用于飞行,错误。
C、家鸽体内的气囊可帮助肺完成双重性,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正确。
D、爬行动物的体表有角质的鳞片或甲,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是爬行类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错误。
故选:C。
15.(2020•东营)2020年全球首对圈养大熊猫在成都繁育研究基地诞生,乳名“热干面”“蛋烘糕”承载着人们希望疫情早日结束的美好祝福。下列关于大熊猫主要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体腔内有膈 B.用肺呼吸 C.体温不恒定 D.胎生、哺乳
【答案】C
【解答】解: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据分析可知体温不恒定不是大熊猫的特征。
故选:C。
16.(2020•东营)如图表示有关概念之间的关系,下表中哪项与图相符合( )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病毒
动物病毒
植物病毒
细菌病毒
B
细菌
葡萄球菌
醋酸杆菌
酵母菌
C
内分泌腺
甲状腺
唾液腺
性腺
D
身体左右对称
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线形动物
A.A B.B C.C D.D
【答案】A
【解答】解:A、病毒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A正确;
B、酵母菌属于真菌,甲不包含丁。B错误;
C、唾液腺属于外分泌腺,甲不包含丙。C错误;
D、腔肠动物辐射对称。甲不包含乙。D错误。
故选:A。
17.(2020•东营)东营园博园内,栽有单瓣早花、重瓣早花、重瓣晚花等几十个品种的郁金香,色彩斑斓、千姿百态。这体现了( )
A.物种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答案】B
【解答】解: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
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等。
因此东营园博园内,栽有单瓣早花、重瓣早花、重瓣晚花等几十个品种的郁金香,色彩斑斓、千姿百态。这体现了生物遗传(基因)的多样性。可见B正确。
故选:B。
18.(2020•青岛)下表是某同学在学习细菌和真菌的内容后进行的相关知识梳理,错误的是( )
选项
细菌
真菌
A
结构特点
无成形的细胞核
有成形的细胞核
B
生殖方式
分裂生殖
都可进行孢子生殖
C
营养方式
绝大多数异养
异养
D
与人类关系
可以做面包、酿醋等
可以酿酒、生产抗生素等
A.A B.B C.C D.D
【答案】D
【解答】解:A、细菌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A正确;
B、细菌的生殖方式为最简单的分裂生殖,真菌都可进行孢子生殖,B正确;
C、绝大多数细菌和真菌营体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属于异养生物,C正确;
D、细菌与人类关系可以制酸奶、酿醋等,真菌可以酿酒、生产抗生素等,但是做面包需要用真菌中的酵母菌,不属于细菌,D错误。
故选:D。
19.(2020•烟台)达尔文社团的同学在磁山采集到45科、83属、88种植物标本。其中的四种草本植物,属于蕨类植物的是( )
A.蒲公英 B.青蒿 C.牵牛 D.中华卷柏
【答案】D
【解答】解:ABC、蒲公英、青蒿、牵牛都用种子来繁殖后代,且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因此都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不合题意;
D、卷柏具有真正的根、茎、叶,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蕨类植物。符合题意。
故选:D。
20.(2020•青岛)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 )
①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
②幼体用鳃呼吸
③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
④皮肤裸露
⑤完全用肺呼吸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答案】B
【解答】解:①爬行类的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干燥的陆生环境,正确;
②爬行动物终生用肺呼吸,故爬行类的幼体也用肺呼吸,错误;
③爬行动物体内受精,生殖和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的依赖,适于陆生环境,正确;
④爬行类的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而不是皮肤裸露,错误;
⑤爬行动物具有较为发达的肺适于呼吸空气中的氧气,终生完全用肺呼吸,适于陆生环境,正确;
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21.(2020•烟台)今年春天,东非及西亚暴发了由沙漠蝗虫引发的罕见蝗灾,“飞蝗蔽天,禾草皆光”。关于蝗虫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属于环节动物
B.体表有外骨骼
C.为完全变态发育
D.其群体聚集迁飞是社会行为
【答案】B
【解答】解:A、蝗虫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A错误;
B、蝗虫体表有外骨骼,能够保护身体内部组织,还能够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更好的适应陆地生活,B正确;
C、蝗虫的发育过程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C错误;
D、蝗虫的群体内无分工,不能形成组织,不具有社会行为,D错误。
故选:B。
22.(2020•青岛)青岛是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海洋动物种类繁多。下列关于海洋动物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蛤蜊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和贝壳,属于软体动物
B.海蜇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属于扁形动物
C.对虾身体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属于节肢动物
D.鲅鱼通过头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属于鱼类
【答案】A
【解答】解:A、蛤蜊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具有贝壳,属于软体动物,A正确;
B、海蜇生活在海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B错误;
C、对虾身体分头胸部、腹部两部分,属节肢动物甲壳纲,C错误;
D、鲅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D错误。
故选:A。
23.(2020•烟台)18世纪,林奈把身体细长、左右对称、无附肢、能够蠕动的动物统称为蠕虫。由此判断不属于蠕虫的是( )
A.涡虫 B.蚯蚓 C.蛔虫 D.蜗牛
【答案】D
【解答】解:林奈把身体细长、左右对称、无附肢、能够蠕动的动物统称为蠕虫。蠕虫动物靠身体肌肉的收缩和舒张来蠕动,如涡虫、蚯蚓、蛔虫等。蜗牛有腹足,它依靠腹足来运动,身体也不细长,因此不属于蠕虫。
故选:D。
24.(2020•烟台)第七届世界军运会吉祥物“兵兵”的原型是中华鲟(如图),其区别于青蛙的主要特征是( )
A.卵生 B.用鳍游泳 C.有脊柱 D.体温不恒定
【答案】B
【解答】解:中华鲟属于鱼类,青蛙属于两栖类。
ACD、鱼类和两栖类都是卵生,体内都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都是变温动物,ACD不符合题意。
B、中华鲟属于鱼类,用鳍游泳;青蛙属于两栖类,没有鳍,B符合题意。
故选:B。
25.(2020•青岛)下列关于胎生、哺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胎生、哺乳提高了幼仔的成活率
B.胎生提高了哺乳动物的产仔率
C.哺乳动物都以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
D.哺乳为胚胎发育提供优越的营养条件
【答案】A
【解答】解:AB、胎生、哺乳可以提高后代的成活率,大大降低了幼仔的死亡率,但不会提高产仔率,A正确,B错误。
C、绝大部分哺乳动物都是通过胎生繁殖后代,而不是所有,如鸭嘴兽就是卵生的哺乳动物,C错误。
D、哺乳为幼仔成长提供了优越的营养条件,而不是为胚胎发育提供优越的营养条件,D错误。
故选:A。
26.(2020•青岛)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保护濒危物种最有效的措施是进行迁地保护
B.随意捕杀或引进某种生物,会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
C.每一个生物个体都是一个非常丰富的基因库
D.保护生物多样性应禁止一切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答案】B
【解答】解:A、保护濒危物种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错误;
B、随意捕杀或引进某种生物,会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正确;
C、不能说每一种生物个体都是一个十分丰富的基因库,而应该说每种生物就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错误;
D、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错误;
故选:B。
27.(2020•青岛)下列各种动物中,都用鳃呼吸的一组是( )
A.鲳鱼、蚯蚓、蝌蚪 B.海豚、蛇、带鱼
C.扇贝、鲨鱼、海马 D.河蚌、龟、鲫鱼
【答案】C
【解答】解:A、鲳鱼属于鱼类,用鳃呼吸,蚯蚓用湿润的体壁呼吸、蝌蚪用鳃呼吸,A不符合题意;
B、海豚是水生哺乳动物,用肺呼吸,蛇用肺呼吸,带鱼用鳃呼吸,B不符合题意;
C、扇贝属于软体动物,用鳃呼吸,鲨鱼、海马属于鱼类,用鳃呼吸,C符合题意;
D、河蚌属于软体动物,用鳃呼吸,龟用肺呼吸,鲫鱼用鳃呼吸,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8.(2020•青岛)学习了生物进化的原因后,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梳理归纳。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永远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
B.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白色变异
C.竹节虫的形态很像竹枝,是竹林使它发生了定向变异
D.长颈鹿具有较长的颈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D
【解答】解:A、生物的变异是随机产生的,产生的变异可能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利的,也可能对生物的生存是不利的,即生物产生的变异不一定都有利于适应环境,A错误;
B、北极熊的体色存在着白色和非白色的变异,在自然选择的长期作用下,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北极熊白色性状适于环境而得到积累加强,B错误;
C、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不容易被敌害发现而生存下来,是竹节虫对环境(竹枝)的一种适应。这样利于竹节虫捕食和避敌,是一种拟态现象;并不是竹林使它发生了变异,C错误;
D、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可以使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这种变异是环境改变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不能遗传。因此长颈鹿的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
故选:D。
29.(2020•烟台)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穿越了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者优化施工方案,通过缩短工期、减少桥墩数量等措施,做到了“大桥通车,白海豚不搬家”。这样做的生态意义是( )
A.增加生态环境的复杂性
B.打造观光旅游新亮点
C.提高白海豚对新环境的适应
D.减少对白海豚栖息环境的影响
【答案】D
【解答】解:工程建设者优化施工方案,通过缩短工期、减少桥墩数量等措施,做到了“大桥通车,白海豚不搬家”。这样做的生态意义是减少对白海豚栖息环境的影响,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故选:D。
30.(2020•青岛)下列关于“观察酵母菌和霉菌”实验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碘液对酵母菌进行染色,显微镜下能看到细胞中染上颜色的细胞核和淀粉粒
B.显微镜下观察到有的酵母菌细胞上长出大小不一的突起,这是酵母菌在进行出芽生殖
C.用放大镜观察青霉,可以看到直立菌丝顶端长有成串的青绿色孢子
D.用显微镜观察青霉,可以看到直立菌丝顶端有放射状的结构
【答案】D
【解答】解:A、用碘液染色酵母菌后,酵母菌细胞中染色最深的是细胞核和淀粉粒。A正确。
B、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条件适宜时一般进行出芽生殖,在营养物质和氧气不足时一般进行孢子生殖,视野中有的酵母菌上长出大小不一的突起,这是酵母菌在进行出芽生殖,B正确;
C、青霉属于多细胞大型真菌,营养菌丝体无色、淡色或具鲜明颜色,大部分生长时呈蓝绿色。所以放大镜下可以看到直立菌丝顶端长有成串的青绿色孢子,C正确;
D、用显微镜观察青霉,可以看到直立菌丝顶端成串的孢子,没有放射状结构。D错误。
故选:D。
31.(2020•泰安)在琼脂培养基上分别接种乳酸菌、青霉进行培养并观察。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培养基上接种乳酸菌、青霉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B.显微观察可见青霉细胞具有细胞核而乳酸菌细胞没有
C.乳酸菌、青霉在培养基上分别靠芽孢、孢子进行繁殖
D.乳酸菌、青霉的生活都需要水分、适宜的温度和有机物等
【答案】C
【解答】解:A、在培养基上接种乳酸菌、青霉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A正确;
B、显微观察可见青霉细胞具有细胞核,是真核生物,而乳酸菌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是原核生物,B正确;
C、乳酸菌属于细菌,进行分裂繁殖。青霉属于真菌,用孢子进行繁殖,C错误;
D、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D正确。
故选:C。
32.(2020•德州)枯叶蝶的体色和体形酷似枯叶(如图)。对其形成原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过度繁殖的结果
C.人工选择的结果 D.有利变异的结果
【答案】A
【解答】解:枯叶蝶的体色和体形酷似枯叶,这样利于枯叶蝶捕食和避敌,是一种拟态现象;达尔文认为,这是枯叶蝶在长期的生存斗争过程中经过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是自然界对生物的选择作用,使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人工选择是在不同的饲养条件下,原来的祖先产生了许多变异,人们根据各自的爱好对不同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经过若干年的选择,使所选择的性状不断积累加强,最后选育出不同的品种,因此,枯叶蝶的体色和体形酷似枯叶,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故选:A。
33.(2019•莱芜区)红绸鱼有奇怪的性逆转现象,当群体中唯一的成年雄鱼死亡,身体最强 壮的雌鱼体内会分泌出大量的雄性激素,卵巢消失,精巢长成,鳍也跟着变大,最终变成一条雄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红绸鱼的性逆转有利于繁殖后代延续种族
B.红绸鱼的性逆转与激素调节有关
C.环境因素影响红绸鱼的性状表现
D.红绸鱼发生性逆转后,基因完全改变
【答案】D
【解答】解:A、当群体中唯一的成年雄鱼死亡,身体最强 壮的雌鱼体内会分泌出大量的雄性激素,卵巢消失,精巢长成,鳍也跟着变大,最终变成一条雄鱼。有利于繁殖后代延续种族,A正确;
B、红绸鱼的性逆转受性激素的调节,B正确;
C、红鲷鱼一般由几十条组成一个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只有一条雄鱼。当群体中唯一的成年雄鱼死亡,身体最强 壮的雌鱼体内会分泌出大量的雄性激素,卵巢消失,精巢长成,鳍也跟着变大,最终变成一条雄鱼。可见环境因素影响红绸鱼的性状表现,C正确;
D、原来,在雌性红鲷鱼的体内也存在着雄性基因。通常,这些雄性基因的开关被雌性激素封闭着,不能打开,因此雌鱼不会变成雄鱼。可是,如果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雌鱼看不到雄鱼,也接受不到雄性激素的信息刺激,那么,雌鱼的视觉就会发出信号,将原来封闭着雄性基因的开关打开,从而分泌出一系列的雄性激素,使雌鱼变成雄鱼。可见红绸鱼发生性逆转后,基因未改变,D错误;
故选:D。
34.(2019•日照)“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的生物( )
A.一定属于同一个“属” B.基因组成一定相同
C.生活环境一定相同 D.适应环境的能力相同
【答案】A
【解答】解:A、种是最基本的单位,同种的生物都属于同一个“属”,故正确。符合题意。
B、同种的生物基因组成不一定相同,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C、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密切,但生活环境不一定相同。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D、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密切,适应环境的能力不一定相同。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5.(2019•日照)用三种不同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培养36小时后获得的结果如下表所示。能说明维生素可以促进大肠杆菌生长的是( )
培养皿
培养基
培养基上的菌落数
Ⅰ
琼脂、维生素
0
Ⅱ
琼脂、糖类、维生素
250
Ⅲ
琼脂、糖类
35
A.Ⅱ B.Ⅰ和Ⅱ C.Ⅰ和Ⅲ D.Ⅱ和Ⅲ
【答案】D
【解答】解:由表中数据可知,该实验共有两组对照实验:培养皿Ⅰ和Ⅱ、培养皿Ⅱ和Ⅲ。
若以培养皿Ⅲ和Ⅱ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实验变量是维生素,目的是探究维生素对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都有细菌生长。若以培养皿Ⅱ和Ⅰ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变量是糖类,目的是探究糖类对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是细菌不能生长。通过比较可知,含糖的培养皿Ⅲ有细菌生长。培养皿Ⅱ有糖有细菌生长,培养皿Ⅰ没糖所以细菌不能生长。因此,实验结果能说明大肠杆菌生长需要大肠杆菌生活需要维生素的是培养皿Ⅲ和Ⅱ。
故选:D。
36.(2018•济南)下列为四种微生物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和B的细胞结构相似
B.C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
C.D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
D.四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答案】D
【解答】解:A、A青霉菌和B酵母菌,都属于真菌,它们的细胞结构相似,A正确;
B、C病毒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B正确;
C、D是细菌,生殖方式是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C正确;
D、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营寄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属于消费者,也有的细菌如硝化细菌,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病毒属于消费者,D错误。
故选:D。
37.(2018•济南)下列关于生命起源、人类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我国科学工作者人工合成了核酸,证明了无机物相互作用可以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B.中华龙鸟既有鸟类特征又有爬行类特征,由此可以推测爬行类和鸟类之间的进化关系
C.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越是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
D.直立行走和制造工具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
【答案】B
【解答】解:A、1981年,我国科学工作者人工合成了一种组成生命的重要物质﹣﹣核酸,成功证明了在生物体外可以将有机小分子物质合成为有机大分子物质。可见是证明了生命起源的第二步。A错误
B、鸟类是由古代爬行动物的一支进化而来的。最早的鸟类化石,就是世界闻名的始祖鸟化石。B正确
C、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因此在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化石结构越简单,越是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C错误
D、制造工具和学会用火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征,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D错误
故选:B。
38.(2018•烟台)如图是生物社团的同学在烟台海滨采集到的贝类动物标本,对它们特征的描述,你不认同的是( )
A.贝壳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
B.双壳类动物用鳃呼吸
C.它们的运动器官是足
D.贝壳又名外骨骼,能够保护身体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答案】D
【解答】解:A、双壳类动物的贝壳内软体部主要有外套膜、内脏团、足等,外套膜位于体之两侧,外套膜有分泌珍珠质的功能,分泌的珍珠质能形成贝壳。 A正确;
B、双壳类动物用鳃呼吸,B正确;
C、软体动物的运动器官是足,足的形状各具特色,如河蚌的斧足,蜗牛的腹足,乌贼的腕足等,C正确。
D、节肢动物具有外骨骼,能够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和保护内部结构,但是软体动物没有外骨骼,D错误。
故选:D。
39.(2018•淄博)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类单位越大,生物间的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
B.雷鸟随季节不断改变体色,是其为主动适应环境而进化的结果
C.黑猩猩与人的基因相似度达96%以上,说明人类由黑猩猩进化而来
D.对化石的纵向比较和现存生物的横向比较,能推断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答案】D
【解答】解:A、分类单位越小,生物间的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错误;
B、雷鸟随季节不断改变体色,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也是防止被敌害发现,同时便于捕食猎物,是对自身的一种保护,错误;
C、黑猩猩与人的基因相似度达96%以上,说明人类和黑猩猩的亲缘关系较近,错误;
D、对化石的纵向比较和现存生物的横向比较,能推断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正确。
故选:D。
40.(2018•淄博)下列关于无脊椎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腔肠动物中的海肠营养丰富
B.扁形动物中的蛔虫能危害人体健康
C.环节动物中的蚯蚓能够疏松土壤
D.软体动物中的牡蛎、扇贝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
【答案】B
【解答】解:A、腔肠动物中的海肠营养丰富,A正确;
B、蛔虫属于线形动物,线虫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史是复杂、多样的,概括来说,可以分为自由生活的、腐生的和寄生的三大类。 营寄生生活的种类,可寄生于动物或植物的体内,如蛔虫寄生在人体小肠内,能危害人体健康,B错误;
C、环节动物中的蚯蚓能够疏松土壤,C正确;
D、软体动物中的牡蛎、扇贝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D正确。
故选:B。
41.(2018•淄博)下列关于细菌、真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乳酸菌,无成形细胞核,可用于制作酸奶、泡菜
B.酵母菌,单细胞真菌,可用于酿酒和制作面包
C.青霉,多细胞真菌,可在培养液中提取青霉素
D.蘑菇,大型食用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答案】D
【解答】解:A、乳酸菌是细菌,无成形细胞核,能够发酵产生乳酸,可用于制作酸奶、泡菜,A正确;
B、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能够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可用于酿酒和制作面包,B正确;
C、霉菌多为单细胞真菌,一些真菌能够产生杀死细菌的物质,成为抗生素,如青霉能够产生青霉素,C正确;
D、蘑菇属于大型食用真菌,无叶绿体,营腐生生活,在生态系统中担当分解者,D错误。
故选:D。
42.(2018•烟台)生物社团的同学在栖霞牙山的饮马湾中发现了一种蠕虫(如图),经查阅资料确认是细形山地涡虫,它属于( )
A.腔肠动物 B.扁形动物 C.线形动物 D.环节动物
【答案】B
【解答】解:涡虫的身体背腹扁平,形状像柳叶,它的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即经过身体的中轴只有一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头部的背面有两个眼点,能够辨别光线强弱。因此可判断题干中的小动物是涡虫,涡虫的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是扁形动物的典型代表。故B正确。
故选:B。
43.(2018•淄博)下列植物中,具有根、茎、叶分化且依靠孢子生殖的是( )
A.满江红 B.地钱 C.银杏 D.海带
【答案】A
【解答】解:A、满江红属于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并且用孢子繁殖后代,正确;
B、地钱属于苔藓植物,有了茎和叶,但是没有根,依靠孢子繁殖,错误;
C、银杏属于裸子植物,具有根、茎、叶和种子,利用种子繁殖后代,错误;
D、海带属于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依靠孢子繁殖后代,错误;
故选:A。
44.(2018•莱芜)真菌是真核生物,现在已经发现了七万多种真菌。真菌共有的特征是( )
A.都是由菌丝构成 B.都营寄生生活
C.都能进行孢子生殖 D.都能产生抗生素
【答案】C
【解答】解:A、真菌有单细胞类型,也有多细胞的类型。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多细胞真菌(蘑菇和霉菌),是由大量的菌丝集合构成的。错误;B、绝大多数真菌营腐生生活,也有一部分营寄生生活,错误;C、真菌都可以进行孢子生殖,正确;D、有的真菌能引起多种疾病,有的真菌却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被称为抗生素,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细菌性疾病。错误。故选:C。
45.(2018•烟台)“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是诗人袁枚对苔鲜植物(如地钱)的生动写照。下面解释你不认同的是( )
A.“白日不到处”地钱生活在阴湿的环境
B.“青春恰自来”正好到了地钱的繁殖季节
C.“苔花如米小”地钱长出的孢子很小
D.“也学牡丹开”“苔花”和牡丹花具有相同的结构
【答案】D
【解答】解:A、苔藓植物的生殖离不开水,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正确;B、“青春恰自来”是地钱的繁殖季节,正确;C、地钱属于苔藓植物,依靠孢子繁殖后代,“苔花如米小”形容地钱长出的孢子很小,正确;D、台花是属于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只有茎和叶;牡丹属于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六大器官,错误。故选:D。
46.(2018•莱芜)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保护生物多样性( )
A.应首先保护物种多样性
B.应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C.应多引进物种以增加多样性
D.应多喷洒农药以防治病虫害
【答案】B
【解答】解:A、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就要保护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A错误;
B、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B正确;
C、多引进物种会造成物种入侵,C错误;
D、多喷洒农药会杀死部分动物,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D错误。
故选:B。
47.(2018•莱芜)“海鸥/海鸥/我们的朋友。”海鸥生活在水上、空中,善于游泳、潜水和飞翔。 下列特征中与其适应水上生活无关的是( )
A.身体呈流线型 B.趾与趾之间有蹼
C.胸肌和龙骨突发达 D.羽毛上有油脂可防水
【答案】C
【解答】解:A、身体呈流线型可减轻飞行时的阻力,A不符合题意;
B、趾与趾之间有蹼,适于划水,适于水中游泳,B不符合题意;
C、胸肌和龙骨突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与其适应水上生活无关,C符合题意;
D、羽毛上有油脂可防水,可减轻游泳时水的阻力,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48.(2020•东营)幽门螺旋菌是一种具有螺旋结构及鞭毛的细菌。资料显示,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旋菌引起的。目前,我国约有7亿左右的人群感染了幽门螺旋菌。幽门螺旋菌可通过饮食等途径传染。请分析回答:
(1)幽门螺旋菌主要“定居”在人胃黏膜表面,可引起慢性胃炎,甚至胃溃疡。由此推测,幽门螺旋菌的营养方式为 异养 。在细胞结构上,幽门螺旋菌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主要区别是 幽门螺旋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细胞壁,胃黏膜上皮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无细胞壁 。
(2)医学上常用“碳﹣14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旋菌。受测者向专用的集气袋中吹气时(图1),胸廓容积 缩小 。
(3)幽门螺旋菌可以通过口﹣口、粪﹣口等方式传播,引起消化道传染病。从传染病的角度看,幽门螺旋菌称为 病原体 。
(4)预防幽门螺旋菌感染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关。使用“公筷”和分餐制能有效减少幽门螺旋菌传染,这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上属于 切断传播途径 。
(5)为研究乳酸菌对幽门螺旋菌感染的影响,研究者将若干只健康的实验小鼠平均分为三组,按下表进行处理。几个月后检测三组小鼠胃黏膜炎症因子的量(炎症反应的一个检测指标),结果如图2所示。
1组
2组
3组
灌胃乳酸菌
﹣
﹣
+
三周后灌胃幽门螺旋菌
﹣
+
+
注:“+”表示进行,“﹣”表示未进行。
① 1组和2组 (填组号)组结果对比,说明幽门螺旋菌会引起小鼠产生炎症反应。
②2组和3组结果对比,说明乳酸菌对幽门螺旋菌感染起到 抑制 作用。
③就上述实验,有研究者质疑,乳酸菌是否会引起胃黏膜炎症因子产生呢?请设计一组实验对上述实验加以完善。 对若干只健康的实验小鼠只灌胃乳酸菌,三周后不灌胃幽门螺旋菌,几个月后检测该组小鼠胃黏膜炎症因子。
(6)中国农业大学李宁院士课题组培育出人乳铁蛋白转基因奶牛,其分泌的乳汁中含人乳铁蛋白,可以抑制胃肠道细菌感染。请写出人乳铁蛋白转基因奶牛培育的大致思路 把人乳铁蛋白基因转入到奶牛基因组中,培育出含人乳铁蛋白基因的奶牛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在细胞结构上,幽门螺旋菌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主要区别:幽门螺旋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细胞壁,胃黏膜上皮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无细胞壁。幽门螺旋菌主要“定居”在人胃黏膜表面,可引起慢性胃炎,甚至胃溃疡。由此推测,幽门螺旋菌的营养方式为异养,是异养中的寄生生活。
(2)受测者向专用的集气袋中吹气时,肋间肌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此时胸廓缩小、胸廓容积缩小、肺内压增高,气体出肺。
(3)从传染病的角度看,幽门螺旋菌称为病原体。
(4)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幽门螺旋菌可以通过口﹣口、粪﹣口等方式传播,引起消化道传染病。使用“公筷”和分餐制能有效减少幽门螺旋菌传染,这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上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5)①通过1组和2组结果对比,说明幽门螺旋菌会引起小鼠产生炎症反应。
②通过2组和3组结果对比,说明乳酸菌对幽门螺旋菌感染起到抑制作用。
③要探究“乳酸菌是否会引起胃黏膜炎症因子产生”可以这样设置实验:对若干只健康的实验小鼠只灌胃乳酸菌,三周后不灌胃幽门螺旋菌,几个月后检测该组小鼠胃黏膜炎症因子。
(6)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转基因生物,就可能表现出转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根据转基因技术的原理,中国农业大学李宁院士课题组培育出人乳铁蛋白转基因奶牛,其分泌的乳汁中含人乳铁蛋白,可以抑制胃肠道细菌感染。人乳铁蛋白转基因奶牛培育的大致思路:把人乳铁蛋白基因转入到奶牛基因组中,培育出含人乳铁蛋白基因的奶牛,此奶牛产出的牛奶中含有人乳铁蛋白。
故答案为:(1)异养;幽门螺旋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细胞壁,胃黏膜上皮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无细胞壁
(2)缩小
(3)病原体
(4)切断传播途径
(5)①1组和2组
②抑制
③对若干只健康的实验小鼠只灌胃乳酸菌,三周后不灌胃幽门螺旋菌,几个月后检测该组小鼠胃黏膜炎症因子。
(6)把人乳铁蛋白基因转入到奶牛基因组中,培育出含人乳铁蛋白基因的奶牛。
三.解答题(共2小题)
49.(2020•莱芜区)2020年1月,一场由新冠病毒(2019﹣nCoV)引起的疫情突然暴发,中国人民经历了一个史无前例的春节假期,国家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进行疫情防控。请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新冠病毒的结构简单,是一种没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新冠病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资料二 新冠病毒的感染者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感染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部分感染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感染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新冠病毒可以人传人,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我国对新冠病毒的感染者采取严格的管控措施;要求大家做好个人防护,出门戴口罩、常消毒、勤洗手;高风险地区的健康人居家隔离。
(1)新冠病毒的结构是由[ 1 ] 蛋白质 外壳和内部的[ 2 ] 遗传物质 组成的。
(2)根据侵染细胞种类的不同,新冠病毒属于 动物 病毒。新冠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是 寄生 。
(3)新冠病毒的感染者有干咳、鼻塞、流涕等症状,说明新冠病毒侵入了人体的 呼吸道粘膜 ;重症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说明新冠病毒侵入了人体的 肺 。
(4)根据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分类对新冠肺炎患者进行定点医院治疗的措施属于 控制传染源 ;戴口罩、常消毒、勤洗手属于 切断传播途径 。
【答案】(1)1蛋白质;2遗传物质
(2)动物;寄生
(3)呼吸道粘膜;肺
(4)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解答】解:(1)新冠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1蛋白质外壳和2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病毒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根据它们寄生的细胞不同,可将病毒分为以下三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新冠病毒属于动物病毒,新冠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是寄生。
(3)新冠病毒可以人传人,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新冠肺炎属于呼吸道传染病。新冠病毒的感染者有干咳、鼻塞、流涕等症状,说明新冠病毒侵入了人体的呼吸道粘膜;重症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说明新冠病毒侵入了人体的肺。
(4)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对新冠肺炎患者进行定点医院治疗的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戴口罩、常消毒、勤洗手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故答案为:(1)1蛋白质;2遗传物质
(2)动物;寄生
(3)呼吸道粘膜;肺
(4)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50.(2020•临沂)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鲸鱼作为体型庞大的海洋生物,它的死亡掉落海底的过程,漫长而复杂,这个过程就是鲸落。鲸鱼尸体处会有章鱼、鲨鱼等多种生物来吞噬尸体,大量厌氧细菌开始进入鲸骨中,分解鲸骨中丰富的脂类,产生硫化氢的富硫环境,从而为一些细菌提供能量来源。
材料二:东非地区近期蝗灾肆虐,蝗虫数量之多几十年未见,且这种现象未来可能会更加普遍,一旦发生蝗灾,大量的蝗虫会吞食禾田,使农产品完全遭到破坏,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以致因粮食短缺而发生饥荒。
(1)动物界中往往有一些“名不副实”的动物,材料一中真正属于鱼类的是 鲨鱼 ;鲸鱼所属类群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被毛; 胎生哺乳 ;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2)蝗虫体表有坚韧的 外骨骼 ,不仅有保护作用,还能起到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适于陆地生活。
(3)蝗虫的发育过程称为 不完全变态 ,与家蚕相比,其发育缺少 蛹 时期。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材料一中的鲸鱼、章鱼、鲨鱼中,只有鲨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真正的鱼类。鲸鱼体表被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章鱼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有腕足,贝壳退化,属于软体动物。
(2)蝗虫是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不仅有保护作用,还能起到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适于陆地生活。
(3)蝗虫的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家蚕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所以与家蚕相比,其发育缺少蛹时期。
故答案为:(1)鲨鱼;胎生哺乳;
(2)外骨骼;
(3)不完全变态发育;蛹。
一.选择题(共47小题)
1.(2020•威海)下列分类等级中,包含的生物种类最少、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纲 B.科 C.属 D.种
2.(2020•威海)蛔虫和丝虫都属于线形动物,它们具有的相同特征是( )
A.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B.靠刚毛辅助运动
C.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
D.身体背腹扁平
3.(2020•济南)下列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活环境与植物名称不相符的是( )
选项
形态结构特点
生活环境
植物
A
没有根、茎、叶分化
生活在水中
水绵
B
只有茎、叶分化
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葫芦藓
C
有根、茎、叶分化
能生活在干旱的环境中
肾蕨
D
种子是裸露的
能生活在干旱和贫瘠的地方
松
A.A B.B C.C D.D
4.(2020•威海)下列关于海带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B.有茎和叶的分化
C.有根和叶的分化 D.有输导组织
5.(2020•淄博)下列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观点不相符的是( )
A.雷鸟在不同季节出现不同体色,这对它躲避敌害十分有利
B.草原上狼和兔子的奔跑速度都越来越快,这是相互选择的结果
C.由于缺乏青草,长颈鹿需要经常伸长颈吃高处的树叶而形成了长颈
D.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翅能飞的昆虫很少,无翅或残翅昆虫特别多
6.(2020•淄博)下列关于细菌、真菌和病毒及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脊髓灰质炎疫苗是经人工处理的减毒病毒制成的口服疫苗
B.青霉属于多细胞真菌,细胞中含有细胞核,靠孢子来繁殖后代
C.枯草杆菌形成的芽孢是它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D.大肠杆菌噬菌体属于动物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
7.(2020•日照)以下关于苔藓植物特点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无根、茎、叶的分化
B.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无输导组织
C.有根、茎、叶的分化
D.有茎和叶的分化,也有输导组织
8.(2020•日照)下面是某同学对达尔文进化论的理解,其中错误的选项是( )
A.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生物进化的方向也是不定向的
B.只有发生有利变异的个体才能在生存斗争中生存下来
C.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D.变异的存在为自然选择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9.(2020•济宁)下列关于动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蝗虫有外骨骼,适于在干旱环境中生活
B.青蛙体温恒定,适于水陆两栖生活
C.鲫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适于水中生活
D.家鸽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为翼,适于空中飞翔生活
10.(2020•济宁)滇叶䗛是一种珍稀的竹节虫品种。成虫有头有脚,肢节分明,有清晰的“脉络”,酷似被吃过的不规则叶片,若静止不动的话,很难被发现,称得上是自然界高级别伪装大师。对其形成原因的正确解释是( )
A.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
C.过度繁殖的结果 D.只发生有利变异的结果
11.(2020•东营)生物圈中已知的植物有50余万种,它们形态各异,分属不同类群。下列关于几种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卷柏、侧柏都通过产生种子进行繁殖
B.海带、地钱都依靠叶进行光合作用
C.雪松、油松的果实通常称为“球果”
D.银杏、杏都靠种子繁殖后代
12.(2020•潍坊)如图是某同学对图中三种动物共性的概括,正确的是( )
A.都能影响环境 B.都有消化系统
C.都是两侧对称 D.都有反射活动
13.(2020•潍坊)生命的诞生与进化经过了极其漫长而又坎坷的历程。下列描述合理的是( )
A.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是无机小分子形成有机小分子
B.人工合成核酸为生命的化学进化提供了证据
C.长颈鹿的脖子变长是长期使用的结果
D.能否进行语言交流是人猿分界的唯一标准
14.(2020•潍坊)结构适应功能是动物界的普遍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鱼类的身体呈梭形可以减少被天敌发现的机会
B.蝙蝠的前肢变成翼,利于飞行
C.家鸽体内的气囊可帮助其飞行时有充足的氧气供应
D.两心房一心室是爬行类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
15.(2020•东营)2020年全球首对圈养大熊猫在成都繁育研究基地诞生,乳名“热干面”“蛋烘糕”承载着人们希望疫情早日结束的美好祝福。下列关于大熊猫主要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体腔内有膈 B.用肺呼吸 C.体温不恒定 D.胎生、哺乳
16.(2020•东营)如图表示有关概念之间的关系,下表中哪项与图相符合( )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病毒
动物病毒
植物病毒
细菌病毒
B
细菌
葡萄球菌
醋酸杆菌
酵母菌
C
内分泌腺
甲状腺
唾液腺
性腺
D
身体左右对称
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线形动物
A.A B.B C.C D.D
17.(2020•东营)东营园博园内,栽有单瓣早花、重瓣早花、重瓣晚花等几十个品种的郁金香,色彩斑斓、千姿百态。这体现了( )
A.物种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18.(2020•青岛)下表是某同学在学习细菌和真菌的内容后进行的相关知识梳理,错误的是( )
选项
细菌
真菌
A
结构特点
无成形的细胞核
有成形的细胞核
B
生殖方式
分裂生殖
都可进行孢子生殖
C
营养方式
绝大多数异养
异养
D
与人类关系
可以做面包、酿醋等
可以酿酒、生产抗生素等
A.A B.B C.C D.D
19.(2020•烟台)达尔文社团的同学在磁山采集到45科、83属、88种植物标本。其中的四种草本植物,属于蕨类植物的是( )
A.蒲公英 B.青蒿 C.牵牛 D.中华卷柏
20.(2020•青岛)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 )
①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
②幼体用鳃呼吸
③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
④皮肤裸露
⑤完全用肺呼吸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21.(2020•烟台)今年春天,东非及西亚暴发了由沙漠蝗虫引发的罕见蝗灾,“飞蝗蔽天,禾草皆光”。关于蝗虫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属于环节动物
B.体表有外骨骼
C.为完全变态发育
D.其群体聚集迁飞是社会行为
22.(2020•青岛)青岛是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海洋动物种类繁多。下列关于海洋动物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蛤蜊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和贝壳,属于软体动物
B.海蜇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属于扁形动物
C.对虾身体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属于节肢动物
D.鲅鱼通过头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属于鱼类
23.(2020•烟台)18世纪,林奈把身体细长、左右对称、无附肢、能够蠕动的动物统称为蠕虫。由此判断不属于蠕虫的是( )
A.涡虫 B.蚯蚓 C.蛔虫 D.蜗牛
24.(2020•烟台)第七届世界军运会吉祥物“兵兵”的原型是中华鲟(如图),其区别于青蛙的主要特征是( )
A.卵生 B.用鳍游泳 C.有脊柱 D.体温不恒定
25.(2020•青岛)下列关于胎生、哺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胎生、哺乳提高了幼仔的成活率
B.胎生提高了哺乳动物的产仔率
C.哺乳动物都以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
D.哺乳为胚胎发育提供优越的营养条件
26.(2020•青岛)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保护濒危物种最有效的措施是进行迁地保护
B.随意捕杀或引进某种生物,会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
C.每一个生物个体都是一个非常丰富的基因库
D.保护生物多样性应禁止一切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7.(2020•青岛)下列各种动物中,都用鳃呼吸的一组是( )
A.鲳鱼、蚯蚓、蝌蚪 B.海豚、蛇、带鱼
C.扇贝、鲨鱼、海马 D.河蚌、龟、鲫鱼
28.(2020•青岛)学习了生物进化的原因后,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梳理归纳。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永远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
B.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白色变异
C.竹节虫的形态很像竹枝,是竹林使它发生了定向变异
D.长颈鹿具有较长的颈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29.(2020•烟台)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穿越了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者优化施工方案,通过缩短工期、减少桥墩数量等措施,做到了“大桥通车,白海豚不搬家”。这样做的生态意义是( )
A.增加生态环境的复杂性
B.打造观光旅游新亮点
C.提高白海豚对新环境的适应
D.减少对白海豚栖息环境的影响
30.(2020•青岛)下列关于“观察酵母菌和霉菌”实验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碘液对酵母菌进行染色,显微镜下能看到细胞中染上颜色的细胞核和淀粉粒
B.显微镜下观察到有的酵母菌细胞上长出大小不一的突起,这是酵母菌在进行出芽生殖
C.用放大镜观察青霉,可以看到直立菌丝顶端长有成串的青绿色孢子
D.用显微镜观察青霉,可以看到直立菌丝顶端有放射状的结构
31.(2020•泰安)在琼脂培养基上分别接种乳酸菌、青霉进行培养并观察。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培养基上接种乳酸菌、青霉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B.显微观察可见青霉细胞具有细胞核而乳酸菌细胞没有
C.乳酸菌、青霉在培养基上分别靠芽孢、孢子进行繁殖
D.乳酸菌、青霉的生活都需要水分、适宜的温度和有机物等
32.(2020•德州)枯叶蝶的体色和体形酷似枯叶(如图)。对其形成原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过度繁殖的结果
C.人工选择的结果 D.有利变异的结果
33.(2019•莱芜区)红绸鱼有奇怪的性逆转现象,当群体中唯一的成年雄鱼死亡,身体最强 壮的雌鱼体内会分泌出大量的雄性激素,卵巢消失,精巢长成,鳍也跟着变大,最终变成一条雄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红绸鱼的性逆转有利于繁殖后代延续种族
B.红绸鱼的性逆转与激素调节有关
C.环境因素影响红绸鱼的性状表现
D.红绸鱼发生性逆转后,基因完全改变
34.(2019•日照)“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的生物( )
A.一定属于同一个“属” B.基因组成一定相同
C.生活环境一定相同 D.适应环境的能力相同
35.(2019•日照)用三种不同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培养36小时后获得的结果如下表所示。能说明维生素可以促进大肠杆菌生长的是( )
培养皿
培养基
培养基上的菌落数
Ⅰ
琼脂、维生素
0
Ⅱ
琼脂、糖类、维生素
250
Ⅲ
琼脂、糖类
35
A.Ⅱ B.Ⅰ和Ⅱ C.Ⅰ和Ⅲ D.Ⅱ和Ⅲ
36.(2018•济南)下列为四种微生物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和B的细胞结构相似
B.C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
C.D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
D.四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37.(2018•济南)下列关于生命起源、人类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我国科学工作者人工合成了核酸,证明了无机物相互作用可以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B.中华龙鸟既有鸟类特征又有爬行类特征,由此可以推测爬行类和鸟类之间的进化关系
C.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越是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
D.直立行走和制造工具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
38.(2018•烟台)如图是生物社团的同学在烟台海滨采集到的贝类动物标本,对它们特征的描述,你不认同的是( )
A.贝壳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
B.双壳类动物用鳃呼吸
C.它们的运动器官是足
D.贝壳又名外骨骼,能够保护身体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39.(2018•淄博)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类单位越大,生物间的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
B.雷鸟随季节不断改变体色,是其为主动适应环境而进化的结果
C.黑猩猩与人的基因相似度达96%以上,说明人类由黑猩猩进化而来
D.对化石的纵向比较和现存生物的横向比较,能推断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40.(2018•淄博)下列关于无脊椎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腔肠动物中的海肠营养丰富
B.扁形动物中的蛔虫能危害人体健康
C.环节动物中的蚯蚓能够疏松土壤
D.软体动物中的牡蛎、扇贝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
41.(2018•淄博)下列关于细菌、真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乳酸菌,无成形细胞核,可用于制作酸奶、泡菜
B.酵母菌,单细胞真菌,可用于酿酒和制作面包
C.青霉,多细胞真菌,可在培养液中提取青霉素
D.蘑菇,大型食用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42.(2018•烟台)生物社团的同学在栖霞牙山的饮马湾中发现了一种蠕虫(如图),经查阅资料确认是细形山地涡虫,它属于( )
A.腔肠动物 B.扁形动物 C.线形动物 D.环节动物
43.(2018•淄博)下列植物中,具有根、茎、叶分化且依靠孢子生殖的是( )
A.满江红 B.地钱 C.银杏 D.海带
44.(2018•莱芜)真菌是真核生物,现在已经发现了七万多种真菌。真菌共有的特征是( )
A.都是由菌丝构成 B.都营寄生生活
C.都能进行孢子生殖 D.都能产生抗生素
45.(2018•烟台)“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是诗人袁枚对苔鲜植物(如地钱)的生动写照。下面解释你不认同的是( )
A.“白日不到处”地钱生活在阴湿的环境
B.“青春恰自来”正好到了地钱的繁殖季节
C.“苔花如米小”地钱长出的孢子很小
D.“也学牡丹开”“苔花”和牡丹花具有相同的结构
46.(2018•莱芜)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保护生物多样性( )
A.应首先保护物种多样性
B.应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C.应多引进物种以增加多样性
D.应多喷洒农药以防治病虫害
47.(2018•莱芜)“海鸥/海鸥/我们的朋友。”海鸥生活在水上、空中,善于游泳、潜水和飞翔。 下列特征中与其适应水上生活无关的是( )
A.身体呈流线型 B.趾与趾之间有蹼
C.胸肌和龙骨突发达 D.羽毛上有油脂可防水
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48.(2020•东营)幽门螺旋菌是一种具有螺旋结构及鞭毛的细菌。资料显示,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旋菌引起的。目前,我国约有7亿左右的人群感染了幽门螺旋菌。幽门螺旋菌可通过饮食等途径传染。请分析回答:
(1)幽门螺旋菌主要“定居”在人胃黏膜表面,可引起慢性胃炎,甚至胃溃疡。由此推测,幽门螺旋菌的营养方式为 。在细胞结构上,幽门螺旋菌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主要区别是 。
(2)医学上常用“碳﹣14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旋菌。受测者向专用的集气袋中吹气时(图1),胸廓容积 。
(3)幽门螺旋菌可以通过口﹣口、粪﹣口等方式传播,引起消化道传染病。从传染病的角度看,幽门螺旋菌称为 。
(4)预防幽门螺旋菌感染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关。使用“公筷”和分餐制能有效减少幽门螺旋菌传染,这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上属于 。
(5)为研究乳酸菌对幽门螺旋菌感染的影响,研究者将若干只健康的实验小鼠平均分为三组,按下表进行处理。几个月后检测三组小鼠胃黏膜炎症因子的量(炎症反应的一个检测指标),结果如图2所示。
1组
2组
3组
灌胃乳酸菌
﹣
﹣
+
三周后灌胃幽门螺旋菌
﹣
+
+
注:“+”表示进行,“﹣”表示未进行。
① (填组号)组结果对比,说明幽门螺旋菌会引起小鼠产生炎症反应。
②2组和3组结果对比,说明乳酸菌对幽门螺旋菌感染起到 作用。
③就上述实验,有研究者质疑,乳酸菌是否会引起胃黏膜炎症因子产生呢?请设计一组实验对上述实验加以完善。
(6)中国农业大学李宁院士课题组培育出人乳铁蛋白转基因奶牛,其分泌的乳汁中含人乳铁蛋白,可以抑制胃肠道细菌感染。请写出人乳铁蛋白转基因奶牛培育的大致思路 。
三.解答题(共2小题)
49.(2020•莱芜区)2020年1月,一场由新冠病毒(2019﹣nCoV)引起的疫情突然暴发,中国人民经历了一个史无前例的春节假期,国家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进行疫情防控。请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新冠病毒的结构简单,是一种没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新冠病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资料二 新冠病毒的感染者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感染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部分感染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感染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新冠病毒可以人传人,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我国对新冠病毒的感染者采取严格的管控措施;要求大家做好个人防护,出门戴口罩、常消毒、勤洗手;高风险地区的健康人居家隔离。
(1)新冠病毒的结构是由[ ] 外壳和内部的[ ] 组成的。
(2)根据侵染细胞种类的不同,新冠病毒属于 病毒。新冠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是 。
(3)新冠病毒的感染者有干咳、鼻塞、流涕等症状,说明新冠病毒侵入了人体的 ;重症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说明新冠病毒侵入了人体的 。
(4)根据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分类对新冠肺炎患者进行定点医院治疗的措施属于 ;戴口罩、常消毒、勤洗手属于 。
50.(2020•临沂)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鲸鱼作为体型庞大的海洋生物,它的死亡掉落海底的过程,漫长而复杂,这个过程就是鲸落。鲸鱼尸体处会有章鱼、鲨鱼等多种生物来吞噬尸体,大量厌氧细菌开始进入鲸骨中,分解鲸骨中丰富的脂类,产生硫化氢的富硫环境,从而为一些细菌提供能量来源。
材料二:东非地区近期蝗灾肆虐,蝗虫数量之多几十年未见,且这种现象未来可能会更加普遍,一旦发生蝗灾,大量的蝗虫会吞食禾田,使农产品完全遭到破坏,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以致因粮食短缺而发生饥荒。
(1)动物界中往往有一些“名不副实”的动物,材料一中真正属于鱼类的是 ;鲸鱼所属类群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被毛; ;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2)蝗虫体表有坚韧的 ,不仅有保护作用,还能起到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适于陆地生活。
(3)蝗虫的发育过程称为 ,与家蚕相比,其发育缺少 时期。
山东省2018-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7)——生物的多样性
一.选择题(共47小题)
1.(2020•威海)下列分类等级中,包含的生物种类最少、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纲 B.科 C.属 D.种
【答案】D
【解答】解: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少,生物种类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反之,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生物种类越少,亲缘关系越近。
选项中,种是最小的分类单位,因此同种的生物包含的生物种类最少,共同特征最多,亲缘关系最近。
故选:D。
2.(2020•威海)蛔虫和丝虫都属于线形动物,它们具有的相同特征是( )
A.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B.靠刚毛辅助运动
C.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
D.身体背腹扁平
【答案】A
【解答】解:蛔虫和丝虫都属于线形动物,它们具有的相同特征是:身体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3.(2020•济南)下列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活环境与植物名称不相符的是( )
选项
形态结构特点
生活环境
植物
A
没有根、茎、叶分化
生活在水中
水绵
B
只有茎、叶分化
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葫芦藓
C
有根、茎、叶分化
能生活在干旱的环境中
肾蕨
D
种子是裸露的
能生活在干旱和贫瘠的地方
松
A.A B.B C.C D.D
【答案】C
【解答】解:A、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是最低等的一个植物类群,代表植物有水绵、海带等。正确;
B、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很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因此人们通常把苔藓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所以适于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代表植物葫芦藓、地衣等,正确;
C、蕨类植物具有根、茎、叶的分化,并且有输导组织,依靠孢子繁殖后代,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上,代表植物有肾蕨等,错误;
D、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具有根、茎、叶和种子,有发达的输导组织,生活在干旱的陆地上,代表植物松、柏等,正确。
故选:C。
4.(2020•威海)下列关于海带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B.有茎和叶的分化
C.有根和叶的分化 D.有输导组织
【答案】A
【解答】解:海带属于多细胞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藻类植物不结种子,但产生孢子,用孢子繁殖后代。海带等海生藻类中含丰富的碘,经常食用可以预防大脖子病。
故选:A。
5.(2020•淄博)下列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观点不相符的是( )
A.雷鸟在不同季节出现不同体色,这对它躲避敌害十分有利
B.草原上狼和兔子的奔跑速度都越来越快,这是相互选择的结果
C.由于缺乏青草,长颈鹿需要经常伸长颈吃高处的树叶而形成了长颈
D.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翅能飞的昆虫很少,无翅或残翅昆虫特别多
【答案】C
【解答】解:A、雷鸟在不同季节出现不同体色,是一种保护色,对躲避敌害或捕食猎物十分有利,A正确;
B、狼和兔子之间存在捕食关系,草原上狼和兔子的奔跑速度都越来越快,都利于获得食物而生存,这是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B正确;
C、古代的长颈鹿存在着颈长和颈短、前肢长和前肢短的变异,这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前肢和颈长的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前肢和颈短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当环境改变食物缺少时,就会因吃不到足够的树叶而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本身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小,留下后代的就会更小,经过许多代以后,前肢和颈短的长颈鹿就被淘汰了,这样,长颈鹿一代代的进化下去,就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长颈鹿。因此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认为现代长颈鹿的长颈性状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错误;
D、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生活着的昆虫多是无翅或残翅的类型,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这些海岛上经常刮大风,哪些有翅能飞但翅膀不够强大的昆虫,就常常被大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较少,是不适者被淘汰。而无翅或残翅的昆虫,由于不能飞翔,就不容易被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就多,是适者生存。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选择之后,岛上无翅或残翅的昆虫就特别多,少数能飞行的昆虫翅异常发达。这种两极分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
故选:C。
6.(2020•淄博)下列关于细菌、真菌和病毒及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脊髓灰质炎疫苗是经人工处理的减毒病毒制成的口服疫苗
B.青霉属于多细胞真菌,细胞中含有细胞核,靠孢子来繁殖后代
C.枯草杆菌形成的芽孢是它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D.大肠杆菌噬菌体属于动物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
【答案】D
【解答】解:A、脊髓灰质炎疫苗是经人工处理的减毒病毒制成的口服疫苗,A正确;
B、青霉属于多细胞真菌,细胞中含有细胞核,靠孢子来繁殖后代,B正确;
C、枯草杆菌属于细菌,它形成的芽孢是它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C正确;
D、大肠杆菌噬菌体属于细菌病毒,病毒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D错误。
故选:D。
7.(2020•日照)以下关于苔藓植物特点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无根、茎、叶的分化
B.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无输导组织
C.有根、茎、叶的分化
D.有茎和叶的分化,也有输导组织
【答案】B
【解答】解: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没有真正的根,因此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虽然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所以苔藓植物比较矮小。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8.(2020•日照)下面是某同学对达尔文进化论的理解,其中错误的选项是( )
A.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生物进化的方向也是不定向的
B.只有发生有利变异的个体才能在生存斗争中生存下来
C.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D.变异的存在为自然选择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答案】A
【解答】解:A、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变异也可能适应环境,也可能不适应环境,但生物进化的方向却是定向的,就是向适应环境的方向进化,不适应环境便会被淘汰,A错误;
B、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B正确;
C、达尔文认为一切生物都具有产生变异的特性,引起变异的根本原因是环境条件的改变,在生物产生的各种变异中,有的可以遗传,有的不能够遗传,C正确;
D、生物普遍具有的遗传性和变异性是自然选择的基础。遗传保证了物种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且变异是在遗传的基础上进行的。但变异作为生物的一种属性,即生物体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它能使生物改变旧的遗传性,产生新的遗传性,从而适应新的环境。它为生物进化提供了丰富多样且具有生存价值的可供选择的材料,D正确。
故选:A。
9.(2020•济宁)下列关于动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蝗虫有外骨骼,适于在干旱环境中生活
B.青蛙体温恒定,适于水陆两栖生活
C.鲫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适于水中生活
D.家鸽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为翼,适于空中飞翔生活
【答案】B
【解答】解:A、蝗虫有外骨骼,能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适于陆地干燥环境生活,正确。
B、青蛙属于变温动物,营水陆两栖生活,错误。
C、鲫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适于水中生活,正确。
D、家鸽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小飞行的阻力,前肢变为翼,翼是飞行器官,适于空中飞翔生活,正确。
故选:B。
10.(2020•济宁)滇叶䗛是一种珍稀的竹节虫品种。成虫有头有脚,肢节分明,有清晰的“脉络”,酷似被吃过的不规则叶片,若静止不动的话,很难被发现,称得上是自然界高级别伪装大师。对其形成原因的正确解释是( )
A.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
C.过度繁殖的结果 D.只发生有利变异的结果
【答案】A
【解答】解:滇叶䗛成虫有头有脚,肢节分明,有清晰的“脉络”,酷似被吃过的不规则叶片;达尔文认为,这是滇叶䗛在长期的生存斗争过程中经过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是自然界对生物的选择作用,使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人工选择是在不同的饲养条件下,原来的祖先产生了许多变异,人们根据各自的爱好对不同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经过若干年的选择,使所选择的性状不断积累加强,最后选育出不同的品种。
故选:A。
11.(2020•东营)生物圈中已知的植物有50余万种,它们形态各异,分属不同类群。下列关于几种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卷柏、侧柏都通过产生种子进行繁殖
B.海带、地钱都依靠叶进行光合作用
C.雪松、油松的果实通常称为“球果”
D.银杏、杏都靠种子繁殖后代
【答案】D
【解答】解:A、侧柏是裸子植物,通过产生种子进行繁殖;卷柏属于蕨类植物,能够产生孢子,靠孢子繁殖后代,错误;
B、海带是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错误;
C、雪松、油松是裸子植物,其种子外无果皮包被,裸露不能形成果实,“球果”其实是它们的种子,错误;
D、银杏、杏都属于种子植物,都靠种子繁殖后代,正确。
故选:D。
12.(2020•潍坊)如图是某同学对图中三种动物共性的概括,正确的是( )
A.都能影响环境 B.都有消化系统
C.都是两侧对称 D.都有反射活动
【答案】A
【解答】解:A、所以的生物都能影响环境,不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不同,A正确;
B、草履虫属于单细胞动物,单细胞生物都没有系统,B错误;
C、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水螅的身体呈辐射对称,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C错误;
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在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而植物、微生物、低等动物没有神经系统,也就没有反射,D错误。
故选:A。
13.(2020•潍坊)生命的诞生与进化经过了极其漫长而又坎坷的历程。下列描述合理的是( )
A.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是无机小分子形成有机小分子
B.人工合成核酸为生命的化学进化提供了证据
C.长颈鹿的脖子变长是长期使用的结果
D.能否进行语言交流是人猿分界的唯一标准
【答案】B
【解答】解:A、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是能从外界获得营养并排出代谢废物,能进行生长和繁殖等,A错误;
B、结晶牛胰岛素是一种活性蛋白质,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成功证明了在生物体外可以将有机小分子物质合成为有机大分子物质。可见是证明了生命起源的第二步,B正确;
C、长颈鹿脖子变长的原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错误;
D、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D错误;
故选:B。
14.(2020•潍坊)结构适应功能是动物界的普遍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鱼类的身体呈梭形可以减少被天敌发现的机会
B.蝙蝠的前肢变成翼,利于飞行
C.家鸽体内的气囊可帮助其飞行时有充足的氧气供应
D.两心房一心室是爬行类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
【答案】C
【解答】解:A、鲫鱼身体呈梭型,可以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有利于游泳,错误。
B、蝙蝠的前肢变成翼膜,可用于飞行,错误。
C、家鸽体内的气囊可帮助肺完成双重性,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正确。
D、爬行动物的体表有角质的鳞片或甲,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是爬行类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错误。
故选:C。
15.(2020•东营)2020年全球首对圈养大熊猫在成都繁育研究基地诞生,乳名“热干面”“蛋烘糕”承载着人们希望疫情早日结束的美好祝福。下列关于大熊猫主要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体腔内有膈 B.用肺呼吸 C.体温不恒定 D.胎生、哺乳
【答案】C
【解答】解: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据分析可知体温不恒定不是大熊猫的特征。
故选:C。
16.(2020•东营)如图表示有关概念之间的关系,下表中哪项与图相符合( )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病毒
动物病毒
植物病毒
细菌病毒
B
细菌
葡萄球菌
醋酸杆菌
酵母菌
C
内分泌腺
甲状腺
唾液腺
性腺
D
身体左右对称
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线形动物
A.A B.B C.C D.D
【答案】A
【解答】解:A、病毒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A正确;
B、酵母菌属于真菌,甲不包含丁。B错误;
C、唾液腺属于外分泌腺,甲不包含丙。C错误;
D、腔肠动物辐射对称。甲不包含乙。D错误。
故选:A。
17.(2020•东营)东营园博园内,栽有单瓣早花、重瓣早花、重瓣晚花等几十个品种的郁金香,色彩斑斓、千姿百态。这体现了( )
A.物种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答案】B
【解答】解: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
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等。
因此东营园博园内,栽有单瓣早花、重瓣早花、重瓣晚花等几十个品种的郁金香,色彩斑斓、千姿百态。这体现了生物遗传(基因)的多样性。可见B正确。
故选:B。
18.(2020•青岛)下表是某同学在学习细菌和真菌的内容后进行的相关知识梳理,错误的是( )
选项
细菌
真菌
A
结构特点
无成形的细胞核
有成形的细胞核
B
生殖方式
分裂生殖
都可进行孢子生殖
C
营养方式
绝大多数异养
异养
D
与人类关系
可以做面包、酿醋等
可以酿酒、生产抗生素等
A.A B.B C.C D.D
【答案】D
【解答】解:A、细菌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A正确;
B、细菌的生殖方式为最简单的分裂生殖,真菌都可进行孢子生殖,B正确;
C、绝大多数细菌和真菌营体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属于异养生物,C正确;
D、细菌与人类关系可以制酸奶、酿醋等,真菌可以酿酒、生产抗生素等,但是做面包需要用真菌中的酵母菌,不属于细菌,D错误。
故选:D。
19.(2020•烟台)达尔文社团的同学在磁山采集到45科、83属、88种植物标本。其中的四种草本植物,属于蕨类植物的是( )
A.蒲公英 B.青蒿 C.牵牛 D.中华卷柏
【答案】D
【解答】解:ABC、蒲公英、青蒿、牵牛都用种子来繁殖后代,且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因此都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不合题意;
D、卷柏具有真正的根、茎、叶,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蕨类植物。符合题意。
故选:D。
20.(2020•青岛)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 )
①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
②幼体用鳃呼吸
③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
④皮肤裸露
⑤完全用肺呼吸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答案】B
【解答】解:①爬行类的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干燥的陆生环境,正确;
②爬行动物终生用肺呼吸,故爬行类的幼体也用肺呼吸,错误;
③爬行动物体内受精,生殖和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的依赖,适于陆生环境,正确;
④爬行类的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而不是皮肤裸露,错误;
⑤爬行动物具有较为发达的肺适于呼吸空气中的氧气,终生完全用肺呼吸,适于陆生环境,正确;
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21.(2020•烟台)今年春天,东非及西亚暴发了由沙漠蝗虫引发的罕见蝗灾,“飞蝗蔽天,禾草皆光”。关于蝗虫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属于环节动物
B.体表有外骨骼
C.为完全变态发育
D.其群体聚集迁飞是社会行为
【答案】B
【解答】解:A、蝗虫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A错误;
B、蝗虫体表有外骨骼,能够保护身体内部组织,还能够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更好的适应陆地生活,B正确;
C、蝗虫的发育过程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C错误;
D、蝗虫的群体内无分工,不能形成组织,不具有社会行为,D错误。
故选:B。
22.(2020•青岛)青岛是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海洋动物种类繁多。下列关于海洋动物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蛤蜊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和贝壳,属于软体动物
B.海蜇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属于扁形动物
C.对虾身体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属于节肢动物
D.鲅鱼通过头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属于鱼类
【答案】A
【解答】解:A、蛤蜊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具有贝壳,属于软体动物,A正确;
B、海蜇生活在海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B错误;
C、对虾身体分头胸部、腹部两部分,属节肢动物甲壳纲,C错误;
D、鲅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D错误。
故选:A。
23.(2020•烟台)18世纪,林奈把身体细长、左右对称、无附肢、能够蠕动的动物统称为蠕虫。由此判断不属于蠕虫的是( )
A.涡虫 B.蚯蚓 C.蛔虫 D.蜗牛
【答案】D
【解答】解:林奈把身体细长、左右对称、无附肢、能够蠕动的动物统称为蠕虫。蠕虫动物靠身体肌肉的收缩和舒张来蠕动,如涡虫、蚯蚓、蛔虫等。蜗牛有腹足,它依靠腹足来运动,身体也不细长,因此不属于蠕虫。
故选:D。
24.(2020•烟台)第七届世界军运会吉祥物“兵兵”的原型是中华鲟(如图),其区别于青蛙的主要特征是( )
A.卵生 B.用鳍游泳 C.有脊柱 D.体温不恒定
【答案】B
【解答】解:中华鲟属于鱼类,青蛙属于两栖类。
ACD、鱼类和两栖类都是卵生,体内都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都是变温动物,ACD不符合题意。
B、中华鲟属于鱼类,用鳍游泳;青蛙属于两栖类,没有鳍,B符合题意。
故选:B。
25.(2020•青岛)下列关于胎生、哺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胎生、哺乳提高了幼仔的成活率
B.胎生提高了哺乳动物的产仔率
C.哺乳动物都以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
D.哺乳为胚胎发育提供优越的营养条件
【答案】A
【解答】解:AB、胎生、哺乳可以提高后代的成活率,大大降低了幼仔的死亡率,但不会提高产仔率,A正确,B错误。
C、绝大部分哺乳动物都是通过胎生繁殖后代,而不是所有,如鸭嘴兽就是卵生的哺乳动物,C错误。
D、哺乳为幼仔成长提供了优越的营养条件,而不是为胚胎发育提供优越的营养条件,D错误。
故选:A。
26.(2020•青岛)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保护濒危物种最有效的措施是进行迁地保护
B.随意捕杀或引进某种生物,会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
C.每一个生物个体都是一个非常丰富的基因库
D.保护生物多样性应禁止一切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答案】B
【解答】解:A、保护濒危物种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错误;
B、随意捕杀或引进某种生物,会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正确;
C、不能说每一种生物个体都是一个十分丰富的基因库,而应该说每种生物就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错误;
D、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错误;
故选:B。
27.(2020•青岛)下列各种动物中,都用鳃呼吸的一组是( )
A.鲳鱼、蚯蚓、蝌蚪 B.海豚、蛇、带鱼
C.扇贝、鲨鱼、海马 D.河蚌、龟、鲫鱼
【答案】C
【解答】解:A、鲳鱼属于鱼类,用鳃呼吸,蚯蚓用湿润的体壁呼吸、蝌蚪用鳃呼吸,A不符合题意;
B、海豚是水生哺乳动物,用肺呼吸,蛇用肺呼吸,带鱼用鳃呼吸,B不符合题意;
C、扇贝属于软体动物,用鳃呼吸,鲨鱼、海马属于鱼类,用鳃呼吸,C符合题意;
D、河蚌属于软体动物,用鳃呼吸,龟用肺呼吸,鲫鱼用鳃呼吸,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8.(2020•青岛)学习了生物进化的原因后,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梳理归纳。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永远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
B.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白色变异
C.竹节虫的形态很像竹枝,是竹林使它发生了定向变异
D.长颈鹿具有较长的颈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D
【解答】解:A、生物的变异是随机产生的,产生的变异可能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利的,也可能对生物的生存是不利的,即生物产生的变异不一定都有利于适应环境,A错误;
B、北极熊的体色存在着白色和非白色的变异,在自然选择的长期作用下,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北极熊白色性状适于环境而得到积累加强,B错误;
C、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不容易被敌害发现而生存下来,是竹节虫对环境(竹枝)的一种适应。这样利于竹节虫捕食和避敌,是一种拟态现象;并不是竹林使它发生了变异,C错误;
D、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可以使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这种变异是环境改变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不能遗传。因此长颈鹿的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
故选:D。
29.(2020•烟台)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穿越了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者优化施工方案,通过缩短工期、减少桥墩数量等措施,做到了“大桥通车,白海豚不搬家”。这样做的生态意义是( )
A.增加生态环境的复杂性
B.打造观光旅游新亮点
C.提高白海豚对新环境的适应
D.减少对白海豚栖息环境的影响
【答案】D
【解答】解:工程建设者优化施工方案,通过缩短工期、减少桥墩数量等措施,做到了“大桥通车,白海豚不搬家”。这样做的生态意义是减少对白海豚栖息环境的影响,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故选:D。
30.(2020•青岛)下列关于“观察酵母菌和霉菌”实验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碘液对酵母菌进行染色,显微镜下能看到细胞中染上颜色的细胞核和淀粉粒
B.显微镜下观察到有的酵母菌细胞上长出大小不一的突起,这是酵母菌在进行出芽生殖
C.用放大镜观察青霉,可以看到直立菌丝顶端长有成串的青绿色孢子
D.用显微镜观察青霉,可以看到直立菌丝顶端有放射状的结构
【答案】D
【解答】解:A、用碘液染色酵母菌后,酵母菌细胞中染色最深的是细胞核和淀粉粒。A正确。
B、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条件适宜时一般进行出芽生殖,在营养物质和氧气不足时一般进行孢子生殖,视野中有的酵母菌上长出大小不一的突起,这是酵母菌在进行出芽生殖,B正确;
C、青霉属于多细胞大型真菌,营养菌丝体无色、淡色或具鲜明颜色,大部分生长时呈蓝绿色。所以放大镜下可以看到直立菌丝顶端长有成串的青绿色孢子,C正确;
D、用显微镜观察青霉,可以看到直立菌丝顶端成串的孢子,没有放射状结构。D错误。
故选:D。
31.(2020•泰安)在琼脂培养基上分别接种乳酸菌、青霉进行培养并观察。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培养基上接种乳酸菌、青霉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B.显微观察可见青霉细胞具有细胞核而乳酸菌细胞没有
C.乳酸菌、青霉在培养基上分别靠芽孢、孢子进行繁殖
D.乳酸菌、青霉的生活都需要水分、适宜的温度和有机物等
【答案】C
【解答】解:A、在培养基上接种乳酸菌、青霉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A正确;
B、显微观察可见青霉细胞具有细胞核,是真核生物,而乳酸菌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是原核生物,B正确;
C、乳酸菌属于细菌,进行分裂繁殖。青霉属于真菌,用孢子进行繁殖,C错误;
D、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D正确。
故选:C。
32.(2020•德州)枯叶蝶的体色和体形酷似枯叶(如图)。对其形成原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过度繁殖的结果
C.人工选择的结果 D.有利变异的结果
【答案】A
【解答】解:枯叶蝶的体色和体形酷似枯叶,这样利于枯叶蝶捕食和避敌,是一种拟态现象;达尔文认为,这是枯叶蝶在长期的生存斗争过程中经过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是自然界对生物的选择作用,使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人工选择是在不同的饲养条件下,原来的祖先产生了许多变异,人们根据各自的爱好对不同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经过若干年的选择,使所选择的性状不断积累加强,最后选育出不同的品种,因此,枯叶蝶的体色和体形酷似枯叶,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故选:A。
33.(2019•莱芜区)红绸鱼有奇怪的性逆转现象,当群体中唯一的成年雄鱼死亡,身体最强 壮的雌鱼体内会分泌出大量的雄性激素,卵巢消失,精巢长成,鳍也跟着变大,最终变成一条雄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红绸鱼的性逆转有利于繁殖后代延续种族
B.红绸鱼的性逆转与激素调节有关
C.环境因素影响红绸鱼的性状表现
D.红绸鱼发生性逆转后,基因完全改变
【答案】D
【解答】解:A、当群体中唯一的成年雄鱼死亡,身体最强 壮的雌鱼体内会分泌出大量的雄性激素,卵巢消失,精巢长成,鳍也跟着变大,最终变成一条雄鱼。有利于繁殖后代延续种族,A正确;
B、红绸鱼的性逆转受性激素的调节,B正确;
C、红鲷鱼一般由几十条组成一个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只有一条雄鱼。当群体中唯一的成年雄鱼死亡,身体最强 壮的雌鱼体内会分泌出大量的雄性激素,卵巢消失,精巢长成,鳍也跟着变大,最终变成一条雄鱼。可见环境因素影响红绸鱼的性状表现,C正确;
D、原来,在雌性红鲷鱼的体内也存在着雄性基因。通常,这些雄性基因的开关被雌性激素封闭着,不能打开,因此雌鱼不会变成雄鱼。可是,如果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雌鱼看不到雄鱼,也接受不到雄性激素的信息刺激,那么,雌鱼的视觉就会发出信号,将原来封闭着雄性基因的开关打开,从而分泌出一系列的雄性激素,使雌鱼变成雄鱼。可见红绸鱼发生性逆转后,基因未改变,D错误;
故选:D。
34.(2019•日照)“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的生物( )
A.一定属于同一个“属” B.基因组成一定相同
C.生活环境一定相同 D.适应环境的能力相同
【答案】A
【解答】解:A、种是最基本的单位,同种的生物都属于同一个“属”,故正确。符合题意。
B、同种的生物基因组成不一定相同,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C、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密切,但生活环境不一定相同。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D、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密切,适应环境的能力不一定相同。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5.(2019•日照)用三种不同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培养36小时后获得的结果如下表所示。能说明维生素可以促进大肠杆菌生长的是( )
培养皿
培养基
培养基上的菌落数
Ⅰ
琼脂、维生素
0
Ⅱ
琼脂、糖类、维生素
250
Ⅲ
琼脂、糖类
35
A.Ⅱ B.Ⅰ和Ⅱ C.Ⅰ和Ⅲ D.Ⅱ和Ⅲ
【答案】D
【解答】解:由表中数据可知,该实验共有两组对照实验:培养皿Ⅰ和Ⅱ、培养皿Ⅱ和Ⅲ。
若以培养皿Ⅲ和Ⅱ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实验变量是维生素,目的是探究维生素对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都有细菌生长。若以培养皿Ⅱ和Ⅰ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变量是糖类,目的是探究糖类对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是细菌不能生长。通过比较可知,含糖的培养皿Ⅲ有细菌生长。培养皿Ⅱ有糖有细菌生长,培养皿Ⅰ没糖所以细菌不能生长。因此,实验结果能说明大肠杆菌生长需要大肠杆菌生活需要维生素的是培养皿Ⅲ和Ⅱ。
故选:D。
36.(2018•济南)下列为四种微生物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和B的细胞结构相似
B.C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
C.D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
D.四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答案】D
【解答】解:A、A青霉菌和B酵母菌,都属于真菌,它们的细胞结构相似,A正确;
B、C病毒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B正确;
C、D是细菌,生殖方式是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C正确;
D、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营寄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属于消费者,也有的细菌如硝化细菌,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病毒属于消费者,D错误。
故选:D。
37.(2018•济南)下列关于生命起源、人类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我国科学工作者人工合成了核酸,证明了无机物相互作用可以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B.中华龙鸟既有鸟类特征又有爬行类特征,由此可以推测爬行类和鸟类之间的进化关系
C.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越是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
D.直立行走和制造工具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
【答案】B
【解答】解:A、1981年,我国科学工作者人工合成了一种组成生命的重要物质﹣﹣核酸,成功证明了在生物体外可以将有机小分子物质合成为有机大分子物质。可见是证明了生命起源的第二步。A错误
B、鸟类是由古代爬行动物的一支进化而来的。最早的鸟类化石,就是世界闻名的始祖鸟化石。B正确
C、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因此在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化石结构越简单,越是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C错误
D、制造工具和学会用火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征,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D错误
故选:B。
38.(2018•烟台)如图是生物社团的同学在烟台海滨采集到的贝类动物标本,对它们特征的描述,你不认同的是( )
A.贝壳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
B.双壳类动物用鳃呼吸
C.它们的运动器官是足
D.贝壳又名外骨骼,能够保护身体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答案】D
【解答】解:A、双壳类动物的贝壳内软体部主要有外套膜、内脏团、足等,外套膜位于体之两侧,外套膜有分泌珍珠质的功能,分泌的珍珠质能形成贝壳。 A正确;
B、双壳类动物用鳃呼吸,B正确;
C、软体动物的运动器官是足,足的形状各具特色,如河蚌的斧足,蜗牛的腹足,乌贼的腕足等,C正确。
D、节肢动物具有外骨骼,能够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和保护内部结构,但是软体动物没有外骨骼,D错误。
故选:D。
39.(2018•淄博)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类单位越大,生物间的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
B.雷鸟随季节不断改变体色,是其为主动适应环境而进化的结果
C.黑猩猩与人的基因相似度达96%以上,说明人类由黑猩猩进化而来
D.对化石的纵向比较和现存生物的横向比较,能推断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答案】D
【解答】解:A、分类单位越小,生物间的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错误;
B、雷鸟随季节不断改变体色,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也是防止被敌害发现,同时便于捕食猎物,是对自身的一种保护,错误;
C、黑猩猩与人的基因相似度达96%以上,说明人类和黑猩猩的亲缘关系较近,错误;
D、对化石的纵向比较和现存生物的横向比较,能推断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正确。
故选:D。
40.(2018•淄博)下列关于无脊椎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腔肠动物中的海肠营养丰富
B.扁形动物中的蛔虫能危害人体健康
C.环节动物中的蚯蚓能够疏松土壤
D.软体动物中的牡蛎、扇贝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
【答案】B
【解答】解:A、腔肠动物中的海肠营养丰富,A正确;
B、蛔虫属于线形动物,线虫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史是复杂、多样的,概括来说,可以分为自由生活的、腐生的和寄生的三大类。 营寄生生活的种类,可寄生于动物或植物的体内,如蛔虫寄生在人体小肠内,能危害人体健康,B错误;
C、环节动物中的蚯蚓能够疏松土壤,C正确;
D、软体动物中的牡蛎、扇贝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D正确。
故选:B。
41.(2018•淄博)下列关于细菌、真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乳酸菌,无成形细胞核,可用于制作酸奶、泡菜
B.酵母菌,单细胞真菌,可用于酿酒和制作面包
C.青霉,多细胞真菌,可在培养液中提取青霉素
D.蘑菇,大型食用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答案】D
【解答】解:A、乳酸菌是细菌,无成形细胞核,能够发酵产生乳酸,可用于制作酸奶、泡菜,A正确;
B、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能够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可用于酿酒和制作面包,B正确;
C、霉菌多为单细胞真菌,一些真菌能够产生杀死细菌的物质,成为抗生素,如青霉能够产生青霉素,C正确;
D、蘑菇属于大型食用真菌,无叶绿体,营腐生生活,在生态系统中担当分解者,D错误。
故选:D。
42.(2018•烟台)生物社团的同学在栖霞牙山的饮马湾中发现了一种蠕虫(如图),经查阅资料确认是细形山地涡虫,它属于( )
A.腔肠动物 B.扁形动物 C.线形动物 D.环节动物
【答案】B
【解答】解:涡虫的身体背腹扁平,形状像柳叶,它的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即经过身体的中轴只有一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头部的背面有两个眼点,能够辨别光线强弱。因此可判断题干中的小动物是涡虫,涡虫的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是扁形动物的典型代表。故B正确。
故选:B。
43.(2018•淄博)下列植物中,具有根、茎、叶分化且依靠孢子生殖的是( )
A.满江红 B.地钱 C.银杏 D.海带
【答案】A
【解答】解:A、满江红属于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并且用孢子繁殖后代,正确;
B、地钱属于苔藓植物,有了茎和叶,但是没有根,依靠孢子繁殖,错误;
C、银杏属于裸子植物,具有根、茎、叶和种子,利用种子繁殖后代,错误;
D、海带属于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依靠孢子繁殖后代,错误;
故选:A。
44.(2018•莱芜)真菌是真核生物,现在已经发现了七万多种真菌。真菌共有的特征是( )
A.都是由菌丝构成 B.都营寄生生活
C.都能进行孢子生殖 D.都能产生抗生素
【答案】C
【解答】解:A、真菌有单细胞类型,也有多细胞的类型。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多细胞真菌(蘑菇和霉菌),是由大量的菌丝集合构成的。错误;B、绝大多数真菌营腐生生活,也有一部分营寄生生活,错误;C、真菌都可以进行孢子生殖,正确;D、有的真菌能引起多种疾病,有的真菌却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被称为抗生素,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细菌性疾病。错误。故选:C。
45.(2018•烟台)“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是诗人袁枚对苔鲜植物(如地钱)的生动写照。下面解释你不认同的是( )
A.“白日不到处”地钱生活在阴湿的环境
B.“青春恰自来”正好到了地钱的繁殖季节
C.“苔花如米小”地钱长出的孢子很小
D.“也学牡丹开”“苔花”和牡丹花具有相同的结构
【答案】D
【解答】解:A、苔藓植物的生殖离不开水,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正确;B、“青春恰自来”是地钱的繁殖季节,正确;C、地钱属于苔藓植物,依靠孢子繁殖后代,“苔花如米小”形容地钱长出的孢子很小,正确;D、台花是属于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只有茎和叶;牡丹属于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六大器官,错误。故选:D。
46.(2018•莱芜)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保护生物多样性( )
A.应首先保护物种多样性
B.应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C.应多引进物种以增加多样性
D.应多喷洒农药以防治病虫害
【答案】B
【解答】解:A、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就要保护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A错误;
B、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B正确;
C、多引进物种会造成物种入侵,C错误;
D、多喷洒农药会杀死部分动物,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D错误。
故选:B。
47.(2018•莱芜)“海鸥/海鸥/我们的朋友。”海鸥生活在水上、空中,善于游泳、潜水和飞翔。 下列特征中与其适应水上生活无关的是( )
A.身体呈流线型 B.趾与趾之间有蹼
C.胸肌和龙骨突发达 D.羽毛上有油脂可防水
【答案】C
【解答】解:A、身体呈流线型可减轻飞行时的阻力,A不符合题意;
B、趾与趾之间有蹼,适于划水,适于水中游泳,B不符合题意;
C、胸肌和龙骨突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与其适应水上生活无关,C符合题意;
D、羽毛上有油脂可防水,可减轻游泳时水的阻力,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48.(2020•东营)幽门螺旋菌是一种具有螺旋结构及鞭毛的细菌。资料显示,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旋菌引起的。目前,我国约有7亿左右的人群感染了幽门螺旋菌。幽门螺旋菌可通过饮食等途径传染。请分析回答:
(1)幽门螺旋菌主要“定居”在人胃黏膜表面,可引起慢性胃炎,甚至胃溃疡。由此推测,幽门螺旋菌的营养方式为 异养 。在细胞结构上,幽门螺旋菌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主要区别是 幽门螺旋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细胞壁,胃黏膜上皮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无细胞壁 。
(2)医学上常用“碳﹣14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旋菌。受测者向专用的集气袋中吹气时(图1),胸廓容积 缩小 。
(3)幽门螺旋菌可以通过口﹣口、粪﹣口等方式传播,引起消化道传染病。从传染病的角度看,幽门螺旋菌称为 病原体 。
(4)预防幽门螺旋菌感染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关。使用“公筷”和分餐制能有效减少幽门螺旋菌传染,这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上属于 切断传播途径 。
(5)为研究乳酸菌对幽门螺旋菌感染的影响,研究者将若干只健康的实验小鼠平均分为三组,按下表进行处理。几个月后检测三组小鼠胃黏膜炎症因子的量(炎症反应的一个检测指标),结果如图2所示。
1组
2组
3组
灌胃乳酸菌
﹣
﹣
+
三周后灌胃幽门螺旋菌
﹣
+
+
注:“+”表示进行,“﹣”表示未进行。
① 1组和2组 (填组号)组结果对比,说明幽门螺旋菌会引起小鼠产生炎症反应。
②2组和3组结果对比,说明乳酸菌对幽门螺旋菌感染起到 抑制 作用。
③就上述实验,有研究者质疑,乳酸菌是否会引起胃黏膜炎症因子产生呢?请设计一组实验对上述实验加以完善。 对若干只健康的实验小鼠只灌胃乳酸菌,三周后不灌胃幽门螺旋菌,几个月后检测该组小鼠胃黏膜炎症因子。
(6)中国农业大学李宁院士课题组培育出人乳铁蛋白转基因奶牛,其分泌的乳汁中含人乳铁蛋白,可以抑制胃肠道细菌感染。请写出人乳铁蛋白转基因奶牛培育的大致思路 把人乳铁蛋白基因转入到奶牛基因组中,培育出含人乳铁蛋白基因的奶牛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在细胞结构上,幽门螺旋菌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主要区别:幽门螺旋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细胞壁,胃黏膜上皮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无细胞壁。幽门螺旋菌主要“定居”在人胃黏膜表面,可引起慢性胃炎,甚至胃溃疡。由此推测,幽门螺旋菌的营养方式为异养,是异养中的寄生生活。
(2)受测者向专用的集气袋中吹气时,肋间肌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此时胸廓缩小、胸廓容积缩小、肺内压增高,气体出肺。
(3)从传染病的角度看,幽门螺旋菌称为病原体。
(4)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幽门螺旋菌可以通过口﹣口、粪﹣口等方式传播,引起消化道传染病。使用“公筷”和分餐制能有效减少幽门螺旋菌传染,这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上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5)①通过1组和2组结果对比,说明幽门螺旋菌会引起小鼠产生炎症反应。
②通过2组和3组结果对比,说明乳酸菌对幽门螺旋菌感染起到抑制作用。
③要探究“乳酸菌是否会引起胃黏膜炎症因子产生”可以这样设置实验:对若干只健康的实验小鼠只灌胃乳酸菌,三周后不灌胃幽门螺旋菌,几个月后检测该组小鼠胃黏膜炎症因子。
(6)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转基因生物,就可能表现出转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根据转基因技术的原理,中国农业大学李宁院士课题组培育出人乳铁蛋白转基因奶牛,其分泌的乳汁中含人乳铁蛋白,可以抑制胃肠道细菌感染。人乳铁蛋白转基因奶牛培育的大致思路:把人乳铁蛋白基因转入到奶牛基因组中,培育出含人乳铁蛋白基因的奶牛,此奶牛产出的牛奶中含有人乳铁蛋白。
故答案为:(1)异养;幽门螺旋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细胞壁,胃黏膜上皮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无细胞壁
(2)缩小
(3)病原体
(4)切断传播途径
(5)①1组和2组
②抑制
③对若干只健康的实验小鼠只灌胃乳酸菌,三周后不灌胃幽门螺旋菌,几个月后检测该组小鼠胃黏膜炎症因子。
(6)把人乳铁蛋白基因转入到奶牛基因组中,培育出含人乳铁蛋白基因的奶牛。
三.解答题(共2小题)
49.(2020•莱芜区)2020年1月,一场由新冠病毒(2019﹣nCoV)引起的疫情突然暴发,中国人民经历了一个史无前例的春节假期,国家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进行疫情防控。请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新冠病毒的结构简单,是一种没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新冠病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资料二 新冠病毒的感染者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感染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部分感染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感染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新冠病毒可以人传人,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我国对新冠病毒的感染者采取严格的管控措施;要求大家做好个人防护,出门戴口罩、常消毒、勤洗手;高风险地区的健康人居家隔离。
(1)新冠病毒的结构是由[ 1 ] 蛋白质 外壳和内部的[ 2 ] 遗传物质 组成的。
(2)根据侵染细胞种类的不同,新冠病毒属于 动物 病毒。新冠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是 寄生 。
(3)新冠病毒的感染者有干咳、鼻塞、流涕等症状,说明新冠病毒侵入了人体的 呼吸道粘膜 ;重症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说明新冠病毒侵入了人体的 肺 。
(4)根据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分类对新冠肺炎患者进行定点医院治疗的措施属于 控制传染源 ;戴口罩、常消毒、勤洗手属于 切断传播途径 。
【答案】(1)1蛋白质;2遗传物质
(2)动物;寄生
(3)呼吸道粘膜;肺
(4)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解答】解:(1)新冠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1蛋白质外壳和2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病毒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根据它们寄生的细胞不同,可将病毒分为以下三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新冠病毒属于动物病毒,新冠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是寄生。
(3)新冠病毒可以人传人,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新冠肺炎属于呼吸道传染病。新冠病毒的感染者有干咳、鼻塞、流涕等症状,说明新冠病毒侵入了人体的呼吸道粘膜;重症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说明新冠病毒侵入了人体的肺。
(4)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对新冠肺炎患者进行定点医院治疗的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戴口罩、常消毒、勤洗手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故答案为:(1)1蛋白质;2遗传物质
(2)动物;寄生
(3)呼吸道粘膜;肺
(4)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50.(2020•临沂)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鲸鱼作为体型庞大的海洋生物,它的死亡掉落海底的过程,漫长而复杂,这个过程就是鲸落。鲸鱼尸体处会有章鱼、鲨鱼等多种生物来吞噬尸体,大量厌氧细菌开始进入鲸骨中,分解鲸骨中丰富的脂类,产生硫化氢的富硫环境,从而为一些细菌提供能量来源。
材料二:东非地区近期蝗灾肆虐,蝗虫数量之多几十年未见,且这种现象未来可能会更加普遍,一旦发生蝗灾,大量的蝗虫会吞食禾田,使农产品完全遭到破坏,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以致因粮食短缺而发生饥荒。
(1)动物界中往往有一些“名不副实”的动物,材料一中真正属于鱼类的是 鲨鱼 ;鲸鱼所属类群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被毛; 胎生哺乳 ;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2)蝗虫体表有坚韧的 外骨骼 ,不仅有保护作用,还能起到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适于陆地生活。
(3)蝗虫的发育过程称为 不完全变态 ,与家蚕相比,其发育缺少 蛹 时期。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材料一中的鲸鱼、章鱼、鲨鱼中,只有鲨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真正的鱼类。鲸鱼体表被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章鱼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有腕足,贝壳退化,属于软体动物。
(2)蝗虫是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不仅有保护作用,还能起到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适于陆地生活。
(3)蝗虫的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家蚕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所以与家蚕相比,其发育缺少蛹时期。
故答案为:(1)鲨鱼;胎生哺乳;
(2)外骨骼;
(3)不完全变态发育;蛹。
相关资料
更多